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集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百度文库期末复习材料
31. 凉结节:甲状腺静态显像时表现为放射性减淡区,结节功能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恶变几率较高。 32. 热结节:甲状腺静态显像时结节所在部位放射性增浓,结节功能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 瘤。 33. 温结节:甲状腺静态显像时结节部位放射性分布与正常甲状腺影像相近,功能也接近正常组织,多见于良性甲状腺 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34. 过度灌注现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病灶周围可出现放射性浓集,局部脑血流灌注增 加但与其代谢状态不匹配。 35. 交叉失联络现象: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同时对侧小脑放射性分布也明显减低。 36. 再分布:缺血心肌在负荷试验时局部血流减少,摄取 201Tl 降低,影像呈现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但由于 201Tl 从缺血心肌的洗脱明显低于正常心肌,因而 3-4 周后缺血心肌的放射性活度接近正常的心肌,称为再分布。 37. 靶心图:将心脏短轴断层影像以极坐标展开成二维图像,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心肌各壁相对计数值的定量分析法。 38. 半排时间:一种常用的肾图参数,指从高峰下降到峰值一半的时间,正常<8min,尿路通畅时反映肾功能。 39. 单侧小肾图:异常肾图的一种,其较对侧正常肾图明显缩小,但其峰时、半排时间和肾图形态正常,可见于单侧 肾动脉狭窄。 40. 过度显像:又称超级骨显像,全身骨显像放射性摄取普遍显著增加,呈均匀、对称的异常放射性浓聚,软组织活性 很少,肾脏膀胱不显影或极淡。常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和代谢性骨病。 41. 闪耀现象:患者对化疗、放疗或内照射治疗有较好的治疗反应,骨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显像显示原病灶区放 射性摄取却增高,范围甚至增大,称为闪耀现象,常见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治疗过程中。 42. 直接显像:示踪剂直接与肿瘤组织发生作用,经体外显像设备直接显示肿瘤组织特征的一类显像。 43. 高峰时间:从注射放射性药物到高峰的时间,正常小于 5min,平均 2-3min,峰时代表放射性药物的肾通过时间, 主要与尿流量有关。 44. 标准摄取比值(SUV):一个半定量分析指标,通过选定肿瘤组织中的感兴趣区计数除以注入到单位体重中的放射 性总计数,反映了病变组织代谢的活跃程度(SUV>2.5 倾向于恶性肿瘤)。
《核医学》期末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集锦
1. 元素: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特性不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2. 同位素: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3. 同质异能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彼此称为同质异能素。 4. 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 5.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受外界和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自发转变为其他原子核或 发生核能态变化,同时释放一种或一种以上射线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6. 物理半衰期(T½):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使原子核数减少到原始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物理半衰期。 7. 生物半衰期(Tb):放射性核素引入生物体后,经过组织器官的代谢或排泄使核素原始量减少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生物半衰期。 8. 有效半衰期(Te):由于核素自身的衰变及生物代谢或排泄的共同作用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有效半衰期。 9. 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称为放射性活度。 10. 放射性比活度: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物质中含有的放射性活度称为放射性比活度。 11. 轫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在核磁场力的作用下突然受到阻滞,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将部分动能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 续能谱的电磁辐射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轫致辐射。 12. 湮没辐射:衰变中释放出的正电子经过介质将能量耗尽时,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后自身消失,瞬间转化为两个 方向相反、能量各为 0.511MeV 的 γ 光子,称为湮没辐射。 13. 当量剂量:依据不同照射源引起的生物效应轻重来衡量辐射对机体的危害,用于辐射防护领域。 14.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取决于细胞群中受损细胞的数量或百分率,存在阈剂量, 如照射后的白细胞减少、白内障、皮肤红斑、脱毛等。 15.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率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个别细胞损伤时即可出现,不存在阈剂量,如遗传效应和辐 射诱发癌变。 16. 放射性药物: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疗的制 剂称为放射性药物。 17. 核医学:一门利用与研究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并探索其机制与理论的学科。 18.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一种分离放射性药物的装置,可由长半衰期母体生产出短半衰期的子体,并将短半衰期子体 分离出来。 19. 核仪器:在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凡能用来探测和记录射线种类、活度、能量的装置。 20. 体外放射分析:在体外条件下,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为示踪剂,以竞争或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以 放射性测量为定量手段,对各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检测的一类核医学检测方法。 21. 第二抗体:用抗原免疫动物产生相应抗体为第一抗体,然后用产生第一抗体的同种正常动物的免疫球蛋白作为抗原, 再免疫另一种动物所产生的抗体为第二抗体,用于分离结合 B 部分和游离 F 部分。 22. 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或病变部位达到相对稳定时所采集的放射性图像,适用于观察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 大小和放射性分布。 23. 动态显像:连续采集显像剂在体内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摄取和排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变化的显像。 24. 局部显像:临床最常用的显像方式之一,患者于探头位置相对固定不变,显像范围仅为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器。 25. 全身显像:显像仪器沿体表作匀速移动,从头至足匀速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并显示为一帧全身图像称为全身 显像,常用于显示全身各器官与组织的放射性分布状态与变化。 26. 平面显像:将放射性显像装置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采集某脏器的放射性成像。 27. 断层显像: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的探头绕体表长轴各体位的平面影像采集数据,再由计算机重建成为各种断层影 像或三维立体图像。 28. 早期显像:通常认为显像剂注入体内后 2 小时以内所进行的显像为早期显像,主要反映脏器的血流灌注和早期功能 变化。 29. 延迟显像:显像剂注入体内 2 小时后所进行的显像称为延迟显像。 30. 冷结节:甲状腺静态显像时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结节基本上无甲状腺功能,恶变几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