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番鸭饲养管理手册

黑羽番鸭饲养管理手册
黑羽番鸭饲养管理手册

培育品种——黑羽番鸭(暂定名)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

二〇一二年制

第一部分黑羽番鸭养殖的基本要求

一、场地和房舍的要求

1、养鸭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每只种鸭应有1平方米以上面积,每只肉鸭应有0.5平方米以上面积较好。场地的交通要方便,并有利于防疫。

2、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应尽量避开其它畜禽场或工业区的污染水源,水面的宽度要有10米以上,水深最好有1米以上。优质的水源对饲养种鸭尤为重要。

3、场地要背风向阳。运动场地要依坡临水,稍有倾斜,坡度以30度之内为宜。

4、鸭舍、运动场、水塘(水上运动场)的面积配臵要合适,其比例可采用1:3:2,以保证鸭群有充足的地方休息和保持场地的清洁、干燥。

5、鸭舍建筑应以简易实用为原则,育雏室应有利于保温,并保证良好的通风,产蛋母鸭舍应以采光良好、通风、环境安静为宜。

二、卫生防疫要求

1、在养鸭之前,鸭舍和饲养设施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洗刷、清洁与药物消毒。

2、每饲养一批鸭,应及时消除粪便、清扫鸭舍、消毒,空栏约一周后才能饲养下一批鸭。

3、防止种鸭与其他年龄鸭或家禽混养。鸭舍应谢绝参观,外人

进入鸭场必须进行净化并更换衣、帽、鞋等。

4、死鸭应作深埋或运走,处理死鸭的车辆不得进入鸭场区域。

三、设备和用具的要求

1、保温伞:保温伞有伞形、斗形等多种形式,伞形的直径约为1.0~1.2米,斗形的边长约1米。伞的热源常使用电热丝和红外线灯等。每个保温伞保温200~300只雏鸭。

2、饲料器:饲料器应方便采食,不易造成饲料浪费,并能保持饲料的清洁和易于洗刷消毒。常用的饲料器有浅盘、窝箕、饲料筒、饲料箱等。开始育雏时,每200只雏鸭配臵一个直径60公分、高3~5公分的圆型饲料浅盘,也可以用竹笏编织的窝箕代替。两周后的小鸭可采用饲料桶或饲料箱供料,以防止饲料污染和浪费。采用饲料箱或饲料桶供料,饲料能随着鸭只的吃食而自动落入食槽,保持供料不断,适用于自由采石的养鸭方式。饲料箱或饲料桶有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可根据使用方便而定,一般每天加料1~2次保持供料不断就可以了。饲料箱或饲料桶可用塑料或生铁皮做成活动型或用砖、水泥做成固定型,设在运动场中。

3、饮水器:饮水器应方便群饮水,且易保持饮水清洁,不会漏水弄湿饲料。育雏期间在保温伞周围按每100只雏鸭安放一只直径为30公分的真空自动饮水器。饮水器与饲料槽应有50公分以上的距离,以免雏鸭饮水时弄湿饲料。一周龄后的雏鸭,饮水器最好放臵在育雏室的远端,即离开保温伞较远的地方,以利于地面防潮。

第二部分营养需要与饲料量一、父母代种鸭的营养需要(表1)

表1 推荐的种鸭营养标准

营养成分

幼雏阶段

(1—3周龄)

中雏阶段

(4—7周龄)

育成阶段

(8—24周龄)

种鸭阶段

(25周龄以后)

代谢能(MJ/kg)12.0 11.5 11.0 11.5 粗蛋白质(%)19~20 14.5~16.5 13.5~14.5 19.5 赖氨酸(%) 1.1 0.7 0.7 1.0 蛋氨酸(%)0.5 0.3 0.3 0.4 蛋+胱(%)0.8 0.55 0.55 0.68 苏氨酸(%)0.8 0.5 0.5 0.6 色氨酸(%)0.23 0.18 0.18 0.2 钙(%) 1.1 1.0 1.0 3.2 有效磷(%)0.45 0.3 0.3 0.4 纳(%)0.17 0.16 0.16 0.16 饲料添加剂每公斤饲料中含

维生素A(I.U)5000 4000 4000 6000 维生素D(I.U)600 500 500 900 维生素E(I.U)25 20 20 30 维生素B1(mg) 2.5 2.5 2.5 3.0 维生素B2(mg) 4 3 3 4 维生素B6(mg) 2 1 1 2 维生素B12(m cg)10 5 5 10 维生素K3(mg) 2 2 2 2 泛酸(mg)12 10 10 12 烟酸(mg)55 55 55 55 叶酸(mg) 2 2 2 2 生物素(mcg)0.5 0.25 0.25 0.5 氯化胆碱(mg)1300 1000 1000 1000 锰(Mn)(mg)100 80 80 100 锌(Zn)(mg)100 80 80 100 铁(Fe)(mg)80 80 80 60 铜(Cu)(mg)8 6 6 6 钴(Co)(mg)0.1 0.1 0.1 0.1 碘(工)(mg) 2 1.5 1.5 2 硒(Se)(mg)0.15 0.15 0.15 0.15

二、商品代肉鸭的营养需要(表2)

表2 推荐的肉鸭营养标准

育雏阶段(0~2周龄)育肥阶段(3周龄~上市)营养成分

代谢能(MJ/kg)12.0 12.5

粗蛋白质(%)20 16

赖氨酸(%) 1.1 0.86

蛋氨酸(%)0.5 0.38

蛋+胱(%)0.8 0.68

苏氨酸(%)0.8 0.59

色氨酸(%)0.23 0.22

钙(%) 1.1 1.0

有效磷(%)0.45 0.35

纳(%)0.17 0.16 饲料添加剂每公斤饲料中含

维生素A(1.U) 5000 5000

维生素D3(1.U) 600 700

维生素F(1.U) 25 25

维生素B1(mg) 2.5 2.5

维生素B2(mg) 4 3

维生素B6(mg) 2 2

维生素B12(m cg) 10 10

维生素K3(mg) 2 2

泛酸(mg) 12 12

烟酸(mg) 55 55

叶酸(mg) 2 2

生物素(mcg) 0.5 0.5

氯化胆碱(mg) 1300 1000

锰(Mn)(mg) 100 100

锌(Zn) (mg) 100 90

铁(Fe) (mg) 80 80

铜(Cu) (mg) 8 6

钴(Co) (mg) 0.1 0.1

碘(1) (mg) 2 2

硒(Se) (mg) 0.15 0.15

三、父母代种鸭的饲料需要量

表3中的数据用于平均温度为18℃-22℃,1-7周龄的日粮代谢能为每公斤12兆焦,8-25周龄的日粮代谢能为每公斤11兆焦耳。如果饲料的代谢能含量不同,则饲料消耗量也不同,在不同的季节及不同气温的情况下,耗料量也会随之变化。

四、商品代肉鸭的饲料需要量(表3)

表3 推荐的肉鸭饲料需要量及体重表

日龄日耗量(克/只)体重(克/只)日龄日耗量(克/只)体重(克/只)

1 4~5 55~60 26 215~225 1090~1340

2 8~10 65~70 27 230~240 1150~1427

3 12~15 75~80 28 245~255 1220~1515

4 16~20 85~9

5 29 250~260 1300~1605

5 22~25 95~115 30 255~265 1390~1696

6 27~30 120~140 31 260~270 1490~1788

7 32~35 150~168 32 265~275 1590~1881

8 35~41 180~198 33 270~280 1690~1975

9 43~47 210~230 34 275~285 1790~2070

10 48~53 240~268 35 280~290 1890~2165

11 54~59 270~305 36 285~295 1980~2260

12 60~65 300~345 37 290~300 2080~2354

13 68~73 340~390 38 295~305 2180~2447

14 77~82 390~430 39 300~310 2280~2539

15 85~90 430~486 40 305~315 2380~2630

16 94~99 490~548 41 310~320 2480~2720

17 105~109 550~616 42 315~325 2570~2809

18 110~120 610~688 43 320~330 2650~2897

19 120~130 670~762 44 325~335 2740~2984

20 130~140 730~840 45 330~340 2830~3070

21 140~152 790~920 46 335~345 2920~3155

22 155~165 850~1002 47 340~350 3000~3239

23 170~180 910~1085 48 342~355 3060~3322

24 185~195 970~1169 49 343~356 3130~3400

25 200~210 1030~1254

第三部分鸭的体重标准

一、父母代种鸭的体重标准

采取限制饲养方式下的父母代种鸭体重标准见表4。

表4 育成期(4~26周龄)标准体重表(千克)

周龄母鸭标准体重公鸭标准体重周龄母鸭标准体重公鸭标准体重

4 0.967 1.112 16 2.752 3.107

5 1.335 1.532 17 2.785 3.140

6 1.75

7 2.015 1

8 2.807 3.160

7 1.945 2.226 19 2.851 3.204

8 2.133 2.439 20 2.885 3.237

9 2.210 2.523 21 2.918 3.269

10 2.286 2.606 22 2.962 3.313

11 2.365 2.691 23 2.996 3.346

12 2.442 2.774 24 3.040 3.390

13 2.520 2.858 25 3.072 3.421

14 2.597 2.941 26 3.105 3.452

15 2.675 3.025

后备母鸭均匀而合适的体重是高产的先决条件,要求母鸭体重在全群平均体重上下10%的范围内。

测定体重的方法是,随机抽取10%的个体(不少于50只),逐只称重,然后计算其平均体重及均匀度。

鸭群若均匀度差,可能是因拥挤、疾病、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差

等所造成。

二、商品代肉鸭的体重标准

商品代肉鸭1~49日龄的体重请参阅表3“推荐的饲料需要量及体重表”。

第四部分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0~3周龄)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育雏舍的清理和消毒、饲料、垫料、饲养工具等的准备以及必要的卫生防疫工作。

育雏舍要在进雏前半个月准备好,补好裂隙,堵塞鼠洞。为防鼠害,可以投放药饵杀鼠。舍内要扫除尘土,擦净门窗,清洗地面或更换新土,并按要求进行消毒。

育雏用具要准备完善,如保温伞、饲料器、饮水器、水桶、竹围等。这些用具要先刷洗,然后消毒,晒干备用。

雏鸭的饲料和垫料要备足。育雏舍要在进雏前1∽2天铺好垫料,育雏保温装臵等应准备就绪、接好电源并试温,保温伞下中心温度以32℃~33℃为宜。

(二)初生雏的运输及注意事项

雏鸭如由外地或远道购进时,要做好接雏准备工作。初生雏最好在出壳后12小时运到育雏舍,最迟也不应超过24小时,因为初出壳雏鸭在24小时内可以不饮水、不喂料,且比较安静,容易装运。初生雏鸭待绒毛干后即应进行挑选,合格的雏鸭可装入专用箱,装箱时应注意在天热时少装一些。运输要注意防寒、防暑、防雨淋等。(三)育雏方式

雏鸭的人工育雏常用的方式是地面铺料平养及离地网养二种方

式。按供温方法不同可分为育雏器(又称保温伞)育雏(其热源主要是电热丝或红外线灯)、温室育雏(其热源主要是煤炉或木炭)等。选择哪种育雏方式应因地制宜,从能源、房舍结构、经济条件、育雏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雏鸭的培育技术(0~21日龄)

1、雏鸭的饮水

水是雏鸭吸收利用卵黄囊的营养和消化食物营养不可缺少的物质,谁还可以刺激雏鸭,达到排除胎粪、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开食的作用。所以,在养鸭中,在任何时刻都应提供充足的、清洁的饮水。

在开食之前,先供给饮水,一般认为,“先饮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消化和排出胎粪,饮水后将雏鸭放在干燥柔软的垫草上。

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鸭,一到达饲养地,最好先让其休息片刻(半小时左右),然后才让雏鸭饮水,水中可混入一些复合维生素B溶液和葡萄糖,也可按每只加入一万单位的土霉素碱进行饮水,这样既补充营养,又可以预防雏鸭的肠胃病,还可以帮助雏鸭消除在运输途中受到的应激,提高抗病力。

饮水器中的剩水每天都要倒净,清洁后重新灌满。在每次喂料之前都要检查饮水器中是否有水,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决不能喂料。

以广东省上网气候来说,一般在7日龄左右应调教雏鸭下池塘或水场游水,如在盛夏季节,也可以提前3~5日龄,如在严寒遇寒潮霜冻时,一般可以推迟到10天~2周龄后,并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才进行。

2、雏鸭的喂养

雏鸭出壳6~12小时后,绒毛已干,行动开始较活泼,这时应尽快将雏鸭转入育雏室。雏鸭送入育雏室的保温伞下,就逐渐有啄食活动能力,也会吃少量的东西,这时便可以教它们开食。

开食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出壳后12~24小时为好,喂养雏鸭的饲料,要选取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体积较小且易于消化,便于啄食的小粒状饲料。最好是采用科学配合的全价颗粒碎裂饲料,如小鸭料。如果采用喂饲颗粒全价饲料,可用浅盘或窝箕喂料,不分餐次,日夜任其自由采食,使雏鸭能尽快学会采食,并迅速生长。

3、温度的控制

控制好适宜的温度环境是保证雏鸭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育雏成活率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雏鸭需要完成从孵化的温度环境逐渐向育雏室温度环境过渡的适应过程。出壳前的孵化温度为37℃左右,因此,接雏时要求保温伞下中心温度为32~33℃,让雏鸭自由选择适温地带。因为肉用型鸭生长发育很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所以温度可以随日增长而逐渐下降,一般每天可以下降1℃,直到和环境温度一致时脱温。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

在实际工作中,适宜的育雏温度应该根据雏鸭的表现来确定。温度适宜时,雏鸭采食、饮水正常,鸭群安静,睡觉时分散,三五成群,分布均匀,伸颈伸腿;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少食料,多饮水,且鸭群走动不安,影响雏鸭的正常生长发育;温度过低时,雏鸭往往挤成一团取暖,称为“埋堆”,如果采用电源形式供暖

(如未加保温伞的红外线灯),当育雏室空间容积过大或热能不足,造成室内温差过大,雏鸭就往往拥挤在热源周围,相互挤压,甚至相互作2~3层爬叠,在下面的雏鸭极易被压伤、闷死,而爬在上层的雏鸭离热源太近,时间长了其机体的水分往往被蒸发过多,又得不到水分的及时补充,会逐渐失水。若埋堆现象严重而不采取措施,则往往在3~5日龄内发生大批雏鸭死亡。所以天冷时育雏,注意及时“赶堆”也是测育雏的关键一环。如果雏鸭明显地集中在保温伞的一侧或二测,则反映鸭舍某处有贼风进口。

雏鸭要注意保温,但在夏季气温较高时也要注意防暑,雏鸭在育雏早期决不能超温。如室温超过35℃或1周龄以上的雏鸭室温超过30℃时,要注意做好通风和喷水降温等防暑工作。雏鸭应避免直接烈日暴晒,经暴晒的雏鸭容易发生中暑而造成大批死亡。所以放养的雏鸭,在中午太阳猛烈照射时,应及时赶回舍内休息,以免中暑死亡。

4、通风管理

雏鸭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氧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多;同时粪便和垫料常常被雏鸭饮水时弄湿,在较适宜的育雏温度下容易腐败分解产生大量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此外,若采用煤或炭供温育雏,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所以,必须注意室内通换气,应适当打开门风窗,育雏室既要保暖又要保证通风良好。室内空气的清新程度,以饲养员在室内工作时自我感觉良好、不感到有闷气和刺激鼻、眼的气味为适宜。在冬季育雏,还应注意避免穿堂风或贼风侵袭。保证室内空

气流通清新,是保证雏鸭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5、合理的密度

鸭的饲养密度对鸭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果密度过大,则生长慢,发育不整齐,互相拥挤,容易导致伤残;此外,还易造成育雏舍空气污浊,场地卫生不良,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残次率和死亡率增加等;但饲养密度过小,则鸭舍和用具的利用率不高,饲养不经济。

育雏期的饲养密度,应根据禽舍的构造、通风条件、饲养条件、季节、品种等灵活掌握。寒冷季节密度可以大些,即可增加饲养数量,也可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的热能提高室温;但在酷热季节,密度应小些,以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保证生长发育的均匀。肉用雏鸭,一般地面平养时的饲养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2周龄每平方米饲养8~10只,3周龄每平方米饲养6~8只。采用离地网养的,饲养密度可以在平养基础上增加一倍。

注意饲养密度的同时,还应注意雏鸭群体的大小,因为鸭群越大,雏鸭间互相干扰就越多,雏鸭生长就越慢,死亡率也会越高。一般采用育雏器供温时,以200~300只雏鸭为一栏最好,以保证雏鸭能自由出入热源选择适温地带,方便采石、饮水、并不至于相互碰撞和挤压,从而保证全群鸭生长发育的均匀。雏鸭离温后,可根据场地条件等,将鸭并群为1000只左右的规模,以便饲养管理。

6、光照

光照的作用主要是在晚上为雏鸭提供一个方便采石、饮水和活动

的条件,并减少鼠害。晚上要通宵照明,使雏鸭能自由采食,以促进生长发育,缩短饲养期。此外,鸭胆小,通宵照明又可以减少惊吓应激。光照的亮度不要太强,一般在使用普通电灯作光源时,每平方米面积有3~5瓦就能达到要求,即每10平方米的鸭舍安装一只30~50瓦的灯泡。如采用可发光的红外线灯保温伞保温;从第二周起,应开启舍内照明灯,以利雏鸭采石、饮水与活动,促进雏鸭生长发育。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4周~26周龄)

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使鸭群按规定的体重标准发育,使鸭群在适宜体重时开产,育成期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限制饲养,限制饲养可防止种鸭过肥,推迟种鸭性成熟,使种鸭性成熟与提成熟相一致,从而保证产蛋期的高产性能,提高蛋重,降低产蛋期死亡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对饲养者而言,限饲可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限制饲养的做法与要求

体重控制方法:体重应控制在标准体重的上下幅度10%内(体重标准请参阅第三章表 5)。若体重过高或过低,对今后的产蛋量和孵化率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每日饲喂量应由鸭群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的情况来定,具体做法是,每周龄对每一群随机称测公、母鸭10%或50只左右,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公、母鸭的平均体重,并对照标准体重来决定后一周内的饲养量,此饲喂量为一周恒定,确保鸭子生长尽可能接近标准体重。

如果母鸭体重在标准范围内,而公鸭体重低于指标时,应稍许增

加一些日粮,力求做到既能维持公鸭具有良好的体况,而不过分提高母鸭的体重。如果出现个别因争食上y有困难而变得瘦弱,则应把它们放入专门的鸭栏内,增加饲料直至鸭子恢复体况再合群。

1、限制饲养方法

后备种鸭的限饲多采用限料方式,如隔日一次限喂或每日一次限喂(4~24周龄饲喂量为自由采石量的50~60%),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较低。

2、限饲注意事项

(1)饲喂的饲料应符合质量要求,不能使用霉变等变质的饲料。

(2)限饲前应将体弱瘦小的后备鸭挑出单养,加强饲养管理,使其跟上全群后备鸭的生长发育体重。

(3)定期抽样称重,以便掌握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调整饲粮定额。

(4)应确保每只鸭有充足的采石和饮水位臵,注意饲料的均匀分布,也可采用把饲料撒在干净的地面上饲喂。

(5)供给后备鸭颗粒饲料,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6)注意后备鸭的健康状况。当全群患病时,要暂时停止限饲,待鸭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限饲。若个别鸭患病,只需挑出单养即可。(二)育成期的管理

1、育成期应采用开放式场地饲养,要有足够的陆地运动场和睡眠运动场面积,最少要给每只鸭提供1平方米的运动场面积,加强种鸭运动,有利于提高种鸭的体质。

2、种鸭在育成期间公母合群饲养,有利于促进和刺激生殖系统的发育。

3、育成期管理上其它应注意的事项,可参阅第六章肉鸭的饲养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

(三)育成期种鸭的挑选方法

1、育成鸭饲养至6~8周龄时,应开始第一次后备种鸭挑选,淘汰不符合种用体型外貌特征要求的后备鸭,并按一定的公母比选留,一般水边圈养,公母比为:1:6~7;旱地饲养,公母比为1:4~5。

2、在开产前(24龄),还要进行第二次选留工作,对鸭群进行选择、分群、计数和配备公母比例。凡有畸形、跛脚、反翅等不符合种用要求的鸭只应及时淘汰。公鸭必须进行严格仔细选留,挑选最好的留种,对今后不能使用的多余公鸭也应予淘汰。

3、公鸭的体型外貌特征:发育良好、性征明显。要求体态匀称,头大而昂起,眼大有神,颈粗长,身长背宽,胸深而饱满,脚粗实有力,步态雄健有力,羽毛全白,有2~4根向前弯曲的尾羽(性羽)。

4、母鸭的体型外貌特征:发育良好,体态匀称,头小清秀,眼大,颈细长而灵活,胸饱满,腹部宽深,羽毛全白,两翅紧贴体驱,行走灵活。

三、产蛋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1、喂饲方法:24周龄时把育成料改为种鸭料,同时增加10%的饲料喂量,当鸭群产出第一个蛋时,在原来日量基础上再加料15%,当产蛋率达5%,可改为自由采石的方法,直至产蛋期结束。

2、种鸭对日粮粗蛋白质要求较高,同时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的平衡;配臵成的配合饲料,要尽量保持相对稳定。

3、从24周龄至产蛋期结束,光照时间每天要达到16小时。非自然光照时间,夜间要为鸭舍和运动场提供弱光照明,以方便饮水、采石和产蛋。若产蛋期间突然减少或停止光照,则会引起鸭群减产或停产。

4、保持环境安静,生活有规律。正常情况下,母鸭产蛋高峰在每天早上2~4时,所以每天最好早上凌晨2时赶鸭入舍产蛋和早上5~6时放鸭出舍。平时舍内也要保持相对安静,谢绝陌生人进出鸭舍。

5、要做好冬季防寒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暑工作,盛暑天气在运动场最好种树遮荫或在水边搭凉栅。产蛋舍要求南北窗对开(最好采用全开放式鸭舍),保证舍内通风;注意地面干燥,适当铺上一层细沙,以保持清洁卫生。

第五部分种蛋的收集、保存与孵化管理技术

一、种蛋的收集与保存

鸭的产蛋时间多集中在天亮之前,所以在早上二点钟应赶鸭入舍产蛋,以方便集蛋和保证蛋的清洁卫生。

清洁的种蛋能降低细菌病毒对种蛋的感染,使孵化率得到提高,所以,产蛋舍的垫料要保持干燥、松软和卫生,墙壁四周为产蛋区,可以堆放10厘米厚的细砂,然后再铺少量稻草,供鸭存产蛋之用。

种蛋在鸭舍中停放的时间越短,种蛋的污染程度就越低。因此,每天第一件工作就是先开门放鸭出舍,然后开始收集种蛋,捡蛋时应有规则地沿着墙的周边和角落收集种蛋,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当天的产蛋量比前一天少10%,就应仔细检查一遍,如果缺数仍很大,就要及时寻找原因予以解决。

收集的种蛋应该尽早入孵,一般夏季常温保存时间不要超过3天,秋冬季保存时间不要超过5天,以免造成种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

二、种蛋的孵化

孵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父母代种鸭场的经济效益。种蛋的孵化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种鸭的年龄、种鸭的体质、种鸭的饲料营养、产蛋季节与气候、病菌污染、种蛋的质量、种蛋保存时间与条件、孵化设备、孵化工艺等,因此加强种鸭饲养管理及孵化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是很重要的。

下面介绍的种蛋孵化操作工艺参数,仅供参考,请在孵化生产过

程中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实施,灵活应用各项技术,以期达到最佳孵化效果。

温度

电机孵化过程中请定期检查胚胎发育状况,并根据胚胎发育状况与胚龄相符合与否调整孵化温度:

0~13天 38~37.8℃

14~21天 37.8~37.6℃

22~25天 37.6~37.4℃

25~28天 36.8~37℃

湿度

孵化期(0~25天) 65%

出雏期(25~28天) 70%~75%

(一)通风

随着胚龄增加,孵化机顶部的风门应逐渐增大,各阶段的风门设臵为:0~4天“关”,5~10天“小”,11~15天“中”,16~25天“大”,出雏期“中”或“大”(前期中,后期大),风门设臵可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电孵机箱内胚蛋的多少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翻蛋

种蛋入孵至25天,一般每二小时翻蛋一次。

(三)凉蛋

凉蛋可散发胚胎代谢产生的多余热量,防止胚胎超温,凉蛋还可刺激胚胎的发育,提高其抵抗能力。开始凉蛋的时间和每次凉蛋的时

间长短,随季节、胚龄大小而不同。

1、开始凉蛋时间:夏秋季在12~13天,冬春季在14天开始每天早晚各凉蛋一次。

2、每次凉蛋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胚龄和环境温度而定,前期凉蛋的时间稍短一些,眼睑感温以温或凉眼睑为宜,每次凉好后用30℃左右温水喷洒于蛋面喷洒量以蛋面有小水珠沉着为宜。(四)出雏

种蛋在25天时转入出雏机(或摊床),此时种蛋已出现啄壳,一般在27天半开始出雏,种蛋的平均孵化期为28天。出雏期可根据出雏情况捡雏2~3次。

养禽学 第九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学 第九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水禽生产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国。 2001年鸭存栏数6.36亿只,鸭肉产量18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9.5% 和68% (FAO); 发展速度快: 鸭肉产量从199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85万吨,10年增长3倍多; 2001年鹅存栏数2.07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5.9% (FAO)。 一、水禽品种的起源 (一)鸭的起源 家鸭起源于河鸭属中的绿头野鸭和斑嘴鸭。我国是家鸭的主要驯化地之一。 瘤头鸭,在我国俗称番鸭,属栖鸭属。无论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均与河鸭属的家鸭有很大的差异。该鸭在美洲驯化,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瘤头鸭与河鸭属的家鸭杂交是属间杂交,其一代杂种称为半番鸭,因不能繁殖后代故又称骡鸭。 (二) 鹅的起源 家鹅起源于雁属中的鸿雁和灰雁。 中国家鹅品种中,除原产于新疆的伊犁鹅起源于灰雁外,其它品种都是鸿雁的后代。 欧洲鹅绝大多数来自灰雁。 中国家鹅

欧洲鹅 来自鸿雁的家鹅典型形态特征是:头部有明显额疱,颈细长呈弓形,前驱抬起与地面保持明显角度。 而来自灰雁的家鹅则头无额疱,颈粗短而直,前躯几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

二、水禽的生活习性 家禽生活习性的形成与其野生祖先和其驯养驯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鸭、鹅等水禽与鸡、火鸡等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喜水性 鸭、鹅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饲养水禽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对于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的水禽,需设置一些人工小水池,以供水禽洗浴之用。但要求在干燥场所栖息和产蛋,以保证种禽的健康和种蛋的清洁。 2、合群性 水禽的野生祖先天性喜群居和成群飞行,此习性驯化家养之后仍未改变。 经过训练的鸭、鹅群可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鸭、鹅在放牧中可以远行数十里而不紊乱。如离群独处,则会高声鸣叫,彼此应和归群。 这种合群性使水禽适应大群放牧饲养或圈养,也比较容易管理,便于集约化饲养。 3、耐寒性 水禽的羽毛比陆禽更贴身,绒羽层更厚,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到羽毛上,能有效地防水御寒,具有更强的防寒保暖作用。 水禽的皮下脂肪比陆禽厚,因而具有更强的耐寒性。 水禽在0℃左右,仍然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在10℃左右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相反地,水禽的散热性能差,耐热性能也较差,尤其是体大脂肪厚的个体,在夏季高温时生产性能下降。 4、耐粗饲 水禽的食性比陆禽更广,更耐粗饲。 由于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凡是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无选择地大口吞咽,所以不论精、粗饲料或青绿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鸭的饲料。 鹅则更喜食植物性食物,具有强健的肌胃和比身体长10倍的消化道,以及发达的盲肠。 鹅的肌胃在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比鸡、鸭都大,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 鹅的盲肠中含有较多的厌氧纤维分解菌,能将纤维发酵分解成脂肪酸,因而鹅具有利用大量青绿饲料和部分粗饲料的能力。 5、敏感性 水禽比较神经质,反应敏捷,能较快地接受管理训练和调教。 特别是鸭性急胆小,易受外界突然的刺激而惊群,尤其是对人、畜及偶然出现的色彩、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有害怕的感觉。 所以,应保持水禽饲养环境的安静稳定,以免因突然受惊而影响产蛋和增重。 6、生活规律性 水禽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反应灵敏,比较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以形成各自的生活规律。 一天之中水禽的放牧(出栏)、觅食、嬉水、歇息、交配和产蛋等行为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且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三、水禽的生产特点 1、早期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雏鹅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雏鹅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孩子,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的准备:育雏前应做好舍内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做好保暖工作,做到舍内光线充足,保温良好,防止贼风,堵塞鼠洞,防止鼠害,门口设有消毒槽。 2.育雏用具准备:育雏用具如圈栏板、食槽、水盆等要准备好,最好用5%热火碱水洗涤。围栏垫草要干燥、松软、无腐烂,最好用稻草。温度计挂在育雏舍墙上。 3.育雏用药品准备:如禽力宝、葡萄糖、维生素C、含碘食盐、高锰酸钾、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驱虫药等。 4.准备好育雏饲料:最好用雏鹅专用料、玉米面,无霉变。 5.育雏方式:建议最好垫草平养,注意保温。 6.疫苗准备:小鹅瘟血清、小鹅瘟弱毒疫苗。 7.培训好育雏人员。 8.做好雏鹅的运输准备工作,雏鹅运输要注意保温,防止挤压,防出汗。 育雏期的日常饲养管理 1、雏鹅入舍后:首先提早进行饮水,欲称潮口,饮水用温开水(25℃左右),要预防下痢。做到每只雏鹅都要喝到水,然后自由饮用,水盆水面水位以3cm为宜。 2、及时进行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即雏鹅进舍饮完潮口水后约1小时左右即可开食。 3、1—3日龄:舍温要求30℃—28℃,湿度60%—65%,鹅群以20—25只/m2,每天喂6—8次(晚上最好喂1—2次),开食饲料以青精混合,要求新鲜、易消化。饲料以青料占65%—70%,配合饲料占30%—35%为宜。也可用玉米面、碎米或小米(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喂量开食以1000只雏鹅1天5kg青料,2.5kg精料为宜。以后逐日增加,同时要满足其饮水。 4、4—10日龄:舍温28℃—25℃,湿度,60%—65%。鹅群以15—20只/m2,每天喂6—8次,其中夜间2—3次。从4日龄开始,饲料中应加入些砂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饲料以青饲料占70%—80%,配合料占20%—30%,如果喂碎米或玉米面,最好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或含脂肪少的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葵花粕等。天气好可以进行放牧,同时要保证饮水。 5、11—20日龄:舍温要求25℃—20℃,湿度65%—70%。鹅群以15—12只/m2为宜,每天喂6次,晚上最好喂1—2次。饲料以青饲料为主,可占80%—90%,配合料占10%—20%。用放牧增加雏鹅运动,让鹅采食青草,放牧前不喂料。 6、21—30日龄:舍温18℃—20℃,湿度65%—70%。鹅群12—8只/m2,饲料中青料可占90%—92%,配合料占8%—10%,一般舍饲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喂1—2次,逐渐延长放牧时间,白天全天放牧,保证饮水。 7、饮水:要求水质要清洁,最初以25℃温开水,1—7日龄用禽力宝水溶液,最好在水中加入痢特灵或庆大霉素或高锰酸钾等可防止下痢,供水要充足,防止暴饮造成水中毒,并做好饮水用具的勤洗、勤换、勤消毒。 育雏注意事项

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易饲养、疾病少等优点。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看,饲养肉鸭将成为我省农民致富奔小康、持续增加收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肉鸭养殖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 1.1育雏 (1)育雏方式:目前最常用的育雏方式为地面垫料育雏,此法简单易行,饲养成本低。垫料育雏时应选择好垫料,较好的垫料有刨花、稻壳等,养殖户可就地取材,用铡短至5-10厘米的麦穰和稻草作垫料。 (2)育雏温度:育雏头1-3日龄温度可稍高,随日龄的增加,羽毛的丰满和皮下脂肪的沉积,温度可逐渐降低,每天可下降1℃,一直降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然后脱温。育雏温度如下:1-3日龄30℃,4-6日龄24-26℃,7-10日龄20-23℃。然后保持20℃左右恒定。肉鸭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秋冬及初春饲养肉鸭生长快,效益好。温度适宜时,雏鸭在舍内分布均匀,活动自如,躺卧姿势舒展,无叫声。 (3)育雏湿度:雏鸭1-7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0%;8-14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15-28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 (4)雏鸭饮水、开食和饲养管理: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饮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消毒水,进行清肠。然后开始训练采食。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以免发生脱水。雏鸭在一周之内应饮给冷开水,水温要求20℃左右,头3天的饮水中可添加0.02%的水溶性多维,5%的葡萄糖,1kg水再添加10-100mg恩诺沙星或2万单位庆大霉素。雏鸭初次饮水可分批地把雏鸭放入水深1cm的浅水盘里待几分钟,让其湿脚和饮水,通常叫“点水”,“点水”有利于雏鸭排除胎粪和提高食欲,还能刺激尾脂腺的分泌,对不会饮水的可经过多次“点水”即可学会。雏鸭饮水2小时后可开食,开食后第一周可采取“少喂多餐”制,每天喂7-8次,晚上喂2次,每次喂料应少,但是须让鸭吃饱。一周以后,饲喂次数可减少,可每3小时喂一次,饲喂时如看到鸭边吃边咽,说明食欲旺盛而喜食,应继续添料,让鸭吃饱。随着日龄的增长,鸭的采食量和饮水量也不断增加,嬉水习性也更加突出,应更换大料盆和大水盆,并增加数量,料盆和水盆的高度应与鸭背等高,水深为鼻孔至喙端的距离,水盆上应罩以塑料网,防止鸭进入水中,料盆和水盆应有1m的距离,以免雏鸭在采食时,嘴里衔着饲料又到近处水盆饮水,即浪费了饲料,又污染了饮水。 (5)通风:鸭舍应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鸭舍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饲养雏鸭往往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结果鸭舍空气污浊潮湿,各种有害气体积聚,致使雏鸭生长缓慢,感染疫病,饲料报酬降低。正确的作法是:雏鸭1-2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3周龄开始增加通风量,4周龄后以通风为主,特别在高温季节,更应该加大通风量,降低鸭舍温度,提高鸭的采食量,促进生长。通风时不能使舍内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更不能让贼风直接吹到鸭身上。密度:雏鸭群以1000-2000只为宜,平养时,第一周20-30只/m2,第二周15只/m2,第三周应少于10只,网上饲养密度可比平养多三分之一。饲养雏鸭应适时进行强弱分群,弱雏鸭应单养,并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鸭的数量。湿度:第一周因舍温高,水分蒸发快,雏鸭饮水少,相对湿度要求60-70%,高湿有利雏鸭的健康和生长,如湿度低,可采取喷水等加湿措施;第二周相对湿度要求50-55%;三周以后应降低湿度。为防止湿度过高,应常换湿垫料,饮水区排水应良好,并要求水盆远离垫料。 (6)光照:头3天应采取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瓦m2,长光和强光有利于雏鸭熟悉环境和采食,4-7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8日龄后,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

尼克蛋鸡管理手册

尼克蛋鸡管理手册 作者:爱佳公司来源:爱佳公司技术部 1、尼克国际公司是德国爱立克●威斯约翰集团属下公司之一,目前集团共拥有十多个公司,主要经营饲料、种蛋及种鸡育种,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种禽育种企业。该集团拥有罗曼、尼克、海兰三个蛋鸡品种,其全球蛋鸡市场占有率为54%。 2、威斯约翰集团于1985年收购罗曼公司,1987年收购尼克国际公司,2005年收购艾维茵肉种鸡集团和火鸡公司,而海兰公司早于1978年被罗曼买下。各公司独立向全球市场提供优良产品。 3、目前尼克国际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库克哈芬市,拥有原种鸡场和技术中心,向世界提供祖代及父母代种鸡。在中国则成立育种基地——中德合资爱佳畜禽有限公司,每年由德国公司供应祖代原种,由合资公司生产父母代种鸡行销中国,主要品种为尼克珊瑚粉()占粉壳市场40%和尼克红()占红壳市场5%。 4、尼克红其卓越产蛋性能响誉全球,而蛋壳颜色是所有品种鸡中最红的。尼克珊瑚粉产蛋率比一般红蛋鸡多产10枚蛋,产蛋率90%以上达10—20周,超过80%以上达39—44周,蛋壳颜色均匀一致,高产蛋率以及良好的适应性能得到中国市场认可和好评。 德国总部;9-1127454, 49-4721/5640 : +49-4721/564-111 中国基地:中德合资爱佳畜禽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 7382129 :0635—7381565

目录 一、尼克蛋鸡雏鸡接鸡后八大工作要点 二、常见育雏方式 三、免疫 四、鸡群日常观察 五、每日管理进度表 六、雏鸡常见疾病防治 七、禽病诊断技术 八、雏鸡营养需要建议量 九、雏鸡(0—4周)常用药品用法与用量 十、体重指标 十一、饲料配方 十二、饲养条件 十三、称重与整齐度 十四、避免或减轻应激 十五、专群 十六、营养 十七、目前流行常用疾病防治 十八、夏季尼克蛋鸡饲料配方 十九、预产期饲养管理 二十、光照管理 二十一、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21周—50周)二十二、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50周—70周)二十三、种蛋的管理 二十四、人工受精 二十五、饲料和营养 二十六、产蛋期疾病防治和用药 二十七、鸡群日常观察 二十八、尼克父母代存栏鸡生产进度表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目录 第一节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 (1) 第二节育雏前的准备 (2) 一、消毒 (2) 二、升温 (2) 第三节雏鸡的饲养管理 (3)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3) 二、育雏条件 (4) 三、雏鸡的饲养管理 (6) 第四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7)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7) 二、育成期注意事项 (8) 三、海兰蛋鸡限饲喂量与体重标准 (10) 四、生长期营养需要建议 (11) 第五节蛋鸡的饲养管理 (12) 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2) 二、饲养管理条件 (12) 三、产蛋期的营养 (13) 四、产蛋期注意事项 (15)

第六节光照程序 (16) 一、光照程序制定原则 (17) 二、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 (17) 三、半开放鸡舍光照程序 (17) 第七节鸡群免疫 (18) 一、建议免疫程序 (19) 二、疫苗的选择 (20) 三、鸡群免疫接种方法 (20) 四、疫苗接种和使用中注意事项 (22) 五、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和原因 (23) 第八节各阶段鸡群日常管理要点 (23) 一、观察鸡群 (23) 二、定期称重 (23) 三、调整鸡群 (24) 四、带鸡消毒 (24) 五、防重于治 (25) 六、海兰棕壳蛋鸡生产性能表 (26) 七、常用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参考表 (28) 八、饲料配方举例 (29)

第九节养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30) 一、如何选购优质雏鸡 (30) 二、品种和场家的选择 (30) 三、雏鸡的早期死亡原因 (31) 四、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 (31) 五、饲养阶段体重不达标的原因分析 (33) 六、产蛋率上升缓慢的可能原因 (33) 七、为什么没有产蛋高峰 (34) 八、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 (34) 九、如何防止鸡腹泻 (35) 十、产蛋下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36) 十一、给鸡打针有八忌 (39) 十二、啄癖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41)

番鸭高效养殖技术

番鸭高效养殖技术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 雏鸭是指4周龄~5周龄内番鸭,这是决定番鸭饲养成败的关键阶段。 温度群养育雏保温多采用红外线灯。室温控制标准为:接雏后到3日龄温度为27摄氏度~30摄氏度。4日龄~2l日龄为24摄氏度~27摄氏度。2l日龄~28日龄为22摄氏度~24摄氏度。28日龄后20摄氏度。 湿度l周内在70%左右,保证饮水量和相对湿度,但要相应地保持垫料的干燥,避免病菌和寄生虫的繁殖。 光照l周龄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2周龄每天l8小时光照,2周龄后每天l2小时光照。 密度l周龄雏鸭每平方米25只,3周龄时每平方米l5只~20只,此后-般每平方米8只,每群200只~250只。

青年番鸭如何养殖与管理 5周龄~24周龄为育成期,是饲养种番鸭的关键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鸭的产蛋性能及种蛋的受精率。育成期的番鸭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类器官发育完成,脂肪沉积增多,易引起过肥,气候对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在育成期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要正确处理好“促”和“抑”的关系。 温度室内温度l5摄氏度以上。 光照总要求是:时间只能变少不能增加,强度只能降低不能增强。6周龄~l0周龄光照时间为l2小时~l3小时。ll周龄~20周龄为9个半小时~l2小时。2l周龄~25周龄为9个半小时~ll小时。

称重从4周龄开始,每周每栏随机抽取5%~l0%的番鸭称重,确定下周投料量,避免过肥。 种番鸭的养殖与管理 开产前的管理适时转群。开产前2周龄~4周龄(24周龄左右)转入产蛋舍,以利于番鸭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环境。转群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注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选留组群选留体重2千克~3千克母番鸭,同龄公鸭4千克~5.5千克,公母比例l∶6~8组群。

怎样养殖番鸭

怎样养殖番鸭 番鸭又称红头鸭,体型较家鸭(水鸭、泥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头部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的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 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2kg。番鸭两性的体型、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番鸭体重3~5kg,成年母番鸭体重1.8~2.25kg。公鸭30~32周龄达到性成熟。母鸭28~30同龄达到性成熟,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g/枚,孵化期35天。番鸭耐粗饲,耗粮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为2.7~3∶1,法国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更佳。番鸭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鸭以其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具野禽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饲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饲养。番鸭适应性强,耐高温,病少,成活率高,一般育雏成活率95%~98%以上。 1 商品番鸭饲管要点 1.1 雏番鸭饲养: ①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时饲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MJ/kg,粗蛋白19.50%~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MJ/kg,粗蛋白17%~19%。 ③出壳鸭苗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哌酸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开食时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布片上让番鸭自由采食。 ④不管是地面饲养还是网上饲养,饲养雏鸭的场地都要垫上稻草或麻布,并勤于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1.2 中鸭饲养: 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kg,母番鸭1.5~2kg,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必须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能间断。 2 后备番鸭饲管要点 2.1 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番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kg,同龄公番鸭则为4~5kg,日粮代谢能11.29~11.70MJ/kg,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g,喂青料25~50g,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 2.2 管理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注意预防番鸭抢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只停留2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2.3 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一般每周换垫料一次,每次铺以新垫料时切勿忘记在地面上撒石灰粉,注意鸭舍干燥通风。定期对鸭舍周围环境用烧碱、复合酚、生石灰等消毒液进行全方位彻底消毒。另外,大群饲养特别是种番鸭要注意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雏鸭肝炎、鸭霍乱等疾病,要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订适宜的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

养猪饲养管理手册()

养猪饲养管理手册 养猪业是我国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瘦肉猪饲养能有效地转化低收入的种植业产品,据此,农村近年来饲养瘦肉猪的规模发展迅速,但对瘦肉猪饲养管理技术的掌握不是十分全面。要想增加收入,利用瘦肉猪的饲养赚到更多的钱,就必须给猪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来满足瘦肉猪的营养需要;利用品种资源,发挥其遗传潜能;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程序,控制疾病的发生;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挖掘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母猪的单产效益,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提高出栏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我们公司在为养猪户提供优良瘦肉型种猪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技术咨询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编辑这本《瘦肉猪饲养管理手册》的目的就是让广大养猪者掌握科学的瘦肉猪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章品种特征特性 1.大白猪 大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好,胴体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和适应性强等特征,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亲本。 (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有小块黑斑),头大小适中,鼻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多微弓,体大,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结实。 (2)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数:初产8~11头,经产11~13头;肥育猪日增重70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

胴体瘦肉率62%以上。 2.长白猪 长白猪具有胴体瘦肉率高,生长快,繁殖性能良好等特性,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亲本。 (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部偶有小块暗斑),头颈轻,两耳前倾,体躯长,背微弓或平直,臀部肌肉丰满,四肢较粗壮。 (2)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数:初胎8~11头,经产9~12头,肥育猪日增重72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胴体瘦肉率62%以上。 3.杜洛克 杜洛克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性温驯,抗应激,胴体瘦肉率高等特性是生产商品瘦肉猪的优良终端父本。 (1)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棕红或褐色,头稍大,面微凹,耳中等大小呈前倾,背腰较长呈拱起,腹线平直,肢粗壮,蹄健实,腿臀肌肉发达。 (2)生产性能 日增重75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2.6~3.0kg,胴体瘦肉率64%以上。 4.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具有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优良,适应性强等特性。是开展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 (1)体型外貌 湖北白猪全身被毛全白(允许眼角和尾根有少量暗斑),头稍轻,直长,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 (2)生产性能 母猪初产平均产仔9.5~10.5头,经产12头以上,肥育猪日增重680克以上,饲料利用率3.5以下。胴体瘦肉率61%以上。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选好场址 番鸭舍应选择远离村庄、工厂和其他畜禽场处,交通方便,坐北朝南,地势高燥,供电稳定并有一定的水面或水池,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不良的应激。 2.建好鸭舍 育雏舍应既保暖又通风。缝隙多、隔热差的育雏舍在冬春季节难以将温度升至雏番鸭适应的温度。 3.饲养方式 有厚垫料平养、地面散养、网上平养3种。厚垫料平养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常用干燥无霉变的机械小刨花、锯末、粗谷壳、油菜壳作垫料。粗谷壳和油菜壳的弹性好,但吸湿性差,而锯末、刨花则相反,所以常将两种或多种垫料混合使用,或者分阶段使用效果较好。在鸭舍内铺上5~8cm厚垫料,且要铺匀铺平,不得含有可能损伤雏鸭的异物。饮水器周围的垫料易弄脏弄湿,要经常更换。 4.准备工具

饮水器、料桶、照明灯泡、煤炉、取暖用炉、垫料等要准备充足。 5.清理消毒 育雏舍、用具场地等都要做好清扫、清洗、整理、消毒工作。曾养过番鸭的鸭舍,要彻底清洗、整理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薰蒸消毒。 6.备好饲料、药品 准备好近期用的雏番鸭饲料和疾病防治的常用药品及消毒药品,并且要准备好疫苗。 7.雏鸭舍温度调试 进雏鸭前要做好雏鸭舍的加温调试工作,在雏鸭人舍前几小时加热预温,使之达到规定的温度且保持稳定。 二、选购番鸭 1、选种

选择优良的种鸭对提高番鸭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在饲养管理相同的条件下,种鸭优良,能生产出更多的肉和蛋,饲养成本也低。因此选种是养鸭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要求种鸭有明显的品种特性、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体型外貌是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公番鸭应个体大,体态雄壮,阴茎发育良好,雄性强,背直且宽,体呈长方形。母鸭应体大、宽圆,胸部丰满,肥瘦适中,脚粗稍短,腹深,产蛋率高。 此外,还应根据经济性状如产蛋率、产肉率、繁殖率、生长度、肉料比、屠宰率、肝料比、受精率和种蛋孵化率、仔鸭成活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择优选种。 2、选择雏鸭 按番鸭的羽色不同,有白番鸭、黑番鸭和黑白花番鸭之分。在采购雏鸭时,根据产品用途,如供厂方加工或分割的宜选白番鸭,如供活鸭零售的宜选黑番鸭或黑白花番鸭。同时,为保证雏鸭质量,应尽可能向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鸭场采购。

小鹅的饲养方法及要点知识

小鹅的饲养方法及要点知识 1、小鹅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 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 2、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饮水。 3、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 4、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吃食嫩草,减少喂饲,并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 澡10多分钟,15—20天后可任其自由下水。 5、冷水田、深水、积水阴沟及泥浆田均不宜放。 6、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 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 7、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如果天热可 用细沙垫栏,以防过热。如果用抱窝母鹅育雏,i00只左右雏鹅, 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公鹅能防敌害。 雏鹅出壳后,待绒毛干时即从巢中取出。青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约36小时给食;成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24小时给食。 小鹅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一 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 洁饮水。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 吃食嫩草,减少喂饲,并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 澡10多分钟,15―20天后可任其自由下水。冷水田、深水、积水 阴沟及泥浆田均不宜放。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如果天热可用细沙垫栏,以防过热。如果用

抱窝母鹅育雏,i00只左右雏鹅,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公 鹅能防敌害。 一、选好雏鹅。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二、温度适宜。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O℃。 三、精心饲喂。应定时定量饲喂,宜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喂法。雏鹅在出壳24小时后,要先喂水后开食,喂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开食后头两天喂4-5次,4-10日龄喂次数增至5-7次,日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 物类饲料,每天喂4-5次。 四、分开育雏。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育雏应以小群 为宜,每群50-80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操 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的现象。 五、适时放牧。自开食后,要每隔一小时起身一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水汽。7日龄后,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可在清洁的浅 水塘内进行放水,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 选好雏鹅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温度适宜 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O℃。 精心饲喂

如何饲养管理鸭子

如何饲养管理鸭子 北京烤鸭的名号响当当,外皮更是烤的功夫一流。那么对于很多想要养鸭子发财致富的人来说,应该怎么饲养管理鸭子呢。大家不 妨跟我一起往下看看吧。 雏鸭的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 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 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 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 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 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 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 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 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 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 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 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 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 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饲养鸭子的饮水和饲料问题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 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 “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 的水。

青年鸡饲养管理手册(DOC 36页)

青年鸡饲养管理手册 目录 ●冲洗与消毒 ●进鸡前的准备工作 ●饲养密度和设备要求 ●育雏期管理(0-3周龄) ●育成期管理(4-17周龄) ●青年鸡育雏育成期管理要点 ●青年鸡转群出售工作 ●免疫程序与免疫技术 ●光照方案

(一)冲洗和消毒 在一整批鸡出售之后,要将舍内的机械设备及电器设备尽可能的搬出养殖区域,以便进行鸡粪清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清理鸡粪时,应将鸡粪用袋装好从后门经场内脏道运送出场,以免污染场内大环境。 鸡舍清洗消毒流程及规范 清洗程序: 总的清洗程序为:先外后内,先大体后整体,先上后下,从前向后的原则。 1.拆除料线及水线设备至操作间。 2.用消毒剂冰醋酸消毒饮水线。消毒液应在管道内至少 滞留12H,然后用清水冲洗。 3.彻底打扫鸡舍周围鸡粪,鸡毛,垃圾,搞好大环境卫 生。鸡舍四周无杂物,舍外物品码放整齐。 4.将顶棚拆下,打扫棚架,屋梁及所有用具上的灰尘和 污物。 5.铲除板床及地面上的鸡粪,并彻底打扫整个鸡舍,舍 内没有鸡粪,鸡毛,灰尘,以免冲洗时堵塞下水管道。 6.清理下水管道,排水沟,污水池,做到排水畅通。 7.清洗消毒前必须切断舍内总电源,冲洗机及照明电源 从舍外接,必须接有漏电保护开关,以免造成触电事 故。

8.用吹风机清理配电柜,及配电盒。 9.冲洗前所有器具的表面先用洗涤剂通过低压喷枪喷 湿,并且在湿润或泡沫状态下维持20分钟以上。此时 若用高压喷枪会产生含有微生物的飞沫,污染环境及 人。 10.然后用高压喷枪从前向后将鸡舍内的物品冲洗干净。 这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条件。 11.冲洗时,板床,墙壁等难以冲洗干净的物品要用钢丝 刷刷洗;要将收缩缝内的料袋污物清理干净。 12.鸡舍冲洗干净后腾出4-5间空地,进行料线,料箱, 饮水器的冲洗。 13.新风机的冲洗:要将新风机盖打开,彻底冲洗其内部 的污物。 鸡舍在清理冲洗之前,员工可以用一段时间进行杀虫剂烟熏。这样可以消灭正在飞行的和潜伏在缝隙中的节肢动物和害虫。此时也是灭鼠的绝佳机会。 消毒流程及规范 按推荐稀释浓度进行喷雾及喷洒消毒,消毒液务必覆盖物体的表面,达到流淌的地步为宜。 1.彻底冲洗干净舍内所有设备、墙壁、屋顶、地面、下水道后开始消毒。 2.对墙缝、支架、钢筋等采用火焰消毒。

番鸭喂养方法经验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的“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部的喙的基部与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与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与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公鸭30-32周龄,母鸭28~30周龄,年产蛋80-120 枚,蛋重70-80克,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3-5公斤,母番鸭1.8-2.25公斤,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公斤。番鸭耐粗食,耗料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2.7-3:1,法国白羽番鸭生产性能最佳,番鸭瘦肉率高,黑羽番鸭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富野禽风味,实践证明,黑羽番鸭更受各地市场欢迎。番鸭生产肥肝量多质好。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喂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喂养。番鸭适应性强,能耐高温;番鸭病少成活率高,一般育雏成活率95%-98%以上。现将番鸭喂养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商品肉番鸭喂养 1.雏番鸭喂养: (1)4-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育雏是关键,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27℃、2周龄24℃、3 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与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2)饲料要求配制(或采购)全价颖粒饲料,0-3 周龄颗粒料直径不大于1.5毫米,代谢能29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5 %-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1.5毫米,或3.5-4毫米,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7%-19%。 (3 )出壳苗鸭要先饮水后开食,时间不超过18-24小时,饮水先用0.1%高锰酸钾水或百毒杀水饮水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速补与氟哌酸类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与预防疾病。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布上面让其自由采食。 (4)雏番鸭不管是地面喂养还是网上喂养,都应用稻草或麻布垫好,垫草与麻布要勤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2.中鸭期喂养:指4-5周龄至10周龄番鸭,此阶段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增加每天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可达3.5-4公斤,母番鸭1.5-2 公斤左右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公母分开且分群喂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可养5-8只,因为此阶段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喙与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喂养也只需少量人造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清洁卫生而且不能间断饮水。 二、后备种番鸭喂养 1. 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公母番鸭,公母比例1 :4-5选留,后各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番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 2.3-2.8公斤之间,同龄公番鸭则在4-5 公斤之间,日粮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一般每天还可喂青料25-50克;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产蛋量。 2.管理上鸭舍要通风,每平方米养3只,备足产蛋箱,箱内垫好稻草减少破蛋,大群喂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可供产蛋用。注意番鸭抱窝性,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抱窝番鸭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二昼夜多一点,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 3.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预防治疗,垫料一般每周换一次,每次铺新垫料时不要忘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雏鹅自由采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1、育雏前的准备。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选择在有水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鹅舍坐北朝南为好。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堵死鼠洞、蛇洞。保证育雏室干燥、通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粉刷,地面、天花板用20%漂白粉溶液或%的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自然干燥。或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育雏用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可用5%的热烧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所用的垫料应干燥、松软、无霉烂。 2、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即可饮水。饮水可以刺激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饮水后即可开食。清料可选用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或是煮的半生经水淘过不粘的米饭。青饲料则要选新鲜幼嫩多汁的菜叶、青草等,青料也应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喂食时先把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防止食入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拉稀。每百只雏鹅1天约3百克精料、5百克青料,分6-8次喂,夜间喂2-3次。开食后的第二天便可按时饲喂,用1份精料和2份切成丝状的青饲料混合,每次喂食前先给饮水,防止雏鹅暴食。一般让雏鹅吃7-8成饱即可,这样利于雏鹅的消化和增进食欲。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的砂砾,有助于消化。4-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和食欲增强,喂量要逐日增加,饲料搭配一般以精料或配合饲料30%-40%,青绿饲料60%-70%,白天喂5-7次,夜间2-3次。11-21日龄的雏鹅已有一定的觅食力,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或用配合饲料饲喂。青料可占日粮的80%-90%,每日喂5-6次。 3、雏鹅的管理 ⑴保温、防湿。由于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温湿度等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特别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的环境突然变化,所以要给雏鹅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一周龄29℃-27℃,二周龄27℃-25℃,育雏期间最忌温度突然变化,另外,温度是否适宜,还可以观察鹅群的活动及表现。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挤成一堆,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室的保温方法可用电热育雏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用煤炉加温,需安装烟管通向室外,以排出二氧化碳和烟雾,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雏鹅一般在20日龄就可以完全脱温。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利,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育雏室要经常清扫保持干燥、洁净。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0%-70%。随着个体的长大,会出现强欺弱、大欺小,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因此要定期按大小、强弱分群,一般每平方米饲养雏鹅为1-5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后8-10只。 ⑵放牧和放水。适时的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骨骼、肌肉、羽毛的生长,增加疾病抵抗力。春末夏初,雏鹅10日龄左右天气晴朗气温暖和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温度高,雏鹅5-7日龄就可在育雏室外放牧,开始放牧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炎热夏季放牧要预防雏鹅中暑,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小雏鹅的饲养方法 一、饲喂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间加入%高锰酸钾,连用3天。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

樱桃谷鸭的饲养管理

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 1、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2、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3、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蛋机器孵化要点 二、SM2i(改进型)商品代肉鸭: 1、商品代肉鸭的特点 2、商品代肉鸭的饲养管理 3、商品代肉鸭的基础免疫程序 三、SM2i(改进型)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表(千克) 四、SM2i(改进型)父母代1-28日龄饲料投喂量参考表 五、SM2i(改进型)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六SM2i(改进型)商品肉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七、SM2i(改进型)父母代分性别育成技术

SM2i(改进型)父母代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樱桃谷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每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30只)组成。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以留出100只母鸭和20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 生产性能 1、生长周期(0-24周龄) 至24周龄时的成活率:95% 至24周龄时种鸭体重:公鸭 4.08公斤母鸭 3.25公斤 至24周时饲料消耗量:大约25公斤 2、产蛋期(24-66周龄) 10%的母鸭开始产蛋的时间: 24周龄 至66周龄时的总产量: 235枚 饲料消耗量:180-240克/天/只 3、樱桃谷SM2i(改进型)种鸭对饲料粒度的要求 0至8周龄用育雏期料 3毫米颗粒 8至20周龄用生长期料 4毫米颗粒 20至66周龄用产蛋期料 5毫米颗粒 二、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1日龄至7日龄应在育雏栏进行育雏,以便雏鸭吃水、吃料。育雏栏用固体材料做成0.5-0.7米高,4米直径的围子,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栏的直径,第7天时撤出育雏栏。 7日龄至22周龄,每只鸭子需室面积0.25平方米,室外面积0.5平方米。 22周龄至66周龄,每只鸭子需室面积0.3平方米,室外面积0.5-0.6平方米。 2、光照控制 0至3周龄的光照:每天提供23小时的光照(自然光+人工补光),让鸭子有足够的机会进食和进水,从而使他们在育雏的早期能够健康地生长。每天留1小时的时间,让鸭子能适应黑暗的环境。这样,在以后将灯关掉以后,或发生停电事故时鸭子不至于惊群。 3周龄至66周龄的光照:每天光照17小时,早上4:0开灯,晚上21:0点关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开灯时间可以提前至早上2:0点,这样能充分利用早上最凉爽的时间让鸭子进食。 必须注意:光照时间不应随意变动,否则会减少产量。 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鸭在入舍的最初几天必须进行加热保温,加热的程度和时间要考虑雏舍和环境的气温。1~3日龄 35~33摄氏度,3~7日龄33~30摄氏度,7日龄以后可以根据环境气候和雏鸭对热源的依赖情况逐渐降低室温直至自然温度。 雏鸭入舍后应尽快让其饮水,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的饮水。须遵守“先喂水后喂料,无水不喂料”的饲养原则。3日龄前须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以帮助雏鸭尽快从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中恢复过来。 1~28日龄给料见附表,每天的饲料量一次投喂,以保证雏鸭吃料均匀。 4、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