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

升降散擦浴用于外感高热降温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江苏南京(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诸全爱朱宁利

【摘要】目的观察升降散擦浴对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外感高热患者分为高热组和中高热组各66例,两组均予以升降散擦浴,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擦浴总有效率、擦浴后0.5h、1h、2h 的体温变化,其它治疗无差异。结果高热组降温效果高于中高热组。结论升降散擦浴对外感高热患者降温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外感高热升降散擦浴

外感高热是在卫外功能减弱的基础上,因起居不当、寒湿失调、过度劳累、气候突变等诱因,引起外邪侵袭、卫表被郁、肺气失宣。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痛或鼻塞、流涕、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外感发热在临床中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类似的症状。根据卫气营血辩证,凡因外感邪毒所致,以体温升高,初起恶寒、口渴、脉数等为临床主要特征者,均称外感高热证。我科自行研制的中药升降散,擦浴用于外感高热病人的降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0年8月门急诊的外感高热患者212例,符合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口温≥38.0℃。擦浴前须符合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及中医感冒风热犯表证标准;②血白细胞总数>3.5×109/L、<1

2.0×109/L;③年龄在16~78岁之间;

④病程在72h之内;其中男性70例,女性62例;体温在39.0℃-39.5℃患者35例,体温在39.5℃-40.0℃及40.0℃以上患者31例,体温在38.0℃-38.5℃患者40例,体温在38.5℃-39.0℃患者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见表1

1.2 擦浴方法两组均予升降散()擦浴,擦浴部位相同,选择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肘窝、腘窝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顺序为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擦拭中避开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3降温指标以擦浴后0.5h、1h、2h体温变化,患者证候积分变化。

1.4 疗效判断显效:治疗3天内体温正常,证候积分减少≥70%;进步:治疗3天内体温较以前正常,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治疗3天内体温未降或升高,证候积分减少<30%。

1.5 护理措施

(1)饮食:发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不宜多食油腻、辛辣之品,应平衡营养膳食,多给予易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青菜汤等,多吃水果,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多喝水,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出汗[1]。(2)休息:应特别重视患者的休息,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多卧床休息。注意室内通风,开窗换气,但避免对流风,以免复感外邪,加重病情。保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18-22℃左右。(3)皮肤护理: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衣被不可太厚,可用温毛巾擦试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4)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可促进食欲。(5)监测体温变化:擦浴后分别测0.5h、1h、2h体温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以观察降温效果。2结果

2.1两组退热疗效比较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平均体温下降情况(℃)见表3

3讨论

外感高热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的病证,以体温升高、恶寒、口渴、脉数为主要特征。长久以来,对于外感高热的治疗采取对症治疗以及静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病毒、支原体感染增多,应用抗炎药物常常无效,中医药在治疗外感高热方面的优势更加受到重视。我们用升降散擦浴,本观察表明,升降散擦浴可缩短发热期,尤其对于体温高于39℃以上的患者降温效果明显高于中、低热患者,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护理上可推广应用。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此之外,还要对病人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热病人的护理 般护理 1. 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 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30min 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

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 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10 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 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 ),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 测1 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

高热(整理)

高热 一、病因 (一)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二)长期高热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二、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三、鉴别 (一)感染性疾病 1. 败血症致病菌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由其一感染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及静脉进入血液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和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前者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热型多呈弛张热,以多形性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关节肿痛、心内膜炎及迁徒性化脓病灶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常为弛张热、间歇热或双峰热,可伴相对缓脉、坏死性皮疹、肝脾肿大及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可以不高。多次血培养及骨髓培养有助于致病菌的检出,通常认为最好的取血时间应当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及寒战高热出现时。鲎溶解物试验(LLT)阳性提示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存在,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者。 2. 结核病

(1)粟粒性肺结核可有高热、寒战、气促及全身中毒症状,胸片示弥漫性小结节影。 (2)浸润性肺结核可有发热、咳嗽、咳血痰,乏力、纳减、消瘦、盗汗,痰液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胸片示一侧或双侧上肺斑片或斑点状阴影,同时可有纤维化和钙化。 (3)肺外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结核、淋巴结结核、肾结核等。临床有全身中毒症状及相伴症状。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增高,可有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诊断性治疗有效。 3.伤寒起病缓慢,体温呈梯形上升,稽留型持续高热,伴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典型病例在病程1周末可有脾肿大及肝肿大。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培养分离出伤寒杆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伤寒的不典型病例增多,并发症增多且类型复杂,应予重视。 4.流行性出血热鼠类是传染源,春夏季和秋冬季可流行。临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发热期起病急骤,体温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热为多,伴有头痛、眼痛、眼眶痛、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颜面及眼眶区充血,上胸部潮红,腋下可见散在出血点。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数下降。胸片可出现弥漫性渗出性改变。 5. 疟疾夏秋季发病率高,高热前有明显寒战,体温可达40℃以上,伴大量出汗,可有脾肿大及贫血,血白细胞计数偏低。对于疑为疟疾的患者,如多次血涂片或骨髓涂片中始终未找到疟原虫,可试用氯喹作诊断性治疗。 6. 感染性心内膜炎原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瓣膜病者,或于心脏手术后,出现原因不明高热伴有全身乏力、进行性贫血及栓塞现象,体检于皮肤、黏膜、甲床等处可见出血点,心脏听诊出现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或伴有心律时常,需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反复作血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 7. 艾滋病(AIDS)高危人群如存在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者,应考虑艾滋病可能: (1) 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2) 全身淋巴结肿大; (3) 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4) 体重下降10%以上;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

临床治疗小儿发热多以外感、内伤两大类辨证论治。 外感者,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以驱邪为主要法则,邪去则热退。一般在发热时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不减,此为外感发热之特点; 内伤发热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不伴恶寒,若有恶寒则会得衣被而减,治疗当顾及阴、血、正气,即驱邪不忘扶正之意。 (一)外感发热 1 伤风发热:由外感风邪而引起。其症恶风,有汗,身热,轻咳流涕,舌苔白薄,脉象浮缓,法当祛风解表。方以杏苏饮、葱豉汤加减。药用苏叶、桑叶、杏仁、甘草、桔梗、陈皮、豆豉、生姜、连翘。 2 伤寒发热:由外感风寒而引起。其症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舌苔白薄,脉象浮紧。法当解表散寒。方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药用芥穗、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甘草、桔梗、生姜、葱白、白芷等。虚者加党参,高热者加柴胡。 3 风温发热:感受风温之邪而引起。其症发热,微恶风,不恶寒,轻咳,口渴自汗,舌质红,苔白薄黄,脉浮数。法当辛凉透表,发热甚者用辛凉重剂银翘散加减。药用芥穗、薄荷、甘草、桔梗、牛蒡子、豆豉、银花、连翘、黄芩、葱白、芦根。咽痛者加山豆根、干青果;低热而咳嗽重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甘草、桔梗、杏仁、豆豉、薄荷等。 4 伤暑发热:由于酷夏暑热所伤而引起。其症发热,头晕重,身困倦,口渴自汗,或汗不第二卷362出,舌质红,苔白滑,脉浮濡而数。法当清暑解表。方以新加香薷饮加减。药用香薷、藿香、炒扁豆、厚朴花、银花、连翘、黄芩、滑石、甘草。表虚者加南沙参;呕吐者加陈皮、姜半夏、川黄连;腹泻者加白术、茯苓、焦三仙等。 5 伤营发热:由于温热病由气分入营血所致。其症发热,烦渴喜饮,不恶寒,有汗,时有谵语,精神倦怠,目喜闭不开,舌质红绛,苔光少,脉细数无力。法当清热滋阴和营血。方以清营汤加减。药用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川黄连、银花、连翘、丹皮、南沙参、鲜菖蒲、鲜荷叶、西瓜衣等。 6 湿温发热:由于湿温之邪不能发越于外所致。其症发热或发热午后较高,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不饥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细滑而濡数,法当辛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方以三仁汤加减。药用杏仁、白蔻仁、生薏仁、滑石、竹叶、姜半夏、通草、黄芩、厚朴花、大豆黄卷、连翘等。 7 黄疸发热:由湿热郁于肝胆所致。其症发热无汗,头晕,恶心呕吐,纳差,大便白,小便深黄不利,面目及一身发黄,舌苔黄或腻,脉浮滑而数。法当清热利湿退黄。方以茵陈蒿汤、四苓散加味。药用茵陈、炒栀子、黄芩、生大黄、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车前子、藿香、板蓝根、焦三仙等。

中医内科学-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 病名:古代文献常称为“发热”、“寒热”、“壮热”、“大热”、“身灼热”等。 定义:凡卒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客于肌腠,正邪交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者即称外感高热。 临床特点: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面赤、烦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主要表现。体温持续升高或稽留不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症。 范围:外感高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疾病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状,在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伤寒病三阳证,以及内伤杂病中,均可出现此症,不过以温病各阶段最为常见。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等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非感染性疾病的高热,亦可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病因:系触感六淫(主要为火热、暑邪)或疫毒之邪。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而发热,或因热、毒充斥体内而高热,所谓“阳胜则热”。 西医认为,发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外感高热,主要见于: ①急性感染性发热:包括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及寄生虫感染,临床上最为常见。 ②非感染性发热:(外感高热?部分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如风湿热、药热、热射病等,由于变态反应,或物理性、化学性损害而引起。发病机制:体温的维持比较恒定。通过产热及散热之间的平衡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 内源性致热原:细菌、真菌、病毒、内毒素、原胆烷醇酮、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于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产生内生性致热原。内生性致热原为一蛋白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点上移。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重新调节,由此发生冲动,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此外,发出的冲动经运动神经使平静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这样产热就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到新的调节点。内生性致热原如何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提高,可能与其使下丘脑PGEl及PGE2合成增加有关。 阿斯匹林等药物所以能使体温下降,因其可抑制PG的合成。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所以能使体温下降,因其可抑制PG的释放及抑制粒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可抑制免疫反应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减少,内生性致热原产生减少。一般情况下发热主要是散热功能减弱,而在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体温升高,则主要是产热增加。 产热==散热 内生性致热原→PGEl及PGE2合成增加(阿斯匹林可抑制PG的合成)→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点上移→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产热增加→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到新的调节点→发热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对外感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线索。 1.发病季节及地区春温、湿温、暑温、痢疾、疟疾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温发于春季,湿温发于雨湿季节,暑温发于夏至之后的夏季,而痢疾、疟疾以夏秋季为多见。又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均有严格的地区性。 2.伴随症状:外感高热,常伴有其他特别的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搞清病史,有利于病因诊断。例如发热而伴有肺系证候,伴有皮疹,伴有腹泻,伴有出血,伴有黄疸,伴有呕吐,伴有痞块,伴有关节肿大,伴有昏迷、惊厥等,均应考虑与各脏腑之间的联系。3.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史等,均可引起一些外感高热病证,注意询问,全面诊查,有利于及时确立诊断。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特点:(1)急性发热,热势可有波动,热型各不相同。(2)初起多有恶寒,伴有口渴和口渴不欲饮,脉数等症。2.发病特点:有感触疫毒、六淫、温邪之病史,并见其它外感之兼症。(1)发病急,一般在三天以内。(2)病程短,一般在两周以内。(3)传变迅速。(4)四季可见,随季节。地域、体质的不同各不相同。(5)有一定的传染性。 3.病因病机特点:(1)系外感邪毒内侵。(2)正邪交争,阴阳失衡,导致热盛急候。(3)易于伤阴耗气。易致昏谵,痉厥闭脱(神昏)等危候。 4.诱发因素:素体亏虚,饮食失节(不洁),节令寒暑失常,疫毒弥漫,突遇六淫之邪,皆可诱发外感而致高热。 5.热型 (1)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热势多在39℃以下,如表卫诸证,均常见此热型。 (2)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在39-40℃之间,甚至更高达数天至数用之久。一日之内,波动甚小,如气分高热、肺系邪热,热盛之暑热、湿热等。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如少阳病、疟疾等。

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6例

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6例 发表时间:2016-04-11T11:51:24.4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李兴堂[导读] 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儿科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急性发热或高热较为多见。 李兴堂 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儿科 810600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急性发热或高热较为多见,叶天士《幼科要略》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故小儿感邪之后易于化热,具有发病急、热势重,传变迅速特点,多出现表证、里证同时存在的情况,正确及时处理发热,是每位儿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之一,我科在临床中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治疗36例外感发热患儿中,男21例,女15例,最大12岁,最小3岁,平均6岁,病程最长7天,最短2天。 1.2 基本方药: 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如下:柴胡、黄芩、连翘、薄荷、白芍、当归、麦冬、白术、茯苓、山楂、神曲、甘草。随症加减:咽痛加牛蒡子,咳嗽加枇杷叶、前胡等,伴泻加猪苓等。 1.3服药方法: 每剂药加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20分钟,煎煮2次,每次取汁约50ml至100ml混合,分3至5次温服。 1.4 治疗标准: 服药3剂热退或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服药3剂发热不退为无效。 1.5 治疗结果: 治疗36例患儿中有效3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2 病例介绍: 患儿王某,男,4岁6个月,因发热、轻咳5天来我院就诊,家长述曾在当地卫生所就诊,给予对症处理及地塞米松静点治疗3天,疗效欠佳,患儿体温仍有波动,日轻夜重,最高体温达39.5度,故来我科要求中药治疗,述患儿自觉口渴,纳差不欲食,时有烦躁易怒,话多,小便短赤,查体:体温38.5度,呼吸平稳,咽部充血,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外感发热,给予逍遥散加减:柴胡6克、黄芩9克、白芍6克、白术9克、茯苓9克、山楂9克、神曲9克、连翘9克、当归6克,麦冬6克、薄荷3克(后下),甘草6克。服药2剂,体温恢复正常。 3 体会: 由于小儿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性,小儿或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饮食,皆易从热化,邪气从阳化热,从温化火,而出现高热,烦躁易怒,口渴,多动,话多,小便黄赤,小婴儿易激惹,甚至惊惕抽搐等肝郁火盛之象。同时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外感夹滞证候。逍遥散肝脾并治,为调和肝脾之名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邪透表,黄芩苦寒以清相火,一散一清,透表泄热,薄荷助柴胡以疏肝透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山楂、神曲健脾和胃,配合连翘清热解毒,透邪外出,麦冬养阴生津除烦,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具疏肝解郁、清解邪热、消食和胃之功效,《神仙济世良方》一书中述“治火何以独治肝经也?盖肝属木,木易生火,故治火者首治肝,肝火一散,而诸经之火俱散”。本方以逍遥散为主加减从肝论治小儿外感发热,临床应用药性平稳,未见明显异常反应,退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高热寒战诊断详述

高热寒战诊断详述 *导读:高热寒战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寒战多伴有高热,多为中枢行高热, 2.1 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2.2 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 2.3 虽然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 2.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2.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2.6 无感染证据,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或总数虽高,分类无变化。 2.7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2.8 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反复高热:体温反复达到39.1~40℃。高热(High Fever)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高热不退: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高热(High Fever)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肛温虽比腋温准确,但因种种原因常以腋温为准。若患者所测腋温的值长时间高达39.1~40℃称为高热不退。 高热:由于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及超高热。高热指体温超过39.1℃。 在患儿寒战时,应进行保温,尤其是四肢等末稍部位的保温,给予服用热饮料。在高热时,要及时降温,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惊厥。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高热寒战的诊断,高热寒战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高热寒战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浅析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析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7-12T13:50:33.4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作者:吴丽萍 [导读] 中药洗浴治疗结合全面性护理对治疗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桃山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1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退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洗浴治疗,3d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及疗效。结果 72h后,治疗组体温(36.6±0.5)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温(37.4±0.6),两组患者治疗72h 后体温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0.43%,治疗组有效率95.6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浴治疗结合全面性护理对治疗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护理心得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患儿临床上表现为面红、身热、舌红等一般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引发脏腑功能失调、胸痛、惊厥等严重病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外感发热主要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虽起效较快,但易反复且副作用大,本组研究通过将中药洗浴治疗结合全面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患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92例小儿外感发热患儿均来自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病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45个月;入院体温38.6~39.4℃。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46个月;入院体温38.7~39.4℃。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入院体温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院方通过与患儿家属进行协商,均在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菌消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洗浴治疗:取柴胡、苏叶、薄荷、荆芥各30g,煎制成约1000mL汤剂,兑入温水5000mL,水温37℃左右。每日洗浴1~2次,每次15~20min。3d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及疗效。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后1h、6h、12h、72h体温变化。 1.4疗效标准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痊愈:用药1~2d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显效:用药1~2d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明显下降;有效:用药2~3d内,临床症状减轻,体温下降0.5~1.5℃;无效:用药3d内,临床症状及体温均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其中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作处理,计数资料百分率(%)方式显示,通过均数±标准差( ±S)的方法显示计量资料,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比较 表1为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后72h对照组体温为37.4±0.6,治疗组体温为36.6±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表2为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有效率80.43%,治疗组有效率95.6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护理心得 3.1中药洗浴护理要点 患儿洗浴的水温不要过热,以37℃左右为宜;要注意洗浴过程中的保暖,洗浴完毕应尽快擦干皮肤,以免受寒;若患儿出现抽痉或脸色苍白现象,应立即停止洗浴。

寒战

寒战 文章目录*一、寒战的概述*二、寒战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寒战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寒战的危害*五、寒战的防治方法寒战的概述 1、定义寒战是极度的、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是一种阵发而剧烈的全身颤抖和牙齿打颤,通常是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引起体温急剧升高,常伴发热。某些疾病,如肺扼链球菌性肺炎,常仅引起寒战.其他疾病如疟疾,引起间歇性寒战及伴高热。某些疾病可见持续性寒战。持续约1小时,伴突发的高热。寒战还见于淋巴瘤、输血反应.以及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无发热的寒战是冷的一种正常反应。 2、症状部位全身。 3、症状科室其他科室、其他综合。 4、常见病因感冒,炭疽,感染性心内膜炎,军团病。 寒战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正常的打寒颤是因为机体在受到冷的刺激的情况下骨骼肌在应激性作用下的剧烈的短时间无法控制的收缩。骨骼肌在收缩的时候会消耗ATP产生热量。这样的话就起到了御寒的作用。

2、有疾病的寒战多见于发热,更多是高热,人体发高热的时候,机体的温度感受中枢调节失调,会对与外界的温度产生错误的感觉,所以感觉冷。 寒战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寒战的检查方法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MRI、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脑脊液寡克隆电泳分析、脑脊液动力学试验。 寒战多伴有高热,多为中枢行高热。 1.1、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 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1.2、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 1.3、虽然高热, 但中毒症状不明显, 不伴发抖。 1.4、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1.5、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1.6、无感染证据,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 或总数虽高, 分类无变化。 1.7、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龙梅玉

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龙梅玉 发表时间:2018-06-07T15:34:57.5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作者:龙梅玉[导读] 析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为小儿外感发热治疗提供依据。 龙梅玉 花垣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湖南花垣 4164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为小儿外感发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我门诊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药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83.33 %,P<0.05;观察组患儿的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可有效提高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是临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理想辅助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浴;外感发热;风热型;退热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th on the fever of infantile fever in children,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xogenous fever. Collected in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I at the records of exogenous fever outpatient children with 60 cas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0)conventional foundation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n = 30)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ted bath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ntifebrile effect,working time,antipyretic tim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acetaminophen was 96.67 % and 83.33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ffective time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febrile fever,and it is an ideal adjuvant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xogenous fever. [Key words] medicine bath;Exogenous fever;The wind heat type;defervescence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多是由于外感风邪所致,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1],风热型是最为常见的小儿外感发热证型,风热型外感发热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给患儿的家长造成一定的思想负担,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门诊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药浴进行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7 年3 月我门诊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儿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药浴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7 个月~5岁,平均年龄2.21±1.08 岁,体温38.3~40.2 ℃,平均体温38.91±0.83 ℃,病程4~72 h,平均病程19.35±5.59 h,对照组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2 例,年龄6 个月~5 岁,平均年龄2.17±1.12 岁,体温38.1~40.5 ℃,平均体温39.05±0.91 ℃,病程5~72 h,平均病程18.71±5.72 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儿科学》中外感发热诊断标准;②患儿中医证候均为风热型;③患儿体温≥ 38 ℃;④患儿年龄≥6 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疱疹性咽颊炎、支气管炎患儿;②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伴有严重肝、肾、循环系统疾病的患儿;③过敏体质患儿;④确诊为支原体或细菌感染患儿。 1.2 方法 1.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即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 岁以下患儿:60 mg/次,1 岁以上患儿:80 mg/次,体温≥38.5℃患儿,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给药剂量0.1 mL/(kg﹒次)[2]。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处方如下:青蒿 20 g、柴胡20 g、连翘20 g、薄荷20 g、荆芥20 g、川芎10 g、炒牛蒡子10 g,上述诸药均粉碎成直径为0.5 cm的粗颗粒,装袋备用,使用时,将药袋放入清水中煎煮,煮沸5 min,将药液滤出,加适量清水调配成每100 mL相当于2 g生药量的浓度,水温维持在38~40℃,每天洗浴1 次,每次洗浴15 min~25 min,药浴完成后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剂量同对照组。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起效时间、解热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退热效果评价,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48 h内,外感发热的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未出现回升[3];有效:患儿在接受48~72 h内,外感发热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未出现回升;无效:患儿接受治疗72 h后,外感发热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体温也未出现降低,甚者较治疗前升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退热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2012年6月急诊制订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要点 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主要症状:鼻和喉部有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二)症候诊断 1.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舌苔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

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等。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生甘草、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银花、桔梗、桑叶。 中成药:疏风解表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3.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二)中医外治法 1.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

发热与寒战产热

发热与寒战产热生理学作业 华西公卫预防2班 梁惠菁 2013151651014 一、为什么会发热? 1、什么是发热? 发热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口腔温度37.3度以上) 2、发生机制 A、外源性致热源发热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细菌、病毒、真菌、细菌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以下机制引起发热。 B、内源性致热源发热(白细胞致热源)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它们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以此使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C、非致热源性发热(与本课题无关,不作详述)

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二、为什么发热初期会出现寒战? 发热的临床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发热初期即体温上升期,机体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产热以升高体温,达到已改变的体温调定点。前面所述的致热原通过血流到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冲动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这时皮肤、内脏温度就会下降,从皮肤、内脏等冷觉感受器把兴奋传到下丘脑后部腹侧靠近第三脑室部位控制肌紧张的寒颤运动中枢,寒颤运动中枢发出信号通过脑干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骨骼肌张力增加,发生寒战。机体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不随意周期性收缩、竖毛肌收缩等体温升高方式,在临床上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等现象。

外感发热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 (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四)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恶寒、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二)头痛 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三)咳嗽、咳痰 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四)鼻塞、流涕 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2.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

2015年高热病人的健康教育

高热病人的健康教育 主讲袁霜 一、治疗指导 遵照医嘱,定时用药。在症状控制后的一段时间内,需巩固疗效,务必坚持治疗。 二、严密观察 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4次,必要时可重复再测,并作好记录。当体温高达39℃以上时,应给病人降温。 1、高热时先采用物理降温法(高热发抖或刚服过退热药病人不可冷敷或擦浴),用冷湿毛巾或冰冷湿毛巾敷于额部,同时用温水湿毛巾(或酒精加一半水)揉擦颈部,四肢自上而下擦至腋窝、腹股沟处,并反复揉擦直至皮肤发红,动作不宜过重,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2、疾病诊断明确,但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若出现大汗淋漓,则多饮糖盐水,更换内衣,以防着凉;如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和呼吸急促等症状,是虚脱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处理。 3、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4、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果汁及盐水为宜,必要时静脉输液。 5、保持室温于28-30℃,室内应空气流通,并定时进行空气

消毒。 6、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7、查明感染病灶。有明显传染倾向的感染,应做好隔离措施,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8、对持续高热者,应查血象及做血培养,同时注意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防止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发生。 9、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一切因素都应该避免,如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 10、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暖,预防继发感染。 11、注意营养摄入,适当户外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三、饮食护理 1、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 2、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鱼类、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 3、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 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C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 别的关系,体温可能 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 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 3C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 37. 6C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C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 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 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 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

从寒邪立论,多 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 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之说,对于确定脏腑病位,反 映温热病的发展趋势,了解各种温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决定治法方药,判断预后等,皆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外感发热范围广泛,内科杂病、伤寒三阳病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有此证,本节讨 论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其他方面的发热请参照《伤寒论》、《温病学》教材有 关内容。西医学中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并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而有发热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 外感发热的证候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由于各脏腑感邪性质和病情轻重程度、病位以及传变不同,其发热特点也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发热恶寒、但发热不恶寒、寒热往来、潮热 等。轻者热势不高,时间短暂,汗出而解;重者壮热持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抽搐惊厥,后 果严重。由于邪热疫毒较快由表入里,故临床上卫表证候出现时间短暂。再者热邪损伤津液,在发热同时表现口干烦渴等症。 本证起病急骤,多有 2 周左右的中度发热和高热,伴有与原发病相关病证,或心悸胸闷头昏,或咳喘胸痛痰多,或泄泻呕恶腹痛,或口渴尿多易饥乏力,或小便淋沥急痛,或斑疹黄

(word完整版)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热患者护理常规 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超过41℃称为过高热,高热超过1-2周,尚未查明原因者称不明热。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高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次数增加,特别是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全身抽搐等,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患者就积极降温,避免高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8.5℃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博、呼吸,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证每日摄水量达2500ml-3000ml,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路补充营养与水分,同时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出汗情况以便调整补液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4、体温高于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等,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冷湿敷法,是用冷水或冰水浸透毛巾敷于头面部和血管丰富处如腘窝、大腿根、腋下、颈

部,每10-15分钟更换1次;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婴儿每次100-300ml,儿童500ml,或采用针灸疗法如针刺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等穴位。 5、通过物理降温仍不能使患者体温下降者,应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柴胡、安痛定肌内注射或口服阿司匹林、银翘散、柴胡汤等。用药后30分钟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内衣,防止感冒,如体温急骤下降,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应立即给予保暖,以免降温过快或过低而导致患者虚脱,一般体温应控制在不低于37℃。 6、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 7、对于躁动、幻觉的患者,护士应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加用护栏,必要时用约束带,以防碰伤或坠床。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防止舌咬伤,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牙间,如舌后坠应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8、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做好患者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受凉,感冒。 9、可疑传染病者在确诊前,应做好床边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10、做好心理护理,热情对待患者,对高热患者应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