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合集下载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治理措施研究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治理措施研究
与草原治理工作。
技术创新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 应用于草原恢复治理领域,如基因编辑、遥感
监测等,为草原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合作
04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研究和探索草原恢复治理的新方法、新技术
和新模式。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回顾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通过本研究,我们了解到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 、气候变化、土地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以及外来物种入 侵和自然因素等。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技术
运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建立草原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草 原资源的实时、精准管理。
社会参与和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草原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草原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
护意识。
鼓励企业参与
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草原治理工程 ,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草原生态恢 复和产业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3
青海草原鼠害防治
针对草原鼠害严重的问题,采取天敌控制、化学 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鼠害,促进了草原生态 恢复。
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治理措施单一
目前草原恢复治理措施相对单一 ,缺乏针对不同退化类型和程度
的综合治理方案。
技术瓶颈
在草原恢复治理过程中,一些关 键技术尚未突破,如草种选育、 土壤改良等,制约了治理效果的
土壤侵蚀与荒漠化
土壤侵蚀加剧
草原植被的破坏使土壤失去保护,容 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导致土壤 流失严重。
荒漠化扩展
持续的土壤侵蚀使草原逐渐荒漠化, 地表裸露,土壤贫瘠,进一步加剧了 生态环境的恶化。
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恶化
水资源短缺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退化草地是指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草地土壤退化、植被退化的现象。

我国退化草地面积广泛,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退化草地的修复已成为当前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退化草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传统的草地修复方法往往效果有限,难以根本解决退化草地的问题。

研究我国的退化草地修复技术,探索更有效的修复方法势在必行。

通过对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退化草地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为未来的草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也可以为我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适合我国退化草地状况的有效修复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实现草地的快速恢复与生态平衡。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了解我国退化草地的现状及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提供依据;二是评估和总结我国目前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三是探讨各种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效能提供参考;四是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和成果,为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五是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探讨不同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推动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退化草地的现状目前,我国退化草地问题十分严重。

根据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7亿公顷的草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的达到了近半。

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影响。

退化草地不仅造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威胁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退化还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发展。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草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

草原生态系统涵盖了广大的荒漠、草原、山地草甸等生态类型。

草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宝库,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地,保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及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价值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是降低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1. 保持生态平衡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保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土地中的水分,影响水循环和降雨,维持气候稳定,并使沙漠化和水循环达到平衡状态。

2. 改善土壤质量草原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有助于在干旱地区增加土壤里丰富的有机质之间的空隙,增强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改善干旱和半干旱的环境。

3. 提高生产力草原土地并不会受到干旱、水分不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草原高效的生产力,可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生产力和动力源。

草原上的天然草种也可以作为食品和养生保健品的原材料。

4. 支撑生态工程草原地区是水源地、造林区、水土保持区、荒漠化治理区等重要山地地区之一。

草地在一年中都有生长,有利于保持山地环境的稳定,从而减少自然灾害。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和威胁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很多,包括气候变化、超耕地、过度放牧、采伐野生动植物、人类扰乱等因素。

这些因素不仅使草原植被受到破坏,而且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系统失衡,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土地退化由于过度放牧、超耕地和采伐野生动植物等因素,草原的土地开始逐渐退化。

土地中的水、气、养分等资源耗尽,无法支持健康的自然生境。

这种土地退化对其它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是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范文

《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草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牧户为研究对象,探讨草地退化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期为草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我国某典型草原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牧户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了相关数据。

同时,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等资料,对研究区域的草地退化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草地退化的现状与原因1. 草地退化的现状研究区域的草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草地面积减少、草地质量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等。

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2. 草地退化的原因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是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等。

在研究区域,人为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牧户行为与草地退化的关系1. 牧户行为对草地的影响牧户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利用等方面。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植被破坏、土壤贫瘠,加速了草地的退化。

而不合理利用则包括乱砍滥伐、非法开垦等,进一步破坏了草地的生态环境。

2. 牧户行为与草地退化的关系分析通过对牧户的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牧户的行为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

一方面,牧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质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牧户缺乏环保意识,不重视草地的保护和恢复,加剧了草地的退化。

五、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1.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产品,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这些服务和产品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2. 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了水源涵养能力,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减少;二是加剧了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影响了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三是影响了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片重要草地区域,也是全球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的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一、草地退化问题的成因根据研究,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放牧: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和半干旱地区,造成草原缺乏水源,导致牧民为获得更多收益而过度放牧和过度牧畜,导致草原土壤严重受损,草原植被趋向单一化。

2、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草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温等气候变化使得草原植被生长条件不佳,从而促进草原退化的加速。

3、自然因素: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较大,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导致草原土壤流失严重,从而形成了淤积、荒漠化、石漠化等现象。

4、农业活动: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加速,使得大量耕地和牧场的开垦和生产活动的推广,严重影响了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了大量草原退化现象。

二、草地退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影响范围广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为:1、农牧业收益下降:草原植被严重退化,导致牧草生长缓慢,牛羊成长缓慢,对农牧民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后,对于土壤、水资源的保护和保持有所削弱,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危害到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3、气候影响:草原植被面积的锐减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高山过程形成和冰雪融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4、物种灭绝:草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乃至滞留,使得许多动植物数量下降或灭绝等一系列问题。

三、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多项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

目前,草地生态修复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和改善草地土壤:通过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提高草地土壤的肥力和水保持能力,从而促进草原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进展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进展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进展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生存空间。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草原退化、草原火灾等。

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分别从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的发展以及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政策和行动等方面进行阐述。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草原是中亚、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北部和东北的特有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是由植被、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动物学等多个学科。

目前,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研究者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植物物种和其环境适应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如,藏嵩风毛菊是一种在我国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草本植物,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其具有一系列抗逆性和适应性,比如结合土壤中的分泌物抵御土壤盐碱化、转型为脂肪植物以适应高海拔环境等。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也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次,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草原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碳库之一,其碳循环过程和量对全球碳循环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

例如,草原土壤中不同碳组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草原植被对碳循环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碳汇的变化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功能,并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的发展为了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研究者们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

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包括草原植被恢复技术、草原防护林建设技术、草原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草地退化与修复的生态学研究

草地退化与修复的生态学研究

草地退化与修复的生态学研究草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还能够维持气候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原因,草地面积逐渐缩小,而且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

草地退化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危害,因此,草地恢复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和修复的生态学研究。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草地退化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污染和火灾等。

其中过度放牧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退化,因为牛羊过多会踩踏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草地植被的生长,最终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二、草地退化的影响草地的退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草地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退化会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沙漠化和风沙暴等自然灾害。

其次,由于草地植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退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进而危及人类。

此外,草地退化还会导致草场经济的萎缩,对当地居民的生计造成影响。

三、草地修复的方法草地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手段。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土壤条件、种植抗旱性植物、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等。

改善土壤条件是修复草地的首要任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增加土壤有机质、细菌和土壤水分。

另外,采用种植抗旱性植物的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修复手段。

这些植物能够生长在干旱环境下,对于草地的修复非常有帮助。

此外,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包括合理放牧、种植混合草种等,也是有效的草地修复手段。

四、草地修复的生态学研究草地修复是一项很新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许多生态学问题。

首先,草地修复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土壤、植被和气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草地修复需要考虑不同修复方法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最后,草地修复还需要考虑如何将修复技术与当地社区和农民的利益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草地退化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问题,需要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决。

草地退化与草原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

草地退化与草原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

草地退化与草原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草地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们不仅提供牧草资源,还能维持土地的水文循环和保持生态平衡。

但是,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地表覆盖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草地面临严重的退化问题。

草地退化的程度可从轻微到完全丧失植被覆盖度不等,其退化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和金融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草地退化的原因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人为火灾、草地污染等。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土地水分的变化、气候异常和天气灾害等。

草原生态的恢复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草原生态恢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草地的退化和草原生态的恢复研究现状。

一、草地恢复方法草地恢复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是梭形切割、人工辅助播种和修建护林带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在营养条件不足的草原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很难实现长期的生态效益。

近年来,新的草地恢复方法已经出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包括农家乐种草、草地积水等自然恢复,新型播种机播种、植物研究、化学治理荒漠化及微喷灌溉等技术的运用。

其中,草地积水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它将水分直接输送到草地的根部,实现了草地的恢复和改善水分循环的双重效果。

二、草地退化机理草地的退化是一种复杂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

研究草地退化机理对于制定草地保护政策至关重要。

目前,草地退化的机理主要有几个方面:1、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样的土地利用使得植物的再生能力受到限制,同时加速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2、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地表覆盖度和种植物由很大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扰动通常会导致草地覆盖度的减少,这样的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和生物体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草地资源的持续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退化草地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草地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促进草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草地修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不断开拓和完善着草地修复技术研究的新路径,为我国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手段重建和恢复植被覆盖的方法,以恢复和改善土壤、水、气等环境因子,达到草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护。

植被恢复技术的主要手段包括引种、植树造林、草本植物覆盖等。

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成果已经甚为丰硕。

通过对引种材料的选择、栽种技术的改进、生长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植被恢复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对于退化草地的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土壤修复技术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地植被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决定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地土壤的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进行土壤修复对于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草地生产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

土壤改良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通过施用有机肥、矿物肥等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从而实现土壤的修复和改良。

三、水资源利用技术水是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草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开展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和恢复草地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节水灌溉技术、雨水集蓄技术、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草原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生态环境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

本文就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一、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我国草原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牧草资源基地。

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草原退化、生态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

草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实施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时,需要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问题,合理制定措施和方法,推动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

二、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的现有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相关机构开展了大量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草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改善、草原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在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方面,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人工植被恢复、封禁退化草地、草原植被群落的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改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进行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时,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解决。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需要统筹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和问题,需要加强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工作需要注重科学管理和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能急功近利。

针对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的关键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系统恢复迫在眉睫

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系统恢复迫在眉睫

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系统恢复迫在眉睫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的退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生态系统的恢复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草原退化的原因、影响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草原退化的原因草原退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牲畜过度利用了草原的资源,使土壤无法得到有效的修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其次,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从而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最后,气候变化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不均匀,草原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气候变化的速度,从而加速了草原退化的进程。

二、草原退化的影响草原退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草原退化导致植被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水源的供给和水土保持能力。

这不仅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和灌溉需求,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草原退化对草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

草原是很多草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草场退化意味着它们失去了生存环境和足够的食物供应,加速了物种灭绝的进程。

最后,草原退化也对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草原是牧区的重要资源,影响了草原的生态系统也就直接影响了牧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此外,草原退化还会导致生态旅游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恢复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和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生态系统恢复还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水源的供给能力和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为了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面临了空前的压力。

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环境恶化等原因,我国草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退化现象。

退化的草地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也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对我国退化草地的修复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退化草地的修复技术研究已经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不断投入,我国退化草地的修复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接下来,我们将对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草地修复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一、种子萌发技术种子萌发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于草地修复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将种子处理成种子固态,通过合适的条件诱导种子萌发,实现种子在极端环境下萌发生长成苗的过程。

在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对种子的改良和培育,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耐逆性和生长力的草种,如狼尾草、黑麦草、羽茅等,这些草种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而且生长速度快,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在种子萌发技术方面,我国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种子处理、环境条件和培育技术的优化,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我国还不断改进推广种子分散器、播种机械等设备,提高了种子的播种效率和成活率,为我国的草地修复工作带来了便利。

二、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是草地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退化草地的土壤质量通常较差,缺乏养分、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较弱,对土壤进行改良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开展的土壤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施用有机肥、植物生物学技术和土壤调理等方法。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草地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植物生物学技术主要是通过筛选和培育适应土壤条件的植物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调理技术则是通过土壤翻耕、石灰施用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草地生长。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

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新进展引言: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功能和碳储存能力。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植被退化现象严重。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和修复生态系统,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草原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地下生态修复技术1. 复合菌剂技术:复合菌剂是将多种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通过喷洒或施加到土壤中,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复合菌剂技术在草原生态修复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2. 土壤改良技术:草原植被的恢复和生态修复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土壤环境基础上。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目前,常见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有机肥施用、石灰施用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等。

二、地上生态修复技术1. 种子漂洗技术:种子漂洗技术是先将采集到的草原植物种子进行清洗、除杂,然后再进行培养和选育。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种子表面附着的根系等杂质,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发芽率。

种子漂洗技术广泛应用于草原植物的繁育和恢复工作中。

2. 引种技术:引种技术是将本地或其他草原植物引进到植被恢复区域进行种植。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草原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在引种技术中,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好的品种和种质资源非常重要。

三、全面生态修复技术1.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将草原动植物的垃圾、废弃物等有机材料进行堆肥处理,形成有机肥料。

堆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此外,通过堆肥技术还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避免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现象,保护土壤和植被的健康。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草原生态恢复方面工作总结

草原生态恢复方面工作总结

草原生态恢复方面工作总结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草原生态平衡,我国开展了一系列草原生态恢复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草原保护意识,推动了草原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减少了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的现象,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退耕还
草等措施,加强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草原生态监测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监
测和评估能力,为草原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这些工作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草原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草原生
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草原植被逐渐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草原生态旅游也成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草原生态恢复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
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测和科研工作,推动草原生态旅游的发展,努力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草地退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草地退化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对畜牧业、农业以及地下水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草地退化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国草地退化修复技术研究已有一定的发展。

在退化草地修复中,主要采用的修复技术包括机械拔草、旋耕播种、施肥、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生物修复等。

机械拔草是一种简单直接的修复方法,它通过土地调控,清除退化草地上的杂草和根茎,然后将土壤归位保持其原状。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旋耕播种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方法,它通过机械方式将土壤翻转,将种子播种到适宜深度,并适时进行管理,以加速苗木的生长,改善土壤环境,达到草地修复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草地疆域较小的区域,能够较快地恢复草地植被。

施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修复方法,能够改良草地土壤质量和改善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从而促进草地植物的生长和生长速率。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施肥不当,会破坏土壤质量和植物的生长环境。

改良土壤是一种主要基于土壤措施的修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剂的添加/排放、肥料/秸秆/有机肥料的施用、石灰调节pH等方法,以改善土壤质量和环境,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然而,改良土壤的工作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手段,成本较高。

植树造林是一种多功能的修复方法,不仅可以修复草地,还可以改善水土保持、吸附有害气体和减少土地侵蚀等环境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地势、气候和植物的物种匹配性,以确保植树造林的成功和维持。

生物修复是一种根据生物学原理进行草地修复的新型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干旱适应性植物等特性修复退化草地。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自然的生物资源,将退化草地转化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修复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可以真正地实现草地自然修复,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草原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草原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草原生态修复研究综述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侵蚀和破坏,导致草原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草原生态修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对目前草原生态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草原生态修复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草原生态修复方法草原生态修复方法包括生物修复、机械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形式。

1、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的方法,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生物雏菊、树状梭菌和草地土壤菌等。

生物雏菊是指天然或人工引种雏菊,利用雏菊的生长和发展条件,达到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

树状梭菌是一种在荒漠化草原中广泛存在的菌根,利用其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从而起到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

草地土壤菌是一种富含有益微生物的土壤,通过增加草地土壤菌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可以有效实现草原生态修复。

2、机械修复机械修复是使用机械设备对草原进行修复的方法,常见的机械修复方法包括拖拉机打草、疏松土壤和补缺补坑等。

拖拉机打草是指利用拖拉机将草原上的老草、杂草和草垛处理掉,促进新草的生长;疏松土壤是指利用犁耕机等设备将草原上的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植物生长;补缺补坑是指填补草原上的裸露地和洼地,增加草原覆盖率,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3、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物质对草原进行修复的方法,常见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使用化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高植物的营养水平,促进草原恢复;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可以调节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起到促进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

二、生态修复技术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境改善、适宜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1、生境改善生态修复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善原有破坏的生态环境,以使生态修复获得足够的生存条件。

草地退化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草地退化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草地退化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草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它不仅可以供给我们食物、药物和燃料等生存必需品,而且还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可以保持水土流失和维持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草地的退化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介绍草地退化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以及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原因如下:1、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高强度放牧会破坏草地上部和下部植物的生长,降低草地的草量和质量,破坏草地的生态平衡。

2、林业活动人类为了开发林业资源,不断扩大林地面积,砍伐和采伐林木,造成林地草本植物消失,导致草地物种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草地退化。

3、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度升高和降雨减少引起的干旱,使草地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有些草地甚至成为荒漠。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包括种植作物、开采矿产资源、城市建设等都会占用草地资源,使草地退化。

同时,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还会导致草地不良污染,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二、草地退化的危害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损害是很多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受破坏草地退化会导致原本绿意盎然的草地成为“荒漠”,破坏了原有的景观。

2、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导致草草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容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3、植物物种减少草地退化会导致植物物种减少,进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4、地下水位下降草地植被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草地植被退化,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导致水资源短缺。

三、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当草地退化达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草地生态修复是通过恢复草地功能,增强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生态系统健康修复的人工成草地的过程。

1、常见草地生态修复技术常见的草地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人工成草地、天然草地恢复、灌溉补水技术、改良土壤、种植草本植物、矿区草地生态修复等。

草原退化原因与生态恢复方法

草原退化原因与生态恢复方法

草原退化原因与生态恢复方法摘要:草原作为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是我国耕地面积、森林面积的3.2倍、2.5倍,总量居世界第三。

草原一方面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生态保障,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草原生态地区,另一方面依托草原进行生产也是农牧民生活重要的经济来源。

关键词:草原;退化原因;生态恢复方法引言作为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类型,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其不仅能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草原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生态作用。

草原对调节当地气候、保护水资源、推动农业经济朝着稳定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草原发展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进而导致草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草原面积也出现减少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针对草原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本文从目前草原保护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应当如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展开探索,以此来帮助我国草原建设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迈进,推动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草原生态修复概念及内涵草原是由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并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

草原生态修复一般指通过人工干预,按照自然规律,引导或加速草地生态自然演化过程的生态恢复过程和措施。

但不同领域对草原生态修复还有不同的表述。

在生态学角度下,草原修复是为了恢复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在经济学视野下,草原生态修复是恢复甚至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

从环境伦理学来看,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批评。

法律意义上的草原修复是指草原受益者、损害者通过人工技术手段,使受损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基本功能并获得生态平衡的能力,同时对生态保护者、受损者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根据不同领域的表述,草原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类的主动干预,以各种方法和手段,按照客观规律,帮助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至接近于受损害之前的功能或满足人类某种需求,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事业。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摘要】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是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通过对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现状和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案例研究展示了部分成功经验。

总结了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的成果和展望,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为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问题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分析、挑战、方法、措施、案例研究、成果、展望、总结、启示、展望1. 引言1.1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的背景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的背景涉及到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破坏的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草原退化、草原草原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阻止草原生态系统的继续恶化,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的背景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同时也牵扯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利益。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这个背景下,对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问题研究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修复和治理草原生态系统,可以促进生态平衡的稳定,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2. 保障生态安全: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安全。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近年来,中国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旨在促进中国草原的恢复和绿化,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此项工程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大致包括:一是草原植被恢复增加。

随着退牧还草的发展,中国草原的植被恢复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植被丰富性、植物多样性和土地覆盖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草地覆盖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使当地植被得以复苏。

二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退牧还草的发展,草原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臭氧和河流水质方面。

草原退牧减少了污染物,有利于水资源的恢复,改善了当地的水质。

三是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随着草原的退牧还草,当地的空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PM2.5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所下降。

植被发育良好,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当地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退牧还草工程还带来了一些经验。

其中,一是要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草原是一种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我们加强草原的管理和保护,从而确保它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加强人口管理措施。

由于人口的增加,改变了草原的生态环境,因此,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减少人口的增加,避免草原被过度放牧,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三是要加强植被恢复工作。

要及时补种,培育植被,增加植物多样性,提高草地覆盖率,以及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四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要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加强草原资源的环境管理,尽快建立草原公园,引导村民参与草原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实施科技手段开发草原公园的经营管理。

总之,以上就是中国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当前仍应认真学习和总结这些成效与经验,以推动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6] [ 35] [ 34]
。马克平等研究表
明 , 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 而下降 , 方精云等和贾宝全等对高山植被的研究也证实 了这一观点 [ 18- 19] 。郭正刚等对草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物 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表现为单峰格局 使植物的多样性增加
[ 21] [ 20]

轻度放牧使每种植物都有机会获得光热及土壤养分等, 因而 。 关于生物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国内外有很多研究。 张全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 在生态系统建 立的初期, 出现的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的正相关关系 , 可称为 ! 抽样效应 ∀
[ 22]
;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9582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化。李永宏等的研究表明 , 放牧可促进根茎植物根茎上枝条 的萌蘖, 使其产生较多的枝条, 同时使根茎节间变短; 对于丛 生禾草, 放牧可使植丛的丛幅变小, 每丛的枝条数下降, 但可 使植丛密度增大; 放牧可使一些植物的生长型由直立变为匍 匐型, 使植株变矮
[ 14]
2 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界面理论研究 任继周提出了草地的界面理论 , 该理论指出, 草地系 统的草丛 - 地境界面、 草地 - 动物界面和草畜 - 经营管理界 面将草业 4个生产层缀而成为完整的草业系统。每个界面 的耦合将会使系统更加优化 , 从而使草原利用向可持续方向 发展。开放的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 , 当外界条件变化到某 一特定域值时, 通过外界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使系统至少越 过非平衡 态的 线性 区, 才能 形成 稳定 的结 构, 即耗 散 结 构
[ 7]
。同时, 草地具有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保持水

土和防风固沙、 改良土壤、 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草地生 态系统在物质循环中, 仅固定 CO 2 和释放 O2 以及固定氮、 磷、 钾等营养物质 , 其直接生态经济价值就达 383 . 3
[ 2]
1 . 2 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1 . 2 . 1 草原生态系统演替和影响因素研究。畜牧压力增大 使草原优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 Dysterhu is 早在 1949 年就提 出了草场放牧演替的 ! 单稳态模式 ∀, 该模式认为, 1个草场 类型只有一个稳态 ( 顶级或潜在自然群落 ), 不合理的放牧所 引起的逆行演替可以通过管理、 减轻或停止放牧而恢复。该 模式还认为, 恢复过程与退化过程途径相同, 而方向相反 。 这一模式也是近年来草地放牧演替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 也有学者根据退化的草地类型在停止放牧后并没有沿着其 退化的逆途径恢复到原来顶级, 而是较长期地稳定在演替的 某一阶段这一情况, 提出在一些草地的放牧演替中有多个稳 态存在 , 即 ! 多稳态模式 ∀ 。草地退化是多因素叠加耦合的 复杂过程, 如畜牧压力超过了植物的再生能力、 区域干燥度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河北省软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09457293D )。 张振锋 ( 1971- ) , 男 , 河 北邢台人 , 博 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生态环境安全 。 * 通讯作者 , E m ai: l ecoenvir @ yahoo. cn 。 2009 03 27
关于人为因素的研究, 目前关注的焦点仍然在于人类活 动包括: 植物采挖、 资的影响
[ 17] [ 16] [ 15]
, 也可以对草原的退化程度
。所以 , 在对生态系统的恢复治理中必须利用干扰将
系统从平衡态改变到远离系统的状态 , 从而使系统的各组成 部分都能提高利用率。因此, 促使系统耦合是实现草原地区 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草原的每一个界面的耦合是整个系 统耦合的必要组成。 2 . 1 草丛 # 地境界面 在这一界面上, 由于长时期的放牧, 牲畜对地面的踩踏加上长时期的干旱少雨 , 使得草原地区的 土壤板结, 透气性低。可采用松土等措施, 配以施肥能促进 土壤肥力的提高。王昆等的研究表明 , 采用松土措施后 , 当 年的牧草产量较围栏禁牧有明显下降, 而在第 2年起产量就 有明显的改善, 并在第 6年达到产量的最高值, 第 8年后牧 草产量就与围栏禁牧的产量近于相同 。同时, 植物对地 境的影响表现为: 作物留茬地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 保护了 易被侵蚀的土壤颗粒, 从而保持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的紧实 度, 对控制土壤风蚀有明显作用。因此, 在防护林不完善的 坝上高原地区, 秋季留茬以增加植被盖度, 春季深翻以增加 土壤微地形高度 , 将有效减少风蚀灾害的损失 。 2 . 2 草地 - 动物界面 动物对草原植物的进食选择是影响 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 适度的放牧可以使植物群落的生物多 样性增加, 同时使群落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动物喂食青贮玉 米和牧草混合物时, 比单独喂食牧草的饲料氮素利用率高。 王钦研究发现了对草食动物的胃脏在灌注促生长剂 F89 , 草 食动物对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均比未使用前 有大幅度量的提高
[ 12]
。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农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草地过牧现象很严重, 造成草原 生态系统在系统耦合时出现系统相悖。主要反映在: 地境与草 丛间的水、 热、 养分供求之间不协调; 植物生产系统与动物生产 系统两者节律差异造成的时间、 空间和种间的相悖; 草畜系统 [ 13] 与社会经济系统间在供与求、 价值与价格的背离 。 1 . 2 . 2 草原生态系统退化阶段的诊断研究。不同类型的草 原生态系统, 其生态环境与植物群落组成有不同特点, 演替 的模式与退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刘钟龄的研究认为, 在草原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诊断中可以利用草原植物优势种来评 价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阶段 [ 10] 。另外, 在草原上动植物之 间是一个协同进化过程, 植物变换生存策略可适应环境的变
使优势种的生长受到抑制 , 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的差异 , 尤其 是资源利用中的差异使植物种间的生态位互补 , 出现生产力 [ 23- 24] 的进一步增加现象, 可称为 ! 互补效应 ∀ 。 生物多样性增长会使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干扰起到 一定的 ! 缓冲作用 ∀, 因而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使生 物多样性高的群落有更高的抗旱能力和时间稳定性 。 但是, 这个结论是施肥效应与物种丰富度效应交织在一起 的 , 因而该结论值得怀疑。 P fisterer和 Schm id在欧洲的草地 试验中发现, 在不利因素扰动下, 物种丰富的群落, 其地上生 物量的降低值大于物种数量少的群落 。根据这一结论 , 张全国认为, 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反而使群落的生产力大幅下 降 , 即生物多样性增加使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 , 并且认为 , Pfisterer和 Schm id的草地试验将地上生物量与生产力等同 而视, 本身就存在很大误差
安徽农业科学, 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 i 2009 , 37( 20): 9581 - 9583 , 9597
责任编辑
章炼红
责任校对
汪伟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张振锋 , 游广永 , 张瑞芳 , 代磊强 , 赵元杰
1 2 3 2 2 * ( 1.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天津 300130 ; 2 .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 环境科 学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6 ; 3. 河北省体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 9] [ 8]
10
10 8
元 。全国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 1 497 . 9 10 [ 3] 美元 。近年来, 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造成的损失程度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越来越 关注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 , 并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研 究和恢复治理措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笔者对草原生态 系统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 恢复措施以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1 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演替研究 1. 1 草原生态系统与环境关系研究 草原生态系统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李智佩的研究指出, 青 藏高原隆起后, 形成了阻挡印度洋暖流向北运移的天然屏 障 , 使我国西北部变得干旱、 少雨和寒冷, 因而产生明显的东 西分异格局 , 冷暖干湿变化幅度明显增大, 导致广大的草原 生态系统在我国西北形成
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我 国草 原 地 区 的 净 初 级 物 质 生 产 力 一 般 在 2 . 6~ 4 . 9 2 t /( hm 年 ), 约是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热带季雨林地区的 20 % ~ 25 %
[ 1]
度升高与温度、 CO2 浓度升高对气候变化的综合作用等 , 这 是今后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科学问 [ 6] 题 。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研究将对草原生态系统进 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治理提供依据
摘要 草原生态系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 草原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 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 退化、 诊断、 多样性保护等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退化 ; 恢复; 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09) 20- 09581- 03 Inspirations and Progresses on R esearch of D egradation and R estoration of G rassland E cosyste m in Ch ina ZHANG Zhen feng et al (M anage m ent Co llege , H ebeiUn iversity of Techno logy , T ianjin 300130) A bstract The grassland ecosyste m is one of the m ain ecosyste m s on the land . The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has been getting serious in recent decades of years . The studies o f succession , degrada tion , diagnosis and biodiversity pro tection o f grassland ecosyste m have beco m e the i portant fields m . Key words Grassland ecosyste m; D egradation; R estoration; Progr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