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参数取值
岩石容重及各种岩石参数
@ 1■■•■Mtiltl土力..It.淮南矿区深部岩巷围岩分级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岩体类别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
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I - W为土壤类;V为松石(软石);切-毗为次坚石;IX- X为普坚石;幻-XW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
2003 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 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
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
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
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
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
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
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
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
但可供研究参考。
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科学院地质所等)为了建立统一评价工程岩爆稳定性的分级标准,为岩土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研究并制定颁布了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岩石地基承载力及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岩石地基承载力及公路隧道围岩分级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α0](kPa)见表1.4-1。
表1.4-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老)岩石的容许承载力[σ0](kPa)如表1.4-2。
2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岩石地基基本承载力σ0(kPa)/(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P u,kPa)见表1.4-3。
表1.4-3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取消了有关承载力表的条文和附录,要求“勘察单位应根据试验和地区经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等设计参数”。
以下按已作废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附录五表5-1列出岩石承载力标准值(kf ,kPa)见表1.4-4。
表1.4-44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kPa)见表1.4-5。
表1.4-5*:a f取用大于4000kPa时,应由试验确定。
软硬夹层或互层时,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承载力确定:①当岩层产状水平或缓倾斜时:a. 基础直接置于软质岩上,按软质岩承载力确定。
b. 基础直接置于硬质岩土,可根据基础类型和硬质岩石夹软质岩石在基底下厚度,按表1.4-6确定。
表1.4-6注:B—扩展式或条形基础的宽度(m)D—桩墩式基础的基底直径(m)②当岩层产状陡倾斜或直立时,按下式计算确定:f az =f aR+k(f ay-f aR)式中:f az —软硬互层岩组的承载力特征值综合值f aR—软质岩的承载力特征值f ay —硬质岩的承载力特征值k—硬层在夹层或互层综合承载力中的贡献率k =[h y -(11n+)]/[1-(11n+)]式中:n —软岩层的承载力比值n= f ay / f aRh y —硬层的厚度比h y =d y /d∑d y —硬层厚度d∑—硬层与软层的总厚度上列f az计算式使用条件:a.n > 2;b.基础底面应力范围内无临空面;c.基础跨越且尺寸大于夹层或互层中单层的平面出露宽度三倍以上。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隧道围岩是隧道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隧道围岩的分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和理解。
一、围岩的分类。
根据围岩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可以将围岩分为五个等级,优良、良好、一般、较差和差。
其中,优良围岩指的是岩石质地坚硬、稳定性好,几乎没有裂隙和变形的围岩;良好围岩指的是岩石质地较硬,稳定性较好,裂隙较少,变形较小;一般围岩指的是岩石质地一般,稳定性一般,有一定的裂隙和变形;较差围岩指的是岩石质地较软,稳定性较差,有较多的裂隙和变形;差围岩指的是岩石质地很软,稳定性很差,有大量的裂隙和变形。
二、分级标准。
1. 优良围岩,对于优良围岩的隧道,可以采用开挖支护一体化的施工方法,如全断面法、局部断面法等,施工难度较小,支护成本相对较低。
2. 良好围岩,对于良好围岩的隧道,可以采用局部开挖、局部支护的方法,如局部爆破法、喷射混凝土支护法等,能够有效控制开挖面的稳定性,减少支护结构的使用量。
3. 一般围岩,对于一般围岩的隧道,需要采用全面支护的方法,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法、钢架木护法等,以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4. 较差围岩,对于较差围岩的隧道,需要采用全面支护和加固的方法,如预应力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法、岩锚网加固法等,以应对围岩的不稳定性和变形。
5. 差围岩,对于差围岩的隧道,需要采用全面支护和大规模加固的方法,如大规模爆破法、悬臂法等,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
三、结论。
通过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对隧道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围岩的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和加固措施,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隧道围岩分级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一、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类型根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的内容将不同岩石性质和岩体结构的隧道围岩分为Ⅰ~Ⅵ六个基本级别。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表注: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岩土。
二、围岩级别判定的一般步骤1、收集整理隧道场地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研究设计图纸上详细的地勘报告,明确隧区主要的岩层、岩性、岩体构造、不良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特别是要详细研究不良构造体和不良地质作用对隧道区围岩的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的影响。
从整体上把握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按照编制的实施性超前地质预报组织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测预报,并根据真实的预报结论分析判断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情况。
一方面根据预报结论初步判断围岩基本分级的级别,并将其与设计时提供的围岩分级进行比对,另一方面作为围岩级别和支护方案变更的依据之一。
3、实时记录掌子面地质素描表和围岩级别判定卡中的内容,特别是要客观填写掌子面围岩的岩性指标、岩体完整性情况和地下水状况,这些指标均是作为围岩基本分级的理论依据。
如果难以明确围岩的地质条件,可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围岩的各项力学性能和构造特点,来加以判断围岩级别。
4、根据得出的围岩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并按照隧道围岩分级的标准进行围岩级别的判定。
三、围岩判定主要依据1、岩石的坚硬程度①从定性划分硬质岩包括坚硬岩和较硬岩,软质岩包括较软岩、软岩和及软岩。
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如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有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进口正洞Ⅳ级围岩爆破参数优化
进口Ⅳ级围岩爆破参数方案
3月4日下午16:40分,为加强控制好进口正洞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效果,项目总工在三工区与队部班子成员及开挖班带班的进行现场交流,并针对现目前的开挖状况,结合现场实际钻爆情况,做出初步的Ⅳ级围岩钻爆优化设计。
一、Ⅳ级围岩初次钻爆设计参数:
1、周边眼的环向间距控制在40cm,掏槽眼的横向及竖向间距控制在50~60cm,底板眼的间距控制在60cm以内;
2、为保证每循环进尺,周边眼孔深不得大于2.6m,内圈眼、压顶眼、掏槽眼孔深的垂直深度不得2.8m;
3、台架分层处如超过允许值,必须在两孔之间增1孔2m左右浅孔;
4、严格控制掏槽眼打设的角度,确保两掏槽眼不对穿,掏槽由上一循环的初支面往回收30-50cm开始起钻,用4m 钻杆钻至设计眼位。
根据围岩硬度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少掏槽眼个数。
5、为便于布眼和控制方向,必须在拱顶沿纵向画出隧道中心线(方向线),及掌子面竖向画出隧道中心线,并根据班组的要求画出辅助线。
6、由于Ⅳ级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较厚,钻机的结构影响,在周边眼起钻时无法保证钻眼水平钻进,因此,先用2m
短钻杆起钻,然后再使用3m钻杆钻进,以方便控制角度;或在上一循环的开挖线回收30cm,在掌子面开挖线回收5cm 处起钻,控制掘进长度以保证开挖轮廓线。
7、由于Ⅳ级围岩较破碎,找顶时,岩体容易剥离,因此施工班组要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周边眼起钻位置及炸药用量。
Ⅳ级围岩爆破参数表及炮眼布置图:
正洞四级围岩全断面法炮眼布置图
、。
水土压力计算书
土压力计算书(一)1、计算工况说明DK02+001.4处埋深最高,此时隧道中线距地面101.9m,静水高度77.5m,位于中风化二长花岗岩地层,土体自稳性高。
2、计算(1)参数取值:重度:γ=24.6kN/m3隧道宽度:B t=9.13m隧道开挖高度:H t=9.13m摩擦角:φ=30o粘聚力(内聚力):c=0.5MPa围岩等级:S=IV级(2)依《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按深埋隧道考虑。
①普氏围岩坚固系数(似摩擦系数)f kp=tanφ=0.577 MPa②破裂面在水平面的投影宽度(假定H0=0)B p=H t×tan(45o-φ/2)=5.3 m③隧道平拱跨度B m=2B p+B t=19.73m④荷载等效高度h q=0.5B m/ f kp =17.1m⑤垂直均布压力q=γh q=420.6 kPa⑥水平压力e=λ(q+γH t)=tan2(45o-φ/2) (q+γH t)=214.8kPa⑦渗透系数K=0.3m/d=3.5×10-4cm/s,属中等透水体,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 50487-2008),取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β=0.41,水压P=βγw H w=0.41×10×77.5=317.8kPa(3)依《铁路隧道设计细则》(TB 10003-2005),按深埋隧道考虑。
①围岩压力计算高度h=0.45×2S-1×[1+0.1×(B t-5)]=5.1m②垂直均布压力q=γh=125.1 kPa③水平压力e=λq=0.5q=62.6kPa (λ取大值)④水压计算见上。
土压力计算书(二)1、计算工况说明隧底位于软土地层段中在DK03+771处埋深最高,此时隧道中线距地面78.3m,静水高度56.2m。
其中填土层深3m,强风化泥质砂岩深50m,中风化泥质砂岩深25.3m2、计算(1)参数取值:重度:γ=23kN/m3隧道宽度:B t=9.13m隧道开挖高度:H t=9.13m摩擦角:φ=30o粘聚力:c=0.3MPa围岩等级:S=V级(2)依《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按深埋隧道考虑。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主要力学参数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主要力学参数一、一般规定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是根据周边岩体或土体的稳定特性进行围岩分级的。
围岩分Ⅰ~Ⅵ级,由于每级间范围较大,施工阶段对Ⅲ、Ⅳ、Ⅴ基本级别,再进行亚级划分。
在公路隧道按土质特性和工程特性分:岩质围岩分级—-Ⅰ~Ⅴ级;土质围岩分级Ⅳ~Ⅵ级。
对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定:岩质围岩基本指标为岩质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修正指标为地下水状态,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及初始地应力状态。
土质围岩分级指标体系宜根据土性差异而组成,粘土质围岩基本指标为潮湿程度。
沙质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
修正指标潮湿程度。
碎石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
至于膨胀土、冻土作为专门研究,这里暂不述。
围岩分级指标体系中可用定性分析,也可用定量分析,但由于工地施工条件时间等因素,一般我们仅采用定性分析.下面我讲定性分析来确定围岩级别.1、确定岩性及风化程度。
2、结构面发育,主要结构面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甚至产状倾角、走向结构面张开度,张裂隙。
3、水的状况涌水量等。
二、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1、坚硬岩:锤击声清脆、震手、难击碎,有回弹感,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如微风化的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麻岩,硅质板岩,石英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等。
2、较坚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如未风化~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等。
3、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击印痕。
如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砂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等。
4、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多击碎,手可掰开.如强风化的坚硬岩,弱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岩,弱分化的较软岩,未风化的泥岩等.5、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如全风化的各种岩类,各种半成岩。
围岩参数
围岩参数V加强型衬砌:C25钢筋砼拱墙50cm 预留变形量12cm 防水层C20喷砼24cm I18工字钢钢架50cm/榀φ6.5钢筋网20×20cm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3根仰拱:C25钢筋砼仰拱50cm C20砼24cm I18工字钢50cm/榀V浅型衬砌:C25钢筋砼拱墙50cm 预留变形量10cm 防水层C20喷砼24cmI18工字钢钢架60cm/榀φ6.5钢筋网20×20cm 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3根仰拱:C25钢筋砼仰拱50cmV/偏加强型衬砌:C25钢筋砼拱墙50---70cm 预留变形量12cm 防水层C20喷砼24cm I18工字钢钢架50cm/榀φ6.5钢筋网20×20cm 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3根仰拱:C25钢筋砼仰拱50cm C20砼24cm I18工字钢50cm/榀V/偏型衬砌:C25钢筋砼拱墙50---70cm 预留变形量10cm 防水层C20喷砼24cm I18工字钢钢架60cm/榀φ6.5钢筋网20×20cm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3根仰拱:C25钢筋砼仰拱50cmV型衬砌:C25钢筋砼拱墙40cm 预留变形量10cm 防水层C20喷砼24cmI18工字钢钢架80cm/榀φ6.5钢筋网20×20cm 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3根仰拱:C25钢筋砼仰拱40cmIV型衬砌:C25砼拱墙40cm 预留变形量7cm 防水层C20喷砼18cm格栅(10×15cm)钢架100cm/榀φ6.5钢筋网25×25cm 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1根仰拱:C25砼仰拱40cmIV加强型衬砌:C25砼拱墙40cm 预留变形量8cm 防水层C20喷砼22cm I16型工字钢钢架80cm/榀φ6.5钢筋网25×25cm φ22药卷锚杆长300cm 每榀11根仰拱:C25砼仰拱40cmIII型衬砌:C25砼拱墙35cm 预留变形量3cm 防水层C20喷砼10cmφ6.5钢筋网25×25cm φ22药卷锚杆长250cm 每榀8根仰拱:。
围岩分级——精选推荐
围岩分级第三节围岩稳定性(⼆)第四节围岩压⼒(⼀)3.与地质勘探⼿段相联系的分类⽅法 (1)按弹性波(纵波)速度的分类⽅法。
随着⼯程地质勘探⽅法,尤其是物探⽅法的进展。
1970年前后,⽇本提出了按围岩弹性波速度进⾏分类的⽅法。
围岩弹性波速度是判断岩性、岩体结构的综合指标,它既可反映岩⽯软硬,⼜可表明岩体结构的破碎程度。
波速越⾼,围岩越好。
见下表(2)以岩⽯质量为指标的分类⽅法——RQD ⽅法。
所谓岩⽯质量指标是指钻探时岩芯的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这是美国伊利诺⼤学迪尔等⼈提出的,认为钻探获得的岩芯其完整程度与岩体的原始裂隙、硬度、均质性等状态有关,因此可⽤岩芯复原率来表达岩体质量。
所谓岩芯复原率即单位长度的钻孔中10 cm 以上的岩芯占有的⽐例,可写为这个分类⽅法将围岩分成5类,认为:RQD>90%为优质,75%⽐较完善的是1974年挪威地质学家巴顿等⼈提出的“岩体质量⼀Q ”的分类⽅法。
这个分类⽅法是把表明岩体质量的6个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为式中 RQD -岩⽯质量指标;J h -节理组数⽬,岩体愈破碎,J h 取值愈⼤,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没有或很少节理, J h = 0.5~1.0;两个节理组时,J h =4;破碎岩体时, J h =20。
J r -节理粗糙度,节理愈光滑,J r 取值愈⼩,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不连续节理, J r =4;10010cm (%)?=钻孔长度以上岩⼼累计长度RQD r n a RQD =SRFwJ J Q J J平整光滑节理,J r=0.5等。
J a-节理蚀变值,蚀变愈严重,J a取值愈⼤,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节理⾯紧密结合,节理中填充物坚硬不软化,J a=0.75;节理中填充物是膨胀性粘⼟,如蒙脱⼟,J a=8~12等。
J w-节理含⽔折减系数,节理渗⽔量愈⼤,⽔压愈⾼,J w取值愈⼩,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微量渗⽔,⽔压< 0.1Mp a, J w = 1.0;渗⽔量⼤,⽔压特别⾼,持续时间长,J w=0.1~0.05等SRF -应⼒折减系数,围岩初始应⼒愈⾼,SRF取值愈⼤。
隧道围岩分级及围岩压力
隧道围岩分级及围岩压力隧道所穿过的地层是千变方化的,可能遇到各种工程性质不同的围岩。
隧道围岩分级是评价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也是隧道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的主要依据。
分级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因此,正确划分隧道围岩分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围岩分级确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力(即围岩压力)就成为正确、合理设计隧道结构的关键。
4.1 围岩岩性与初始应力4.1.1 围岩岩性隧道工程围岩是指地壳中受开挖活动影响的那一部分岩土体。
这个范围在横断面上约为6~10倍的洞径。
围岩的工程性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而对围岩稳定性最有影响的是力学性质,即围岩抵抗变形和破坏的性能。
围岩既可以是岩体,也可以是土体。
本书仅涉及岩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地质体,被许许多多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断层面、层理面、节理面和裂隙面等各种地质界面切割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各种块体。
这些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或不连续面,这些块体称为结构体,岩体可以看作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地质体。
所以,岩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体岩石的特性及结构面的特性。
环境因素,尤其地下水和地应力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影响也很大。
在软弱围岩中,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岩体被切割破碎,结构面对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都不起主导作用,所以岩体的特性与结构体岩石的特性并无本质区别。
在完整而连续的岩体中亦是如此。
反之,在坚硬的块状岩体中,由于受软弱结构面切割,块体之间的联系减弱,此时,岩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受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在空间的组合所控制。
由此可见,岩体的力学性质必然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岩体与岩石相比,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与工程总体尺度相比,岩石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均质、连续和各向同性的介质;而岩体则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
岩体抗拉变形能力差,因此,岩体受拉后很容易沿结构面发生断裂。
结合工程案例简述工程围岩分类的几种方法
结合工程案例简述工程围岩分类的几种方法摘要:岩体工程分类是岩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既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也是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定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前常用的岩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本文结合笔者的实习经历,主要阐述了其中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分类法),巴顿岩体质量分类法(Q指标分类法)以及HC水电分类法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同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和理论发展意义。
关键字:岩体工程分类 RMR分类 Q指标分类 HC水电分类联系问题一.引言岩体工程分类实际上是通过岩体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把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性质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工作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分类,概括地反映各类工程岩体的质量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岩体力学问题,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物选型和施工方法的选择等提供参数和依据。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岩体分类方案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以考虑各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居多。
有定性的,有定量或半定量的,有单一因素分类,也有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分类。
各种方案所考虑的原则和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岩体的完整性和成层条件,岩块强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地下水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考虑到了。
常用的岩体分类方法有迪尔和米勒的双指标分类发,国际《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提出的岩石强度分类法,BQ岩体质量分类法,国际《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中提出的洞室围岩分类法,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分类法),巴顿岩体质量分类法(Q指标分类法)以及HC水电分类法等多种岩体分类方法。
下面主要以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分类法),巴顿岩体质量分类法(Q指标分类法)以及HC水电分类法为例来简述岩体工程分类。
二.几种常用的岩体分类方法2.1岩体质量分类法(Q指标分类法)岩体质量分类Q 系统,简称Q 系统,其英文名称为 The Q-system for the rock massclassification(or characterization),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其最初目的是为了确定隧洞施工时的支护方案。
不同隧道支护刚度条件下的围岩特征曲线分析
不同隧道支护刚度条件下的围岩特征曲线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3T06:59:07.69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2期作者:马敏[导读] 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产生塑性区,应力发生重分布,马敏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产生塑性区,应力发生重分布,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担围岩稳定所需荷载。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支护结构下围岩变形和支护阻力的关系,得到了开挖后的隧道围岩特征曲线,以期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隧道;支护刚度;特征曲线1引言隧道开挖后的应力状态有两种情况,一是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仍然是弹性的,隧道围岩除因爆破、地质状态、施工方法等原因可能引起少许松弛掉块,仍是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是自稳的,是无需支护的,即使支护也是防护性的,此种情况下采用的支护方法多是喷浆或是喷射混凝土。
另外一种情况是开挖后隧道围岩产生塑性区,此时隧道都要采取承载的支护结构。
当二次应力形成塑性区时,支护阻力用表示,坑道周边位移表示,坑道半径用表示,支护结构与坑道周围围岩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图1表明,当达到最大值,即(图1中的B点)时,隧道仍然是稳定的话,则岩体负担了应力重分布的全部结果。
反之,当则需要相当于初始应力的支护阻力(图1中的C点)。
也就是说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全部要由支护结构负担,而岩体的承载力丝毫没有利用。
在通常情况下,应力重分布的结果是由岩体和支护结构共同承担的(图1中的A点),其中岩体负担的部分是。
因此有人把这条曲线称为开挖后的围岩特征曲线[1],这条曲线也是研究隧道荷载的基础,因此也称之为荷载特征曲线。
图1 开挖后岩体特征曲线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2-4]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支护结构下围岩变形和支护阻力的关系,得到了开挖后的隧道围岩特征曲线,以期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
第四章围岩分类及围岩压力第一节隧道围岩的概念与工程性质一、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岩体的总称)。
应该指出,这里所定义的围岩并不具有尺寸大小的限制。
它所包括的范围是相对的,视研究对象而定,从力学分析的角度来看,围岩的边界应划在因开挖隧道而引起的应力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方,或者说在围岩的边界上因开挖隧道而产生的位移应该为零,这个范围在横断面上约为6~10倍的洞径。
当然,若从区域地质构造的观点来研究围岩,其范围要比上述数字大得多。
二、围岩的工程性质围岩的工程性质,—般包括三个方面: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而对围岩稳定性最有影响的则是力学性质,即围岩抵抗变形和破坏的性能。
围岩既可以是岩体、也可以是土体。
本书仅涉及岩体的力学性质,有关土体的力学性质将在《土力学》中研究。
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岩石建造、构造形变和次生蜕变而形成的地质体。
它被许许多多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断层面、层理面、节理面和裂隙面等各种地质界面切割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各种块体。
工程地质学中将这些地质界面称之为结构面或不连续面,将这些块体称之为结构体,并将岩体看作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地质体。
所以,岩体的力学性质性质主要取决于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体岩石的特征以及结构面的特性。
环境因素尤其是地下水和地温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影响也很大。
在众多的因素中,哪个起主导作用需视具体条件而定。
在软弱围岩中,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岩体被切割得很破碎,结构面对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都不起什么作用,所以,岩体的特性与结构体岩石的特性并无本质区别。
当然,在完整而连续的岩体中也是如此。
反之,在坚硬的块状岩体中,由于受软弱结构面切割,使块体之间的联系减弱,此时,岩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受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所控制。
由此可见,岩体的力学性质必然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有些岩体是岩石的力学性质起控制作用:而有些岩体则是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占主导地位。
Q系统围岩分类及相关参数选取的应用研究
2021年第5期2021Number5水电与新能源HYDROPOWERANDNEWENERGY第35卷Vol.35DOI:10.13622/j.cnki.cn42-1800/tv.1671-3354.2021.05.009收稿日期:2021-01-06作者简介:吴帅彬,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Q系统围岩分类及相关参数选取的应用研究吴帅彬(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4)摘要:岩体Q值是通过对岩体6个不同参数进行赋值并计算得出,但如何合理的取值一直困扰着现场工程师。
经详细分析Q系统中各个参数的取值依据及相关实用性建议,并结合尼泊尔某电站工程总结出更为合理的Q值与围岩类别的对应关系,提供工程人员利用Q系统对岩体进行更准确的分类。
关键词:Q系统;参数取值;围岩分类中图分类号:TV5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354(2021)05-0029-04ParameterValueSelectionofQSystemanditsApplicationinRockClassificationWUShuaibin(ShanghaiInvestigation,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ChinaThreeGorgesCorporation,Shanghai200434,China)Abstract:TheQvalueforrockclassificationiscalculatedfromsixparameters.Whilethereasonableselectionofthevaluesoftheseparametersisstillanunsolvedproblem.ThebasisoftheparametervalueselectioninQsystemisdis cussedindetailandpracticalsuggestionsareproposed.BasedontheexperienceofahydropowerprojectinNepal,amorereasona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Qvalueandtherockclassificationisthensummarized,whichcanhelpengi neeringpersonneltocarryoutmoreaccuraterockclassification.Keywords:Qsystem;parametervalue;rockclassifica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水利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越来越多,而这些工程项目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地下工程。
围岩扰动系数D的量化取值
围岩扰动系数D的量化取值崔明,李淼【摘要】本文根据Hoek-Diederichs公式,直观给出巷道围岩变形模量估计图表,计算出不同扰动参数D对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
岩体开挖扰动系数D与扰动程度和扰动范围有关,提出了基于岩芯弹性模量分布的D值计算方法,以积分和距离均一化的形式给出D的量化公式。
基于地质强度指数GSI、扰动系数D和Hoke-brown准则,估算深埋巷道岩体力学参数。
数值计算出钻爆法施工巷道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和位移值大小,并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塑性区相对误差低于11%,位移相对误差低于15%,该D值的估算方法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关键词】扰动系数;变形模量;强度准则;岩体力学参数2002,Hoek等人重新确定了GSI和m、s和a之间的关系,并引入一种新的因子D表征岩体受到的爆炸冲击损伤和开挖应力松弛影响[1],见式(1)。
(1)式中:mi代表岩石的软硬程度,取值范围为0.0000001~25,完整坚硬岩体取值为25,s代表破碎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1,完整岩体取值为1;a表征不同岩体的量纲统一经验参数,D主要是考虑爆破冲击和应力松弛对岩体的扰动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1。
GSI为地质强度指标量值。
D关于岩体表层爆炸损伤和应力松弛,取值见表1。
2005年,Hoek和M.S.Diederichs对岩石弹性模量进行折减,给出岩体弹模计算公式(式(2))[2]。
(2)2 扰动参数D的重要性根据式(2),岩体变形模量可通过GSI和岩体扰动系数两个参数进行估算。
其中GSI是一个基于现场观察量测的客观指标,对特定的岩体工程具有相对稳定数值,因此岩体扰动系数D取值直接影响到岩体变形模量的准确性。
由图1所示,相同GSI条件下,花岗岩体不同扰动系数对变形模量的估值影响极大。
图1 花岗岩岩体变形模量3 扰动参数D的量化方法岩体扰动程度的科学量化会促进Hoke-Brown准则广泛应用于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隧道各种围岩爆破设计参数
下 断 底眼 面 周边眼 合计 总计
1 3 5 7 9 11
2.5 2.5 2.5 2.5 2.5 2.5
0.7 0.7 0.7 0.7 1 0.4
0.656131013
IV类围岩爆破设计参数(82.2平米)进尺2.5m
部位 孔位 毫秒雷管段别孔深(m)孔数(个) 单孔装药量(kg)段装药量(kg)附注(平均炸药单耗) 掏槽眼 1 2.2 6 1.8 10.8 3 3.1 6 2.6 15.6 全 5 2.65 6 2.2 13.2 7 2.55 6 2.1 12.6 辅助眼 9 2.5 6 1.8 10.8 断 11 2.5 15 1.8 27 13 2.5 6 1.8 10.8 14 3 2.5 1.8 5.4 15 18 面 2.5 1.8 32.4
16 17 周边眼 底眼 合计 19 20
2.5 2.5 2.5 2.8
21 24 37 19 173
1.8 1.8 1.1 2.1
37.8 43.2 40.7 39.9 300.2
1.460827251
1.460827251
均炸药单耗)
均炸药单耗)
均炸药单耗)
均炸药单耗)
1 3 5 7
2 2 2 2
0.4 0.4 0.45 0.36
0.443929254
II类围岩深埋爆破设计参数(102.6平米)进尺2.0m
部位 孔位 毫秒雷管段别孔深(m)孔数(个) 单孔装药量(kg)段装药量(kg)附注(平均炸药单耗) 掏槽眼 1 1.7 6 0.68 4.08 3 2.55 6 1.02 6.12 上 5 2.1 6 0.84 5.04 辅助眼 7 2 6 0.7 4.2 9 2 6 0.7 4.2 断 11 2 6 0.7 4.2 13 2 15 0.7 10.5 0.791233766 15 2 7 0.7 4.9 面 17 2 3 0.7 2.1 周边眼 19 2 29 0.4 11.6 底眼 21 2.1 21 0.77 16.17 合计 辅助眼 下 断 面 111 13 12 13 19 73.11 6.5 6 6.5 10.45
【2017年整理】各级围岩基本参数表
正洞Ⅲ级围岩:上台阶:无钢架;有φ6钢筋网,网格尺寸25cm*25cm,搭接长度1~2个网格。
锚杆使用φ25中空锚杆,长度3米,每延米10根,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5m,梅花形布置,垂直于围岩面插入,端头露出10~15厘米。
喷射很凝土厚度12cm。
下台阶:无钢架;无钢筋网,锚杆使用φ22钢筋,长度3米,每延米5根,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5m,梅花形布置,垂直于围岩面插入,端头露出10厘米。
喷射很凝土厚度12cm。
仰拱:厚度50cm,小边墙高出仰拱填充面15公分,仰拱填充厚度:中心水沟处139.5cm。
详见附图:仰拱接茬筋采用φ16的钢筋,间距50公分,露出35cm,端头环向一排,小边墙纵向两排。
环向使用橡胶止水带,埋设于仰拱中间位置,露出15公分;纵向使用钢边止水带,埋设在小边墙两排钢筋中间位置,露出15公分,一定要直。
在端头位置橡胶止水带与钢边止水带必须紧贴在一起。
钢边止水带内侧5公分处压止水条的槽。
仰拱要有接地钢筋。
仰拱填充端头一排间距50公分φ16的接茬钢筋,埋设φ100的PVC排水管。
中心水沟:一次浇筑宽度为60公分,深度为120公分,需留有水沟盖板槽,分两次浇筑时宽度为控制在100~110公分,高度130公分。
二衬:厚度40公分,端头环向一排φ16的接茬钢筋,间距50公分露出35公分。
二衬无纺布、防水板的铺设搭接15cm以上,热熔焊点呈梅花形布置,拱部焊点环、纵向间距控制在50~80cm,边墙焊点环、纵向间距控制在80~110cm,且无纺布与防水板错开1/3幅。
每版二衬纵向采用φ80的盲管、环向采用φ50的盲管,再端头处一并接出。
环向使用背贴式止水带、止水条和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紧贴防水板,15公分,橡胶止水带埋设于二衬中部,露出15公分,止水条露出40公分即可。
每板二衬都有接地钢筋,顶部都要预留注浆孔。
每4板二衬埋设一个接地端子。
Ⅳ级围岩:上台阶:I18或格栅钢架,间距1.2m(根据设计及变更要求变化),钢架脚要垫I28的槽钢,连接筋采用φ22的螺纹钢每一米一根,钢架端头许露出20cm搭接长度,锁脚锚杆使用φ22的螺纹钢4根,每根4米,斜下方45度角打入围岩;φ6钢筋网,网格尺寸20cm*20cm,(及每两榀钢架施作一次),小导管入岩要向上有斜度,锚杆使用φ25中空锚杆,长度3.5米,每延米12~13根,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2m,梅花型布置,垂直于围岩面插入,端头露出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