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钠》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说课稿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结论,而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理论,现谈《钠》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是碱金属中的代表元素,而碱金属又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这一章被排在高中第一册的第二章,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钠的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钠这一节在高一化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以后学习卤素这章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使接下来学习卤素相对比较容易些。本节教材以实验为主,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知识,并重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章在复习初中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征以及碱的有关知识后,在章前言简单介绍了钠等称为碱金属的原因,再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导出钠的性质。
本节还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这种模式进行卤素等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题是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重点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钠的还原性及用途。
确立依据:学习元素知识有两条线:结构——性质——用途,性质——存在——制法。而元素知识的主要内容是性质: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所以抓住两条线的同时突出性质这一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把两条线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系统规律知识,使学生从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改被动的描述学习变为主动推理式的学习。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②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质就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密切联系旧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旧知识上得到知识的增长点,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方法
1、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2、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课安排了前提导入、导学达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前提导入
提出问题:①什么是碱
②什么是金属
③什么是碱金属
解释了什么是碱金属、碱金属元素包括Li、Na、K。
第二环节:导学达标
首先介绍碱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系统规律地学习碱金属这一族元素,也为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知识打好基础。通过结构决定性质,从钠的结构出发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决定了他的性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学习通过例表格。
(一)钠的物理性质
(二)钠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启发性教学。
(实验2—3):解释了钠能与水反应的同时也解释了钠的一些物理性质,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钠的物理性质。
(实验2—4):解释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这个实验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请学生用双线桥法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2):讲解钠的又一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氧气的反应。同时解释不能用手去拿金属钠的原因是手有汗水。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钠的存在和用途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自己总结选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附加实验]:Na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知识举一反三。能够联系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结构
性质
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一个电子决定了性质:强还原性决定了用途:作还原剂制取某些金属单质,因为强还原性,所以一般以化合态存在。培养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总结分析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书本31页第四、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