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胺》课件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54bf6f4431b90d6c85c7c9.png)
E1cb
(单分子共 轭碱消除)
H CC
L
B: - HB
CC L
LC=C
碳负离子很不稳定。 按这种机制进行的 情况很少。
-OH
H1
H2
CH3CH2-C3H-C2H-C1 H2 +N(CH3)3
四 级 铵 碱 的 E2 消 除(符合霍夫曼规则,动 力学控制的产物。 )
B:
H1
H2
CH3CH2-C3H-C2H-C1 H2
碱
CH3CH2CH2CH2CH=CH2 Hofmann烯烃
L的变化规律 L
I
吸 电 子 能 力 增 强
离 去 能 力 减 弱
Br Cl F
Hofmann烯烃的含量
CH3O-/CH3OH
t-BuO-/t-BuOH
19.3
69.0
27.6
80.0
33.3
87.6
69.9
97.4
+NMe3
96.2
98
L吸电子能力增强,试剂的碱性增强,试剂的体积 增大时, Hofmann烯烃的含量也增大。
铵 (+)酸(-)胺 盐 (-) 酸(-)胺
HCl HCl
有机酸(+) 有机酸(-)
非对映体利用溶解度 等物理性质上的差别 予以分离。
17.4.3 四级铵盐及其相转移催化作用
1 四级铵盐
(1)四级铵盐的制备:由三级胺和卤代烃反应制备。
C6H5CH2Cl + (C2H5)3N
C6H5CH2N+(C2H5)3Cl四级铵盐
10.5 % ~7 %
霍夫曼产物
eg 5.
H3C
+ N(CH3)3
高中化学氨(19张)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氨(19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0bf8d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7c.png)
来 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氨 经济
作业:科普小论文 一“气〞而“安〞 ——氨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氨
生命元素--氮
氮气78%
植 物
动 葡萄缺氮 含氮食品 蛋白质缺乏的儿童 物
我们为什么会缺氮?
人
远古时代
类
靠天吃饭
用
氮
高能固氮
的
历
史
N2 放电 NO NO2
HNO3
NO3-
人
农耕时代
类
用
粪肥
氮
农NH物3 排N泄H物4+等
NO2-
NO3-
人
工业
类
时代
用 氮 的 历
德国哈伯( Fritz Haber )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NH3+5O2P=t4NO+6H2O 2NO +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点燃 4NH3+3O2 = 2N2+6H2O
人 类 用
常 温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氮
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
的 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
未
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 生产本钱,使得液氨有望取代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人工 固氮
N2
史 “人类向空气要面包成功了,合成
氨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NH3
哈伯创造了合成氨而获得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你想知道氨气的哪些知识?
组成 结构 性质 用途
结构
探究氨气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
氨气-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氨气-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82e14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b.png)
(二)1931 年,卡尔·博施因 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
(三)2007 年10月诺贝尔化 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 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 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一、氨的分子结构
氨的电子式 结构式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三角锥形
二、氨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P13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三.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
体积氨;NH3溶于水反应后,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H2O, NH3·H2O可
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一水合氨
NH3+H2O⇌NH3·H2O⇌NH4+ + OH-
氨气溶于水的溶液叫氨水,因NH3·H2O是弱碱,可部分电离出OH-,从而 使溶液呈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或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中含有 的粒子有: NH3·H2O、H2O、NH3、NH4+、OH-、H+
4.氨气的还原性
NH3中的氮元素的价态为-3,是氮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具有还原性。
NH3不仅能被催化氧化生成NO,在纯氧中燃烧能生成N2。在一定条件下,NH3
还能被Cl2、CuO等氧化。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在纯氧中燃烧
点燃
4NH3+3O2====2N2+6H2O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气味,易溶于水 物质分类:碱性氢化物 化合价:还原性
成分:三分四离 溶质:一水合氨(一元弱碱) 性质:挥发性,不稳定性、碱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氨公开课课件(2023版ppt)
![氨公开课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39fe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1.png)
配位化合物:氨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 位化合物,如氨合银、氨合铜等,具 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反应:氨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 应,形成配位化合物,如氨与硝酸银 反应生成氨合银。
配位平衡: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存在平衡,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调节 配位平衡。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熔点、沸点
氨的熔点: -77
氨的沸点: -33
瓶中
2
反应原理: 氯化铵和氢 氧化钙反应 生成氨气和
氯化钙
5
产物纯化: 通过碱石灰 干燥氨气, 得到纯净的
氨气
3
反应条件: 加热,温度 控制在100-
150℃
6
安全注意事 项:实验过 程中注意通 风,防止氨
气中毒
氨的实验室检测
01
检测方法:分光光度
法、离子色谱法、气
相色谱法等
02
检测项目:氨含量、
氨的凝固 点:-107
1
2
3
氨的蒸发 热:28
4
氨的密度、溶解度
01
04
氨的毒性:氨气具有毒性, 吸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02
03
氨的挥发性:氨气具有较 强的挥发性,常温下即可 挥发
氨的溶解度: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较高,常温下可溶 解约1000倍体积的水
氨的密度:氨气在标准状 态下的密度为0
氨的毒性、安全防护
氨的污染治理技术:吸 收法、吸附法、催化氧 化法、生物处理法等
氨的污染危害:对人体 健康、生态环境、空气 质量等造成影响
氨的污染治理政策:制 定排放标准、加强监管、 推广清洁生产等
氨的绿色化学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绿色化学概念: 以减少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为目 标的化学研究
氨和铵盐ppt课件
![氨和铵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bfff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4.png)
弱碱
NH3·H2O
NH3
3.氨与酸反应(1)氨与氯化氢相遇时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工业上用硫酸吸收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产生白烟
NH3+HCl
===NH4Cl
1.向盛有少量硫酸铵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硝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2O
2.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后加热: 。(2)铵盐稀溶液与烧碱稀溶液混合: 。(3)铵盐浓溶液与烧碱浓溶液混合: 。
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向下排空气
(4)验满方法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5)尾气处理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球。
3.根据铵盐的性质,分析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提示 贮存铵态氮肥时,为了防止受热分解,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铵态氮肥埋在土下,且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
特别提示
(1)铵盐受热分解都有氨生成,但硝酸铵受热分解最终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2)分别用试管加热氯化铵和单质碘时,都由固体变为气体,而在试管口遇冷又凝结为固体,其本质不同,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3)检验溶液中含有NH 时,需要加入浓碱溶液并加热,其目的是利用氨气的生成与检验。
1
2
3
√
3.下列关于氨气、液氨、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气、液氨、氨水的成分相同,均为纯净物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C.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D.氨水的溶质为NH3·H2O,是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
NH3·H2O
NH3
3.氨与酸反应(1)氨与氯化氢相遇时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工业上用硫酸吸收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产生白烟
NH3+HCl
===NH4Cl
1.向盛有少量硫酸铵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硝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2O
2.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后加热: 。(2)铵盐稀溶液与烧碱稀溶液混合: 。(3)铵盐浓溶液与烧碱浓溶液混合: 。
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向下排空气
(4)验满方法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5)尾气处理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球。
3.根据铵盐的性质,分析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提示 贮存铵态氮肥时,为了防止受热分解,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铵态氮肥埋在土下,且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
特别提示
(1)铵盐受热分解都有氨生成,但硝酸铵受热分解最终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2)分别用试管加热氯化铵和单质碘时,都由固体变为气体,而在试管口遇冷又凝结为固体,其本质不同,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3)检验溶液中含有NH 时,需要加入浓碱溶液并加热,其目的是利用氨气的生成与检验。
1
2
3
√
3.下列关于氨气、液氨、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气、液氨、氨水的成分相同,均为纯净物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C.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D.氨水的溶质为NH3·H2O,是氨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氨 (33张PPT)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氨 (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2430e4cc7931b764ce1557.png)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管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解析:铵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产生氨气,B、C、D 均能够
检验出氨气,但 A 将铵盐直接加热,会产生干扰氨气检验的
生成物(如碳酸氢铵),导致无法准确地检验,A 不可行。
答案:A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能否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提示:不能,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 会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2.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常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塞一团疏松 的棉花团,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氨气与空气的对流,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氨气。
1.氨气的干燥装置 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不能用五氧化二磷、浓硫酸和无 水氯化钙干燥。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形成喷泉的条件 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 生化学反应。 ①喷泉形成原理:
气体与水或其 气体溶解或发 容器内压 外部液体进入 他液体接触 ―→ 生化学反应 ―→ 强减小 ―→ 形成喷泉
②常见气体与吸收剂的组合
气体
HCl
NH3
CO2、Cl2、 H2S、SO2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溶液 水或盐酸 NaOH溶液
水
(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
2.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 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 用的装置有:
氨教学ppt课件
![氨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586a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4.pn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 + HCl → NH4Cl。
反应条件
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
氨与氧化剂的反应
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这是 一个重要的工业制氮的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4NH3 + 3O2 → 2N2 + 6H2O。
氨的存在与用途
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大 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大气 总量的1%。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合成纤 维、合成橡胶等,也用于化工 、制药、制冷剂等领域。
在农业生产中,氨是植物生长 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 制造氨基酸的重要原料。
02 氨的生产与合成
氨的生产方法
天然气合成氨
利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
氨教学ppt课件
• 氨的简介 • 氨的生产与合成 • 氨的化学反应与用途 • 氨的环境影响与安全 • 实验与探究
01 氨的简介
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沸点为-33.5℃,熔点为-
77.7℃。
氨的相对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 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 积为22.4L/mol,1mol氨气约
氨对水体的影响
氨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
氨对土壤的影响
过量的氨会影响土壤的酸 碱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氨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
在使用氨的过程中,应佩 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眼 镜、化学防护手套等防护 用品。
保持通风
在使用氨的环境中,应保 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空 气中氨的浓度。
例如,NH3 + HCl → NH4Cl。
反应条件
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
氨与氧化剂的反应
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这是 一个重要的工业制氮的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4NH3 + 3O2 → 2N2 + 6H2O。
氨的存在与用途
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大 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大气 总量的1%。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合成纤 维、合成橡胶等,也用于化工 、制药、制冷剂等领域。
在农业生产中,氨是植物生长 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 制造氨基酸的重要原料。
02 氨的生产与合成
氨的生产方法
天然气合成氨
利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
氨教学ppt课件
• 氨的简介 • 氨的生产与合成 • 氨的化学反应与用途 • 氨的环境影响与安全 • 实验与探究
01 氨的简介
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沸点为-33.5℃,熔点为-
77.7℃。
氨的相对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 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 积为22.4L/mol,1mol氨气约
氨对水体的影响
氨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
氨对土壤的影响
过量的氨会影响土壤的酸 碱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氨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
在使用氨的过程中,应佩 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眼 镜、化学防护手套等防护 用品。
保持通风
在使用氨的环境中,应保 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空 气中氨的浓度。
氨ppt课件
![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583b76f7ec4afe04a1dfd2.png)
4.验满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变蓝,说
明已经收集满. (2)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
明已经收集满. 5.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 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 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其他常见制取 NH3 的方法 (1)加热浓氨水制氨.在烧瓶中加入 2 mL~4 mL 浓氨水,加热即得氨气,可用制氯气的装置. NH3·H2O==△===H2O+NH3↑ (2)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混合 制氨气.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溶 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 NH3·H2O 分解放出氨气.可用如图所 示装置.
第四节
第
一
氨
课
硝酸
时
硫酸
氨
预习全程设计 名师全程导学 案例全程导航 训练全程跟踪
第一课时 氨
一、氨
1.氮元素的重要作用与氨的合成
(1)氮元素的作用: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 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的方
法.
催化剂 N2+3H2高温、高压2NH3
工业生产硝酸先后发生了哪些反应?
提示:主要涉及的反应有: 催化剂
(1)N2+3H2 高温、高压 2NH3. (2)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3)2NO+O2===2NO2. (4)3NO2+H2O===2HNO3+NO.
二、铵盐的性质 1.溶解性
铵盐都 易 溶于水. 2.不稳定性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实验装置
属于固体 与 固体之间的反应,需 加热才可进行,与 制取氧气 的发生装置相同.
氨和铵盐课件ppt
![氨和铵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91e9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c.png)
氨作为制冷剂
在制冷和空调行业,氨被用作制冷 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环保 性。
氨作为清洁剂
在某些清洁产品中,氨可以作为碱 性清洁剂,去除油污和酸性物质。
铵盐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铵盐作为催化剂
某些铵盐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铵盐作为染料中间体
在染料工业中,铵盐可以作为染料中间体,合成各种有机染料。
铵盐的氧化性
在特定条件下,铵盐可以 被氧化剂氧化,生成氮气 、氧气等。
铵盐的还原性
在特定条件下,铵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 被还原剂还原,生成氮气 、氢气等。
铵盐的制备方法
合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氨和其他物质结 合,生成铵盐。
天然提取法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铵盐,如从矿 物、土壤等中提取。
03
氨和铵盐的应用
氨在农业上的应用
铵盐的安全与防护
铵盐的理化性质
铵盐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多数铵盐具有 吸湿性,易溶于水。
铵盐的危害
某些铵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吸入或摄入过量的铵 盐可能对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造成刺激和破坏。
安全防护措施
在生产、储存和使用铵盐的进程中,应穿着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作业场所透风良好,避免吸 入或摄入过量的铵盐。
成污染。
铵盐对环境的影响
铵盐对土壤的影响
01
铵盐可以与土壤中的离子产生反应,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和营养
成分,影响土壤质量。
铵盐对水体的影响
02
铵盐可以溶于水,导致水体pH值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铵盐对农作物的影响
03
铵盐可以作为氮肥使用,促进农作物生长,但如果过量使用,
氨 课件
![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522c4889eb172dec63b70d.png)
• 4.收集装置 • (1)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2)验满方法:
• 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变 蓝,说明已经收集满;
• 方法二: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 成,说明已经收集满。
• 5.尾气处理
•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 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 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
• 答案:A
【题后总结】NH3的主要性质、用途、制备以及铵盐 的主要性质及检验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点,在历年高考中 都有所涉及,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等。在综合实验 题中往往涉及以下内容:(1)NH3的制备及改进实验的设 计;(2)NH3的性质;(3)NH+ 4 的检验及离子共存问题。
•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反应物呈块状 ,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 受热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
• (2)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 K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2.实验装置类型 固+固=△===气
与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O2的装置相同。 3.NH3的干燥 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2O5或浓硫酸,也不能用 无水CaCl2。
氨ppt课件
![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8f4da3b14e852458fb57d1.png)
6
氨水和液氨的区别
液氨 物质种类 纯净物
粒子种类 NH3
氨水 混合物
分子: NH3、 H2O 、 NH3·H2O(主要) 离子:NH4+、OH-、
微量H+
7
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氨气体积设为VL
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
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 氨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2
20
练习2、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 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 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 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
( C)
A、a为HCl气体,b为H2O B、a为CO2气体,b为浓NaOH溶液 C、a为Cl2气体,b为饱和NaCl溶液 D、a为Cl2气体,b为浓NaOH溶液
(5)验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 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
17
c、尾气吸收:
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装置:倒扣漏斗
d、干燥装置
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18
棉花的作用: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NaOH和CaO的
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混合物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浓氨水
(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94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6.png)
氨气的化学性质包括碱性、还原性和配位性。例如,氨气可以与酸反应 生成铵盐,表现出碱性;在催化氧化条件下,氨气可以被氧化为一氧化
氮,表现出还原性;氨气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氨气的用途广泛,如制造氮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还可用作洗涤 剂、中和剂等。
答案部分
氨气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如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或在 浓氨水中加入碱石灰等。
成氮气和氯化氢。
氨气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 ,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如 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
淀。
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与氢气反 应生成氮气和氢气,是工业合
成氨的重要反应。
03
氨气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氨气
实验步骤
将铵盐与碱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 至沸腾,随着反应进行,试管内产生 大量气泡,收集产生的气体即为氨气 。
《高一化学氨气》ppt课件
目录
• 氨气的物理性质 • 氨气的化学性质 • 氨气的制备方法 • 氨气的应用 • 实验:氨气的性质实验 • 习题与解答
0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颜色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这一点在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的无 色可以让实验观察更为准确,例如在制备氨气时,可以清楚地看 到是否已经收集满一瓶氨气。
为了安全地存储和运输氨气,应将其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压力容器,确保容器密封 良好,并配备安全阀和压力表等安全设施。
感谢您的观看
清洁能源
氨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和热能,具有高效、环 保的优点。
氨气可以与氢气混合制成合成气,用于生产甲醇等清洁能 源。
环境治理
氨气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如铜、铅、汞等,降低废水 对环境的危害。
氮,表现出还原性;氨气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氨气的用途广泛,如制造氮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还可用作洗涤 剂、中和剂等。
答案部分
氨气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如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或在 浓氨水中加入碱石灰等。
成氮气和氯化氢。
氨气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 ,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如 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
淀。
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与氢气反 应生成氮气和氢气,是工业合
成氨的重要反应。
03
氨气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氨气
实验步骤
将铵盐与碱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 至沸腾,随着反应进行,试管内产生 大量气泡,收集产生的气体即为氨气 。
《高一化学氨气》ppt课件
目录
• 氨气的物理性质 • 氨气的化学性质 • 氨气的制备方法 • 氨气的应用 • 实验:氨气的性质实验 • 习题与解答
0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颜色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这一点在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的无 色可以让实验观察更为准确,例如在制备氨气时,可以清楚地看 到是否已经收集满一瓶氨气。
为了安全地存储和运输氨气,应将其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压力容器,确保容器密封 良好,并配备安全阀和压力表等安全设施。
感谢您的观看
清洁能源
氨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和热能,具有高效、环 保的优点。
氨气可以与氢气混合制成合成气,用于生产甲醇等清洁能 源。
环境治理
氨气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如铜、铅、汞等,降低废水 对环境的危害。
氨 课件(17张)
![氨 课件(17张)](https://img.taocdn.com/s3/m/d9eede4ca98271fe900ef90c.png)
思考:请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 什么性质?
3、氨气与氧气、氯气反应反应 4 NH3+5O2 4NO+6H2O
思考研讨: 如何保存铵态肥料? 施用铵态肥料有哪些注意事项? (2)铵盐的性质: 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1、受热易分解:
NH4Cl NH4HCO3 NH3 ↑+HCl↑ NH3 ↑ +CO2 ↑ +H2O
简易装置
√
√
2、与碱溶液反应:
NH4++OH-
NH3 ↑+H2O
三、实验室制氨气
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干燥: 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验满方法 尾气处理:
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 棉花团 ,可减小NH3与空气对流 的速率。防止污染空气。
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 极易溶于水(1:700)。
思考:氨气溶于水仅仅是简单的溶解吗?喷 泉呈现红色说明了什么? 氨气的化学性质: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氨气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
2、氨气与酸反应实验-氨与氯化氢的反应.flv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易溶于水
△
1、NH3的实验室制法
铵盐与碱反应的应用
2、铵离子的检验
2NH4Cl+Ca(OH)2 ==CaCl2+2NH3↑+H2O
△
液氨漏之后 ……
假如你正处在液氨泄漏的 现场,你将如何去做?
处理方法 求助:报警:110 119 闭眼 戴眼罩 防毒面具 自 救 低头弯腰 低 处跑 互 救 披棉被 穿棉衣 逃 捂 湿 毛巾 喷 水 生 捂酸毛巾 喷酸 ……
错误之处 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夹的位置不对 应如何改正 应略向下倾斜
应夹在离管口1/3处
试管b管口向上
试管b塞上橡皮塞
应向下
把橡皮塞改为棉花团
反应物没加热
用酒精灯加热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氮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氮既有游离 态,也有化合态,空气中含大量氮气, 动、植物体内蛋白质中氮元素以化合态 存在。 2.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 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方法 氮 自然固氮 的 固 人工固氮: 合成氨 定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17.7%
NH4Cl
NH4NO3 (NH4)2SO4
26.2%
35% 21.2% 46.7%
有机 氮肥
CO(NH2)2
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 易潮解,溶于水,弱碱 性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 吸湿性,溶于水,酸性.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 硬块,溶于水,微酸性, 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 不大,不易结块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 或小颗粒,溶于水,中 性
四、氨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实验视频
(2)原理: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固+固加热型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3)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4)收集:
(5)验满: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 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
1、吸收水分,减少溶剂。 2、增加OH-的浓度。 3、放出热量,升高温度。
铵根离子的检验: + NH4 + OH
△
NH3↑ + H2O
NaOH
加热
原理: 某白色固体
或待测液
气体
证明有NH4 离子存在
+
该气体能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
氮 肥
种类 化学式 含氮量 性 状
NH4HCO3
铵 态 氮 肥
尾气吸收: 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装置:倒扣漏斗
干燥装置: 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棉花的作用: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 (形成CaCl2·8NH3)
NaOH和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CaO的混 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合物
思考: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好吗? 氢氧化钠易吸水,易结块,不易产生NH3; 热的氢氧化钠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氢气受热膨胀,赶 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 接触,即发生喷泉。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 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 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 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BD )
例1、实验室里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 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氨气的泄漏事件
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 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 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 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 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
刺鼻的味道也弥漫 到了附近的林校路 上。…消防员利用 喷雾水枪稀释空气 中的氨,地上的水 流已经结成了厚厚 的一层冰。…
2.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NH3是4核10电子的分子,具有还原性 B、 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液 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 烟
3.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D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 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 mol· L-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 mol· L-1氯化氨溶液的pH约为5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 其中错误的是
AC
A
B
C
D
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 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夹持 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向下排空气 ______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碱石灰 _______ 做干燥剂。
C、NH3· H2O的不稳定性
NH3· H2O = NH3↑+ H2O
△
2、氨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 浓氨水和氨气的实验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 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大量的白烟。 .
NH3和HCl可以大量共存吗? 换成HNO3会不会有同样的现象?
NH3+HCl==NH4Cl
归纳总结 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的 + – NH +H O NH · H O NH + OH 1、与水反应 3 2 3 2 4 性 质 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 +HCl =NH4Cl 催化剂 3、与氧气反应 4 NH3+5 O2 △ 4NO+6H2O
NH4Cl==NH3↑+HCl↑ △ 铵盐的性质 2、受热易分解 NH HCO ==NH 4 3 3↑+H2O↑+CO2↑ 3、与碱反应生成氨 △ NH4Cl +NaOH==NaCl+NH3↑+H2O
加热时,能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铵盐
铵盐与碱的反应分析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现象: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气 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铵盐与碱反应生成了氨气
△ NH4Cl+NaOH = NaCl+H2O+NH3↑ 固体加热只写化学 方程式 加热: NH4++OH- = H2O+NH3↑ 溶液时存在这 不加热: NH4++OH- = NH3 ·H2O↑ 两种离子方程 式
3、氨与氧气反应(氨的还原性)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催化剂
2NH3
4NH3+5O2 4NO+6H2O △ 氨的催化氧化
2NO + O2 = 2NO2 3NO2 +H2O = 2HNO3 +NO
三、铵盐
(1)定义: 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
化合物叫铵盐. (2)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无色或白色晶体 (3)铵盐的化学性质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图 4-27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操作及现象:
(1)先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里的液体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美丽的喷泉;烧瓶中的液体呈红色。
结论: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使烧瓶 内气压急剧下降。 ②氨气水溶液呈碱性。
演示实验
----氨气的喷泉实验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 NH4HCO3 NH3↑+ CO2↑+ H2O
②铵盐与碱反应 △ NH4NO3 + NaOH = NH3↑+NaNO3 + H2O
②铵盐与碱反应
△ NH4NO3 + NaOH = NaNO3+ NH3 + H2O 应用: a.实验室用来制NH3 △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b.用于NH4+的检验:
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 他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 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浓氨水
NH3·H2O == NH3↑+ H2O
方法三
思考: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有此现象?
←浓氨水NH3﹒H2O+CaO==NH3(气体) ↑ +Ca(OH)2 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的气体
←固体CaO 固体CaO的作用?
NH3+ HNO3=NH4NO3 2NH3+ H2SO4=(NH4)2SO4
白烟
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 生成;难挥发性酸 H2SO4 、 H3PO4 无此现象。
NH3 能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 常用硫酸作为氨气的吸收剂)
3、氨与氧气反应: 思考与交流:
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1、试写出以下每一步转化的反应方程式。 2、分析上述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指出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O2 N2 NH3 NO O2 NO2 H 2O HNO3
依据性质
刺激性气味气体 比空气密度小 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 易液化 极易溶于水 氨水溶液显碱性
1.在1L1mol/L的氨水中 (D) A、含有1molNH3分子 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 H2O 1mol D、含NH3、NH4+、NH3· H2O 之和为 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