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原理
反应离子刻蚀原理一、引言反应离子刻蚀(RIE)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它利用离子束和化学反应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刻蚀。
本文将介绍RIE的原理和主要特点,以及在微纳加工领域的应用。
二、RIE原理RIE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刻蚀技术,其原理是在低压等离子体中产生高能离子,通过控制离子束的能量和角度,使其与待刻蚀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刻蚀。
RIE的刻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离子撞击、反应和物质扩散。
1. 离子撞击在RIE中,通过加热和电离等手段,将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
这些离子被加速器加速后,以高能量撞击待刻蚀材料表面。
离子撞击可以打开表面的化学键,形成反应活性位点,为后续的反应提供条件。
2. 反应离子撞击后,待刻蚀材料表面的化学键被断裂,产生活性基团。
同时,等离子体中的反应气体会与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挥发的产物。
这些产物通过扩散过程从材料表面迅速脱离,从而实现刻蚀。
3. 物质扩散在刻蚀过程中,由于离子束的撞击和化学反应,材料表面的产物会被迅速去除。
这时,材料内部的新鲜表面暴露出来,继续参与反应。
通过物质的扩散,刻蚀过程在材料内部进行,从而实现对整个材料的刻蚀。
三、RIE特点RIE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选择性RIE技术可以实现高度选择性的刻蚀,即只在待刻蚀材料上进行刻蚀,不对其他材料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RIE的刻蚀过程是通过离子撞击和化学反应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物理磨损或机械切割。
2. 高精度RIE技术可以实现亚微米级别的刻蚀精度,因为离子束的能量和角度可以被精确控制。
这使得RIE在微纳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制备微电子器件、光子器件和传感器等。
3. 高速刻蚀由于RIE技术结合了离子撞击和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快速而均匀的刻蚀。
与传统的物理刻蚀技术相比,RIE可以大大缩短刻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四、RIE应用RIE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微电子器件制造RIE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微电子器件,如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等。
离子刻蚀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离子刻蚀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离子刻蚀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通过利用离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实现对微纳结构的刻蚀和改变。
离子刻蚀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光学元件制备、微纳电子器件制备等领域。
离子刻蚀的基本原理是将离子束照射到材料表面,利用离子的冲击力和能量将表面原子或分子击出,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和化学组成。
离子束经过加速、准直和聚焦等处理后,可以形成高速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束。
这些离子束照射到材料表面时会发生核反应、电离、弹性散射等过程,从而引起材料表面的刻蚀。
离子刻蚀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集成电路制造中,需要通过离子刻蚀来形成晶体管、金属导线、电容器等微纳结构。
离子刻蚀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光学器件,如光纤、激光器等。
此外,离子刻蚀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微纳电子器件、生物芯片等。
离子刻蚀技术具有高加工精度、可控性强、加工速度快等优点。
通过调节离子束的能量、束流密度、照射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精确加工。
然而,离子刻蚀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刻蚀过程中可能出现侧向腐蚀、粗糙度增加等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离子刻蚀是一种重要的微纳加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离子刻蚀技术将继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微纳加工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章节:1. 引言:通过本章节,我们将会对离子刻蚀的基本概念作出简要阐述,并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本章节将详细介绍离子刻蚀的基本原理,包括离子刻蚀的定义、刻蚀机制、刻蚀设备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离子刻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半导体加工、纳米技术等。
3. 结论: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对离子刻蚀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概括归纳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对离子刻蚀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离子束刻蚀机
离子束刻蚀机离子束刻蚀机是一种用于微纳米加工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纳米技术研究等领域。
它采用离子束技术,通过控制束流中的离子轰击样品表面,实现精密加工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离子束刻蚀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离子束刻蚀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子在电场中的轨迹运动。
首先,将气体辉光放电或离子源电离产生离子束,通过电场加速、聚焦系统,使离子束聚焦成小直径束流。
然后,将这束流照射到样品表面,离子的高能量会轰击样品表面原子,使其发生溅射或离去,从而实现表面加工。
性能特点1.精密加工:离子束刻蚀机具有高分辨率和精确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2.加工速度:离子束刻蚀速度较快,加工效率高,适用于需要高速加工的场合。
3.无机械接触:离子束刻蚀不需要机械接触,可避免污染和损伤样品表面。
4.多功能性:离子束刻蚀机可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刻蚀、刻蚀雕刻、刻蚀薄膜等多种加工模式。
应用领域1.半导体工业:离子束刻蚀机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用于图案形成、表面清洁等工序。
2.纳米技术:离子束刻蚀机在纳米结构制备、纳米加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光学加工:离子束刻蚀机在光学元件加工、反射镜制造等光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4.生物医学:离子束刻蚀机可用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加工应用。
综上所述,离子束刻蚀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纳米加工设备,具有精密加工、高效率、无污染等优势,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子束刻蚀机将会更好地满足复杂微纳米结构加工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离子束刻蚀的区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离子束刻蚀的区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离子束刻蚀是两种常见的刻蚀技术,主要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和微纳加工领域。
它们的区别如下:
1. 工作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是利用电磁感应将高频电场引起的等离子体加热,通过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和气体中的化学物质反应来实现物质的刻蚀。
离子束刻蚀则是利用高能离子束对物质表面进行打击和剥离,从而实现刻蚀效果。
2. 刻蚀效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通常能够实现较快的刻蚀速率,并且能够实现比较均匀的刻蚀深度。
离子束刻蚀在刻蚀速率方面可能较慢,但可以实现更高的刻蚀精度和控制性。
3. 反应物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主要依赖等离子体与反应气体中的反应物种进行化学反应刻蚀。
而离子束刻蚀则主要是通过离子束的物理撞击效应进行剥离刻蚀。
4. 设备结构和成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一般较为复杂,包括功率源、匹配网络、电极等部件。
而离子束刻蚀则一般相对简单,只需一个离子束源。
因此,离子束刻蚀设备的成本可能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和离子束刻蚀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刻蚀技术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离子束刻蚀(Ion Beam Etching, IBE)和反应离子刻蚀(Reactive Ion Etching, RIE)是常见的微纳加工和纳米制造技术,用于制作微结构、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
本文将介绍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的原理、过程、应用和优缺点。
离子束刻蚀是利用离子束的动能将物质从固体表面去除的一种刻蚀方式。
离子束源产生的高速离子束照射到待加工的材料表面,离子与原子或分子碰撞后传递能量,使表面原子具有足够的动能来克服结合能,从而将表面原子剥离。
离开表面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真空环境扩散或被其他粒子吸附后被排除。
离子束刻蚀是一种无遮罩刻蚀方法,适用于对整个样品进行刻蚀或加工。
离子束刻蚀可控制刻蚀速度、刻蚀深度和表面质量,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光学元件加工、微纳加工等领域。
反应离子刻蚀是在离子束刻蚀的基础上引入反应气体,使表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可挥发的产物的一种刻蚀方式。
反应离子刻蚀一般使用高能粒子束和反应气体,高能粒子束提供克服表面能的能量,而反应气体提供物质溶解刻蚀的辅助。
反应离子刻蚀通过控制离子束能量、反应气体浓度和碰撞概率来调节刻蚀速率和刻蚀速度的非均匀性。
反应离子刻蚀的刻蚀选择性很高,可以实现对特定材料的选择性刻蚀。
相对于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刻蚀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刻蚀深度和刻蚀形貌。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都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离子,包括惰性气体离子(如氦、氩)、反应离子(如氧、氮、氯气)以及金属离子。
离子能量、束流密度和束斑尺寸等参数都是刻蚀效果和加工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特别是在纳米尺度加工中,离子束直径和束聚焦是制造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的关键。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的刻蚀速率可以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节,通常在纳米加工中需要高精度和微纳米级的控制。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在微纳加工和纳米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束刻蚀可用于制作平坦度高、表面质量好的光学元件、半导体器件和微纳结构,如光波导器件、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
反应离子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简介反应离子刻蚀(RIE)是一种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束来刻蚀材料表面的技术。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纳加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和纳米科技领域。
本文将介绍反应离子刻蚀的原理、设备和应用。
原理反应离子刻蚀原理基于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在RIE设备中,通过一个高频电源产生一个电场,使得工作间隙中的气体(通常为氧气或氟气)在电场下发生电离。
产生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电离阶段、加速阶段和反应阶段。
1.电离阶段:利用高频放电使得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电离,产生大量正离子和电子。
2.加速阶段:通过电场作用,正离子在电场中加速并进入工作间隙,形成高速离子束。
3.反应阶段:离子束与材料表面发生碰撞,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刻蚀材料表面。
设备反应离子刻蚀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称为反应离子刻蚀机。
RIE机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1.真空腔:用于形成高真空环境,防止气体分子的散射和干扰。
2.高频电源:提供高频放电电场,并驱动气体电离。
3.外加电源:用于控制电场及正离子束的加速程度和方向。
4.气体供给系统:提供刻蚀所需的气体,并控制气体的流量和压力。
5.气体排放系统:将刻蚀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安全区域。
应用反应离子刻蚀在微纳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半导体器件制造:RIE技术被广泛用于制造芯片中的光罩和微细结构,如晶体管、电容和互联线路等。
2.光学器件制造:RIE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器件,如光纤、光波导和微透镜等。
3.微纳加工:RIE可以用于制造微纳米结构和微模具,如微通道、微阵列和微流体器件等。
4.纳米科技研究:RIE可以用于制备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如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孔洞等。
优势与挑战反应离子刻蚀具有以下优势:1.高加工速度:RIE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精度的刻蚀,提高生产效率。
2.高精度:RIE可以实现亚微米级别的刻蚀精度,满足微纳加工的要求。
离子束刻蚀ppt课件
10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对准与曝光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对光刻对准的规定是,对准误差应该 不大于特征尺寸的 1/4 到 1/3 。
6、腐蚀
腐蚀是用适当的腐蚀液将无光刻胶膜覆盖的衬底材料腐蚀 掉,而有光刻胶覆盖的区域保存下来。所用的腐蚀液必须既能 腐蚀掉裸露的衬底表面材料(如介质膜或金属膜),又不损伤 光刻胶层。
腐蚀方法分为 “湿法” 和 “干法” 两大类。因正胶的抗 干法腐蚀能力强,因此干法腐蚀用正胶更为适合。
湿法腐蚀具有各向同性的缺点,但设备简单,故仍被普遍 采用。腐蚀液的配方视被腐蚀材料和光刻胶性能而定。
优点:适用于各种表面的硅片,特别是金属表面;适用于 大批量生产;溶剂的使用期长。
(2) 氧化去胶法。较普遍的方法。将待去胶的硅片放入氧化 去胶剂中,加热至100℃以上,光刻胶层被氧化成CO2和H2O。 最常用的氧化去胶剂有(a)浓H2SO4;(b)浓H2SO4:H2O2 = 3:1 混合液;(c)NH4OH:H2O2:H2O = 1:2:5(1号洗液);(d) 发烟硝酸等。
此类光刻胶所采用的感光性树脂主要为环化橡胶,它是在 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合成橡胶溶液中加入酸性催化剂,在一 定温度下使橡胶分子发生环化反应,再加入双叠氮有机化合物 作为交联剂而成。
双叠氮交联剂的感光波长范围为260~460nm,已适用于高 压汞灯等光源。但添加适宜的增感剂,感光度也有所提高。
若曝光气氛中存在氧,将导致灵敏度下降,因此,必须在 氮气或真空条件下曝光操作。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离子束刻蚀技术
纳米刻蚀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微纳米制造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其中,离子束刻蚀技术是纳米刻蚀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离子束刻蚀技术的原理、优点、应用和未来发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技术。
离子束刻蚀技术是基于离子束在物质表面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通过离子束对物质表面的轰击,使表面原子发生位移、脱落,从而实现刻蚀的目的。
离子束的能量可以通过改变加速电压进行调整,因此离子束刻蚀技术具有很高的刻蚀精度和选择性。
此外,离子束刻蚀技术还可以实现三维刻蚀,这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刻蚀方法,离子束刻蚀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离子束刻蚀可以实现对复杂结构的精确加工,特别适用于微纳器件的制造。
其次,离子束刻蚀具有很高的刻蚀速度和刻蚀深度,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的刻蚀任务。
此外,离子束刻蚀还具有很高的刻蚀精度和选择性,能够避免对周围材料的损伤。
最后,离子束刻蚀技术具有环保、无毒、无腐蚀性的特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安全、环保。
离子束刻蚀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离子束刻蚀技术是制造高深宽比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光学领域,离子束刻蚀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光学元件。
在生物医学领域,离子束刻蚀技术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样品和组织切片。
此外,离子束刻蚀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制造等领域。
未来,离子束刻蚀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科研人员对离子束刻蚀机理的深入研究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离子束刻蚀技术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离子束刻蚀技术也将与其他微纳米制造技术进行融合,形成更加高效、精确的微纳米制造系统。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离子束刻蚀技术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离子束刻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刻蚀工艺手段,具有很高的刻蚀精度和选择性,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的刻蚀任务。
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离子束刻蚀技术
离子束刻蚀应用
报告人:孟伟
由于离子束刻蚀对材料无选择性,对 于那些无法或者难以通过化学研磨、电介 研磨难以减薄的材料,可以的通过离子束 来进行减薄。另外,由于离子束能逐层剥 离原子层,所以具有的微分析样品能力, 并且可以用来进行精密加工。
凹面闪耀全息光栅(广泛应有于各种分析仪器、光通信、生物、
医疗器械等领域。)
采用离子束刻蚀法进行 闪耀加工,因此,可容易地 制造出具有各种闪耀角 (闪耀波长)的闪耀全息光 栅
Thank you!
IBE刻蚀特点
方向性好,各向异性,陡直度高 分辨率高,可达到0.01um 不受刻蚀材料限制(金属和化合物,无机物和
有机物,绝缘体和半导体均可) 刻蚀过程中可改变离子束入射角θ来控制图形 轮廓
离子束刻蚀机
离子束刻蚀应用
CYB石油专用传感器
应用先进的离子束溅射和离子束刻蚀工艺,将应变 电桥直接制作在金属测压膜片上。由于不用传统的胶粘 工艺,显著改善了应变式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及抗蠕变特 性,使产品使用的温度范围大为扩展。由于没有活动部件, 抗振动和抗冲的能力很强,可用于恶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带正电荷的 离子称“正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 “负离子”。 离子束:以近似一致的速度沿几乎同一方向运
动的一群离子。
离子束刻蚀(IBE)
离子束刻蚀是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轰击材 料表面,使材料原子发生溅射,从而达到刻蚀目的. 把Ar、Kr或Xe之类惰性气体充入离子源放电室 并使其电离形成 等离子体,然后由栅极将离子呈 束状引出并加速,具有一定能量 的离子束进入工作 室,射向固体 表面撞击固体表面原子,使材料 原 子发生溅射,达到刻蚀目的, 属纯物理过程。
离子束刻蚀的特点
离子束刻蚀的特点离子束刻蚀(Ion Beam Etching,IBE)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通过利用离子束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撞击效应来去除材料表面的部分物质,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刻蚀和加工。
离子束刻蚀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选择性:离子束刻蚀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目标材料,而不对其他材料产生影响。
这是由于离子束的刻蚀主要是通过离子与材料表面原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不同材料的表面反应性和原子结构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种类和离子能量来实现刻蚀的选择性。
2. 高精度:离子束刻蚀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可以控制刻蚀深度和刻蚀形状。
这是因为离子束刻蚀是一种直接刻蚀技术,离子束精确地瞄准目标材料表面,并通过离子与材料表面原子的相互作用来刻蚀材料,因此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
3. 高速加工:离子束刻蚀具有较高的加工速度,可以实现快速的刻蚀。
这是因为离子束刻蚀的刻蚀速率与离子束流密度、离子能量和材料表面反应性等因素有关,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实现较高的刻蚀速率。
4. 低损伤:离子束刻蚀对材料的损伤较小。
由于离子束刻蚀是一种非热平衡过程,刻蚀时材料表面温度较低,因此可以减少热效应对材料的损伤。
此外,离子束刻蚀的刻蚀深度可以通过控制离子能量来调节,可以选择较低的能量来减小离子束对材料的损伤。
5. 宽材料适应性:离子束刻蚀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加工。
由于离子束刻蚀主要是通过离子与材料表面原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
离子束刻蚀可以应用于金属、半导体、陶瓷、聚合物等多种材料的加工。
离子束刻蚀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纳加工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离子束刻蚀常用于芯片的制作,可以实现芯片表面的图形定义和电子器件的精细加工。
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离子束刻蚀可以用于制作光学薄膜的图形和光栅结构。
在微纳加工中,离子束刻蚀可以用于制作微米级和纳米级结构,如纳米线、纳米孔等。
ibe 刻蚀速率 刻蚀深度 工艺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ibe 刻蚀速率刻蚀深度工艺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IBE(离子束刻蚀)技术中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工艺参数对其的影响。
IBE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加工技术,其通过使用离子束对材料进行刻蚀,可以用于微纳加工、半导体制造等领域。
刻蚀速率是IBE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刻蚀所能达到的深度,影响着刻蚀效率和加工质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刻蚀速率受离子束能量、角度、离子束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介绍相关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
刻蚀深度的测量是判断刻蚀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刻蚀深度测量方法,如显微镜观察法、表面轮廓测量法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此外,工艺参数作为IBE加工过程中的调控因素,对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将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如离子束能量、离子束流密度、刻蚀时间等)对刻蚀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提高IBE技术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IBE技术中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的关系以及工艺参数的影响,为实际应用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IBE刻蚀速率、刻蚀深度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四个小节。
首先是IBE的介绍,介绍了IBE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接着是刻蚀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阐述了影响刻蚀速率的各种因素,如气体成分、压力、功率等。
然后是刻蚀深度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刻蚀深度测量方法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最后是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IBE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的影响规律。
结论部分对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建议,以提高IBE的刻蚀效率和精度。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BE刻蚀速率、刻蚀深度和工艺参数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学习框架。
离子刻蚀工作原理
离子刻蚀工作原理离子刻蚀(Ion Etching)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表面加工和纳米结构制备等领域。
离子刻蚀可以通过控制离子束辐射表面,使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是物理传递作用,从而达到物质的去除、光刻和纳米结构的形成等目的。
离子刻蚀工作的原理主要包括离子束的产生、离子束的加速和聚焦、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去除过程。
离子束的产生是离子刻蚀的第一步。
离子源是产生离子束的关键部件,常见的离子源有离子注入器、离子轰击器和离子束源。
离子源中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材料,通过电离或者高能粒子轰击等方式,将其中的原子或分子转化为离子。
产生的离子束可以是正离子束、负离子束或是复合离子束。
离子束的加速和聚焦是离子束在离子刻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离子束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获得高能量,通常通过直流电场或射频电场加速,使离子束获得足够的动能。
聚焦系统利用磁场或电场对离子束进行调节,以保证离子束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和聚焦效果。
合理的加速和聚焦系统设计可以使离子束在达到待加工物表面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提高离子束与材料反应的效率。
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是离子刻蚀工作的关键环节。
当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发生离子与原子、分子相碰撞的过程。
同时,由于离子与待加工材料原子或分子的作用力,离子束在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引起材料原子、分子或原子团的离开和重新组合等变化,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加工和改性。
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的作用方式主要有离子轰击、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
离子轰击是离子刻蚀中常见的作用方式之一、当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相撞时,离子的动能会转化为材料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内能,导致原子与原子之间键的剪断、表面活性位点的产生等一系列改变。
离子轰击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去除、平坦化和纳米结构的形成等目标。
物理吸附是离子刻蚀中另一种常见的作用方式。
离子束的到来使材料表面产生电荷,而离子束中的离子带有电荷。
刻蚀改善粗糙度的方法
刻蚀改善粗糙度的方法刻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工件的粗糙度,并提供更加平滑的表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刻蚀改善粗糙度的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一、物理刻蚀方法1. 离子束刻蚀(IBD):通过加速离子束,使离子撞击工件表面,去除一定厚度的材料,从而改善表面粗糙度。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材料,如金属、半导体等。
2. 磁控溅射刻蚀(RIE):通过向工件施加较高的电压,使工件表面形成等离子体,然后利用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的方式,去除表面杂质和粗糙点,提高表面质量。
3. 激光刻蚀:利用高能激光束直接照射工件表面,产生材料的蒸发或烧蚀,去除表面凹凸不平的部分,从而改善表面粗糙度。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特定材料(如玻璃)进行精细加工。
二、化学刻蚀方法1. 酸蚀:利用酸性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腐蚀,去除表面的凸起部分,从而改善表面粗糙度。
常用的酸液有硝酸、盐酸、硫酸等。
选择合适的酸蚀液和腐蚀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表面改善。
2. 碱蚀:利用碱性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腐蚀,去除表面的凸起部分,改善表面粗糙度。
常用的碱液有氨水、烧碱等。
碱蚀通常比酸蚀更加温和,对某些特殊材料更为适用。
3. 电化学刻蚀: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工件表面的凸起部分,从而改善表面质量。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可以分为阳极刻蚀和阴极刻蚀。
常见的电解液包括酸性和碱性溶液等。
三、机械刻蚀方法1. 研磨:利用研磨颗粒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去除,从而改善表面的粗糙度。
研磨过程通常需要使用砂纸、砂轮、研磨膏等工具,逐渐进行多道次的研磨,直至达到所需的表面质量。
2. 抛光:利用研磨液和相应的抛光工具,在磨料的作用下,去除工件表面的微小凸起部分,从而获得更为光滑的表面。
抛光通常需要进行多道次的处理,以达到理想的表面质量。
以上所列的刻蚀方法只是常见的几种,根据具体应用和材料的要求,还有许多其他的刻蚀方法可供选择。
在进行刻蚀处理时,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形状、尺寸以及所需改善的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刻蚀方法和工艺参数。
离子束技术简介
8
2.2 反应离子刻蚀(RIE----Reactive Ion Etching)
为了减小侧向刻蚀,在垂直于样品表面方向上加一电场,使反应气体的离子 在电场中作定向运动,使之只有纵向刻蚀,这是反应离子刻蚀的基本原理。
射频电压加在两电极上,样品放在阴极上,阳极及反应室壁接地。阴极面积 小,阳极面积大,这是非对称性的辉光放电系统。
这是纯粹的物理溅射过程。
11
12
离子束刻蚀机的工作原理:
通入工作气体氩气,气压10-2-10-4Torr之 间,阴极放射出的电子向阳极运动,在运动过程 中,电子将工作气体分子电离,在样品室内产生 辉光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其中电子在损失能量后 到达阳极形成阳极电流,而氩离子由多孔栅极引 出,在加速系统作用下,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束 流密度均匀的离子束。为减少束中空间电荷静电 斥力的影响,减少正离子轰击基片时,造成正电 荷堆积,离子束离开加速电极后,被中和器发出 的电子中和,使正离子束变成中性束,打到基片 上,进行刻蚀。
3
1. 分 类
湿法刻蚀----化学腐蚀
刻蚀 干法刻蚀
等离子刻蚀(PE) 反应离子刻蚀(RIE) 常规离子束刻蚀(IBE或IM) 反应离子束刻蚀(RIBE) 化学辅助离子束刻蚀(CAIBE)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
4
2. 刻蚀技术简介
2.1 等离子刻蚀(PE----Plasma Etching)
离子对刻蚀起主要作用,即以物理溅射为主,中性游离基的化学反应为辅。
特点:各向异性 刻蚀速率快 刻蚀最小线宽可达0.2 m
9
10
2.3 离子束刻蚀 (IBE----Ion Beam Etching) 离子铣(IM---Ion Milling)
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的使用方法
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的使用方法离子束刻蚀技术,简称IBE,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面轰击离子束来进行蚀刻的方法。
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在半导体、光学器件、纳米科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的使用方法,介绍其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以及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离子束刻蚀技术的原理和设备离子束刻蚀技术是利用离子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在材料表面进行蚀刻的方法。
离子束源产生的离子束经过加速、聚焦和对准等步骤,最终对材料表面进行打击。
离子束刻蚀设备由离子源、加速器、对准系统、蚀刻室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离子源常见的有离子发生器、离子注入机和反应离子束刻蚀机。
加速器可以将离子束加速到较高能量,对材料表面产生更强的影响。
对准系统用于调整离子束的入射角度和位置,确保蚀刻效果的精度。
第二部分:离子束刻蚀技术的操作流程离子束刻蚀技术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前处理、设备调试、蚀刻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前处理主要包括样品的清洗和表面处理。
清洗样品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染和杂质,表面处理则是为了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提高刻蚀效果。
设备调试是为了保证离子束刻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蚀刻效果的稳定。
调试包括离子源的调整、加速器的能量校准和对准系统的定位等。
蚀刻是离子束刻蚀技术的核心步骤。
在蚀刻室中,将清洁的样品放置在靶标台上,调整离子束的能量和入射角度,开始蚀刻。
蚀刻时间和参数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刻蚀深度。
后处理主要包括样品的清洗和检测。
清洗样品是为了去除刻蚀残留物,检测则是为了验证刻蚀效果和质量。
第三部分:离子束刻蚀技术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在纳米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纳米加工中,离子束刻蚀可以用于制作纳米器件的纳米线、纳米孔和纳米结构等。
通过调整离子束的能量和入射角度,可以实现精确的纳米加工。
离子束刻蚀技术还可以用于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和功能化。
通过调整离子束的能量和组分,可以在纳米材料的表面形成纳米结构和纳米孔洞,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离子束刻蚀机原理
离子束刻蚀(IBS)是一种常见的微纳加工技术,用于制备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
其原理主要涉及离子束的加速、聚焦和瞄准,以及离子轰击造成的表面物理或化学变化。
离子束刻蚀机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离子发生与加速:
-离子源产生所需种类的离子,通常为惰性气体如氩离子(Ar+),这些离子被加速到高能量。
2. 聚焦与瞄准:
-经过加速的离子通过电场或磁场进行聚焦和瞄准,以确保它们精确地照射到待加工的样品表面上。
3. 离子轰击:
-高能离子撞击目标表面时,会引起表面原子的位移、溶解、扩散等作用,从而产生刻蚀效应。
4. 刻蚀过程:
-离子撞击表面会导致表面原子的去除或移动,从而实现对样品表面的加工和刻蚀。
5. 控制与监测:
-在刻蚀过程中需要对离子束的能量、剂量和照射时间进行精密控制和监测,以实现对样品的精确加工。
离子束刻蚀技术具有高精度、可控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纳米加工、芯片制造、光学元件制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反应离子刻蚀原理
反应离子刻蚀原理一、引言二、反应离子刻蚀原理反应离子刻蚀的原理是利用高能离子束与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去除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来实现刻蚀。
在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步骤: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
1. 离子轰击在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使用的是带电的离子束,它们具有较高的能量。
当离子束轰击到材料表面时,会引起材料表面原子或分子的解离、离子化和弛豫等过程。
这些过程导致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去除,从而实现材料的刻蚀。
2. 化学反应除了离子轰击,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还涉及化学反应。
在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的同时,还会引入一定的反应气体。
这些反应气体与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或气体。
这些化合物或气体可以溶解、扩散或被抽取,从而促使材料表面的刻蚀。
三、反应离子刻蚀过程反应离子刻蚀的过程包括离子轰击、化学反应和产物扩散等多个步骤。
1. 离子轰击离子轰击是反应离子刻蚀的核心步骤之一。
离子束的能量和角度会影响到轰击效果。
较高能量的离子轰击能够迅速去除表面原子或分子,但也容易引起材料表面的损伤。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选择离子束的能量和角度,以平衡刻蚀速率和表面质量。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反应离子刻蚀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引入适当的反应气体,可以促使离子轰击后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在刻蚀硅材料时,常常使用氟化物气体,使得离子轰击后的硅表面与氟化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氟化硅化合物,从而实现材料的刻蚀。
3. 产物扩散在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产物扩散是不可忽视的。
产物扩散可以通过温度、压力等条件进行调控。
合适的产物扩散可以促进刻蚀产物的移除,从而提高刻蚀效果。
四、反应离子刻蚀的应用反应离子刻蚀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器件、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1. 半导体加工在半导体加工中,反应离子刻蚀被用于制作微细的结构和通道。
例如,在制作晶体管时,反应离子刻蚀可以实现对晶体管通道的精确刻蚀,从而提高晶体管的性能。
2. 光学器件制造在光学器件制造中,反应离子刻蚀可以用于制作光纤、光栅和微透镜等微细结构。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离子束刻蚀(Ion Beam Etching,IBE)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高精度的微纳米结构。
它通过利用离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锐化刻蚀的方式,实现对材料的加工和纳米结构化。
离子束刻蚀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离子束的能量转移和化学反应,使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发生位移、溃散和沉积,从而实现刻蚀材料的目的。
离子束刻蚀主要由离子束源、加速器、束缓冲区、刻蚀室等组成。
在离子束刻蚀中,首先需要生成高能离子束,常用的离子源有离子注入法、反应离子束刻蚀法等。
离子源将离子加速到较高能量,并通过离子束加速器进行精确的能量调节,使离子束能够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和纳米结构化。
离子束刻蚀的刻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离子束能量、角度、注入剂浓度、刻蚀物质的化学反应性等。
离子束的能量决定了刻蚀的深度,离子束的角度决定了刻蚀的形状和侧向的衍射效应。
注入剂浓度和刻蚀物质的化学反应性决定了刻蚀速率和刻蚀的选择性。
与离子束刻蚀相比,反应离子刻蚀(Reaction Ion Etching,RIE)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辅助的离子刻蚀技术。
相较于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刻蚀能够实现更高的刻蚀速率,更好的刻蚀选择性和更小的刻蚀损伤。
反应离子刻蚀通常是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以增加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反应离子刻蚀中,离子能量较低,但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增加活性气体,实现刻蚀物质与离子的反应,进而发生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通常使用氟化氢(HF)或氟化物作为刻蚀剂,以增强刻蚀速率。
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在微纳加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离子束刻蚀可用于制备二维材料、光子晶体、微流体芯片等纳米结构;反应离子刻蚀常用于制备光学器件、助阻剂图案等微纳结构。
它们在微纳加工的工艺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离子束刻蚀和反应离子刻蚀是两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它们利用离子束的能量转移和化学反应来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和纳米结构化。
离子束刻蚀适用于高精度纳米结构的制备,而反应离子刻蚀适用于高速的刻蚀和更好的刻蚀选择性。
离子刻蚀文档
离子刻蚀简介离子刻蚀(ion etching)是一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用于将材料表面的物质去除或者形成凹坑。
它使用离子束在材料表面产生物理或者化学作用,以达到所需的刻蚀效果。
离子刻蚀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显示器制造、光纤技术等领域。
工作原理离子刻蚀是通过加速离子束将其轰击到材料表面,从而去除或者改变材料的物理形态或者化学成分。
离子束可以由离子源产生,如离子注入法、离子束溅射法等。
离子在磁场或者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聚焦成束。
离子束的能量和束流密度是调节刻蚀效果的重要参数。
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时,离子与原子或者分子发生碰撞,引起材料的剥离、溅射或者化学反应。
离子可以直接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或者溅射到其他位置,进一步造成剥蚀。
同时,离子束能激发材料表面的原子或者分子,使其反应或者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进一步刻蚀材料。
离子刻蚀的效果受到离子束能量、离子种类、离子束的入射角度、刻蚀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调节离子束的参数来实现不同的刻蚀效果。
刻蚀类型离子刻蚀可以分为物理刻蚀和化学刻蚀两种类型。
物理刻蚀物理刻蚀主要是通过离子束的能量转移来实现。
当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时,能量会转移到原子或者分子上,使其运动速度增加。
当能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分子甚至可以离开材料表面,形成溅射或者剥离。
物理刻蚀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控制刻蚀速率和刻蚀方向。
然而,由于能量的转移,离子束需要具有较高的能量才能导致剥离或者溅射,从而造成腐蚀性刻蚀效应。
此外,物理刻蚀只能去除材料表面的物质,无法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
化学刻蚀化学刻蚀则是通过离子束激发材料表面的反应,实现刻蚀效果。
离子束的能量可以激发材料表面的原子或者分子,使其反应起来。
这种刻蚀方式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用于制作微细结构和光掩膜。
化学刻蚀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选择性的刻蚀。
不同材料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反应性,可以通过调节刻蚀液的配比和温度来控制刻蚀效果。
然而,由于需要提供适当的化学反应条件,化学刻蚀通常需要较长的刻蚀时间。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高选择性刻蚀方法
纳米刻蚀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制造技术,它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材料进行刻蚀,以达到制造纳米级结构的目的。
在纳米刻蚀工艺中,高选择性刻蚀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能够确保只在目标材料上进行刻蚀,而不会对周围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以下是几种高选择性刻蚀方法:
1. 离子束刻蚀:离子束刻蚀是一种利用高能离子轰击材料表面,通过离子与表面原子的碰撞作用来实现刻蚀的方法。
离子束刻蚀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有效地刻蚀目标材料,同时由于离子束具有很高的方向性,因此能够实现很高的选择性。
离子束刻蚀的主要优点是刻蚀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对周围材料的损伤小。
2. 物理刻蚀方法:物理刻蚀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刻蚀、电子束刻蚀、机械研磨等。
这些方法通过利用特定的物理能量(如激光、电子或机械力)来对材料进行刻蚀。
其中,激光刻蚀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激光的热效应来实现刻蚀。
物理刻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选择性高、加工速度快、对环境友好。
3. 化学刻蚀方法:化学刻蚀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对材料进行刻蚀。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目标材料的刻蚀,同时避免对周围材料的损害。
化学刻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选择性好、刻蚀精度高、对环境友好。
以上三种高选择性刻蚀方法在纳米刻蚀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刻蚀精度和选择性,而且能够实现快速的加工速度,对周围材料的损伤也较小。
这些优点使得它们成为纳米制造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以上内容并非AI生成,而是根据纳米刻蚀工艺中的高选择性刻蚀方法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内容进行撰写。
希望能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光后需要进行曝光后烘焙,使非曝光区的感光剂向 曝光区扩散,在边界形成平均的曝光效果,降低驻波效应。
13
4、显影
显影是将未感光的负胶或已经感光的正胶溶解的工艺。
影响显影效果的主要因素;
显影方法分为浸泡法和喷洒法两种,后者的分辨率和重 复性好,广泛采用。喷洒法显影的三个阶段。 5、坚膜 坚膜可以除去显影后溶入胶膜中的溶剂,使胶膜与衬底之 间粘附得更牢;可以增强胶膜本身的抗蚀能力。坚膜的方法同 前烘。
优点:洗涤过程简便。缺点:可能被 Na离子沾污,酸溶液 不能用于多层交叠的金属化图形的电路上,否则会腐蚀掉金属。 (3) 干法去胶法。主要为等离子体去胶。
16
2)操作过程 (1) 当用氧化去胶法去除SiO2、Si3N4、多晶硅等表面的胶层 时,操作步骤为: (a) 用浓硫酸煮二次,使胶层碳化脱落,冷却 后用去离子水冲净; (b) 或用浓 H2SO4:H2O2 = 3:1 浸泡或加 热,使胶层脱落后用去离子水冲净; (c) 或用 1号清洗液煮,使 胶层脱落后用去离子水冲净。 (2) 铝层等金属表面的去胶常用溶剂去胶法。将去胶剂加 热到所需的温度后,把待去胶的硅片放入,浸泡一定的时间, 然后用去离子水冲净。此类金属表面的去胶方法还有: (3) 铝层表面也可用氧化去胶。把待去胶的硅片用去离子水 冲洗甩干后,放入发烟硝酸中浸泡一定时间,再用去离子水将 残液迅速冲洗干净。
0.1 m 的膨胀,掩模的温度变化必须控制在 0.75C 左右。
12
曝光是通过曝光灯或其他辐射源将图形转移到光刻胶 涂层上。
对于正胶在未曝光之时,感光剂不溶于显影液,同时 抑制酚醛树脂在显影液中的溶解;在曝光过程中,感光剂 发生光化学反应,成为乙烯酮,并水解为羧酸。羧酸在碱 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比未感光的感光剂高出许多,同时还会 促进酚醛树脂的溶解。 利用感光与未感光的光刻胶对碱性溶液的不同溶解度 , 就可以进行掩模图形的转移。
14
6、腐蚀 腐蚀是用适当的腐蚀液将无光刻胶膜覆盖的衬底材料腐蚀 掉,而有光刻胶覆盖的区域保存下来。所用的腐蚀液必须既能
腐蚀掉裸露的衬底表面材料(如介质膜或金属膜),又不损伤
光刻胶层。
腐蚀方法分为 “湿法” 和 “干法” 两大类。因正胶的抗
干法腐蚀能力强,因此干法腐蚀用正胶更为适合。 湿法腐蚀具有各向同性的缺点,但设备简单,故仍被普遍 采用。腐蚀液的配方视被腐蚀材料和光刻胶性能而定。 干法刻蚀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包括:等离子体刻蚀、反
应离子刻蚀和溅射刻蚀(离子束刻蚀)等。
15
7、去胶 1)去胶的方法 (1) 溶剂去胶法。将带有光刻胶的硅片浸泡在适当的有机溶 剂中,使胶膜溶胀而去掉。 优点:适用于各种表面的硅片,特别是金属表面;适用于 大批量生产;溶剂的使用期长。
(2) 氧化去胶法。较普遍的方法。将待去胶的硅片放入氧化 去胶剂中,加热至 100℃以上,光刻胶层被氧化成 CO2和H2O。 最常用的氧化去胶剂有(a)浓H2SO4;(b)浓H2SO4:H2O2 = 3:1 混合液; (c)NH4OH:H2O2:H2O = 1:2:5(1号洗液); (d) 发烟硝酸等。
步骤:
1)脱水烘焙:SiO2亲水,光刻胶疏水。具有疏水性的衬底 表面(干燥基片)与光刻胶粘附性强。
2)打底膜:增强光刻胶与硅片之间的附着力。常用化合物
有 六甲基乙硅氮烷(hexa-methyl-disilazane, HMDS); 三甲基甲硅烷基二乙胺(tri-methyl-silyl-diethyl-amine, TMSDEA)。 3)涂胶: 将硅片吸附在托盘上,滴胶,旋转托盘,保持一定的旋转 时间。甩胶后光刻胶的膜厚约与旋转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3、器件的尺寸越小,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对光刻精
度的要求就越高,难度就越大。
二、光刻的目的 在二氧化硅或金属薄膜上面刻蚀出与掩模版完全对应的几 何图形,从而达到选择性扩散和金属薄膜布线的目的。
3
三、ULSI对光刻的基本要求
高的图形分辨率;
高灵敏度的光刻胶;
低缺陷;
精密的套刻对准;
可对大尺寸硅片进行加工。
四、光刻工艺流程
涂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刻蚀去胶
4
1 2
3
4 5
6
7
1、涂胶
在待光刻的硅片表面形成厚度均匀(几百 nm 到 2 m 之
间) 、附着性强、无针孔缺陷的光刻胶膜。 胶膜太薄,针孔较多,则抗蚀性能差;胶膜太厚,则分 辨率低。 光刻胶膜厚的均匀性影响分辨率的均匀性,导致图形失 真,要求在±10 nm 之间,主要取决于涂胶方法及设备。涂 胶法一般为旋转法。
第八章 光刻与刻蚀工艺
1
内容提要
§8.1 概述
§8.2 光刻胶及其特性
§8.3 曝光技术 §8.4 掩模版的制造 §8.5 U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8.6 腐蚀方法
§8.7 等离子体腐蚀
§8.8 反应离子刻蚀与离子溅射刻蚀
2
§8.1 概述
一、光刻技术的特点
1、光刻是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2、光刻是复印图像和化学腐蚀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
稳定胶膜的感光灵敏度。
1)前烘的方法 干燥循环热风、红外烘烤法、热平板传导烘烤。
10
2)显影速度与光刻胶溶剂含量的关系 溶剂含量高,则显影时光刻胶的溶解速度就比较快。 3)前烘温度与时间的选择 根据光刻胶的性质及光刻过程确定。前烘的温度一般低 于100℃,时间 15~30 min,时间过长则会影响产量。 前烘温度过低,黏附性差、溶剂含量过高、曝光精确度 差、显影液对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选择性下降,图形转移效 果不好; 前烘温度过高,黏附性因光刻胶变脆而降低、使光刻胶 中的感光剂发生反应,降低胶膜在曝光时的灵敏度。
11
3、对准与曝光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对光刻对准的规定是,对准误差应该
不大于特征尺寸的 1/4 到 1/3 。
为了便于对准,在掩模上必须设置专门的对准标记。通过
比较硅片表面的反射光和透过掩模返回的光来实现对准。
在步进光刻机上通常有自动对准系统。为了提高对准效率,
可以先作一次人工对准。
掩模的热膨胀也会产生对准误差。为避免 8 英寸掩模产生
8
涂胶
铺展
旋转
高转 速
真空
涂胶工艺示意图
9
2、前烘 前烘是将涂好胶层的硅片通过烘烤,使胶膜干燥的工艺。 负胶须在氮气中进行烘焙,而正胶可以在空气中烘焙。 目的:使胶层中的溶剂挥发,降低灰尘的玷污;增加光 刻胶与硅片粘附能力;减轻因高速旋转形成的薄膜应力;在 接触式曝光中提高胶膜与掩模版接触时的耐磨性能;提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