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整理版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考试整理资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三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美术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商代晚期几形成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等四大类商代前期:饕餮乳钉纹方鼎最大的: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河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战国时期最突出的作品:《人物御龙帛画》第四章雕刻艺术秦汉------造型艺术最高峰(秦始皇兵马俑)西汉前期(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著名画家:顾恺之(最著名,最伟大,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女史箴图《烈女传。

仁智图》《洛神赋》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曹仲达:被誉为“曹家样”样式“曹衣出水”谢赫《画品》六法理论提倡者,六法“气骨应随经传”应勿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饿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山水画家与作品展子虔(qian)《游春图》唐。

韩滉,《五牛图》张彦《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董源《潇湘图》重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样貌结构分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断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宋李唐《采薇图》* 范宽《谿山行旅图》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公麟“白画”创造性发展成为白描书法领域赵孟頫《秋郊饮马图》《鹤华秋色图》元四家:黄公望(“画中之兰亭序”富春山居图)、吴镇、倪瓒、王蒙吴镇《渔夫图》倪瓒《鱼庒秋霁图》徐渭---晚号,青藤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重点南北宗论;1.山水画理论2.以禅喻画3以文人化进入禅宗董其昌、松江派------南北宗论提出者四王:第一代;王时敏王鉴第二代:王原祁王翬(hui)代表人恽(yun)寿平:没骨画法创始人,昌州人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髡残、石涛“二石”黄山流派:弘仁、梅青(宣城画派)、石涛金陵八大家;代表人物:龚贤(湿画法,注重画面层次,明暗对比)功力、法度严谨,重视师从自然,画风写实,其中龚贤影响最大扬州八怪:创造革新,开创题材,提倡书法入画,诗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全解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全解

中国美术史重点整理一章:史前中国美术1.石器时代—人类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区别,划分及特点。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万年前),人们将稍加打制的天然石块(半成品)作为生产工具,目前发现200多处化石和遗物。

初期(300万年--20万年前)猿人巫山人、西侯度文化、元谋人中期(20万—5万年前)古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山西襄汾丁村)21-17晚期(5万—1万年前)智人/新人广西柳江、内蒙河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18000出现了很多饰品,鸵鸟蛋皮,山西朔县峙峪遗址石墨磨制的的装饰品,骨针,钻孔贝壳,石珠等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4000年左右),以磨制石器为典型代表的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整个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已经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农耕和畜牧,陶器和原始纺织业出现,原始建筑和村落出现。

陶器:用红土、沉积土、黑土、黏土、瓷土等作为胚胎,用或低温烧制而成,有横穴式、竖穴式,850度到1000度左右。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1921 河南(红陶和彩陶)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彩陶船型壶),庙底沟型(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马家窑文化甘肃(彩陶)石岭下类型(叶形纹彩罐、鲵鱼纹小口平底瓶),马家窑类型(尖底瓶、四系双耳才陶瓮),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小口折沿宽肩罐)龙山文化1928 山东(蛋壳黑陶,红陶、灰陶、白陶)蛋壳杯、陶鬶大汶口文化(黑陶)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红陶和彩陶)河姆渡文化(黑陶)、良渚文化绘画:图案和图画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新石器彩陶上的绘画艺术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其他器物纹饰刻画等。

《鹳鱼石斧图》仰韶半坡彩陶,墨彩,中国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1973年青海大通县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仰韶地画—目前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室内地画。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样),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萧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样),“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 “六法”出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G分享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白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木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克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睛、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 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O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3年——公元前4000年
(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中国四个淘文化时代及代表作品:
1、【仰韶文化】 彩陶 人面鱼纹盆 半坡、庙底沟类型
2、【马家窑】 旋涡纹彩陶翁 抽象的花纹、现代感、运动感
3、【山东龙山】 黑陶 没有图纹
4、【陶雕】 陶雕人面 卡通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统用书体。
·隶书是秦汉时代的书体。
第二编 秦汉美术(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绘画艺术
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等门类
帛画:是在素绢上绘制的图画,现在最早的帛画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作品,到汉代后期发展成卷轴形式,成为独立欣赏的画幅形式。
一. 形成期:距今4500—4000
二. 鼎盛期,夏商 西周 春秋 早期(延续了1600余年)礼乐器
三. 转变时期,战国末年(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确立) 铁
礼器:1.祭祀礼仪之器。
2.等级、权利的象征
形式:鼎 、尊 、爵 、觚
书法
·文人画兴盛(宋元)
·人物风格画流行
·瓷艺巅峰
宋徽宗与徽宗画院 宋徽宗个人自成寿经体
宋朝宫廷绘画的特点:工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
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
代表作:《柳鸭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祥龙石图》
中国玉器的发展脉络
玉器的孕育(发展)
·内蒙红山文化.公元前5000-——前6000年,以内蒙古赤峰市而得名,面积二十平方公里。出图代表玉器玉龙、玉猪。
·良渚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 出图玉琮、三叉形器、玉璧

中国美术史整理版

中国美术史整理版
B,王鉴,字圆照,号香碧,染香庵主,精于临摹,青绿山水纤不伤雅,皴染技法亦称佳妙
C,王翚,字石谷,号耕烟山人,融南北宗之技法,曾为康熙作《南巡图》造型方面等能力均极精到。晚年变为苍茫简劲,‘虞山派’《小中见大册》
D,王原祁,正统派核心,王世敏孙,字茂京,号麓台,干笔枯墨,‘浅绛’法极精要,笔力沉着。《万寿盛典图》《仿黄公望山水》
D,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他是出身工匠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青绿山水成就,《剑阁图》,《桃源仙境图》《仙山楼阁图》《海天落照图》都是在唐人金碧山水中创新出奇的佳作,体现明代商业文化的一大硕果。仇英的文化修养不博,足迹所经不广,专画传统题材,但临古功深,善于囊括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不失与民间一脉相通的欣赏习惯,尤长于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又闪现着文入画的妍雅温润,在当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体格。他的工笔人物画《秋原猎骑图》描绘游牧民族的生活风俗,人马造型准确,神态如生,用笔流畅而多顿挫,取得了严谨而生动的效果。《桃源仙境图》则把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巧妙地结合为一,在雅静而绮丽的青山白云中,描写了几个临流赋琴、听琴的隐士,情景交融,工而不板,引人入胜。他的小写意人物如《松溪高土图》、《蕉下弹琴图》等也有极高水平。
宋徽宗:
作为皇帝是昏庸无能的,他任用佞臣,无休止地建造豪华的宫室园圃,设花石纲,对内搜刮无度,对辽金侵扰屈辱求和,最后导致“靖康之变”。但他酷爱和重视绘画,他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画院内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
他创造的书法字体,叫“瘦金体”。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楷书千字文》,《秾芳诗》。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自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 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晴、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

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二)1、试述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鼎是商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有的成为政权的象征。

商代的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装饰华美,具有非凡的气势。

青铜器铸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1939河南安阳的司母戊方鼎为商代后期王室所铸祭器。

是已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造型宏伟庄严。

为长方形,龙纹组成兽面纹装饰带。

商代妇好墓青铜器460件,。

1938湖南宁乡出土的四养方尊,器口张开,口沿下饰以开放的焦叶纹,器身遍布云纹、夔龙纹、和兽面纹。

设计新颖,结构复杂,制造精巧,成功之做。

西周前期的青铜器仍沿袭商后期的风格样式,但铭文开始逐渐增多,西周中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风格趋向简朴、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兽纹、夔龙纹等纹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并出现了长篇铭文,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形成典雅和谐、洗练朴素的风格。

大盂鼎为西周初期所铸,歧山出土。

毛公鼎为西周后期青铜器中代表性器物。

虢季子白盘造于西周中晚期,为长方形。

壶为中后期及春秋时流行的酒器。

颂壶为西周晚期时器物,。

2、什么是甲骨文,金文(钟鼎文),他们在书法艺术上有什么特色?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出圆孔,用火烧烤,视其裂纹以卜吉凶祸福,而把占卜的卜辞和事件刻在甲骨上。

甲骨文最早大量出土于安阳市小屯村,那里是殷商都城的废址。

甲骨文中以象形字占相当比重,也有指事、形声、会意、假借等字,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皆以具备,它的内容又涉及到当时的重大事件,对研究商周的社会历史、文字发展及早期的书法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流行于商周时期,因为青铜器以钟鼎为主,故也叫钟鼎文。

钟鼎文起于商代。

早期器物上文字很少。

金文至周代有了重要的变化,铭文明显逐渐增多,出现了长篇铭文。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为西周后期青铜器中代表性器物,其铭文书法气势雄伟,浑厚庄重,有庙堂气象,被誉为金文之冠。

3、简要说明秦代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历史价值。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一、史前美术: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

分为旧石器(石器)和新石器(器用)时代。

(单选)中国彩陶出现于-- --新石器二、原始陶器和彩陶(实用性)三、早期壁画、地画、岩画壁画:地画:1923年甘肃泰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房基遗址发现人物和动物绘画形象。

(单选)1982年10月在甘肃泰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 --地画岩画:四、原始雕塑从材质分:陶雕、玉雕、石雕、骨雕。

题材内容:人物、动物、少量植物。

青铜时代美术一、概述: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固有青铜时代之称。

二、青铜器艺术(一)青铜器种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四大类。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

(二)青铜器纹饰几何纹:云雷纹、绳纹、环带纹。

动物纹:饕餮纹、夔纹、象纹。

(三)青铜器的演变夏代:1972年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

商代:后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体现在礼器。

鼎-- --是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

西周青铜器代表——大孟鼎、大克鼎、毛公鼎。

三、书法艺术(一)甲骨文:(商代)(二)金文:(西周)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大篆或籀书。

(单选)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最辉煌灿烂时期也在西周。

战国、秦汉美术一、墓葬美术(一)墓葬帛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1949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人物御龙帛画》-- --1973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汉代帛画:上沙马王堆1号3号墓“T”字形旌幡帛画;一号陶俑武士,二号军阵,3号总指挥。

(二)随葬俑:1974—1976秦陵兵马俑,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三)秦汉雕塑西汉-- --霍去病墓石雕群,堪称“汉人石刻,气魂深沉雄大”。

汉代-- --青铜雕塑《马踏飞燕》,体现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二、画像石、画像砖三、书法(秦汉时期中国文字变迁最为剧烈)秦灭六国后-- --大篆改小篆隶书-- --东汉成熟草书-- --进入章草行书、楷书-- --萌芽魏晋南北朝美术一、绘画美术六朝四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推荐文档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免费下载】中国美术史整理版

【免费下载】中国美术史整理版

崔白,能变世俗之所谓院体 者,故其笔特出众工之上, 自成一家)。
张择端(风俗画): 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曾攻 读儒业,后学画,擅长画建 筑车船风俗题材,一度在宫 廷画院任职,后来又在社会 上卖画。传世作品:《清明 上河图》、《西湖争标图》。 《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 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 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 文献价值。 苏汉臣(风俗画): 开封人。原为宣和画院待诏, 南渡后又被召入画院,以善 画货郎婴戏著称,画风精丽, 有《秋庭戏婴》、《货郎图》、 《婴戏图》,《五瑞图》等传 世。《货郎图》表现货郎来到 农村,村童及农妇围着货郎 担观看,与一般表现富贵气 象的货郎不同,极富生活气 息。
C,马远,在思考程式与物象 的关系方面花大力气;有自 己的样式;绘水动态的集大 成者。《十二水图》《踏歌图》。
D,夏圭,钱塘人,能作小品, 更能作长卷。《烟岫林居图》 《雪堂客话图》等笔致虽然 轻松,但构思却十分严谨。 《山水十二景图》《溪山清远 图》把富有诗意的画面一段 段完整的山水长卷,独特的 风格形式。他具有深厚的艺 术涵养,能优秀处理水墨长 卷的空间变化。做到“舍形 而求影”,在一片空灵的画面 上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宋代风俗画以生动形象 地描绘社会底层生活和一定 程度上反映市民欣赏趣味而 常被后世文人视为俗气。然 而它在中古绘画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 南宋四家: A,李唐开辟一个新时代,他 的《采薇图》以侧锋阔笔描 绘,简洁有力,他是从北方 山水传统转变为南方山水传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美术史整理

中国美术史整理

拟型陶:指器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型陶,鹰型陶等。

就功能而言,她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而言,,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摹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直的艺术魅力。

扬州画派:是清代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

有叫“扬州八家”,“扬州八怪”。

该派突破了当时形式主义的束缚,一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姿态振奋了中国画坛,在中国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起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顾有“··,··”。

瓦当: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

通指半规或圆形之瓦头。

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势流行。

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

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代表作还有《历代皇帝像》)1当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李公麟—《五马图》张萱—《捣练图》周昉—《纨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董源—《潇湘图》五代南唐郑燮(郑板桥)—“扬州八怪”中擅画墨竹郭熙北宋山水理论被辑—《林泉高致集》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三画论”—画论、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谢赫—南朝齐人《古画品录》艺术的起源: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

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

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整理可为八个章节:第一章原始美术;第二章先秦美术;第三章秦汉美术;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第六章宋元美术;第七章明清美术;第八章近代美术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1、原始陶绘艺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三)原始雕塑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重点记忆)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二)先秦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附件上的立体雕塑。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秦汉美术秦汉绘画1、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帛画的主题、特点主题:乞求灵魂归天;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机的将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贵身份。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1)分布广泛。

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

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

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

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

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

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

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

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三.青铜文化1)概论(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

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

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

“藏礼于器”(3)制作工艺。

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礼乐器,“钟鸣鼎食”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食器,簋、盂、豆等品种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盘、匜、鉴等器种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

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2) 造型庄重,纹饰较简洁疏朗。

前期1)特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鼎、簋、觚、盉、钺后期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早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彩陶为代表《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笔触粗矿,变化单纯而特征鲜明中庙底沟类型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颖而稳重,大和小底曲腹盆和碗;装饰风格有半坡的写实向变型发展,几何花纹较多晚马家窑类型造型完美,纹饰严谨,具有鲜明特色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满、平、均的装饰特点《舞蹈纹彩陶盆》4.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中国美术史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完整版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著,它成书于大中元年(817),全书分三部分,即对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诠释,绘画的鉴识收藏,画家传记。
意义:《历代名画记》集中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绘画理论的新发展,保存了许多重要的绘画史料,再当时具有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历代名画记》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继承发展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开创了编撰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的绘画通史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以四川出的徘优俑为例说明东汉雕塑的新变。
东汉雕塑的表现对象与表现题材突破了战阵兵马,贵族生活的范围,开始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甚至下层劳动者,生活气息浓郁,艺术风格逐渐摆脱了造型的束缚,塑造手法灵活多变,造型不求形似,但求表现人物的情态。
例如:成都出土的击鼓说唱俑,生动地表现出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请不自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的瞬间表情,充满了欢快活跃的气息。
秦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征
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撼人,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多样,造型高度写实,形象逼真,具体,细节一丝不苟,有着浓郁的自然主义作风,艺术手法灵活,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先秦时代青铜器雕塑主要类型及特征?
主要有三类:青铜局部装饰雕塑,青铜拟形器,青铜独立圆锥,特征:先秦青铜普遍使用局部装饰雕塑,增强了器物的表现力,拟形器包括人物,动物性饰品,器形,造型逼真,精美华丽,先秦使用青铜独立圆锥少。
4、 误点成蝇是关于画家“曹不兴”的传说
5、 姚最《续画品》称“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露得其骨,顾得其神,其所评价的三个画家分别是(顾恺之、陆探徽、张僧繇)。
6、 《兰亭序》所体现的行云流水般韵致,代表了晋书的(尚韵)精神。
7、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的绘画通史著作。

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笔记整理(全)

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笔记整理(全)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建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先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期间,它不单是人类劳动技术的(丈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概生计于(四、五十万年)从前。

5.丁村人大概生计于(二十多万年)从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平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从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修品)。

8.半坡彩陶旧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修品说了然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看法)。

10.半山种类彩陶向来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期间的(绘画)和(雕塑)是隶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建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种类彩陶旧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种类、半山种类)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种类(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种类彩陶装修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修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修品的目的(增添自己美感,惹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增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明显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风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修。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当前雕塑史上雕绘相联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1.半坡种类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素厚重。

中国美术史整理

中国美术史整理

中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

装饰纹样分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山大本课题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陶塑的创作手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三、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

四、雕塑与绘画:新石器时代绘画形式有彩陶上的绘画岩画地画壁画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造型方法及特点1、采用间接打击石片法。

2、石器类型丰富,形状对称,加工精致。

先秦美术(一)青铜器类别:“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器、车马器”功用及其文化内涵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

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

(4)工具及车马具。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

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二)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特点纹样类型:饕餮纹(兽面纹)、龙纹、蟠虺纹、蟠螭纹、象纹、涡纹、弦纹、乳丁纹、云(三)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帛画》: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四王:A,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以书画自娱,画工山水,笔墨苍润随意点染‘画苑领袖’‘笔墨之外’《仿北苑山水轴》‘娄东派’之祖。

B,王鉴,字圆照号香碧,染香庵主,精于临摹,青绿山水纤不伤雅,皴染技法亦称佳妙C,王翚,字石谷,号耕烟山人,融南北宗之技法,曾为康熙作《南巡图》造型方面等能力均极精到。

晚年变为苍茫简劲,‘虞山派’《小中见大册》D,王原祁,正统派核心,王世敏孙,字茂京,号麓台,干笔枯墨,‘浅绛’法极精要,笔力沉着。

《万寿盛典图》《仿黄公望山水》四王特点,一是和认识董其昌的功过结合在一起的,即娄东、虞山二派在笔墨形式结构上作了重要贡献,二就是正统派强调形式语言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八怪:特点:自由。

显示了文人保全个性的完整,无不采取极端的形式。

金农,黄慎,汪士慎,郑1(郑板桥),高翔,高凤翰,李勉,李蝉,罗聘等人。

不合于传统,不合于正统,艺术表现形式奇特,所以被目之为“怪”。

对写意传统作了大胆突破。

出现在太平盛世,深刻的社会原因,扬州以盐业为中心的商业经济活动促使当地艺术文化得到发展,在与商人们周旋中,文人画家特别善于运用自己文化优势体现个人价值所在。

其画风的出现是以扬州盐商带动经济繁荣为基本条件的。

宋四家书法:宋四家书法李建中《同年帖》蔡襄《诗札册》《入春帖》欧阳修《灼艾帖》苏轼《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宋瓷: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白瓷发展变化最大五代人物画:顾闳中,江南人。

以人物肖像著称,曾画过后主的肖像。

后主曾命其与周氏、高太冲夜至韩熙载家,窃窥其行状,归而画成《韩熙载夜宴图》。

宋徽宗:作为皇帝是昏庸无能的,他任用佞臣,无休止地建造豪华的宫室园圃,设花石纲,对内搜刮无度,对辽金侵扰屈辱求和,最后导致“靖康之变”。

但他酷爱和重视绘画,他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

画院内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

他创造的书法字体,叫“瘦金体”。

是楷书的一种。

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楷书千字文》,《秾芳诗》。

花鸟画家崔白: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人,工画花竹翎毛,尤以画带有野情野趣的败荷凫雁驰名,也能画佛道人物及山水。

活动年代在仁宗、神宗之际,神宗时召入画院为艺学并“非御前有旨毋召”。

崔白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互相关联,不再是僵死的标本,如《双喜图》中,在肃杀秋风中飞鸣的山鹊和被掠扰的野兔;《寒雀图》中,严寒气候中依缩枯枝的麻雀等。

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特别是画败荷、苇岸、芦汀、寒塘、秋江、烟波中的野禽鹭鸶尤有创造。

他技巧熟练,落笔可不用起稿(临素多不用朽,亦能不假直尺界笔为长弦挺刃),工而不拘,为宫廷花鸟画输入了新的血液,并将之推向新的水平。

与崔白画风相近的还有其弟崔悫(字子中)和弟子吴元瑜(字公器,京师人,画学崔白,能变世俗之所谓院体者,故其笔特出众工之上,自成一家)。

张择端(风俗画):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曾攻读儒业,后学画,擅长画建筑车船风俗题材,一度在宫廷画院任职,后来又在社会上卖画。

传世作品:《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

《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苏汉臣(风俗画):开封人。

原为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被召入画院,以善画货郎婴戏著称,画风精丽,有《秋庭戏婴》、《货郎图》、《婴戏图》,《五瑞图》等传世。

《货郎图》表现货郎来到农村,村童及农妇围着货郎担观看,与一般表现富贵气象的货郎不同,极富生活气息。

宋代风俗画以生动形象地描绘社会底层生活和一定程度上反映市民欣赏趣味而常被后世文人视为俗气。

然而它在中古绘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南宋四家:A,李唐开辟一个新时代,他的《采薇图》以侧锋阔笔描绘,简洁有力,他是从北方山水传统转变为南方山水传统的关键性人物。

他真正的作用是把范宽的纪念碑式的山水转化成一种简约的程式,使后来的院体画家能够用来表现新的自然景物。

人物画《文姬归汉图》《望贤迎驾图》表达重新收回中原愿望。

代表作:《长夏江寺图》《万壑松风图》。

B,刘松年,钱塘人。

画风:四时变化清晰,四景描绘入木,笔墨严谨细密,刚健兼有滋润,既继承了界画用笔精细的传统,又把人物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笔墨生妙,诗意浓郁。

《四景山水图卷》《夏景图》。

C,马远,在思考程式与物象的关系方面花大力气;有自己的样式;绘水动态的集大成者。

《十二水图》《踏歌图》。

D,夏圭,钱塘人,能作小品,更能作长卷。

《烟岫林居图》《雪堂客话图》等笔致虽然轻松,但构思却十分严谨。

《山水十二景图》《溪山清远图》把富有诗意的画面一段段完整的山水长卷,独特的风格形式。

他具有深厚的艺术涵养,能优秀处理水墨长卷的空间变化。

做到“舍形而求影”,在一片空灵的画面上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元四家(人文画)(也可能是论述题):A,黄公望,出生不显赫,江苏常熟人,原名陆名坚,出狱后改号大痴,“痴”是一种社会保护色,可以掩盖许多画家真实的动机和面目。

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生。

以民间宗教特殊精神,把传统文化精髓体现在视觉艺术上,把元代社会由种族和门第等级所造成的各种矛盾升华为崇高的艺术境界。

直接继承了赵孟兆页生纸淡墨、简笔干皴画法并形成理论的第一个人。

他用淡墨干皴简化董源的画法,发展出自己的面貌,作品幽寂自然,笔法简淡,若不经意,时时夹以湿墨生笔,以增加荒率天真之趣,此种画法可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

黄公望又强化了浅绛山水的画法,在画上笼罩淡赭色,增加画面整体感,并使墨色滋润,这可以《天池石壁图》和《丹崖玉树图》为代表。

他晚年用笔更简,只在空勾轮廓内略加皴擦,再染淡墨或浅绛,再加直线短皴,这可以《九峰雪霁图》和《富春大岭图》为代表。

《写山水诀》《溪山雨意图》南人北相的伟岸气质《天池石壁图》《丹崖玉树图》纪念碑式的大手笔,景繁笔简的艺术效果。

《九峰雪霁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富春山居图》突出的艺术成就,,后者就是体现这种元人创新精神的代表。

B,吴镇,真正的隐士,风格一是临摹可以假乱真,二是所谓不专志极率略的风格。

他书法卓然成家,画山水学董巨一派。

《双桧平远图》,吴镇在中年以后作风趋于粗豪不羁,喜用秃笔泼墨作画,笔势豪纵,墨渖淋漓。

《嘉禾八景图》《渔父图》歌颂归隐,成为士大夫们心中向往的境界,《墨竹谱》。

,吴镇的作品都是雄浑沉郁一派,愈老笔墨愈简练粗豪。

C,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绘画作品中隐居题材占大部分,作品和其个人抱负相比,实际上是衬托出一种更入世的心情。

他画山水在元季四家中面貌最多:有一种用水墨画长笔麻皮皴的,用墨稍湿润,浑厚沈郁,最近于巨然风貌。

《谷口春耕图》《秋山草堂图》《花溪渔隐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林泉清集图》《青卞隐居图》,气势壮观,传达出强健有力的笔墨功夫,后者是绘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隐居之地已经不是现实存在而是理想化身,山水点景人物《葛稚川移居图》注重其文学叙事性,晚年《太白山图》《具区林屋图》《云山图》,与人合作《岱宗密雪图》,繁密派风格墨竹《竹石图》笔力扛鼎。

王蒙的作品在元季四家中最为深秀繁复,其独创的笔法称牛毛皴、解索皴,其景物可游可居,笔趣也是最富于变化。

与倪为两个极端。

D,倪瓒,个人面貌最突出,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等,强调所谓的清俗对立,清俗观完全是文人精神特权的产物,也是备受后世文人推崇原因,强调画以人传,《六君子图》体现阔远特点,《渔庄秋霁图》技法上炉火纯青的标志,倪瓒的意义在于使后代画家知道艺术高下的标准所在。

他画山水多用水墨作江南水乡平远浩渺之景,前景画水边疏树数株,配以平坡岫,以景物渺远宁静、笔法简淡安详、墨色雅洁见称,极少设色,画中多不作人物,其风格、构图均为前所未有。

中晚年作品构图简远,风格冷逸,惜墨如金,多用侧笔皴擦,称折带皴,形成独特面貌。

明四家(吴门画派分两派):A,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在家乡过悠闲的绅士生活,他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本身兼长诗书画,终身不仕。

沈征君《两江名胜图册》《吴江图》《灵隐山图卷》《张公洞图卷》记录对景物的特殊感受,他的平和心态使他在艺术创作时能够沉浸在传统里面体会出其中精华。

在粗笔中得到沉郁苍茫的神韵成为吴门画派中最杰出的人物。

B,文征明,名璧,字征仲,号衡山居士,与沈周同乡,并师事沈周。

绘画秀丽文雅,风流蕴藉善水墨和青绿山水。

《江南春图》典雅,编修《武宗实录》对腐败政治的无能为力,在字画中寻找精神寄托。

《东园图卷》真赏斋图》《石湖清胜图》《浒溪草堂图》《石湖图》《天平纪游图》《洞庭西山图》《金陵十景图》,吴门画派盟主地位,编写《长物志》《写生花蝶图》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画法绍述元人之外,亦能追踪五代北宋,但很少受南宋院体的影响。

在这两位画家的山水画中,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为更引人注意,又都有粗细两种面目。

不过沈周以粗者为主,笔丰墨健,意态轩昂,尤能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宏的胸襟、丰富的想象与旺盛的生命力。

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文征明以细者为多,宗法赵氏,旁参王蒙,每于繁密中见文秀。

情调是闲静典雅的,布景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的,邱壑林木是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的:树如纵剖、山多斜倚、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于熟练中显生涩。

抒情意味胜于沈周。

二人的花鸟画风格也有差异,大略与山水相同。

文征明多画竹兰,优美秀雅。

沈周的木石、老干虬枝,历劫难磨;写意花卉,生意盎然,大璞不琢。

C,吴中四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他是由文人发展而成为的职业画家。

唐寅博修养广,诗书画并皆佳妙,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亦今亦古,不拘一格。

某些作品尤能通过诗书画的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或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如《江南农事图》,或寄托蔑视封建伦常的志趣,如《李端端图》,或歌颂自食其力者的豪,《西洲话旧图》情。

其艺术在文人画家的风流洒脱中不乏职业的严谨缜密。

清劲细长的皴法,使画面增添灵逸秀雅之气,《落霞孤鹜图》,抒发孤迥自傲情怀,《古木幽簧图》。

D,仇英,字实父,号十洲。

他是出身工匠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

青绿山水成就,《剑阁图》,《桃源仙境图》《仙山楼阁图》《海天落照图》都是在唐人金碧山水中创新出奇的佳作,体现明代商业文化的一大硕果。

仇英的文化修养不博,足迹所经不广,专画传统题材,但临古功深,善于囊括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不失与民间一脉相通的欣赏习惯,尤长于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又闪现着文入画的妍雅温润,在当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体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