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评分标准
机械设计评分标准
![机械设计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e10e65011ca300a6c390e5.png)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评分原则一、答辩的目的1、通过答辩,更准确地评定学生成绩,使同学对课程设计做较系统总结。
2、通过答辩,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有关知识,检查和发现自己的不足。
二、答辩要求1、答辩条件按要求独立完成了全部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说明书。
包括:装配图草图、打印好的装配图、规定零件图、设计计算说明书、软盘一并装入档案袋。
2、图纸要求(1)装配图要求①装配图要求按1:1比例、A0号图纸设计。
能正确、清楚的表示出相应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结构。
②制图及各项标注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③装配图上应标注有足够的特性尺寸、配合尺寸、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
所有配合尺寸、尺寸公差代号标注应正确清楚、齐全。
尺寸布置应整齐、清晰,并尽量集中在反映主要结构或特性的视图上。
④要有必要的技术性能参数并在图面适当位置列出减速器技术特性表。
⑤要有正确的零件编号按顺序连续排列。
采用符合国标的装配图标题栏。
明细表零件齐全,表中所列材料、规格、标准等符合规范,填写完整并与设计计算一致。
⑥应有必要的、正确的技术要求。
(2)零件图要求①零件图要求按1:1比例、A3号图纸设计。
要有能清楚表达零件结构的必要的视图和移出剖面,视图位置安排合理、表达清楚,符合制图标准;②全部尺寸标注要正确、齐全、清楚,标注时层次分明,不能形成封闭尺寸。
③注明所需的全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所注公差必须与装配图一致)。
④注明全部加工符号(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标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⑤采用符合图国家标准的零件图标题栏。
⑥有必要的技术要求:材料,热处理方法及硬度,未注圆角、倒角,中心孔,其余粗糙度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①说明书内容必须符合指导书规定要求,统一制作的封面及目录、任务书、正文、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约25-30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用A4纸,说明书电子版,塑料插条夹装好。
②说明书中的数据及有关内容必须和图纸一致,必须有全部设计计算及要求的校核计算内容。
机械工艺设计评分标准(热)
![机械工艺设计评分标准(热)](https://img.taocdn.com/s3/m/d8c9a3ef172ded630b1cb617.png)
铸件工艺设计评分标准
1、铸件工艺图分数分配:(20分) 铸件工艺图分数分配:(20分 :(20 1)浇注位置与分型面 ) 5分 分 2)加工余量、拔模斜度、 )加工余量、拔模斜度、 5分 收缩率和铸造圆角 分 3)型芯、冷铁和芯头确定: 5分 )型芯、冷铁和芯头确定: 分 4)浇注系统(冒口) : 5分 )浇注系统(冒口) 分 铸件工艺说明书: 20分 内容和分数分配同上。 2、 铸件工艺说明书: (20分)内容和分数分配同上。 说明书格式分: 说明书格式分: 5分
锻件工艺设计评分标准 锻件工艺设计评分标准
1、锻件工艺图分数分配: 锻件工艺图分数分配: (10分) 10分
6分 4分 1)锻件加工余量、余块、公差 锻件加工余量、余块、 加工余量 2)锻件图规范
2、锻造工艺卡: 、锻造工艺卡: (10分) 分 3、说明书内容和分数分配: (20分) 20分 、说明书内容和分数分配: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评审标准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72a4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6.png)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评审标准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评审标准1. 介绍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高校机器人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大赛评审标准是评判参赛作品的重要依据,它既贯穿着比赛全程,又决定着优胜者的产生。
我们有必要对大赛评审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2. 评审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大赛评审标准中,技术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系统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也应该充分体现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当今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
3. 具体评审标准(1)创新性:作品的独特性、前瞻性以及实用性将成为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是在机器人领域,技术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作品的创新性应该着重考量。
(2)技术实现:在评审过程中,技术的实现程度将被评判出来。
作品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这些都需要考虑其中。
(3)完整性与系统性:在现实生活中,机器人系统往往需要多种技术相互配合,作品是否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将成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4)实用性: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是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技术的创新如果不能体现出实际应用的意义,将难以被社会所接受。
(5)文档资料:评审过程中,也需要参赛者提供相关的文档资料,这些资料将成为衡量作品的一项重要标准。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大赛评审标准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评审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决定着大赛的公正性和公信度。
今后,大赛组委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期提升大赛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5. 个人观点在大赛评审标准中,我认为创新性和实用性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
因为只有技术的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我希望大赛评审标准能够更加注重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未来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重要需求之一。
设计成果打分规则
![设计成果打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633e0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png)
设计成果打分规则一、总览在进行设计成果的评分时,我们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分规则。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有设计成果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估,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二、评分标准1. 创新性(20分)设计成果的创新性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颖独特的设计能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创新性可以从设计的独特性、新颖性、前瞻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实用性(20分)设计成果的实用性也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用性强的设计成果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实用性可以从设计的功能性、易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美观性(20分)设计成果的美观性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设计应该能让人在视觉上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美观性可以从设计的色彩搭配、视觉效果、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4. 适应性(20分)设计成果的适应性是评价设计是否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重要标准。
优秀的设计应该能适应不同的用户群体,满足他们的需求。
适应性可以从设计的通用性、可定制性、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5. 技术性(20分)设计成果的技术性是评价设计实现难度和技术含量的重要标准。
高技术含量的设计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体验。
技术性可以从设计的技术难度、技术创新、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评分流程1. 所有评委独立进行评分,按照上述五个标准,对每个设计成果进行打分。
2. 每个标准的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
3. 最终成绩由所有评委的平均分决定。
四、注意事项1. 在评分过程中,评委应保持公正、公平,避免因个人偏好影响评分结果。
2. 评分过程应以实际成果为准,避免以设计过程或设计者的名气等因素影响评分。
3. 在评分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组织者反馈,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希望这份设计成果打分规则能为评委提供明确的评分依据,确保设计成果的评价公正、公平。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8503b705087632311212ae.png)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第一讲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
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
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关联: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
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1.机构的创新设计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第二讲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
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世赛cad机械设计评价标准
![世赛cad机械设计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1e19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9.png)
世赛cad机械设计评价标准The mechanical design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World Cup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high-quality and innovative designs that can compete on a global stage. These criteria typically cover a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functionality, efficiency, aesthetics, and sustainability. It is crucial for CAD designers to meet these standards to create designs that not only meet the competition requirements but als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世界杯的机械设计评价标准对于确保高质量和创新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功能性,效率,美感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CAD设计师必须满足这些标准,创造出不仅符合竞赛要求,而且推动机械工程可能性边界的设计。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s functionality, which assesses how well the design meets the intended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Designs must be able to perform their intended functions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whether it be a robotic arm for precise movements or a complex mechanism for a specific task.Functionality is crucial in any mechanical design, as it directly impact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usabi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评价标准的关键方面之一是功能性,评估设计如何满足预期目的和要求。
机电杯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评分细则
![机电杯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e910da27d3240c8547ef59.png)
三维装配
装 配 体 工 零 件 工 程 爆炸图
程图
图
渲染
比例
40%
15%
20%
15%
5%
5%
具体执行方式: 一:零件建模
1:单个零件建模总分按照比例共 72 分; 2:零件个数缺一个扣 5 至 10 分,其中轴套类缺一个扣 5 分,盘类缺一个扣 6 分,箱体 类缺一个扣 8 分,叉架类缺一个扣 10 分; 3:零件按特征完整与否扣分。倒角、螺纹等小特征缺一个扣 0.5 分。键槽等稍复杂特 征缺一个扣 1 分; 4:按照尺寸正确与否扣分,如果尺寸出现错误,一个扣 0.5 分,如果错误对特征影响 非常明显,一个扣 1 分。 二:三维装配 1:三维装配总分按照比例为 27 分; 2:干涉问题出现一个扣 0.5 分,无上限直至本部分分数扣完为止; 3:零件少装、错装等问题出现一个扣 2 分,无上限直至本部分分数扣完为止; 4:零件欠约束、过约束问题,按照个数一个扣 0.5 分。 三:装配体工程图 1:装配体工程图总分按照比例为 36 分; 2:尺寸错误、缺失等问题出现一个扣 1 分; 3:比例和视图布局按照机械制图规范酌情扣分,上限为 3 分; 4:表达方式。按照三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是否齐全来扣分,少一个扣 3 分;从规 范性、清楚度、正确性三方面考察,错一个扣 3 分; 5:明细表及零件序号错误酌情扣分,上限 5 分; 6:标注(粗糙度、几何公差、技术要求)少一个扣 0.5 分。 四:零件工程图 1:零件工程图总分按照比例为 27 分; 2:尺寸少、错、尺寸链封闭等问题一个扣 0.5 分; 3:标注(粗糙度、几何公差、技术要求)少一个扣 0.5 分; 4:机件表达方式。局部视图、剖视图、三视图出现错误、缺少等问题一个扣 3 分。零 件表达不清楚扣 3 分; 5:布局、标题栏酌情扣分,上限为 2 分。 五:爆炸图 1:爆炸视图总分按照比例共 9 分; 2:按照拆装顺序、流畅度、美观程度酌情扣分,上限为 5 分; 3:工作原理 4 分,该部分缺少直接扣 4 分。
(项目04)机械制图设计题目评分标准
![(项目04)机械制图设计题目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fb87fd770bf78a652954e3.png)
第二届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项目04)机械制图设计”竞赛题目一、按照图中给出的实际尺寸及绘图比例绘制喷射器零件图,以“零件图.dwg”为文件名统一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要求对零件图中的对象能方便、高效地进行管理。
(共70分)评分标准:图中能正确的设置图层和线型和线宽5分,并能把不同对象存放在不同的图层上分类管理5分,标题栏5分,(共15分)。
1、喷嘴压盖:(共7分)绘图比例2分,尺寸的比例标注5分(用测量尺寸给5分,用文字替代给1分)2、喷嘴(共13分)锥度的画法正确5分锥度标注3分,粗糙度5分(文字方向不正确扣2分),3、杆(共5分)图形2分尺寸标注3分(标注数量1分,连续标注1分,基线标注1分)4、手轮(共7分)技术要求 2分,图形及标注4分,剖面填充1分;5、压盖螺母(共5分)图形正确并标注2分,尺寸打断1分;6、上体(共18分)图形完成5分,标注全面完成5分尺寸公差5分,A向标注1分,剖面填充正确2分二、根据机械制图的规范,将“补全图形题.dwg”中的二维图形补全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20分). 顶部10分,筋板5分,相贯线部分5分。
三、由喷射器的零件图绘制出喷射器的装配图。
以“装配图.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装配图必须由零件图装配完成,并有效利用AutoCAD 软件本身提供的资源,图中给出的装配简图仅供参考。
(20分)由块或外部参照生成5分,垫圈和填料5分,关键部件对齐5分,从图库中获取M8和M6得 5分。
四、创建喷射器中“下体”零件的三维模型,并由三维模型生成多面视图,多面试图可采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投影关系正确,视图对正,模型中的螺纹孔按光孔处理。
以“三维图.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40分)建模(30分):中间大圆柱中空5分,上下部分正确5分,螺纹孔5分,两侧伸出部分个5分,筋板5分。
转换(10分)有多面视图3分,转换到同一平面5分,视图投影关系对齐2分。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ba535c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c.png)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引言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创新设计竞赛,旨在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介绍该比赛的背景、组织形式、参赛要求、评审标准以及相关奖项,希望能为有意参赛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机械工程领域的创新与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为了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在机械领域的设计思维而设立的。
通过参与该比赛,学生们能够了解最新的机械设计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通常由学校或相关机构主办。
参赛队伍由大学生自行组成,每队成员一般为3-5人。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初赛一般为线上评审,参赛队伍需提交一个设计方案或者一个创新产品的详细描述和相关资料。
评审专家将根据提交的材料对各队伍的设计进行评估,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
决赛决赛一般为线下竞赛,入围的队伍将被邀请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展示和评审。
参赛队伍需要准备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和一个实物样品(如果有的话)进行展示。
评审专家将对各队伍的设计方案、实物样品以及团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参赛队伍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参赛队伍需由大学本科生自行组成,每队成员一般为3-5人。
2.参赛队伍需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组织工作。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发表过的。
4.参赛队伍需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和相关资料。
评审标准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性:参赛作品的创新性是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审专家将评估作品的创新思想、使用的技术、解决看点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2.技术可行性:作品的技术可行性是评审的关键之一。
评审专家将评估参赛作品的可行性、技术难度和技术创新程度等。
3.应用前景:作品的应用前景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机械类专业“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评分标准
![机械类专业“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82fd76a26925c52cc5bf4d.png)
10
2.3学习资源
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
学习环境设计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尽可能一致
便于组织教学
10
3.教学实施
3.1教师的教学流程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容量、难度、强度分布恰当
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过渡自然合理
能体现完整工作过程的要求
10
3.2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和做中学等先进教学理念的方法
机械类专业“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评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本项分数
完全没有满足要求
基本没有满足要求
无法判断
基本满足要求
完全满足要求
实际得分
0-2
3-4
5-6
7-8
9-10
1.参赛教学文件的设计
教学文件资料完整,反映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
教学文件类型丰富(如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书、学生阅读资料、学材等),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
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10
5.展示与答辩
5.1展示能力
展示课件为常用软件制作,界面交互性好,播放流畅
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清晰,可视性强,
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观点正确,逻辑清晰
10
5.2个人表现
衣着整洁,仪态端庄、符合礼仪规范,教态自然
语言规范、表达简洁,普通话流利,不使用方言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恰当,重点难点分布恰当,表达方式合理
10
2.教学设计
2.1学习目标
反映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校教学安排需要
各目标之Hale Waihona Puke 内在联系合理,目标表达明确可操作性强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35f312cf84b9d528ea7a83.png)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编码: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学时:40学时学分:4 学分(一)课程定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学完必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又是连接专业课与学生技能的技术类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思维及基本原理技法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对技术应用创新的典型案例及创新思路、方法有教为深入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专业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根据毕业生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要求,按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按“简洁实用、够用,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2、注重呈现形式生动活泼,配套多媒体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注重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要兼顾对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
结合平时作业、课堂作业、考试及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机械创新设计》是数控技术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关于《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机械创新设计理念、方法,包括:综合创新原理、分离原理、移植原理、逆向原理、还原原理、物场原理等。
2、技能目标能通过学习《机械创新设计》能设计基本简单的机械结构。
3、素质目标通过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一一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踏实工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2)创新意识一一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和规范
![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574d8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2.png)
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和规范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和规范导言:机械创新设计要求和规范是为了指导机械创新设计团队的工作,并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包括设计的目标、流程、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一、设计目标1.1 实现功能需求:机械创新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确保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1.2 提高性能指标:机械创新设计应当致力于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精度、速度等。
设计团队应当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使得设计能够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性能指标。
1.3 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能源消耗。
设计团队应当寻找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实现成本和能源的最优化。
二、设计流程2.1 前期准备:在开始设计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产品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竞品分析,以及对技术和市场的环境的研究等。
2.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应当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筛选。
最终确定一个或多个最有潜力的设计方案。
2.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应当对概念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包括设计各种零部件和系统,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2.4 制造和测试:在制造和测试阶段,应当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进行产品的制造和测试。
制造过程应当符合相关的制造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
2.5 优化和改进:在制造和测试过程中,应当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产品的优化和改进。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三、设计方法3.1 创新性设计方法:机械创新设计需要采用创新性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工具、仿生学和TRIZ等方法,来激发和引导创新的设计思路。
3.2 仿真和模拟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使用现代的仿真和模拟工具来辅助设计。
通过建立设计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指标。
东南大学第十六届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作品评分表(一)答辩地
![东南大学第十六届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作品评分表(一)答辩地](https://img.taocdn.com/s3/m/6162f67cccbff121dc368319.png)
升降推拉式自动立体车库
张乐,冯斌,竺一铮
10.
小型机械停车装置
秦新宇,李世林,张雁同
11.
城市圆筒型停车库
朱语,张杰,王鑫萌
评审组专家会签:
2018年3月10日
东南大学第十六届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作品评分表(二)答辩地点:南高厅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选题
(15分)
方案设计
(25分)
详细设计
(30分)
制作
(15分)
现场表现
(15分)
总分
排名
新颖性
实用性
可行性
合理性
创新性
合理性与创新性
工艺性、经济性
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功能实现
制作质量
自制比例
外观
介绍及演示
答辩与质疑
12.
水果采摘装置
顾中天,王浩,张奕贤
13.
伸缩式辅助人工水果采摘杆
陈牧,何媛田,张伟椿
14.
高效采集苹果装置
李桓汀,刘皓央,张森
15.
1.
便携式采果器
刘皓央,张森,李桓汀
2.
双层小区停车场
张宇哲,蔡洋洋
3.
苹果采摘辅助工具
张政,张宇轩
4.
一种气动辅助摘苹果装置
张森,刘皓央,李桓汀
5.
自行车收割机
李想,窦昆鸿,贾乐松
6.
小型停车机械装置
关晟,张振宇,刘子昂
7.
多功能辅助采摘机
李荣,张曼,汤耀毓
8.
立体模块化智能升降式停车系统
周欣安,冯海钊,徐昌晖
辅助人工采摘水果小型机械装置
陶沛冉,张紫薇,周家乐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be0a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e.png)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当前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具有创意的机械设计方案。
2. 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对机械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面对挑战。
本课程针对大学机械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涉及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
2.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介绍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
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如CAD、SolidWorks 等,培养学生具备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能力。
4. 机械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系统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5. 机械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第2周:机械设计方法与创新思维第3周: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上)第4周: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下)第5周:机械系统设计案例分析第6周:机械设计实践(上)第7周:机械设计实践(中)第8周:机械设计实践(下)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涵盖《机械设计》教材的第1章至第8章,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械创新设计评分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6d29d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e.png)
机械创新设计评分标准
机电产品规划与创意课程设计(1369)评分细则
一、成绩评分细则说明
(1)选题(实用性与创新性)20%
(2)报告(说明书)40%
方案设计合理性
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三维图是否正确)
报告撰写(格式标准、文字图表是否清晰)
(3)答辩(对设计讲解是否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流利)20%
(4)三维装配图纸20%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二、设计说明书成绩评分细则
成绩评定分为五级:
优——达到课程的全部要求:设计或论述能够体现整体创新设计内容;能够清楚的叙述整个设计过程和详细的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与确定,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良——达到课程的要求:设计或论述能够体现创新内容,能够叙述整个设计过程和详细的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与确定,内容充实。
中——达到课程的主要要求:设计或论述符合基本创意要求;说明书能够体现任务要求,内容基本正确。
内容能够按要求撰写,符合说明书或论文撰写规范。
及格——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设计或论述符合基本要求;说明书或论文的撰写内容基本正确,符合说明书或论文的撰写规范。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记:
1)未能达到课程基本要求,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发生雷同或抄袭现象;
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有明显错误;或有原则性错误;
3)未能在规定时间提交大作业和图纸,或提交的大作业不符合要
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完整修改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完整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aa5c77232f60ddcca112.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优秀:(1) 学习认真,平时每阶段都能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设计整个过程中学习纪律好,每天都能在教室、机房设计;(2) 设计过程中表现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按老师的指导及指导书的内容自己独立完成设计;(3) 设计正确,能按图纸及说明书要求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中没有较大错误和较多的一般性错误(允许有个别非原则性错误);(4) 图纸质量好。
结构正确、投影准确、表达清楚;说明书内容完整。
书写绘制简规范.工整;(5) 答辩时不经提示能正确回答提问(允许有个别非原则性问题经提示能正确回答)。
良好:(1) 学习认真,平时每阶段基本上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无旷课现象;(2) 设计过程中表现独立工作能力较差,虽能每阶段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但独立思考不够,对教师(或同学)有一定的依赖性;(3) 图纸质量较好,结构正确、投影准确、表达清楚。
说明书内容完整,但不够规范、工整;(4) 设计基本正确,图纸及说明书上虽有少量非原则性错误,但无大错;(5)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提问;虽有若干错误,但经提示对原则性问题皆能回答,但有个别非原则性错误。
中等:(1) 学习基本认真,平时每阶段基本上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旷课现象较少;(2) 设计过程中表现独立工作能力差,虽能每阶段按进度要求完成设计,但独立思考不够,对教师(或同学)有依赖性;(3) 图纸质量较好,结构正确、投影准确、表达清楚。
说明书内容基本完整,但不够规范、工整;(4) 设计基本正确,图纸及说明书上虽有非原则性错误,但原则性错误不多于两个;(5)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提问;虽有若干错误,但经提示对原则性问题基本上能回答,但有个别非原则性错误。
及格:(1) 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在教室设计,多次迟到,甚至有旷课现象,但最后还能基本上完成设计任务;(2) 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3) 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但对指出的错误能改正;(4) 图纸质量较差,结构虽基本正确,但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 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非原则性错误。
浙江省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赛项技术文件(高级工组)
![浙江省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赛项技术文件(高级工组)](https://img.taocdn.com/s3/m/30eb65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b.png)
浙江省技工院校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技能竞赛技术文件(高级工组)一、竞赛标准及内容本次竞赛按照《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要求实施,适当增加技师内容,以及“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融入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等内容。
该项目竞赛内容由综合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试卷(题)由省教研所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制。
(一)综合理论知识考试在现场提供的竞赛平台上完成。
理论部分测试内容主要为钳工技术、企业文化、机械识图、3D打印技术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试题类型:选择题80题(每题1分),判断题40题(每题0.5分),总分100分。
理论竞赛时间:60分钟。
(二)实践操作竞赛竞赛时间为180分钟。
模块一、钳工赛件工艺设计:根据任务图纸要求,利用现场提供的工艺互动平台软件,完成钳工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模块二、钳工赛件加工:根据提供的二维图纸,按技术规范完成赛件的钳工加工;模块三、数字建模:根据提供的图纸,要求参赛者进行数字化建模;模块四、现场3D打印:利用现场提供的3D打印机、切片软件,根据任务书完成3D打印件的加工;模块五、根据所提供的产品装配示意图,利用提供的标准件和工具完成产品的组装,实现既定的功能。
二、技术规范(一)竞赛材料钳工加工材料牌号为Q235,3D打印材料为PLA。
(二)安全与防护1.劳保用品:如表1所示。
表1 劳动用品名称图例备注防护镜必须是防溅入近视镜不能代替防护镜安全鞋防滑、防砸、防穿刺防护服1.必须是长裤2.防护服必须紧身不松垮,达到三紧要求3.女性必须带工作帽、长发不得外露防护手套机床操作时不得佩戴电器及电动工具必须具备CE认证。
2.佩戴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佩戴要求时段要求备注钳工操作时牛仔裤配紧身上衣也可拿取毛坯、手工去毛刺时牛仔裤配紧身上衣也可3.选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见表3所示,违规者不得参赛。
表4 选手禁带的物品有害物品图示说明防锈清洗剂禁止携带,赛场统一提供酒精严禁携带汽油严禁携带有毒有害物严禁携带三、竞赛技术平台1.竞赛用设备,详见表5所示。
机械工程中的质量评估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质量评估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91c8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5.png)
机械工程中的质量评估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领域,质量评估是确保产品和工程项目达到预期标准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机械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系列质量评估规范被制定并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的质量评估规范要求,包括设计阶段的规范、材料选择和加工制造等方面。
一、设计阶段的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质量评估规范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性评估:设计师需要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结构的稳定性、材料的可行性和工艺的可靠性等。
同时,应考虑工程项目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以降低整体成本和风险。
2.设计标准符合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系列的国际、行业或企业的设计标准,确保产品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要求。
例如,ISO标准和ASTM国际标准等是常用的机械工程设计规范。
3.工程可行性评估:设计师需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设计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可行的工期和所需技术能力等,以确保项目可顺利进行。
二、材料选择的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项目中,材料选择是关键的一环。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材料选择的规范要求如下:1.材料强度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力分析,选择适当的材料强度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失效。
材料的强度要求可通过标准或经验数据来确定。
2.材料可靠性评估:对于关键部件或特殊工况下使用的材料,应进行材料可靠性评估,包括寿命预测、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等指标的测试。
评估结果可用于确定材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环境适应性:考虑到机械工程项目在使用环境中的特殊要求,如高温、低温、湿度、辐射等,需要选择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材料,并确保其性能不受环境影响。
三、加工制造的规范要求加工制造是机械工程项目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其规范要求如下:1.工艺控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包括加工方法、工序顺序、工艺参数和工装夹具等。
确保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质量检验:加工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检测、物理性能测试和外观评估等。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评审标准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2d2c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0.png)
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评审标准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机器人领域的重要赛事,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踊跃参与。
作为这一比赛的评委之一,我深知评审标准对于比赛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结合自身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的评审标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探讨。
1. 创新性和原创性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的评审标准之一便是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和原创性进行评判。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会着重关注参赛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新之处,是否有突破性的设计理念,以及是否能够为机器人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原创性也是评审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我们会对参赛作品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进行仔细审查,确保作品的原创性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肯定。
2. 技术实用性和可行性另外一个重要的评审标准便是参赛作品的技术实用性和可行性。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会对参赛作品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看其是否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是否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也会关注作品所运用的技术是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且是否能够为行业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推动。
3. 效果和成果展示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评审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参赛作品的效果和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在评审过程中,参赛作品的展示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评委对其成果的认可度。
我们会细致观察参赛作品的展示方式和效果,看其是否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设计理念和成果,以及是否能够吸引观众和评委的眼球。
4. 完整性和实用性最后一个评审标准是参赛作品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我们会对作品的整体设计和实现过程进行全面评估,看其是否具有完整的技术方案和设计理念,以及是否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参赛作品的实用性也是我们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我们会根据作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来进行评判,确保评审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作品的水平和价值。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评审标准的全面评估和探讨,我深刻认识到在评审过程中要全面考量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和原创性、技术实用性和可行性、效果和成果展示以及完整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产品规划与创意课程设计(1369)评分细则
一、成绩评分细则说明
(1)选题(实用性与创新性)20%
(2)报告(说明书)40%
方案设计合理性
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三维图是否正确)
报告撰写(格式标准、文字图表是否清晰)
(3)答辩(对设计讲解是否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流利)20%
(4)三维装配图纸20%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二、设计说明书成绩评分细则
成绩评定分为五级:
优——达到课程的全部要求:设计或论述能够体现整体创新设计内容;能够清楚的叙述整个设计过程和详细的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与确定,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良——达到课程的要求:设计或论述能够体现创新内容,能够叙述整个设计过程和详细的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与确定,内容充实。
中——达到课程的主要要求:设计或论述符合基本创意要求;说明书能够体现任务要求,内容基本正确。
内容能够按要求撰写,符合说明书或论文撰写规范。
及格——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设计或论述符合基本要求;说明书或论文的撰写内容基本正确,符合说明书或论文的撰写规范。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记:
1)未能达到课程基本要求,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发生雷同或抄袭现象;
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有明显错误;或有原则性错误;
3)未能在规定时间提交大作业和图纸,或提交的大作业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