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分类及品质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2941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d.png)
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导读]: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以下为你介绍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以下为你介绍六大茶类的基本分类与品质特点。
一、绿茶的品质特点绿茶的炒、烘、晒、蒸等都是不同茶采用不同的干燥工艺命名。
1、炒青绿茶: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
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
长炒青状似眉,又称眉茶。
圆炒青形似颗粒,又称珍珠茶。
扁炒青也叫扁茶。
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密,色泽青润,香气高而持久,风味浓郁,汤色和黄亮叶。
炒青具有外观圆润紧实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的品质特点。
扁炒青品扁、滑、香、醇,如西湖龙井。
2、烘青绿茶:烘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烘干而得名。
烘青绿茶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
3.晒青绿茶:晒青绿茶因晒干而得名。
完全保留了鲜叶的状态,口感清新饱满。
晒青绿茶也是制作生普洱茶的原料,如砖茶、沱茶等。
4、蒸青绿茶:用蒸汽杀青而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
其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
二、红茶的品质特点1.祁门功夫:祁门功夫红茶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瑰宝,生产历史超过100年。
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周边石台、东至、黟县、贵池等县有少量生产。
年产量约5万吨。
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
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曰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品质特征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品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fc1d9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d.png)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品质特征中国茶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
根据加工工艺和茶叶特征,中国茶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类茶叶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特征,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叶之一,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高温烘焙,使茶叶保持鲜绿的颜色和鲜爽的口感。
绿茶茶叶形状多样,有卷曲型、杆条形、扁平型等。
绿茶的品质特征主要包括色泽鲜绿明亮、清香高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均匀。
2.红茶红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需要进行发酵和烘焙等步骤。
红茶的茶叶成为红褐色,具有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花果香气。
红茶的品质特征包括红褐色茶叶、浓郁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甜爽、叶底红褐均匀。
3.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独特,茶叶汤色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花香和果香的香气,滋味丰富浓郁,回甘持久。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包括茶叶外形卷曲,汤色橙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鲜嫩柔软。
4.白茶白茶是指未经发酵或仅经轻微发酵的茶叶,茶叶形状以芽叶为主,覆盖着白色的绒毛。
白茶的制作较为简单,不经过炒青或其他烘焙过程,具有清淡的花香和果香、淡雅的口感。
白茶的品质特征主要包括茶叶形状完整、带有绒毛、汤色黄绿清澈透明、香气清淡、滋味清爽甘醇、叶底嫩绿均匀。
5.黄茶黄茶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茶,属于微发酵茶。
黄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特殊的发酵和烘焙处理,以产生黄色茶叶和独特的花香果香。
黄茶的品质特征包括茶叶形状紧结完整、色泽黄褐、花香果香浓郁、汤色黄澄明亮、滋味醇和回甘持久、叶底黄绿均匀。
6.黑茶黑茶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微生物发酵和长时间的堆积处理。
茶叶呈现黑褐色,具有独特的湿润泥土香气和深厚的口感。
黑茶的品质特征包括茶叶形状整齐,色泽黑褐、湿润泥土香气、汤色红褐稳定、滋味浓烈醇和、叶底鲜亮柔软。
总的来说,中国茶叶因其丰富的品种和卓越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中国茶的分类标准
![中国茶的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5d48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2.png)
中国茶的分类标准中国茶是指产于中国或以中国传统方法制作的茶叶,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本文将介绍这六大类茶的分类标准和代表茶种。
绿茶绿茶是指未经发酵或轻微发酵的茶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清澈明亮。
绿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茶类,也是中国最大的茶类,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
绿茶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产地分: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等。
按制作方法分:如炒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等。
按外形分:如条形绿茶、珠形绿茶、片形绿茶等。
按品质分:如特级绿茶、一级绿茶、二级绿茶等。
红茶红茶是指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叶,又称为黑茶(与黑茶不同)。
红茶的特点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红艳,叶底红匀。
红茶是中国在清末民初时期开始生产的一种新型茶类,主要用于出口,也是世界上最普遍消费的一种茶类。
红茶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产地分:如祁门红茶、滇红、川红等。
按制作方法分:如正宗工夫红茶、小种工夫红茶、碎叶红茶等。
按外形分:如条形红茶、珠形红茶、片形红茶等。
按品质分:如特级红茶、一级红茶、二级红茶等。
乌龙茶乌龙茶是指半发酵的茶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乌龙茶的特点是香气清幽或浓郁,滋味醇厚或清爽,汤色金黄或橙黄,叶底绿中显红。
乌龙茶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一种传统名优名贵名稀少名珍贵名稀有名稀奇名稀罕名稀缺名稀珍名稀贵名稀美名稀好名稀香名稀甘名稀甜名稀润名稀滑名稀嫩名稀软名稀细名稀柔名稀顺名稀爽名稀鲜名稀清名稀雅名稀高名稀妙名稀奇名稀异名稀绝名稀超名稀无名稀极名稀尽名稀绝顶茶类,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乌龙茶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产地分: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单枞等。
按制作方法分:如半球形乌龙茶、条索形乌龙茶、卷曲形乌龙茶等。
按香型分:如清香型乌龙茶、浓香型乌龙茶、果香型乌龙茶等。
安吉白茶知识
![安吉白茶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ea4804eff9aef8941e06da.png)
安吉白茶的品质特征和生理机制安吉白茶从1980年发现时的一个单株,迅速培育成为一个品种群,并有了二万多亩栽培面积,数千亩投产茶园,超亿元产值,“安吉白茶”一举成了我国名特优茶类中的佼佼者。
其品种推广速度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总体效益之好都是我国茶树育种史上少有的。
综其然,主要是在于它有特殊的白化现象、优异的自然品质和独有的茶韵,而这一切又是其他品种所不具备的。
一、品质特征及成因用春梢一芽一二叶所制成的“安吉白茶”,具有翠绿间黄的色泽,清鲜持久的香气,鲜爽甘醇的滋味,鹅黄明亮的汤色,玉(肉)白脉绿的叶底。
冲泡时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饭后唇齿留香,甘醇生津,欲罢不能。
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安吉白茶”“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的特征和底蕴。
现在的“安吉白茶”是用鲜嫩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复炒—烘焙而制成的,从制茶工艺看并无独特之处,因此,品质的形成应该是取决于其自然品质,而这又似乎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首先,优越的自然要件。
安吉白茶原生长在浙西北海拔800米的山区,属天目山系。
境内群峦叠嶂,云遮雾霭,以竹木为主组成的林相常年葱绿,由花岗岩母岩风化成的土壤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全年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以下,相对湿度大,直射的兰紫光较少。
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发生的突变体形成了独有的遗传特性,如有规律的白化返绿现象和高氨低酚的代谢特征。
据测定,春梢一芽二叶的氨基酸含量在6%左右,茶多酚在10%—14%,酚氨比只有1.6-2.3,这样的高氨低酚在我国众多品种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
据研究,安吉白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较强的,如越冬芽在冬季不度过低温期,翌年春梢的白化现象就不显著,表明低温是诱发白化的重要条件。
一些南部低海拔地区引种后反映,白化现象不明显,品质也逊于安吉本地,这可能是生态条件差异大,越冬期低温不足所致,因此引种安吉白茶首先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的相似性。
紧压白茶的执行标准
![紧压白茶的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5006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6.png)
紧压白茶的执行标准
摘要:
一、紧压白茶的定义与分类
二、紧压白茶的国标GB/T22291-2017的内容
三、紧压白茶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四、紧压白茶的品质要求与评价
五、紧压白茶的储存与包装要求
正文:
紧压白茶,这一特殊类型的白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效备受茶友们的喜爱。
它的执行标准为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该标准对紧压白茶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品质要求以及储存和包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紧压白茶,顾名思义,是通过整理、拼配、蒸压定型、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白茶。
其成品茶在包装状态下,呈现出紧压的形态。
这种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紧压白茶的口感更为浓郁,滋味更为丰富。
在GB/T22291-2017标准中,对紧压白茶的品质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紧压白茶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的程序、方法、结果判定等。
此外,标准还对紧压白茶的储存和包装提出了具体要求。
要求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无异味。
包装应牢固、密封,便于保存和
运输。
对于茶农、茶商、茶行业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紧压白茶的执行标准,对于提高茶叶的品质,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国标的实施,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紧压白茶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紧压白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要求,成为了白茶市场中的一大亮点。
而其执行标准GB/T22291-2017,则为我们就如何评判和理解紧压白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白茶品质的影响因素
![白茶品质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9d39227e2bd960590c6774f.png)
根据 白茶 的加工方法不同可分 为传统 白茶和新工艺 白茶 , 传 统 白茶按照采摘的鲜叶原料标准不 同可分为 白毫银针 、 白牡 丹、 贡眉 ( 寿眉 ) 白茶 由于其加工工艺 自然 , 。 不炒不揉 , 最大 限度保留 了茶叶 中的营养成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于其 他茶类 , 相 白茶 的 自 由基含量最低 , 黄酮含 量最高 , 具有很好 的降火 消炎及 “ 三
是 由茶树 品种、 园生态环境 、 茶 茶树栽 培管理技术及 茶叶加 工技术等诸 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一
全氮量 、 氨基酸含量较高 , 碳代谢强度较小 , 糖类以及由糖转
化而来 的茶多酚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 , 白茶品质较好 。而夏 秋茶由于气温相对较高 ,不利于含氮化合 物的形成和积累 , 全氮量、 氨基酸含量较低 , 且碳代谢强度增强 , 茶多酚含量较 高, 白茶 品质较差 。一般 日平均温度 2  ̄左右 , 0C 中午气温不 超过 2 ℃, 5 生产 的白茶品质较好。当 日平均 气温超过 2 %, 0
率 相近似 。处 理小 区平 均寄生 率 比对照 小 区的寄生 率 高
1 % ~1 0 2%
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方法 , 在今后研究 中应着重考虑用
此方法来防治黑刺粉虱的发生, 充分发挥茶园生态系统中自然 存在的化学信息物质的调节能力 , 利用茶园中的生物多样性格 局, 达到长期 、 稳定和持续地控制黑刺粉虱的 目的。
度 、 足的水分和较 高的相对湿度 、 充 良好的土壤条件 、 合理的 园林布局及适宜 的海拔 高度 等生态环境条件都会提高 白茶 的品质 , 达到 白茶生产优质高产的 目的。
1 .温 度
春茶气温相对较低 ,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 ,
白茶产品等级分类标准表
![白茶产品等级分类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8175fc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d.png)
白茶产品等级分类标准表一、引言白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区分不同品质的白茶产品,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等级分类标准表,以便消费者和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白茶产品。
二、白茶等级分类标准表根据白茶的外观、香气、口感和茶叶质量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白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一级白茶一级白茶是最高等级的白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 外观:茶叶形状完整,色泽鲜亮。
- 香气:香气纯正,清香持久。
- 口感:口感柔和细腻,回甘明显。
-茶叶质量:一级白茶的茶叶质量优秀,叶片完整,未受损。
2. 二级白茶二级白茶是高质量的白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 外观:茶叶形状完整,色泽良好。
- 香气:香气浓郁,持久性较一级白茶稍差。
- 口感:滋味醇厚,略显粗糙。
- 茶叶质量:二级白茶的茶叶质量较好,叶片完整度较高,但可能存在少许受损。
3. 三级白茶三级白茶是中等质量的白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 外观:茶叶形状相对完整,色泽一般。
- 香气:香气一般,较一、二级白茶弱。
- 口感:滋味较浅,略显苦涩。
- 茶叶质量:三级白茶的茶叶质量一般,叶片可能有一定受损。
4. 四级白茶四级白茶是低质量的白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 外观:茶叶形状不完整,色泽较差。
- 香气:香气微弱,不持久。
- 口感:滋味较淡,苦涩味较重。
- 茶叶质量:四级白茶的茶叶质量较差,叶片可能有较多受损。
三、白茶等级分类标准表的意义白茶等级分类标准表的建立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消费者指引标准表能够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不同等级的白茶产品的质量和特点,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白茶。
2. 产品管理标准表有助于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对白茶产品进行管理和分类,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3. 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白茶等级分类标准表,可以提高国内外白茶产品的竞争力,带动白茶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白茶知识大全
![白茶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c1959e0f18583d04864591a.png)
白茶知识大全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白茶基本概述白茶白毫银针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一般地区不多见。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
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
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白毫显露。
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
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
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白茶是茶叶里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好的茶之奇葩。
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等海拔400—1300米的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
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和实践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民间采用它制作成清醇的“白茶饼”,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作用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中国白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白茶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4683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8.png)
中国白茶的发展历程一、白茶的起源1.1 传说中的创始人1.2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二、白茶的种植与制作技艺2.1 白茶的主要产地2.2 白茶的种植要求2.3 白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2.4 白茶的分类与品质等级三、白茶的发展阶段3.1 早期发展3.2 文化进程中的影响3.3 商业化生产与传统工艺的平衡3.4 国内外市场的扩展与竞争四、白茶的国际化进程4.1 白茶走出国门的历史背景4.2 白茶出口的现状与前景4.3 白茶在国际饮茶文化中的地位五、白茶的文化价值与未来发展趋势5.1 白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5.2 白茶的保护与推广5.3 未来白茶的发展方向一、白茶的起源白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一种独特类型,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传说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
1.1 传说中的创始人根据传说,白茶的创始人是唐朝的一位名叫王尔进行的茶农。
他在一个山洞内发现了几株茶树,树上长满了白色的茶叶。
王尔进行将这些茶叶采摘回家,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后,制成了白茶。
1.2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在历史文献中,对于白茶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宋朝。
《大观茶论》一书中提到了白茶的存在,并称白茶为”霜毫”。
这些记载说明白茶的存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二、白茶的种植与制作技艺白茶的种植与制作技艺是影响白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主要白茶产地包括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2.1 白茶的主要产地福建是中国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以福鼎白茶最为著名。
江西的婺源县和湖南的怀化市等地也有较大的白茶产区。
2.2 白茶的种植要求白茶的种植要求较为特殊,一般需要选择海拔较高、气候湿润的地区进行种植。
同时,优质的白茶还需要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生长。
2.3 白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白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晨或夜晚,以确保新鲜茶叶的质量。
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经过阴干、杀青、揉捻等步骤进行初步处理。
之后,茶叶还需进行日晒或烘干等工艺,最后制成白茶。
2.4 白茶的分类与品质等级根据制作工艺和茶叶品质,白茶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白茶篇
![白茶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bc43b0f111f18583d05a89.png)
和栽种。
白茶的发展
• 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了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绿茶 高出一倍多。
• 20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外销的需求,白琳茶厂研制出新工艺白茶, 茶汤滋味更浓,颜色更深,口感更重,条索紧结,发酵程度较传统白茶 滋味感更重。
1912年 白毫银针 做为商品
1912-1916年 极盛时期
19171921年 销售一 落千丈
1934年 白茶销售 有所好转
解放战争 时期 少量加工
解放后,计划经济大环境下福鼎划为红 茶产区,白牡丹就停止生产
白茶的发展
• 清乾隆(1772-1782)建阳水吉利用水仙茶树种创建了现代意义的白茶, 也就是白牡丹。
磻溪山地气候条件一般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 度大,昼夜温差也大,非常有利于白茶生长和养分 的积累。因此,磻溪镇出产的茶叶品质优异,茶香 高显,茶汤绵软香甜,入口嘴里就能感受到回甘。
作为福鼎白茶公认的最优质的生长地,磻溪镇 被认为是最为原始的发源地之一。之所以成为 最为优质的生长地,得益于以下条件:首先, 磻溪镇与其他地方相比,该地的森林覆盖率高, 这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 其次,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再次,黄红砾壤 中有机物和矿物含量高;最后,磻溪平均海拔 基本在500—800之间,气温比低海拔地区低 2—4℃左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白茶的 生长。因此,该地的品质优异,广受好评。
茶业界权威专家骆少君曾说过“由于特定的水土、特 定的小气候、特定的品种等先天优势加之特定的传统 加工工艺、特定的冲泡方法等因素”造就了福鼎白茶 上乘的品质和独特的保健价值。虽然福鼎茶业产区不 以山头论高低,不过以五大产区为主的产茶乡镇在地 理环境和产茶历史上的各自特点,形成了一定的产茶 差异和发展特色。
初识白茶
![初识白茶](https://img.taocdn.com/s3/m/481e64fa5ef7ba0d4a733ba7.png)
第一节白茶初识1.1白茶的传说及简介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是中国六大类茶之一,福建太姥山地区流传一个话传说:尧时有一女子,居才山(今太姥山)种兰,人们称其为“兰姑”,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
由此,白茶便流传下来。
白茶是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
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毫银针,典型白茶1.2 白茶分类按照茶叶原料的类型,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牡丹白茶茶汤颜色一般金黄、明亮。
合适的泡茶,出来的是杏黄或橙黄色的茶汤,如不能及时停止,拖长了时间,就会产生不合白茶要求的红色茶汤。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冲泡方法类似。
第二节白毫银针2.1 白毫银针初识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安吉白茶怎么区分好坏
![安吉白茶怎么区分好坏](https://img.taocdn.com/s3/m/e4a9d66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d.png)
安吉白茶怎么区分好坏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是绿茶的品种之一,也是绿茶中的珍品,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
市面上有售的安吉白茶也很多,但是我们选购的时候要注意挑选,确保买到质量好的茶叶。
那么,安吉白茶怎么看好坏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1、外形。
安吉白茶嫩度以毫多而肥壮,叶张肥嫩的为上品;毫芽瘦小而稀少的,则品质次之;叶张老嫩不匀或杂有老叶、蜡叶的,则品质差。
2、叶态。
安吉白茶叶子平伏舒展,叶缘重卷,叶面有隆起波纹,芽叶连枝稍为并拢,叶尖上翘不断碎的,品质最优;叶片摊开、折贴、弯曲的,品质次之。
3、色泽。
安吉白茶毫色银白有光泽,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色)或墨绿、翠绿的,则为上品;铁板色的,品质次之;草绿黄、黑、红色及蜡质光泽的,品质最差。
4、净度。
安吉白茶要求不得含有枳、老梗、老叶及蜡叶,如果茶叶中含有杂质,则品质差。
5、滋味。
安吉白茶以鲜爽、醇厚、清甜的为上品;粗涩、淡薄的为差。
6、香气。
嫩香是安吉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有淡薄、青臭、失鲜、发酵感的为次。
7、汤色。
安吉白茶以杏黄、杏绿、清澈明亮的为上品;泛红、暗浑的为差。
8、叶底。
安吉白茶以匀整、肥软、毫芽壮多、叶色鲜亮的为上品;硬挺、破碎、暗杂、花红、黄张、焦叶红边的为差。
9、品评。
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甘味生津,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注意,选购到优质的安吉白茶之后,要注意在家里保存的话,将安吉白茶用锡袋密封包装后,再置于密度高、有一定强度,无异味的密封塑料袋中(注:茶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否则影响保质效果),放入冰箱冷冻室中(茶叶单独贮放),即使放上一年,茶叶仍然可以芳香如初,色泽如新。
这样才能保留住安吉白茶的品质,否则存储不当容易变质,所以要仔细的存储好茶叶。
白茶产品及评鉴与健康ppt课件(2024)
![白茶产品及评鉴与健康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4b2e7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6.png)
白茶与健康的关系
探讨了白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 体健康的益处,以及白茶在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方面的 保健功能。
26
对未来白茶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市场需求增长
品质提升与创新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白茶 作为一种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天然饮品, 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白茶 产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在 产品创新方面也将取得更多突破。
总结与展望
2024/1/27
25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白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了白茶的定义、产地、制作工艺以及主要品种等。
白茶的品质特点
详细阐述了白茶的色泽、香气、滋味和汤色等方面的品质 特征。
白茶评鉴方法
讲解了白茶评鉴的基本流程、评鉴标准和常用术语,以及 如何通过感官评鉴来辨别白茶的优劣。
2024/1/27
01
02
03
04
观汤色
白茶茶汤清澈透明,呈浅黄或 杏黄色,陈年老白茶汤色浑浊
。
闻香气
新白茶香气清新纯正,有毫香 、花香等;陈年老白茶香气醇
厚,有枣香、药香等。
尝滋味
新白茶口感鲜爽清甜,陈年老 白茶口感醇厚甘甜,回甘持久
。
评叶底
叶底嫩度好,叶脉清晰,叶张 完整,色泽翠绿或黄褐。
2024/1/27
24
06
2024/1/27
茶多酚
白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 ,具有抗氧化、抗炎、 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矿物质
白茶富含钾、钙、镁、 锌等多种矿物质,有助 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能。
13
维生素
白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 ,如维生素C、维生素E 等,具有抗氧化、抗衰
绿茶之安吉白茶
![绿茶之安吉白茶](https://img.taocdn.com/s3/m/b1ddf42c4b73f242336c5fa0.png)
安吉白茶
二、生长环境
•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 • 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 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 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 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 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 覆盖率70%以上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 北麓,地形成“畚箕形”的辐射状地 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 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安吉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 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 低温一般在10度以下,空气 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 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 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 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 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 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 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 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 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生 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 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 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 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 其蕙兰香越明显。也许正是 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 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 和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品级分类比较表级别外形香气滋味精品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实匀整嫩绿鲜活泛金边无梗朴黄片嫩绿明亮嫩香持久芽长于叶特级扁平光滑挺直嫩绿带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条直有芽匀整色嫩绿泛玉色无梗朴黄片嫩黄明亮嫩香持久芽一叶一级扁平光滑挺直嫩绿带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整色嫩绿润略有梗朴片二级尚扁平尚光滑嫩绿尚油润尚匀略有梗朴黄片条直尚匀整色绿润略有梗尚清高醇厚储存茶叶有五忌
叶白脉翠,一 嫩香持久 鲜醇甘爽 芽一叶初展, 芽长于叶
扁平,光滑,挺 条直有芽,匀整, 嫩黄 直,嫩绿带玉色, 特级 色嫩绿泛玉色, 匀整,无梗、朴、 明亮 无梗、朴、黄片 黄片 扁平,光滑,挺 条直有芽,较匀 尚嫩 直,嫩绿带玉色, 一级 整,色嫩绿润, 绿明 匀整,无梗、朴、 略有梗、朴、片 亮 黄片 尚扁平,尚光滑, 条直尚匀整,色 绿明 嫩绿尚油润,尚 二级 绿润,略有梗、 亮 匀,略有梗、朴、 朴、片 黄片
白茶分类及基本品质特点
![白茶分类及基本品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9c9a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8.png)
白茶分类及基本品质特点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福建省福鼎市为主要产区。
根据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白茶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几个品种。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白茶的基本品质特点。
1.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顶级品种,以嫩芽为原料,制作工艺独特。
其外形为细长挺直,色泽银白,毫尖显露,香气清幽,滋味鲜爽,汤色清澈明亮。
白毫银针的特点是嫩芽含毫,制作时不揉捻,只晾晒,因此茶汤清香高雅,口感清爽。
2. 白牡丹
白牡丹是白茶中的一种,以嫩芽和一片嫩叶为原料,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其外形为芽叶相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滋味鲜爽,汤色清澈。
白牡丹的特点是茶汤清香高雅,口感鲜爽,适合日常饮用。
3. 寿眉
寿眉是白茶中的一种,以嫩芽和一片嫩叶为原料,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其外形为芽叶相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滋味鲜爽,汤色清澈。
寿眉的特点是茶汤清香高雅,口感鲜爽,有一定的陈香和甜味。
4. 贡眉
贡眉是白茶中的一种,以嫩芽和一片嫩叶为原料,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其外形为芽叶相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滋味鲜爽,汤色清澈。
贡眉的特点是茶汤清香高雅,口感鲜爽,适合日常饮用。
总的来说,白茶的基本品质特点是清香高雅,滋味鲜爽,汤色清澈。
不同品种的白茶在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上有所区别,因此在口感和香气上也有所不同。
白茶是一种低度发酵的茶类,茶汤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是一种健康的饮品。
福鼎白茶种类及加工制作技术
![福鼎白茶种类及加工制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841ec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43.png)
福鼎白茶种类及加工制作技术“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的福鼎市是全国十大产茶大县(市)之一和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
我市白茶种植面积20多万亩,全市大小茶叶加工企业381家,年生产白茶超万吨,75%的产量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为让人们更了解福鼎白茶,现将福鼎白茶种类、品质特征及加工制作技术概述如下:一、福鼎白茶的种类及品质特征福鼎白茶以原产于福鼎太姥山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而制成的白茶类产品的统称。
根据茶叶的采摘标准不同及加工制作工艺的差异,主要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等四种。
1.白毫银针:白毫银针又名白毫银针,是最好的白茶。
由白茶制成的花蕾头,因其肥胖的花蕾头而得名,花蕾头戴着佩克帽,笔直如针,白色如银。
冲泡时茶色清澈,呈杏黄,香气浓郁。
茶香香甜绵长,入口香甜清新。
杯中的叶芽直立,丰满宜人。
2.白牡丹:白牡丹是指一芽一、二叶为原料制成的白茶。
因其外形绿叶夹银白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拖着嫩芽,宛如蓓蕾初开而得名。
品质特征:成品色泽灰绿色或暗绿,叶背白毫银亮,绿而白底,故有“青天白地”之称。
且由于长时间的萎凋,叶色渐变而呈“绿叶红筋”,因而有“红装素裹”之誉,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并波纹隆起,叶缘微向叶背垂卷,芽叶连枝,叶片抱心型似花朵。
内质毫香,味鲜醇,不带青气和苦涩味,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3.红梅寿美:传统红梅是指由一个花蕾、两片或三片叶子和小茶(蔬菜茶)制成的白茶。
它的名字是因为它比白茶薄,看起来像眉毛。
出口贡眉包括一等贡眉、二等贡眉、三等贡眉和四等贡眉(又名寿眉)。
产品特点:汤色为橙色或深黄色,叶底整齐、柔软明亮,光照时叶主脉呈红色,口感醇厚爽口,香气清新纯净。
4.新工艺白茶: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驻芽二、三叶,单片等,原料要求与低档的贡眉、寿眉相似。
白茶篇完整版pptx(2024)
![白茶篇完整版pptx(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9e1db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6.png)
触觉体验
感受茶汤在口腔中的润 滑度、饱满度。
不同类型白茶冲泡技巧差异
01
02
03
04
白毫银针
采用环壁注水法,避免茶叶漂 浮,充分展现茶香。
白牡丹
采用定点注水法,让茶叶充分 展开,呈现花香和果香。
寿眉
采用旋转注水法,使茶叶充分 浸润,展现醇厚口感。
新工艺白茶
适当提高水温,延长冲泡时间 ,激发茶叶内质。
品质鉴别
优质的白茶应具有外形芽毫完整、色泽银白或灰绿、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清澈透 明、滋味鲜爽回甘等特点。购买时可通过观察外形、嗅闻香气、品尝滋味等方法 进行鉴别。
保存方法
白茶的保存应注意密封、防潮、避光、防异味。可将茶叶放入干净、无异味的密 封袋中,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若长期存放,建议定期取出晾晒,以保持茶 叶的干燥和品质的稳定。
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抗氧化物质
白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等 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 延缓衰老。
抗衰老效果
长期饮用白茶能够改善皮肤状态,减 少皱纹和色斑的产生,保持青春活力 。
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效果
降低血脂
白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有助于预防高血脂症。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 等风也等你。”表达了对 白茶的喜爱之情,将其视 为清雅之物。
民间传说和故事
太姥娘娘与白茶
相传太姥娘娘曾用白茶治 病救人,因此白茶在民间 有“神茶”之称。
白茶仙子传说
传说白茶仙子是一位美丽 善良的仙女,她教会人们 如何制作白茶,并守护着 白茶产区的安宁。
白茶治病传说
古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 白茶治病的故事,如治疗 麻疹、感冒等,体现了白 茶在民间医药中的地位。
白茶---贡眉介绍
![白茶---贡眉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90c5a18102de2bd97058828.png)
白茶---贡眉介绍贡眉又称为寿眉,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县、建阳市、建瓯市、浦城县等地,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项,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贡眉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来制造白毫银针等品种,但后来则改用“大白”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来制造贡眉了。
1茶叶历史白茶最早见于北宋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白茶》:“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建瓯县志·卷二十五》记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即现在的建阳市漳墩镇桔坑村)。
建阳市漳墩镇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毗连,是闽浙路程最短的一条古商道的必经之处,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区。
镇内境内丘陵叠障,溪水潺潺,雨量充沛,茶树丛生。
据当地农民说:采回的茶叶经过“萎凋与干燥”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用作治牙痛、麻疹等,为了把茶叶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
这就是原始白茶工艺的起源。
这种只经过杀青,不揉捻,经过晒或文火焙干的茶白毫显露,酷似寿仙眉毛,当地人俗称寿眉白茶。
据漳墩镇桔坑村南坑白茶创始人第五代传人74岁的肖乌奴和同村饶太荣,两位老茶农讲述,白茶是其肖苏伯(肖乌奴的曾祖父)和肖占高的祖辈创始的。
当时是以当地菜茶幼嫩芽叶采制而成,俗称“南坑白”或“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
后人简称白茶。
肖氏是当地茶农兼茶商世家。
肖占高享年70岁,其墓葬规格较高,墓石刻文:“道光壬寅二十二年九月日立”。
肖家经营茶山和一座大茶厂叫“上林厂”。
“上林厂”遗址所存长2米左右、宽50厘米左右的石板和宽厚的方块地砖均为当年难得的高级建材,如此堂皇的建筑,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白茶产销之盛。
清代萧氏兄弟制作的寿眉白茶被朝庭采购,当地人把朝庭采购的物品称作贡品。
贡品寿眉白茶(简称“贡眉白茶”)称呼来源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茶的冲泡技巧
1、泡茶水温 2、投茶量 3、冲泡时间和次数
白茶茶艺表演
• 1、程序及步骤 • 2、注意事项 • 3、练习操作
1、白茶因成茶外表满披白色 茸毫而得名及两片嫩叶,要 求鲜叶“三白”,即嫩芽满 披白色茸毛。初制不炒揉, 经常时间萎凋阴干而成。 2、白茶叶态松展自然,枝叶 和芽上带银白色茸毫,叶色 嫩绿或黄绿,汤色清澈淡黄
二、白茶的制法
• 白茶的初制比较简单,鲜叶经萎凋和干燥 两个工序。 • 晴天,日照强、空气温度高(20-30℃)的 情况下 ,可以自然萎凋干燥;但是在阴雨 天,尤其是低温高湿,就要加温萎凋,烘 焙干燥。政 Nhomakorabea白毫银针
福鼎白毫银针
2、白牡丹 用大白茶或水仙种一芽一二叶制 成。成茶松展自然,绿叶夹银毫, 形似花朵而得名。整芽叶均带白 色茸毛,嫩度好,芽肥壮,汤色 杏黄,带毫香,味醇厚,叶底银 灰,面绿底白。
3、贡眉
• 用大白茶茶树一芽二三叶制成,色泽灰绿, 香味和淡,品质低于白牡丹,在贸易上, 贡眉和寿眉是两种不同的花色。贡眉是一 芽二三叶,寿眉是制银针抽针叶片制成的。
三、白茶的分类
• 1、按嫩度分:白毫银针(芽茶)、白牡丹 (叶茶)、寿眉 • 2、按品种分:大白、水仙白、小白
四、白茶的品质特征
• 1、白毫银针 • 白如银、形似针。芽壮白茸毫,壮挺似笋, 满披茸毫,色泽洁白如银,汤色鹅黄清澈 明亮,毫香带甜香,滋味醇爽,叶底全芽, 色泽嫩黄。 • 2、明前采摘的品质最好,明后茶芽瘦弱, 色泽灰白。
白茶的分类及品质特征
• • • • 一、背景知识 二、白茶的制作 三、白茶的分类 四、白茶的品质特征
一、背景知识
•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 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特产,是世界上 享有盛誉的茶中珍品,主产于福建、广东 等省,台湾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 200余年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该 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 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 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
成茶色泽灰绿或浅黄,汤色清明杏黄,香气 纯正,滋味和淡,叶底黄绿,
贡眉图片
不同品种的白茶特征
• 大白 用政和大白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毫 心肥壮,白色芽毫显露。梗子叶脉微红, 叶张微软。色泽翠绿,味鲜醇,毫香特显。 • 水仙白 用水仙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毫心 长而肥壮,有白毫,叶张肥大而厚,色灰 绿带黄,毫香重,滋味醇厚,叶底芽叶肥 厚,黄绿明亮。 • 小白 用菜茶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毫心较 小,叶张细嫩软,有白毫,色灰绿有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