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2024年度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
![2024年度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91c1b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健康委员会令
第 4 号
5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6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令 第 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令第 6 号
7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员资格管理办法
52 排风罩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6758-2008
53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 15236-2008
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
5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
GB50019-2015
56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器设计标准
GB/T50493-2019
5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JGJ/T67-2019
64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HG 20571-2014
65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1922-2011
66
事故淋浴器及洗眼器通用设计规 定
Q/SH0700-2008
67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GBJ 122-1988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最新修改日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7/2
GBZ/T300.49-2017
3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22部分钠及其化合物
GBZ/T300.22-2017
32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12部分 甲酸和乙酸
GBZ/T300.112-2017
3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85部分 丁醇、戊醇和丙烯醇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f67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7.png)
某建筑工地因未按规定设置安 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导致 一名工人高空坠落身亡。
案例分析过程与结果
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 事故经过、原因分析、法律责任
等方面。
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对每个案例 进行深入剖析,指出企业在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06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计 划与实施方案
培训目标与内容设置
培训目标
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 认识和遵守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和员工健康。
培训内容
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 念、主要内容、实施要求等,以及企 业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相关的知识。
培训方式与方法选择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程 序。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提供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程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
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法规,如企业应遵守的环 保要求、污染排放标准等 。
消防法
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 法规,如企业应遵守的消 防安全规定、灭火设施配 备等。
处罚措施
对于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 照等。同时,还将对相关责任人 进行追责处理。
05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某机械制造企业因未按规定配 备安全管理人员,导致生产过 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 多人伤亡。
某化工企业因未按规定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导 致多名员工患职业病,企业被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2024最新)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2024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15891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3.png)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2024最新)一、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安全生产法》3.《职业病防治法》4.《刑法》5.《人民警察法》6.《安全生产责任条例》7.《消防法》8.《劳动合同法》二、行业法律法规:1.建筑行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规定》2.煤矿行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安全规程》3.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品环境管理条例》-《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食品行业:-《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规定: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度3.应急预案4.事故调查和分析程序5.人身安全防护措施6.安全培训制度7.设备维护保养规定8.环境评估报告五、其他要求:1.安全培训合格证书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证书3.安全生产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书4.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及其合格证书5.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证书6.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7.安全生产年度检查报告六、相关机构要求:1.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2.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要求3.消防部门的防火安全要求4.卫生部门的职业病预防要求以上是2024年最新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规操作,并及时更新了解最新的法规要求。
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83b3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2.png)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起到震慑作用,进 一步保障职业健康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 和推广国际通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谢谢观看
01
规定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劳动关系的调整。
劳动法的重点内容
02
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待遇
和福利保障等。
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
03
强调了政府对劳动法的监管,要求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
护劳动者权益。
环境保护法
1 2
环境保护法概述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和措施。
环境保护法的重点内容
细化条款内容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增加具体实施细则,提高可操作性和执 行力。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针对新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建立快速响应和应对机制,及时 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未来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强化预防为主的原则
未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将更加注重预防,从源头上减少职业 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ppt)
目录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 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后果与责任 •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01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概述
法律法规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旨在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健 康和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点
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普遍约束力, 对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普遍适 用性,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相关规 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5baaa5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6.png)
2023年度: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1. 法律法规简介1.1 工业安全条例详见《工业安全条例》。
1.2 劳动法详见《劳动法》。
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2.1 安全生产法详见《安全生产法》。
2.2 职业病防治法详见《职业病防治法》。
2.3 职业病防治条例详见《职业病防治条例》。
2.4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详见《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
2.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2.6 员工伤残保险条例详见《员工伤残保险条例》。
2.7 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详见《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例》。
2.8 消防法详见《消防法》。
2.9 消防安全检查条例详见《消防安全检查条例》。
2.1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详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 职业健康安全规定3.1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详见《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详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3 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详见《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3.4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详见《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
3.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详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3.6 矿山安全规定详见《矿山安全规定》。
3.7 林业安全规定详见《林业安全规定》。
3.8 水利安全规定详见《水利安全规定》。
3.9 铁路安全规定详见《铁路安全规定》。
3.10 民航安全规定详见《民航安全规定》。
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本文档主要列举了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工业安全条例、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职业健康安全: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着力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劳动者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工业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规定在我国所有从事工业生产、科研、试验及其它技术性活动的场所必须遵照执行的一部法规。
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部门制定的国家基本劳动法律,包括劳动合同、工资以及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a95b4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8.png)
培训内容: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添加项标题
培训形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包括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实际操作演练等,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添加项标题
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参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推动全球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
行政处罚: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等。
刑事责任:对严重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信用惩戒: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惩戒,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示。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修订背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
修订历程:从国家到地方,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修订内容:增加新业态、新工艺的职业安全健康规范
修订意义: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加强其系统性和协调性。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行为。
制定目的:保障劳动者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实施方式: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加强监督和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制定的安全卫生准则
目的: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等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和宣传,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612c53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6.png)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概述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性文件。
通过明确各种职业病防治措施及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规范企业运作,使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免受损害。
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包含关于职工工作休息、劳动条件、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了职工在工作中的权益和安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其中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责任、惩罚等内容,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其中规定了预防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处理职业病等方面的措施,保障了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
三、欧美相关法律法规1.《欧盟职业安全与健康指令》欧洲联盟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指令》对成员国组织和个人提供了职业安全健康的规范,要求雇主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等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一部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通过规定工作场所的健康标准、培训要求、工作条件等,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四、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国、欧美地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外,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
比如加拿大的《加拿大劳动法》、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安全法》等,均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五、结语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f79ec5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4.png)
5. 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 和处理制度
6.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7. “三同时”制度 8.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
卫生)预评价制度
2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Ⅰ)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的核心,是组织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 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 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 安全卫生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 作人员和各岗们生产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 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 制度。
11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Ⅱ)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执行机构设在行政部门,设置原则、管理体制、 职责、权限、监察人员任免均由国家法律、法规 所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与被监察对象没 有上下级关系,只有行政执法机构和法人之间的 法律关系。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在法律授权范 围办可以采取包括强制手段在内的多种监督检查 形式和方法来执行监察任务。
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第四部份第十条第一款:雇主应保证作业场所使用的 所有化学品均按第七条的要求加标签或加以标识,化 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己按第八条的要求提供并可供 工人及其代表使用。
32
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第四部份第十条第二款:收到尚未按第七条要求加帖 标签或加以标识,或尚未按第八条要求提供化学品安 全说明书的化学品的雇主,应从供货人或其他合理的 可能来源处获得有关资料,在未获得此种资料前不应 使用此种化学品。
13
七、“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 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 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 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9170a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及部分标准清单在现代社会,职业健康安全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和员工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国家和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本文将为您列举一些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部分相应的标准,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
例如,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旨在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根据该法,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侵害的重要法律。
根据该法,用人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供职业病防治的必要设备、装置和药品。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鉴定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监测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监测规范》是国内监测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标准,以及监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规范》是用于指导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标准之一。
该规范包括了对职业病预防、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水平。
二、部分标准清单:1. GBZ1-2010《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术语》该标准规定了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术语的定义和应用,对于理解和使用相关术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GB/T 18881-2014《环境与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分析方法指南》该标准规定了环境与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分析的方法和要求,有助于对工作场所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目录
![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4b9e0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f.png)
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标准目录一、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二、主要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想及部门规章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目录(节录)GB 3805-83 安全电压GB 2811-89 安全帽GB/T 14440-93 低温作业分级GB 4776-84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GB 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GB 4200-84 高温作业分级GB 935-89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 4053.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 4968-85 火灾分类GB 12299-90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GB 8196-8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12023-89 绝缘皮鞋GB 6442-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72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0-86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 15052-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0055-88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 5306-8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12330-90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GB 190-8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9665—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T16180—199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l6371—1996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十二、消防综合GB/T 4968—1985 火灾分类GBl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GBl4561—1993 消火栓箱GBl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l7945—2000 消防应急灯具十五、灭火技术GB/T 803—1989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指数的测定GB 4397—1998 手提式1211灭火器GB/T16669—199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GB/T16668—1996 干粉灭火系统部件通用技术条件十六、消防设备与器材GB/T1363—1992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GB 3265—1995 内扣式消防接口GB 3445—1993 室内消火栓GB 3446—1993 消防水泵接合器GB 4065—1983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GB 4351—1997 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GB 4395—1992 化学泡沫灭火器用灭火剂GB 4396—1984 二氧化碳灭火剂GB 4398—1999 手提式水型灭火器GB 4399—1984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GB 4400—1984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GB 4401—1984 手提式酸碱灭火器GB 4402—1984 手提式于粉灭火器GB 4452—1995 室外消火栓通用技术条件GB 4453—1984 消火栓连接器GBl2515—1990 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GB/T13463—1992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GBl3365—1992 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l3532—1992 于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十八、机械安全GB/T6719—1986 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GB 9449—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l2265.1—1997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l22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l6804—1997 气瓶警示标签十九、机车、车辆GBl495—19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 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二十二、其他。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617a65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b.png)
2024年3月
•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 宪法规定劳动权益 • 职业安全健康基本法概述 • 职业安全健康专项法概述 • 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规与标准 • 其他要求
目录
01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 系概述
我国对职业安全健康的重视
多层次的规范体系
从宪法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面,我国已对职业安全 健康进行了全面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这意味着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和责任参与劳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国家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包括发展经济、提 高科技水平、扩大就业门路等,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
技术规范是指对技术操作和操 作过程的规定和要求。在职业 安全健康领域,技术规范往往 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 问题,如机械安全、电气安全 、消防安全等。
工种规范是针对特定工种制定 的安全卫生要求。这些要求包 括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注意 事项、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 理方法等,是保障职工安全健 康的重要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保障作用
法规体系基础
《劳动法》的出台为职业安全健康法 规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提供法律依 据和保障。
主要体现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规 范用人单位行为、建立监督机制,惩 罚和纠正违反法规的行为。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 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是涉及职业安全健康的关键章 节。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全面保障。强调劳动关系 的平等和公正,要求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建立监督机制,对违 反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和纠正。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3353b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7.png)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清单职业健康安全是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工作,在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和约束相关工作。
本文就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清单进行详细说明。
一、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1.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保障了员工的权益和利益。
此外,该法还明确规定了职工的基本权利,包括安全权、职业卫生权等,对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2.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中国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旨在加强安全生产规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它,保障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避安全风险,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
3.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对职工的健康起到了关键性的保障作用,同时规定企业有必要为职工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
4.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规定了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时的相关保障政策,从而减轻伤者与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受害者的基本权益。
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1. 投资方投资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投资政策,在中国范围内从事各种投资开发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
投资方应评估工作场所有潜在危险物质和危险因素,合理规划工作场所,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2. 雇用者“雇用者”是指向员工提供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和实权担保人。
雇用者要负责向雇员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确保工作场所健康安全。
3. 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是保护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威组织。
在职业病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上,工会组织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护职工的安全权益,使职工的生产工作处于安全环境中。
三、其他清单1. 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研究不同应急事件的置的危害程度、暴露和毒性特性等,针对性地制定的数值标准。
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介绍
![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e3c1e6f01f69e314332945f.png)
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介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该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和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依据,同时它以国家意志把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建立在法律保证的基础上,既是劳动者在劳动问题上的法律保障,又是每一个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n它的颁布改变了我国劳动立法落后的状况,不仅提高了劳动法律规范的层次和效力,而且为制定单项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该法共13章107条,与职业安全健康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注: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74号令)第3条的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修改为四十小时。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36条、第38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2.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劳动法》第6章为“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条款(第52条至第57条),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9ae98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a.png)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在中国的实施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规定了雇主和劳动者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灾害事故的发生。
劳动者有义务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安全设备,并参加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定了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责任。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个人在生产活动中有义务采取安全措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和责任。
雇主有责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者有义务配合职业病防治工作,接受职业病防治措施和监测检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该法规定了矿山行业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要求。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装备,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法规定了建筑行业的安全要求和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该法规定了火灾防控的责任和要求。
场所所有人、经营单位必须按照消防法规提供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这些法规的宣传和落实,企业和个人也应积极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的责任,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安全而制定的具体规范。
这些法规的实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减少职业灾害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48470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0.png)
《共同纲领》
《宪法》(54年)
“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
“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第一阶段 初建时期 三大规程——1956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安全生产法》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01
从业人员的权利——八个方面 从业人员的义务——三个方面 工会的作用——第五十二条
02
《安全生产法》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社会公众的监督
社区的监督
《厂长、经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格认证规定》
01
总则 认证条件 培训 考核发证 《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的管理》 附则
01
01
02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与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范围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与发证 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矿山安全法》 《劳动法》 《安全生产法》
2.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范围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 (2)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 (3)职业健康安全规章 (4)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5)相关法律法规 (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7)国际劳工公约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a00d031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f.png)
2023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清单第一章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1.1 第一条、第二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劳动条件良好的权利。
1.1.2 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并对劳动者进行劳动保护教育。
1.1.3 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要落实职业卫生、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1 第一章、第二章:规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2 第八章:规定用人单位要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3.1 第二章: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2 第三章:规定职业病防治应当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4.1 第一章: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第二章环保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1.1 第一章、第二章: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
2.1.2 第三章: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要求用人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2.1 第一章、第二章:规定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
2.2.2 第四章:规定排放标准和水质监测控制要求。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3.1 第二章: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原则和责任主体。
2.3.2 第三章:规定固体废物处置的审批和管理制度。
第三章安保法律法规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1.1 第一章、第二章: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
3.1.2 第九章:规定开展维稳工作的职责和权利。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2.1 第一章、第二章:规定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
3.2.2 第三章、第四章:规定火灾事故预防、监督和管理制度。
结尾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本文档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清单,内容详细,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多个方面。
职业健康安全关联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关联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58e6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4.png)
职业健康安全关联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是指为了保障从事工作的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如下:1.《劳动法》:我国的《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了一些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规定,如雇主必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劳动者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等。
2.《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专门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而颁布的法律,其中涉及了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如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和职业毒害防治等。
3.《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专门针对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其中包括了雇主必须提供洁净的劳动环境、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等要求。
4.《矿山安全法》:矿山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具有特殊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矿山安全法》对矿山领域的安全生产进行了规范,包括要求矿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等。
5.《建筑施工管理条例》: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需要特别注意职业健康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条例》规定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组织职业卫生检查等。
6.《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是一个与职业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包括禁止酒驾、限制疲劳驾驶等。
7.《化学品管理条例》:化学品工业是一个存在安全风险的行业。
《化学品管理条例》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8.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除了法律法规外,国家和行业还有一些标准,如《安全生产标准化》、《劳动保护用品》等,这些标准对职业健康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指导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fb7d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f.png)
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是指为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制定出来的法律规定。
以下是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1. 全国安全生产法全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它规定了在工作中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该法规还对安全生产中的事故预防、应急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 《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中的基本法规之一。
它在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落实在工作场所中进行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的义务。
3.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又一重要法规。
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业病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并加强对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的监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4. 《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对全国安全生产法进行了具体清晰的细化,并进一步规定了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
5.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规定从业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法规。
它在规定劳动关系的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的义务。
6.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职业安全和健康监管部门监督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的权利和职责,如对违反职业安全和健康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查处等。
7. 《建筑法》《建筑法》规定了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义务,如在建筑施工中开展职业病预防等方面的规定。
以上这些法律法规都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基本法规,用人单位和职工们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贯彻实施,以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要求解析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要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b7bd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7.png)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要求解析随着职业健康问题的日益引起重视,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
在中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逐渐完善,以下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解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规,雇主必须负责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具有严重危害的工作,如有危险环境或者没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工会组织也应当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管理,代表员工维护其权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针对职业病问题而制定的专门法律,该法规对于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有着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必须对可能造成职业病的工作环境和作业过程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同时,员工有权知晓和了解所处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旨在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并确保员工参加职业健康管理和安全培训。
该法规还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隐患排查和预防,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员工也有权提出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 /T 28001)是一项指导性国家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规范。
该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五、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公约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根据该组织的公约,中国也需要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
其中最重要的公约是《劳动保护公约》(C155)和《职业卫生防治公约》(C161)。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56cb6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f.png)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劳动环境的关注,职业健康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整理了一份职业健康安全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以供参考。
一、国际组织制定的法规1.《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宪章》:这两个国际劳工组织的文件是在国际范围内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依据。
其内容包括了职业病的预防、职业事故的防范、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
2.《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该标准是为了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而制定的。
二、中国制定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规明确了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并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卫生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规定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职业病鉴定和赔偿等事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护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划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要求。
三、美国制定的法律法规1.《美国安全与健康法案》(OSHA):该法案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不受伤害。
2.《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OSHAS18001):该管理体系是一套关于全面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标准。
四、欧洲制定的法律法规1.《欧洲劳工保护指令》:该指令对所有欧洲国家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供了最低安全标准。
2.《欧洲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该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五、其他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职业健康安全。
例如:1. 加拿大颁布了《加拿大劳动部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2年10月1日
全国人大
对公司的女工,公司安排女工在办公室工作,没有安排重体力工作的情况,公司没有怀孕的女工,女工每年参加公司组织的体检
12.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
对公司的女工,公司安排女工在办公室工作,没有安排重体力工作的情况,公司没有怀孕的女工,女工每年参加公司组织的体检
2006、11、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公司制定了机械伤害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高空坠落应急预案、物体打击应急预案,配备了相应的应急器材,并组织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演习。
2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8年1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未发生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评价结论:通过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评价,我公司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没有未遵守相关法规按要求的情况发生。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发布单位
合规性评价
2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09年5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公司制定了机械伤害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高空坠落应急预案、物体打击应急预案,配备了相应的应急器材,并组织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演习。
2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国务院
根据劳动合同法要求,由综合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了国家要求的劳动保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公司确定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岗位职责,辨识了公司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安全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工程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制度。
9.
《工伤保险条例》
自2004年1月1日
国务院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为每位员工办理了工伤保险,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过重大工伤事故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日期/修改日期
发布单位
合规性评价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4年2月1日。
国务院
公司确定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岗位职责,辨识了公司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安全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所有进场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工程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制度。针对施工的施工设备在使用前进行了安全检查
全国人大
根据劳动法要求,安排男职工和女职工的工作,合理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和休息时间,并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每周休息两天,对加班工作职工给与加班费用,对危险场所制定了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现场安排安全人员每日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员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采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008年9月3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2008年10月28日
全国人大
根据消防安全的要求,公司制定了应急预案,配备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并且组织员工学习了应急预案和组织进行了消防演习。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对电焊工等有害工种,公司发放了口罩、面罩等劳动用品。
8.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大
按照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公司确定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岗位职责,辨识了公司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安全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工程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日期/修改日期
发布单位
合规性评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
全国人大
根据国家宪法要求,合理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和休息时间,并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发布
1995年1月1日实施
13.
1988年9月1日
国务院
对公司的女工,公司安排女工在办公室工作,没有安排重体力工作的情况,公司没有怀孕的女工,女工每年参加公司组织的体检
1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7月1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公司目前施工项目没有使用特种设备
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2009年7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安全施工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本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19.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009年9月1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公司确定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岗位职责,辨识了公司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安全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所有进场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工程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制度。针对施工的施工设备在使用前进行了安全检查
2004
建设部
公司施工通常在室内进行施工,因此,公司施工过程中非常注意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管理,施工完成后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将现场打扫干净,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必须清理干净,保持现场整洁。
1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787-1993代替GB3787-83
2009
建设部
对手持电工工具,使用前由安全员对工具的安全情况和设备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经过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使用,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日期/修改日期
发布单位
合规性评价
5.
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2008年三月2日批准
市建设委员会、技术监督局
公司确定了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岗位职责,辨识了公司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安全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工程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制度。
2005-07-01
建设部
公司施工现场通常使用甲方提供的电源,个别情况下公司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使用临时电源,使用前由安全员和项目经理对临时用电进行安全检查验收,只用验收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使用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日期
/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日期
发布单位
合规性评价
16.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