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与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方法进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与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比的概念与应用;
•灵活运用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比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工具:比例尺、比例尺模型等;
–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题目。
2.学生准备:
–认真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四、教学过程
1. 比的概念引入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比例现象,引出比的概念,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比的理解。
2. 比的应用探讨
•老师提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使用比的方法解决。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探讨一个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并展示解决方法与结果。
4. 拓展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比例现象,并用比的方法加以解决和计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与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与应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比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比的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知道比的意义和应用,学会求比值,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知道比的意义和应用。
2. 学会求比值,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意义和应用。
3. 求比值: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演示如何求比值,并让同学们跟着一起动手计算。
4. 比的基本性质:我会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练习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4个橙子,小红有6个橙子,请问小明和小红的橙子数量之比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红的橙子数量之比是2:3。
2. 题目: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30个女生,请问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之比是多少?答案: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之比是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我设计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关键步骤。
通过一个简单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我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个步骤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比的存在和意义,还能够让他们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四单元《比》(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比》(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进行比的运算,并能将比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写在黑板上,并用图示和例子进行说明。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比的运算和应用的题目,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答案是3:5。
另外,我还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例如:“一家商店将一件商品的原价降低了10%,请问新的价格是原价的多少?”答案是90%。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还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比的应用,例如在实际购物时运用比的概念进行价格比较。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教学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谢谢大家!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
学生们需要明白比是用来比较两个量的大小或者相对关系的数学工具。
比的两个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以及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这两个性质是进行比的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比的运算方法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重点。
包括比的写法、比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例如,如果要计算两个比的和,需要将两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会求比值。
2、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我们来到学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生:(齐说)升国旗。
师: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老师手中也有一面红旗(出示红旗),瞧,五星红旗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美丽,但你知道吗?它还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你想了解它吗?老师告诉你:它的长为3米,宽为2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又如何解答?生1: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周长。
生2: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面积。
生3:我能求出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有哪些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呢?学生说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1 2÷3=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关系,是什么呢?板书标题:比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
师: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生1:比表示一场比赛的比分。
生2: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生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师:你说得非常好,老师同意你的观点,既然比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这道题中有哪两个量?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完成板书:长与宽的比是3比 2 = 3 ÷ 2 = 1 宽与长的比是2比 3 = 2 ÷ 3 = 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量进行比较的例子有很多(投影出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进行比的比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注重合作和积极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如使用水果、玩具等进行比较。
2. 概念讲解1.比的概念: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
2.比的性质:简明扼要地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 练习环节1.放映PPT,提供多个比的例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比较,并给予解释。
2.出示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答,通过小组讨论梳理解题思路。
4.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问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2.加大难度,提高思考深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应用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简要总结,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2.研究生活中的比例问题,编写一组题目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得对比的基本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的应用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能够运用比来描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
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
2.学会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比的概念的引入和理解。
2.比的化简方法。
3.比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道具3.学生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分数和除法,提问:你们知道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二、新课1.比的意义(1)教师通过示例,如身高与体重的比例、路程与时间的比例等,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学生举例说明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比的化简(1)教师通过示例,如2:4、3:6等,引导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
3.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提问:分数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举例说明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比的应用(1)教师通过示例,如配料比例、速度比例等,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3.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强调比的概念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知识。
2.举例说明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的知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拿出两根长度不同的绳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两根绳子有什么关系吗?”2.学生可能会回答“一根长,一根短”或“一根是另一根的两倍”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教案第4单元比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1.比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 3.比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这一单元的内容与编排与实验教材基本一致。
把这部分内容分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是为了突出“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
比不仅与分数除法有联系,与分数、除法等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和重要。
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能使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利于学生代数思想的培养。
(二)具体编排1.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
教材精心选取了“神舟”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作为载体,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情形。
例1的素材也是从中选取的,凸显情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教材先给出两面长方形小旗的数据,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关系。
除了可以用减法表示出它们之间的相差关系,还可以用除法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
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可以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
如果仅从形式上看,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这为学生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教材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用除法表示出飞船进入轨道后的速度。
在此基础上,直接指出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引出非同类量的比。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以及比和除法的关系。
教材在教学了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同类量或不同类量相除的关系的基础上,直接抽象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教案|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教案|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第四单元的比的概念和应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比的应用等方面的章节。
具体内容有:1. 比的概念:介绍比的定义、比的组成部分等。
2. 比的性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等。
3. 比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尺、调配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性质,并能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调配饮料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比来解决问题。
2. 讲解比的概念:在黑板上画出比的符号,解释比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含义。
3. 讲解比的性质:通过PPT展示比的性质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性质。
4. 例题讲解: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比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性质。
6.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比的符号:前项 / 后项比的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和性质,是否能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将寻找一些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比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比的应用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课时,比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够正确求出比值。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比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们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比的概念,比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们苹果的个数之比是多少?”2.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讲解求比值的方法,比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之比是多少?”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跟我计算比值。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
4. 实际问题解决: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比如“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15个女生,男女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如果班级再来5个女生,男女生的人数之比会变成什么?”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包括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华有2个橘子,小明有4个橘子,他们橘子的个数之比是多少?2. 一辆自行车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一辆摩托车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辆车的行驶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1. 比值是1:22. 比值是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比的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意义》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四单元《比的意义》,主要涉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01页至第103页。
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化简、求比值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方法,能够求出比的值,并能够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为比的化简和求比值,教学重点为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衣服的尺寸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件衣服的长度。
2. 讲解比的定义:在黑板上写出比的定义,解释比的意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3.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比的化简:讲解如何化简比,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5. 求比值:讲解如何求比值,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求比值的过程。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意义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化简化简方法: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求比值求比值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七、作业设计(1)25:30(2)120:1502. 题目:已知两个数的比是4:3,求这两个数的实际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化简比和求比值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比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如比例、比例尺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比第1课时 比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人教新课标在授课之前,我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实践情景:学校举办篮球赛,甲队得分为100分,乙队得分为80分,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队得分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比的意义,这一部分主要出现在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
我们会详细讲解比的定义、比值的概念以及如何求比值。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则是理解比值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情境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学校篮球赛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队得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我使用PPT展示比的定义,并通过动画形式展示比值的概念。
接着,我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求出比值。
3. 练习:我给出几个实际情境,让学生独立求出比值。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让学生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比的定义,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身高1.5米,小红身高1.2米,求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多少倍。
答案:1.5 ÷ 1.2 = 1.25,所以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1.25倍。
2. 题目:一本故事书有300页,小明已经看了150页,求小明看了这本书的百分之几。
答案:150 ÷ 300 = 0.5,所以小明看了这本书的5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会对比值的概念感到困惑。
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值的概念。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比的运用,例如在商业、体育等领域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比的运用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背后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发言,培养他们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灵活运用比来解决生活问题。
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比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
在比的表示中,可以用“:”或“/”符号来表示。
示例:2:3,2/32. 比的应用方法比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比的大小关系、比的倍数关系、比的加减等。
比如,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两种不同物品的价格比较,用比来表示不同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
2. 比的大小关系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比的能力。
示例:比较1:4和2:3的大小关系。
3. 比的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比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示例:小明买了3本书,小华买了4本书,比小明多买了几本书?4. 比的综合运用综合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总结平时生活中可以运用比解决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期待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比的基本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比的概念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比例、百分数等知识的前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化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练习比的基本性质。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简化计算。
例如,某商品的原价是120元,降价20%,问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比的基本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讲解比与分数、比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和比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的应用。
2.教学难点: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
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上黑板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
人教版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意义,能够正确使用“比”的概念进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比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
三、教学准备
1.教材准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教材内容。
2.教具准备:比例尺、卡片、数字卡片、相关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数字卡片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大小。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出“比”的概念。
2. 学习
•讲解“比”的意义,示范使用比较大小。
•给学生发放卡片,让他们配对练习比较大小。
3. 拓展
•回顾上节课内容,加深对比的理解。
•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的意义及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积极互动。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比相关的题目。
•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比”的概念,写一篇小结。
本文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及应用,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所收获,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所编写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2页至104页关于比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运动会为例,引入比的概念,讲解比赛中的比较和竞争。
2. 知识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讲解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动员的速度比较、商品的折扣比较等。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叫做比。
比的意义: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比较、折扣比较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练习题。
2.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某商品原价为200元,打8折后,求打折后的价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展延伸:1. 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比例、百分数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值的概念、比的性质、比的化简、比的比较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值的意义,能够求出一个比的比值。
2. 让学生掌握比的性质,能够对比进行化简。
3.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比值的概念,比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和小华赛跑,小明用时4分钟跑完1000米,小华用时5分钟跑完1000米,请同学们求一下小明和小华的跑步速度之比。
2. 讲解知识点:通过情景引入,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讲解比值的意义,以及如何求一个比的比值。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讲解比的性质,如何化简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化简比的练习题。
5. 比的比较:讲解如何比较两个比的大小。
6. 比的应用:讲解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比的定义2. 比值的概念3. 比的性质4. 比的化简5. 比的比较6. 比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请问甲乙两人5分钟后相距多少米?答案:甲乙两人5分钟后相距150米。
(1)12:18答案:12:18 = 2:3(2)20:30答案:20:30 = 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比的概念和比值的意义。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比的性质和比的化简。
在比的比较和比的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在比的化简环节仍需加强练习。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
1.3 教学难点•应用“比”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境引入“比”的概念,例如:哪个水果更重?哪个容器更大?2.2 学习活动1.讲解“比”的定义和应用。
2.运用几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比”概念的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带领学生总结“比”的运用方法。
2.3 拓展•提供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拓展应用“比”的能力。
2.4 实践•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课后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资源•课堂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科书。
•学生教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中的表现,根据表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比”的概念图示•“比”的运用方法总结以上为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比(比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比的意义)|人教新课标教案:比(比的意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能够正确书写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书写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经历认识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得分比,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比?2. 认识比(1)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两支同样长的尺子,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两支尺子上的刻度。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尺子上的刻度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比。
3. 书写比(1)教师引导学生知道比是由两个数组成的,写在比号的两边,比号相当于除号。
(2)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书写比。
4. 比的大小比较(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比的大小。
5. 化简比(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化简比,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意义比: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书写比:比号两边的数比的大小比较:大于号、小于号化简比:比的基本性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各比的大小,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比教学内容: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比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教学比的意义(1)教学同类量的比。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让学生列式计算: 2111015=÷说明:比较结果,长是宽的211倍。
还可以: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式计算: 321510=÷说明:比较结果,宽是长的32。
问: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说明: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这里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除以同类量的比,还有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的运行数据: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让学生用算式表示飞船的速度。
42252÷90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再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
怎样表示速度?(学生列出算式)100÷2=50,它表示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
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这里,100千米与2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归纳比的意义。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着重说明这些例子都是通过两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①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②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③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的写法。
比可以写成“几比几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
(2)比的各部分名称。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 : 10 =15÷10=23说明: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表示。
(3)讨论:比值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两者联系: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可以用分数表示;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两者区别: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问: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问: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2)比与分数的关系。
问: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49页“做一做”。
2、课本52页“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一的第2~6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教学过程:一、复习。
20÷5=(20×10) ÷( × )=( )1812=()18612÷÷=()()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二、新授。
前项比号 后项 比值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1)求比值:6:8 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规律。
组织学生将6:8转化成6÷8,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提问: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也存在一种规律,谁能把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呢?全班交流,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2)、教学例题1第(1)小题。
学生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和和宽的比。
小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5:10大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80:120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不是,它们的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尝试化简:思考:怎样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汇报交流:15:10=(15÷5):(10÷5)=3:2180:120=(180÷60):(120÷60)=3:2提问:5是15和10的什么数?60又是180和120的什么数?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小结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3)、教学例题1第(2)小题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92:61 2:75.0 92:61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4:31892:186192:61=⎪⎭⎫ ⎝⎛⨯⎪⎭⎫ ⎝⎛⨯=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继续化简。
2:75.0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8:3200:751002:10075.02:75.0==⨯⨯=3、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后项是分数时,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51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2、4、5、6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四、总结: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比的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54页的例2,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53100⨯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指名学生进行回答。
在学生得出大豆和玉米的公顷数的比是3:2后,再问:在100公顷地里种的大豆占多少份?种的玉米占多少份?一共是多少份?种的大豆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分析已知条件,500ML 是什么?(配好的稀释液的体积)1:4是什么?(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从这个比可以知道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1/4,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3)分析所求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解题:①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② 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的总份数:1+4=5浓缩液有:100411500=+⨯(ml ) 水有:400414500=+⨯(ml ) 回顾与反思:(1)检验答案的合理性.把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量500ml计算浓缩液与水体积的比,看是不是等于1:4(2)书写答句。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第1、2、3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比的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55页的练习十二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巩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巩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许多知识,大家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有哪些?(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比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比相关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