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常见疾病的认识与防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疾病预防》

《第一节:常见疾病的认识与防护》教案第二章:《疾病预防》总体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常见疾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的认识与防护,无偿献血。

【教学目标】

本章旨在引导学生对各种常见疾病及艾滋病、乙型肝炎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方法,注意公共卫生,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时间】

7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各2课时。

【教学建议】

1.将理论知识讲解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本章所涉及的疾病有些很常见,有些危害甚大,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时,要多引用事例,通过事例简单地介绍,使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疾病的预防方法,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生活中使用。另外,可根据学生情况,介绍些医学方面的知识,拓宽思维。

2.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青少年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有充分兴趣,但常常对自身反省不够。学习本章内容,可以非典、甲流或艾滋病宣传日等为切人点,引导学生一方面了解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医学常识,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其自省、反思的能力。

第一节 常见疾病的认识与防护【新知识点】

1.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2.口腔疾病的防治。

3.肥胖的防治。

4.高考生三大身心疾病。

【重点难点]

高考生三大身心疾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互动问答:教师可先问“今天有没谁感冒了”,从普通感冒说起,简单介绍一般感冒与流感的区别。从此处引人本节内容。

2.教学实施

口腔疾病会引起口气,肥胖影响外表,这两部分内容均与高中生非常关注的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有关。可从身边的例子引导学生充分重视,产生学习兴趣。

高考生三大身心疾病是本节的难点。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能否顺利进行,考出自身水平对学生至关重要。考前焦虑情绪人人都有,反应形式各异,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身心一体的系统观点。另外,这节内容可与本书中心理健康的相关章节联系,教授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方便日后的实践与操作。

3.作业设计

结合“思考与讨论1”和“习得与践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注意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A),乙(B),丙比)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能在动物中引起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去年全球流行的甲型HINI流感就是典型的例子。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爆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其他动物中的确凿证据。丙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引起散发,较少引起流行。

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300~500万人口感染流感疾病,因流感致死

的人数也在25~50万人。流感感染率最高的为青少年,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患者或者体质虚弱者的发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最高。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则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世界性大流行常有2~3个流行波)。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患者,发热是其典型症状,一般高达38 8摄氏度以上,持续3~4天。头痛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全身极度乏力情况出现早且明显。并发症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等传播。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而且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约7天)都有传染性。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可以减少各年龄组的流感相关疾病发病率,可以降低高危人群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防范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流感疫苗分为三种,分别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多接触冷空气,增强机体抗病力。

3.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5.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6.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

7.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二、口腔疾病的防治

口腔疾病有很多种,学生最常见的莫过于龋齿,也就是虫牙。其实,虫牙里面并没有虫子,而是因为咀嚼食物后没有及时刷牙漱口,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进而慢慢形成空洞,也就是龋齿。龋齿病因复杂,一般与细菌在口腔内滞留、牙组织本身结构的易感性、饮食习惯、唾液分泌量、营养、体质、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初并无不适感觉,仅在牙齿上有一个小洞,当龋洞渐渐发展变深,接近牙髓的感觉神经末梢时,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就会有酸痛感,将嵌人龋洞的食物剔除后,往往疼痛减轻或消失。龋齿常常会破坏咀嚼功能,并引起牙髓骨的炎症。尤其是当成为慢性病灶后,往往诱发肾炎、风湿病,严重者引起牙髓炎和败血症,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率为80%~90%,恒牙患病率为40%。

龋齿综合预防措施包括:

1.维护牙颌系统与机体的健康,提高对龋病和牙周病的抵抗力。

2.保持口腔卫生:

(1)控制致龋性食物:控制食用过多的部性或精制的糖类食品,改正吃零食的习惯,减少产酸的量和次数。

(2)保持牙齿的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和睡前不吃甜食的习惯。

(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顺着牙缝上下旋转牙刷(竖刷)。

(4)使用保健牙刷。

3.定期检查。每年检查和复查一次龋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小治早。

4.其他防龋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