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的中庸思想
《2024年中庸何以为人之德性——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范文
《中庸何以为人之德性——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篇一一、引言自古以来,中庸之道被视为一种理想的道德标准,其内涵丰富且深远。
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中心,探讨中庸如何成为人之德性,以及其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认为中庸是一种适中的、合理的、有节制的道德品质,是中道思想的核心体现。
儒家提倡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寻求平衡,既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分追求精神超越,而是以适中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种适中的态度既体现了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人的德性。
在儒家看来,中庸之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尊重他人,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在处理事物时,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适度的态度使人们能够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也是以适度为原则的。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应该避免过度和不足,寻求适度的状态。
这种适度的状态既不是完全的享受,也不是完全的克制,而是两者之间的平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思想在伦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他指出,人们的行为应该既符合理性,又符合情感。
只有当理性与情感达到平衡时,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这种平衡状态就是中道思想的体现。
四、中庸之道与人的德性无论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都强调了适中的态度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种适中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德性,也使人们能够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因此,中庸之道可以被认为是人的德性的重要体现。
首先,中庸之道体现了人的道德智慧。
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人们需要运用智慧来寻求平衡和适度。
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对事物的理解上,也体现在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上。
只有当人们具备了这种道德智慧时,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在其众多的哲学理论中,公正观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部分。
亚里士多德对公正观的理解深刻而全面,通过对其文献的研究以及理性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
一、公正即中庸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全天候的公正,但是每个人都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在不同的情境下,保持合适的公正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一种中庸的态度,即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占据任何一方的立场,可以在别人的冲突之间保持中立并寻求公平的结果。
公正的中庸态度要求人们看待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时,不因为自己的立场而偏视一方,要在思想上达到中庸,审慎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保持冷静和客观。
二、公正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并不是天生的本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时刻保持公正的态度,因为公正需要人们不断地思考和行动。
人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识别自己的偏见和错误,并不断纠正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努力实践,才能不断追求公正。
三、公正需要在法律制度中体现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法律制度是公正的重要体现。
公正的法律制度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还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尊重和尊严。
公正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原则,并必须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和权利,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应有的平等和公正。
法律制度的公正必须在法律体系中得到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保障社会公正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正观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中庸的态度、不断的实践以及法律制度的体现,人们才能保持公正的态度和做出公正的决策。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做到公正,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摘要:亚里士多德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加之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具有中庸的特点。
中庸原则不仅表现在其哲学、伦理思想中,更深深地体现在其政治思想中。
亚氏中庸政治思想贯穿于城邦规模、政体设计、城邦治理、政体变革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庸;城邦;中产阶级;政体一、引言在古希腊,中庸思想是一种传统思想。
[1]亚里士多德”对这些思想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并从理论上作了论证,把中道要求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运用于政治和伦理,从而建立了他的中道学说”[2]。
亚氏所谓的”中庸”,指的是过无不及,自制温和,调和适中,中道平衡,不走极端,以中间境界为最佳状态。
因为这种境界最能够顺从理性,是适宜于大多数人、且也是大多数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亚氏的中庸政治思想来源于其伦理学巨著《尼格马科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多处阐述了其中庸政治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治思想1、城邦规模所谓城邦规模大体可以归结为城邦的疆域大小以及人口多少。
亚氏对城邦规模的论述写道:”城邦的大小也各有它适中的限度。
”[3]亚氏认为:”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3]”事物如为数过多,就难以制定秩序。
为无定限的事物创制秩序,只有神才可能。
”[3]依据此原则,亚氏认为人口过多、疆域过广、城邦过大都不会实现对法律和礼俗的遵守,无法实现良好的秩序,也就更达不到政治修明。
据此,亚氏指出,要对城邦的人口与疆域即城邦的规模进行限制。
他提出了一系列限定城邦人口标准:首先,”城邦初成立时,其人口的底数只要在一个目的为达成优良生活的政治体制中,大家可以通工易事而能自给,便足够了”[3]。
其次,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执政人员对城邦管理失误的增加以及外侨、客民混用政治权利等问题,亚氏再次提出城邦最适当人口的限度:城邦人口”该是足以达成自给生活所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额”[3]。
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是什么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是什么思想?一、什么是“黄金中庸”“黄金中庸”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伦理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幸福和最终目的,应该追求的一种理性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合适中间状态,是一种平衡、温和的态度。
二、中庸思想的核心观点1. 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人们为了达到幸福和最终目的所必须追求的重要原则。
过分偏向某个极端会导致行为的偏差和不理智,只有通过中庸之道,才能实现理性的生活和最终目的的实现。
2. 理性与道德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理性和道德是相互促进的。
只有通过合理的理性思考和明确的道德准则,才能实现最终目的的实现和个体的幸福。
3. 个体目的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而实现这个目的和价值也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中庸之道帮助人们寻找和实现个体的目的,进而达到幸福的境界。
4. 具体行为的中庸要求亚里士多德对具体行为的中庸要求包括:克制和节制、不走极端、平衡各种需求和欲望、遵守理性和道德准则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中庸,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幸福和目的的实现。
三、中庸思想的现实意义1. 领导力的培养对于领导者来说,中庸思想对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稳定团队和实现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中庸之道,领导者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目标,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有效实现团队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
2. 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思想可以帮助个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克制和节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包容差异,并通过平衡各种需求和欲望来维持和谐的关系。
3. 个人成长的指导中庸思想是指导个人成长的重要原则。
通过遵守理性和道德准则,个人能够更好地寻找和实现自己的目的,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内涵的人生。
总结:在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人们为了达到幸福和最终目的所必须追求的重要原则。
中庸思想强调了个体目的的实现、理性与道德的统一以及具体行为的中庸要求。
浅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亚里士多德则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学说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
尽管两位思想家出生的时间和地点相隔了数百年和几千公里,但他们的中庸思想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中都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中庸思想的内涵孔子的中庸思想,意味着在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实现这个平衡,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实践和经验获取智慧。
中庸思想与现代时代的稳健哲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在秉持着一种平衡和谐的前提下,追求稳定和成长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体现在他的“中庸主义”思想之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做正确的事情。
他将这种合理的行为称为中庸,这个中庸是处于过度与不足之间的一个点。
例如,冷静、勇敢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与中庸相关的概念。
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实现各种平衡和谐,以实现稳定和成长。
下面是五个例子,这些例子涉及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
1. 管理合适的睡眠和工作在中庸的道路上,人们需要更好地管理睡眠和工作的时间。
过度的睡眠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失调,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反之,过度的工作会导致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这反而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因此,中庸的行为是找到恰当的时间分配,包括充分休息和工作时间。
2. 手机使用与社交时间的平衡现代人生活中,手机是一个必需品。
然而,过度沉迷于手机使用会伤害社交和人际关系。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中庸的行为,包括社交和沉迷于手机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可能涉及计划和安排通常用于交流的时间,避免在与他人交流时转移注意力。
3. 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之间要求寻找平衡。
过度的工作会削弱家庭关系,导致人与家庭间的矛盾和紧张。
这也适用于工作时间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因为过度或不足的工作都会对我们的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中庸的做法是找到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健康平衡,实现正常的生活和家庭关系。
浅析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的中庸思想
1、基本内涵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
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相同点1、社会背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均生活在社会剧烈动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具体说来,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正经历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希腊古典时代末期,城邦制度也已盛极而衰,并最终为马其顿所灭。
2、理性精神的一致:不走极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
3、主体指向的一致:至上美德。
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
4、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
5、政治立场的一致:反对折衷主义中庸或中道所指向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的矛盾双方,在某一点或某个方面因对立统一而达成的平衡及真实的和谐一致,反映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中庸强调“允执厥中”,中道强调居二恶之中点,都是指要把握好事物矛盾的度,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绝不是指将不能统一在一起的相互矛盾的东西无原则地加以调和,更不是教人圆滑处世。
(二)不同点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的伦理德性也可称作习惯德性,因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而不是自然本性,自然的东西不能用习惯改变。
孔子认为作为至德的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行、实现,“仁”又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东西,不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的,所以中庸之德也是先天本有的。
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亚里士多德虽然也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按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去选择,这样才能符合中道,不过,他更尊重中道选择中的个人意志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摘要: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阐述丰富而深刻,其“中庸”正义观思想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
为此,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为切入点,阐释了“中庸是适用一切政体的公理”、“给他人之应得,取己之应得”、“法律是中道的权衡”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并总结出中庸思想在政治、经济、法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所体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庸;正义观;时代价值公平正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美好愿景,是人类最崇高的价值理想。
什么是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有所考究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对正义作了具有历史性的分析,他系统的论述了中庸正义观的内涵以及中庸正义观的范围,对当代政治、经济、法律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特点所谓中庸正义观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在德性论方面的突出特点,他认为德性是一个人的品性,表现出行为者的一种处境;德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来获得,它要求人在思想上统一,并且人应该过一种善的生活,一种与城邦相一致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把中庸思想贯穿于美德之中,将德性论划分为四种德性,即勇敢、节制、正义、友爱,而正义常常与公平、公正相联系,他主张“德性与情感和行为相关,在这里过度和不及会犯错误,而中道会受到称赞,并达到成功。
……所以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名。
”与此同时“道德品质,自然要被过度与不及所破坏。
……只有适度才能造成、增进和保持它们。
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
”所以,过度与不及的节制导致浪费与吝啬都是缺乏德性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指出:“所谓公正,一切人都认为是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情。
”他认为,公正是一切人的行为标准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公正不是德性,公正是全部德性的代表。
他还认为:“城邦以正义为原则。
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报告: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的诠释1000字》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报告:亚里士多德“中庸”政治思想的诠释古希腊的城邦有着悠久的历史色彩。
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的迈锡尼文明,希腊最早的城邦是由一人统治下的君主掌握。
在后世数百年期间迈锡尼文明的衰弱,君主制也随之衰弱,希腊城邦出现了公民大会为主体的公民最高权力机构。
古希腊政治体制转型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古希腊城邦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因此国家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到国家的管理,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在古希腊的城邦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公民与城邦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公民离开城邦将无法立足,城邦失去公民便不能称为城邦。
古希腊民主政治所蕴含的“中庸”之道,可以体现在其中的政治思想中。
(一)民主的中庸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的形式,是尽可能让更多城邦公民直接参与到城邦的管理:具体表现在城邦的全体公民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并对城邦进行管理。
由于在古希腊,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城邦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城邦的全体公民手里。
为了让更多的城邦公民参与到管理国家,城邦对公职人员进行权力上的限制,设立了任期制与集体职务,集体职务是指权力机关由多人担任且权力平等,以此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任期制是指城邦的所有公职人员有任期时间上的限制,而这任期上的限制可以防止独裁专制。
因此,任期制与集体职务具有“中庸”平衡之道。
(二)轮番治理的中庸轮番而治体现在城邦统治者有执政的期限,轮流或交替执政。
轮番执政的方式促进城邦的公正与正义,使得城邦公民的平等政治地位得以实现,从而实现对权力的平衡与制约,因此具有“中庸”之道的约束性。
轮番而治的必要前提是公民平等与法治,关于公民平等,亚里士多德将平等视为城邦施政的基本前提。
(三)管理标准的中庸基于古希腊城邦出现的人口过剩和土地不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维持城邦和谐的解决方法,即城邦的建设的标准应行于“中庸”。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人口应维持一个适当标准,这适当限度是指,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的适当数额,并且认为城邦公民在自给自足的生活供用中应该保持节制,通过节制的方式达到“中庸”的标准。
浅谈中庸主义
中庸主义,又称中道,作为一个与极端主义相对的概念以其强调缓和矛盾、避免偏激等特点,历来受到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推崇,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之一。
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中道学说,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亚氏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衷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亚氏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于节制人的私欲,提升人的道德情怀有着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一种与过度与不及相对而言的状态,即适度、适当的状态,他同时指出对人与对事物的中道是不同的。
他认为:“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我指的是距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中间。
这个中间于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一。
相对于我们的中间,我指的是那个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它不是一,也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对于中庸之道,我们都不陌生。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推崇“中庸之道”的思想家——孔子。
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哪些相同及不同呢?首先,二者的理性精神观是一致的:不走极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
其次,在主体指向的指向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
最后,是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
由于时代背景与阶级的差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与孔子的也有不同的地方。
(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
(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非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
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
”由此可见,德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上天只是赋予了我们获得这种德行的可能性,我们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来获得德行,在实践中将这种德行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摘要:亚里士多德由其中庸的伦理思想导出与之相对应的政体思想。
这一中庸的政体思想建立在中产阶级作为阶级基础之上,混合了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这两种特质,注重平衡、维护正义――这一点体现在政体的选择、建立、维持、延续等各个方面,强化公民教育,这样建立起来的政体就是亚氏最为推崇的共和政体。
亚氏的中庸政体思想影响深远。
后世政体研究与政体发展莫不源于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庸政体中产阶级共和调查研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观点。
其一,国家是基于自然的生长、演化和创造。
即从为满足一切日常的需要起见所设立的家庭,到由多数家庭集合而成的村落,再到被亚氏视为人类社会组织的最后的阶段的国家。
其二,国家的目标,绝不单单是生殖与生存,而在于国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
国民的幸福,当然是指一切美德的实现,所以,在亚氏看来,国家是有其高尚的伦理目的的。
他所谓的国家,不是单单希图共存的团体,而是向着美善精进的那种社会生活。
质言之,自然的本性的衍生和强烈的伦理目的,构成了亚氏审视国家的独特视角,也是其对政治学的两大贡献。
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亚氏的政治学并非一种独立的科学,而是为完成其伦理学起见的辅助科学。
[1] 诚然,为完成这一学科构想目的,单单只是完成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度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在政治学内部进行构想与慎思。
亚氏思虑的是,为完成其伦理目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学?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政体如何构建?什么样的政体是理想的政体?理想政体如何维系?其基础是什么?这些都是亚氏在构思其政治思想与政体理论中所必须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时至今日,我们还必须认清的一个现实就是,亚氏对后世政治学的影响何在?其要义何在?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求解,构成了本文的运思逻辑。
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其中庸的政治思想。
一、中庸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多处阐述了其中庸政治思想。
亚氏的中庸政治思想来源于其伦理学巨著《尼格马科伦理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作者:于永胜张杰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6期摘要:在亚氏理论中,“中庸之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方法论,也是其全部思想的基石,本文通过对其中庸伦理观和中庸政治观的分析,希望可以更加清晰透彻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从而找到研究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庸;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观;中庸政治观中图分类号:B1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08-01古希腊和中国一样,都有“中庸”的传统思想。
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中庸”就被理解为“适度”、“合适”、“恰当”等概念。
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德尔斐太阳神庙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即“认识自己”和“不要过度”,后者即意为适中;又如稍后于荷马史诗的“醒世史诗”亦即《工作与时日》的作者赫西俄德说:“你要把握好尺度,在诸事中适当是最佳原则。
” 这些都明显地反映了早期希腊人的中庸观念。
还有赫拉克利特、毕泰戈拉、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思想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强调过"中庸"这一思想。
不难看出,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一百多年间,主张对立面的中和、中庸与和谐,是古希腊人兴起的一种新思潮。
当然,在古希腊的所有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则是“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中庸伦理观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其中庸伦理观做了系统论述:1.1 中庸是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和状态。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中”,但“中”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自然界的“中”是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对于什么人,它都常然不变;拿有限的自然实物来说,一尺长的线,五寸之处就是它的“中”;一个圆,圆心就是它的“中”。
而人事界的“中”,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转移,因而是相对的。
就人的心理情感状态而言,“欲之过甚者,谓之昏淫无度;欲之不及者,谓之不近人情;适得其中者,谓之节制。
爱之太过者,谓之狎昵;不及者,谓之刻薄寡恩;唯中度者,谓之仁惠。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作者:杨丽李欣燃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5期古希腊的“中庸”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诗人潘季里特的《祈祷诗》,后来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都讨论过“中庸”思想,但他们推崇的“中庸”思想大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亚里士多德则是“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将“中庸”思想推向了理论化和系统化。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含义及特点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是一种“适度”“适中”“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一)“中庸”是人至高的德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如果完全不懂得节制就会变得放荡,不追求丝毫的快乐就会变得自私和麻木,没有底线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畏惧就会变得鲁莽。
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并不总是保持一致的,往往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两种极端,只有“中间”才是使事物保持和谐稳定的最好状态。
(二)“中庸”是一种相对中道。
亚里士多德将中道分为绝对中道和相对中道。
“绝对中道”是纯数学意义上的概念,指任何一个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都要相等。
而“相对中道”则是一种“无过”“无不及”的适度状态。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区别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相对中道,是一种适中的状态,需要随着具体情况而不断改变,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三)“中庸”思想区别于折衷主义。
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后来不断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宗教哲学以及资产阶级学说的排挤和中伤,更被冠以“折衷主义”。
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并不是对所有感情和行为的折衷,而是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如他认为对待像恶意、无耻、嫉妒等感情,奸淫、偷盗、谋杀等行为就不能采取“中庸”的方法,因为无论这一类感情或行为是否存在过度或不及都应该受到谴责,其本身就含有恶性。
(四)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也存在许多局限性,我们应当辩证看待,批判吸收。
浅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浅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宋晓娟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3(000)014
【摘要】“中庸之道”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本文从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方面进行阐述.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对我们有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宋晓娟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广东·广州 5105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2.233
【相关文献】
1.浅论管理哲学中的中庸之道 [J], 张婉月
2.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J], 赵爱玲
3.儒家视域下的“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中庸”与儒家“中庸”之比较 [J], 王亚云
4.浅谈中西方关于“善的问题”之异同——以孟子“性善论”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对比 [J], 关沁;陈钰
5.浅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J], 荣思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伦理观研究-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伦理观研究-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适度这一概念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贯穿全书,具有枢纽的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适度的品质,系统的提出了中庸伦理观,并且使中庸之道成为其伦理学的核心和灵魂。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度的含义适度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含义。
1.适度是德性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
换言之,德性是一种适度的品质。
生活中存在着三种品质:两种恶其中一种是过度,一种是不及和一种作为它们中间的适度的德性。
一个人的行为中规中矩,一个人的感情表达的恰到好处,都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称赞。
譬如:在对待财产上浪费自己的财物是一种挥霍,吝啬则在索取上过度在给予上不足,而对待财产慷慨的行为应该是根据自己的财物来给予,并且给予适当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不是过度自信无所畏惧,而是面对高贵的死或者敢于面对突发状况。
无论是吝啬还是挥霍,恐惧还是自信都会遭到人们的,只有恰到好处的慷慨和勇敢才会被人们称道。
可见,做的太过或者不及则会遭到人们的。
因此,适度是德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2.适度是不偏不倚的状态。
两种恶其中一种是过度,一种是不及和一种作为它们的中间的适度的德性。
这三种品质在某种意义上都彼此相反。
两个极端都同适度相反,两个极端之间也彼此相反。
适度也同两个极端相反。
因为两个极端的品质相差最大,因此适度存在于二者之间。
两个极端中某个极端会与适度表现出极大的差别,而某一个会表现出相似,但是适度绝对不等同于其中之一,与二者是不同的。
适度是二者的中间,但不等同于线段的中点,也不是数学上的平均数,而是万事万物的一个合适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灵活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标准。
3.适度离偏好较远。
亚里士多德指出第二个原因的性质是我们自身的性质。
那些我们越是出于自身本性而爱好的事物就越显得与适度的品质相反。
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外国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外国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对于中庸,许多人可能会以为只有我国才有,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不仅中国,古希腊也有中庸的理念。
中庸,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方法论而言,中庸是评判美德的根本标准。
在古希腊,中庸的思想很早就已经出现。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曾经谈及过节制和适度的问题,他们都非常推崇理性指导下的节制,倡导通过节制使人的情感行为达到适度.亚里士多德继而对中庸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究,并且在前人的基础上把中庸的思想理论化和系统化.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基本观点中庸的中表达出了西方哲学智慧知性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庸。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中.一个圆,圆心就是它的中.而人事界之中,名为中庸.中庸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他指出:事物并不一定就是非好即坏,在好与坏之间还可以存在着中间物.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说的中间物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中介。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了三个准则:第一,以中间物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第二,感觉太多或太少都不好;第三,应适当地感受这些感觉。
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把中庸分为绝对中庸和相对中庸。
绝对中庸是客观事物的中庸,他与两个极端的距离都相等,并且它对一切人都是一样的。
例如,10 较大,2 较小,那么6 就是事物的中庸,因为 6 与10 的距离及 6 与 2 的距离都等于4,并且任何人的正确计算都如此。
所谓相对的中庸就是指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状态。
就人而言,身体的健康也离不开中庸。
对此,他指出:我们把诸如健康和适宜等身体好,看成是热和冷在体内相互之间按适当比例混合的结果,即中庸.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美学家,非常重视通过中庸来追求生命的健康.在他看来:唯有适度才能健康,清泻和器械,都是达到健康的方法之一.另外,亚里士多德非常人们偏离中庸的行为。
比如说,他为一味追求竞赛成绩而对运动员进行过度的身体训练。
浅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浅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作者:宋晓娟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4期摘要“中庸之道”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
本文从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方面进行阐述。
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对我们有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庸之道德行亚里士多德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最伟大、学识最渊博的思想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足迹遍及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被称为是古代希腊的“百科全书之父”。
而现代将研究人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的哲学定名为“伦理学”,也是从他那里开始的。
他关于伦理学方面的著作有《尼可马克伦理学》、《大伦理学》等。
中庸之道思想是他最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
他在《尼可马克伦理学》——该书被认为是其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中重点论述了他的中庸之道学说。
本文将对他的中庸之道学说进行简单的阐述。
1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思想的形成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与行为,使之既不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德性。
亚里士多德通过论证德性的来源和内容以此来说明“中庸之道”的形成。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非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
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
”由此可见,德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上天只是赋予了我们获得这种德行的可能性,我们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来获得德行,在实践中将这种德行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实践是将德行变为现实的途径,如果没有实践,德行永远只能使可能。
我们因为踢足球而成为足球运动员,由于从事教学而成为教师,由于做生意而成为生意人,同样,我们由于实行诚实,而成为诚实的人;由于实行谦虚而成为谦虚的人,由于实行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德行的来源,那么德性包含哪些内容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可以看到情感、官能、品性这三类东西。
他在对三者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德性既非情感也非本性。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影响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影响古希腊和中国一样,都有“中庸”的传统思想。
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中庸”就被理解为“适度”、“合适”、“恰当”等概念。
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德尔斐太阳神庙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即“认识自己”和“不要过度”,后者即意为适中;又如稍后于荷马史诗的“醒世史诗”亦即《工作与时日》的作者赫西俄德说:“你要把握好尺度,在诸事中适当是最佳原则。
” 这些都明显地反映了早期希腊人的中庸观念。
还有赫拉克利特、毕泰戈拉、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思想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强调过“中庸“这一思想。
不难看出,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一百多年间,主张对立面的中和、中庸与和谐,是古希腊人兴起的一种新思潮。
当然,在古希腊的所有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则是“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中庸伦理观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其中庸伦理观做了系统论述:1.1 中庸是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和状态。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中”,但“中”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自然界的“中”是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对于什么人,它都常然不变;拿有限的自然实物来说,一尺长的线,五寸之处就是它的“中”;一个圆,圆心就是它的“中”。
而人事界的“中”,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转移,因而是相对的。
就人的心理情感状态而言,“欲之过甚者,谓之昏淫无度;欲之不及者,谓之不近人情;适得其中者,谓之节制。
爱之太过者,谓之狎昵;不及者,谓之刻薄寡恩;唯中度者,谓之仁惠。
”可见,人事界的中,即为中庸。
它不同于几何学上一条直线的中点或者一个圆的圆心,而是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和状态。
1.2 中庸即是善。
道德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就在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之间。
人的行为举止恰当得体,不偏不倚,这就是道德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的”这一概念就是指人的行为达到无以复加的中庸状态,以“善”字来论,他所说的道德亦即至善。
对道德的追求并不在于举止不凡或者超人一等,而是在于日常待人接物的时候,时时都能按照“适度”的原则,事事都能做得恰到好处。
谈谈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作者: 周文彰
出版物刊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 103-105页
主题词: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庸之道;欧洲哲学史;哲学范畴;辩证法思想;折中主义;调和主义;
全盘否定
摘要:中庸之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它的意义不只限于伦理学,它还是一个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火花的哲学范畴。
在欧洲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是黑格尔以前对度的范畴的第一次富有内容的探索。
但是多年来,我国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庸之道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没有任何合理之处的“糟粕”,是一种折中主义、调和主义的“反动哲学”,从而加以全盘否定。
这是极不公正的。
古希腊的中庸之道
古希腊的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不仅关心事物的原因,他也和苏格拉底一样,关注人生的幸福,“作为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
”在他看来,钱财、权位、外物等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只有幸福才是最后的目的,它不以其他目的为目的。
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以人生幸福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
据记载,他关于伦理学的著作就有三本:《尼各马科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独到的伦理学说。
他的伦理学是古希腊“德性论”伦理学的典型代表。
他把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实践相关的伦理德性;一类是与理论相关的理智德性。
伦理德性来自社会风习,理智德性是出自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的养成重在做德性的行为。
我们只有做公正、勇敢、节制的行为才能成为公正、勇敢、节制的人,这就好比我们只有从事建筑活动而变成建筑师一样。
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建筑的技艺,那么,即使他天天在建房子,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建筑师。
同样,如果你不知道行为公正、勇敢、节制的技艺,那么,你想成为一个公正、勇敢、节制的人,也是不可能的。
可见,伦理德性是后天养成的,因而道德教育对于伦理德性至关重要。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关于德性的普遍标准,那就是“中道即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所谓中道,是指无过无不及的恰当适度的良好状态。
德性之所以是中道,因为一方面,德性是两种恶的中点,一边是过度,一边是不及。
例如,关于健康,饮食过多或过少,同样有损健康,惟有适度饮食可以保持和增进健康。
另一方面,德性能够在感情和行为方面发现和选中恰当的量,即在情感和行为方面能够命中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方式、恰当的对象和恰当的目的。
譬如,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对象都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这就是懦弱了,即在勇敢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一个人无论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敢冒一切危险,甚至冒着违背法律的风险去杀人,这就是鲁莽了,即在勇敢方面的过头。
可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而德性却只有一种情况,即命中中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内涵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
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相同点
1、社会背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均生活在社会剧烈动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具体说来,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正经历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希腊古典时代末期,城邦制度也已盛极而衰,并最终为马其顿所灭。
2、理性精神的一致:不走极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
3、主体指向的一致:至上美德。
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
4、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
5、政治立场的一致:反对折衷主义
中庸或中道所指向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的矛盾双方,在某一点或某个方面因对立统一而达成的平衡及真实的和谐一致,反映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中庸强调“允执厥中”,中道强调居二恶之中点,都是指要把握好事物矛盾的度,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绝不是指将不能统一在一起的相互矛盾的东西无原则地加以调和,更不是教人圆滑处世。
(二)不同点
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的伦理德性也可称作习惯德性,因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而不是自然本性,自然的东西不能用习惯改变。
孔子认为作为至德的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行、实现,“仁”又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东西,不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的,所以中庸之德也是先天本有的。
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虽然也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按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去选择,这样才能符合中道,不过,他更尊重中道选择中的个人意志自由。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选择原本就是人的一种高度自主的活动,因为人都有自由的意志,正是这种自由的意志使人成为并非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对环境主动施加影响的积极主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和恶行都出于人的目的,“目的是我们愿望的对象,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乃是我们的审量及选择的对象,所以,凡是关于手段的行为,必是由于选择、并且必定是自愿的。
”
孔子中庸观的侧重点在于强调道德主体对道德之“仁”、“礼”的自觉,侧重于对做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自觉。
在他看来,人性本身己经包涵有一定的中庸因素,有善端、恶端之分,要克服人性恶的一面,发扬善端即可“率性”以行“中庸”,它强调人的中庸行为是一种自觉利人的道德行为,个体不是为实现其幸福而追求道德,他们追求道德更多是履行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不是获取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是实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
3、社会生活中的归宿不同
(1)求公正与致中和
自由与德性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的两个原则,其德行的实践是个人内心良知向外部环境的自由抒发,从而使得古希腊的中道选择观在社会实践上又表现为在尊重个人意志自由的基础上,对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懈追求的精神。
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为西方建立法制和民主社会制度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科学和技艺都以善为目的,一切之中最为主要的科学则以最大和最高的善为目的,政治学即是最主要的科学,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与亚里士多德追求公正的目标不同,孔子追求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式的道德自由,以求实现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的完美统一的和谐与中和,这种和谐与中和指人与事物之间处在合乎中道原则的共处状态,这种状态表征的是人的情感发挥恰到好处,“发而皆中节”,合乎人类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人性本体的表现,也是人性至善的表现。
孔子一开始就把人作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对宗法统治秩序的维护,并将这种统治秩序放在一切价值之首,作为社会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孔子认为,和谐是实现宗法统治的基本目标,所以,把维护和谐稳定的致中和作为中庸的目标就是非常自然的理论与现实选择。
(2)法治与德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在事实上也优于人治,因为:在法律未能作出规定的地方,人也同样不可能作出明断。
法律教导人们遵循这一目的,委任各种官员根据最公正的意见来判决法律自身未能涉及的其余事例。
此外,人们还完全可以根据其经验修正或补充现存的法规,崇尚法治的人可以说是崇尚只由神和理智来统治的人,而崇尚人治的人则在其中掺入了几分兽性,因为欲望就带有兽性,而生命激情自会扭曲统治者甚至包括最优秀之人的心灵。
法律则是摒除了欲望的理智。
孔子寻求的是一种德(礼)治社会,他在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礼”的同时,更强调中庸的“仁”的道德性。
“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在继承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主张绝对不要刑,在讲德治时,也不是完全不要刑,而是主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认为宽猛相济(即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结合),政事才会谐和,反对过度榨取,主张“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