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凝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松→分散缩孔 →
3、比重偏折
防止办法:1)增大冷却速度。 2)加入第三组元,凝固时首先析出比重与液相相近的高熔点相, 利用其树枝晶阻止偏折相的沉浮。
(二)夹杂与气孔
夹杂 外来夹杂
初生夹杂→从液相中折出
内生夹杂
二次夹杂→在凝固过程或凝固及形成的
折出型
气孔 气体折出而形成的孔洞
反应型
(三)缩孔与疏松
集中缩孔
缩管
缩穴(缩孔) 一般疏松 中心疏松
金属小-长大快 非金属大-长大慢
二 、初晶组织的形貌
金属型初晶-树树状→
典型的树树状 孤立的卵形
非金属初晶-多面体
三、共晶组织的形成机制
领先相
先共晶相 结晶速度快的那一相
四、共晶合金液固界面形貌
• 共晶体成分与液相相同,S-L界面不产生溶质富集。 • 两相分别考虑,则稍有富集与贫化。 • 第三组无存在时,可能产生微小的成分过冷区,界面为胞 状。
液相部分混合
C S = C 0 [1 − (1 − k e ) exp
( − ke x / L )
]
k0=0.1
§5-2 成分过冷
一、温度梯度
二、成分过冷
• 界面前沿液体中溶质分布发生变化,引起凝固温度的改变。 • 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 温度 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
二、影响铸锭组织的因素 1、机械振动 2、金属液体的流动 3、锭模的冷却能力 4、孕育处理
三、铸锭的宏观缺陷
(一)宏观偏折
1、正常偏折: 整个铸锭范围内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2、反偏折 反偏折: 反偏折 原因: 内部溶质富集的液体倒流。 当柱状纵深发展,两侧的枝晶可能局部重熔, 同时早期凝固部分发生收宿,造成柱状晶之间的空隙 和负压,从而使内部溶质浓度较易的液体沿柱间隙向 表面回流。
CuAl3-Al片层状共晶
MnSb-Sb共晶
Al-Si共晶
• 金属-金属型 • 金属-非金属型 • 非金属-非金属型
金属-金属型共晶体,具体形貌决定于两个因素 1) 组成相的体积分数
当
α % < 27.6%
共晶体为捧状, 反之为层片状
2) 两相界面的单位面积界面能
如果给定晶面与界面平行时,单位面积界面能可以达到最小值
五、亚共晶合金铸件成分分布
1)S-L界面为平面状:出现单一共晶区 2)S-L界面为树枝状 :枝晶间形成共晶组织
3)有些本来只有匀晶转变,由于溶质的重新 分布,可能出现单一共晶区或枝晶
§5-4 金属铸锭的宏观组织
一、铸锭三区及其形成机制
三区:1)表面细晶区 2)次表面的柱状晶区 3)心部的等轴晶区百度文库
假定相图液相线为直线
TL = TA − mC L
TL = T A − mC 0 [1 + (1 − K 0 ) / k 0 exp(− RX / D)]
dTL R = mC 0 (1 − k 0 ) / k 0 exp(− RX / D) dx D
界面处, X=0
dTL R Gc = = mC0 [(1 − k 0 ) / k 0 ] dx D
当G<Gc时才会出现成分过冷
G
mC0 1 − k0 < R D k0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 m、R、D、K0 • 液相线越陡(|m|↑)、R↑、D↓,越容易出现成分 过冷 • Ko<1时,Ko↓、Gc↑、Ko>1,Ro↑、Gc↑ • 即液相线与固相线斜率差越大,越容易出现成分 过冷
三、成分过冷时单相合金液固界面形貌的影 响
六、区域熔炼
假设液相完全混合
C S ⋅ dx + (C L + dC L ) ⋅ L = C L ⋅ L + C 0 ⋅ dx
将上式整理
L ⋅ dC L dx =
积分并整理
(C 0 − K 0 C L )
C S = C 0 [1 − (1 − k 0 ) exp ( − k0 x / L ) ]
二元合金中加入第三组元,会影响共晶组织的形态
• Al-CuAl2 共晶合金,杂质 → 层片状 → 呈扇形变化→ 树枝状 • Al-Si合金,加入Na盐,Si细化,且分技增加。 • Fe-C合金加入小量镁、稀土,其片状石墨发生球化,称 为变质处理。
金属-非金属型共晶常具有复杂形态
原因: 1)非金属长大时,强烈的各向异性。 2)金属相和非金属粗长大时的动态过冷度有明显的差异
三、液相完全混合时的溶质分布
ko<1,S-L界面为平面,完全混合 在界面处,(Cs)i=ko(CL) i
(C S ) i = k 0 C 0 (1 − g ) k0 −1
x K 0 −1 ∴ (C S ) i = k 0 C 0 (1 − ) L
x (C L ) i = C 0 (1 − ) K 0 −1 L
第九章 合金凝固及铸件组织
§9-1 合金在铸型中凝固时溶质的重新分布 一、合金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的平衡成分
匀晶转变的合金凝固特点: 1) 不同成分的液体,凝固温度不同。 2) 液相、固相成分不同,溶质原子将在S-L之间迁 移(重新分配)
CS k0 = CL
Ko:平衡分配系数,反映原子重新分配能力。
当界面前沿的液体处于正温度梯度下: 1)若G>Gc,无成分过冷,界面为平面状 2)若G<Gc,较多,成分过冷较大→界面为树枝状 3)若G略于Gc,成分过冷区较小→界面为胞状
若成分过冷区增大,胞端部形状将变得不规则,形 成胞状树枝晶
§9-3 共晶和初晶组织形貌
一、共晶组织形貌
层片状、捧状(条状,纤维状)、球状(短捧状)、针片状,螺旋状等
二、液固界面的局部平衡
液固界面却可认为是一直保持局部平衡(符合相图) 界面前沿的液相溶质浓度(CL)i ; 面前沿的固相溶质浓度(CS)i ; 则(Cs)i=Ko(CS) i ko<1 a)剩余液体成分完全均匀→ 完全混合 b)大体体积液体与前沿少量液体始终存在差异, 无对流,无扩散 → 完全不混合 c)介与上述两者之间→部分混合
四、液相完全不混合时的溶质分布
五、液相部分混合时的溶质分布
k0 ke = − k 0 + (1 − k 0 ) e Rδ / D
x K e −1 C S = k e C 0 (1 − ) L
1)当凝固速度很快时,R很大,ke=1,液相 上基本完全不混合 2)当凝固速度很漫时,R很小, ke≈ko,液相接近完全混合 部分混合的情况下,铸锭成分不均匀程度 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