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2013年11月
课题组成员:孙诚、卢彩晨、杜云英、赵晶晶、张智、尹玉辉
目录: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二.转型发展的优势
三.转型发展的难度
四.欧洲发展的经验
五.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技能人才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世界职教发展规律
(一)世界经济发展背景
趋势一:经济重心回归实体经济
1、欧美的“再工业化”
20实际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虚拟经济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再工业化”着重发展高端
制造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东南亚国家占低端制造业市场
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要素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远低于中国,2011年吸引外资直接投资达1170亿美元。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案例:耐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1980年时耐克公司把它在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工厂移至中国大陆。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居全球首位。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趋势二:经济格局变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未来20年,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长、发育期,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关键期,也是改变国际竞争规则与产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
趋势三:经济发展主题锁定“低碳、绿色增长”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重视“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在有形资源基础上,开发无形资源,比如太空轨道、通讯频道、网络地址、基因注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等,将对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知识及其加工能力将是“看不见的手”,在价值链中所占份额比重加大。
(二)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东南亚抢食低端制造业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高端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低端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2010年《全球制造业白皮书》显示中国虽然进入全球三大制造强国阵容,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前10名中国无一入选;前100名企业,中国仅有9家。中国机械500强门槛是0.3亿美元,而世界机械500强门槛则是为20亿美元。
低端制造业:附加值低,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成本优势丧失
我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成本、劳动成本、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税负过重,行政干预过多,低端制造业正逐渐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产业机构升级
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要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三)中国技能人才状况
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空间巨大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支撑,包括数量、层次和结构的多重支撑。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曾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需求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如果我们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中有八成来自高等职业教育,那么中国制造业创新水平和信息化能力至少提速2倍以上。
当前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1.当前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6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680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我国目前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还与这些目标具有很大的差距。
2.当前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作为
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主要载体的职业教育的层次还停留在专科。
3.当前引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以制造业为例,2006年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30%左右,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占55%左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占15%左右。而从劳动力结构来看,体能型劳动力比重占80%左右,技能型劳动力比重占17%左右,知识型劳动力比例占3%左右,表明我国劳动力仍以体能型劳动者为主。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以技术装备多且投资量巨大为特点,因而对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结构远远跟不上这两类产业的发展需求。
(四)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诞生,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建本等多种
方式大规模向地市级城市布点建立起本科层次的高校。十余年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拔地而起,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这些院校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源自国家政治的需要,即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通过加速新建本科院校的层次转型,为我国本世纪中叶以期完成优良人力资本的积累,追赶发达国家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促进一批办学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专科院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科层次上的跃迁和转型。
现行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
2011年,我国本科毕业生279.6万人,分布在1129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这些学校办学目标大都定位为学术型院校,评价方式也可以追赶世界一流学术型大学为标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