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新选.

合集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问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起病非常的快,会造成患者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并且这种疾病在出血的概率非常的大,有可能造制一些脑血管的痉挛。

从而导致继发性的血栓形成,除了要尽快的治疗、找病因,夹闭动脉瘤以外,护理措施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措施:
1.在发病早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能活动,否则容易增加出血的量。

2.要监测生命体征,比如监测和控制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

3.在昏迷或者卧床期间要注意护理,预防并发症,比如要定时翻身拍背,注意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适当的被动活动四肢关节。

4.随着后期病情的恢复,要注意饮食方面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不能用力大便或者情绪过于激动,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 1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防止一切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
1)主要因素:患者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用力排便、屏氣、劇烈咳嗽、打噴嚏,應注意避免。2)保持大便通暢:查過3天未大便可使用緩瀉劑或開塞露,禁止高壓灌腸。
3)血壓、腹壓增高會引起顱內壓增高,誘發再出血或腦疝。
4)尿潴留:因膀胱脹滿而導致病人煩躁,應注意及時解決。
滿足病人需要,提供舒適的護理:
無并發癥發生
體位與休息:
1)絕對臥床休息4-6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內科保守治療時。
2)顱內壓增高患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回流,保持頭頸部不屈曲或髖部不大于90°,同時無顯著旋轉。
3)清醒患者:在改變體位時動作應輕柔,并告知患者勿頭部過度活動的重要性。
4)意識障礙的患者:翻身時應注意保持頭頸軀干在同一水平線上,避免頸部扭曲導致腦干移位,出現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劇變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1)室內光線柔和,控制噪音強度在35-45分貝,溫度:18-22℃,濕度:50%-60%。
2)減少探視,以免加重頭痛,必要時使用鎮靜劑。
3)合理安排護理工作,集中完成,減少對患者的影響,勿忽視對患者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病情: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意識、瞳孔、生命體征、頭痛及肢體活動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心電監護儀24小時監護。有進行性意識加深或清醒患者突然發生意識障礙者,一側肢體活動出現障礙者,一側瞳孔發生改變者,頭痛突然加重者,生命體征突然發生改變者均應及時通知醫生,警惕發生不可逆的病情改變。
4、及時將患者的病情變化反饋給醫生并做好記錄,遵醫囑給予脫水劑防治血管痙攣的藥物。
自理缺陷-與醫源性限制(絕對臥床)有關
無并發癥發生
加強生活及基礎護理:保持床單整潔、干燥、及時清除分泌物,皮膚護理、按摩受壓部位,防治壓瘡,加強口腔護理,防治口腔炎等并發癥。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病历新选.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病历新选.

病 程 记 录 单内科 2 床 刘兴芳 NO :10428医 院住 院 病 案心脑血管科 2 床 住院号:姓名:刘兴芳 性 别:女 病案号年龄:56岁 婚 况:己婚职业:农民 出生地:重庆XX民族:汉 国 籍:中国家庭地址或单位: 邮政编码402260入院时间:/9/10 10:25Am 病史采集时间:/9/10 10:25Am病史陈述者:家属 可靠程度:欠可靠 发病节气:白露后 问 诊:主 诉:头痛伴呕吐8+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在休息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喷射状呕吐非咖啡色样胃内容物1次,量约50g/次,无畏寒发热、视物旋转、头昏、语言不清、面色苍白、四肢麻木、大汗淋漓、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抽搐,家属急送到“罗坝镇卫生院就诊,具体诊断不祥,予“20%甘露醇125ml 静脉推注,止痛治疗”后头痛缓解,喷射状呕吐非咖啡色样胃内容物2次,量约60g/次。

今日到我院行头颅CT 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患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中毒史,无职业病史。

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年,无眼痛、眼花、迎风流泪、视物旋转。

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代谢、骨关节、精神神经系统回顾无重要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金属等过敏史。

其它情况:出生于XX ,未到过疫区生活及久居,生活条件可,无特殊嗜好。

月经史14岁5053-岁。

已婚,爱人、子女体健。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病程记录单内科 2 床刘兴芳 NO:10428体格检查T36.6℃P70次/分R17次/分BP 15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平车推入病房,自动体位,急性病容,痛苦貌,正力体型,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懒言,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苔白腻,脉弦滑。

全身皮肤温度、湿度、弹性可,未见黄染、斑丘疹、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及匙状指(趾)。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1、评估记录头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遵医嘱予以对症处 理。 • 2、卧床休息4-6W,头部制动,尽量让病入保持头高,侧 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及时清理口中呕吐物,以 免误吸入气道 • 3、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 • 4、观察病人头痛的情况及有无脑疝先兆的症状。
体温过高
高热使脑组织代谢增加,脑水肿及神经细胞损害,对高 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以冷敷为主,同时加强会阴、口腔 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体温化,评估病人高热的程度
• 1、体温超过39,采取物理降温,头置冰袋或冰帽,室 温在18~20,減少盖被。 • 2、多喝水2500ml/d,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 • 3、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及床单保持清洁干 澡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头颅CT(首选) 蛛网膜下腔出现高密度影像(有助于了解出血吸收情况,
有无再出血等) • 脑脊液(非首选和必检项目) •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时对确诊SAH最具诊断价值和特 征性,肉眼可见CSF呈血性。 • 脑血管造影(DSA) 确定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位置
是确诊SAH病因特别是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可 清晰显示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位置。
•病因 •先天性动脉瘤(最常见)、脑血管畸 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脑底部 异常血管网病、感染性动脉炎、内 肿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 • 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 管壁薄弱


血压骤升和饮酒

血液
• 血管破裂
蛛网膜下腔
三、临床表现
• SAH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 突然昏迷甚至死亡。
三、临床表现
• 并发症一再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命性并发症;也是严重的急性并 发症,50%的致死率。 • 出血破裂口修复尚末完好而诱因存在; • 多见于起病4W内且光以第2W发生率最高; • 症状和体征又复出现或加重; • CT和CSF检查提示新的出血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五、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与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3)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患者长时间卧床有关
(4) 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有关
பைடு நூலகம்
护理问题1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与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主/客观资料: 患者头部胀痛,阵发性加剧, 伴恶心、喷射性呕吐1次。
• 控制脑血管痉挛,减少 血管收缩并维护脑血流。 管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防止并发症,如感染、 脑积液潴留和静脉血栓 形成。提供情感和心理 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和家庭支持。
• 完善各项脑脊液检查和 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 变化及辅检结果行进一 步诊治。
(2) 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误吸、不能自主排痰有关
03
积极查找原因,确认颅内 动脉、静脉畸形后进行根 治性手术; 让患者身体和心理保持放 松状态,并随时注意血压 的变化;
04
诊断的首选方法是CT,其 对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 过出血的部位及出血厚度, 可以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位 置。一旦确认,应尽快手 术,预防再出血和并发症 的发生,手术方式为开颅 夹闭手术或者介入栓塞术。
• 嘱患者绝对卧床,并使用镇静剂及约束带。若身体 活动受限时,应每2h翻身1次,切忌拖、拉、推等 动作。
• 保持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使用约束带应取得 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松紧适宜。
• 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松解,密切观察约束部 位皮肤情况,记录使用约束带的原因、时间、观察 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目录
文献查证
Literature Review

精选-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精选-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睡眠改善
详见头痛、恐惧措施。
知识缺乏-与病员不了解疾病知识等有关。
依从行为、了解治疗方案、参与卫生保健决策
1)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如卧床的重要性,防止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与疾病预后息息相关。
2)出院指导: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脑力和体力负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不良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仍是非常重要,除多吃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有高血压者定时测血压,按时服药。
无并发症发生
体位与休息: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时。
2)颅内压增高患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保持头颈部不屈曲或髋部不大于90°,同时无显著旋转。
3)清醒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并告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诊断/问题 -相关因素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不适:急性疼痛- 与脑水肿、颅内高压、学液刺激有关
舒适、疼痛控制
1、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发症状,例如:呕吐、颅内高压的征象的观察以及再出血征象的观察等
2、当疼痛突然加剧时需警惕颅内高压与脑疝。
3、医护人员要充分相信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由于疼痛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能被他人证实或否定,同时告诉患者不要强忍疼痛,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防治血管痉挛的药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板使用处及肋骨固定带固定处周围皮肤情况; 2,患者左侧肢体予制动,故应将此侧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和左
肩内收畸形。每日做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肌按摩2-3次,防止肢体 挛缩和畸形。
效果评价:患者未发生压疮。
编辑版ppt
13
健康教育
1、 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2、清淡饮食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宜过饱,增加水分的摄入, 每天1 500~2 000 ml,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或淡盐水、蜂蜜水。
处理,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效果评价:患者诉头部疼痛感较前缓解。
编辑版ppt
9
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脑损伤后高代谢高热等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营养状态维持良好(体重或皮下脂肪在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1,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如体重、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血电解 质等,以便及时调整营养素的供给量和配方;
编辑版ppt
4
病史汇报
患者李继灵,女性,70岁,住院号为1621635,系 “外伤致头痛、头晕1小时余”入院。患者1小时 前乘坐电瓶三轮车时被他人汽车撞倒,当时昏迷, 具体时间不详,被家人发现后,后自觉头痛、头 晕,及左下肢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急打120 送入我院。病程中无呕吐、无呼吸困难、无胸闷、 无肢体抽搐、无二便失禁。
效果评价: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减轻。
编辑版ppt
8
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诊断:疼痛 与颅脑损伤,肋骨骨折有关
目标:患者头部疼痛减轻。 措施: 1、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感觉,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2、各种护理操作应准确轻柔,避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合理安
排诊疗时间。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感谢您的观看
四、辅助检查: 对有上述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行头部CT检查, CT阴性、颅压不太高者可谨慎行腰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因,不 能行血管造影者可行核磁检查和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 也可作为诊断和监测的手段。 1、CT:显示脑沟和脑池内密度增高,脑(室)内血肿、脑积水、脑梗死 和水肿,增强CT可显示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脑肿瘤。
七、治疗: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可应用止血剂、 止痛剂、镇静剂,保持大便通畅。 1.伴颅内压增高者:应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可给予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 合并脑室内出血或脑积水者可行脑室外引流; 2.明确颅内血管病变:如患者条件允许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以明确出 血原因并及早治疗; 3.维持电解质平衡:特别注意低血钠; 4.抗纤溶酶药物应用:可降低再出血率,但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 5.预防癫痫:建议出血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但只有发生过癫痫、 血肿、梗死和大脑中动脉瘤的患者才建议长期应用抗癫痫治疗;
蛛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腔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 腔的统称,可分为自发性(大约占脑血管意外的15%,多见于30~70岁)和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病因: 1、最常见原因: 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大约占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70%; 2、其他原因: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血液病、动脉闭塞、颅内肿 瘤卒中和混合性原因; 3、罕见原因: 包括钩端螺旋体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主动脉弓狭窄、多囊肾等,口服避孕药和滥用药物也可引起; 4、脑外伤:车祸伤、高空跌落伤等。
6.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1)“3H”治疗 即高血容量、高血压和血液稀释治疗,是治疗血管痉挛后脑灌 注不足和脑缺血的主要方案,但也可引起脑水肿、心肌缺血、低钠血症和多发动 脉瘤的其他动脉瘤破裂等风险;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主要作用为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血小 板和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改善微循环,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主要不良 反应为低血压; (3)盐酸法舒地尔(依立卢) 主要作用为抑制平滑肌收缩最终阶段的肌球蛋白 磷酸化,使血管扩张,从而预防和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对葡萄 糖的利用率、抑制神经细胞变性;主要不良反应为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低血 压和贫血; (4)脑池内纤维蛋白溶解 向脑池内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能溶解纤维蛋 白团块,减少无症状性和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5)其他 如内皮素拮抗剂、内皮依赖的松弛机制和脑池内缓释系统尚处于试验 阶段。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10-3蛛网膜下腔出血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10-3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下仅介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占整个脑卒中的5%-10%,年发病率为(5-20)/10万。

[病因]SAH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动脉瘤(50%~85%)破裂,其次是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血液病、各种感染所致的脑动脉炎、Moyamoya病、肿瘤破坏血管、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

[发病机制]由于SAH的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脑动脉瘤好发于动脉分叉处,80%位于基底动脉环前部,特别是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与交通动脉分叉处最为多见。

由于该处动脉内弹力层和肌层的先天性缺陷,在血液涡流的冲击X下渐向外突出而形成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壁常为先天性发育不全、变性、厚薄不一;脑动脉硬化时,脑动脉中纤维组织替代了肌层,内弹力层变性断裂和胆固醇沉积于内膜,加上血流的冲击,逐渐扩张而形成动脉瘤。

因此,在脑血管已形成上述病变的基础,当重体力劳动、情绪变化、血压突然升高、饮酒、特别是酗酒时,脑底部及脑表面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

颅内脑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卢页内压突然升高,其至闪脑推移压迫脑干以致猝死。

血液刺激脑膜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血凝块和血液刺激分泌大量渗出液,可出现蛛网膜粘连,阻碍脑脊液循环和吸收,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常颅压脑积水。

当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刺激血管或因血细胞破坏产生多种血管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氧合血红蛋白等)刺激血管,使部分病人发生血管痉挛,这种痉挛多为局限性,也可为广泛性,严重时可导致脑梗死。

[临床表现]1.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者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50岁以上发病者以动脉硬化多见。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9、恢复期的护理
(1)根据病人的自理能力制定自理活动计划。 (2)帮助偏瘫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性活动,应遵循 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 (3)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 可亲,借助手势和口型与病人沟通,进行语言功 能训练。 (4)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对待病情,支持与配合 治疗护理计划。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蒋璐璐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病名,是指 蛛网膜下腔中出血的现象。常见的 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 疾病等。
病理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血染脑脊液可激惹对血 管、脑膜和神经根等脑组织,引起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反应。脑表面常有薄层凝块掩盖, 其中有时可找到破裂的动脉瘤或血管。随时间推 移,大量红细胞开始溶解,释放出含铁血黄素, 使软脑膜呈现锈色并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如脑沟 中的红细胞溶解,蛛网膜绒毛细胞间小沟再开通, 则脑脊液的回吸收可以恢复。
护理目标
减轻病人疼痛 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减少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再出血、脑梗死、 脑疝) 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护理
护理诊断
1)、疼痛、呕吐 :与出血刺激脑膜以及脑水肿有关 2)、昏迷及意识障碍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 血管痉 挛,脑水肿,脑代谢障碍有关 3)、发热 :与感染或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吸收热等 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 5)、便秘 :与长期卧床,不能正常如厕,进食量减少,肠 蠕动缓慢有关 6)、再出血危险 :动脉瘤和动脉畸形引起 7)、潜在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 起发热全身不适,咳嗽,呼吸困难等有关。
健康教育
(1)预防感冒,防止用力打喷嚏、咳嗽等,戒严、 戒酒,以免诱发再出血 (2) 活动与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保证足 够的睡眠,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3)告之用药指导 :本病治疗与预后的有关知识, 指导患者配合检查,明确病因,尽早手术,解除 顾虑。 (4) 家庭急救 :首先去除诱因,立即休息,保持 安静避免刺激,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把头 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做 好送医院的准备。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
血管造影
12
六、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 与脑水肿、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 膜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有关 2.潜在并发症:再出血 3.生活自理缺陷 与长期卧床有关 4.恐惧 与担心再出血、害怕DSA检查、开颅手术 以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13
七、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指导病人消除紧张、恐惧、焦虑心 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检查。 2.采用缓解疼痛的方法:指导病人缓慢深呼吸, 听轻音乐,引导式想象,冷热敷以及理疗按摩 指压止痛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和脱水降 颅内压药物。 3.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 时应快速静滴,必要时记录24h尿量;使用尼莫 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可能出现皮肤 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不适等反 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
6
二、病理生理改变
此外,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刺激 血管或血细胞破坏产生多种缩血管物质刺激血 管,是部分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严重时导致 脑梗死。
7
三、临床变现
1.发病年龄: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脑血管畸 形破裂多发于青少年,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则 多在青年以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发生出血者以 老年人为多;年女性别差异不大。 2.发病诱因:绝大多数为突然起病,部分患者 可有情绪激动、咳嗽、排便等诱因。 3.症状与体征:起病时最常见症状为突发剧烈 头痛、恶心呕吐。可有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短 暂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少数患者可有精神症状、 头晕、眩晕、颈背痛及下肢痛。
8
三、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于发病数小时后有明显的脑膜刺激 征。少数患者可伴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提示 该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临床表现不典型,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都 不明显,而意识障碍相对较重。在出血后的第 2-3天可有发热,若出血停止,通常2-3周后头 痛和脑膜刺激征也逐渐减轻或消失。 4. 并发症:1)再出血;2)血管痉挛;3)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4.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 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 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 作和精神症状。
5.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伴有 颈背部痛。老年患者、出血早期或深昏迷者可 无脑膜刺激征。
6.其它临床症状:亦可见轻偏瘫,视力障碍, 第Ⅲ、Ⅴ、Ⅵ、Ⅶ等颅神经麻痹,视网膜片状 出血和视乳头水肿等。
下血管破裂等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 者。
3.外伤性SAH
临床表现
1.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2.诱因: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
3.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 白、全身冷汗。如头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 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 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 房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chnoid 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 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急 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卒中的20%。
SAH分类: 1.原发性SAH: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2.继发性SAH:脑实质内或脑室出血,硬膜外或
护理措施P5
P5.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脑疝、脑积水 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4~6周,抬高床头
15°~30°,避免搬动和过早离床活动,保持环境安 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 2.避免一切可能使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3.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 用力排便,防止咳嗽和打喷嚏。 4.密切观察病情,初次发病第2周最易发生再出血。
谢谢
异常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判断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①瞳孔扩大。指瞳孔的直径大于5毫米。常见于中枢性损害、青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1.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2.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3.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4.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5.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1.2.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 能够提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案。

第二章:病因学2.1 病因概述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2.2 常见病因分析1. 动脉瘤:介绍动脉瘤的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2. 血管畸形:介绍血管畸形的类型、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 高血压:介绍高血压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4. 动脉硬化:介绍动脉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5. 血液病:介绍血液病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第三章:临床表现3.1 临床症状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3.2 临床体征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体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林斯基征等。

3.3 并发症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如脑积水、脑梗死、脑膜炎等。

第四章:诊断与鉴别诊断4.1 诊断方法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4.2 鉴别诊断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如脑膜炎、脑梗死、脑出血等。

第五章:治疗方法5.1 保守治疗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保守治疗方法,如绝对卧床休息、脱水治疗、止血治疗等。

5.2 介入治疗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如血管内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防止一切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主要因素: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打喷嚏,应注意避免。2)保持大便通畅:查过3天未大便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禁止高压灌肠。
3)血压、腹压增高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或脑疝。
4)尿潴留:因膀胱胀满而导致病人烦躁,应注意及时解决。
满足病人需要,提供舒适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诊断/问题-相关因素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不适:急性疼痛-与脑水肿、颅内高压、学液刺激有关
舒适、疼痛控制
1、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有无伴发症状,例如:呕吐、颅内高压的征象的观察以及再出血征象的观察等
2、当疼痛突然加剧时需警惕颅内高压与脑疝。
3、医护人员要充分相信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由于疼痛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能被他人证实或否定,同时告诉患者不要强忍疼痛,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室内光线柔和,控制噪音强度在35-45分贝,温度:18-22℃,湿度:50%-60%。
2)减少探视,以免加重头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合理安排护理工作,集中完成,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勿忽视对患者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头痛及肢体活动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心电监护仪24小时监护。有进行性意识加深或清醒患者突然发生意识障碍者,一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者,一侧瞳孔发生改变者,头痛突然加重者,生命体征突然发生改变者均应及时通知医生,警惕发生不可逆的病情改变。
4、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防治血管痉挛的药物。
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绝对卧床)有关
无并发症发生
加强生活及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时清除分泌物,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防治压疮,加强口腔护理,防治口腔炎等并发症。
合作性问题-脑疝、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水肿
恐惧/焦虑-与担心再出血、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预后以及手术等有关
焦虑控制、恐惧控制
1、关注患者感受,鼓励表达,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
2、减轻心理负担,主动热情的开导病人,变消极心理为主观努力,以坚强的信念积极愉快的情绪接受治疗及护理。
3、做好家属工作,配合护理工作。
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睡眠改善
详见头痛、恐惧措施。
知识缺乏-与病员不了解疾病知识等有关。
依从行为、了解治疗方案、参与卫生保健决策
1)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如卧床的重要性,防止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与疾病预后息息相关。
2)出院指导: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脑力和体力负荷;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不良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仍是非常重要,除多吃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有高血压者定时测血压,按时服药床休息4-6周,在急性期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时。
2)颅内压增高患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保持头颈部不屈曲或髋部不大于90°,同时无显著旋转。
3)清醒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柔,并告知患者勿头部过度活动的重要性。
4)意识障碍的患者:翻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