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五章 弯曲应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F F d F 0 N 2 N 1 S
将FN2、FN1和dFS′的表达式带入上式,可得
* M M d M * S S b d x 0 z z
I z I z
简化后可得
dM S z* dx I z b
dM F S ,代入上式得 由公式(4-2), dx
* 式中 S z
A1
y1dA ,是横截面距中性轴为 y 的横线 pq 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同理,
可以求得左侧面 rn 上的内力系的合力 FN 1 为
M * FN 1 S z Iz
在顶面rp上,与顶面相切的内力系的合力是
d F b d x S
根据水平方向的静平衡方程
F 0 ,可得
综上所述,对于各横截面剪力相同的梁和剪力不相同的
细长梁(l>5h),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5-2)仍然适用。
例5-1
图5-10(a)所示悬臂梁,受集中力F与集中力
偶Me作用,其中F=5kN,Me=7.5kN· m,试求梁上B点左邻 面1-1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该截面K点处正应力及全梁的 最大弯曲正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弯曲正应力 5.2 弯曲切应力简介 5.3 弯曲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4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5.1 弯曲正应力
上一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同时存在
剪力FS和弯矩M。由于只有切向微内力τ dA才可能构成剪力, 也只有法向微内力σdA才可能构成弯矩,如图5-1(a)所示。 因此,在梁的横截面上将同时存在正应力σ和切应力τ(见图 5-1(b))。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分别称为 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
式(b)表示了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
由此式可知,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 的距离成正比,距中性轴等远的同一横线上各点处的正应 力相等,中性轴上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正应力分布形 式如图5-6a所示,一般可用图5-6b简便地表示。
3.静力学关系
上面虽已得到正应力分布规律,但还不能用式(b)直 接计算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至此有两个问题尚未 解决:一是中性层的曲率半径ρ未知;二是中性轴位置未知, 故式(b)中的y还无法确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从静平 衡关系入手。
图5-10
解(1)内力分析。作出该梁的弯矩图如图5-10(b)所
示,由弯矩图可知,截面1-1的弯矩为
M1=5×1-7.5=-2.5kN· m
全梁最大弯矩在梁固定端截面A处,即
M 5 3 7 . 5 7 . 5 kN m max
(2)计算弯曲正应力。截面1-1上,图示K点弯曲正
将式(b)代入式(c)得
(c) (d)
E E AydA 0 A ydA
图5-7
E 由于 0 故
A
y dA 0
(e)
式(e)中左边的积分代表横截面对z轴的静矩Sz(见附
录A)。由附录A知,只有当z轴通过横截面形心时,静矩Sz 才为零。由此可见,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将式(b)代入式(d
图5-3
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假设:
(1)平面假设: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平面,且仍与变 形后的轴线正交。在变形过程中,横截面只不过发生了“刚 性”转动。 (2)单向受力假设:梁的纵向“纤维”仅发生轴向伸长 或缩短,即只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也就是说,纵向“纤维” 之间无挤压作用。
图5-4
上述假设已被众多实验和理论分析所证实。
max
M Wz
(5-5)
式(5-5)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与弯矩成正比,与抗弯 截面模量成反比。抗弯截面模量Wz综合地反映了横截面形
状和尺寸对最大弯曲正应力的影响。
由附录A知,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及空心圆截面(见图 5-8(a)、(b)、(c))对z轴的惯性矩分别为
13 4 4 4 I bh , I d , I D d z z z 12 64 64
在图5-2(a)中,简支梁上的两个外力F对称地作用于梁 的纵向对称面内,其剪力图、弯矩图如图5-2(b)、(c)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C、DB梁段内,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 有弯矩,因而既有切应力又有正应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
曲或剪切弯曲;在CD段内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
常量,因而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这种弯曲称为 纯弯曲。研究梁的弯曲正应力,必须从试验现象分析入手,
应力为
6 M 12 M y 12 2 . 5 10 30 1 1K y 3 44 M Pa K K 3 I bh 40 80 z 计算时,只取绝对值计算,由于该截面弯矩为负,中 性轴以下部分受压,故K点为压应力。 截面1-1上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6 M 6 M 6 2 . 5 10 1 1 58 . 6 MPa 1 m ax 2 2 W bh 40 80 z
设横截面的纵向对称轴为y轴,中性轴为z轴,梁轴线为
x轴,绕点(y,z)取一微面积dA,作用在其上的法向微内力 为σdA(见图5-7),横截面上各点的法向微内力σdA组成 一空间平行力系,而且横截面上不存在轴力,仅存在位于x -y平面内的弯矩M,根据静平衡关系有
dA F 0 N A
ydA M A
根据平面假设,梁弯曲时上面部分纵向“纤维”伸长, 下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由变形连续性假设可知,从伸 长区到缩短区,其间必存在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过渡层, 将这层长度不变的“纤维”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 的交线称为中性轴(见图5-4)。平面弯曲时,梁的变形对 称于纵向对称面,故中性轴必然垂直于截面的纵向对称轴。 因此,梁纯弯曲的特征为:保持平面的横截面绕中性轴 作相对转动,且正交于变形后的梁轴线;纵向“纤维”均处 于单向受力状态。
现在根据式(5-9)讨论弯曲切应力在横截面上沿高度
y的分布形式。 距中性轴为y处横线以下部分截面对中性轴z的静矩为 S*z(见图5-13),其值为
2 h 1 h b h * 2 S b ( y ) ( y ) ( y ) z 2 2 2 24
M y Iz
此式为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5-2)
5.1.3 最大弯曲正应力
工程中最感兴趣的是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也就是横 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各点处的正应力。将y=ymax代入式(5 -2),可得 令
max
M ymax Iz
(5-3) (5-4)
Iz Wz y max
Wz称为抗弯截面模量,此值仅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于 是,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F S S z* I zb
FS S z* ( y ) I zb
(5-9)
式中,FS为梁横截面上的剪力;Iz为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S*z为y处横线一侧部分的截面对z轴的静矩(见
附录A),b代表所求点处的截面宽度。这就是矩形截面梁 弯曲切应力的计算公式。此式亦为弯曲切应力的一般计算 公式。
5.1.2 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的正应力公式,需从几何关系、物 1.几何关系 纯弯曲时梁的纵向“纤维”由直线变为圆弧,相距dx的 两横截面1′-1′和2′-2′绕各自中性轴发生相对转动,如图5 -5所示。横截面1′-1′和2′-2′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O即为 中性层的曲率中心。设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ρ,此两横截面 夹角为dθ,则距中性层为y处的纵向“纤维”原始长度为ab, 变形后长度为a′b′。该纤维的正应变为
此梁为等截面直梁,故全梁最大弯曲正应力在最大弯矩 所在截面上,其值为
6 M 6 M 6 7 . 5 10 max max 175 MPa max 2 2 W bh 40 80 z
5.2
弯曲切应力简介
5.2.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矩形截面梁的任意横截面上,剪力FS皆与横截面的对称 轴y重合(见图5-11(b))。设横截面的高度为h,宽度为b, 现研究弯曲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首先对弯曲切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定: (1)横截面各点处的切应力均平行于剪力或截面侧边。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见图5-11(b))。
a b Biblioteka ab ( y ) d d y ab d
(a)
图5-5
实际上,由于距中性层等远处各纵向“纤维”的变形相 同,因此,上述正应变ε即代表距中性层为y的任一纵向“纤
维”的正应变。
图5-6
2.物理关系
根据纵向纤维假设,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拉伸或压 缩状态,因此,当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胡克定 律成立,由此得横截面上距中性层y处的正应力为 y E E (b)
图5-9
但是,如果两截面间没有载荷作用时,两截面的剪力相同,
应力分布形式也相同,则横截面的翘曲程度也相同,由弯矩 所引起的纵向纤维的线应变将不受剪力的影响,所以弯曲正 应力公式(5-2)仍然适用。当梁承受分布载荷作用时,两 截面上的剪力不同,因而翘曲程度也不相同,而且此时纵向 纤维还受到分布载荷的挤压或拉伸作用,但精确理论分析表 明,如果所研究的梁为细长梁(l>5h),这种翘曲对弯曲正 应力的影响很小,应用式(5-2)计算弯曲正应力仍然是相 当精确的。
E2 E 2 E ydA ydA I M z A A
即
1 M EI z
(5-1)
上式表明,中性层的曲率1/ρ与弯矩M成正比,与抗弯
刚度成反比。惯性矩Iz综合地反映了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对 弯曲变形的影响。 将式(5-1)代入式(b),可得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 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由式(5-4)可知,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及空心圆截面
的抗弯截面模量分别为
1 2 Wz bh 6
Wz
(5-6)
32
d3
(5-7)
3 4 W D ( 1 ) z 32
(5-8)
式中:α=d/D,为内、外径之比。
图5-8
5.1.4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弯曲正应力公式是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出的。当梁受到 横向力作用时,一般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 称为横力弯曲。剪力会在横截面上引起切应力τ,从而存在 切应变γ=τ/G。由于切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变化(见下一节), 故切应变γ沿梁截面高度也是非均匀的。因此,横力弯曲时, 5-9中的1 -1截面变形后成为1′-1′截面。既然如此,以平面假设为基 础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在横力弯曲时就不能适用。
图5-11
图5-12
用 mn 和 mn 横截面从图 5-11a 中切取长为 dx 的微段,设截面 mn 和 m1n1 上的弯矩分 别为 M 和 M+dM, 再以平行于中性层且距中性层为 y 的 pr 平面从微段中切取一部分 prnn1 , 则在这一截出部分的左侧面 rn 上,作用着由弯矩 M 引起的正应力;右侧面 pn1 上,作用着 由弯矩 M+dM 引起的正应力;在顶面 pr 上,作用着切应力 。以上这三种应力都平行于 x 轴(图 5-12a) 。在右侧面 pn1 上(图 5-12b) ,由微内力dA 组成的内力系的合力是
综合考虑几何、物理与静力学三方面因素。
图5-1
图5-2
5.1.1 试验与假设
首先观察梁的变形。研究具有纵向对称截面的梁(如矩 形截面梁),在梁表面画出平行于轴线的纵线ab、cd以及垂 直于轴线的横线1-1、2-2(见图5-3(a)),然后在梁纵 向对称面内加载,使梁处于纯弯曲状态,其弯矩为M(见图 5-3(b)),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1)梁表面的横线仍为直线,仍与纵线正交,只是各横 线作相对转动。 (2)纵线由直线弯成同心圆弧线,靠近梁底面的纵线伸 长,靠近梁顶面的纵线缩短。 (3)原来的矩形截面,下部变窄,上部变宽。
FN 2 dA
A 1
式中A1为右侧面pn1的面积,正应力 可按弯曲正应力公式算出,
于是
M d M y M d M M d M * 1 F d A d A y d A S N 2 1 z A A A 1 1 1 I I I z z z
F F d F 0 N 2 N 1 S
将FN2、FN1和dFS′的表达式带入上式,可得
* M M d M * S S b d x 0 z z
I z I z
简化后可得
dM S z* dx I z b
dM F S ,代入上式得 由公式(4-2), dx
* 式中 S z
A1
y1dA ,是横截面距中性轴为 y 的横线 pq 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同理,
可以求得左侧面 rn 上的内力系的合力 FN 1 为
M * FN 1 S z Iz
在顶面rp上,与顶面相切的内力系的合力是
d F b d x S
根据水平方向的静平衡方程
F 0 ,可得
综上所述,对于各横截面剪力相同的梁和剪力不相同的
细长梁(l>5h),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5-2)仍然适用。
例5-1
图5-10(a)所示悬臂梁,受集中力F与集中力
偶Me作用,其中F=5kN,Me=7.5kN· m,试求梁上B点左邻 面1-1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该截面K点处正应力及全梁的 最大弯曲正应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弯曲正应力 5.2 弯曲切应力简介 5.3 弯曲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4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5.1 弯曲正应力
上一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同时存在
剪力FS和弯矩M。由于只有切向微内力τ dA才可能构成剪力, 也只有法向微内力σdA才可能构成弯矩,如图5-1(a)所示。 因此,在梁的横截面上将同时存在正应力σ和切应力τ(见图 5-1(b))。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分别称为 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
式(b)表示了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
由此式可知,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 的距离成正比,距中性轴等远的同一横线上各点处的正应 力相等,中性轴上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正应力分布形 式如图5-6a所示,一般可用图5-6b简便地表示。
3.静力学关系
上面虽已得到正应力分布规律,但还不能用式(b)直 接计算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至此有两个问题尚未 解决:一是中性层的曲率半径ρ未知;二是中性轴位置未知, 故式(b)中的y还无法确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从静平 衡关系入手。
图5-10
解(1)内力分析。作出该梁的弯矩图如图5-10(b)所
示,由弯矩图可知,截面1-1的弯矩为
M1=5×1-7.5=-2.5kN· m
全梁最大弯矩在梁固定端截面A处,即
M 5 3 7 . 5 7 . 5 kN m max
(2)计算弯曲正应力。截面1-1上,图示K点弯曲正
将式(b)代入式(c)得
(c) (d)
E E AydA 0 A ydA
图5-7
E 由于 0 故
A
y dA 0
(e)
式(e)中左边的积分代表横截面对z轴的静矩Sz(见附
录A)。由附录A知,只有当z轴通过横截面形心时,静矩Sz 才为零。由此可见,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将式(b)代入式(d
图5-3
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假设:
(1)平面假设: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平面,且仍与变 形后的轴线正交。在变形过程中,横截面只不过发生了“刚 性”转动。 (2)单向受力假设:梁的纵向“纤维”仅发生轴向伸长 或缩短,即只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也就是说,纵向“纤维” 之间无挤压作用。
图5-4
上述假设已被众多实验和理论分析所证实。
max
M Wz
(5-5)
式(5-5)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与弯矩成正比,与抗弯 截面模量成反比。抗弯截面模量Wz综合地反映了横截面形
状和尺寸对最大弯曲正应力的影响。
由附录A知,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及空心圆截面(见图 5-8(a)、(b)、(c))对z轴的惯性矩分别为
13 4 4 4 I bh , I d , I D d z z z 12 64 64
在图5-2(a)中,简支梁上的两个外力F对称地作用于梁 的纵向对称面内,其剪力图、弯矩图如图5-2(b)、(c)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C、DB梁段内,横截面上既有剪力又 有弯矩,因而既有切应力又有正应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
曲或剪切弯曲;在CD段内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
常量,因而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这种弯曲称为 纯弯曲。研究梁的弯曲正应力,必须从试验现象分析入手,
应力为
6 M 12 M y 12 2 . 5 10 30 1 1K y 3 44 M Pa K K 3 I bh 40 80 z 计算时,只取绝对值计算,由于该截面弯矩为负,中 性轴以下部分受压,故K点为压应力。 截面1-1上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6 M 6 M 6 2 . 5 10 1 1 58 . 6 MPa 1 m ax 2 2 W bh 40 80 z
设横截面的纵向对称轴为y轴,中性轴为z轴,梁轴线为
x轴,绕点(y,z)取一微面积dA,作用在其上的法向微内力 为σdA(见图5-7),横截面上各点的法向微内力σdA组成 一空间平行力系,而且横截面上不存在轴力,仅存在位于x -y平面内的弯矩M,根据静平衡关系有
dA F 0 N A
ydA M A
根据平面假设,梁弯曲时上面部分纵向“纤维”伸长, 下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由变形连续性假设可知,从伸 长区到缩短区,其间必存在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过渡层, 将这层长度不变的“纤维”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 的交线称为中性轴(见图5-4)。平面弯曲时,梁的变形对 称于纵向对称面,故中性轴必然垂直于截面的纵向对称轴。 因此,梁纯弯曲的特征为:保持平面的横截面绕中性轴 作相对转动,且正交于变形后的梁轴线;纵向“纤维”均处 于单向受力状态。
现在根据式(5-9)讨论弯曲切应力在横截面上沿高度
y的分布形式。 距中性轴为y处横线以下部分截面对中性轴z的静矩为 S*z(见图5-13),其值为
2 h 1 h b h * 2 S b ( y ) ( y ) ( y ) z 2 2 2 24
M y Iz
此式为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5-2)
5.1.3 最大弯曲正应力
工程中最感兴趣的是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也就是横 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各点处的正应力。将y=ymax代入式(5 -2),可得 令
max
M ymax Iz
(5-3) (5-4)
Iz Wz y max
Wz称为抗弯截面模量,此值仅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于 是,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F S S z* I zb
FS S z* ( y ) I zb
(5-9)
式中,FS为梁横截面上的剪力;Iz为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S*z为y处横线一侧部分的截面对z轴的静矩(见
附录A),b代表所求点处的截面宽度。这就是矩形截面梁 弯曲切应力的计算公式。此式亦为弯曲切应力的一般计算 公式。
5.1.2 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的正应力公式,需从几何关系、物 1.几何关系 纯弯曲时梁的纵向“纤维”由直线变为圆弧,相距dx的 两横截面1′-1′和2′-2′绕各自中性轴发生相对转动,如图5 -5所示。横截面1′-1′和2′-2′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O即为 中性层的曲率中心。设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ρ,此两横截面 夹角为dθ,则距中性层为y处的纵向“纤维”原始长度为ab, 变形后长度为a′b′。该纤维的正应变为
此梁为等截面直梁,故全梁最大弯曲正应力在最大弯矩 所在截面上,其值为
6 M 6 M 6 7 . 5 10 max max 175 MPa max 2 2 W bh 40 80 z
5.2
弯曲切应力简介
5.2.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 矩形截面梁的任意横截面上,剪力FS皆与横截面的对称 轴y重合(见图5-11(b))。设横截面的高度为h,宽度为b, 现研究弯曲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首先对弯曲切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定: (1)横截面各点处的切应力均平行于剪力或截面侧边。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见图5-11(b))。
a b Biblioteka ab ( y ) d d y ab d
(a)
图5-5
实际上,由于距中性层等远处各纵向“纤维”的变形相 同,因此,上述正应变ε即代表距中性层为y的任一纵向“纤
维”的正应变。
图5-6
2.物理关系
根据纵向纤维假设,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拉伸或压 缩状态,因此,当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胡克定 律成立,由此得横截面上距中性层y处的正应力为 y E E (b)
图5-9
但是,如果两截面间没有载荷作用时,两截面的剪力相同,
应力分布形式也相同,则横截面的翘曲程度也相同,由弯矩 所引起的纵向纤维的线应变将不受剪力的影响,所以弯曲正 应力公式(5-2)仍然适用。当梁承受分布载荷作用时,两 截面上的剪力不同,因而翘曲程度也不相同,而且此时纵向 纤维还受到分布载荷的挤压或拉伸作用,但精确理论分析表 明,如果所研究的梁为细长梁(l>5h),这种翘曲对弯曲正 应力的影响很小,应用式(5-2)计算弯曲正应力仍然是相 当精确的。
E2 E 2 E ydA ydA I M z A A
即
1 M EI z
(5-1)
上式表明,中性层的曲率1/ρ与弯矩M成正比,与抗弯
刚度成反比。惯性矩Iz综合地反映了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对 弯曲变形的影响。 将式(5-1)代入式(b),可得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 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由式(5-4)可知,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及空心圆截面
的抗弯截面模量分别为
1 2 Wz bh 6
Wz
(5-6)
32
d3
(5-7)
3 4 W D ( 1 ) z 32
(5-8)
式中:α=d/D,为内、外径之比。
图5-8
5.1.4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弯曲正应力公式是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出的。当梁受到 横向力作用时,一般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 称为横力弯曲。剪力会在横截面上引起切应力τ,从而存在 切应变γ=τ/G。由于切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变化(见下一节), 故切应变γ沿梁截面高度也是非均匀的。因此,横力弯曲时, 5-9中的1 -1截面变形后成为1′-1′截面。既然如此,以平面假设为基 础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在横力弯曲时就不能适用。
图5-11
图5-12
用 mn 和 mn 横截面从图 5-11a 中切取长为 dx 的微段,设截面 mn 和 m1n1 上的弯矩分 别为 M 和 M+dM, 再以平行于中性层且距中性层为 y 的 pr 平面从微段中切取一部分 prnn1 , 则在这一截出部分的左侧面 rn 上,作用着由弯矩 M 引起的正应力;右侧面 pn1 上,作用着 由弯矩 M+dM 引起的正应力;在顶面 pr 上,作用着切应力 。以上这三种应力都平行于 x 轴(图 5-12a) 。在右侧面 pn1 上(图 5-12b) ,由微内力dA 组成的内力系的合力是
综合考虑几何、物理与静力学三方面因素。
图5-1
图5-2
5.1.1 试验与假设
首先观察梁的变形。研究具有纵向对称截面的梁(如矩 形截面梁),在梁表面画出平行于轴线的纵线ab、cd以及垂 直于轴线的横线1-1、2-2(见图5-3(a)),然后在梁纵 向对称面内加载,使梁处于纯弯曲状态,其弯矩为M(见图 5-3(b)),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1)梁表面的横线仍为直线,仍与纵线正交,只是各横 线作相对转动。 (2)纵线由直线弯成同心圆弧线,靠近梁底面的纵线伸 长,靠近梁顶面的纵线缩短。 (3)原来的矩形截面,下部变窄,上部变宽。
FN 2 dA
A 1
式中A1为右侧面pn1的面积,正应力 可按弯曲正应力公式算出,
于是
M d M y M d M M d M * 1 F d A d A y d A S N 2 1 z A A A 1 1 1 I I I z z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