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教案地理中图版选修3
![第三章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教案地理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de4736fec3a87c24128c4d6.png)
第三章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中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在区域地理和前两章旅游资源类型、分布、评价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合理选择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方法,以及有关旅游安全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侧重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的文科生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对旅游资源已经具备一定的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但在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调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缺乏方法且有待提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根据旅游需要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主题,并合理安排旅游景点和线路。
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旅游信息,学会选择合适的旅游地。
2、能够根据旅游资源状况,选择恰当的旅游线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旅游信息的获取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资源、热爱环境、热爱科学的良好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选择、设计旅游线路2、旅游安全问题及防范难点:选择、设计旅游线路三、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讲授法等四、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以设计庐山周末两日游为例一、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APP、旅游景点官网、宣传片等二、设计和评价旅游线路1.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2.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状3.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4.突出主题三、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1.影响旅游安全因素:自然因素:雷电、洪水、滑坡、野生动物等。
社会因素:火灾、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等。
3.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2)消除不安全因素(3)控制不安全行为。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章末整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a8f8f4a7302768f99397a.png)
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9复习题1.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变化性、观赏性、定向性、永续性、易损性等特点。
3.提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的实例可参考教材“‘思考’中的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教材P15思考本则案例中的材料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方面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重点介绍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种多样的人文旅游资源,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教材P15复习题1.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
2.提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可参照教材中的“活动”内容。
教材P21复习题1.世界遗产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它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中国的世界遗产截至2017年7月,已有52处,具体如下:世界文化遗产(36处) 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明十三陵、盛京三陵)、龙门石窟、青城山—都江堰、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和开平碉楼与村落、五台山、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福建土楼、江西庐山、山西五台山、云南哈尼梯田、中国大运河、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土司遗产、左江花山岩画、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自然遗产(12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中国丹霞、云南澄江天山化石地、新疆天山、神农架、可可西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讲义:第2章 第3节旅游资源的评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讲义:第2章 第3节旅游资源的评价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2aeb326fff705cc170a67.png)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1.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评价条件。
2.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价值和功能。
(难点)3.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阅读教材P41~P43,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评价概况(1)概念:旅游资源评价是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而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分析、比较和评判。
是在旅游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性研究工作,是对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进行评定。
(2)评价内容:资源本身、资源环境、开发条件。
2.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特色:是评价该地区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定条件之一。
(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①艺术、美学和观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
②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旅游和科学考察方面。
(3)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只有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协调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和规模,才能获得较高的开发效益。
正误判断:(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旅游资源状况。
()(2)观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对游客吸引力一定大。
()(3)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
()(4)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影响其开发效益。
()【提示】(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
(2)×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受多种因素影响,观赏价值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3)×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旅游方面。
(4)√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受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的影响。
教材整理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阅读教材P43~P44,完成下列问题:1.环境容量状况(1)概念:环境容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旅游资源所在地容纳旅游者数量的能力。
(2)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规模、景象艺术特征、内容、游程、布局、质量、功能及自然要素。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89cc8a0116c175f0e4852.png)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及成为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理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1.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1)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它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包括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设施的开发顺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多种需求。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旅游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促进景点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
2.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1)景区的吸引物: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依附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游者的招牌,也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点。
(2)旅游者①地位:在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中,旅游者处于主体地位。
②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等。
(3)景区的服务业①含义:旅游景区的服务业就是旅游景区内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
②特点:旅游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因此,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为重要。
(4)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把突出景观特色放在首要位置,切忌模仿、抄袭。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就是将人工建筑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3.维护生态平衡:旅游景区一旦开发,旅游者和建筑物就有可能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因此开发时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4.最佳综合效益:在开发观赏价值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景点时,应注意充分发挥景点的利用率,并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做到“一点”多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e04906edb6f1afe001f7b.png)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结合实例掌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能区分两类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1)概念: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景观元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的自然景观。
(3)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宇宙类。
3.人文旅游资源(1)概念: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2)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一、判断题1.华山奇峰、吉林雾凇、、龙胜梯田景观、罗马古斗兽场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2.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均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3.自然旅游资源是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组合。
()4.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产生时间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小,一般呈点状分布的特点。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拥有矿泉资源、火山遗迹、冰雪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遗迹、避暑环境、野生动植物等旅游资源。
据此完成第6题。
6.火山遗迹、第二次世界大战遗迹、野生动植物,它们分别属于的旅游资源类型是() A.山水组合景观、风土人情、生物景观B.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宗教文化景观、地质地貌景观C.地质地貌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生物景观D.山水组合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地质地貌景观解析:选C。
火山遗迹、第二次世界大战遗迹、野生动植物分别属于地质地貌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生物景观。
7.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C.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D.现代人创造的人文景观一般价值不大解析:选C。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3同步课件:3.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3同步课件:3.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316d6031b84ae45c3b358cdc.png)
和空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第二,加强巡视,设立联防
本 大队或旅游警察,及时劝阻、制止、纠正旅游者的一切危
课 时
险行为;第三,预防自然灾害;第四,加强对旅游者的安
栏
目 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心理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开
关 (4)加强 救援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
和援助。
互动探究区
第2节
关
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如内陆与海滨、热带与寒
带、不同民族的文化等,正是这种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
布的不均匀,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动力。
互动探究区
第2节
(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本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
课 时
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小,则在旅游地
栏
目 游玩的时间相对越长或以最少的旅游时间游览更多的旅游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2节
自我检测区
第2节
4.2012年夏季,云南的李老师随团到西藏旅游,带团导
游多次提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这是为了
关
(3)A
互动探究区
第2节
(4)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 本 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
课
时 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第2节
【反思归纳】 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1.旅游安全及事故成因
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
目
开 关
⑦带必备药品,如防暑药、纱布等。
互动探究区
第2节
【迁移应用2】 下列关于旅游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选修3课件:3.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2020-2021学年高中中图版地理选修3课件:3.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e9536f25770bf78a64295450.png)
2.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 (1)考虑出游时间长短和交通。 短期假日或周末→郊游或近程游;长期假日→中、远程旅游; (2)考虑出游时间。 春秋季多以踏青、登山、秋游为主;夏季多以山地、海滨和北方避暑为主;冬 季多以温暖的南方休闲度假和北方冰雪风光、滑雪、滑冰为主。 (3)考虑安全。 ①硬件设施(交通安全等);②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地形、气候、水文等); ③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当地政府的旅游政策、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社会治安、 政治形势等)。
④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 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松动。 ⑤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 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等水域游泳及戏水。 ⑥要注意林区防火。 ⑦带必备药品,如防暑药、纱布等。
4.设计旅游线路: 设计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考虑的主要内容有旅游时间、旅游目的地、旅游交 通、旅游食宿、旅游活动安排、旅游费用等。 (1)旅游时间:旅游时间包括旅游线路总的旅游所需时间以及整个旅游过程中 的时间安排。因旅游者客源地不同、旅游目的地不同、出游季节不同、旅游者 闲暇时间不同等,旅游线路中的时间安排也不同。 (2)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包括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级别,主要游览景区、 景点的特色等,旅游目的地决定了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3.外出旅游应做好哪些自我防范? (1)“出门观天气”。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 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2)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
(3)多了解旅游小常识,在旅游中注意安全。 ①行前预先规划旅游线路,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 肩塌陷。 ②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 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 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结实的。 ③行前注意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 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10491561252d381eb6ea6.png)
第一节旅行景观的赏析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自然景观因赏析地点、角度、距离等变化造成的美感差别。
认识自然美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不一样,掌握一些自然景观的赏析机遇。
培育审美情味,提高审美素质。
一、精选赏析点位1.认识景观特点(1)预先对所要旅行景观的认识越多,在旅行活动中获取的体验也就越多。
(2)对于有些人文景观,要获取最好赏析成效,应认识设计者的美学构想。
2.精选赏析点位(1)内容:包含赏析的地点、角度、距离等。
(2)选择原则①水边观景不要忽略“低位”。
②赏析山川景观不要小气“半步”之劳,要选择特定的地点。
③赏析者与赏析对象之间需要必定空间上的距离,正所谓“远观势,近观质”。
二、掌握赏析机遇1.各自然名胜都有其最正确赏析时间。
2.机遇掌握(1)赏析变换不定的景观:如坐船顺水而下赏析“夔门天下雄”和神女峰等。
(2)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的景观:杭州“钱塘观潮”、大理“蝴蝶会”、西湖“断桥残雪”等。
(3)在某些条件适宜时才会出现的景观:如“空中楼阁”“佛光”“极光”“日月同辉”等。
(4)随天气或天气而变化的景观:如云海、日出、夕照、飞瀑、彩虹,以及生物景观等。
三、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1.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1)对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地位的认识不一样,被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感情体验不一样。
(2)赏析人文景观重在认识其历史文化内涵。
2.提高审美素质(1)审美素质主要包含审美情味和审美能力。
(2)审美能力①审美感觉力:主要依靠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接受和判断能力。
②审美理解力:形成和提高的主要门路是经验和知识的累积。
③审美创建力:主要表此刻境界的开辟和创建方面。
一、判断题1.认识人文景观的美学构想能大大提高审美感觉。
()2.赏析距离、角度变化,俯仰差别,赏析时间、季节以及气象变化等都会带来不一样的赏析成效。
()3.认识景区特点,以情观景,情形交融,能提高对景区审美的感觉。
()4.在自然界中,全部赏析对象都是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或许才最为典型。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2节 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选修三中图教师用书: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2节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677fb602768e9950e7382a.png)
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1.掌握在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重点)2.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3.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难点、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选择旅游线路阅读教材P58~P60,完成下列问题: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处都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线路选择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④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正误判断:(1)收集旅游信息应找旅行社,互联网提供的不准确。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是欣赏的景点多。
()(4)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是越快越好。
()【提示】(1)×旅行社、互联网都是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
(4)×要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教材整理2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阅读教材P61~P65,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事故原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1)自然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
(2)社会因素:包括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犯罪活动、火灾及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等。
3.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
(4)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模块突破 对接高考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三新素养同步学案:模块突破 对接高考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c79564431b90d6c85c7eb.png)
模块突破·对接高考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突破】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2)促进文化繁荣①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②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③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3)促进社会进步①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③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④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2.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如下:(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
②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的灭绝。
③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如: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等。
④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②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③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真题演练】(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新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3同步讲义: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新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3同步讲义: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cf63e251011ca300a6c3908e.png)
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旅游线路的选择———————情景导入先思考———————南京的盛夏,酷暑难当。
李老师打算偕夫人利用两周时间外出避暑疗养,但由于经济上并不富裕,李老师希望尽可能节省旅游费用。
亲朋好友建议的旅游地点有三处可供选择:大连、庐山和昆明。
思考探究:你认为最合适的旅游地是哪里?请说明理由。
提示:注意材料限制:(1)经济不富裕;(2)时间:两周;(3)目的:避暑疗养;供选择的大连、庐山和昆明三地都有避暑疗养的功效,但是大连和昆明离南京遥远,从经济和时间考虑,李老师最好选择庐山。
———————基础知识要记牢———————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从什么地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旅游资源与信息呢?方法很多: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处都是获得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得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线路选择: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④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旅游线路的设计,包括对旅游活动中游览景点、交通线路及相关的服务项目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时序安排等。
旅游线路设计须符合以下要求(见下表):[拓展提升]关键词法记忆旅游线路选择的基本出发点:“四最”,即时间最少、费用最少、体验最丰富、效果最满意。
———————应用体验不可少———————1.小王是广州某工厂的工程师,他准备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经考虑选定了重庆、西安、成都、洛阳、张家界、宜昌等旅游城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给小王设计一条最方便合理的旅游线路。
(2)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西安作为一个老牌的旅游城市,应如何提高其旅游竞争力? 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线路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旅游信息资料。
能根据旅游需要确定旅游主题,并合理安排旅游景点和线路。
能说明地形、气候、人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了解不安全因素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游景区采取的主要安全防范措施。
一、选择旅游线路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有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
2.选择旅游线路(1)基本出发点: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设计原则:适应市场,突出特色,讲究韵律,“冷热”兼顾,发展创新,安全可靠。
(3)注意事项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④突出主题。
二、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1.旅游安全及事故成因(1)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造成旅游活动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①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源于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塌陷等。
②社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犯罪活动、火灾及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等。
2.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不安全的旅游环境、不安全的旅游行为、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和行为在同一时空相遇。
为避免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
(4)加强救援。
一、判断题1.收集的旅游信息只包括景区特色和旅游花费。
()2.选择旅游地只需考虑旅游目的、旅游动机和经济条件即可。
()3.在旅游过程中,不搭乘不合格的车辆和超载车辆。
()4.人们的出游决策受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5.选择旅游线路应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避免行程的重复。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有()①听亲戚介绍②通过媒体、杂志等的介绍③通过互联网查询④通过咨询旅行社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①②③④项都属于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
7.高中毕业的赵前方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到香格里拉独自登梅里雪山探险,出行前他最应该准备的物品是()A.防晒霜B.防寒服C.雨伞D.防蚊虫药品解析:选B。
雪山温度较低,故登雪山首先应准备好防寒服。
8.如果周末你和几个同学去登山,以下物品不宜携带的是()A.雨衣B.雨伞C.防蚊虫的药D.手电、相机解析:选B。
在登山时不可用雨伞,这是为了避雷电和防止大风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9.野外被困寻找饮用水是野外生存的关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不能直接饮用B.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热煮沸后饮用C.在野外寻找的水源,若不清洁需要进行过滤后再煮沸D.我国西北湖泊中的水多为流动的水,一般可直接饮用解析:选D。
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不可直接饮用。
选择旅游线路【合作探究】1.读教材P59~60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设计旅游线路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3)在选择旅游线路时,很多人建议:在不影响旅游目的的情况下,尽量避开热点旅游线路、熟悉的旅游项目和旅游高峰期。
这样做是否合理并解释原因。
提示:(1)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
(2)适应市场、突出特色、讲究韵律、“冷热”兼顾、发展创新、安全可靠。
(3)合理。
热点旅游线路和旅游高峰期时各种旅游商品价格上涨,人流量大,交通拥挤,影响观赏效果;熟悉的旅游项目导致重复旅游。
2.教材P61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除材料中所列旅游必需品外,你认为还需准备些什么?提示:旅游必需品的准备,针对不同情况需不同对待。
一次旅游中,有些是必须带的,有些不需要带,而有些可以带也可以不带。
如果是学生,要去旅游学习,则还可以带上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另外,还有可能带的物品有身份证、优惠证、学生证等证件。
如果是去冒险,则应该带必备的防身武器、解毒药、通信工具等。
【核心归纳】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旅游线路的设计,包括对旅游活动中游览景点、交通线路及相关的服务项目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时序安排等。
旅游线路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要求具体内容目的符合经济情况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加合理、可行选择最佳路径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游览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游程有一定的节奏性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游览质量突出主题,综合考虑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并将有内在联系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对交通、食宿、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最愉快的身心感受,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
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旅游地的资料和信息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多选)()A.看电视B.读报纸C.上网查阅D.询问亲朋好友(2)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解析:(1)本题考查如何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
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都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线路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由图可知线路一既有沿海又有内陆,路程短,景点丰富多样。
线路二为环海线路,且路程长,景点较少。
答案:(1)ABCD(2)旅游资源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高;旅游线路较短(交通用时较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2016年4月湖南省张家界市市委外宣办通报了一起由于上山探险遇天气突变造成3名“驴友”不幸遇难的事件。
近年来,类似因“驴友”进山迷途失踪、失足而引发的悲剧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
(1)户外“背包客”应如何安全自助游?(2)旅游区管理者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提示:(1)(2)旅游区管理者应随时随地保持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联合公安、武警、边检、边防、交通、消防、卫生、保险等各个部门,建立旅游安全系统,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援。
【核心归纳】1.旅游安全及事故成因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旅游活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自我防范是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包括旅游前、中的工作。
2017年“五一”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
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如图就是他们看到的一截树桩,请帮助他们确定方位并说出原因。
(2)假设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幸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
解析:(1)首先确定大兴安岭地处北半球北温带,树干南侧为向阳一侧,接受太阳辐射多,生长快,树的年轮间距大,和它相对的为北侧;其次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东西方位。
(2)该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联系实际,结合教材,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1)C是南方,B是北方,D是东方,A是西方。
依据:在北半球朝南的一侧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生长速度较快,由此确定南北,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判定出东西方位来。
(2)利用声音求救(哨音等);利用反光信号;利用国际求救信号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用鲜艳的衣物求救等。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方法是什么?2.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3.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是什么?4.设计旅游线路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5.旅游出发时应准备哪些必需品?6.造成旅游活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什么?7.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是什么?8.旅游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微点拨旅游目的地的确定:①选择知名度高的旅游地;②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③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④依据经济条件、闲暇时间、身体状况确定旅游目的地的远近、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一、选择题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前的准备工作。
据此完成1~2题。
1.收集旅游信息时可以不收集的是()A.气候条件B.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C.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D.旅游资源的构成原理2.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旅游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A.方便、快捷B.易被采纳、接受C.直观、详尽D.生动、形象解析:第1题,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对旅游者个人来说,没有必要做过多的了解。
第2题,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类旅游信息和资料。
答案:1.B 2.A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选择旅游线路时不需要考虑的是()A.尽可能选择最佳线路,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5.有关旅游日程的安排,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日程安排尽量紧凑,以参观更多的旅游景点B.旅游日程安排尽量有张有弛,动静结合C.旅游日程安排要轻松,以避免疲劳D.旅游日程可以随意安排,无所谓松紧解析:第3题,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各个选项都是旅游活动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4题,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第5题,安排旅游的日程要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旅游有一定的节奏性,保证游览质量。
答案:3.D 4.D 5.B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
下图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a—c:喀斯特地貌之旅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d—f:南北景观之旅D.g—f:少数民族风情之旅7.在甲、乙、丙、丁四地旅游应注意防范()A.甲:雪灾B.乙:暴雨洪涝C.丙:紫外线D.丁:风暴潮解析:第6题,由图示可知,a—c经过云贵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d沿途主要经过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可以进行江南奇山异水之旅;d—f由南向北,从南方到达北方,可进行南北景观之旅;g-f沿途少数民族分布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