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元曲五首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而本篇《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整个单元,甚至整个高中学习阶段,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 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稽康悲奏《广陵散》。
《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
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元曲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
第6课元曲五首本课话题——欲望一、从课本中积累“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如果没有抵抗诱惑、断绝欲望的品性,那么就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无比庸俗了。
二、从历史中积累1823年,大诗人拜伦已经开始失去欲望了,他的生活变得无聊,死一般的无聊。
于是,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行军途中,他写信给诗人歌德,告诉他自己的苦恼。
那年,拜伦35岁,风华正茂。
而歌德已75岁高龄了。
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情人,不想结婚,更不敢谈恋爱,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战争。
而另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却正准备向一个年轻的女人求婚,他的情欲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样旺盛。
歌德是在拜伦的鼓励下向那个只有19岁的姑娘求婚的,他对这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的爱情充满了万丈激情。
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
而高龄的歌德还在享受着生活的甜蜜,他的诗作一篇比一篇华丽而又激情万丈。
欲望有时候是生命火焰的指示灯。
欲望灭了,一切也就完了。
三、从名言中积累1.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刘向2.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3.追求功名几乎是崇尚优秀的代名词。
——(英国)赫兹里特4.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
——(英国)布莱克5.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埃及)尤素福·西巴伊一、作者简介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可久(约1270-1348后),字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称“二张”。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2.7元曲五首
《元曲五首》学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2二、能力训练点12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2[教学法构想]一、教法1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了解有关元散曲的知识和相关的作家作品。
23二、学法12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难点: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学习过程]一、了解散曲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这一条是重点)(2)外乐番曲的传入。
(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二、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三、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高中语文 2.7《元曲五首》学案 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7《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1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从作品中提炼写作方法,训练学生以读促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通过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来了解这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发现自己独得的秘密。
[教学法构想]一、教法1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了解有关元散曲的知识和相关的作家作品。
2通过诵读指导,体会语言,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3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读写结合。
二、学法1借助网络等媒体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学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2反复诵读,抓住形象,体会情思。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二、难点: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学习过程]一、了解散曲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这一条是重点)(2)外乐番曲的传入。
(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二、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况为学生设计好表格,可让他们课下查找:名(姓名、字、号、谥号)、时(生卒年、时代背景)、地(籍贯、主要生活地区)、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评(后世的评论、作家的创作风格)。
三、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问题: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分析:《正宫·醉太平刺世》“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语文版语文高一【优化方案】语文版必修3第6课《元曲五首》课件
(1)更
②梧桐更.兼细雨 再__,__又____ 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更__换___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相__继__,__相__互_
①重.回首往事堪嗟 _再____
(2)重
②掩重.门暮雨纷纷 _屋__内__之__门___ ③重.为乡党所笑 _深__深__地___
④商人重.利轻别离 _看__重____
2.写作背景 (1)《正宫·醉太平刺世》 张可久这首小令《中原音韵》题作“感怀”,《北词纪外 集》题作“叹世”。此曲写世情,深刻揭露了世风的污浊 和腐败,辛辣嘲讽了那些不择手段攫取金钱的人。全用口 语,通篇比喻,寓庄于谐,泼辣尖锐。 (2)《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出生于金末一个官僚家庭,在年幼时遭遇金亡变故, 与父母失散,随父母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流亡山东,得到 元好问的培育.长大后,迁居金陵(现在南京市),过上隐居生 活,纵情山水,以诗酒为乐。在这支秋景曲中,作者描绘了两 幅图画,色彩阴暗对比鲜明,虚实对照,情从景出。
(3)关汉卿,元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 (今北京市)人。其戏曲作品大多揭露封建统 治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 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人物性格鲜明, 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炼。其中《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是他的 代表作。
(4)王实甫,元戏曲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大多 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曲词优美,《西厢记》 尤为出色。 (5)马致远(约1251-1321后),元戏曲作家、 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以 示效陶渊明之志。《汉宫秋》是马致远早 期的作品。剧作文词豪放有力,内容显示 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散曲有辑本《东篱 乐府》。
第二单元
第6课 元曲五首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元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元曲五首》知识与能力:1、认识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认识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3、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引,师生共同交流、商讨。
感神情度与价值观:领悟曲中所传达出的感情。
要点难点理解元曲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朗读法、点拨法、赏读感悟境地讲课内容导入略反思纠错/个思议人特点(一)元曲分别曲和杂剧,都是配乐演唱的文辞, 要切合音乐格律的要求, 遇到宫调停曲牌的限制。
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感情,曲牌是每首曲的曲谱名称。
【背景介绍】张可久,中国元朝散曲作家。
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踪影遍布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世波折不得志。
部分作品如〔庆东原〕《和马致远尊长韵》等抒发穷通无定、人情冷暖的感想;〔卖花声〕《怀古》等曲写百姓的伤心和世道的邪恶。
这种作品充满愤世嫉俗的感情,在必定程度上反响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祖籍今山西河曲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朝有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鸳鸯间墙头立刻》等。
关汉卿,多半(今北京市)人,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一世写了60 多种杂剧,有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关汉卿是元朝剧坛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他的如椽大笔,是推进元杂剧走开宋金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记戏剧创作走上艺术巅峰的旌旗。
对元朝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他广泛反响,深刻揭穿;对受伤害者的伤心经历,他寄望莫大的怜悯,快乐抒写;对渺小者抗击罪恶、见义勇为的意识和行动,他恩赐热忱的歌颂。
王实甫,元朝杂剧作家,名德信,多半(今北京市)人。
高中语文《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必修3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
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
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
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 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 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 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 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 《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 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 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 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 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 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 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
贤愚不分的现实。只是这种愤世疾俗的作品,为数不多。
向往归隐,描写归隐生活的情和景,在张可久的作品中更多一些。 “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 的深切的思想内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在悬车之年尚出仕小吏, 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 名的篇章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 如:“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 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 客观上反映了元代士人沉抑下僚的艰辛颠沛的境况。张可久笔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元曲五首》新课讲知课件(第2课时)
精选教育课件
12
探究点
3、此曲在构思上有哪些巧妙之处。 以景寄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可谓珠联璧合。曲子
的上片作者通过丰富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了在 春意撩人的季节里,主人公内心涌动出无限的 寂寞和悲愁。 下片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直接抒写了相 思之深之苦。 可以说,上片以景寄情,景中寓情;下片直抒胸 臆,情中带景,如此珠联璧合,可谓妙极。
题目解说: 这是一支“带过曲”,由同属“中吕” 的“十二月”与“尧民歌”两支曲子组 成。“带过曲”往往标明“某曲过某 曲”,可以看作小令的变体。本曲抒发 了心灵深处因离别而激起浓烈情感。
精选教育课件
5
背景资料
以《西厢记》著称于世的王实甫,散曲 流传下来的不多,这一首是其中最负盛 名的一首。关于男女别情,在历代诗词 歌赋中,可谓是老题材,但王实甫这一 首《别情》却写得别有情致。叠字的运 用,句式的连环,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心 灵深处因离别而起的浓郁的情感。
精选教育课件
6
主要内容
它描写了闺中女子思念远离家乡的心上人的情形。曲
子借境抒情,山、水、桃、柳、内阁、重门无不紧系思念
之情,最后描写伤心的泪痕重重,以致身躯瘦损,衣带宽
松。一种哀婉动人,不容易捉摸的感情,经过作者以具体
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描述,将它表露无遗。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
精选教育课件
15
结构图示
夜行船
夜行船:叹人生之短 乔木查:议帝王兴衰 庆宣和:谈英雄烟灭 秋思落梅风:告富人莫奢
精选教育课件
11
探究点
2、理解“怕黄昏忽的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 断肠人忆断肠人。”的含义。
文句点化自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和江淹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此处不避重复,化熟为生,化俗为雅。“怕”意为担 心天黑,暗含相思之苦,“又” 表明对时光流逝的无 奈,在相思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黄昏。“新啼 痕”“旧啼痕”,表明整日以泪洗面,“压”字更是 写绝了凄苦。“断肠人忆断肠人”指明双方的相思之 苦,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柳永的“想佳 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 干处,正恁凝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复的使用,强 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
语文版语文必修3学案:第6课 元曲五首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词三首(一)◎第5课词三首(二)◎第6课元曲五首◎第7课诗五首第6课元曲五首本课话题——欲望一、从课本中积累“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如果没有抵抗诱惑、断绝欲望的品性,那么就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无比庸俗了。
二、从历史中积累1823年,大诗人拜伦已经开始失去欲望了,他的生活变得无聊,死一般的无聊。
于是,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行军途中,他写信给诗人歌德,告诉他自己的苦恼。
那年,拜伦35岁,风华正茂。
而歌德已75岁高龄了。
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情人,不想结婚,更不敢谈恋爱,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战争。
而另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却正准备向一个年轻的女人求婚,他的情欲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样旺盛。
歌德是在拜伦的鼓励下向那个只有19岁的姑娘求婚的,他对这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的爱情充满了万丈激情。
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
而高龄的歌德还在享受着生活的甜蜜,他的诗作一篇比一篇华丽而又激情万丈。
欲望有时候是生命火焰的指示灯。
欲望灭了,一切也就完了。
三、从名言中积累1.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刘向2.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3.追求功名几乎是崇尚优秀的代名词。
——(英国)赫兹里特4.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
——(英国)布莱克5.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埃及)尤素福·西巴伊一、作者简介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可久(约1270-1348后),字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称“二张”。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6课元曲五首学习重点 1.熟读这五首曲,体会它们不同的风格。
2.理解口语化的比喻、曲中对比、曲中用典等写作技巧,了解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生活,培养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
一、元曲名句1.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刺世》2.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己》3.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中吕·塞鸿秋》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二、文本名句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白朴《越调·天净沙秋》2.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3.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4.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5.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6.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渔樵.()②巢鸠.( )③蛩.吟( )④密匝.匝( )⑤攘.攘( )⑥命窘.( )⑦馄饨..()(2)多音字①囤错误!②斗错误!2.辨形组词(1)错误!(2)错误!3.选词填空(1)抱怨·报怨①一位消费者________说,这些包装好的食品购买时不可能打开看个究竟,可买回家后发现“上当”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高中语文:2.7《元曲五首》课件(语文版必修3)
风 பைடு நூலகம் 马
天净沙 ·秋思
小桥、流水、人家 写景: (恬静温馨)
马致远
藤、树、鸦、道、风、马,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萧瑟荒凉)
小桥流水人家,
写景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萧瑟荒凉的秋野景象 (境) 烘 托
断肠人在天涯。
抒情 从内容上看本曲意境的表现手法;
思乡之情
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意)
反衬对比 突 出
“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
“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
3,描写怎样的秋景? 活跃,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给人以
乐观向上的力量。
第七页,共9页。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第八页,共9页。
谢谢大家
2023/5/13
生产计划部
第九页,共9页。
第二页,共9页。
越 调 天 净 沙 秋
白 朴
第三页,共9页。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 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
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
世,此后行踪不详。原籍隩州(今山西河 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 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历来评论 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高中语文:2.7《元曲五首》课件(语文版必 修3)
13.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9页。
具枯藤体老树分昏鸦析夕阳西下
古 道
西
12点3什、、、4?么、这写第作首前景二用小的面句?令句的写抒哪子景写情几分与景的句别其与语是写他后句写了几面景抒什句的的发么写?了抒景景哪什,情是是么写是什抒出样什么情了的么关的景情关系?物?系?各这?自样什写么有特
语文版语文高一语文版必修三备课精选同步学案第6课元曲五首 第2课时
第6课元曲五首第2课时(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音、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A.蛩.吟(qiónɡ)麇.集(qún)巨擘.(bò) 离亭宴煞.(shā)B.汉阙.(què) 罹.难(lí)抵.毁(dǐ) 提纲絜.领(qiè)C.巢.鸠(cháo) 纰.缪(pī)昡.晕(xuàn) 分道扬镳.(biāo)D.鞋履.(lǚ) 翩跹.(qiān)庾.毙(yǔ) 循.私舞弊(x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闺情三箴其口憔悴长吁短叹B.贬低拭目以待籍贯馨竹难书C.周匝破釜沉舟销魂前踞后恭D.阵营计日程功拙笨瞠目结舌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皆嫌命窘..命窘:命不好。
B.一春鱼雁无消息.....鱼雁无消息:鱼雁没有来。
C.不销魂怎地不销魂..销魂:指思念很深,像丢了魂似的。
D.急罚盏夜阑..灯灭夜阑:夜深。
这里比喻人已垂暮。
4.下列对修辞手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反问)B.文章糊了盛钱囤(比喻)C.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对偶)D.争辜负了锦堂风月(比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
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B.深圳大运会的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6.填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元曲五首》说课稿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元曲五首》说课稿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材版本:语文版•课文名称:《元曲五首》二、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元曲五首》是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该教材是根据高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精心编写的。
本课内容为元曲五首,通过学习这五首元曲,旨在通过学习元曲的特点和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还能够增强对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元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掌握元曲的常见形式和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元曲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元曲《西华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乡子》、《浪淘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和《满江红》五首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元曲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理解元曲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元曲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元曲的定义和特点; - 《西华山》的赏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赏析; - 《南乡子》的赏析; - 《浪淘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赏析; - 《满江红》的赏析。
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分组讨论和表演等。
通过讲解元曲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元曲的艺术形式;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元曲的深入思考和感悟;通过表演,提供直观的艺术体验,增强学生对元曲的理解和欣赏。
五、学情分析学生是高一年级的语文学习者,他们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了解较少,对元曲这一特定文学形式的认识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元曲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语文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元曲五首》ppt课件2
明代文学批评家王世贞在《曲藻》里说:“马致 远‘百岁光阴’,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押韵 尤妙。长句如‘红尘不向门前惹,带霜烹紫蟹, 煮酒烧红叶’,俱入妙境。小语如‘上床与鞋履 相别’,大是名言。结尤疏浚可咏。元人称为第 一,真不虚也。”这套曲子,明清曲家颇有和韵 之作,但是都没有马致远原作写得好。
【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沾黏.(nián) 馄饨.(tun) 憔.悴(qiáo) 粼.粼(lín) 销.魂(xiāo) 夜阑.(lán) 计拙.(zhuō) 东篱.(lí) 变徵.(zhǐ) 蛩.吟罢(qiónɡ) 密匝.匝(zā)
“一春鱼雁无消息”,是再次强调处于思乡情境 的游子,在归乡不成,又没有任何故乡音讯,心 中的伤感实在无法形容;最后的“则见双燕斗衔 泥”一句,以目睹梁上双燕衔泥筑巢嬉闹之景, 来衬托出人不如燕的感慨:燕鸟犹自成双有巢, 为何人反而不如?就全支曲文而言,写景和诉情 都展现出极为高妙的创作手法,而且用语和修辞 在浅显平淡中呈现出高雅的韵味,可以说是元代 散曲中的佳作。
2.《双调·大德歌 春》这支曲子是如何表达作 者思想感情的? 【提示】 曲文一开始以“子规啼、不如归”写 起,烘托出游子心中思乡之情。接下来的“道是 春归人未归”,则将游子心中因思乡情怀而引发 的伤感,透过“春归”而“人未归”的比较,表 达得更为深刻。“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二句,就更强调因思乡而生起的憔悴身躯与心灵。
4.《双调·夜行船 秋思》在用韵方面有何特 点? 【提示】 就写作技巧方面来说,这套曲子也是 非常有名的。元末曲学专家周德清在《中原音韵》 里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说道:“此方是乐府。不 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曰,‘百中无 一’;余曰,‘万中无一’。看他用蝶、穴、杰、 别、竭、绝字,是入声作平声;阙、说、铁、雪、 拙、缺、贴、歇、彻、血、节字,是入声作上声; 灭、月、叶是入声作去声,无一字不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元曲五首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
4.名句默写。(6分)
(1)白朴《越调·天净沙 秋》中“,”两句刻画出了一幅秋天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气氛。
(2)关汉卿《双调·盛德歌 春》中以双燕筑巢反衬出思妇孤独之苦的句子是“,”。
2.以下句子在抒情风格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B.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C.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D.今日春来,明代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解析:选D 前三项均有婉约之韵,D项有豪放之情。
3.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元曲不管是散曲仍是杂剧,都有配合乐谱演唱的文辞,必然要符合音乐格律的要求,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
(3)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秋思》中写人一辈子短暂,历历旧事令人产生无穷感慨的句子是“,”。
答案:(1)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2)一春鱼雁无消息 那么见双燕斗衔泥 (3)百岁光阴一梦蝶 重回顾旧事堪嗟
二、阅读明白得专练(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11分)
双调·盛德歌 夏
10.这首曲子在表达技术上有什么特点?(5分)
答:
参考答案:有关的景物排列起来,组成一幅幅画面,由静态描述转向动态描述,从不同的空间和层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
三、语言表达专练(8分)
11.阅读关汉卿散曲选段,归纳下面关汉卿的形象,要求句式为单句。(假设选段中的“我”为关汉卿)(4分)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即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元曲五首》新课讲知课件(第1课时)
•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词时,颇费心神。 如用一点飞鸿影下作为前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 寒鸦”的结语,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气 息。
• 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再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 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 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两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 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 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多彩多姿。
精选教育课件
3
解释下列词语
• 命窘:命不好。 • 残霞:晚霞。 •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 憔悴:疲惫没有精神。 • 鱼雁无消息:没有音信。古人认为鱼和雁能够传
递书信,后来在诗文中就用鱼雁喻指书信。 • 面糊盆:比喻污浊不清的社会。 • 睡馄炖:睡的昏昏沉沉,比喻不懂世事。 • 葫芦提:糊涂之意,元曲中常用这个词语。
元曲五首
第1课时
《正宫·醉太平 刺世》 《越调·天净沙 秋》 《双调·大德歌 春》
精选教育课件
1
教学目标
• 准确背诵元曲,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 初步掌握鉴赏元曲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曲
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 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
精选教育课件
2
预习自测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命窘(jiǒng)盛钱囤(dùn)清廉(lián) 馄饨(tún)寒鸦(yā)飞鸿(hóng) 柳絮(xù)衔(xián)泥 憔(qiáo)悴(cuì)变徵(zhǐ)
精选教育课件
17
《双调·大德歌 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元曲五首本课话题——欲望一、从课本中积累“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如果没有抵抗诱惑、断绝欲望的品性,那么就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无比庸俗了。
二、从历史中积累1823年,大诗人拜伦已经开始失去欲望了,他的生活变得无聊,死一般的无聊。
于是,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行军途中,他写信给诗人歌德,告诉他自己的苦恼。
那年,拜伦35岁,风华正茂。
而歌德已75岁高龄了。
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情人,不想结婚,更不敢谈恋爱,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战争。
而另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却正准备向一个年轻的女人求婚,他的情欲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样旺盛。
歌德是在拜伦的鼓励下向那个只有19岁的姑娘求婚的,他对这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的爱情充满了万丈激情。
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
而高龄的歌德还在享受着生活的甜蜜,他的诗作一篇比一篇华丽而又激情万丈。
欲望有时候是生命火焰的指示灯。
欲望灭了,一切也就完了。
三、从名言中积累1.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刘向2.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3.追求功名几乎是崇尚优秀的代名词。
——(英国)赫兹里特4.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
——(英国)布莱克5.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埃及)尤素福·西巴伊一、作者简介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可久(约1270-1348后),字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称“二张”。
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名胜古迹,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传世作品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为元人之冠,为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
作品风格闲适安逸,清丽自然,是元代散曲“清丽派”代表作家。
作品:代表作《小山乐府》。
梧桐雨下的避世书生——白朴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
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寓居真定(今河北正定)。
白朴出生时,金王朝已经在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下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白朴幼年经历颠沛流离,母亲也死于战乱中。
晚年定居金陵。
诗词俱佳,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作品:《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
诗集有《天籁集》。
“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号已斋叟,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关汉卿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
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已难确考。
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剧本内容多写儿女风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风韵优美,曲词清丽。
作品:代表作《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芙蓉亭》《贩茶船》等。
元曲状元——马致远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
早年崇尚功名,不得志,加入大都的贞元书会,被推为元曲状元。
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辞官,在杭州附近的乡村隐居。
对散曲发展贡献很大,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
作品:代表作《秋思》《汉宫秋》;散曲有今人辑录的《东篱乐府》。
二、背景回放《正宫·醉太平刺世》张可久长期为吏的身世,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
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郁感伤,他的《正宫·醉太平刺世》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
《越调·天净沙秋》在元代相当一段时期,以“天净沙”写景、描物已成了一时之风气。
千百年来历经岁月之沧桑,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白朴的这首同题之作别有一番韵味,同样为一篇咏秋之佳作。
《双调·大德歌春》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这首散曲借思妇来反映社会现实,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元大都的西四砖塔胡同一带,有勾栏数十处,是元杂剧演出的主要场所,也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
王实甫、关汉卿等整日流连于此,能体味到社会下层人的生活。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便为这时的作品。
《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
后来担任地方小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在职的时间大概也不长。
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寻求解脱。
三、相关知识关于元曲1.元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流行于南方的乡间俚曲,叫散曲,可供口头传唱,相当于民歌;流行于北方的在勾栏(简陋剧院)演唱的叫杂剧,相当于现在的戏剧。
2.曲牌,又称牌调或曲调,是一支曲子的谱式,它规定一支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的格式,是供作者创作曲子时遵守的原则。
曲牌300多个,分属于十七宫调。
常见的有:醉太平、天净沙、大德歌、端正好、山坡羊、小梁州等。
3.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命窘.(jiǒnɡ) (2)沾黏.(nián)(3)粼.粼(lín) (4)销.魂(xiāo)(5)缕.带(lǚ) (6)堪嗟.(jiē)(7)渔樵.(qiáo) (8)蛩.音(qiónɡ)(9)密匝.(zā)(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蛇⎩⎪⎨⎪⎧ 画蛇.添足sh é虚与委蛇.y í (2)绿⎩⎪⎨⎪⎧ 绿.水l ǜ绿.林l ù2.语境辨析法(3)做这样的活只能说是“糊.(h ú)口”,谈不上赚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100元,家人还不信,说我糊.(h ù)弄他们。
(4)西晋文学家潘尼留下了《琉璃碗赋》,其中盛.(sh èng)赞“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而远来的玻璃盛.(ch éng)器明澈精美,“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
二、词语解释1.水晶环:比喻清白的人。
2.面糊盆:比喻污浊不清的社会。
3.睡馄饨:睡得昏昏沉沉,比喻不懂世事。
4.葫芦提:糊涂之意,元曲中常用这个词。
5.白草:这里指枯草。
6.缕带:束腰的带。
7.梦蝶:《庄子·齐物论》载,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但很快就醒了。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暂。
8.夜阑:夜深。
这里比喻人已垂暮。
9.不辨龙蛇:看不清墓碑上的文字。
龙蛇,秦汉时的篆书曲折盘绕,所以用龙蛇形容。
10.锦堂风月:指富贵人家的美好生活。
11.不争:不料。
12.鱼雁:喻指书信。
13.宁贴:安稳。
今写作“宁帖”。
三、名句默写1.一春鱼雁无消息, 。
2.怕黄昏忽地又黄昏, 。
新啼痕压旧啼痕, 。
3. ,重回首往事堪嗟。
4.红尘不向门前惹, ,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答案:1.则见双燕斗衔泥 2.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断肠人忆断肠人 3.百岁光阴一梦蝶 4.绿树偏宜屋角遮[明大意] 《正宫·醉太平刺世》这首元曲运用口语和俗语。
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元代社会的病态和世俗风气的腐败。
《越调·天净沙 秋》将一组由自由景物构成的意象并置:落日、孤村、老树、寒鸦、轻烟、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些意象本身就鲜明可感,既构成了优美的画面,又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内涵。
抒情主人公在烟霞朦胧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双调·大德歌 春》这首散曲开头以子规的啼叫起兴,引起少妇的思念,中间写闺中少妇的离别之苦,又用柳絮和燕子衔泥寄托她的无所依托。
全曲紧扣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突出了少妇的思念之情。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曲中抒情主人公借浓浓春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心灵深处因离别而起的浓烈情感。
景中含情,情中带景。
《双调·夜行船 秋思》这首散曲用元代的口语、俗语尖锐地讽刺了元代社会见利忘义、为富不仁、贤愚不分的种种社会病丑和腐败的世俗风气。
作者表面上与世无争,实际是表明了他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理脉络]正宫·醉太平 刺世⎩⎨⎧⎭⎬⎫读书人求升官发财刺世贪财官布迷魂阵清廉人被贬斥葫芦提倒稳《正宫·醉太平刺世》1.《正宫·醉太平刺世》中“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反眏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参考答案:这两句深刻地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水晶环”寓指纯洁无瑕的人。
“面糊盆”寓指混浊的社会。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滚”字用在此处,特别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刻画无遗。
《越调·天净沙秋》2.请简要分析“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景的特色。
答:参考答案:这两句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动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丫纹丝不动,乌鸦矗立枝头。
3.为什么说“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是曲子中最传神的一句?答:参考答案:这一诗句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色彩特征——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是交织在青山绿水之中的,“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来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多彩多姿,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其次,未着一个“秋”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双调·大德歌春》4.这首小曲在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答:参考答案:这首曲子是思妇怀远之作,可全曲又不着一个“思”字,构思可谓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