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

合集下载

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


生平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 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 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2月,临汾形势紧张, 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西安。萧军后经延安也来到 西安。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 经怀孕。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 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被视为萧红文学创作前后 两期的分界。1939年1月,萧红又回到重庆。1939年 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 靳以楼下。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 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学术论著
《红楼梦魇》 《〈海上花列传〉评注《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 译,英译汉)。 她的小说《色· 戒》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

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 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1941年12月8日,柳 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去探望她。1942年1月12日, 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 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 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 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第二天,萧红精神渐复, 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 《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 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2日,萧红 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民国四大才女
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 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 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并一 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 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 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 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 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 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

中国现当代作家及外国作家作品

中国现当代作家及外国作家作品

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1917-1949:现代文学(1917-1927:五四文学;1928-1937:左翼革命文学;1937-1949)1949- :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成立的新文学团体)周作人、沈彦斌、郑振铎、叶圣陶,后来加入的有冰心、朱自清、舒庆春(老舍)、刘半农、徐志摩、茅盾等等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在日本东京成立)郭沫若、郁达夫、田汉、郑伯齐新月社:(1923年成立)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林徽因、陆小曼鸳鸯蝴蝶派中国文学史上绵延较久的一个文学流派。

起源于1908年左右,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打到了极盛时期。

由于许多作品描写“像一又对蝴蝶、一对鸳鸯一样”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因此被称为鸳鸯蝴蝶派。

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的《玉梨魂》、《雪鸿泪史》,李定夷的《美人福》,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

新月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林徽音、王赓、陆小曼等人在北京组织了一个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俱乐部。

由于他们崇拜泰戈尔,便根据泰戈尔的《新月集》命名为新月社。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开办新月书店。

1928年3月又出版了《新月》月刊,新月派正式形成。

代表作品有闻一多的《死水》、《一句话》,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秋虫》等。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首,马蜂、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位骨干的山西作家群,经过有意识追求而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他们多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陆续返回山西,深入农村,并以当时山西文联的机关刊物《火花》为阵地,发表了一批独具特色,风格相近的小说。

人们根据他们作品中浓郁的乡土气息,称他们为山药蛋派、山西派或火花派、赵树理派。

代表作有《“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灯芯绒》、《冬日的夜晚》等。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荷花淀派,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950年代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创办。

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
— 张爱玲

张爱玲简介 作品内容简介 作品经典语句 人物介绍 总说心语
• 张爱玲: • 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 女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 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 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 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 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 是极为罕见。她家世显赫, 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 纶都是清末名臣。1995年9 月8日,张爱玲猝死于洛杉矶 一公寓内,享年七十五岁。
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
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 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 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 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 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 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 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传奇》、散 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 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 《赤地之恋》等。
王娇蕊 : 王娇蕊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 瑰》的女主人公。也就是“红玫瑰”。 王娇蕊热情奔放,少女时代就修习了许 多爱情的技巧,年轻时的王娇蕊美艳, 活泼,天真,那时的上海,美丽的女人 年轻的世界里,只有男人,出国留洋, 也只是增强嫁好男人的资本。
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王娇蕊并不是 天生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 想过什么样的人生,遇不上时,就 顺应自然的生活,嫁给王士洪,结 婚后又红杏出墙爱上佟振保。她一 旦爱上了就不管不顾,自作主张地 把一切告诉丈夫,让丈夫给她自由。

说女人痴迷说女人傻或是看不透。无 论是王娇蕊还是孟烟鹂,张爱玲,时 间长短过后,谁都看出身边男人的自 私懦弱。可是她们有自己的心,由他, 由它。所有的失态,所有的失望,不 过是看在爱情的份上。只是女人,年 轻女人,振保说,她所遇到的“无非 是男人”。而女人,如林黛玉对贾宝 玉撇清地说一句“我为的是我的心”。 男人呢,狡猾也好,花心也好,虚伪 也好,她爱过轻信过也好,又与她何 干?

《花凋》读书笔记

《花凋》读书笔记

《花凋》读书笔记《花凋》读书笔记书名:《花凋》作者:张爱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2月第一版字数:30万阅读时间:2015年2月《花凋》是一本集合了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张爱玲作品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花凋》、《鸿鸾禧》、《红玫瑰和白玫瑰》、《连环套》、《色.戒》、《相见欢》这十二篇中短篇小说。

文学作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所以通过阅读这本张爱玲所作的小说集,可以看出张爱玲的爱憎偏向和性格特点。

下面我将谈谈我看过这本小说集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人物设定和题材选择首先,在这几篇小说中,作者讲述的大多是男女之间的故事。

比如葛薇龙和乔琪、白流苏和范柳原、川娥和章云蕃、霓喜和她的丈夫们、王佳芝和易先生等等。

更多的是人物的婚姻生活和经历,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霓喜经历过三次婚姻,也是比较悲惨,但是我觉得也是她自己咎由自取,自己“不安于现状”。

再者,读完这一本书,我总的感觉这些人物大多是生活在大家族里,生活条件比较富足,那些太太小姐们都是穿金戴银的,吃穿都有仆人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王佳芝的翡翠戒指在那些太太面前是拿不出手的,更是上不得台面的,阿歇太太根本就不正眼瞧。

葛薇龙在进入她姑妈家后,游走在各大交际场所之中,更是穿金戴银,涂脂抹粉。

玉清结婚也是要上档次,购置好货。

传庆是一个聂家的小少爷,虽说也没有得到好的待遇。

罗杰也是华南大学的教授。

振保也是一个外商染织公司的高管,有学历,有能力。

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这些都是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人物,当然也有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我想这些人物的设定可能也和张爱玲的生活环境有关,虽说她家后来没落,但曾经也是一个大家族,所以说她对上流社会的一些社交场合和社交礼仪有所了解的。

还有她从她父亲那里跑出来,逃到母亲那里,跟随母亲生活,进入学堂学习,接受教育的这些经历有关。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天才梦》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

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

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

——《一别一辈子》我觉得一条长长的路走在了尽头。

——《小团圆》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文章一开头就是这样完美的比喻,一针见血外加尖刻、残忍,没有给那些男人留任何情面和可回旋的余地,把他们从里到外看的一清二楚,一直以来顶天立地的爷儿们,在这里不过是地上的一捧尘土而已,经不起任何爱情的考验与时间的磨难。

娇蕊的那些幸福都是男人的谎言捏造出来的,而悲哀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对的时间里爱上了一个自私又自由的灵魂,他可能是爱过的,可最爱的终究还是他自己。

当娇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丝毫没有准备负责任的男人身上,这样构筑起来的幸福怎能不坍塌,誓言中的他许给的水晶宫殿不过是一间歪歪斜斜的土房子,就连倒掉时趁势而起的灰尘都能让她迷眼流泪不止,伤心和痛苦都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的,他永远都看不见,就连最后你委曲求全说要给他自由的时候,他也只是看到了解脱的快乐而无视你流血不止的一颗心。

爱不能挽留的时候,还好,把最后的尊严记得留给了自己。

华丽的转过身来,把寂寞和失望都留给自己,给他自由,让他走。

在爱情的游戏里,女人一直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像陀螺一样迷醉在刚恋爱时的浪漫中,宁愿一直这样长睡不醒,晕晕乎乎的忘记了现实的存在。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 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作者是(徐枕亚)。

2. 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郑振铎)。

3. 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老舍)。

4. 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

5.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四世同堂》)。

6.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与散文集《漂泊杂记》一起,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南行记》)。

7. 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1929年问世的(《灭亡》)。

8. 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沙汀的(《淘金记》)。

9. 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穆时英)。

10. 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的(《两个家庭》)。

11. 冰心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两个家庭》)。

12. 《财主底儿女们》是作为七月派作家贡献给新文学的重大收获。

其作者是(路翎)。

13. 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

14. 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15. 短篇小说《法律外的航线》表现作者在一艘外国商船上的见闻,船上趾高气扬的洋人和贫困国人的鲜明对比,对偷搭轮船的穷人的残酷惩处,以及峡岸。

白露点青苔 金锁记 张爱玲

白露点青苔  金锁记 张爱玲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金锁记》: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她摸索着腕上的 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 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 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十八九岁做姑 娘的时候,…….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洋 枕,射上脸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 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 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金锁记》:
七巧立在房里,抱着胳膊看小双、祥云两个 丫头把箱子抬回原处,一只一只叠了上去。从前 的事又回来了……有时她也上街买菜,蓝夏布衫裤, 镜面乌绫镶滚。隔着密密层层的一排吊着猪肉的 铜钩,他看见肉铺里的朝禄。朝禄赶着她叫曹大 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 上,无数的空钩子荡过去锥他的眼睛,朝禄从钩 子上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油,重重地向肉岸上 一抛,一阵一阵温风扑到他脸上,腻滞的肉体的 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的她的丈夫,那 没有生命的肉体……
三、教学重点 ①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上升至社会悲剧 性 ②张爱玲人生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③张爱玲式语言的赏析 ④封建时代女性悲剧的解读
四、教学难点 ①蒙太奇手法的解释与具体运用(倒叙 蒙太奇、前进式蒙太奇、时光闪回蒙太 奇) ②作品中悲凉情怀的体悟与解读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 了蚤子。 ——《天才梦》
我觉得一条长长的路走在了 尽头。 ——《小团圆》
张爱玲料想不到,钱的问题, 最终会慢慢消磨掉母女间的情感, 张爱玲写道,“她的窘境中三天 两天伸手向她拿钱,为她的脾气 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 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地 毁了我的爱”。

[张爱玲说红玫瑰白玫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说红玫瑰白玫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说红玫瑰白玫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篇(一):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

他是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他是正途出身,出洋得了学位,并在工厂实习过,非但是真才实学,而且是半工半读打下来的天下。

他在一家老牌子的外商染织公司做到很高的位置。

他太太是大学毕业的,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格温和,从不出来交际。

一个女儿才九岁,大学的教育费已经给筹备下了。

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那么周到;提拔兄弟,谁都没有他那么经心;办公,谁都没有他那么火爆认真;待朋友,谁都没有他那么热心,那么义气,克己。

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他是不相信有来生的,不然他化了名也要重新来一趟——一般富贵闲人的文艺青年前进青年虽然笑他俗,却都不嫌他,因为他的俗气是外国式的俗气。

他个子不高,但是身手矫捷。

晦暗的酱黄脸,戴着黑边眼镜,眉目五官的详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那模样是屹然;说话,如果不是笑话的时候,也是断然。

爽快到极点,仿佛他这人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的,即使没有看准他的眼睛是诚恳的,就连他的眼镜也可以作为信物。

振保出身寒微,如果不是他自己争取自由,怕就要去学生意,做店伙一辈子生死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圈子里。

照现在,他从外国回来做事的时候是站在世界之窗的窗口,实在很难得的一个自由的人,不论在环境上,思想上,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中文摘要纵观对张爱玲的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却很少受到研究者关注。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来论述张爱玲小说的男性书写以及男性观。

在小说中,张爱玲采用女性主体叙事方式来表现男性、审视男性、颠覆男性,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自私、阴郁、猥琐的男性形象。

本文第一部分即根据张爱玲所采用的贬异书写策略和两性参差对照的书写策略,将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从男性阳刚性征、爱情理想与责任担当三方面来揭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已不再具有男性的阳刚性征,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与责任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第三部分则对张爱玲这种男性观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指出张爱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个人生活经历对其男性观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指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书写;男性观AbstractReview the search to Zhang AiLing, the female in her novel has been the point and hot spot of search.,however,the male image in the novel is seldom paid attention by the researcher. This text takes the male image analysis in the novel of Zhang AiLing as to correspond dot to discuss Zhang Ailing's male write and male view.In the novel ,Zhang Ailing express men, examine men and subversion men through adopt the narrative way of make women as master and depicted a huge number of Selfish cheerless and obscene men for u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we can classify and an analyze the male image according the strategies of devaluate difference write and both sexes comparison write what had been adoptted by Zhang AiLing. In the second part we point out the untraditional look towards the man of Zhang AiLing from these aspects that include virility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men writing by Zhang Ailing have lost the virility,Emo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ird part, 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and point out the reason what Zha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is the Live antecedents,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munity, cultural back ground of the writer in those days.Finally point ou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orth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Keyword:Zhang Ailing;depiction of man;Zhang’s look towards men目录前言 (1)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2)(一)寡廉鲜耻、不务正业的遗老遗少形象 (3)(二)虚伪自私、人格分裂的假绅士形象 (4)(三)风流倜傥、迷失自我的洋场浪子形象 (6)(四)其他庸俗丑陋的都市男性形象 (8)二、张爱玲男性观的体现 (10)(一)对传统男性阳刚性征的阉割 (10)(二)对传统男性爱情理想的质疑 (11)(三)对传统男性责任担当的反思 (12)三、张爱玲男性观形成的原因 (16)(一)个人生活经历 (16)(二)社会历史文化 (18)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自四十年代轰动文坛以来,张爱玲的传奇作品与身世就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最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最新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等十余部作品。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的,有条有理的。

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本书收录了张爱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说作品。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

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

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

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她是那朵红玫瑰,妖娆、热烈。

她是那丝真娇蕊,懂爱、会爱。

一出场,她便是那么一个随性的女人,这也许不算是称赞,但仍别有滋味。

“正在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在客人面前,这样一个家常样子,似乎有些不妥,但这便是娇蕊。

也正是这样的出场,给人留下深深烙印。

我们如是,振保亦如是。

溅到振保手背上的那点肥皂沫子,“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

她的风情万种,显然成了一种诱惑,且不管振保心里还有其他什么涟漪,至少他因为她而难以平静。

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女人,言语诙谐而暧昧,举止不拘而略显放荡,让男人们的心蠢蠢欲动,她自然少不了几个情夫,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

张爱玲——作品介绍

张爱玲——作品介绍
和经典语录
散文
《迟暮》《秋雨》《诗与胡说》 《童言无忌》《论卡通画之前途》 《炎樱语录》《牧羊者素描》《私语》 《说胡萝卜》《心愿》《夜营的喇叭》 《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 《雨伞下》《谈画》《天才梦》 《烬余录》《公寓生活记趣》
…………
小说
•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推荐名言
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
O(∩_∩)O 谢谢
小说具有时代风尚史和心态史的意义。
张爱玲——经典语录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倾城之恋》 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4.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6.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 7.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更衣记》 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天才梦》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 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等少数人
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 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 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 。
《同学少年都不贱 》
《同学少年都不贱》讲的是两位女孩恩娟、 赵珏之间的情谊沧桑。故事开端于两人在上 海重逢叙当年。恩娟嫁了位犹太人汴・李外, 后来移民美国华盛顿,汴・李外成为第一位 入阁移民,赵珏则境遇不如恩娟。因是多年 后重逢,两人相对当年平等的身世,便见出 高低。或者这正是取名《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深意。言语间充 满张爱玲式一贯的讥诮,人物刻画鲜明、情节铺叙细腻,在轻 快的故事节奏里,透着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沧桑凄凉感。

都市生活中人性挣扎的镜像——以《白玫瑰与红玫瑰》为例

都市生活中人性挣扎的镜像——以《白玫瑰与红玫瑰》为例

一、上海都市下的男女上海总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从晚清起就有的《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海上尘天影》到民初的《歇浦潮》《新歇浦潮》《人海潮》等。

以这些对上海的书写中我们可以发现,上海总以“花”“梦”“潮”出现。

它美好但又飘忽不定,难以有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厚重感。

穆时英曾在《上海的狐步舞》中开篇即说:“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这是因为开埠后,大量外国侨民涌入上海淘金,西方列强虽然是在倾轧中国,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上海逐渐形成了以公司职员为主体,包括商人、律师、医生等为代表的中产阶级,这使得新型市民出现,都市容貌初露,贫富差距扩大。

就这样,近代上海以其形象的矛盾性(诸如中与西、穷与富、华界和租界、高楼和茅屋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当时的旧中国形成了巨大差异。

上海总是带着江南的万般柔美和西方的消费主义,这样的文化氛围催生了许许多多追求精致又热衷于享乐的人。

上海总是难以带有血性的。

因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上海里的各色人物,虽身处最为繁华的都市,却都有自己的凄风苦雨。

这就是从乡土中国走向都市生活时,难掩的拼死挣扎。

上海都市的形成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模式,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乡土中国的,它的现代性不断挑战着过去的传统伦理并暗自形成了一个文化混杂的场所。

新的城市生活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新的生活美好图景,反而在城市生活中人的生存境遇变得复杂,机械工作的重压和复杂的人际交往都使人处在压迫之中,亲属邻里的距离反而变远,人越来越自主同时也越来越有疏离感,冷漠成为城市生活的底色。

在这样都市景观下的男女们的生活状态更是值得玩味了。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写出了现代都市男女的爱欲在面对传统文化时的矛盾,性的压抑与释放,女性对亲密关系的渴求与男性面临的情感困境,“他们大多是她同时代的人,那些人和中国旧文化算是脱了节,而且从闭关自守的环境里解脱出来了,可是他们心灵上的反应还是旧式的——这一点张爱玲表现得最为深刻”[1],似乎人们都未适应都市下的新的情感模式,甚至曾经是各色人等津津乐道的爱情也许只能蜕变成为生活的消遣。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周作人).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王统照).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郭沫若).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倪焕之》).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落华生是指(许地山).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作者是(胡适).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徐玉诺).1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冰心).16.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宗白华).17."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发问开篇的诗作是(《吹箫人的故事》).18.30年代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重要代表作家是(何其芳).19.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有(《屐痕处处》)等.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21.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梁实秋).22.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其作者是(胡适).23.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上海艺术剧社).24.田汉1920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剧本是(《梵峨嶙和蔷薇》).25.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名优之死》).26.洪深在2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是(《赵阎王》).27.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巴金).28.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压迫》).29.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上海屋檐下》).30.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西谛即(郑振铎).31.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少年漂泊者》).32.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桥》).33.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穆时英).34.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李劼人).35."七月派"中最优秀的小说家是(路翎).36.确立冯沅君新文学史地位的主要是小说集(《卷葹》).37.有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这位女作家是(庐隐).38.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39.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小说(《韦护》).40.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结婚十年》).41."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梅娘).42."鸳鸯蝴蝶派"时期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品是徐枕亚的(《玉梨魂》).43.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端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44.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45.蒋光慈,,洪灵菲,林伯修,戴平万,以及,钱杏邨属于(普罗诗派).46.普罗诗歌的拓荒者是(蒋光慈).47.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新梦》).48.在普罗诗歌方面,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的重要诗人是(殷夫).49.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杨骚)等.50."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出自(《三代》).51.《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陈梦家).52.《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夜歌》第一首):"让我打开你的窗子,你的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在这阳光灿烂的早晨!"其作者是(何其芳).53.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是(《我的记忆》).54.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擂鼓诗人"和"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田间).55.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阿垅).56.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这位诗人是(冯至).57.私淑里尔克的一位中国诗人,以他取得的巨大成绩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诗哲的地位,他的《十四行集》,占据了40年代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这位诗人是(冯至).58.1937年8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组建,其团长是(丁玲).59.1938年初夏,延安印刷工人在清凉山上举办诗歌朗诵晚会,柯仲平朗诵了一首歌颂边区民兵斗争的诗,毛泽东当即上前握住他的手,大为赞赏.这首诗是(《边区自卫军》).60.得到"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等高度评价的赵树理小说是(《李有才板话》).61.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是欧阳山的(《高干大》). 二,多项选择题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2.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的作者是李伯元和(吴趼人,康有为,刘鹗).3.《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俞平伯,杨振声,叶绍钧)等.4.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等.5.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阿Q,闰土,祥林嫂)等.6.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其中,主要有(《风波,《阿Q正传,《故乡》)等.7.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和(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8.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沉沦》,《南迁》,《迟桂花》)等.9.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括畸形的性心理的青年作家.主要有(张资平,幐固,叶灵凤)等.10.张资平的早期小说,多从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年轻女性的心理写起,主要有(《木马》《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梅岭之春》)等.11.五四小说创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创造社小说家群,《新潮》小说家群,乡土文学作家群)等.12.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潘先生在难中》)等.13.许地山的小说,带有浓郁的异域色彩,其中,以缅甸,印度和南洋为背景的主要有《醍醐天女》和(《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14.废名的小说,对现实的苦痛有着超越的意趣,往往有一种淡淡的禅味.主要有(《桃园》,《竹林的故事》,《浣衣母》)等.15.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梁启超,谭嗣同,夏僧佑)等.16.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等.17.湖畔诗社先后出版的诗合集主要有(《湖畔》,《春的歌集》)等.18.湖畔诗社诗人汪静之出版的个人诗集主要有(《蕙的风》,《寂寞的国》)等.19.小诗是五四初期最为风行的诗体,其代名词主要有(冰心体,繁星体,春水体)等.20.冯至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下卷的四首叙事诗是《寺门之外》和(《帷幔》《吹箫人的故事》《蚕马》)等.21.1923年,在北京组织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余上沅,林徽音和(梁启超,徐志摩,丁西林)等.22.后期新月诗派的主要诗人除徐志摩外,还有(饶孟侃,陈梦家)等.23.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出现了一批象征派诗人,主要有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24.《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25.二三十年代在杂文创作中有重要作用的报刊主要有(《申报自由谈》,《语丝》)等.26.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娼女礼赞》,《鸦片礼赞》,《哑吧礼赞》).27.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何其芳,俞平伯,卞之琳).28.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通常是指(田汉,欧阳予倩,洪深).29.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30.曹禺在《雷雨》《日出》之后,又连续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主要有(《原野》《北京人》《蜕变》《家》)等.31.阿英的"南明史剧系列"主要有(《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等.32.40年代的"太平天国史剧"系列主要有(《金田村》,《李秀成之死》,《忠王李秀成》)等.33.郭沫若的"战国史剧"系列主要有(《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34.郭沫若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一年零三个月间连续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其中,有两部分别取材于元代和明代.它们是(《孔雀胆》,《南冠草》).35.所谓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以鼓吹革命文学为共同目标,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是指太阳社,创造社和(《太阳月刊》,《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36."革命小说"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蒋光慈,洪灵菲,阳翰笙)等.37.与蒋光慈作品风格相近的革命小说主要有(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华汉的《地泉》三部曲)等.38.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胡也频和(柔石,冯铿,殷夫).39.左翼文学的后起之秀主要有(张天翼,沙汀,艾芜)等.40.沙汀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系列表现四川农村的"揭露小说",主要有(《代理县长》《兽道》《在祠堂里》)等.41.茅盾的"《蚀》三部曲"是指(《幻灭》《动摇》《追求》).4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春蚕》《秋收》《残冬》).43."东北作家群"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萧红,萧军,白朗(舒群,端木蕻良,罗烽,骆宾基)等.44.京派的主要刊物,除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编辑的《水星》外,主要有(废名,冯至编辑的《骆驼草》,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朱光潜编辑的《文学杂志》)等.45.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的作家主要有(废名,俞平伯)等.46."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47.40年代长篇小说在讽刺和通俗化方面的代表作家主要有(钱钟书,赵树理)等.48.李劼人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主要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49.路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财主底儿女们》)等.50.钱钟书的散文和小说作品主要有(《写在人生边上》《围城》《人兽鬼》)等.51.40年代,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主要有(《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52.四十年代,茅盾先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主要有(《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5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陈衡哲,冰心,凌叔华)等.54."东吴系"女作家主要有(施济美,汤雪华,杨秀珍)等.55.张爱玲的"上海传奇"系列小说主要有《封锁》和(《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等.56.通俗小说的"五根支柱"是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57.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58.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流派是以李寿民《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的"剑仙派"和(A以王度庐《卧虎藏龙》等为代表的"侠情派"B以白羽《联镖记》《十二金钱镖》等为代表的"技击派"C 以朱贞木《七杀碑》等为代表的"历史派")等.59.30年代出现的主要诗派或诗人群有(A.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群B.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诗派C.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等.60.与中国诗歌会诗人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密云期"诗人(臧克家,田间,艾青)等.61.臧克家前期抒情诗的主要收获,除《烙印》外还有(《罪恶的黑手》,《运河》,《自己的写照》)等.62.后期新月诗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承与发展,其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等,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63.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年代,代表性诗集主要有(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冯至的《十四行集》)等.64.现代诗派的代表性诗集主要有(《望舒诗稿》,《鱼目集》,《二十岁人》,《汉园集》)等.65.在现代诗派的聚合,流变过程中的三个非常重要诗人是(何其芳,卞之琳,戴望舒).66.戴望舒先后出版的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67.《七月》被迫停刊以后,七月诗派的主要刊物还有(《希望》,《泥土》,《呼吸》)等.68.七月诗派的主要成员有胡风,艾青,田间,鲁藜,冀汸,曾卓,杜谷,郑思,彭燕郊(绿原,阿垅,牛汉)等.69.胡风一直在从事诗歌写作,创作有诗集和长诗(《为祖国而歌》,《野花与箭》,《时间开始了》)等.70.抗战以前,中国的文学始终以上海和北平为中心,但抗战以后,则出现了临时性的多元中心,包括长沙,广州,桂林以及(武汉,重庆,昆明)等.71.冯至先后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北游及其他》)等.72.穆旦先后出版有诗集主要有(《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73.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了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其中,已经成名的作家先后有田间,荒煤,萧军,周立波,欧阳山,刘白羽和(丁玲,何其芳,艾青)等.74.同时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的小说是(《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75.在解放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优秀民歌《东方红》和(《十绣金匾》,《翻身道情》,《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三,填空题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 正传》,《祝福》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的小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标志.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22.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新月诗派的一个总结.23.闻一多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24.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25.1925年11月,李金发《微雨》出版,之后另外两部诗集也相继出版,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象征诗创始者的地位.26.1935年,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把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加以论述.27.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28.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李大钊的《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则是冰心的《笑》.29.瞿秋白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的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的特点.他的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的第一人.30.以上海为主要阵地的"论语派",因林语堂等创办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31.李广田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32.《野草》和《朝花夕拾》代表了鲁迅的"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以"独语体"和"闲谈体"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大创作潮流.33.《朝花夕拾》1926年在《莽原》周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34.周作人的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35.周作人散文写作的中期,标志性文章是发表于1928年的《闭户读书论》.36.散文集《画梦录》是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37.丰子恺的散文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魅力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38.梁实秋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是国内第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威.39.林语堂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_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人物.40.林语堂1935年后,在美国,法国创作《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41.1906年,春柳社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序幕正式拉开.42.胡适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43.欧阳予倩的《泼妇》,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丁西林的《一只马蜂》等也明显受到易卜生的影响,塑造了一批张扬个性解放者的形象,呈现了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特色.44.洪深的《贫民惨剧》,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等则明显受到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在题材上的影响.45.1921年5月,"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在上海成立,并出版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戏剧文学刊物《戏剧》.46.洪深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部用完整的西方话剧导演体系来导演的话剧,剧本则是改编自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47.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之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成立的重要左翼文艺组织.48.1928年底在湘鄂西根据地成立的战斗剧社是第一个红军剧团,1930年冬天成立的战士剧社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影响较大的部队剧社,1931年底成立的八一剧团剧团则是苏区第一个正规剧团.49.人们通常将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50.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盟主,还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51.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这是现代戏剧第一次全面反映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作品,其中又以《五奎桥》最为成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代表作.52.《雷雨》在锁闭式的结构中,主要描写了八个人物,即周朴园,侍萍,蘩漪,周萍,周冲,四凤,鲁大海与鲁贵.53.《雷雨》中的侍萍,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北京人》中的愫芳,《原野》中的金子等一系列女性形象,都是心灵受到压抑,情感复杂的人物.54.丁西林的剧作绝大多数是独幕剧,堪称中国20世纪独幕剧创作的圣手,同时也代表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喜剧创作的一个高峰.55.李健吾在教书的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进行文学批评,有较大影响.56.夏衍,原名沈端先,是继田汉,曹禺之后,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之一.57.《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话剧创作的成熟.58.郭沫若以诗成名,而他在《女神》年代首创诗剧形式,成功写出《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显示了其在话剧创作上的潜力.59.《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6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并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1930年至1939年,而是特指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十年.61.左翼文学,京派文学和海派(新感觉派)文学各具特点,也各自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30年代的文坛上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62.1919年5月至8月,李大钊与胡适围绕着"问题与主义"展开论争.。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二编,第二章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二编,第二章

三、爱情
1、《倾城之恋》 (1)封建诗礼之家的亲情危机 三爷直问到她脸上道:“我用了你的钱?我用 了你几个大钱?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 们的,从前还罢了,添个人不过添双筷子,现在 你去打听打听看,米是什么价钱?我不提钱,你 倒提起钱来了!”
(2)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情感错位
白流苏: 需要一纸婚书来保障自己的未 来,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期向 排挤她的娘家人还以颜色 范柳原: 对爱情和婚姻极为悲观,惯常游 戏人间
第二章 《传奇》与《传奇增订本》
《传奇》
1944年8月,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由 《杂志》社出版,收入十篇小说: 《金锁记》《花凋》
《琉璃瓦》《茉莉香片》 《倾城之恋》《心经》
《年青的时候》《封锁》
《沉香屑 第一炉香》
《沉香屑
第二炉香》
《传奇增订本》
1946年11月,山河图书公司出版了张 爱玲的《传奇增订本》,除原有的十 篇小说之外,又收入《留情》、《鸿 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和《桂花蒸 阿小悲秋》五篇小说,另 有一篇400余字的序言,一篇《中国 的日夜》为跋
① 先天悲剧:他本身不应对父母的婚姻悲剧负责, 却必须背负这份横加的原罪 ②性格悲剧: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并早已习惯,他对父 亲的一切恶举都逆来顺受 ③理想悲剧:他一方面仇恨着父亲,一方面却难以剥 除自己身上遗传来的父亲的因子,于是越发渴望一 个真正的父亲
(4)结尾
丹朱没有死。隔两天开学了。他还得在学 校里见到他。他跑不了。 ① 暴力:因得不到爱而施行的报复 ② 轮回:原有的生活程序还会无限期地延续
二女儿黄家珍 大儿子黄德贻 五女儿黄家芝
(2)反高潮的开端
全然不是这回事。的确,她是美丽的,她喜欢 静,她是生肺病死的,她的死是大家同声惋惜的, 可是……全然不是那回事。

白露点青苔 金锁记 张爱玲

白露点青苔  金锁记 张爱玲

她是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辗转几多忧伤。

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

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天才梦》对于张爱玲来说,家或许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华丽的袍”。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麦根路一幢没落贵族的府邸。

这里便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家。

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作家,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

祖父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生母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后母是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之女。

清末显赫的几大姓氏都与张爱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却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变迁、聚散离合。

不幸的童年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

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

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

——《一别一辈子》一桩不幸的婚姻,没有人受益,每位都会受伤,而最大的受伤者便是子女。

来自于父母这两条支流的痛苦,到子女这里便汇聚在一起。

这种痛苦的汇聚使得子女们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看待人生。

连思考的角度也是悲伤的。

张爱玲的父母在结婚时曾是一对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

有钱有田,有儿有女。

有汽车,有司机,有佣人,张爱玲和弟弟还都有专属的保姆。

那时张家的日子是非常风光的。

然而婚后不久,张爱玲的父亲开始花天酒地,嫖妓,养姨太太,赌钱,吸大烟。

张爱玲的母亲受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的影响,她以出国留学的名义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后来,张爱玲的付清再婚,后母孙用蕃进门。

孙用蕃与张志沂都有抽大烟的癖好,进门后不仅抓紧日常开支,还一再鼓动张志沂搬到位于泰兴路和泰安路转角的大别墅里。

在这里,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和平被打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7岁的张爱玲向父亲提出出国留学的想法,结果惹得父亲暴怒。

现当代作家作品赏析 张爱玲

现当代作家作品赏析 张爱玲

(2)锁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
•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 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 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 了半条命。 ‛
• 曹七巧精神极度空虚,黄金锁 住了她的情感,摧残了她的人 性,被禁锢在心狱之中。
(3)变态、畸型的心理
• 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调,写了这样一个疯狂 的故事,不仅意在揭示原欲对人的折磨、 支配与惩罚,更着意于把人摆在旧中国文 化关系‚被食、自食与食人‛的循环链条 中来考察。
谈女人
五四遗事 相见欢 红玫瑰与白玫瑰 心经
怨女 连环套
十八春
• 以冷峭、阴郁甚至有 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 视着社会与人生,揭 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 。
• 2、张爱玲小说的题材特点 • • • • 从表现内容的角度分析: 从表现区域的角度分析: ‚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 《沉香屑· 第一炉香》、《茉莉香片》 等 • 《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 《花凋》、《封锁》等;
黄逸梵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三年旷世爱情
• 从小说之媒,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 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 倾城之恋,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但 很快,他们恋爱了,跟所有情侣一样浓情又甜蜜。 1944年8月仅凭一纸婚书为凭结为夫妻。 • 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 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 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 ‛
• 结尾这样写道:‚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薇龙的 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 • 首尾呼应,娓娓道来。
b.她的小说还兼有老舍语言的通俗、幽默、暗含哲理。
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开头:
•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 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 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 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在振保可不 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

女人花——读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花凋》有感

女人花——读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花凋》有感

女人花——读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花凋》有感摘要: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沉的冲动,也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命题;人们往往以花来形容女性。

分析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作为花的意象,进而反观张爱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及其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花人们历来喜欢用花来形容女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人前所未有的在西方“文字和形象的领域”成为“欣赏对象和最强烈的好奇的对象”。

唯美一颓废派笔下的女人和动物、花、月亮之类的意象有着特异的联系,她们既是魅力之花,又是“恶之花”。

就像周国平说的,“在各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她既是美、爱情、丰饶的象征,又是诱惑、罪恶、堕落的象征。

她时而被神化,时而被妖化。

诗人们讴歌她,又诅咒她。

”可以说,“在波德莱尔广泛的影响下,女人和花之间的联系,在世纪末的男人的心目中已被负载了一种不祥的性质。

”这种观念在欧洲流行开来,甚至波及中国的新感觉派,穆时英也喜欢以花喻女人,但同样增添了恶的寓意。

不管男性用什么化来为女性命名,这种命名本身意味着女性成了一种象征符号,更确切地说,是男性欲望的符号。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了花的意象。

《红玫瑰与白玫瑰》与《花凋》题目就以花命名,采用男性视角,把女人喻为花。

《花凋》题名即是花之凋零。

郑川嫦就是一朵还未来得及绽放就已凋谢的花。

父母在她的墓碑文上称她是“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

女人逃不脱花被观赏的命运,死后亦然。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人是玫瑰。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这里的玫瑰象征了男性社会中的两种女性,这是佟振保也是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他们将女性分化为二元对立的两类:妓女—贞女,情妇一妻子,将女人视为不完整的人。

“男人在各自的本能驱使下设计了各自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然而这种女性的象征意义,却并非出自女性本身,而是出自男性的设计。

”红玫瑰娇艳欲滴,红玫瑰王娇蕊则热烈放浪义稚气妖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香港的传奇”和“上海 系列”
• 《沉香屑·第一炉香》、 《茉莉香片》等
• 《金锁记》、《红玫瑰 与白玫瑰》、《花凋》 、《封锁》等;
3、苍凉里的荒原意识
• 悲剧里的荒凉 • 艾略特《荒原》 • 美国学者奥尔德曼《越过荒原》:在荒原中,
一切精力都用于相反的目的,都以死亡和毁灭 告终,都不能获得爱情、新生或满足。水在正 常的土地上是富饶的象征,在荒原中却视为恐 惧,因为它不能带来生命,促进生长,反而会 淹没一切,造成死亡。
• 世舫不由得变了色。
2.揭示了人性的虚伪与残忍
• 张爱玲还敏感地发现了 人类之爱甚至亲情之中 虚伪和残忍的一面。曹 七巧一次次在变态阴暗 心理的驱使下破坏着儿 子、女儿的幸福,变成 了施虐狂。
四 审视两性解构神话

张爱玲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现实,选择两性
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着大都市里的小市民恋爱
(3)变态、畸型的心理
• 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调,写了这样一个疯狂 的故事,不仅意在揭示原欲对人的折磨、 支配与惩罚,更着意于把人摆在旧中国文 化关系“被食、自食与食人”的循环链条 中来考察。
• “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
• 世舫吃了一惊,睁眼望着她。
• 七巧忙解释道:“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足,下地 就得给她喷烟。后来也是为了病,抽上了这东西 。小姐家,够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没戒过,身子 又娇,又是由着性儿惯了的,说丢,哪儿就丢得 掉呀?戒戒抽抽,这也有十年了。”
张爱玲
张爱玲的生平简介
•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 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年赖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1、关于《传奇》
• 古与今 • 人与鬼 • 沉滞的盛装与时髦
的裸露
•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 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 罢!”
2、苍凉的故事
●中短篇小说 霸王别姬 创世纪 多少恨 等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封锁
• 曹七巧与姜二爷的婚姻并非“良缘”,而是以七 巧的青春、健康──人,与姜家的地位、金钱── 物,作为交换中介,造成了婚姻构架的倾斜,人 与物价值的互换倒置。
• 黄金欲 情欲
(2)锁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
•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 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 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 了半条命。 ”
• 曹七巧精神极度空虚,黄金锁 住了她的情感,摧残了她的人 性,被禁锢在心狱之中。
• “一个强壮、安静、肉感,黄头发的女人……她的 大眼睛像做梦一般反映出深沉的天性的骚动。她嚼 着口香糖,像一头神圣的牛,忘却了时间,有它自 身的永生的目的。” • ——奥尼尔《大神勃朗》
• “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 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 分。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 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 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 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 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 、郁结、发狂。”
三、张爱玲笔下的女性:
•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 张爱玲说:“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 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 ”
•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 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 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 ,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 《金锁记》──曹七巧
• 黄金枷锁
• 金钱的奴隶。
• 傅雷曾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 指出:“爱情在一个人身上不得 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 生命来抵偿。”“悲剧变成了丑 史,血泪变成了罪状;还有什么 更悲惨的﹖”
(1)旧式婚姻的牺牲品
• 作者从人性的视角透视曹七巧的一生,发现黄金 欲可以把一个本属悲剧性的人物演化为一个邪恶 的人,这一人物“无疑是新文学中最复杂、最深 刻、最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
与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诉人们:人间无爱,至
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

她笔下的女性既不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强者,
也不是纯真浪漫的情种,而是为了“谋生”而“
成家”的女人 。
•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不过是个古装美 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美女赤了脚,半裸 的高大肥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女运动家,金发的圣 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奶。”— —《谈女人》
桂花蒸
●长篇小说 都市的人生 小艾
鸿鸾禧 花凋 金锁记 殷宝滟送花楼会 留情 琉璃瓦 茉莉香片 年青的时候
怨女 连环套
色.戒 倾城之恋 谈女人 五四遗事 相见欢 红玫瑰与白玫瑰 心经
十八春
• 张爱玲像一位洞悟人 生而又难以接近的“ 巫女”,以冷峭、阴 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 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 人生,揭示了人性阴 暗的一角。
与胡兰成
与赖雅
晚年的凄凉
人去衣犹在
一 传奇而苍凉的身世
• 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 度来看,张爱玲早年 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 心理的发展,进而影 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 感受和体验。
苍凉的身世
• 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 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 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 注视着周围的世界。
二 传奇下的女性命运
• 女性的挣扎:“其实,即使不过是从后楼走到 前楼,换一换空气,打开窗子来,另是一番风 景,也不错”。
• “我的本意很简单:既然有这样的,我就来写 它。”“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她说不 定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见到听到 的事情。”
1.金钱锈蚀下的人性
• “怨女” “恶妇”的女性形象,如《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怨女》中的银 锑,《十八春》中的曼璐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