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实用word文档 (12页)
2021年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制度

There is a process for everything. Hold on and hold on again.通用参考模板(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制度宁波银行员工内部退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行内部退养(以下简称内退)管理工作,维护内退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在岗员工和内部退养人员。
第二章办理程序第三条女员工年满47周岁、男员工年满52周岁的,可申请办理内退。
经当地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确认可50周岁退休的女员工,年满45周岁可申请办理内退。
第四条员工内退时出生时间的认定,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第五条员工在待岗期间达到内退条件的,可办理内退。
第六条员工办理内退由本人自愿提出书面申请。
当地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承诺50周岁退休的女员工,在申请内退的同时须承诺50周岁退休。
第七条员工内退由总行集中审批。
各行将申请内退人员花名册(附件1)报送总行;总行依据报送材料对员工内退资格进行审查。
员工办理内退手续包括:(一)填写《员工内退审批表》(附件2);(二)与所在机构变更〈〈劳动合同书〉相关内容;(三) 与所在机构签订《内退协议书》(附件3)。
各行在办理上述手续时,需用总行统一制定的文本。
如因需要;也可在报经总行审批后,结合本行特点增加相关条款。
第三章待遇标准第八条内退人员的退养费计算公式为:退养费 = 退养金 + 内退时享受的生活性津补贴退养金 = (行员工资 + 行员工资 6 乘 4)乘计发比例行员工资计算方法为:以1999年档案职务工资标准为基础,每两年晋升一次,计算至办理内退手续当月。
晋升级差比照国家公务员中现行行员工资等级级差确定。
第九条退养金计发比例比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发[1993]85号)执行,即工龄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龄35年及以上的按90%计发.内退人员在内退期间工龄达到以上条件的,相应调整计发比例。
2024版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版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协议背景与定义1.1 退养协议的定义1.2 员工的定义1.3 内部退养的定义第二条协议双方2.1 甲方(单位)名称及代表2.2 乙方(员工)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第三条退养条件3.1 乙方可申请内部退养的条件3.2 甲方同意乙方可申请退养的条件第四条退养程序4.1 乙方向甲方提出退养申请4.2 甲方对乙方申请进行审核4.3 双方协商确定退养起始日期及工资待遇第五条工资待遇5.1 退养期间的基本工资5.2 退养期间的奖金、补贴及福利5.3 退养期间的五险一金缴纳第六条工作交接6.1 乙方在退养前应完成的工作交接6.2 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工作交接协助第七条保密协议7.1 乙方的保密义务7.2 保密信息的范围及期限第八条解除或终止协议8.1 双方解除或终止协议的条件8.2 解除或终止协议后的权益处理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解决方式9.2 双方选择的争议解决机构第十条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10.1 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第十一条其他条款11.1 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11.2 本协议的修改及补充第十二条合同生效12.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12.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三条双方信息13.1 甲方(单位)全称13.2 乙方(员工)姓名及联系方式第十四条签署日期14.1 本协议签署日期:2024年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协议背景与定义1.1 退养协议的定义:本协议是指甲方(单位)与乙方(员工)之间,基于乙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职,双方协商一致,乙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甲方同意给予乙方一定的经济补偿及福利待遇,并约定其他相关事项的协议。
1.2 员工的定义:乙方是指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照甲方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从事工作的员工。
2019年20-430企业可以单方面为员工办内退吗

问:企业可以单方面为员工办内退吗?答:首先“内退”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其次,企业不可以单方面为员工办理“内退”。
国务院1993年《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不得强迫员工内退。
企业安排员工内退必须符合如下条件:●企业有富余职工;●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企业领导批准。
如果单位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强硬要求职工达到一定年龄必须要办理内退手续是违反国家政策,是违法的。
参考法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例:安徽省某县公路运输公司在职工胡某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其本人未提出申请的情况下,要求其内部退养,胡某认为公司剥夺了他的劳动权而与公司对簿公堂。
2007年4月25日,安徽省某县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公司安排胡某到岗上班,并补发停岗之日起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
胡某于1976年退伍后被分配至某县公路运输公司工作。
2006年8月1日,公司依据职代会通过的《某县公路运输公司职工内部退休的规定》和《关于职工内部退养的通知》之规定,通知年满55周岁的胡某于2006年9月1日起实行内部退养。
为此,胡某向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该委员会裁决公司安排胡某到岗上班。
公司不服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企业是依民主程序制定的规定对职工实行内部退养,请求确认对胡某实行内部退养合法有效。
诉讼过程中,胡某提起反诉,请求法院判令公司恢复其工作,并补发停岗之日起所欠发的工资、年终奖金和福利待遇。
法院经审理认为,《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明确规定,“职工距离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某县公路运输公司在职工未达法定退休年龄和本人未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依据内部文件规定安排职工离岗,侵犯了职工的劳动权利,遂作出上述判决。
解: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内退”适用主体为国有企业员工;●“内退”只适合离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员工;●“员工提出申请”是企业决定“内退”的前提。
王文生、被中央储备粮太谷直属库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王文生、被中央储备粮太谷直属库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8.17【案件字号】(2020)晋07民终216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胡晓明韩敏张媛【审理法官】胡晓明韩敏张媛【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当事人-个人】)【代理律师/律所】王玉马山西敦宇律师事务所;袁国清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贾凯昇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玉马山西敦宇律师事务所袁国清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贾凯昇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玉马袁国清贾凯昇【代理律所】山西敦宇律师事务所山西晋商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本院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双方签订的《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二)被上诉人是否应补偿上诉人从内退之日起与在岗员工的收入差距。
【权责关键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效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撤销代理合同新证据质证诉讼请求驳回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执行诉讼时效【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双方签订的《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二)被上诉人是否应补偿上诉人从内退之日起与在岗员工的收入差距。
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首先,王文生与太谷直属库签订《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时,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本案中,太谷属库根据中储粮山西分公司要求,制订了《太谷直属库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经中储粮山西分公司批准后公布实施,该方案符合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相关国家政策。
该方案为包括被上诉人在内的全体员工提供了岗位竞争、双向选择、内部退养、内部待岗、自谋职业等选择去向方式。
王文生选择了内部退养,并提交了《选择去向申请书》和签订了《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
因此,根据现有在案证据无法证明王文生在签订协议时,太谷直属库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这四类特殊人员,企业招用需要特别注意(赠《劳动人事风险调查问卷》)

个人是否符合劳动者条件是审查劳动关系一方主体是否适格的重要基础,对于该主体实践中也存在几种特殊情形,那么企业在招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和招用内退、停薪留职、下岗待岗、停产放长假人员四类特殊人员时,该如何注意风险防范?本文笔者将在处理企业劳动用工方面遇到的四类特殊情形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司法实践,为企业提供劳动用工合规指引,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工风险。
一、招用未成年人涉及的风险问题个人作为劳动者有最低年龄限制,那么是不是通常理解的未成年人均不能作为劳动者适格主体呢?根据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未成年人的框架下,应当区分未满16 周岁人员和已满16 周岁未满18 周岁人员两类不同情况,下面笔者通过具体案例来呈现。
(一)裁判分析1、我国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案例 1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普兰店区 A 汽车修配厂、于某等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2020 )辽02 民终623 号裁判观点:招用未满16 周岁未成年人行为构成非法用工行为。
因童工系非法用工,不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
裁判摘要:原告于某经人介绍到被告A 修配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口头约定工资待遇,原告受雇时未满十六周岁。
2018 年7 月29 日被告在工作中突然意识不清,摔倒在地,原告在受伤时未满16 周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被告招用原告行为构成非法用工行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受伤职工认定为工伤必须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因童工系非法用工,不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故无法对非法用工童工进行工伤认定。
《辽宁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16 号)第十六条第(三)项也规定:“用工单位非法使用的童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内退协议合同模板

内退协议合同模板这是小编精心编写的合同文档,其中清晰明确的阐述了合同的各项重要内容与条款,请基于您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修改以得到最终合同版本,谢谢!内退协议合同模板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鉴于乙方因年龄、身体健康等原因,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乙方提前内退。
为确保双方在内退过程中的权益,现就内退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内退条件1. 乙方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退条件,且符合甲方内退政策的相关规定。
2. 乙方自愿提出内退申请,并经过甲方批准。
3. 乙方在内退前,应当履行完毕与甲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职责。
二、内退待遇1. 甲方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为乙方办理内退手续,确保乙方享受应有的内退待遇。
2. 乙方内退后,甲方应支付乙方内退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医疗待遇等。
具体待遇按照甲方内退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3. 乙方内退后,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甲方协助解决的,甲方应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帮助。
三、内退后的义务和权利1. 乙方内退后,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有损甲方声誉的活动。
2. 乙方内退后,仍享有甲方规定的合法权益,如参加企业文化活动、获取甲方新闻资讯等。
3. 乙方内退后,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甲方规定,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保密协议1. 乙方在内退过程中,应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机密信息。
2. 乙方同意在合同有效期内及内退后,不得向第三方泄露甲方的任何机密信息。
3. 如乙方违反保密协议,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并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五、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 双方同意,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可协商变更、解除或终止本合同。
2. 甲方有权在合同期内提前解除或终止本合同,但需提前通知乙方,并支付乙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3. 乙方有权在合同期内提前解除本合同,但需提前通知甲方,并承担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2019年银行内退政策及现状.doc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内部退养管理暂行办法为深化用工制度改革,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妥善安置机构撤并、下岗分流中的富余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本办法所指“内部退养”(以下简称“内退”)是农业银行对在册正式员工中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的下岗人员,经组织批准后实行的系统内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制度。
已按照《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调整基层机构、减员增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农银行[1998]42号)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但尚未纳入地方养老保险统筹领取养老金的员工,适用本办法。
一、内退条件(一)在机构撤并、优化组合中难以安置的富余员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1、男员工满55周岁,女干部满50周岁,女工人满45周岁。
2、连续工龄满30年。
(二)原固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为5、6级,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1、男员工满50周岁,女员工满45周岁。
2、连续工龄满25年。
二、内退审批程序内部退养坚持本人自愿申请,组织批准的原则,具体程序如下:(一)由申请内退员工本人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
因病申请内退的员工应同时提供劳动鉴定部门的劳动能力等级鉴定。
(二)员工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同意后填写《中国农业银行员工内部退养审批表》。
(三)报省级分行(含直属分行、学院)人事部门审批后,办理有关内退手续。
三、内退员工待遇(一)内退员工在内退期间改发内退生活费,其原工资做为档案工资保留。
内退生活费比照退休人员,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责任目标津贴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内退时工龄满30年的按85%计发;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龄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内退生活费从“劳动保险费”科目列支。
内退人员的其他费用仍按原渠道列支。
企业退休、内退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共5篇]
![企业退休、内退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9d5d8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7.png)
企业退休、内退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共5篇]第一篇:企业退休、内退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甲方为推进企业退休、内退职工的逐步社会化管理工作,经与乙方平等协商,委托乙方代为管理甲方全部的退休、内退职工,乙方同意接受甲方委托。
双方达成如下一致协议:一、委托内容、对甲方患病住院的退休、内退职工的探视慰问;2、节假日期间对退休、内退职工的慰问活动的组织开展;3、退休、内退职工各种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4、对去世的退休、内退职工的后事处理工作;5、退休、内退职工活动场所、设施及办公用品的管理;6、退休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对退休、内退职工中的孤寡、精神病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职工的管理;、异地居住的退休、内退职工医药报销手续的办理工作;9、退休、内退职工的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的宣传等工作;10、退休、内退职工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二、甲方的责任和义务(一)负责将本单位原退休、内退职工的活动场所提供给乙方管理和使用;(二)甲方将委托乙方管理的退休职工的人事档案整理完善后,一次性移交给乙方管理,移交前按档案管理规定对档案室配备好铁门、铁窗、铁柜、空调、电脑及消防器具;(三)负责支付以上委托活动的专项费用、办公、活动设施的维修费用及特殊人群的特殊开支(服务)费用。
三、乙方的责任和义务(一)乙方应成立一个受托管理机构(托管委员会),负责对甲方退休、内退职工的管理工作;(二)负责协助医院建立和完善退休、内退职工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退休、内退职工的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三)代表甲方对退休、内退职工发放年节慰问品、慰问金;(四)代表甲方办理对去世的退休、内退职工的后事处理工作;属于高级职称职工或原中层管理职工的,应事先报告人力资源部;属于原厂级领导的,应事先报告厂工会;(五)代表甲方对患病住院的退休、内退职工探视并发放慰问品或慰问金;属于高级职称职工或原中层管理职工的,应先报告甲方人力资源部;属于原厂级领导的,应事先报告厂工会;﹝六﹞负责对甲方异地居住退休、内退职工办理医药报销手续;(七)组织退休、内退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包含外出参加的团体文体活动);(八)负责管理好委托的企业退休职工人事档案;(九)负责管理好退休、内退职工活动场所、设施及办公用品;(十)负责做好对退休、内退职工中的孤寡、精神病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职工的管理。
内退协议

内退协议
甲方:
乙方:
经乙方本人自愿申请,遵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甲方同意为乙方办理内退手续。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相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1、甲方于年月日前为乙方办理内退手续,自次日起,甲方不再支付乙方工资。
2、甲方必须按月给乙方发放生活费,发放日期为每月日前,发放标准为元/月,直至乙方正式退休当月止。
3、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至乙方正式退休的当月止,缴费基数以××市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
个人应缴部分由乙方自行承担,乙方同意该部分由甲方代缴并从每月发放的生活费中予以扣除。
4、内退手续办理完毕后,甲、乙双方保留劳动合同关系。
然鉴于甲方需另外招聘人员从事乙方原工作,故内退期间,乙方自愿放弃返岗继续工作的权利。
5、乙方在内退期间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与甲方无关,由乙方自行承担。
6、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协议自动终止,同时劳动合同也自动终止:
(1)乙方死亡的;
(2)乙方出境定居的;
(3)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劳动教养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拘留10天(含)以上的;
(4)乙方有严重损害甲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的;
(5)乙方有其他严重损害甲方利益的行为的。
因乙方行为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甲方保留追究乙方责任的权利。
7、乙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由甲方及时为其办理退休申报手续。
退休手续办理完毕后,本协议自动终止。
8、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内退人员的劳动合同关系

内退人员的劳动合同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企业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内退制度方面,我国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内退人员的合法权益。
内退人员,是指在用人单位内部因结构调整、人员优化等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
本文将从内退人员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认定、内退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内退人员的劳动合同关系认定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由此可知,内退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内退人员在用人单位内部享受一定的待遇,如工资、福利等,这些待遇均来源于用人单位的支付。
因此,内退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尽管内退人员未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但用人单位仍需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并承担相应的福利待遇。
这也说明,内退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依然存在。
二、内退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1. 工资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内退人员虽然未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但仍然享有工资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内退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等因素,计算并支付工资。
2. 社会保险内退人员虽然未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但用人单位仍需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内退人员在其内退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因其未实际工作而停止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3. 福利待遇内退人员在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同时,还享有用人单位规定的其他福利待遇。
如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病假等相关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内退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其福利待遇。
枣矿集团强制内退不合法,应迅速纠正

枣矿集团强制内退不合法,应迅速纠正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规定男55周岁,女50(工人45)周岁,办理内退。
枣矿集团强制内退行为不合法,理由有三。
1、国务院1993 年第111 号令明确规定了法定的内退条件,即应出于职工本人自愿,强制内退明显违背了行政法规。
2、《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内退行为实际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原有劳动合同的变通履行。
如非出于职工自愿的内退合同行为,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应归于无效。
3、宪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这说明,劳动者劳动的权利,非有法定事由,其单位无权剥夺。
枣矿集团的行为也违背了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综上所述,枣矿集团现行的内退政策,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们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强行剥夺了我们的劳动权并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
据此,我们要求枣矿集团本着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究、有错必改的原则,迅速纠正违法违规的内退行为,并妥善落实因企业过错而造成内退干部权益损失的责任。
最新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

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员工签署的退休协议是否无效?第一部分:员工内部退休协议公司名称员工内部退休协议:(以下简称甲方)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乙方)根据1993年国务院第111号令的有关规定和公司内部退休的有关规定,结合目前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甲方同意从照顾老员工利益的角度为乙方办理内部退休。
为保证乙方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经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协议。
一、乙方已经符合内部退休条件,并已申请内部退休手续。
内部退休的生效日期是一月。
2 、乙方内部退休的内部退休补贴1、乙方离职,从内部退休当月起享受甲方给予的内部退休补贴。
内部退休补贴标准按内部退休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
每月人民币元,乙方享受的内部退休补贴在正式退休当月结束。
2、乙方的内部退休津贴由甲方从内部退休当月至正式退休当月按月支付。
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1、退休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障和公积金待遇。
根据北京市规定的缴费比例,个人缴费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应付退休津贴中代扣代缴,单位缴费部分由甲方按月足额缴纳。
2、乙方办理内部退休时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乙方每月的内部退休补贴作为下一年度的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低于北京市当年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的,按北京市当年最低缴费基数执行。
3、A 、B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的调整以及年度缴费基数的调整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
四、退休前已享受公司补充医疗政策的人员,退休人员按医疗保险规定享受待遇,其余按公司补充医疗政策享受部分报销。
五、退休前已享受公司企业年金的,退休前的相关标准为6 、退休人员享受公司的年度体检及相关节日慰问福利,其他相关福利在退休前按相关标准执行。
七、如果乙方出国定居或死亡,甲方将停止支付退款补贴,甲方、乙方将不再支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八、乙方的职称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由公司保存。
未经公司许可,不得将其借给任何其他单位。
专业内退政策:2024年版协议指导文件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专业内退政策:2024年版协议指导文件本合同目录一览1. 专业内退政策概述1.1 政策目的1.2 适用范围1.3 政策内容2. 内退条件2.1 基本条件2.2 特殊条件2.3 条件评估与认定3. 内退程序3.1 申请与提交3.2 审核与批准3.3 实施与执行4. 内退待遇4.1 退休金待遇4.2 医疗保险待遇4.3 其他福利待遇5. 内退人员管理5.1 人员管理原则5.2 组织架构与职责5.3 培训与发展6. 内退人员返聘6.1 返聘条件与程序6.2 返聘待遇与工作内容6.3 返聘管理与评估7. 合同解除与终止7.1 解除与终止条件7.2 解除与终止程序7.3 解除与终止后的待遇处理8. 争议解决8.1 争议类型8.2 争议解决途径8.3 争议解决时间与效力9. 政策变更与调整9.1 变更与调整条件9.2 变更与调整程序9.3 变更与调整的生效时间10. 政策解释与实施10.1 解释权归属10.2 政策宣传与培训10.3 政策监督与评估11. 附件11.1 相关法律法规11.2 政策实施细则11.3 填表说明与示例12. 签订日期与生效时间12.1 签订日期12.2 生效时间13. 签订主体信息13.1 甲方信息13.2 乙方信息14. 签字页14.1 甲方签字14.2 乙方签字14.3 见证人签字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专业内退政策概述1.1 政策目的本政策旨在为我国专业人员提供一种灵活的退休方案,既能满足专业人员的个人需求,又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通过制定内退政策,使专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提前享受退休生活,同时为组织培养新的优秀人才。
1.2 适用范围本政策适用于我司所有专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它专业岗位人员。
1.3 政策内容专业人员在内退时,将根据其工龄、职级和贡献等因素,享受相应的内退待遇,具体待遇规定见第五条。
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

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极益会诊台会诊意见一,关于詹c内退协议,内退规定的效力中煤第三建设集团公司机电安装处劳资社保科吴长金认为.该单位原先的内退规定,内退协议是无效的.国务院1993年(《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该单位与几十名年龄在25—47岁之间的职工签订内退协议,违背了上述规定.该单位发放的是"内退工资"而非生活费,其待遇大大超出了内退生活费的范围.与其说是"内退"不如说是带薪放长假.违背国家政策的内退规定和内退协议是无效的,应按原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劳部发【l9941259号)予以纠正和清理.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陈震认为.按照有关规定,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应及时转换职工人事(劳动)关系,原先的内退规定应废除,内退协议应终止弭中国社会保障案例回放本刊2006年第4期刊载案例反映,某事业单位与部分职工签订了内退协议.协议规定按档案全额工资5o%一7o%(含各项津贴)发放内退工资;内退人员年终考核,调标,调资升级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按在岗职工标准办理;内退本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要求上班.两年后,该单位成建制转变为企业,因管理模式,资金来源渠道发生实质性变化,难以承受内退人员的内退待遇,从而要求内退人员返岗工作或大幅度降低内退待遇.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孙玉宾认为.原单位改制后,对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是新单位的第一步程序,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就应该改正,如不改正,和不改制就没有区别.企业改制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地方,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从此角度看,原先的协议已不再具有效力.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刘东还认为.该单位的内退通知规定,内退本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要求上班.这条规定显然是变相地侵害,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违反(《宪法》及(《劳动法》的,因而应当无效.二,关于能否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山东省惠民县劳动保险局刘广义认为,首先,该单位出台的内部退养规定,属于单位行为,并不是政策,法规, 其出发点是为职工着想.当该单位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职工也应正确面对现实,为单位着想;其次,这些内退职工仍属该单位职工,应服从本单位工作安排,而且内退通知规定,内退职工本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要求上班,并未规定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因此单位有要求这些内退职工返岗工作的权力,这些内退职工也有返岗工作的义务.山西平阳机械厂再就业服务中心冯小俊云南省会泽县劳动保障局潘文森山西三皇侯马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劳资处黄立平认为,该事业单位改制转变成企业,则事业单位主体消灭,成为了企业单位.原先协议应视为"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协议无法履行",改制企业可与全体员工(包括协议内退职工) 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应就原先内退协议条款更改进行协商,用人单位可以提出要求返岗工作.吴长金,刘东认为,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内退职工是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因病及非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就不能要求其返岗工作;如系有劳动能力的人,单位在认识其内退规定的错误以后,在检讨纠正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职工返岗上班.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内退条件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予以纠正,要求这些人员返岗工作.三,内退职工不同意返岗工作时的处理在内退职工不同意返岗工作时,上述人员均认为用人单位可以降低内退待遇.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内退条件的,应该改为发放内退生活费;无劳动能力的部分职工应该改变其内退身份, 视其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规定处理,能办理病退的办理病退.对个别有劳动能力且不听劝解,拒不接受单位安排工作的职工,单位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是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也是获取报酬的条件.不满内退年龄,尤其25岁的职工,若不是丧失劳动能力,不愿返岗上班,想不劳而获,于法于情都是行不通的.用人单位与职工达成内退协议,即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劳动合同关系,一般情况下双方都应当履行,未经对方同意,一方不能擅自更改或停止协议的履行.原企业整体改制为新企业,对原企业所承担的权利义务,新企业仍有义务继续承担.企业改制属于企业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要求变更包括内退职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的合同.要求内退职工返岗工作或降低内退待遇都属于变更内退协议.如果企业就此未能与内退职工达成变更协议,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向律师点评:原单位的内退协议,确实违反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等文件,扩大了内退的范围,但是否必然导致内退协议无效,值得探讨.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获取劳动报酬,基本义务是提供劳务;与此对应,用人单位的基本权利是获取劳务,基本义务是支付劳动报酬.在现代劳动关系中,由于引进了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安全保障等理念,因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完全依赖于劳动事实,即在一定条件下,劳动者获取报酬,不一定需要提供劳动,如带薪休假.就权利而言,如果放弃权利并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权利,那么应允许权利人放弃权利.在劳动关系中,如果用人单位自主放弃权利,即工伤职工能否就缴费工资提起行政诉讼讨论案倒一伤残军人分配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2005年4月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为伤残4级.该职工从1994年起就停薪留职,但其单位一直按政策规定向社保机构申报缴费工资基数,并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社保机构按其缴费工资的75%核定了该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该职工认为应按其档案工资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其缴费工资基数,与社保机构发生争议.社保机构的做法是否有误?该职工能否就此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来信至本刊,或发e-mail至:*************************.cn.请注明姓名和详细联系方式.投整))>会诊台不要求劳动者提供劳动,并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应当是允许的.但未经劳动者许可,其义务是不能放弃(免除)的,有时即使劳动者许可,用人单位的义务也不能免除(如社会保险义务).从这一角度来说,用人单位扩大内退范围,即在劳动者不提供劳务的情况下,仍支付一定的工资,虽然不合((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的规定,但并不违反劳动法.由于((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等文件并未规定此种"内退"无效,且劳部发[1994]259号文针对企业,因此本人倾向认为本案中内退协议是有效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当对自己的法律行为负责,应当履行已经达成的协议.讨论意见中,既认为内退协议无效,又认为如果劳动者不同意返岗工作,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内退协议无效,那么自始就不成立,劳动者返岗工作就应当是无条件的;如果劳动者拒绝返岗工作,用人单位可按旷工处理.只有在内退协议有效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变更协议的问题.对此问题, 讨论者认为,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就返岗工作与内退职工达成协议,可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是正确的.如果用人单位不这么做,内退职工可要求继续支付内退工资或生活费. 用人单位在改制时,对内退问题,应执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劳社部发[2003121号)规定,即"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制前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一般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与职工的内部退养协议.由改制企业履行原内部退养协议的,应当在改制分流总体方案中明确".这样可以避免改制后的麻烦.]j[2006/08万。
企业内退协议(精选2024)(二)2024

企业内退协议(精选2024)(二)一、协议背景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退流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内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企业内退协议》。
二、协议内容1. 内退条件企业内退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员工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员工因病或伤残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经医院或专业鉴定机构确认无法恢复工作能力;- 员工请求内退并经企业同意;- 员工已在企业连续工作满X年;- 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政策的条件。
2. 内退手续员工提出内退申请后,应按以下程序办理办理内退手续:- 员工填写《企业内退申请表》,详细说明内退原因和要求;- 内退申请经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并报经人力资源部审批;- 人力资源部在收到内退申请后的X日内,完成内退申请的审核和审批,并向员工书面确认内退意向;- 员工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与内退相关的待遇和权益问题。
3. 内退待遇内退员工享有以下权益:- 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或离退休生活补贴;- 参加企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获得与原工作岗位相对应的退休金或一次性经济补偿;- 参加企业组织的公益性活动。
4. 内退合同企业与内退员工应签订一份《企业内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同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员工内退的原因和条件;- 员工享受的权益和待遇;- 员工内退后的责任和义务;- 合同的有效期和终止条件。
5. 内退后的服务企业将为内退员工提供以下服务:- 组织内退员工参加培训、讲座等活动,提高其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 建立内退员工的综合信息档案,为其提供相关证明和咨询服务;- 组织内退员工参加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康体活动等,促进互动与交流。
三、协议执行本协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企业内退事宜。
员工如需内退,应按照本协议的规定程序申请办理。
企业将严格按照本协议执行,并提供内退服务。
四、协议解释与终止1. 对于本协议的解释,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2018-2019】退养协议书与社会保险证明的word版本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退养协议书与社会保险证明的篇一:职工内部退养协议合同编号:职工内部退养协议甲方:乙方(内退职工):本合同于年月日在签订职工内部退养协议书合同编号:甲方:签订地点:乙方(内退职工):签订时间:年月日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规范职工内部退养的有关规定》,就已符合内退条件的乙方实行内部退养事宜,订立本协议,甲乙双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定义本协议所使用的特殊用语限定以下解释:1.内部退养:是指企业职工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企业改制需要,提前离开现有工作岗位回家休养,企业给予一定补助,待该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一种措施。
2.内退条件:是指界定乙方实行内部退养的条件。
[例: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乙方一般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工人编制中,年满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的男职工、年满45周岁以上(含45周岁)的女职工;干部编制中,男年满55周岁以上(含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2)男职工工龄满30周年以上(含30周年)、女职工工龄满25周年以上(含25周年);(3)患严重疾病或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其他疾病而不能正常工作的。
]3.乙方工龄:是指乙方参加工作后累计计算的工作年限,包括乙方在甲方的连续工作时间。
乙方内部退养时间也应计入乙方工龄。
第二条声明与承诺1.甲方保证按有关规定,按时、足额缴纳乙方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以下简称“四金”)。
2.以上“四金”属乙方个人应缴纳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3.乙方在内部退养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若有违反,按国家法律规定和甲方规章处理。
第三条合同约定1.鉴于乙方已符合内退条件,经乙方书面向甲方提出申请,甲方同意乙方自愿选择内部退养。
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

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篇一: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公司名称:(以下简称甲方)员工姓名: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根据1993年第111号国务院令的有关规定及公司有关内退规定,结合目前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甲方从照顾老员工利益的角度出发,同意为乙方办理企业内部退养。
为保障乙方内部退养后的基本生活,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一、乙方已符合内部退养条件,并申请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内退生效时间为年月。
二、乙方内部退养的内退补贴。
1、乙方离开原工作岗位,自内部退养之月起享受甲方给予的内退补贴,内退补贴标准按照内退前的月工资标准予以发放,为每月元,且乙方享受的内退补贴至正式退休之月止。
2、乙方的内退补贴自内部退养之月起至正式退休之月止由甲方按月发放。
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1、内退人员依法享受社保及公积金的待遇,按照北京市规定的缴费比例,个人缴费部分由甲方在乙方的应发内退补贴中代扣代缴,单位缴费部分由甲方按月足额缴纳。
2、乙方在办理内部退养当年以上年度乙方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次年以后以乙方的月度应发内退补贴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低于北京市规定当年最低缴费基数的按北京市当年最低缴费基数执行。
3、甲、乙双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的调整以及年度缴费基数的调整时点按照北京市的有关规定进行。
四、内退前已经享受公司补充医疗政策的,内退人员因病就诊或住院治疗,按医疗保险规定享受待遇,其余部分按照公司补充医疗政策享受部分报销。
五、内退前已经享受公司企业年金的,按照内退前的相关标准予以执行六、内退人员享受公司一年一度体检及相关节日慰问福利,其他相关福利按照内退前的相关标准予以执行。
七、乙方若出国定居或死亡,甲方停止支付内退补贴,甲、乙双方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八、乙方的职称证书、职(执)业资格证书,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需由公司进行统一保管。
内部退养合同是否有效[职工内部退养协议书]
![内部退养合同是否有效[职工内部退养协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7b29063bceb19e8b9f6ba4f.png)
《内部退养合同是否有效[职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搆要:内部退养期间,甲方按月支付内部退养生活费(大写)元,十一、本询议未尽事宜,按国冢有关法律、法规ms 执行,十三、本协旺本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r.乙方人事档垂中留存一份甲方:乙方: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本社减员增效方案的有关规走,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 订立本协议。
—、根据乙方实际情况,经乙方书面向甲方提出申请,甲方同意乙方自愿选择内部退养。
二、内部退养期间,甲方按月支付内部退养生活费(大写)元。
三、内部退养期间,遇国家调整离退休人员工资时,甲方根据国家规走对支付乙方的内部退养生活费相应迸行调整。
四、乙方在内部退养期间,甲方连续计算乙方工龄,按照甲方规走向乙方支付工龄工资和年功工资。
五、乙方在内部退养期间,享受与甲方在岗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但岗位待遇除外。
六、乙方无论在哪个档次内部退养,只要达到上一档次条件,甲方从次月起相应调整一个工资档次。
七、乙方所持有的股金由乙方提出书面申请,委托甲方理事会办公室将其股金按原值转让给甲方其他股东。
八、内部退养期间,甲乙双方按照法走比例交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乙方缴纳部分由甲方代扣、代缴。
乙方达到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甲方为其办理退休手续,本协议终止履行,按照退休有关规走执行。
九、内部退养间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城市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城市信用社的信誉和利益。
否则,甲方有权按照《平顶山城市信用社人事管理办法》给予乙方行政处分,乙方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律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及本协议。
十、乙方对在岗时经办的业务负有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对在岗时牵涉经济问题的要追究相应责任,违反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本协议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十二、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E卩章之日起生效。
十三、本协议正本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乙方人事档案中留存一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员工签订的内退协议是否无效
篇一: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
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
公司名称:(以下简称甲方)
员工姓名: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1993年第111号国务院令的有关规定及公司有关内退规定,结合目前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甲方从照顾老员工利益的角度出发,同意为乙方办理企业内部退养。
为保障乙方内部退养后的基本生活,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一、乙方已符合内部退养条件,并申请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内退生效时间为年月。
二、乙方内部退养的内退补贴。
1、乙方离开原工作岗位,自内部退养之月起享受甲方给予的内退补贴,内退补贴标准按照内退前的月工资标准予以发放,
为每月元,且乙方享受的内退补贴至正式退休之月止。
2、乙方的内退补贴自内部退养之月起至正式退休之月止由甲方按月发放。
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1、内退人员依法享受社保及公积金的待遇,按照北京市规定的缴费比例,个人缴费部分由甲方在乙方的应发内退补贴中代扣代缴,单位缴费部分由甲方按月足额缴纳。
2、乙方在办理内部退养当年以上年度乙方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次年以后以乙方的月度应发内退补贴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低于北京市规定当年最低缴费基数的按北京市当年最低缴费基数执行。
3、甲、乙双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的调整以及年度缴费基数的调整时点按照北京市的有关规定进行。
四、内退前已经享受公司补充医疗政策的,内退人员因病就诊或住院治疗,按医疗保险规定享受待遇,其余部分按照公司补充医疗政策享受部分报销。
五、内退前已经享受公司企业年金的,按照内退前的相关标准予以执行
六、内退人员享受公司一年一度体检及相关节日慰问福利,其他相关福利按照内退前的相关标准予以执行。
七、乙方若出国定居或死亡,甲方停止支付内退补贴,甲、乙双方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八、乙方的职称证书、职(执)业资格证书,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需由公司进行统一保管。
未经公司允许,不得外借给其他任何单位。
九、乙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甲方提前30天通知乙方,乙方应按照甲方的
要求提供必需的证明资料。
双方应相互协助,按照要求办理退休手续,乙方领
取养老金之月起停发内退补贴。
十、乙方在内退期间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的名誉和利益,否则,甲方有权按照公司的规定给予乙方相应的处分。
乙方
触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按甲方相应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本协议自行终止。
十一、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补充,与劳动合同一同保存,除本协议明确约定的条款之外,劳动合同的其余部分应继续有效。
十二、本协议经甲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乙方签字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年月日
乙方(签字):年月日
篇二:关于职工内退问题
一、企业内退政策
序:企业职工被强迫买断工龄后,因年龄都有在40,50的岁数,找工作十分的难。
上有老,下有儿女,又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落,谁又不想早点拿到退休
费,而过晚年。
我的提义是;企业买断的职工男的50岁,女的45岁,养老保
险金,交了15年的,可以退休,这解决了40,50职工的后顾之忧,对社会的
和睦。
和家庭的和睦,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
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生
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
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解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
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
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
年的”。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
法
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
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解读: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
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这部分职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
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
内退。
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
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
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
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
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
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
120%。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
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
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关于内退人员问题(由来)
内退人员是存续事务人员中人数众多的一个群体。
所谓“内退”,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简称。
国务院1993年《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九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修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
”可见,内退是企业富余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一种劳动管理形式,它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产物,对妥善安置企业富余职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然而,“存续分立,主业改制上市”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人员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把“人员难题挂起来再说”的权宜之计。
目前,在一些中央特大型企业内退人员问题已经积累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一方面表现在多数存续企业自身无法实现正常经营,难以有效解决内退人员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通过上市公司利用股市融资及业务收入反哺存续公司也存在诸多法律问题。
应当说,如何避免存续企业的困境和内退人员问题的扩大化,是国有企业改制中应当妥善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于当前已经存在的劳动关系及待遇差距问题如何进行化解,也是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
(一)内退人员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从改制历史看,国有企业在解决“内退”人员问题时,大多数地方和单位在改革中严格执行了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明确的3个条件: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企业领导批准。
但有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减员增效”指标,以吸纳新鲜血液、增强活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理由,对一些未达到内退年龄的职工做工作,动员其申请内退,甚至在做不通工作时干脆对未达到“内退”年龄的职工直接办理“内退”或以“内退”对待处理。
还有部分地方和单位在动员职工内退时夸大改制风险,诱导或强行分配内退指标,并放宽国家关于内退人员的年龄限制。
这些历史上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为日后的内退人员管理埋下了众多隐患。
2、在部分中央企业集团,随着上市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内退人员与上市公司职工的收入和生活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内退人员存在收入偏低、配偶下岗、子女就业困难等实际困难,要求企业提高生活福利待遇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
3、相当一部分内退人员赋闲在家,他们心态复杂、精神空虚,加之他们就业能力低、渠道狭窄,对当初选择内退感到后悔,不少企业内退人员提出返岗要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