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就业促进视角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就业促进视角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摘要】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加强这一制度,需要加强建设和管理,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基金管理,以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促进就业稳定,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减少就业风险,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改革力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完善、历史沿革、问题、重要性、建设、稳定、保障、风险、基金管理、可持续发展、政策宣传、参保率、经济发展、改革力度、保障。
1. 引言1.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实行的是单位担保失业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各单位需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金,以应对员工失业时的基本生活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逐步完善和发展。
1986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失业保险条例》,确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
1999年,我国又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
2007年,我国又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覆盖范围。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1.2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失业保险金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许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后仍然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有效缓解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有限。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城镇职工中,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程度较低。
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一旦失业就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增加了其就业风险。
失业保险情况汇报

失业保险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的失业保险情况统计数据,我将对失业保险情况进行汇报。
截止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业保险
制度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目前,失业保险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其次,失业保险的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国家对失业保险的重视,失业保险
的待遇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失业人员可以享受到一定期限内的失业救济金,这对于他们渡过难关、重新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失业保险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
为了确保失业保险资金的安全和
合理使用,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制度,有效地防范了失业保险资金的滥用和挪用。
总的来说,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
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仍然是一个难题,如何保障失业保险基金的充足和稳定,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另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保障需要加强。
为了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高失
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失业保险制度能够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提供保障,促进就业稳定和社会和谐。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变动,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问题,各国纷纷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向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救济和相应的服务,以减轻其经济负担,帮助其重新就业。
本文将从失业保险制度的起源、目的和运作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起源失业保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工业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巨大变革。
频繁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大量的人失去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在1884年率先出台了《失业保险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陆续建立起了自己的失业保险制度。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重新就业。
具体来说,失业保险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经济保障: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救济,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这样一来,失业人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失去信心和动力。
2. 就业指导:失业保险制度不仅仅提供经济救济,还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
通过职业指导咨询、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失业人员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快地重新就业。
3. 动态调整:失业保险制度会根据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在经济繁荣期,失业保险的标准可能会相应提高;而在经济衰退期,标准可能会适当降低,以应对大规模的失业压力。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运作方式失业保险制度的运作方式因国家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缴费:雇主和雇员通常需要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形成共同的资金池。
这些资金将用于支付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金。
2. 给付: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可以向失业保险机构申请失业救济金。
通常情况下,失业人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连续工作一定年限、在失业前有稳定的就业等。
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

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关于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的论文报告一、失业保险与就业政策的关系失业保险是承担失业风险的社会保险制度。
它对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就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业率越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大。
因此,在制定就业政策时,应当考虑到失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维持失业保险的基础上,促进就业的发展。
二、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促进1. 增加就业机会为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促进他们重新就业。
此外,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薪金调整,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增加就业机会。
2. 鼓励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失业保险制度可以鼓励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当一个人失去工作时,他就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这样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就会增加。
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使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加他们重新就业的机会。
3. 保障社会稳定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社会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当一个失业者获得失业保险金时,他就可以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这样可以减轻因失业而产生的财务压力,从而帮助他们维持生活,并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4. 寻求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使失业人员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并提高他们的重新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也可以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健康,从而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5.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对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其他工作机会的人,失业保险发放帮助了他们重新就业,完成了其生活目标,带来了个人幸福感,也带来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进步,整个就业和经济状况也会有所变化。
三、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问题1. 保险金水平过低在某些地区,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较低。
这往往会使一些人拒绝领取失业保险金,因为他们觉得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打工是一样的,甚至不如打工收入高。
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是指通过失业保险制度的激励作用,鼓励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加快就业速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但是,该功能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不高。
部分失业者因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使得他们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对策:通过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等措施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2. 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存在透支现象。
某些地区为了达到就业率的考核指标,可能存在虚报失业人数等问题,使得失业保险制度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对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严格打击违法违规现象。
3. 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灵活性。
由于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较为笼统,不能充分照顾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导致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性发挥受到一定限制。
对策:建立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的应对策略,以应对不同群体的需求。
同时,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失业保险政策规定。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应当从各个方面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提高保障水平,使失业保险制度成为具有强有力推动就业的作用。
失业保险2024年工作总结

失业保险2024年工作总结2024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年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失业保险作为保障职工权益和稳定社会的重要措施,在2024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2024年的失业保险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2024年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关政策进行了创新和调整。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提高了失业金的标准和发放周期,使失业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失业人员数量。
其次,在2024年,我们加强了对失业人员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失业人员登记和统计信息系统,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已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第三,2024年我们还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援助和帮扶力度。
政府通过开展就业援助计划和创业支持政策,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或创业。
同时,政府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失业人员援助工作,搭建失业人员与企业、行业协会及职业培训机构之间的对接平台,帮助失业人员找到适合的岗位和发展机会。
第四,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政府能够严格控制基金的使用和流动,防止滥用和浪费。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力度,提高基金的收益率和回报率,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2024年,在失业保险工作中,政府加强了与各方面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与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失业保险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水平和质量。
如何发挥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如何发挥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作者:雷光娥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1期摘要:作为社会保险的五大基本险种之一,失业保险不仅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以更好的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便于论述,本文主要从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这两个方面做出分析。
关键词: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一、失业保险的特点(一)普遍性建立失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在于给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充分发挥出其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所以失业保险应该囊括全体法定劳动年龄的有劳动能力的成员。
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享受到失业保险的相应待遇。
另外,普遍性的特点也可以从历年《失业保险条例》中看出,即适用范围从最初的国企四种人到国企七类九种人、事业单位职工,再到现如今的所有职工,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无疑是对普遍性特点最好的一种体现。
(二)强制性失业保险的推广和落实,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强制性要求的,即“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由此可见,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职工,都需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主动、及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如违反《社会保险法》并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三)互济性失业保险费主要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及国家财政补贴三方构成,并且缴纳的比例、数额、时间相对稳定,所筹集到的失业保险费统一并入到失业保险基金中,由统筹地区统一调度使用。
因为失业保险基金不分来源、不分性质,所以更能发挥出互济的功能。
二、如何发挥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从失业保险的基本功能来看,保障生活主要是依靠用人单位、职工个人以及国家财政补贴所筹集的失业保险基金来实现的,所以该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我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困境对促进再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 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困境
对促进再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第 四 , 金保 值增 值 的渠道 比较 单一化 。 基 失业保险基金的增值方法主要是购买 国债 和存入银 行获息 。利息较高的国债在 基 金 中 所 占 的 比 重 很 小 ,大 部 分 存 入 银 行 。而 目前的利率水平很低 ,资金不能达 到增值预 期 ,保值也很 困难 ,必然加剧失 业保 险对促进再就业 的资金支持不能满足 陈燕妮 四川 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 都 6 0 6 105 再就业需要 的程度 。 ( ) 制度 的激励机 制困境— —激 励方式 三 的缺 陷 第一 , 用于促进 就业 的基 金支 付比例 19 失业保 险基金 用于 促 等的职工参保率还 很低。失业 人员不愿意 偏低 .9 9年 以后 , 【 容 摘 要】 内 包 到 没有提 供 失业 保 险的 非公 有制 单位 就 进就 业的 支出( 括转业 训练费 、职业 介 文章 分析 了我 国失 业保 险 的制度 绍费 和支持再 就业 服务 中心的 支出) 占 所 业 ,失业人员 的再就 业率降低 。 困境在促进 就业再就业方 面的影响 , 并 05 其二, 目前 的失业保 险制度把 占中国 比重 逐年 下降 。2 0 年 全 国失业保 险基 就 如何 完善 失业 保 险制 度 以促 进 就 业 再 6. 8 %的农 民排除在享受失业保 险的行列之 金用 于促 进再 就业 的支 出为 3 5亿元 , 0 就 业 功 能 的 实现 提 出 了建 议探 讨 , 旨在 外 ,城 乡 的 差 别 对 待 , 方 面 限 制 了农 民 减 幅为 7 4 . %。而用于 保 障失 业人员基 本 一 寻 求 解 决 失 业 问题 的 有 效 途 径 。 再 就业 的空间 。另 一方面 , 由于农 民不参 生 活 和 农 民工 生 活 补 助 的 支 出 明显 增 加 , 16 保就不必缴费 ,农民的雇佣成本 降低,影 占到 7 .%。 第二, 失业培 训I 的效果 欠佳 。当前 失 响 了城镇失业人 员的再 就业。 【 键 词】 关 其三 , 除了国家公务员 , 排 当今公务员 业者再就业主要 是 以灵活就业为主 ,因而 失业保 险;制度 困境 ;促进 再就业 体制 的改 革使 公 务员 的工 作 并不 那么 稳 提高失业者就业素质 比单纯的扩大就业岗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摘要】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提供一定的保障,降低了失业风险,增加了就业者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对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如灵活的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能够帮助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
失业保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对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如鼓励企业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失业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失业保险在就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就业、影响、改革、政策、促进、研究1. 引言1.1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失业保险制度如何促进就业,并分析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失业保险政策对就业的促进。
通过对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优化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
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失业保险对就业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减少企业对员工的过度裁员。
由于企业在裁员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失业保险费用,这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企业在裁员时会更加谨慎,尽量避免大规模裁员。
这对于维护就业市场稳定,减少失业人数有着积极的作用。
失业保险对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帮助失业者重拾信心,提高就业积极性,也可以减少企业对员工的过度裁员,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
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2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对就业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议题。
思考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

思考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失业保险是我国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不足。
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在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理念、适时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挥它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失业保险是指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使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
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失业保险不能只充当事后消极救助的角色,更应当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者再就业,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一、失业保险与就业的关系第一,就业是失业保险的基础。
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以就业为前提,就业者及其雇佣单位的缴费是社会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
没有大规模就业,社会保险就无从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第二,失业保险能够化解就业风险。
失业保险可以为就业者面临的生活风险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能够解除就业者的后顾之忧。
失业保险一方面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有助于他们实现再就业。
因此,失业保险应具有促进就业的基本功能。
第三,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能够为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
统一的、广泛覆盖的失业保险制度为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助于他们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从而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截至2008年3月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人数达到约1.18亿 ]。
但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历史较短,尚不成熟,在实行过程中反映出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范围窄,多数失业者享受不到失业保险金待遇我国对失业的界定为: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求职要求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者丧失就业岗位。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研究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研究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失业者在失去工作后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以减轻其生活压力,并促进再就业。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意义、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意义失业保险可以减轻失业者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在失去工作后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从而提高了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
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保险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激励,让失业者更愿意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不是长时间依赖社会救济或无所事事。
失业保险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失业者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许多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沮丧,不知道如何再就业或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而失业保险可以通过相关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失业者重新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并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失业保险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吸纳失业者再就业。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对于招聘失业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而失业保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资助和政策支持,减轻企业的招聘成本和风险,从而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不仅是对失业者的一种帮助,更是对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一种推动。
通过失业保险促进失业者再就业,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还可以减少失业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损失,为实现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尽管失业保险有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影响了其促进再就业的效果。
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部分特定群体的失业者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保障。
农村劳动力、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特定群体的失业者由于其就业形式的特殊性,难以获得传统的失业保险保障。
这些特定群体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失业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者权益和社会保障的保护

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者权益和社会保障的保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提供社会保障,各国普遍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劳动者来说,意味着在面临失业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和谐。
首先,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失业风险。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保障,当劳动者失业时,可以通过申领失业保险金来暂时缓解经济压力,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这样,劳动者在面临失业时不会陷入贫困和困境,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庭的权益。
其次,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环境。
失业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劳动者在就业时更加有保障感,他们不再担心一旦失业就会一无所有。
这样,劳动者愿意积极参与就业市场,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稳定性,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发展。
同时,失业保险制度也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流动性,避免了大规模的失业潮,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此外,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失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劳动者在失业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这样,劳动者在面临失业时可以更加从容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不必急于接受低薪或不稳定的工作。
失业保险制度的存在提高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失业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失业保险制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劳动者和雇主的缴费,因此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缴费意愿较低,导致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较窄。
其次,由于失业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人力投入,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能无法承担这样的负担,从而无法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
此外,失业保险制度的资金运用和管理也需要加强监管,以防止滥用和浪费。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导言失业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收入,促进其重新就业。
在当前经济压力下,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失业保险制度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原理、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原理失业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安全体系,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向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保障其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参保和缴费:失业保险制度首先需要个人和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
个人和用人单位都应对其中一部分,表明失业保险是一种共同责任,个人和单位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2.保障期限和金额:失业保险制度一般规定了失业保障的期限和金额,失业者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领取一定比例的上岗工资,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这样可以解决部分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收入问题,减轻其经济压力。
3.重新就业和失业救济:失业保险制度同时也鼓励失业者积极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援助。
对于长时间失业的人员,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失业救济金,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实际效果:1.减轻就业压力:失业保险制度可以缓解失业者的经济压力,使其在失业期间能够保持生活稳定。
这样可以减轻其对就业的迫切需求,从而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促进人才流动: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使其更加愿意跳槽或者创业。
这样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3.调整劳动力结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促使劳动力向效益更高、技能要求更高的行业和岗位转移。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就业结构的效率和质量。
虽然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就业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1.实施效果有限:当前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个人较少。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逐渐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并促进其尽快重新就业,从而促进就业。
但是,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仍面临许多问题,包括:1. 覆盖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仅覆盖城镇职工,而农民工等其他群体并未纳入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导致农民工失业时缺乏经济保障。
2. 保障标准过低。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不同地区的失业保障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3. 潜在风险过高。
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失业保险的支出也将不断增加,可能导致失业保险基金陷入财政困境。
4. 基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较为混乱,管理机构不够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风险。
以上问题导致了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的效果受到限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包括:1. 扩大保障范围。
应该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劳动力,使得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2. 提高保障标准。
应该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提高其与生活成本的匹配度。
3. 加强监管。
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和有效利用。
4. 组织培训。
应该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高他们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促进就业,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适当的改革和完善,我们可以发挥其最大潜力,为失业者提供更好的支持,促进就业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就业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和政策角度分析失业保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并探讨其引发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一、经济角度失业保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可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
首先,失业保险的存在可以增加人们对就业的安全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劳动者在知晓自身存在一定的失业保障后,更加积极参与工作,从而提高整体就业率。
其次,失业保险对于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从而减少了其生活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更好地融入劳动力市场。
最后,失业保险的存在还能够缓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就业供求关系。
然而,失业保险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失业保险的存在可能会弱化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使得劳动者更加倾向于保持原有的就业状态,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
另一方面,过高的失业保险待遇和长期的失业保险支持可能会导致某些个体对就业的动力较低,甚至滋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安逸态度”,阻碍了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社会角度失业保险对于社会和社会成员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失业保险的存在可以减少由于失业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例如犯罪率的上升等。
失业保险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有助于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其次,失业保险能够平衡社会资源的分配,避免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提高社会的整体公平性和稳定性。
然而,失业保险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失业保险的存在可能会增加政府财政的负担,导致财政压力的加大。
失业保险金的支付需要一定的财政投入,如果财政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其他社会公共事务的受限。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的存在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向失业保险基金缴纳一定的费用,这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

contents •失业保险制度概述•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分析•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实践与案例•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挑战与对策•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的未来展望•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目录失业保险特点失业保险的定义与特点失业保险的历史与发展030201目标原则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原则提供经济支持求职期间提供保障稳定家庭和社会情绪通过为失业者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有效地稳定了家庭和社会情绪。
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就业市场的繁荣发展。
刺激消费和需求由于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和需求。
当失业者的生活得到保障后,他们更有可能去进行一些必要的消费,如购物、旅游等。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活跃度,也间接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机制与原理加拿大通过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失业补助,同时通过就业服务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
其促进就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
此外,加拿大还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失业人员。
德国德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以帮助失业者再就业为核心,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服务,提升失业者的就业能力。
同时,德国政府还通过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失业人员。
加拿大VS上海广东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有限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严格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短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面临的挑战提高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效果的对策建议放宽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延长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的关系展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优化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拓展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范围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有着积极作用研究结论总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效果存在差异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服务相结合效果更佳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缺乏对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关系的深入探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不足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及促进就业的作用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5.090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及促进就业的作用薄云风(定襄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㊀山西㊀忻州㊀035400)摘要:失业保险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产物,历经数次改进和调整后,失业保险机制和体系更加完善,在维护社会稳定㊁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㊂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面临巨大改变,失业原因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失业现象十分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㊂对此,本文简要分析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并对未来发展作浅要展望㊂关键词: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中图分类号:F249.2;F842.6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5-0094-01㊀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关键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㊂长期以来,就业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㊂国家要深入改革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就必须促进就业,为人民群众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㊂失业保险作为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制度,研究其作用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㊂1㊀失业保险预防失业概述从字面上理解,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两者的内涵和意义似乎是完全相同的,因为预防失业本身就暗含了促进就业,两者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㊂但是,如果从失业保险的顶层制度设计来看,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两者是不同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侧重点㊂就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社会成员的工作风险,因而,预防失业更加注重事前的预防和控制,而促进就业则更加关注事后的纠正㊂具体而言,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方面主要是指借助对业务的动态监测和预测,构建失业的预警机制,用人单位能够自主地选择各种预防失业的方式,如技能鉴定㊁社会保险费和失业预防费的缴纳等,将失业保险基金作为重要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企业的岗位固定性,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失业风险和企业经营困境㊂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促进其尽快再就业,从源头上解决失业人员的各种生活问题㊂2㊀失业保险在失业预防中的作用2.1提升就业功能,稳定就业局势㊂失业保险借助保险基金的方式充分地创造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整体性地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㊂同时,失业保险还可以为增加职业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既包括了企业单位开展的职业资格培训,也涵盖了行业协会和政府开展的技能培训㊂另外,失业保险在扶持和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方针和战略,失业保险通过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有效地预防了失业㊂2.2降低失业人员的依赖性,缓解阶段性就业风险㊂毋庸讳言,失业人员如果之前购买了失业保险,其可以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得到相应的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就业情况密切相连,且目标失业保险金的额度有一定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动力和欲望,有效地避免了失业人员不再就业的问题发生,适度㊁恰当地保护了失业人员,尽可能地降低了失业人员的依赖性㊂另外,通过失业保险集中减征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困难企业提升就业率的能力,大大地降低了当下的阶段性就业风险㊂3㊀发展探讨3.1失业保险价值理念发生重大转变㊂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失业保险的设立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这与我国古代思想中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十分吻合㊂自二战以来,大多数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危机,就业环境一蹶不振,为此,众多西方国家力图借助改革来改善就业环境,失业保险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失业保险基本政策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㊂经过长期实践,失业保险在改善困难企业的发展状态和稳定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各国也开始将更多的失业保险基金投入到提升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和提供就业指导方面㊂可见,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模式的变化,失业保险的价值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㊂3.2促进就业的实践已经开始㊂如上所述,当前关于失业保险的价值理念正在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一改其失业保险基金的用途,更加倾向于促进就业和提供创业支持㊂例如,韩国和瑞典就将其很大一部分失业基金用于就业指导和增加就业岗位,尤其是韩国还设立了异地就业补贴制度,大幅地降低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成本㊂另外,日本通过改革就业补贴的发放方式来鼓励失业人员再就业,有效地降低其生活成本和求职压力㊂法国则另辟蹊径,将失业保险基金作为创业补贴,鼓励失业人员创业㊂这些国家的失业保险政策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有非常关键的启示,我国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主,兼备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推动失业保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㊂3.3借助失业保险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㊂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失业人员无法再就业,部分企业无法招到员工,供求双方不合,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㊁造成区域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㊂对此,要进一步地发掘失业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㊂要以区域用工需求为根据开展培训工作,借助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式留住高科技人才㊂4㊀结语总之,失业保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突出的功能,我国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其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失业保险㊁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有机联系起来,切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就业难问题㊂参考文献:[1]沈琴.关于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8(09):167-168.[2]华伦辉.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失业保险发挥积极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09):39-40. [3]徐玲飞.浅论如何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116.㊃49㊃。
失业保险三位一体制度

失业保险三位一体制度
失业保险“三位一体”制度是指从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个方面,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1. 保生活:通过建立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机制,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同时,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和程序,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保障。
2. 防失业:通过降低缴费费率、扩大覆盖范围等措施,降低企业和职工的失业风险。
同时,加强对困难企业的帮扶,防止大规模裁员和失业潮的出现。
3. 促就业:通过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服务,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和经济体系。
“三位一体”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同时促进再就业,从而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摘要 从失业保险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失业保险对我国促进就业的作用 也找出了如何促进就业的几个方面 也有一些不足的方面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 失业保险是我国面 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不足。
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在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理念、适时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不断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发挥它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关键字 失业保险再就业实施措施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 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专项基金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健全对失业员工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实体。
总的来说失业保险制度是指依法筹集失业社会保险基金 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给予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 使员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 保证其基本生活 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 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今天我就来讲述一下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经过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 它起到了促进就业的作用 失业保险制度20世纪初在法国诞生 历经百年 最初失业保险功能在于抵御工人失业期间的生活费用损失。
而后 随着大工业时代到来 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替代率高的失业生活保障费用导致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危机 同时高失业金并不能减缓或改善失业现象 最后发现失业保险制度目的要为了促进再就业 首先 避免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导致的"懒汉"现象。
失业保险延伸的促进就业功能是一项积极的就业措施 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新一轮就业 而非单纯的经济补偿。
该功能的实现一方面延续了失业保险的初衷 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求 另一方面要求失业人员以就业为前提获得生活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最基本社会政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失业保险对失去工作从而失去经济来源的个人起到了保障其基本生存条件的作用"对社会则起到了重要的#减震器$的作用"缓解了因失业而引发的极易激化的社会矛盾%除对失业者的生存保障外"失业保险制度对社会就业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从实际状况分析"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正面的对转岗再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可能由于保险水平过度或保险方式不合理"形成一定的消极因素"从而影响到失业者重新就业的积极性!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应顾及到正反两个方面!一!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者再就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失业保险制度是随着人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大量工人失业"基本生存条件难以为继!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政府面对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人要求保障其生存条件的运动空前高涨的现状"终于认识到社会上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的威胁不只是在经济方面"同时也是经济危机转化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开始结合本国情况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也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国情的不同"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形势分析"课题组摘要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稳定社会秩序无疑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同时失业保险对就业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总结国际上的经验与教训!可以看出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一定的消极因素"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并对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失业保险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失业保险时间并不长!还处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初级阶段!因此吸取国际上的经验与教训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财政部社保司路和平司长及余功斌#梁立群#李卫东#高蓬等同志在百忙中给予关心和指导!对课题研究成果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各国失业保险的形式也有各自的特点!但尽管模式上存在着差异"失业保险的发展趋势却是一致的"均是强调失业保险向多重保障的方向逐步发展"特别是复式保障结构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其目的一是扩大失业保障覆盖面"二是提高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保障程度!目前各国的模式基本上都在向复式结构发展"比较典型的有德国的#失业保险&失业补助$的衔接型"美国的#失业保险&企业补充失业津贴$和加拿大的#失业保险&特殊失业补助$%从$’()年法国率先建立任意性失业保险制度起"西方各国实行失业保险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实践"国际上已有了不少宝贵经验"失业保险制度在失业的事后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失业后的转岗培训与再就业培训"为失业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初期"其主要职能是为劳动者失业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日臻成熟和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日益重视"一些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也相应发生变化"在促进社会就业和为企业用人服务方面开始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联邦德国的&就业促进法’颁布后"即要求在失业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起就业服务系统"这样失业保险金就不仅仅用于基本生活保障"还用于职业介绍(转业培训(在职培训及帮助企业安置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因此失业保险发展到现在已不单是简单地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管理"还要积极地配合劳动力市场政策"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二!失业保险制度对社会就业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至今仍然实行传统的生活保障模式)如北欧的一些高福利国家*"只将失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使部分失业者不是积极地克服再就业中的转行转业的困难"而是被动等待再就业的机会%二是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障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保障条件越来越高"越来越优越"其结果不但会导致国家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也会引发部分失业人员的消极待业思想"劳动者的竞争意识随之逐渐淡薄"这也给失业者的再就业带来了消极不利的影响%三是失业保险缴费不断提高会使企业负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到企业扩大生产(创造就业岗位的积极性%最近联邦德国议会(政府以及经济领域众多专家们正在研讨一项重要的草案+++#哈尔兹$草案)*+,-./012.34-*"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哈尔兹$工作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失业保险的给付水平进行调整与改革%哈尔兹先生是德国某著名大企业的人事部总裁"他对德国现行的失业保险给付水平(现行的就业最低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失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不断提高失业保险水平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反而会使企业的失业保险负担加重而减少雇佣工人"从而减少全社会的就业岗位%因而他提出了适当降低失业保险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的建议%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包括临时工的工资水平"现行的临时工工资水平并不比失业保险的水平高出多少"有的甚至于与失业保险水平持平"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使部分失业者丧失再就业的紧迫感"缺乏寻求就业机会的积极性%哈尔兹的这一建议引起了议会(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学领域的众多专家也为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有关部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了一项旨在削减失业保险补贴!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提高就业最低工资水平!尽可能地创造就业岗位的草案"并以哈尔兹的名字命名"即#哈尔兹$草案%目前&哈尔兹$草案的实施尚在讨论酝酿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草案的实施将会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有关方面透露"!&&’年德国政府决定削减(&亿欧元的失业保险费用"并准备将这笔资金用于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与创造就业岗位方面的需要%目前德国实行的失业保险是法定的社会保障形式之一%即法律规定凡是有正式职业"月收入在)&&&马克’约合!)&&欧元(以下者必须参加失业保险%月收入在)&&&马克以上的雇主和自由职业者可自愿参加法定失业保险%国家公务员不参加失业保险%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交纳)&*"保险费率为被保人工资的(+)*%被保险人一旦失业"即可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为本人失业前三个月平均工资的(,*’单身为(&*("领取期限根据工作年限而定"工作时间越长"享受失业保险的时间相对来说就要长一些%最短的时间为(个月"最长至’!个月%一般失业者可领取一年至一年半"年老的失业者最长可领取两年零八个月%领取失业金期满以后"如果继续失业将改为申请失业补助%失业补助金为工资收入的),*’单身者为)’*(%在这里德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在于失业者在领取失业金期满后仍未重新就业"其生活保障不是被归入公共救济系统"而是被归入领取失业补助之列%在领取失业补助之前"有关部门将对失业者进行核查"经确认后六个月才能领取失业补助金%失业补助金与失业保险金的资金来源不同"失业补助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失业者不承担缴费义务"因此失业补助金要低于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减少幅度大约为$&*%失业者领取失业补助金的时间最长为$年%德国#失业保险-失业补助$的保障模式"显示出了失业保障制度的不同层次"特别体现了失业补助与失业保险在性质和权益上的不同"而且又与普通的社会救济形式区别开来"即失业者并非社会贫困者"所以享受的失业补助待遇要高于社会救济水平%但就是这样一套比较健全与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在现今的德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显露出自身的弊病"尤其是对社会就业形势以及失业者再就业方面的不利影响"越发引起联邦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哈尔兹$草案中关于#企业失业保险负担加重将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的论点"涉及到失业保险金的筹集方式与筹资比例%资金筹集的关键是保险费用如何负担问题"同时这也是涉及面很广很敏感的政策性问题%而决定承担费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失业保障的费用是由个人)企业)国家三者共同承担的"这种形式是当前国际上失业保险制度费用负担形式的主流"约占全部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国家总数的)&*左右%总结国际上的经验"保险费用在三者之间合理负担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确定政府在失业保险中所承担的责任%失业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与失业救济)社会救济不同"后者属于救济性质"应由国家财政从社会福利费用中支出"而前者是就业期间对预期风险的预防措施"应主要依靠从各方筹集的保险费收入来支出"政府支出只应占其中的一少部分"其中包括失业保险的行政管理费用)承担失业保险出现的赤字"并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减缓失业现象的额外支出%第二"企业负担的失业保险费用一般是失业保险资金筹集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之内"因此"企业承担的比例涉及到社会福利政策!劳动力的再生产!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承担比例过高"企业生产费用增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也会上升"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削弱"企业效益自然要受到影响#这时企业的一般做法即是裁员"减少用工"使企业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丧失积极性$而承担的比例过低"又会影响到失业者的生活水平"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所以"合理确定企业在失业保险费用中承担的比例"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第三"个人在就业期间承担部分失业保险费用的机制已在许多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取得了共识"它体现了劳动者在享受失业保险方面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国际上对个人承担失业保险的比例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第$&!号公约的规定"个人承担的失业保险费用不能超过全部费用的’&("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总体工资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以及税收政策来确定个人交费的比例$与这一论点密切相连的还有失业保险给付标准的确定$失业保险的给付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也反映了它的社会经济状况$目前许多国家的失业保险给付水平都定在本人就业时工资的#&()*&(之间"形成一种标准化趋势$实际上"确定给付标准所要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既要考虑到一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传统社会保障水准"又要考虑到劳动者就业时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就业最低工资水平"还要考虑个人的生活状况"如失业者的年龄%家庭!就业年限!家庭负担等等各方面因素$在具体的计算标准上"各国亦有不同的做法"比较典型的有如下几种&’$(按近期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像加拿大和美国"分别是平均工资的*&(和’&(#’!(按本人失业前工资比例计算"如德国"即按本人失业前最高工资的’’(计算#’+(按本人失业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再加上一个基本固定数额计算"如法国"失业前工资达到中等水平’*&&&)$&&&&法郎,月(的失业者"失业保险金为本人工资的#&(-’*./’法郎,天#’#(按最低工资标准的比例计算"像波兰"即按当期最低工资标准的/’(给付#各国的不同给付标准虽然是由社会生活水平来决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反映了对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益原则的不同倾向#美国和加拿大强调失业保险金要使所有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保持在一个均衡水平上#德国的做法体现了失业者在失业前的工资水平"其就业期间所交纳的保险费的标准也是由本人工资水平来确定的"所以这种做法突出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而法国的给付方式则既体现失业者就业期间的工资差异"又注重失业者之间生活保障的均衡水平"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的给付方式#由于失业保险的给付是进行保险人在实行付费义务的同时所应享受的权利"因此"给付标准必须与社会救济的水平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失业保险的给付标准应掌握在一定的区间内&其高线不能高于就业最低工资水平"其低线不能低于失业救济的水平#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当前需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给付水平既能保障失业者基本利益"又能够促进失业者积极地去寻找再就业的机会与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课题组负责人"余小平张东明课题组成员"马小玲孔志峰成丽英本报告执笔人"张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