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bf211c4693daef5ff73d00.png)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之杨若古兰创作一、按轻重程度:(一)目前最经常使用的公认尺度是BMI,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1、瘦削:体重指数 <2、正常:体重指数 = 18.5–3、超重:体重指数 = 24–4、肥胖:体重指数≥285、尺度体重=身高(m)×身高(m)×22注明:BMI适用于18岁至65岁的人士,不适用于妊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活动员.(二)尺度体重计算法身高<155cm者,尺度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为155cm以上者,尺度体重(kg)= [身高(cm)‐100]﹡超出尺度体重10%为超重,超出20%为肥胖.肥胖又可分为:1、轻度:体重超出尺度体重20%-30%;2、中度:体重超出尺度体重31%-50%;3、重度:体重超出尺度体重>50%;二、按病因和发病机制1、单纯性肥胖(95%)①体质性肥胖:年少起病型肥胖病.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养分过度,脂肪细胞增生所致.特点:自幼肥胖,饮食活动疗效差,多半有遗传史,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呈全身性分布.②养分性肥胖病:成年起病型肥胖病.成年当前养分过剩惹起.特点:20-25岁当前肥胖,饮食活动疗效较好,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以四肢肥胖为主.2、继发性肥胖(5%以下)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包含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性肥胖,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后天异常性肥胖,持久服用药物惹起的药物性肥胖.如:女性绝经期及少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惹起的肥胖.三、按年龄分类人平生中有3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肥胖:婴幼儿期、5岁之前,青春发育期,40岁当前.如:成年后妇女以妊娠哺乳期和绝经期肥胖最突出;男性则多在40岁当前,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波动,活动量少,故容易出现肥胖.四、按脂肪分布的分类全身性(均匀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或下身肥胖、内脏脂肪性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五、按脂肪细胞大小和数目分歧四周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从儿童期开始,毕生肥胖地方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不添加,储存脂肪量增多,从中年开始.。
消瘦、正常、超重三个分类标准
![消瘦、正常、超重三个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5c12c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消瘦,正常,超重三个分类标准
世卫计量方法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另一种新式的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22
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根据统计,约百分之四十二的人觉得自己过胖,需要减肥。
在从事真正的减肥计划前,最好先有理想体重的概念,如果要求自己太多,往往造成影响心理层面的不良效果。
依据不同身体质量指数,我们可以看出自己的体重是否合乎理想。
标准计量方法体质指数=体重(公斤)除身高(米)的平方kg/m2
算式写法:BMI=体重/(身高)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18-25
超重:体重指数=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少年儿童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法BMI法标准体重=年龄x2+8(7-16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50%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671da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6.png)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现在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很大的变化,导致有很多人的身体肥胖。
肥胖也是有分很多种类型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肥胖体质分类,欢迎阅读。
肥胖体质分类1.胃热型这类体质的肥胖者,食欲很好,而且容易饿,脉象跳动速度较快,青少年肥胖者大都属于这种体质。
2.脾虚型食欲不是特别好,但是容易拉肚子,脉象沉缓无力,生产后的发胖女性大多属于这种体质。
3.肝郁型职业妇女、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饮食不正常、精神紧张的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他们往往喜欢暴饮暴食,容易气郁。
4.肝肾两虚型因生理功能退化,影响代谢速度,废物、毒素及多余水分囤积于体内.引起肥胖。
中老年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有些肥胖者会合并以上两种症状,例如,食欲好却又容易拉肚子,这就属于胃热脾虚型。
一般而言,减肥效果最好的是胃热型,其次为肝郁型,再次是脾虚型,最难减的则是肝肾两虚型。
身体各部位的肥胖表现1.下半身肥胖下半身肥胖指腰部以下脂肪积聚太多,主要包括腰、臀、大腿、小腿、膝盖、足踝部位,臀及大腿上有明显的蜂窝症状。
整体外观上小下大,又常被称为梨型身材。
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与症状表现每个人都不太相同,这与个人生活形态及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联。
根据下半身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下半身肥胖也可分成以下四类。
(1)肌肉型下半身肥胖肌肉型下半身肥胖是指腰以下部位因肌肉过度发达所致的肥胖:症状表现:捏起来赘肉不多,橘皮(蜂窝)组织似乎也不明显,但是肌肉上附着了许多脂肪;易有萝卜腿,看起来壮壮的。
成因:有此肥胖情况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喜爱运动,青壮年时期运动量骤减所致。
·(2)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因体液代谢循环不畅、滞留水分太多而出现浮肿现象的肥胖。
症状表现:以手指头按压皮肤后放开,皮肤有暂时凹陷的现象。
成因:造成浮肿型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循环代谢功能欠佳,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流动不畅或停滞所致,有的也受生理因素等影响。
(3)脂肪型下半身肥胖脂肪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脂肪层过厚而肌肉少的肥胖。
标准体重和肥胖表
![标准体重和肥胖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2822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4.png)
标准体重和肥胖表
摘要:
1.标准体重和肥胖表的定义与意义
2.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3.肥胖程度的分类
4.如何使用标准体重和肥胖表
5.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
正文:
一、标准体重和肥胖表的定义与意义
标准体重和肥胖表是衡量人体重量与身高之间关系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体重范围。
在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是: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0。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于大多数人都适用的标准体重范围。
二、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是: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0。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是170 厘米,那么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70 公斤。
这个公式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但不适用于孕妇、儿童和特殊人群。
三、肥胖程度的分类
根据体重与身高的关系,肥胖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超重、肥胖和极度肥胖。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 至20%,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至30%,极度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以上。
四、如何使用标准体重和肥胖表
要使用标准体重和肥胖表,首先需要计算出自己的标准体重,然后根据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的比例,判断自己的肥胖程度。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持健康的体重。
五、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我们患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而适当的体重则可以降低这些风险。
第十章 发胖体重控制
![第十章 发胖体重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74083282f60ddccda38a018.png)
肥胖分为腹部性肥胖和 臀部性肥胖。
肥胖的分类
•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分为:多细 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肥胖的诊断指标:
体重,标准体重,肥胖度
肥胖的诊断指标 • 体成分及理想体成分
体成分的估算方法
皮褶厚度法 围度法 水下称重法
第二节:运动与体重,体成分 的控制
• 能量平衡
人体每日能量消耗 • 基础代谢 • 食物热效应 • 体力活动
肥胖的成因
遗传 生理 代谢 环境与行为
皮脂厚測量部位
肥胖的全球流行趋势
全球肥胖者每5年增加1倍。 全球有2-5亿肥胖者,其中三分之一为中年肥胖 者。 肥胖发病率 美国35% 欧洲15%(男性);22%(女性) 亚洲 5%;新加坡—6.7% 密克罗尼西亚岛—85%的男性,93%的女性都 是肥胖
巴基斯坦— 7-8%
肥胖
肥胖的定义:肥胖是一种常 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 失调症,是一种影响整个机 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人体脂肪分类
• 人体脂肪分为:必须脂肪和储 存脂肪。必须脂肪主要用来维 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数量缺少, 会降低健康水平。必须脂肪主 要存在于神经,肌肉,骨髓, 心脏,肝脏,和大小肠等组织 内,站男性总体中的3%,女 性总体中的12%.
• 储存脂肪的主要作用是保 温,缓冲机械撞击及能源 储存。其存在于皮下和主 要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中。 储存脂肪堆积的部位会影 响人体患病的危险程度。
肥胖的危害:
肥胖的分类:
• 1、依照发生原因可分为单纯 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 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 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某些疾病, 主要是一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 病的肥胖。
肥胖的分类
![肥胖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b166f93a58da0116c174986.png)
根据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一、原发性肥胖(一)单纯性肥胖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
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1.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
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
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
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
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
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
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2.营养性肥胖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
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以上两种肥胖,统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岁妇女多见,中年以后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二)水、钠潴留性肥胖亦称特发性浮肿。
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
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
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
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
早晚体重变化正常人为0.4千克,本病患者早晚体重变化在1千克以上。
该病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晨起面、眼睑浮肿,起床后活动,下肢、躯干逐渐浮肿,到晚餐前体重较早饭前增加1.2~4.5千克,平均2.4±0.7千克。
立卧位水试验表明患者有水、钠潴留。
二、继发性肥胖是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肥胖患者中的5%以下。
(一)内分泌障碍性肥胖1.间脑性肥胖主要包括下丘脑综合征及肥胖生殖无能症。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493a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3.png)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以下是 8 条关于肥胖程度分类标准的内容:
1. 轻度肥胖就像是在体重的道路上刚刚跑偏了一点点。
比如说,你看隔壁小王,肚子上有点小赘肉,但整体还不算太夸张,这就是轻度肥胖啦。
2. 中度肥胖呢,那可就有点明显咯!就好像身上背了个小包袱似的。
就像咱那个同事小李,走起来感觉都有点沉甸甸的,这就是中度肥胖在“作祟”呀!
3. 重度肥胖呀,那简直就是像被一座小山压着似的!哎呀,你想想那个出了名的胖大叔,行动都不太方便了,这可就是重度肥胖的典型例子哇!
4. 微胖其实还挺可爱的呢,就像有点婴儿肥的感觉。
你看那些脸蛋圆圆的小朋友,多萌呀,这就是微胖啦。
5. 肥胖前期,就好像快要踏入肥胖的大门啦!就好像有的人看着还行,但稍微不注意就会胖起来,这就是处在肥胖前期呢,可得小心着点哟!
6. 病态肥胖那可不得了哇!那不就跟生了重病似的嘛。
像那个谁,因为肥胖都引发了好多健康问题,这多吓人呐!
7. 全身性肥胖就如同整个身体都被肉肉“占领”了一样。
你看那谁谁,胳膊腿儿还有肚子,哪儿哪儿都是肉,可不就是全身性肥胖嘛!
8. 局部肥胖呀,那就是只有某个地方胖得突出呀!比如说有些人光胖肚子,或者光胖大腿,这就是局部肥胖呀,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我觉得肥胖程度分类标准很重要啊,能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管理体重和健康呀!。
肥胖的定义,分类和判定标准
![肥胖的定义,分类和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de58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a.png)
肥胖的定义,分类和判定标准
1.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导致体重增加,超过个体理想体重的范畴。
肥胖并不仅仅是体重增加,还导致了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关节问题等。
2. 肥胖的分类
肥胖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肥胖是指由一些生理原因所导致的肥胖,比如结婚、妊娠和更年期等。
病理性肥胖是指由一些疾病导致的肥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症等。
另外,肥胖还可根据脂肪分布类型分为“苹果型”和“梨型”两种。
苹果型肥胖是指脂肪大量积聚于腰、腹部,比较常见于男性。
梨型肥胖则是指脂肪主要积聚于臀部、大腿和腰部,比较常见于女性。
3. 肥胖的判定标准
肥胖的判定标准通常采用BMI(体质指数)来确定。
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²(m)。
现代BMI标准是在WHO于2000年制定的,判定标准如下:
BMI<18.5kg/m² 为偏瘦
18.5kg/m²≤BMI<24kg/m² 为正常体重
24kg/m²≤BMI<28kg/m² 为超重
28kg/m²≤BMI<30kg/m² 为轻度肥胖
30kg/m²≤BMI<35kg/m² 为中度肥胖
BMI≥35kg/m² 为重度肥胖
总的来说,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是十分负面的,通过均衡饮食、正确运动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肥胖是十分必要的。
肥胖分类标准
![肥胖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8f117c647d27284b73515f.png)
肥胖分类标准
一、肥胖分类标准二、肥胖的表现三、判断肥胖标准方法
肥胖分类标准1、肥胖分类标准有皮下脂肪过多和局部肥胖
1.1、皮下脂肪过多:腰臀比例超过标准,即皮下脂肪过多。
辨别标准: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男士腰臀比例>0.9,女士腰臀比例>0.85,即皮下脂肪过多。
1.2、局部肥胖:身体某一部分脂肪蓄积过多而发生的肥胖,有时可以表现为体重增加,但一眼望去全身肥胖的程度显然没有局部表现得那么明显。
辨别标准:全身肥胖的程度没有局部表现得那么明显,以腹部、臀部和大腿部位最为常见。
2、肥胖分类标准有产后肥胖和单纯性肥胖
2.1、产后肥胖:因怀孕期大量集中补充营养以及产后内分泌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肥胖。
据统计70%的孕妇产后体重普遍会增加 10-20斤。
辨别标准:妊娠过程引起的肥胖,一捏肉松垮垮的,不紧实。
2.2、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引起的肥胖,属于非病理性肥胖。
辨别标准: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进食量及次数较多。
3、肥胖分类标准有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3.1、腹部型肥胖:腹部型肥胖又称为中心型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苹果形肥胖,特征是脂肪主要积聚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为细瘦,腰围和臀围比值明显增大。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1ac5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4.png)
体位
对于仰卧位的耐受力低
仰卧位时相对于肥胖病人氧耗量显著增加
避免压迫下腔静脉可通过手术台轻度相左 倾斜或病人下面放一楔状物
五、麻醉处理 Anesthetic management
局部麻醉
还是推荐使用局部麻醉 硬膜外麻醉在一些腹部手术与全麻一起联
血清氟离子和其它无机离子 2氟烷最好不用 3异氟醚是可选择的吸入全麻药 4七氟醚麻醉时,肥胖病人的血清氟离子浓度
快速增加 5笑气
全身麻醉
肌松药 1琥珀胆碱:应根据体重计算 1.2-1.5mg/Kg 2卡肌宁: 按总体重给药 3维库溴铵 :按非脂肪体重给药 4潘库溴铵 :按总体重给药
全身麻醉
控制呼吸 1)分钟通气量可达70-80ml/Kg 2)每分通气是根据Et co2来调整 3)高通气产生低氧血症 4)低氧血症可致心肌收缩性下降,延迟术后
Pickweakian 综合症 (通气不足综合症)
结果:肺活量下降,深吸气量下降,呼 气出量下降,FRC下降 VA/Q比例失调 导致PaO2下降,SaO2下降,(肺低换气 后的过度灌注)
主要加重因素:体位 手术
肺改变
肺内分流增加 FRC下降 ERVC(呼气储量)下降 闭合气量下降 VA/Q比例失调 低O2血症
四困难
静脉穿刺有困难 气管插管有困难 椎管穿刺有困难 诊断脱水有困难
四要求
晚拔管 轻加压 防高温 细观察(术后呼吸)
结束
呼吸改变
机械变化 顺应性变化 (胸廓顺应性及肺顺应下降 )
肺改变
Pickweakian 综合症 (通气不足综合症)
主要表现: 紫绀、嗜睡、低换气、红细胞 增多、右心肥大。
认识肥胖
![认识肥胖](https://img.taocdn.com/s3/m/1ecca065af1ffc4fff47ac06.png)
女 53kg 2100kcal 2300kcal 2700kcal 3000kcal
健康院系行
减肥膳食种类及模式
基于能量水平分类
◆控制总能量膳食(节食膳食) :
基于能量来源分类
◆低能量平衡膳食: 减少摄食量而不改变食物中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的比例
En 1200~1600Kcal/d 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肥胖患者 ◆低能量膳食: En 600~1200 Kcal/d 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肥胖患者 ◆极低能量膳食: En<600 Kcal/d 适用于重度和恶性肥胖患者
健康院系行
食欲的影响因素
影响食欲的七大原因:
(1)柔和光线增加食欲 (2)漂亮的食物会让你吃得更多 (3)轻音乐增加食欲 (4)容易得到的食物吃得更多
(5)增加食物种类会刺激胃口
(6)心理因素影响食欲 (7)不愉快的气味影响食欲
健康院系行
不良的摄食行为
过食:总能量摄入过多 不良的进食习惯:进食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 不良的进食行为: 选择食物块大、咀嚼少 进食速度快 吃甜食频率过多 边吃边看电视 以进食缓解心情压抑或精神紧张 非饥饿时看见食物或别人进食易诱发进食动机
健康院系行
肥胖的诊断标准
WHO成年人BMI分级标准
分类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Ⅰ度肥胖 BMI(kg/m2) <18.5 18.5~24.9 ≥25 25~29.9 30~34.9 增加 中等 发病风险 高(非肥胖相关疾病) 平均水平
Ⅱ度肥胖
Ⅲ度肥胖
35~39.9
≥40
严重
极为严重
健康院系行
健康院系行
健康院系行
《中国成人肥胖防控指南》建议流程
健康院系行Βιβλιοθήκη 药物治疗健康院系行
肥胖体质分类,不同体质减肥方法不同
![肥胖体质分类,不同体质减肥方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d7b1e1977232f60ddcca15e.png)
二:肥胖体质
基本上,肥胖可归为单纯性或是继发性的,大部分人属于前者,也就是没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或其他疾病,单纯和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等特征有关,市面上的减肥西药大多以消脂排油为前提,但其实肥胖的元凶并不仅仅是脂肪,也不一定吃的多的人才会胖!以中药减肥的观点,肥胖体质可分为三大类:
1燥热体质的实胖
此种类型的肥胖者经常口含舌燥,容易饥饿,食量大且口味重。
食欲旺盛的情况下,容易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加以重咸重辣的油炸饮食偏好,肠胃长期受到刺激而机能受损的情况下导致便秘,日久更会胃中积热,而胃热又易引起饥饿感,进而造成过盛的食欲,最后沦入进食频繁的恶性循环,而此类型的患者多为年轻人及产妇。
2肝郁气滞的肥胖
此种类型的肥胖者常以大吃作为舒缓压力的渠道,因此体态容易随着情绪起伏而忽胖忽瘦,情绪上时常觉得烦躁、郁闷,甚至导致失眠,生理上会出现胸胁胀满、易口干、口苦,女性患者尤其可能具有月经失调等内分泌系统失衡的症状。
3脾虚有湿的虚胖
此种类型的肥胖者即是所谓的“虚胖”,并非真的肥胖,也是最需要接受体质条例的患者类型。
肌肉型态松软腴肥、易头重胸闷、精神疲倦而少言、体力不济、嗜睡,偶尔出现腹胀、恶心、大便稀溏等症状,此类型最常发生在办公一族,由于生活中久坐少动,最容易有这种虚胖体质的产生。
肥胖分度标准
![肥胖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624d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f.png)
肥胖分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肥胖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个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评估一个人是否肥胖,科学家们提出了肥胖分度标准,这是一种根据BMI指数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属于肥胖的方法。
BMI指数是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是现代医学界用来评估一个人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BMI指数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34.9为肥胖一度,35-39.9为肥胖二度,40以上为肥胖三度。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肥胖,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肥。
在现代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肥胖的威胁。
肥胖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外表,更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关联已被科学证实,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所以,及时认识自己的肥胖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减肥,对于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BMI指数,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是否有肥胖问题。
例如身体脂肪率、腰围和臀围比、皮下脂肪测定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肥胖情况,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
对于肥胖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目前,常见的减肥方法包括运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手术等等。
其中运动是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
通过运动,我们可以消耗身体的脂肪,减少体重,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饮食控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减肥方法,通过控制饮食摄入的热量和种类,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的堆积。
药物治疗和手术是一些极端情况下才需要考虑的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于个人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肥胖分度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肥胖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减肥。
肥胖分类的标准
![肥胖分类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9995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肥胖分类的标准
肥胖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BMI(Body Mass Index)指数分类法:使用人体质量指数来评估是否超重或肥胖。
如果BMI指数≥24但<28,则为超重,如果BMI指数≥28则为肥胖。
2. 体型分类法:分为形状肥胖与局部肥胖。
形状肥胖多发生在中年人,以体型圆形、大腹、短胸、宽背等为主要表现。
局部肥胖多发生在女性,如脸部、腰腹部、臀部和上肢等部位的脂肪增加。
3. 腰围分类法:腰围是反映人体内脏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时为肥胖。
4. 体脂分类法:通过体脂率的分类,来了解是否超重和肥胖。
男性体脂率≥25%时,女性体脂率≥30%时即为肥胖。
这些分类标准常用于判断肥胖的程度,评估健康问题,并为预防和治疗肥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类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评估。
肥胖学
![肥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8e63cb2b160b4e777fcf5d.png)
肥胖学一、肥胖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换为多余的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
人体的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比例,会使人的健康、形体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肥胖是脂肪过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皮下脂肪属于有机化合物,由3个分子的脂肪酸和1个分子的甘油化合而成。
其一方面能够吸收和储存脂肪,供给人体活动消耗,另一方面具有保温和保护内部各个器官免受外力撞击的作用,同时,对保持人体体温的相对平衡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从综合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来看,肥胖实质上是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量摄如超过消耗,即:热量“收大于支出”。
多余的热量便转化为脂肪囤积于体内,使体内脂肪细胞增殖(儿童)和体积增大(成人),进而导致体重超标,影响形美和健康。
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有:头颈、背脊、乳房、腹部和臀部。
男性肥胖,脂肪又多积聚在头颈、脊背和腹部,尤其是下腹部。
女性肥胖。
脂肪多积聚在乳房、臀部、腹部和大腿。
身体外形表现为胸高、腹大、臀部宽圆。
二、肥胖的临床表现局部脂肪的堆积、运动吃力、重者可有疲劳、呼吸急促等临床表现三、肥胖的衡量标准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肥胖程度如何,首先要以标准体重为参数进行比较,即,先算出其标准体重应为多少,至于标准体重,常常可以有6种方法计算:1、简易计算法:成人:男性=(身高—80)×0.7(千克)女性=(身高—70)×0.6(千克)儿童:体重=年龄×2+8(千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范围,超重20%属于轻度肥胖,超重50%属于重度肥胖。
除以上这个标准之外,还要考虑骨骼是否粗大,肌肉是否发达,脂肪的肥厚及分布情况。
2、精确计算法:长江流域以北的“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0.6+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0.6+48*体重>标准体重30%~50%者为中度肥胖*体重>标准体重50%者为重度肥3、BMI体重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BMI≥25为超重,BMI在25~29.9之间为Ⅰ级肥胖,BMI>30~34.9为Ⅱ级肥胖,BMI>35~39.9为Ⅲ级肥胖,BMI>40为Ⅳ级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分类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9227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png)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对肥胖进行分类,BMI 的计算方法是将一个人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除以其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kg/m^2)。
以下是WHO对肥胖分类的标准:
1. 偏瘦:
BMI小于18.5 kg/m^2
2. 正常体重:
BMI范围从18.5到24.9 kg/m^2
3. 超重:
BMI范围从25.0到29.9 kg/m^2
4. 肥胖:
-一级肥胖:
BMI范围从30.0到34.9 kg/m^2
-二级肥胖:
BMI范围从35.0到39.9 kg/m^2
-三级肥胖(严重肥胖):
BMI 40.0 kg/m^2 或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BMI是一种筛查工具,而不是肥胖的诊断工具,而且其他因素,如体成分、肌肉质量和脂肪分布,在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时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此外,BMI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肌肉量较高的运动员等某些人群。
因此,通过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的临床评估对于全面评估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风险至关重要。
肥胖病分类收集
![肥胖病分类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f69807e9524de518964b7d48.png)
肥胖病分类收集(个人收集资料,如有雷同,也很正常)肥胖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种疾病。
种类很多,分型也不一样。
单纯性肥胖症这一类的肥胖症占肥胖者总数的98%以上,一般除了肥胖造成行动不便,体形臃肿之外,无其它造成肥胖的关联疾病。
内中又分为:1、体质性肥胖病,又称“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这类肥胖者往往在胎儿后期到出生后一年,以及儿童期、青春期和25岁以前这些阶段。
在生长发育期间,脂肪细胞增殖时,主要由于摄入营养过多,消耗过少,以致于脂肪积累过多,特别是增殖细胞中充满了许多颗粒较小的脂肪细胞。
因此,又称为“细胞增殖型肥胖症”。
多见于全身性肥胖。
2、获得性或外源性肥胖症,又称“成年起症型肥胖症”。
这类肥胖者在成年以后,脂肪细胞数量虽然与平常人相似(正常人的脂肪细胞量大约有250亿个)。
但主要由于营养过度,特别是热量消耗不掉,促使体脂堆积,每个脂肪细胞内充满了过剩的脂粒,颗粒变得饱满、充实。
至少可以比原来体积增大三倍以上。
因此,又称为“细胞肥大型肥胖症”。
这种肥胖者以躯干或下身过肥为多见,也有一部分是全身性肥胖的。
必须说明一点:一旦脂肪细胞达到一定体积后,脂肪细胞便会倍增加,最多可以增加到正常数目(250亿个)的5倍,即1250亿个。
而且增加后的细胞都不会再减少,它可以萎缩,但不死亡。
这些只会萎缩,却不死亡的脂肪细胞,就是肥胖者减肥中的“内在危机”,只要“时机成熟”——体脂增加,它就会“东山再起”,让您前功尽弃——重新“发福”。
继发性肥胖症这类肥胖者为数不多。
是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后果。
如: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胰腺瘤、胰腺B细胞瘤、脑垂体或下丘脑疾病等。
都可以发生肥胖症。
这种由疾病而引起的肥胖症,必须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另外,如服了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过多时,会引起体内脂肪的重新分布:面部、躯干,特别是腹部和肩胛区的脂肪增多,而四肢脂肪分布减少。
这就会出现“向中性肥胖”,甚至“满月脸”。
肥胖类型的分类
![肥胖类型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33c7f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c.png)
肥胖类型的分类
根据脂肪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肥胖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单纯性肥胖:身体重量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全身脂肪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局部脂肪堆积。
2. 向心性肥胖:脂肪主要沉积在心脏、腹部和躯干等中心部位,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
3. 腹型肥胖: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而四肢相对较细,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的类型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同时,肥胖也可能与遗传、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重要措施。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1674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b.png)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组织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理想范围的一种疾病。
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标准,肥胖可以被分为多种分类方法。
下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肥胖分类方法。
1.BMI分类法:BMI(Body Mass Index)是一种常用的肥胖分类指标,通过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来评估肥胖程度。
常用的BMI分类标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BMI<18.5:体重过轻;-18.5≤BMI<24.9:正常体重;-25≤BMI<29.9:超重;-BMI≥30:肥胖。
2.腰围分类法:腰围是腰部最狭窄部位的围度,也是体内脂肪堆积的重要指标之一、腰围分类法将肥胖分为以下等级:- 男性:腰围<90 cm正常,90≤腰围<100 cm超重,腰围≥100 cm肥胖;- 女性:腰围<80 cm正常,80≤腰围<90 cm超重,腰围≥90 cm肥胖。
3.WHR分类法:WHR(Waist-to-Hip Ratio)是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也是评估肥胖程度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WHR分类标准是:-男性:WHR≤0.9正常,0.9<WHR≤1.0超重,WHR>1.0肥胖;-女性:WHR≤0.8正常,0.8<WHR≤0.85超重,WHR>0.85肥胖。
4.体脂含量分类法:体脂含量是人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常用的体脂含量分类法是:-男性:体脂含量<18%为理想,18%≤体脂含量<25%为超重,体脂含量≥25%为肥胖;-女性:体脂含量<25%为理想,25%≤体脂含量<32%为超重,体脂含量≥32%为肥胖。
5.代谢综合征分类法:代谢综合征是指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慢性代谢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提供的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腰围、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五个方面的指标。
综上所述,肥胖可以通过BMI分类法、腰围分类法、WHR分类法、体脂含量分类法和代谢综合征分类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一、按轻重程度:
(一)目前最常用的公认标准是BMI,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1、消瘦:体重指数<18.5
2、正常:体重指数= 18.5 –23.9
3、超重:体重指数= 24 –27.9
4、肥胖:体重指数≥28
5、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22
注明:BMI适用于18岁至65岁的人士,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运动员。
(二)标准体重计算法
身高<15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为155cm以上者,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 ﹡0.9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肥胖又可分为:
1、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
2、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1%-50%;
3、重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
二、按病因和发病机制
1、单纯性肥胖(95%)
①体质性肥胖:幼年起病型肥胖病。
由于在婴幼儿时期,营养过度,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特点:自幼肥胖,饮食运动疗效差,多半有遗传史,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呈全身性分布。
②营养性肥胖病:成年起病型肥胖病。
成年以后营养过剩引起。
特点:20-25岁以后肥胖,饮食运动疗效较好,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以四肢肥胖为主。
2、继发性肥胖(5%以下)
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性肥胖,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异常性肥胖,长期服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肥胖。
如:女性绝经期及少数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肥胖。
三、按年龄分类
人一生中有3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肥胖:婴幼儿期、5岁以前,青春发育期,40岁以后。
如:成年后妇女以妊娠哺乳期和绝经期肥胖最突出;男性则多在40岁以后,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稳定,活动量少,故容易出现肥胖。
四、按脂肪分布的分类
全身性(均匀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或下身肥胖、内脏脂肪性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
五、按脂肪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
周围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从儿童期开始,终生肥胖
中央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不增加,储存脂肪量增多,从中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