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朝的刑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汉朝刑罚改革的历史背景 (1)
(一)思想背景 (1)
(二)社会背景 (1)
二、汉朝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 (2)
(一)废除肉刑 (2)
(二)定役徒刑的刑期 (2)
(三)改革还废除了收孥相坐律令及毁谤罪等并广泛使用弃市作为死刑执行方法 (2)
三、汉朝刑罚改革的历史意义 (3)
(一)汉初的刑制改革在中国刑罚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3)
(二)从改革的内容与思想本身来说,是刑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 (3)
参考文献 (6)
试论汉朝的刑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王坤
[论文摘要]汉初刑罚体系仍沿用秦制,但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汉初进行了以废除肉刑为中心的大规模刑罚制度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字]汉文帝景帝缇萦上书废除肉刑徒刑刑期五刑制度奠定基础
Try to talk about the pun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reform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angkun
Abstract: The early han dynasty punishment system is still used today, but in view of the qin dynasty ii, died early han historical lessons conducted a large-scale for center abolish abrogation or resumption penalty system reform.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o end slavery abrogation or resumption of feudal system,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laid an important penal system.
Keywords:Chinese emperor;Scene emperor;Twips entangles the petitioned ;Abolished abrogation or resumption ;Prison sentence ;WuXing system;Lay the foundation
汉代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在立法上以秦朝覆灭为经验,及时调整法治观念并且在法律制度上多有改革,它继承和创制了许多具有人文理性精神的法制原则和法律制度,是一个在传统法延续过程之中非常重要的历史时代。
一、汉朝刑罚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背景
根据汉高祖的要求,陆贾把秦之所以灭亡,汉之所以成功的道理,以及历代兴亡的原因,陆续写了12篇文章。而后又出现了贾谊等一批政论家,他们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用刑太严,赋役太重,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他们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以道家“无为而治”为特征的黄老政治。
(二)社会背景
秦朝以严刑酷法行其暴政,以苛捐杂税刮尽民财,导致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最终导致秦朝的垮台。长期的战乱,留给汉朝政府的是一派凋敝的社会景象,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库空虚,人口大减,百姓流离失所。汉初,西汉统治者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轻徭薄赋、省减刑罚、让人民休养生息乃是争取民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而要推行这种政策,又应该有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在汉文帝实施刑罚改革以前,汉代的刑罚制度基本上承袭了秦朝的刑罚体制。而秦朝的刑罚制度,不仅方法残酷,体系也比较混乱,肉刑、徒刑常结合使用,刑种之间的轻重等差异不是很严格、固定,因
而从整体上看仍显得不够系统和严密。[1]西汉初期由于政治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继承而来的刑罚体系中的弊端进行改革。经过西汉初期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后,汉代的政治经济在文景之际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也大大提高,这就为刑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汉文帝适应形势的需要,于公元前167年下诏废肉刑,进行刑制改革。
二、汉朝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
汉初刑罚体系仍沿用秦制。但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一反暴秦之政,采黄老学派及儒家学派约法省刑理论,以礼治主义与轻刑主义相标榜。自高祖刘邦到景帝刘恒在位时期,多次颁发"蠲削烦苛",减轻刑罚的诏令,从而为大规模的刑罚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基础。这样,终于在汉文帝和景帝时期进行了以废除肉刑为中心的大规模刑罚制度改革。
(一)废除肉刑
废除肉刑起于缇萦上书。[2]缇萦之父淳于意拜得名师,精于医术。他学有所成之后,职内事多委于属员办理。“为人治病,不辞劳苦,奔波四方”,一时名扬域内,诸侯竞相聘他做诗医。由于他一心深入民间行医,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派人召他入宫,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当时齐王病重,派人召他,他怕被留在齐王宫中,妨碍为民治病,避而不见来人,没有入宫,后齐王因误治而死,于是权贵们乘机诬陷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有怨之者”,上书朝廷,要求治罪淳于意。朝廷听信谗言,降罪于他,“以刑罪当传至长安”,坐肉刑。事发于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淳于意时年49岁。他无子,只有5个女儿,被押送长安前,姐妹5人围在父亲身边流泪,却无力替父鸣冤。淳于意看着女儿们痛苦无奈的样子。悲愤地仰天长叹:“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小女缇萦,听此言悲伤痛心,自问:“为什么女儿就不能像男儿一样为父伸冤辩诬?”她痛下决心,即使舍身丢命,也要救父免罪脱刑,遂不顾抛头露面,伴父来到了长安。到长安后,她冒死入宫上书,书云:“女父亲为齐国的小吏,在齐国都称赞他廉洁公正,今犯法有罪要受刑,女伤心的是人死了不能复生,受了肉刑无法恢复原状,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女愿意被收为官府的奴婢,替父赎罪,使父亲能改过自新”。缇萦舍身救父的孝义行为,深深打动了汉文帝,他感到缇萦为父舍身义行可怜可贵,顿生怜悯之情,遂下诏免了淳于意的肉刑。同时,联想到了毁人面断人肢的肉刑,给多少人的家庭带来不幸,于是,又下了废除肉刑的诏书。诏曰:“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己加焉,虽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肉刑,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王权,至少已实施了近两千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其中当然包括了肉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