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 为其提供包括贷款、储蓄、支付结算、保险和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导致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普惠金融的问题出发, 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 以期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员工队伍大多来自于城市, 缺乏对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乡村风土等方面的了解, 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节。
一些员工对于农村的信贷需求、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等并不了解, 这导致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不完善。
2.产品创新不足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大多受限于传统的金融产品, 缺乏创新, 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比如, 在农村, 劳务季节性性明显, 传统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农民的短期资金需求, 落实贷款难度大, 满足不了农民的真实需求。
3.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 过于看重拓展市场, 在风险管控方面较为疏忽, 从而容易造成坏账率的上升, 进而影响到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严重, 对于某些拥有土地、房产等财产的农民来说, 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权益, 也不了解金融产品, 这就需要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5.监管政策不够完善目前针对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 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规约束, 这容易造成不良竞争, 金融乱象。
二、对策建议1.深化人员培训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使他们深入到农村实地, 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理解农民的需求, 提高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认识。
同时, 也需要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增强其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2.加强产品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需要大力加强对产品的创新, 推出更多满足农村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成为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村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具体阐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
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仍然较窄,仅覆盖了部分地区和少数农户,多数农民还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对策一: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
应通过建立金融机构和服务点的缩进制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点的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以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问题二:农民金融意识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对金融的认识和利用意识较低,不愿意主动利用金融服务,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顺利。
对策二: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民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认识和利用意识。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针对农民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问题三:融资难融资贵。
目前,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农村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对策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低息贷款和贷款担保等方式,解决农村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农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度,降低融资成本。
问题四:风险管控不到位。
农村普惠金融业务涉及面广,风险较高,但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贷款违约等情况。
对策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普惠金融风险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
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民金融意识较低、融资难融资贵和风险管控不到位等。
应通过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向农民和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形式。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难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等。
有必要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本文将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一)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农村金融机构稀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不健全,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
(二)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有限,且大多数为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农村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目前,农村金融产品普遍存在风险控制能力弱、利率水平高等问题。
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策略(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引导各金融机构进军农村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
(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人才培训水平,引进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三)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控制风险,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的审查力度,提高农村金融业务的质量。
(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不同农民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普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不足,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金融资源匮乏的问题,导致了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普惠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不足,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村居民,导致很多人无法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不足,一些普惠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导致了一些不良贷款的增加,影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和稳定。
1. 金融产品单一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产品仍然较为单一,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对农村地区的其他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地区在农业、畜牧、渔业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小额贷款,还包括保险、财务咨询和支付结算等多方面的需求。
当前的普惠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这也成为了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全面金融服务的一个主要原因。
2.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普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和网点数量有限,导致了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仍然不足,很多地方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差,很多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普惠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却不足,由此导致了一些农村居民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金融服务。
一些农村居民在借款、储蓄、理财等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这也成为了制约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4. 风险管控不到位普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成为了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其中存在着不少风险因素,而一些普惠金融机构在风险管控方面并不到位,导致了一些不良贷款的增加,影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和稳定。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农村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基地,而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
农村普惠金融通过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和效益。
农村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金融服务,农民可以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收入水平。
金融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经济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农村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民融入现代金融体系。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村普惠金融可以让农民更好地融入现代金融体系,享受金融便利带来的好处,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和金融市场参与能力。
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相关策略,旨在通过分析农村金融现状,挖掘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来说,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揭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不平衡,为进一步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奠定基础;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民信贷难、金融知识普及不足等,分析其根源和影响,为后续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对不同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以加速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步伐;探讨政府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支持措施和作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探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并为未来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一、金融机构覆盖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资金小额贷款公司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采取相关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1. 融资难题农村大多数居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要生计来源,然而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财务状况不明、缺乏抵押品等原因,很难从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这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限,农民的生产意愿受到影响。
2. 金融知识匮乏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要低很多,很多农村居民甚至都不了解金融工具的基本使用。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金融市场上难以参与,也增加了金融诈骗的风险。
3. 金融服务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覆盖率相对较低,很多地方甚至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点。
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金融服务,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金融的便利。
4. 风险防范不足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相对较弱,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经常发生一些金融诈骗和金融乱象,给农村居民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1.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增加服务点、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 增加贷款偏好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贷款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3. 完善金融法规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金融法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杜绝金融乱象的发生,确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4. 加强金融宣传教育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管理能力,避免出现金融诈骗等问题。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其目的是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服务覆盖范围不足目前,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的设立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2.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农村普惠金融的产品种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居民往往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而现有的产品创新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3.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容易受到农村居民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其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较难评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控制风险。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服务成本2. 加大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对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开展产品创新。
3.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了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对农村居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教育,提升其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降低违约风险。
4. 加强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机构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金融机构可以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农村贷款业务;可以与电商企业合作,开展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农村移动支付业务等,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正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农村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1. 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普惠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及以上城市,并且大部分金融资源都流向了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的支持,农村居民在创业、农业生产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这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 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在目前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中,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只提供基本的贷款、储蓄等服务,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
这给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 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地域落后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普遍较低,服务质量无法与城市地区相媲美。
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和高效的管理体系,导致其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金融资源浪费和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4. 风险控制不到位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村普惠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尤其是一些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控制不到位,导致了一些不良债权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行业的不健康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而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将是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完善金融机构布局针对农村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引导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
可以提高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其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供给,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普惠金融是指为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它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一些信用状况较差的人群,普惠金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他们的信用难题,帮助他们融入金融体系,提高他们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获得感。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并不广,许多农民还不能便利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网点和服务站点相对较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在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大多数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是面向城市人群设计的,对农民的需求并不能够满足。
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更加需要一些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对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
(三)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有限,这就导致了农民在金融领域的获得感较低,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能够为他们所接受和运用。
二、对策研究(一)加大金融服务的普及力度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可以加大金融服务的普及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网点和服务站点,以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比如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三)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针对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可以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加强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获得感。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理念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农村金融服务中。
普惠金融根据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利用科技手段和金融产品,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种新型金融模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
一、融资难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财务状况不好,因此很难得到多方面的融资支持。
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融资需求较大的农村群体,更是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这种融资难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该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的贷款额度,增加对农村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的优惠利率,开展农民金融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等,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在很多金融产品已经具备了智能化、便捷化的特点,但农村群体对于这些金融产品的了解率并不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为严重。
基于此,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农村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出一系列简单易懂、富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在产品设计上更加人性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
三、金融产品匮乏现有的金融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居民而不是农村人口,这造成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市场的开拓,针对农村需求开发更具特色、更加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
例如,应该推出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题的金融产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数据积累不足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并没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导致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农村经济的相关数据,并从中探索农村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村群体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金融服务。
总之,普惠金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新趋势,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是指银行、合作社等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民、农村居民和小微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融资、储蓄、支付和保险等金融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这种金融业务势必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成为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1.信用风险农村普惠金融的客户主要是农民和小微企业,他们的信用状况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一些客户因生产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导致银行资产损失。
2.市场风险农村经济受自然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贷款项目的风险增加。
3.操作风险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操作失误、系统故障、人为犯错误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业务中断和损失。
4.政策风险农村普惠金融受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政策调整可能对金融机构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增加风险。
二、农村普惠金融风险控制的对策1.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使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业务过程中,确保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
2.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针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客户征信系统,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和监控,制定科学的贷款额度和期限,严格控制贷款利率,提高贷款违约成本,降低信用风险。
3. 多元化经营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力度,拓展业务范围,多元化经营,降低市场风险。
可以通过开发金融衍生品等方式进行风险对冲,降低市场风险。
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对内部操作和人员的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5. 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国家金融政策的动向,及时调整自身业务,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减少政策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在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普惠金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普及程度。
本文将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目前,我国的普惠金融服务仍未能覆盖到所有地区和群体。
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相对落后。
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也难以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这导致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不广。
2. 金融产品设计不够符合实际需求在我国,普惠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并不够符合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
一些金融产品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操作,导致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性不足。
许多金融产品的利率和费用也较高,使得一些群众难以承担这些成本,降低了普惠金融的可及性。
3.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机制相对不健全。
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持,一些普惠金融机构在风险把控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这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也使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影响。
4. 监管制度有待完善在我国,普惠金融的监管制度相对薄弱,监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些普惠金融机构存在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但由于监管缺位,这些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需要加强监管制度建设,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投入,支持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可及性。
为了提高普惠金融产品的普及性和可及性,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普惠金融客户需求的调研,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二是降低普惠金融产品的利率和费用,提高其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为了提升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二是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升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逐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普惠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如何有效地控制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农村普惠金融中最为普遍的风险之一。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出现。
为了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借款人的调查和评估,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及时发现并解决信贷风险。
2. 多样化的还款方式。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还款方式,如按月还款、按季度还款等,降低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提高还款的可持续性。
3. 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将一定比例的贷款收入用于储备,以应对贷款违约等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经营。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可能面临的损失。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做好风险预警。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市场风险,降低损失。
2. 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将资金投向不同的投资标的,分散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3. 强化信息披露。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的信心,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各项业务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因为内部失误导致的风险发生。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也在不断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1.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金融服务供给存在一定不足的现象。
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广,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难以享受到金融服务。
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支持程度不足,导致农民难以获得贷款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较为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业、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了解不够深入,缺乏适合农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农村金融的普惠性不足。
3. 金融技术水平落后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缺乏先进的金融科技支持,也使得农村金融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受到限制。
4.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把控不足。
由于农村普惠金融对象多为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风险和还款风险较大,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更为重要。
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支持力度,鼓励并引导金融机构进入更广泛的农村地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帮助农民获得合理的贷款资金支持。
2. 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对技术水平的投入,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普惠性。
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更适合农村的金融服务模式。
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把控。
可以通过加强信用评估、推动风险分散等手段,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和还款风险。
三、结语农村普惠金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指的是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发展模式,旨在解决农村居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帮助农村居民克服贫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策略加以解决。
农村普惠金融存在服务难题。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金融机构普遍倾向于在城市开设服务网点,导致农村居民无法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二是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范围。
农村普惠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居民难以准确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提供更为简化、透明的金融产品,降低农村居民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
农村普惠金融存在风险控制问题。
农村经济相对不稳定,农户收入波动较大,导致农村普惠金融的风险较高。
为应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有效控制借贷风险;二是制定合理的贷款政策,给予农村居民适当贷款额度,同时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管。
农村普惠金融存在贷款利率过高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较弱,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往往采取较高的贷款利率;由于农村居民多为小微企业主,缺乏信用背景,难以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信用记录;二是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对农村居民的贷款利率,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降低资金成本。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也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促进农村居民融入全面发展的金融体系,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等。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
农村普惠金融应注重开发适合农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业贷款、小额信贷、保险等,以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和风险保障需求。
2. 金融服务机构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相对较少,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
需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3. 技术和信息不足: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技术和信息的匮乏成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障碍。
农村普惠金融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4. 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服务态度不好、办事效率低等方面。
为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质量,需要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1. 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通过减少进入门槛、提高激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2. 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采用差异化定价、灵活的还款方式等方式,提高金融产品的适应性。
3. 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支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4. 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通过制定相关培训课程和规范操作流程,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改善金融服务质量。
5. 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控制风险。
可以推出保险等风险保障产品,提供对农民的风险保障。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大投入、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1.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较弱,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较少,服务网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不足和不完善。
2.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以贷款业务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4.缺乏农村金融人才。
农村地区的金融人才相对紧缺,金融从业人员的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对策研究2.拓展普惠金融产品种类。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推出多样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如储蓄、保险、理财等,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模式,提高产品的普惠性和适用性。
3.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加大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普惠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投入,拓展服务覆盖面,确保每个农村地区都能够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4.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人才培训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设立农村金融人才培训基地,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以满足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结语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大对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研究,以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普惠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其生产、生活和经营需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 金融资源不足: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 金融产品单一:农村普惠金融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3. 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分布不均,覆盖面窄,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无法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4. 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居民的信用状况难以评估,缺乏有效的信用体系,导致金融机构难以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5.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部风险的影响,无法有效应对金融市场变化。
二、对策1. 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资源投入,增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供给水平。
2. 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调研,推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多样化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3. 加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5. 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提高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自身努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普惠金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农民不同的金融需求。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不足。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导致利率水平偏高,让农民感受不到金融便利。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农村金融普惠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达到实现农村金融普惠的目标。
通过研究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农村金融政策建议,引领和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全面理解和有效应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策略探讨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还可以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借鉴和经验,促进农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及策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实施,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1.金融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金融资源相对不足。
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偏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匮乏;老百姓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
2.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民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较高、效益不明显,难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进入农村金融服务行业。
3.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类型单一,并未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足。
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进行金融投资和储蓄。
4.风险控制不到位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艰难险阻、风险大等特点,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控制风险。
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金融机构主任购买高风险的金融资产,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5.农村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农村居民金融意识薄弱,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金融管理和投资知识,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
农村金融服务教育普及程度不高,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二、对策建议1.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投入,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量。
2.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还需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普惠金融的内涵普惠金融是联合国于2005年“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概念,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大力推行。
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实际上就是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
只有让每个人都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才有机会参与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在服务对象方面,贫困和低收入客户是这一金融体系的核心,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决定着金融体系各个方面的行动。
最后,普惠金融是以较低的价格而不是免费提供金融服务。
本质上,普惠金融是以较低的门槛将那些被排除在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人纳入金融服务体系之内,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资金的转移,而是要让所有人都享受到实惠的、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2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缺乏资金支持去发展生产,而传统金融体系又把他们排除在外,使他们无法摆脱贫困。
通过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向他们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能够使贫困者进行生产性投资,这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基本途径。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平等的享有充分的金融服务的权利。
除此之外,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医疗公平等,从而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
与正规的金融机构形成完备的体系相比,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还广泛存在着以自由借贷等为主要形式的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使我国的金融服务区域实现了广覆盖。
但是,我国在2012年末还有1696个乡镇还没有金融机构,事实上,在我国实现每一个区域都有金融机构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4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村居民将自己拥有的资金存入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却因为自己本身盈利第一的商业特性和农业生产的特性,不愿意将资金贷给农民,这使得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其次,作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农民,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教育,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这就加大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难度。
再次,普惠金融由于其目标客户是农村中的低收入者甚至是贫困群体,他们一般没有抵押贷款的能力,也无人替他们担保,这就使农村普惠金融业务的不良贷款率较高,导致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大大提升。
最后,我国涉及农村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现有的金融法规都是针对城市出台的,农村金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和保护。
5 完善我国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对策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找准自身发展定位,适当调低市场准入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内部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培训力度。
其次,要增强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它们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如果要提高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逐步推行小组联保机制以降低贷款风险,一方面可以起到代替抵押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贫困农户之间相互担保,让他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高还款率,降低贷款风险。
第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业务管理系统,获取相关信息,降低网络风险。
第三,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只有采取商业化的运作,遵循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才能逐渐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使自己的经营收入足以负担自己的经营成本,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加大农村地区微型金融的立法力度;二是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加快制定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三是,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地区。
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农村新型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上的优惠,使他们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进一步放开对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控制。
6 结语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措施。
相信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增强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措施,一定可以使我国农村的金融得到良好的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我国金融体系得到完善。
1 inclusive financial connotationInclusive Finance is a concept propo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05, whe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world bank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The basic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can be effectively and fully capable of providing services to all social classes and groups. In fact, all of the people are able to enjoy more financial services, to better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ts connota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inclusive finance is a concept. Only let everyone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financial servic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Secondly, in terms of services, poor and low-income customers is the cor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ir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determines the actions of all aspect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Finally, inclusive finance is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at a lower price rather than free. Essentially, financial inclusion is to lower the threshold of the excluded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ncluded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it is not a purely financial transfer, but to let everyone enjoy the affordable and sustainable financial services.2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Rural finance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rural economy,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rural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Poor people in rural areas lack of fund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system and put them out, so that they can not get rid of poverty. It is the basic way to help them get rid of poverty by developing Inclusive Finance, providing them with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nabling the poor to make productive investments. The basic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is to enable the poor population in rural areas to obtain equal access to adequate financial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can also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health care and so on, so as to promote the whole society to be fair,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3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formed a rural financial system, 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compared to in China'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still widely exists to lend freely and so on as the main form of informal finance, non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which makes our country's financial service area achieved wide coverage. However, our country in the end of 2012 there are 1696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n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fact, in our country to achieve each region has the goa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also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iculty.4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rural areas of ChinaFirst of all, rural residents will own the funds deposited in th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earnings for the first commercial properti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o not want to loan funds to farmers, which makes the urban and rural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getting bigger. Secondly, as the main body of rural financial demand, the lack of relevant financial knowledge education, financial awareness and credit awareness is relatively weak, which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Again, financial inclusion due to its target customers are in the rural areas of low-income and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y are generally not mortgage, also no one for their security, which makes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Business non-performing loan rate is higher, resulting in the inclusive rural financial machine structure greatly increased the risk of loans. Finall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existing finan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aimed at the city, rural finance has no special legal norms and protection.5 perfect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rural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First of all, to establish a multi-level rural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identify their ow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ppropriate to reduce market access standards; increase publicity efforts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increased training efforts to regulat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of rural fund mutual cooperatives training efforts. Secondly, to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clus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s mainly determined in their risk management level. Therefore, if you want to improve their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ir risk management. First,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lending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ans, can have to mortgage instead of the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can make poor farmers mutual guarantee, so that their mutual supervision, help each other, improve the repayment rate, reduce the risk of the loan. Second,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brings great risks to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 can make use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stablish inform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reduce network risk. Third, inclusiv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ly take commercial operation, follow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principles, in order to gradually get rid of dependence on government subsidies, make their own operating income to the burden of their operating costs,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ll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