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4.蛋白质微量凯氏定氮法1008(2021年整理)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4.蛋白质微量凯氏定氮法1008(2021年整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蛋白质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步骤;
2.了解分析标准品的含氮量;
3.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4.测定样品的含氮量;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微量定氮是一种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检验分析、农业分析、海洋分析等行业
的一种定氮方法,它是采用过氧化物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与它们各自反应生成氮气与水,从
而测定样品中氨基酸形成氮气的含量,以定量含氮分子中所含氮的量。
三、实验材料
1.样品:蛋白质样品、分析标准品;
2.试剂:过氧化物氢氧化钾;
3.仪器:琼脂糖分析仪、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步骤:
(1)将0.2ml样品取入离心管中,加入1.8ml过氧化溶液;
(2)将其放入离心机30s,完成溶液混合,将离心管取出;
2.实验步骤:
(1)用琼脂糖分析仪将离心管放入;
(2)调整琼脂糖分析仪,设定样品名称、时间、温度等;
(3)开始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将比较样品中含氮量与分析试剂中含氮量,完成计算;
(4)琼脂糖分析仪将结果记录,并显示在屏幕上;
五、实验结果
分析标准品中含氮量为23.5mg/ml,实验样品中含氮量为20.9mg/ml。
六、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实验样品中的蛋白质含氮量低于分析标准品的含氮量。
蛋白质微量凯氏定氮法有效地进行了蛋白质含氮量的测定,可以满足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氮量的需求。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凯氏定氮法实验总结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穆拉地力·地力夏提学号:07403114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并学会用凯氏定氮仪测出小油馕中的蛋白质含量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
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
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 =2C02+3SO2+4H2O+NH3(1)2NH3 +H2SO4 = (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
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三、【试验器材】1. 凯氏定氮仪2. 电炉3. 消化架4. 锥形瓶100ml(×5)5. 量筒10ml(×1)6. 滴定管(5ml,可读至0.02ml)7. 凯氏烧瓶(×2)8. 玻璃珠9. 吸耳球10.移液管(2ml,5ml,10ml×1)四、【实验试剂】1. 浓硫酸(A.R.)2.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3份与硫酸铜1份混合研磨成粉末。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运动营养学实验报告姓名:___ _____ 学号:_____ 日期:_______实验名称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目的1.了解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2.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验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起加热消化,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过量硼酸吸收后在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可算出蛋白质含量。
主要仪器和试剂消化炉、消化管、试管夹、蒸馏吸收器、锥形瓶、加样枪、盐酸标准液、豆浆、实验主要步骤1、消化往消化管中加入5ml豆浆,加2片消化片和浓硫酸10ml小心混匀。
将消化管置于消化炉上,接好排气系统。
设定参数温度为420度,时间为1小时,开始消化。
起初管内会出现炭化和泡沫,泡沫消失后管内成绿色,表明已消化完,冷却至室温。
2、蒸馏和吸收将冷却的消化管至于凯氏定氮仪上,设定系数,浓氢氧化钠30ml,硼酸60ml,打开开关即可放出氨气,氨气在加有硼酸和缓和指示剂的接收瓶中被吸收。
3.滴定接收瓶内的溶液用0.1mol/l的盐酸滴定至颜色变为浅红色即可,同时对另一空白管做同样操作。
4.计算根据公式X=(V-V1)*0.014*C*100*F/样品的重量(mg/ml)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结果X=(8-0.175)*0.014*0.1*100*5.71/5=1.251分析与讨论1、由于对仪器使用不是很熟悉,蒸馏过程中出现暂停现象。
2、因为有样品的对照滴定时估测到所需滴定的量,使操作变得简便。
结论100豆浆中所含蛋白质的量为1.251g。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凯氏定氮法实验总结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穆拉地力·地力夏提学号:07403114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并学会用凯氏定氮仪测出小油馕中的蛋白质含量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
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
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 =2C02+3SO2+4H2O+NH3(1)2NH3 +H2SO4 = (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
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三、【试验器材】1. 凯氏定氮仪2. 电炉3. 消化架4. 锥形瓶100ml(×5)5. 量筒10ml(×1)6. 滴定管(5ml,可读至0.02ml)7. 凯氏烧瓶(×2)8. 玻璃珠9. 吸耳球10.移液管(2ml,5ml,10ml×1)四、【实验试剂】1. 浓硫酸(A.R.)2.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3份与硫酸铜1份混合研磨成粉末。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卫生学意义。
2、熟悉蛋白质西数在蛋白质含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操作过程。
3、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机物中的氮在强热和浓硫酸作用下,消化生成硫酸铵,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氨气,释放的氨气采用硼酸液进行收集,再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消耗量计算出氮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系数,计算得到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原始数据记录:HCL标准液的摩尔浓度:M=0.01mol/L空白滴定消耗HCL体积:V1=0.2ml样品滴定消耗HCL体积:V2=1.3ml样品消化液体积:V3=5ml样品质量W=0.212g四、结果计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100g)=[(V2-V1)*M*0.014*6.25]*100/(V3*W/100)=9.08五、结果分析及讨论:(1)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样品应是均匀的。
所以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
若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样品消化不完全,使结果偏低。
(3)蒸馏前,样品和反应液从加样口加入,每加一次,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再关闭加样口,并加少量蒸馏水封液,以防止漏气,导致结果偏低。
(4)氨气收集管口应没入指示剂中,防止氨气溢出,导致结果偏低。
(5)利用负压可将反应室内的溶液吸出,在加适量蒸馏水冲洗,反复几次,可清洗反应室。
(6)滴定终点以绿色消失为准,终点稍过即为紫红色。
(7)这种测算方法本质是测出氮的含量,再作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只有在被测物的组成是蛋白质时才能用此方法来估算蛋白质含量。
思考题(1)消化时为什么只能用浓硫酸,而不用浓硝酸或高氯酸?答:凯氏定氮的基本原理是使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铵盐,然后加碱蒸出氨气,然后酸碱滴定。
其中消化作用就是使有机氮变为铵盐,如果用硝酸或者高氯酸,在加热、酸性情况下硝酸会氧化铵根,生成氮气、一氧化氮等物质,从而使定氮结果偏低或无法定出。
凯氏定氮[精彩]
凯氏定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和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及少量硫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含量都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含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和硫0.3~2.5%。
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和钼等元素。
由于氮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每测得1克氮就相当于6.25g蛋白质。
所以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这种测定方法就叫做凯氏定氮法,也称克氏定氮。
凯氏(Kjeldahl)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氮基酸等)的含氮量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可用以下反应来测定:消化:样品与浓硫酸共热时,浓硫酸是有机物脱水,其中的碳、氢二元素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蛋白质分解出的氨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反应式如下:有机物(C、H、O、N、P、S)+浓H2SO4 (NH4)2SO4 +CO2 + SO2 + H3PO4此消化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加速有机物分解,反应式如下:K2SO4 + H2SO4 = 2KHSO42KHSO4 = K2SO4 + H2O + SO32CuSO4Cu2SO4 + SO2 + O2Cu2SO4 + 2H2SO4 2CuSO4 + 2H2O + SO2样品消化后,要使其中硫酸铵中的氨游离出来,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氨,可借助水蒸汽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量及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铵离子,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即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氮含量。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准确性保证
1
确保使用的试剂和器具清洁无污染,避免误差。
2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确 保反应完全。
3
为保证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 值。
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
样品消化不完全。解决方法:检查样品是否符合要求,调整消化 条件(如温度、时间、试剂用量等)以确保消化完全。
原因2
蒸馏过程中出现故障。解决方法: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正常,确保冷 凝水畅通,及时排除故障。
原因3
滴定操作不当。解决方法:加强滴定操作训练,确保操作规范,减 小误差。
06
结论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优缺点
优点
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方法操作 简便,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对样品量要求较小的实验。此外,微量凯氏定氮法还可以测定其他氮含量 较高的物质,如氨基酸、肽等。
价值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食品工业中,该方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蛋白质 的含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其次,在药品行业中 ,微量凯氏定氮法可用于检测药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保 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此外,在生物制品领域,该方 法可用于检测蛋白质药物的含量和纯度,为生物制品的 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应用 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结果的表示和误差分析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以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可能包括试剂不纯、称样误差、滴定误差等,为减小误差,应选择高纯度试剂,提高称样精度,加强滴 定操作训练。
05
实验注意事项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2. 学习使用凯氏定氮仪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3. 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气,通过蒸馏将氨气收集到硼酸溶液中,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氮含量。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其氮含量几乎恒定在15%~16%之间。
因此,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凯氏定氮仪、电炉、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等;2. 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5g左右,置于凯氏烧瓶中;2. 消化:向凯氏烧瓶中加入约10ml浓硫酸,加入少量克氏催化剂,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直至样品完全消化,溶液呈蓝绿色;3. 蒸馏:将消化后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约20ml 40%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凯氏定氮仪,加热蒸馏,使氨气进入硼酸溶液中;4. 吸收与滴定:待蒸馏完成后,用移液管将硼酸溶液转移至滴定管中,加入少量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蓝紫色变为红色;5.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进而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样品A:蛋白质含量为5.2g/100g;2. 样品B:蛋白质含量为8.3g/100g;3. 样品C:蛋白质含量为4.0g/100g。
六、实验讨论1.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2. 实验过程中,消化阶段是关键步骤,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样品完全消化;3. 蒸馏阶段要保证氨气完全收集,避免影响测定结果;4. 滴定阶段要准确控制滴定终点,避免误差。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某:马倩学号:0902041144 系年级:09级工业分析蛋白质浓度测定Kjeldah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tein--微量凯氏定氮法摘要凯氏定氮法的仪器设备简单,测定过程也较简便,又能同时测定多个试样,多用于化工生产的常规分析。
但此法不能直接用于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肼,等的测定关键词:消化,碱化蒸馏,吸收,滴定Abstract :the Kjeldahl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a plurality of samples, are used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routine analysis.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for nitro pound, a nitroso pound, azo pounds, such as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ofKey words:digestion, alkali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titration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含氮物质的数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凯氏试剂是含钾离子和官能羰基的化合物,它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深蓝色的染色。
然后该样品通过消化样品中的蛋白质,并测定生成的氨基酸,从而确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步骤:
1、将待测样品称取1.0g,加入100ml蒸馏水中,加压漏斗过滤,过滤液用量筒调整至100ml。
2、分别取3个15ml离心管,分别加入0.5ml、1.0ml、1.5ml的上述过滤液,加入10ml去离子水,倒入3个含3ml凯氏试剂的小烧杯中混匀。
3、将上述混合液加热至沸腾,然后降温至室温。
4、取10ml反应液加入预先消化好的咪唑试液,加0.6ml甲酸(25%质量比),加入2ml亚硝酸钠(0.6mol/L,pH7.6),使溶液变成黄绿色,插入预先调整好的滴定管,滴定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变成淡黄色。
5、重复2~4步骤,做三次平均。
实验结果:
测得0.5ml、1.0ml、1.5ml三组样品分别消耗10.8ml、21.4ml和32.1ml的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计算得出每份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3.24mg、3.22mg和3.18mg,平均值为3.21mg。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出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3.21mg/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快速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m:样品质量(g)或体积(mL)
F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题目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空白滴定的结果可以共享)
实验讨论 (操作中现象的出现原因;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商标 上显示的结果对比等。)
结果每个小组可以相同,但是讨论不能相同!
(一)消化
1、标记消化瓶
蛋 白 质 含 量 的 测 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王冬亮 讲师
87330724
wdliang@
二、实验原理:
1. 氮元素:
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
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 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
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相 应的蛋白质换算系数(均值为6.25、乳制品为 6.38),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半自动凯氏定氮仪
4、设置并启动程序
程序设置:
步骤 C0(样品检测) 加碱或加水 E0(加碱) 时间 5s 蒸馏 E0 时间 4min
C1(样品间清洗)
E1
0s
20s 10s
E1
E2 E3
2min
0min 4min
C2(试验结束后第一次清洗) E2(加水) C3(试验结束后第二次清洗) E3(加水)
传统装置
三、试剂(已制备)
1、消化液:硫酸
2、催化剂:硫酸铜、硫酸钾 3、碱溶液:40%氢氧化钠 4、吸收液:2%硼酸 5、混合指示剂:
0.1%甲基红乙醇溶液:0.1%甲基蓝乙醇溶液=(1:1)
6、标准滴定液:0.2M HCL
1、确保仪器运行正常、管道内
部干净、管道及其连接口密 封性好 2、准备好吸收液(200ml 2%硼 酸 + 2ml 混合指示剂)并做 好标记 3、将碱溶液及去离子水桶与仪 器连接好,放入盛装消化好 样品的消化瓶,放入盛装吸 收液的锥形瓶并保证管口插 入液面下。
实验八植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八植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一、目的:学习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原理:常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含氮的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二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此过程通常称之为“消化”。
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甘氨酸的消化过程可表示如下: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按分解,游离出氨,借水蒸汽将产生的氨蒸馏到—定量,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
三、器材:1. 100毫升凯氏烧瓶2.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3. 50毫升容量瓶。
4. 3毫升微量滴定管。
5. 分析天平。
6. 烘箱。
·7. 电炉。
8. 1000毫升蒸馏烷瓶。
9. 小玻璃珠。
四、试剂:1.化学纯浓硫酸200毫升2.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16克K2S04与CuS04·5H20以3:1配比研磨混合。
3.30%氢氧化钠溶液1000毫升4.2%硼酸溶液500毫升5.标准盐酸溶液(约0.01当量/升) 600毫升6.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 50毫升由50毫升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毫升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这种指示剂酸性时为紫红色,碱性时为绿色。
变色范围很窄且灵敏。
7.植物组织干粉2克五、操作方法:1.凯氏定氮仪的构造和安装凯氏定氦仪由蒸汽发生器,反应管及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见图。
蒸气发生器包括电炉及一个1~2升容积的烧瓶(图中1,2)。
蒸气发生器借橡皮管(图中3)与反应管相连。
反应管上端有一个玻璃杯(图中4),样品和碱液可由此加入到反应室(图中5)中,反应室中心有一长玻璃管,其上端通过反应室外层(图中6)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下端靠近反应室的底部。
氮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氮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技术。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氮含量的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的氮含量。
该方法基于以下原理:1. 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生成硫酸铵。
2. 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释放出氨气。
3. 用硼酸溶液吸收蒸馏出的氨气,待吸收完全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
4. 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氮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移液管、电子天平等。
2. 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1M HCl、食用面粉等。
四、实验步骤1. 准确称取食用面粉样品0.5g(精确到0.0001g)置于凯氏烧瓶中。
2. 加入浓硫酸5mL,摇匀,放置5分钟。
3. 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缓慢加热至溶液呈蓝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透明状。
4. 加入克氏催化剂,继续加热至溶液呈透明状。
5. 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蒸馏装置中,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10mL,使溶液呈碱性。
6. 将蒸馏装置连接好,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于锥形瓶中。
7. 待蒸馏液冷却后,用0.1M HCl滴定至溶液呈微酸性,加入2%硼酸溶液10mL,继续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8. 记录所用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待测物中氮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样品质量:0.5g盐酸标准溶液体积:20.00mL氮含量:X%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氮含量为X%。
与食用面粉的标准氮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此过程称为“消化”。
此过程进行的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溶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消化过程:424423)(2SO NH SO H NH →+322242NH O H SO CO SO H +++→+含氮有机物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OH NH SO N OH N SO NH 4424242a a 2)(+→+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324333BO H NH BO H NH →+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三、实验试剂、材料和器材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1.消化(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2)向另一烧瓶加入1ml水作空白对照;在每个烧瓶内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克氏催化剂)少许,浓硫酸10ml,小瓷片两粒,摇匀;(3)将烧瓶约60度角固定在铁架上,每个瓶口放一小漏斗,在通风厨内的电炉上消化;(4)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5)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6)消化完毕,待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10ml(注意慢加,边加边摇);(7)冷却后将瓶中内容物转入1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烧瓶数次,溶液一并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做上记号备用。
总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一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总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标准硫酸铵含量的测定,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天然有机物的含氮量常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来测定。
生物材料的含氮化合物分析测定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通常是用定磷法或别的方法测定。
蛋白质的含氮量几乎是恒定的,约在15~16 %之间。
因此只要测定蛋白氮,乘以6.25,即为粗蛋白质含量。
当被测的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元素转变成CO2和H2O,而氮元素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此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时分解反应进行得很慢,需要加入硫酸钾以提高沸点(可由290℃提高到400℃),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其他氧化剂如H2O2也可)。
消化完成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放出氨。
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氨蒸入过量标准无机酸(硼酸)溶液中,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从而计算出含氮量。
以甘氨酸为例,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本法适用范围为0.2~1.0 mg氮,相对误差小于±2%。
三、试剂和器材试剂:1.浓硫酸2.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K2SO4: CuSO4·5H2O=3 : 1)3.30% NaOH溶液4.0.010 mol/L盐酸5.2 %硼酸6.混合指示剂:由50 ml 0.1%甲烯兰酒精溶液与200 ml 0.1%甲基红酒精溶液混合而成,酸色为紫红色,碱色为绿色7.蛋清液(用水稀释一倍)器材:l.改良式微量凯氏定氮仪2.消化炉3.消化管4.铁架台5.电子天平6.50 ml容量瓶7.锥形瓶8.表面皿9.移液管10.量筒11.酸式滴定管12.酒精灯四、实验步骤1、消化样品取2ml鸡蛋清样液(鸡蛋清原液:水=1:1),加入到消化管中,加入1.5g的催化剂(K2SO4: CuSO4·5H2O=3 : 1),后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山大生化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 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周超学号:201100140067班级:11级生命基地同组者:刘炳煜时间:2011年6月4日【实验目的】1、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
【实验原理】凯氏定氮也称克氏定氮。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
然后经强碱碱化使硫酸铵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即可计算的样品之含氮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1)2NH3+H2SO4→(NH4)2SO4(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如图1),其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蒸馏器及冷凝器三个部分融为一体。
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小,节省能源,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及硫酸钾以提高溶液之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氨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铵离子,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然后用强酸滴定,所用无机酸的量即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量,本法适用范围约为0.2~1.0mg/mL氮。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图1 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实验试剂】实验仪器1、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2、100ml锥形瓶 6个3、5ml移液管4、10ml量筒5、电炉6、铁架台7、酸式滴定管8、沸石实验材料1、牛奶2、浓硫酸3、K2SO4·CuSO4混合物4、双氧水5、0.3mg N/ml的标准硫酸氨6、硼酸7、30%的NaOH溶液8、0.0093mol/L的HCl溶液9、甲基橙指示剂10、蒸馏水【实验步骤】1、将凯氏定氮仪器的装置仪器安装好。
样品的消化:牛奶:水=1:1的样品2ml,加入4ml H2SO4,再加入200mgK 2SO4•CuSO4催化剂,加热,消化至消化液由褐色变淡直至淡黄色,冷却,加入双氧水数滴,继续加热至消化液至浅蓝色,冷却定容至100ml,备用。
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实验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微量凯氏法测定蛋白质总氮量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2. 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样品消化、蒸馏、吸收及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与含氮量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C、H形成CO2、H2O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液中。
然后将消化液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水蒸气蒸出,用硼酸吸收。
吸收氨后的硼酸再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根据标准盐酸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2NH2-(CH2)2-COOH + 13H2SO4 = (NH4)2 SO4 + 6CO2↑+ 12SO2↑ + 16H2O(NH4)2 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2NH3 + 4H3BO3 = (NH4)2 B4O7 + 5H2O(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三、样品:面粉四、仪器与试剂仪器:凯氏烧瓶、微量凯氏定氮装置、微量滴定管、加热套1000W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1. 消化试剂:浓H2SO4 硫酸铜(固体) 硫酸钾(固体)2. 2%硼酸(H3BO3)溶液: 10g硼酸(化学纯)溶解于500m1热水中,摇匀备用。
二组配500ml3. 40%NaOH溶液4. 0.0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5. 混合指示剂: 临用时,把溶解于95%乙醇的0.l%溴甲酚绿溶液10毫升和溶于95%乙醇的0.l%甲基红溶液2毫升混合而成(比例5:1).(公用)五、测定方法1、样品消化:准确称取面粉1.0~1.2g左右于定量滤纸上,包好,塞入干燥的定氮烧瓶中(勿粘附在瓶壁上),加入0.5g CuSO4、6g K2SO4及25mL浓硫酸,加数粒玻璃珠,轻轻摇匀后,用电炉以小火加热,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至液体变蓝绿色透明后,再继续加热微沸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此过程称为“消化”。
此过程进行的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溶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消化过程:424423)(2SO NH SO H NH →+322242NH O H SO CO SO H +++→+含氮有机物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OH NH SO N OH N SO NH 4424242a a 2)(+→+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324333BO H NH BO H NH →+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三、实验试剂、材料和器材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1.消化(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2)向另一烧瓶加入1ml水作空白对照;在每个烧瓶内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克氏催化剂)少许,浓硫酸10ml,小瓷片两粒,摇匀;(3)将烧瓶约60度角固定在铁架上,每个瓶口放一小漏斗,在通风厨内的电炉上消化;(4)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5)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6)消化完毕,待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10ml(注意慢加,边加边摇);(7)冷却后将瓶中内容物转入1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烧瓶数次,溶液一并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做上记号备用。
2.蒸馏(1)蒸馏器洗净后,开放水龙头P3,使水进入A室,水放至A 室球部2/3处即可。
(2)取3个50ml的锥形瓶,分别加入10ml硼酸(内加有混合指示剂)。
用表面皿复盖备用。
(3)加样①用移液管吸取2ml消化液,小心地由漏斗D倾入B室;②取一个盛有硼酸的锥形瓶,置于M管下,使管口恰好接触硼酸溶液,用量筒从漏斗D加入30%氢氧化钠5ml,随即将P4夹紧,并往漏斗加入少量蒸馏水封闭。
(4)蒸馏①用酒精灯加热,维持火力恒定,沸腾不可高于Y管口以免A室溶液从Y管倒吸,待第一滴蒸馏液从冷凝柱F顶端滴下时起,继续蒸馏5分钟;②然后将锥形瓶放低,使导管离开液面再蒸2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洗导管外壁,蒸馏完毕,取下锥形瓶准备滴定。
(5)空白蒸馏①用移液管分别吸取2ml蒸馏水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蒸馏。
仪器的洗涤:3.滴定(1)蒸馏完毕,用微量酸式滴定管,以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锥瓶内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为淡紫色或灰色,即为终点。
(2)记录所用盐酸的量。
4.计算1001000140100.0⨯⨯⨯⨯-=C B A )(%)样品的总氮含量(克氮若测定的样品含氮量部分只是蛋白质则:100100025.6140100.0⨯⨯⨯⨯⨯-=C B A )(蛋白%)样品的总蛋白含量(克式中:A 为滴定样品用去的盐酸平均毫升数;B 为滴定空白用去的盐酸平均毫升数;C 为称量样品的克数:0.0100为盐酸的当量浓度(实际上,此项应按实验中使用盐酸的实际浓度填写);14为氮的原子量;6.25为常数(1毫升0.1N 盐酸相当于0.14毫克氮)。
五、实验结果)(值滴定样品用去盐酸平均ml 3.1524.152.15=+=%)(%)样品的总氮含量(克氮43.01001000140200.0=⨯⨯⨯⨯-=C B A若测定的样品含氮量部分只是蛋白质,则:%、)(蛋白%)样品的总蛋白含量(克66.2100100025.6140200.0=⨯⨯⨯⨯⨯-=C B A式中:A 为滴定样品用去的盐酸平均毫升数;B 为滴定空白用去的盐酸平均毫升数;C 为称量样品的克数:0.0100为盐酸的当量浓度(实际上,此项应按实验中使用盐酸的实际浓度填写);14为氮的原子量;6.25为常数(1毫升0.1N 盐酸相当于0.14毫克氮)。
六、注意事项1.本法适用于0.05-3.0mg 氮,样品中含氮量过高时,则应减少取样量或将样液稀释。
2.勿使样品粘于烧瓶颈部。
放置液体样品时,需将吸管插至烧瓶底部再放样:如固体样品,可将样品卷在纸内,平插入烧瓶底部,然后再将烧瓶直起,纸卷内的样品即完全放在烧瓶底部。
3.蒸馏完毕,先将蒸馏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 ,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最后移开酒精灯,绝不能先灭灯,否则吸收液将发生倒吸。
4.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C ,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损失,可置于冷水浴中。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兰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七、思考题1.写出一下各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蛋白质的消化、氨的蒸馏、氨的滴定。
答:蛋白质的消化:322242NH O H SO CO SO H +++→+含氮有机物氨的蒸馏:()OH NH SO Na OH N SO NH 4424242a 2+→+↑+→324NH O H OH NH 324333BO H NH BO H NH →+氨的滴定: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2.指出本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答:①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时间,催化剂,浓硫酸都要一样,一定要消化完全。
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附着在凯氏烧瓶壁上没有被消化也会影响最终的浓度。
②蒸馏过程中,蒸馏出来的液体量一定要相同,因为不一样的蒸馏水,最后结果不一样,在蒸馏的过程中一开始要加入买的蒸馏水,蒸馏过程中加入的是自己用自来水蒸馏的。
蒸馏中出气孔的管子一定要插入硼酸液面以下,蒸馏过程中保证冷凝水一直在流动。
蒸馏过程中定氮仪各连接处应使玻璃对玻璃外套橡皮管绝对不能漏气。
加入消化液后加氢氧化钠应小心缓慢加入,开关甲不能常开,加完后加水液封。
③滴定过程中应一滴一滴加入,滴定速度过快容易滴定过量。
滴定过程中仰视刻度结果偏小,俯视刻度线结果偏大。
④蒸馏装置的洗涤过程中洗涤不干净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
⑤本实验方法适合测量0.05-3.0mg氮,含量过大应该减少取样量或者样液稀释。
否则会产生误差。
3.消化过程中产生何种有毒气体?如何判断消化终点?答:可能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消化终点判定: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SO白烟后,适当加强火颈。
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2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
八、讨论经过本次利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面粉中蛋白质的粗测定实验,使我较为熟练的掌握了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的使用,并且了解了其工作原理,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经查阅资料得,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大概在9%左右,本次实验的结果为2.66%,总体来讲,本次试验较为失败,没能够粗略地测量出了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经过分析后,得出几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下:1.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时间,催化剂,浓硫酸都要一样,一定要消化完全。
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附着在凯氏烧瓶壁上没有被消化也会影响最终的浓度;2.蒸馏过程中,蒸馏出来的液体量一定要相同,因为不一样的蒸馏水,最后结果不一样,在蒸馏的过程中一开始要加入买的蒸馏水,蒸馏过程中加入的是自己用自来水蒸馏的。
蒸馏中出气孔的管子一定要插入硼酸液面以下,蒸馏过程中保证冷凝水一直在流动。
蒸馏过程中定氮仪各连接处应使玻璃对玻璃外套橡皮管绝对不能漏气。
加入消化液后加氢氧化钠应小心缓慢加入,开关甲不能常开,加完后加水液封;3.滴定过程中应一滴一滴加入,滴定速度过快容易滴定过量。
滴定过程中仰视刻度结果偏小,俯视刻度线结果偏大;4.蒸馏装置的洗涤过程中洗涤不干净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5.本实验方法适合测量0.05-3.0mg氮,含量过大应该减少取样量或者样液稀释。
否则会产生误差;6.用量筒量取溶液时,仰视或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液体出现误差;7.实验操作不能做到完全规范,例如润洗移液管等,同样会导致误差;8.滴定时,操作不够规范,可能会有些许误差。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误差以及操作不当导致,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着重注意实验前对实验器材完好程度的检查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