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必修一 2.2.1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畹町中学段体山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内容:介绍电离、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上节讲了物质的分类,这节就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其分为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且介绍了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使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本质,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因此,本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点是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1、认识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3、能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解析:通过探究食盐晶体、食盐溶液、蔗糖、蔗糖溶液、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看视频、讨论和交流来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通过学生的练习,引导学生反思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并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学生动手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通过“练”来深化理解,掌握技能,形成练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教学过程中播放一段关于NaCl、蔗糖、常见酸溶解过程的flash动画,以帮助生加强对

电离、电解质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问题1]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能导电吗?为什么?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师生活动]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播放食盐溶解过程的flash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或电脑动画,从实体中抽象出概念。)

图片展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知识回顾引入新课分析讨论

练习巩固

小结概括

动画演示

[师生活动]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会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时候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师生活动]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现在我们知道溶液里面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也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问题2]投影要想使得NaCl能够导电,除了采用将它溶解到水中这个方式,你是否还能够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

[板书]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师生活动]很好,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发生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板书]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播放常见的酸、蔗糖在投入水中后的flash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本质上的区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投影]认识电解质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

②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却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例如C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NH3、SO2、SO3等)。而H2CO3、H2SO3、NH3·H2O 则便是电解质。

③常见酸、碱、盐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④BaSO4、AgCl、Cu(OH)2、Fe(OH)3等难溶于水,导电性差,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铜;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