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梅诗
花草树木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其中梅兰竹菊不仅在诗词中常见,也是国画创作中惯用的素材,被大家尊称为四君子。今天,老街就简单聊一聊四君子之一的梅花。
一说起梅花历朝历代的咏梅诗,估计每个人都能吟诵几句,不用费力去想就可脱口而出:驿外断桥边、疏影横斜水清浅、寒梅著花未、她在从中笑......
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开始出现大量的咏梅诗,后来有很多诗人酷爱咏梅,我们能看到不少诗人有动辄百首的组诗。老街随便挑几首不同年代的咏梅佳作,一起看看哪一首咏梅诗最好?是否值得代表梅花与其他花草一争高低呢?
一、南北朝咏梅诗格律诗的雏形
《梅花落》(乐府诗集)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
这首诗来自于《乐府诗集》,这本书记录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的精华作品。从这首诗的体式来看,五言八句,讲究平仄四声,应该是南北朝齐永明以后不标准的格律诗。
看了这首诗,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王安石的《梅花》正是从此诗中化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怪不得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说: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北宋的黄庭坚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另有一首陈叔宝的《梅花落》值得注意,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
春砌落芳梅,飘零上凤台。拂妆疑粉散,逐溜似萍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佳人早插髻,试立且裴徊。
在南北朝后期已经有了大量的格律诗,不过这些诗中”失黏“现象比比皆是,像陈叔宝这种标准的五言律极为少见。注:佳人早插髻,三仄尾在唐格律诗中也是常见的变格。从《题破山寺后禅院》说起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二、唐朝的咏梅诗
初唐诗人卢照邻把一首咏梅小诗写出了盛唐的气象,《横吹曲辞梅花落》: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这首初唐五律仍旧有失黏现象,2、3句,6、7句两处失黏,这是初唐格律诗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到盛唐时,李白、韦应物的近体诗也偶有失黏的情况。
梅花落是乐府古题,属乐府横吹曲调,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别名《落梅》、《落梅花》等。因此很多有”梅“这个字的诗词,其实写的是吹笛而不是写梅花,例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古诗中梅和雪的意象常常一起出现相互衬托,如唐代张谓七绝诗《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同是雪和梅,杜甫的咏梅诗就沉郁深刻得多,诗中不仅仅咏梅,而是借咏梅暗藏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三、宋朝的咏梅佳作暗香疏影的故事
说起咏梅诗一定不能漏了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其中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了前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将竹影、桂香改为了疏影、暗香,这两个词语后来被南宋骚雅词派代表人物姜夔所用,姜夔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两首著名的咏梅词:暗香、疏影。
第一首《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第二首《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这两首词都押入声韵,第二首还好,这几个入声字韵脚今天韵母还相似:宿、独、屋等;第一首用普通话读起来有点奇怪:摘、笔、得,就不太押韵。
这是姜夔咏物词最好的作品,写出了梅花的姿态与精神,同时又内含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忧虑。据姜夔自己序言所记,他去拜访范成大(晚号石湖居士)的时候写了这两首曲子: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范成大读后击节赞赏,一兴奋就把自己的一个歌女小红赠给姜夔。今天的人创作歌曲最多得个稿费,白石道人却得了一个美女,怪不得词是宋朝一代之文学。这一趟打秋风收获满满,得意的姜白石携小红归湖州,大雪之中过垂虹桥写了一首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陆游也喜欢林逋的疏影,不过这里用的是幽香而不是暗香。《再赋梅花》:
老来爱酒剩狂颠,况复梅花到眼边。不怕幽香妨静观,正须疏影伴癯仙。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此去西湖八千里,破愁一笑得无缘。
陆游以梅为题的诗至少有200多首,寻梅、探梅、观梅、折梅......众多的咏梅诗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这两首,一首是《梅花绝句六首其三》: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另一首是脍炙人口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就与众不同了,明写梅花,暗写是个人的怀抱,和姜夔的《暗香》《疏影》类似。但是这首词意境不同于姜夔的幽独与哀怨,而有一种孤高自洁的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使是零落成尘,依然有暗香留下,精神永存。
多少年以后,这种精神在另一首词中又得到了升华,知道是谁的作品吧?《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时的梅花,通篇展现一种坚强向上的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诗人也不再写梅花”辗作尘“的落寞,在历经了飞雪和百丈冰的艰苦岁月以后,留在大家脑海中永远是美丽而坚强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评价苏轼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即此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