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合集下载

(复习指导)模块2第9单元第21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

(复习指导)模块2第9单元第21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

第21讲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经济体制改革(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措施(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特征包产到户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业时期,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十分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

(2)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3)土地所有权不清晰。

(二)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过程(1)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发展创新: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1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1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某某某某二模)媒体指出:当某某、某某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A.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B.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B[材料“当某某、某某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可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于某某、某某等部分地区自发的倡导和组织,故B项正确。

]2.(2018·某某模拟)1979年,某某来安县粮食增产4.4%,其中包产到户的队增产37%,包干到组的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以队为基础,搞“大呼隆”的队减产6.7%。

这说明 (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D.基层乡镇政府设置开始革新B[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公有制,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1979年来安县粮食增产的是包产到户、包干到组、包产到组的队,而坚持原来的“大呼隆”的队却减产,故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是在1953-1956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粮食增产,属于经济方面,而基层乡镇政府改革是在1983年后,且是政治方面,故D项错误。

] 3.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 (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D[根据材料“中央1号文件”可知,这属于行政法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可知,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可知,这属于私营企业,故C项错误;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D项正确。

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增添了新的设施。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 化? 【答案】 庭基本消失。 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 本单位;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 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筑京九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改革开
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从而具备了修筑京九铁路的条 件。故选B项。 【答案】 B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你能得出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①GDP同比增速持续加快 ②综合国力大幅提高
【答案】
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从
岳 麓 版 历 史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 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 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 【答案】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的发展;现代城市 文明对农村的改造和冲击;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产生了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3)影响: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们的生 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2.流行语言丰富的原因
(1)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使新生事物大量涌 现,所以出现新生语言。 (2)对外开放以来中外交流的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使 外来语言和相关的港台语言进入。 (3)经济的发展也使各地交流加强,各地方言交汇。 因此,流行语言的丰富多彩恰恰反映了经济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时尚的更新。

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4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答案】 A【解析】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2.“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A.翻一番B.翻二番C.翻三番D.翻四番【答案】 B【解析】考查基础知识。

3.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争取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C.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 D【解析】与“改善人民生活”最为相关的是D项。

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C.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答案】 C【解析】C项所述是“文革”时期的典型事物和现象。

5.2002年政府提出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内容包括()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②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③全力扩大城市规模④加大城镇的开放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6.它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如果将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它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

这种传媒是() A.电话B.报刊C.影视D.互联网【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连线”“一体化”可判断这种传媒是互联网。

7.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它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 C【解析】当今世界,多种传媒共同发展,不能用一种传媒代替全部。

第21课__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__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 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
作业布置 • 完成学案级活页卷本课部分
1995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事业
2003年6月30日,上网计算机用户总数6800万
2.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
四、时尚开放观念
终身学习观 ——七旬老人考大学
穿着时尚:
穿着时尚:
穿着时尚:
穿着时尚:
80年代 喇叭裤
90年代 文化衫
穿着时尚:
城市化进程:
80年代的楼房
城市化进程:
新时代的居民区
城市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的推动
城镇化的另一面:
农民失地 房屋被拆
城镇化的另一面:
水质的污染
城镇化的另一面:
交 通 堵 塞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Internet)
1978年: GDP3634.1亿美元 人均GDP230美元
中国GDP的增长: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1)发展情况
A.1978至1995年: B.1990年:
平均GDP增长率9.9% 世界第十,发展中国家第二 GDP95933亿,世界第六,发 展中国家第一 GDP136515亿,增长率9.5%
穿着时尚:
“韩 流 来 袭”
穿着时尚:
“哈日一族”
穿着时尚:
“中 式 复
古”
穿着时尚:
家居时尚:
现代交通:
语言时尚:
“志愿军”、“尼龙”、“大鸣大放”、“大跃进”、“大炼钢铁” “上山下乡”、“串连”、“知青”、“右派”、 “样板戏” “平反摘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合资”、“四化” “下海” 、 “打工”、“公关”、“包装”、“白领”、“单身贵 族” “克隆”、“知识经济”、“创意”、“牛市”、“熊市”、“水 货” “入世”、“下岗”、“WTO”、 “反恐” “麦克风”、“MV”、 “CD”、 “MP3”、 “U盘” “网虫”、“冲浪”、“虚拟”、“黑客” 、“灌水”、“斑竹”、 “伊妹儿” “酷”、 “帅呆了”、 “生猛”、“哇噻” “粉丝”、 “美媚”、“ MM”、 “PK”、“88”

2012年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2012年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姓名:张旭单位:鞍山市第一中学校教案背景此教案为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的新课教案,此课只需一课时。

教学课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材分析本课共四部分内容:”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尚中国”.在第四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更注重的是培养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大半年的学习已经能通过搜集和初步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并可由此及彼,引发思考。

同学通过以前的探究学习,已经能够利用网络来展示学习成果.常规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少,有很多同学平日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勇气在课堂发言.环境分析多媒体教室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变化;城镇化的概念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深刻意义,感受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触动过程与方法运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搜集文字及图片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乡进行调查和访问,并尽量搜集一些实物资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小组探究学习中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变化,增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通过对自己家庭和家乡的调查访问,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加深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心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难点全面归纳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原因和影响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并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历史,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教学纲要第二十二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原因经济腾飞GDP 影响城镇化生活巨变网络化时尚中国教学过程营造情景播放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m?word=mp3,,,[%B4%BA%CC% EC%B5%C4%B9%CA%CA%C2]&gate=1&ct=134217728&tn=baidu mt,%B4%BA%CC%EC%B5%C4%B9%CA%CA%C2&si=%B4%B A%CC%EC%B5%C4%B9%CA%CA%C2;;%B6%AD%CE%C4%B B%AA;;70206;;70206&lm=-1&attr=0,0&rf=zb&size=5138022&mty pe=2)展示背景图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 &word=%B5%CB%D0%A1%C6%BD&in=2949&cl=2&lm=-1&st=& pn=7&rn=1&di=71891544510&ln=1994&fr=&fm=&fmq=13321576 36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 &istype=#pn7&-1&di71891544510&objURLhttp%3A%2F%2Fwww.k %2Fzwbs%2F200710%2FW020071008340504533608.j pg&fromURLhttp%3A%2F%%2Fzwbs%2F200 710%2Ft64729.htm&W450&H371&T7651&S24&TPjpg)导入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对改革开放有过这样的描述:(四川话)”无论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鼓掌活跃气氛).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进了社会进步,实现了中国的经济腾飞,而经济腾飞又带来了生活巨变.让我们一同走近第二十二课.板书标题板书GDP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有部分同学不知道)师:看来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还不甚明确,有请某某同学为我们就此问题展示他们小组的探究成果.同学展示(通过互联网搜索完成的展示课件)中国GDP的变化.ppt展示完毕师:感谢某某同学为我们做成的精彩展示.通过对我国GDP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感性的结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性如此,那么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理性的原因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比一比那个小组找到的原因最多.板书原因经济腾飞生1: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生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带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计算机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生3:政府制订出一系列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生4: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重大转折.生5: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一体化也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契机.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不仅谈了主观原因,还有客观原因;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谈到了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可以登陆魔灯网站,进入本课的讨论区继续讨论.在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设想了一幅关于未来的美妙蓝图,相信我们国家的未来必将会从辉煌走向辉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鼓掌)过渡: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那么,什么是城镇化?板书城镇化(这部分知识学生地理科目已学过,可一笔带过)教师讲解城镇化概念以及道路倾向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网络的调查.(基于网络的调查)http://221.203.55.42/moodle7/mod/choice/view.php?id=77通过此组调查,看来同学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板书生活巨变网络化下面有请某某同学为我们展示网络化时代.(基于网络的搜集)展示完毕感谢某某同学给我们做成的精彩展示.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时尚的生活不仅是网络,还有——有请某某同学为我们展示时尚中国(基于网络的搜集与现实的调查)展示完毕时尚的中国不仅是衣食住用行,还有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把想法或者是资料上传到魔灯网站.学习到这里,我们一起了解了GDP、城镇化、网络化、时尚中国等,那么他们与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请各个小组讨论一下. 生略师:GDP、城镇化、网络化的到来是经济腾飞的表现,同时城镇化、网络化的到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网络化、时尚中国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的表现,而且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中国社会更大的变化.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福祉,还有些许的迷茫.板书影响请看下面两段材料同学们可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在课后整理成一篇历史小论文.下课!教学反思从教学理念上看,要有两个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1. 经济腾飞,生活水平提升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来,咱们国家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真是飞速发展!当初咱们的日子可真是“捉襟见肘”,大多数人吃的都是粗粮,连买件新衣服都得攒好几个月的钱。

不过现在呢,走在大街上,随便一瞅就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商店,衣服、鞋子、包包,样样俱全,让人眼花缭乱。

再说了,咱们的饮食也变了,过去一餐能吃上米饭就心满意足,现在可是追求营养均衡,吃得丰盛,喝得健康,真是“小康家庭”的真实写照。

再说这交通工具,过去出门要走半天路,搭公交车得等个老半天。

现在嘛,地铁、共享单车、滴滴打车,出门简直就是“来去自如”,方便得很。

手机一刷,车就来了,走哪都快得飞起,生活质量直接提升,不得不感叹科技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帮手。

2. 教育普及,知识就是力量说到教育,那可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亮点!在以前,能上学的孩子可不多,大家都说“读书无用”,可如今人人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你看,现在的大学生多得像“雨后春笋”,谁都想往高处走,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这教育也越来越好,国家推行的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上学,真是大大的好事!不仅如此,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也纷纷涌入,像是各种英语培训班、夏令营,真是让家长们乐坏了,谁不想让自家娃成为“学霸”呢?你瞧,现在的孩子真是知识渊博,口才了得,连谈个恋爱都要先把条件摆出来,真是“有备无患”。

3. 文化繁荣,生活多姿多彩改革开放还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以前,大家对文艺活动的接触少之又少,电视上循环播放的就是几部老电影,想看看新鲜事物可真不容易。

不过现在的文娱活动那可是层出不穷,电影、音乐会、展览……各类活动让人应接不暇。

每到周末,朋友们一叫,大家就欢天喜地地去看演出,享受生活,这种日子简直美滋滋。

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家接触的文化也越来越广。

各种网络剧、综艺节目,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真是“乐在其中”。

不说别的,咱们的年轻人简直像是“文化小达人”,随时随地都能聊起热点话题,什么流行语、网红,都是他们的强项,真让人刮目相看。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方式变迁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方式变迁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方式变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过去,人们的生活往往是简单粗糙的,基本上只注重维持生存。

然而,随着经济繁荣,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意识逐渐增强。

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不再仅仅依赖于生存。

他们开始追求艺术、文化、旅游等更加高级、丰富的生活方式。

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追求物质享受逐渐被精神和情感满足所取代。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家庭和社交关系,注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转变也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以前单调、无趣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多样、有趣的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还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自由。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职业、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人只能从事传统行业或从事与自己家庭背景相符的工作。

然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同时,经济发展还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例如旅游、体育运动、音乐和艺术等。

人们不再囿于传统的生活模式和规则,他们开始追求个人的独特性和自由。

此外,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农村生活,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以农业生产为生。

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开始迁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城市的快节奏、多样化的工作机会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同时,城市化还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4单元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历史】岳麓版必修2精美课件:第4单元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②建立校园网,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难,并且
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
③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
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为他们 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 ④以技术手段控制青少年接触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设立 网站安全规则,将青少年保护在不良影响之外。
⑤加强立法,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5.“粉丝”是现在年轻人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 的fans。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B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改 革开放后,人们的流行语发生了很大变化,外来语 言的影响是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6.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
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个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
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 C )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特别应从影响社会生活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 步方面总结经验。
答案
(1)原因
①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社会秩序安定,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②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民经 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进步。
这是推动现代中国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
面影响。网上信息量大,虚拟空间幻真幻假,而各种信 息更是良莠并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 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 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而对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1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变迁教案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第21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变迁教案

第21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变迁考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与经济体制改革1.方针确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农村改革(1)改革内容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意义①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推动。

(2)过程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了一批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确立过程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①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②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史料二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知识目标: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情况②认识因经济腾飞而引起的生活巨变,以及人们生活观念。

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知识准备一、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978年——1995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家。

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2、目标:2002年“十六大”提出到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的宏伟目标.3、影响: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含义:又称,是指和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2、城镇化道路:(1)进程加快:1978—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提高到。

(2)道路多样: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

(3)倾向:出现了的倾向,形成了、等城市群的雏形。

(4)战略:走和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发展:自从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支持,发展很快,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2、影响:(1)使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改变了人们的以及人们认识世界。

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四、时尚中国1、条件: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表现:(1)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2)生活方式的时尚化:①穿着的时尚化:注重衣服的面料。

质地。

花色.款式和品位;②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③流行语言的变化:的变化、的创新,生动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远远低于当时印度及亚洲人均国民收人水平。

1978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30美元,在列入统计的126个国家与地区中排104位,广大农民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11.24 改革开放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11.24 改革开放

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改革的措施: (1)在农村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
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2)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 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也随之变化。
②作用: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2002 年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4)战略:______
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城市体系。 2.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网络 (1)条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大力支持;__________
技术的进步。 (2)表现:用户急剧增加;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
三、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1.城市化进程加快: (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 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改革开放 前,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 (2)进程:__________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 21 世纪,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北京 ①典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____________ 城市群。
►史料: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 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 向新时代,高举旗帜走向未来。
——《走进新时代》部分歌词
材料二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在深圳)
►探析:
获取和 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 走向新时代 东方风来满眼春 解读信息 调动和 新民主主
【考纲扫描】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22、23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2、23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 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改革开放前 进程缓慢,道路曲折
2.改革开放后 进程加快,道路多样,呈现城市区域 化倾向(城市群?),21世纪以来进 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 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推动。
城镇化的另一面:
农民失地 房屋被拆
城镇化的另一面:
水质的污染
城镇化的另一面: 交 通 堵 塞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 一起,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Internet)
1995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事业。由于政府大 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及其迅猛。
主穿义着老比大较哥随,便实,行表“情一比边较倒拘”谨的。外90交年政代策的,结所婚有照领,域礼 都服在比向较苏高联档学,习神,情穿力着求也浪不漫例。外(2。分()2分)
军原装因时:尚80原年因代:是中改苏革关开系放逐初步期恶,化经,济美上苏还争不霸够开宽始裕,, 国思际想形上势还趋不于够紧开张放。,“人文们革把”照时结期婚,照军当人作在是人完们成心一中项 是任最务革;命90的年,代是,捍随卫着社物会质主生义活的的支改柱善。和橄思榄想绿的也进就一成步 了开革放命,的人标们签把。照(2结分婚) 照看成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请要拘分回答把泥) (:3这于)影美 答响好 案因的 ,素瞬 只:间 要③①留言社物作之会质永有政生久理治活的,气水纪均氛平念可(②。得3分思分(4)想分,开)但(原放不因程能分度超析过不4

21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21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2、因特网的影响
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 传递和共享 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生产、生活、 学习、娱乐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 界的方法
商务
生活
学习
3.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总结互联网对你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思考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身,图片、文字、视 频、音频兼具②费用低廉,高度互动。③更主动、更快捷、 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实现资源共享。 对待: ①其信息的广达性和方便性,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②也可以从网络上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对自我的学习会起到 极大的帮助; ③当我们劳累的时候,也可以玩游戏、聊天来放松自己; ④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掌握火候, 否则只会让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你是 少年弃病危 否迷失了方向呢? 父亲泡网吧7
日,父亲孤独 离世.
在父亲张双来去世3天之后,15岁的少年张建设终于来到 拒绝沉溺网络, 父亲面前,面对父亲的遗体张建设忍不住嚎啕大哭,但他 珍视美好生活! 的哭声父亲却再也听不到了。就在几天前张双来病危过程 中,张建设曾经被父亲的朋友从网吧中揪出,然而在他进 院陪在父亲身边仅2小时之后,他却逃出了医院,这一次 他“失踪”了整整7天。在这7天里,他变卖了家中的电视, 拿着钱再度流连各处网吧,根本不知道父亲已因病去世。 直到前晚10时过,张双来的同乡才终于找到了他……
改革开放后
重要推动
城市趋势
农民走进工厂
城市区域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具 规 模 的 城 市
新旧上海的对比
旧上海
新上海
新旧北京的对比
旧北京
新北京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
根据所学知识,请帮该同学的提纲作出纠正和补充
【答案】:
【解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答案】:
【解析】:
——摘编自《论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改革开放之比较》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市场观与邓小平市场观的不同。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市场观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
【解析】:
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为题:
——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迷评》
材料二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不存在姓“社”和姓“资”之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作为手段,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没有区别,有区别的话就在于所有制的性质不同。

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9 1978 10.6%
36.1%
城镇化率
17.9% 2000
思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发展 较为迅速是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
(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
建国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图(美元)
根据上图,指出我国国民收入从1949年到 1998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说明原因?
4
人民币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8 1982 1986 1992 1996
700 600 500
GDP
增长率
300 200 100 0
17
目前已初具规 模的城市群
2013-4-16
18
(3)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
1、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从1995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 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
截至2003年,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达 到了2572万台,上网用户总数为6800万,是 1997年的109.7倍。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2、因特网的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 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商务
生活
学习
四、时尚中国
22
1、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2、衣食住行的变化 3、语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根据上图中,说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的情况,请在课本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5
(二)、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2001年世界GDP排名前7位: 1990年世界GDP排名前10位:

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
1.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4万亿美元。

这种经济增长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改善的生活条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

3.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对高端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

这导致了奢侈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4. 互联网和科技:中国互联网和科技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各种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在中国迅速普及。

这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国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

高等
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的大学在国际排名中崭露头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6. 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了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深远而全面的。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现代化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解读】应把握GDP增长的表现、原因与意义;把握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原因、意义;把握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尚。

【考试大纲】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梳理】一、经济腾飞1.从GDP看沧桑巨变(1)概况:①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 GDP平均年增长。

1991年到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远远超过同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②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

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位。

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

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37万亿美元,超过德国(3.2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位(第一美国:13.98万亿美元;第二日本:5.29万亿美元)。

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含义:城镇化又称,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转向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进程: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阶段。

③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

走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特征:①进程快,城镇化的道路多样。

②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雏形。

③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二、社会巨变1.互联网时代(1)原因:① 的到来;② 的大力支持;③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2)概况:上网用户不断增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3)影响:①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中国的方式。

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了人们的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2.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上:改革开放30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2)生活时尚的变化:①穿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讲究,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看时装表演,买时尚服装,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②家居: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并由此引发了“ ”;追求宽敞舒适的住宅。

③语言:流行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创语、外来语、流行语等生动地体现了的更新。

④饮食: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以至于“减肥”成为时尚。

⑤出行:从骑自行车出门到开私家车远行,“自驾游”成为时尚。

【思维拓展】1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

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重大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表现。

变化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传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1912年1912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措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第四次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人们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1)优势:①资源优势:内容丰富,集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②经济优势:用途广泛,费用低廉。

③互动优势:高效互动,双向传授。

④时效优势:可以更便捷、更主动、更及时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不足:①缺乏严谨性。

②缺乏深刻性。

③缺乏权威感。

(3)观点一:利大于弊: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便可以遨游天下的机会,青少年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听老师讲课,还可以进行互动式学习,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搞些小制作,提高能力。

(4)观点二:弊大于利。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往往会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青少年自制力差,久而久之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长时间上网,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视力及身体的正常发育;不良的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站非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技术实力和休闲娱乐,相反却大大有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十四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请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其主要表现,并谈谈其对我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①相关资料:可以是各类计划经济时代的票据与当前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着打扮、历史影视、以及爷爷奶奶、父母亲的回忆等等。

②表现: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上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到2004年,我国综合国力已经上升到全球排名的第七位。

③影响:为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创造了条件;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走进高考】例1.(08宁夏,3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答案: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城市定为经济特区,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使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例2.(08全国卷Ⅱ,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B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例3.(08北京卷,19)《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

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解析:C。

A项中分别为1960年,“八字方针”的内容和1981年叶剑英提出。

B项分别是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中提出,“改革开放是1978年提出。

C项是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和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D项是1962年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于1963年为雷锋的题词和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例4.(08天津卷,20)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析:B 大规模工程的修建是以国家财力做后盾的,而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国力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

A是直接原因,B是主要原因。

【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 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的成立④改革开放⑤外来文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2.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①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3.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①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②青少年上网成瘾③互联网欺诈贸易④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4.现在城乡广大民人对吃饭的要求是A.吃饱即可B.大鱼大肉天天有C.科学合理D.无所谓5.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基础的变化B.生活习惯的变化C.价值取向的变化D.公民素质的变化6.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7.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①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④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我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在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92年十四大C.2002年十六大 D.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9.(2007四川文综)图5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10.下列有关中国GDP增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A.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B.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仍位居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C.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GDP的增长上D.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11.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和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分别是A.第十、第五B.第六、第一C.第十、第四D.第四、第一128.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城市化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13.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①长三角城市群②珠三角城市群③大厦门城市群④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4.下列哪组事物或者现象可以表明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A.身份证户口银行帐户个体户B.移动电话豪华住宅私人轿车C.肉票棉花票粮票人民公社D.居委会菜篮子工程互联网再就业工程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不包括A.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B.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等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C.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D.金钱效率至上成为人们的思想指导二、非选择题16.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