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翻译赏析
礼记《檀弓上第三》原文及赏析
礼记《檀弓上第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礼记《檀弓上第三》原文及赏析【导语】:【经文】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①。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文公重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文公重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
及河,子犯以璧玉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
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
”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投其璧于河。
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白衰。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
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
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
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吕、邵畏偏,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夫祛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公见之,以难告。
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己丑晦.,公宫火,吕甥、邵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
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
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
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
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
”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
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
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
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辊(即寺人披)趣.杀重耳。
文言文晋文齐宣王的翻译
齐宣王,名辟疆,齐威王之子,齐宣王继位后,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齐宣王以仁德治国,爱护百姓,深受人民爱戴。
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晋文公继位后,积极推行改革,使晋国逐渐走向强盛。
本文将齐宣王与晋文公进行比较,以见其治国之才。
齐宣王在位期间,实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深知,治国之道在于民心,故常以仁德待民。
一日,齐宣王出游,见一农夫耕作辛苦,心生怜悯,遂命人赐予农夫粮食,并减免其徭役。
农夫感激涕零,称颂齐宣王仁德。
此乃齐宣王以仁德治国之体现。
晋文公亦以仁德著称。
晋文公在位期间,推行“三驾马车”政策,即以仁德、法治、礼仪治国。
晋文公深知,治国之道在于民心,故常以仁德待民。
一日,晋文公出行,见一老妪抱子啼哭,询问原因。
老妪曰:“吾子患病,无钱医治。
”晋文公闻言,立即命人赐予老妪银两,并派遣名医为其子诊治。
老妪感激涕零,称颂晋文公仁德。
此乃晋文公以仁德治国之体现。
齐宣王与晋文公在治国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皆以仁德为本,关爱百姓,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齐宣王与晋文公在治国手段上略有不同。
齐宣王以仁德为主,辅以法治;晋文公则以仁德、法治、礼仪并重。
齐宣王重视民心,善于倾听百姓呼声,以民为本;晋文公则强调法治,注重礼仪,以德治国。
齐宣王与晋文公在位期间,皆以国家利益为重,勤政爱民。
齐宣王在位期间,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晋文公在位期间,推行“霸业”,使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二者皆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齐宣王与晋文公在位期间,虽有所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齐宣王在位期间,过于依赖仁德,忽视法治,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晋文公在位期间,过于强调法治,忽视仁德,导致国家民生凋敝。
二者虽有所成就,但治国之道仍需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齐宣王与晋文公均为一代明君,以仁德为本,关爱百姓,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二者在治国手段上略有不同,齐宣王以仁德为主,晋文公以仁德、法治、礼仪并重。
《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
《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1、《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刘向原文: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
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
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
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
于是骊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
不可以无主。
无主,则开寇心。
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
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
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
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
虽其爱君,欲不胜也。
君不早图,祸且及矣。
”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
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公曰:“不可,吾将图之。
”由此疑太子。
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
”申生祭于曲沃,归福①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
公至,召申生将胙②。
骊姬曰:“食自外来,不可不试也。
”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
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
骊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见中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i忍之,况国人乎?弑父以求利人,孰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
”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
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
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
卓子立,又杀之。
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注]①归福,奉献祭肉。
春秋鲁国-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原文、译文及注释
春秋鲁国-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发生内讧,公子重耳出逃至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他只逃往齐国,途中没有吃的,大家只能吃野菜充饥。
重耳咽不下野菜,侍从介之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
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瘤一拐,经过追问才明白经过,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
重耳对跟随他出逃的人都重重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也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重耳一样会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
此文即为记叙介之推决定隐居时与母亲的一段对话。
[2]原文:介之推不言禄春秋鲁国-左丘明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翻译: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背景接前面的《寺人披见文公》)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推曰:“介之推说:“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2021年整理)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内容。
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
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
我还是逃跑吧。
”于是逃到狄国。
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献给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
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
”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
”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
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
古诗晋公子重耳出亡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出亡翻译赏析文言文《晋公子重耳出亡》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文言文经典故事翻译
昔者,晋文公与卫懿公俱为诸侯,皆以仁义治国,百姓安居乐业。
然二人性格迥异,各有所长。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乃晋献公之子。
重耳聪慧过人,仁爱宽厚,善于治国。
其在位期间,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使百姓得以丰衣足食。
然重耳性喜冒险,不拘小节,时有失态之举。
卫懿公,姓姬名赤,乃卫文公之子。
懿公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善于修身。
其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提倡礼仪,使国家风气焕然一新。
然懿公性喜音乐,不喜朝政,时有懈怠之态。
一日,晋文公与卫懿公相约,共同前往鲁国参加盛大的诸侯会盟。
途中,二人行至一处荒野,见一农夫正在田间劳作。
晋文公好奇地问:“农夫,此地距鲁国尚有几里?”农夫答道:“回公子,此处距鲁国约有五十里。
”晋文公闻言,心生一计,对卫懿公说:“吾等可在此处稍作休息,待天明再行。
吾有一物,愿与懿公共享。
”卫懿公应允。
于是,晋文公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递给卫懿公。
卫懿公接过玉佩,见其温润光滑,色泽艳丽,爱不释手。
二人相互欣赏,谈笑风生。
夜幕降临,晋文公与卫懿公在一处破庙中歇息。
晋文公对卫懿公说:“懿公,吾有一言相劝。
君为诸侯,应以国事为重,不宜沉溺于音乐之中。
今日之事,望君以此为鉴。
”卫懿公闻言,羞愧满面,默然不语。
次日清晨,二人继续前行。
不久,晋文公对卫懿公说:“懿公,吾见汝昨夜未睡,心中甚是担忧。
君若因此事而劳累过度,恐不利于国政。
”卫懿公答道:“公子放心,吾已深知错处,今后必以国事为重。
”行至鲁国,诸侯会盟正式开始。
晋文公与卫懿公各展风采,备受赞誉。
晋文公因仁义治国,深受诸侯尊敬;卫懿公则因谦逊有礼,赢得了许多朋友的信任。
会盟结束后,晋文公与卫懿公一同返回各自的国家。
晋文公励精图治,使晋国日益强盛;卫懿公则勤政爱民,使卫国繁荣昌盛。
自此,晋文公与卫懿公成为千古佳话,传颂后世。
后人常以二人之事为鉴,勉励自己为政以德,为民造福。
译文:从前,晋文公和卫懿公都是诸侯,都因为仁义治国,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二人的性格迥异,各有所长。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史记晋世家》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
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重耳逾垣,宦者退斩其衣祛。
重耳遂奔狄。
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①妻与往。
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缪公大欢,与重耳饮。
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
”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
惠公以九月卒。
子圉立。
晋国大夫闻重耳在泰,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
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
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退重耳至河。
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
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
”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
壬寅,重耳入于晋师。
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官,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郑恐,乃阃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
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注】①子圉:晋惠公太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B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札/忘大丑乎/C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D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
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但汉代封爵仅有王和侯两级。
文言文晋文公翻译
晋文公之先祖为晋献公,献公宠爱骊姬,废黜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
重耳因受牵连,被逐出晋国,流亡多年。
期间,重耳历经磨难,结识了赵衰、狐偃、贾佗、先轸等贤臣,使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受益匪浅。
重耳流亡至狄国,狄君封他为公子。
狄君之女长女与重耳相恋,生子宗庙。
后重耳因狄君之女私通其父,愤而离去。
在离开狄国后,重耳曾路过卫、齐、宋、郑等国,均受冷遇。
后在楚成王、秦穆公等诸侯的庇护下,重耳终于回到晋国。
晋文公回国后,迅速稳定了国内局势。
他重用贤臣,改革政治,整顿军队,使晋国逐渐强盛。
在位期间,晋文公曾多次与其他诸侯国交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其中,晋文公与楚成王之战最为著名。
当时,楚成王派使臣向晋文公求婚,晋文公假意答应,实则暗中准备。
在晋楚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采用“退避三舍”之计,避开了楚军的锋芒。
随后,晋军发起反攻,大败楚军。
这场战役使晋文公声名鹊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在位期间,还曾主持会盟诸侯,确立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
他多次主持会盟,使各国诸侯心悦诚服。
其中,晋文公在葵丘会盟中,与齐桓公、楚成王等诸侯共同订立盟约,共同维护中原地区的和平稳定。
晋文公在位期间,还注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他推行“井田制”,使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同时,他还鼓励手工业者提高技艺,使晋国的手工业产品远销四方。
晋文公在位期间,对待百姓仁爱有加。
他关心民生,减轻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
在位期间,晋国百姓生活富足,国家繁荣昌盛。
晋文公晚年,将君位传给了儿子晋景公。
晋景公继位后,晋国继续繁荣昌盛。
晋文公去世后,诸侯各国纷纷哀悼,晋文公之名传颂千古。
综上所述,晋文公是一位智慧、仁德兼备的明君。
他历经磨难,终成一代霸主。
在位期间,他改革政治、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关心民生,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晋文公的事迹,至今仍为后人传颂。
韩非子十过晋公子重耳翻译
韩非子《十过》《晋公子重耳》原文译文及赏析十过原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
三曰行僻自用,无礼诸候,则亡身之至也。
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
五曰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六曰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七曰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
八曰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九曰内不量力,外恃诸候,则削国之患也。
十曰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
十过译文:十种过错:第一种叫献小忠,这是对大忠的祸害。
第二种叫贪图小利,这是对大利的危害。
第三种叫行为怪僻,自以为是,对其他诸侯国没有礼貌,这是丧身中最严重的了。
第四种叫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这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
第五种叫贪心固执喜欢私利,这是亡国杀身的根源。
第六种叫沉溺于女子歌舞,不关心国家政事,这是亡国的祸害。
第七种叫离开朝廷到远方游玩,又不听谏士的规劝,这是使自己遭受危险的做法。
第八种叫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而又一意孤行,这是丧失好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第九种叫内不量力,外靠诸侯,这是削弱国家的祸患。
第十种叫国小无礼,不听谏臣,这是断绝后代的形势。
赏析:韩非子的《十过》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文章,它通过描述晋公子重耳流亡的故事,展现了韩非子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在这篇文章中,韩非子不仅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还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向读者传达了领导者的行为规范和国家的治理之道。
韩非子在《十过》中强调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他指出,领导者不应该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应该具有远见卓识和全局观念。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因为郑国君主对其无礼而记恨在心,最终报复郑国并夺取了其八座城池。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领导者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屈辱而放弃大局,而应该具备宽容和胸怀。
韩非子在《十过》中强调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他指出,国家治理应该以法律为依据,以公正为基础。
在晋公子重耳流亡的过程中,郑国君主因为个人喜好而没有给予重耳礼遇和尊重,这体现了郑国治理上的缺陷。
《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译文及赏析
《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译文及赏析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
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婉言表态,得到穆公倍加赞许。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公子重耳对秦客先秦:佚名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译文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
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
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古诗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翻译赏析
古诗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翻译赏析“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出自文言文《晋公子重耳出亡》,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
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晋文公重耳文言文翻译
重耳少年时,因骊姬之乱,被迫流离失所。
其先逃至狄国,后又辗转至卫、齐、曹、宋、郑、楚等国。
在此期间,重耳结识了许多贤士,如赵衰、狐偃、贾佗、先轸等,他们辅佐重耳,为其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重耳在狄国时,与骊姬之子奚齐、卓子争夺王位。
奚齐得骊姬之助,篡位成功,重耳遂逃至卫。
在卫,重耳受到卫文公的款待,得以安身立命。
后又至齐,齐桓公礼遇重耳,赐予田地、奴隶,并娶齐女为妻。
在齐,重耳度过了相对安宁的岁月。
然而,好景不长。
公元前645年,齐桓公去世,国内动荡,重耳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经宋、郑,至楚。
楚成王闻重耳贤名,厚待之,封为上卿。
在楚,重耳与楚成王结为兄弟,共同商议天下大事。
公元前636年,重耳得知晋国国君晋惠公病危,遂借机回国。
在途中,重耳得知晋惠公已死,其子姬圉继位。
姬圉畏惧重耳,不敢擅自处理。
于是,重耳顺利回到晋国,即位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实行仁政。
他首先稳定国内局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
同时,重耳积极开展外交,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为晋国争霸奠定基础。
在位期间,晋文公屡次率军出征,战功赫赫。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此后,晋文公又先后参与或主持了数场重要战役,如邲之战、鄗之战等,使晋国威震天下。
晋文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有德行的君主。
他重视民生,减免赋税,改善百姓生活。
在位期间,晋国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享年72岁。
其子姬夷吾继位,是为晋景公。
晋文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成为后世传颂的明君。
其一生事迹,堪称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以下为晋文公重耳文言文原文:晋文公重耳,字子余,晋献公子也。
生而聪颖,志向远大。
及骊姬之乱,流离失所,历尽艰辛。
后得赵衰、狐偃、贾佗、先轸等贤士辅佐,终成一代明君。
初,重耳逃至狄,后至卫、齐、曹、宋、郑、楚等国。
初中传记类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生而贵,不幸嗣位时年幼,国政多由母后执掌。
及长,知母后偏宠骊姬,而骊姬生子奚齐,心欲废之,以立己子申生。
然申生仁厚,不忍见母后忧,遂辞退,自归曲沃。
重耳乃与赵衰、狐偃等谋,逃往狄国,居十二载,历尽艰辛。
狄君闻重耳贤,欲以女妻之。
重耳以礼辞,曰:“吾乃逃臣,不敢当君之礼。
”狄君不从,遂娶狄女,生子伯宗。
居狄五年,重耳因狄君无道,复与赵衰、狐偃等谋,逃往齐国。
齐桓公知其贤,礼遇之,赐以田宅,重耳遂留齐,居五年。
齐桓公薨,公子小白欲夺位。
重耳闻之,与赵衰、狐偃等谋,避齐而奔宋。
宋襄公待之甚厚,与盟而许立。
后因宋国内乱,重耳复与赵衰、狐偃等谋,逃往郑国。
郑文公待之不厚,重耳乃与赵衰、狐偃等谋,转往楚国。
楚成王闻重耳至,以礼相待,问以治国之道。
重耳对曰:“治国之道,以德为本,以法为用,以民为基。
”楚成王大悦,遂以女妻之,生子商臣。
居楚三年,重耳因楚成王无道,复与赵衰、狐偃等谋,逃往秦国。
秦穆公闻重耳至,礼遇甚厚,遂以女妻之,生子重驩。
居秦五年,秦穆公薨,重耳闻之,与赵衰、狐偃等谋,复归晋国。
途中遇盗,重耳为盗所执,幸得赵衰、狐偃等设法脱身。
重耳归国,群臣皆迎,晋惠公恐惧,遂让位。
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文公励精图治,国势大振。
五年后,会盟诸侯于葵丘,齐桓公以霸主之尊,举国来朝。
文公以礼待之,诸侯咸服。
晋文公在位九年,德政昭著,民安国泰。
晚年,病重,遗诏太子瑕继位。
文公崩,太子瑕即位,是为晋景公。
译文: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
他出生时就是贵族,不幸的是在他即位时年纪还很小,国政大多由他的母亲执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得知母亲偏袒骊姬,而骊姬生下的儿子奚齐,他心中想要废黜奚齐,立自己的儿子申生为太子。
然而申生仁厚,不忍看到母亲忧虑,于是辞退,自己回到曲沃。
重耳于是与赵衰、狐偃等人商议,逃往狄国,在那里居住了十二年,历经艰辛。
狄国的君主听说重耳贤明,想要把女儿嫁给他。
重耳以礼节推辞,说:“我只是一个逃亡的臣子,不敢接受君主的礼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翻译赏析文言文《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
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
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
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
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
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
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
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于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
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
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
重耳爱齐女,毋去心。
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
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
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
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
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
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
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
”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
”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
”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
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缪公大欢,与重耳饮。
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
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
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
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翻译】重耳在狄住了五年,晋献公就逝世了,里克已杀死奚齐、悼子,让人迎接重耳,想拥立重耳。
重耳怕被杀,因此坚决辞谢,不敢回晋。
后来,晋国又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这就是惠公。
惠公七年(前644)时,因害怕重耳,就让宦者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
重耳知道情况后,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
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
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
现在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很不礼貌。
离开卫,经过五鹿时,饿了,向村民讨饭,重耳到了齐国,
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驷马车,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
重耳在齐住了两年,桓公去世,正赶上竖刀(diāo,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来侵犯。
重耳在齐总共住了五年。
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
赵衰、咎犯有一天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齐之事。
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回屋后偷偷告诉了主人。
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走。
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何必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不能走。
"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生命。
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
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
赵衰说:"你不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多,小国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今天,楚是大国坚持厚待你,你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你兴起。
"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
成王很好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
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君王都富富有余,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
"成王说:"
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万一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为王退避三舍。
"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
"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
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怎样去说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