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瑞士旅游资源》课件
![《瑞士旅游资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f6ab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a.png)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瑞士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瑞士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 量。
旅游安全问题
瑞士地处欧洲中心地带,有时会受到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 的威胁,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02
瑞士自然旅游资源
瑞士山水景观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横贯瑞士,是欧洲 最大的山脉之一,拥有壮丽的山
峰、冰川和峡谷等自然景观。
瑞士湖泊
瑞士拥有众多美丽的湖泊,如日 内瓦湖、卢塞恩湖和苏黎世湖等 ,这些湖泊风光旖旎,是休闲和
旅游的好去处。
瑞士河流
瑞士的河流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线,如莱茵河、罗纳河和阿勒河 等,这些河流穿越瑞士的各个角 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水上活
瑞士餐饮服务
瑞士特色菜
瑞士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 ,如瑞士奶酪火锅、瑞士 巧克力等,是游客不可错 过的体验。
餐馆
瑞士的餐馆种类丰富,从 高档餐厅到街头小吃,应 有尽有,满足游客的口味 。
咖啡馆文化
瑞士的咖啡馆文化也是一 大特色,游客可以在咖啡 馆里品尝美食、享受悠闲 的时光。
瑞士交通服务
公共交通
航空运输
区的户外探险、日内瓦湖区的休闲度假等,以吸引更多游客。
02
加强旅游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施建设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瑞士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如酒店、交通、通讯等。
03
推广瑞士旅游品牌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积极推广瑞士旅游品牌,提高瑞士在国际旅游市
瑞士旅游业
![瑞士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d73c620652ea551810a6872f.png)
大众旅游的兴起
瑞士旅游业的开端要从1858年算起,当年英
国商人托马斯· 库克组织了第一个遍游欧洲的 假日旅套餐。而19世纪后期不光见证了铁路 的兴建,还有酒店业的兴旺,它们如雨后春 笋般出现,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要。这段时 期当中,为瑞士旅游目的地做宣传的海报艺 术和旅游业名品-风景明信片-也得到长足发 展。
小组成员:李薇薇,屈璞,赵骥,魏璐,祝梦茹
旅游发展历史
历史及发展
瑞士在大约一个半世纪前才成为人们的旅游
目的地。在此之前,尤其是英国游客,他们 在19世纪就迷醉于瑞士阿尔卑斯的景色。那 时,穿越瑞士国土的只是借道前往意大利或 西班牙的朝圣者、商人及其马队,或是有意 探索阿尔卑斯山及其动植物的生物学先驱。
2007年瑞士出口数据
金属,机器:725亿瑞 郎
化学产品: 688亿瑞郎
钟表:160亿瑞郎 旅游:146亿瑞郎
特点
1、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强调以人为本
2、在旅游交通等系列基础设施方面,注重便捷、 安全
3、在旅游餐饮和住宿方面,强调干净、卫生和舒 适
4、另外,瑞士的全景观光方式虽然在我国很多地 方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得到,但所不同的是它的服务 5、在国际旅游服务中,关注跨国文化研究和能力
发展现状
瑞士是一个位于西欧中部的内陆山地国家, 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70万。2008年 瑞士GDP总量为3177 亿美元,人均GDP达 到4万多美元。近10年来,瑞士旅游业在良 好的政策引导和全球营销活动的推动下,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发 展,在瑞士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 作用 。
征服阿尔卑斯
到18世纪,瑞士探险家已开始攀登阿尔卑斯
赴瑞士学习体会
![赴瑞士学习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0e3f602f90f76c660371a22.png)
赴瑞士学习培训研修报告XXXX年X月XX日至X月X日,XXX省冰雪行业赴瑞士培训班一行28人,由XXX为团长,完成了为期21天的瑞士培训学习。
我们基本两天一个城市一个景区,先后到了苏黎世,伯尔尼,奥尔滕,恩格堡,安德马特,圣莫里茨.....。
参观了瑞士最大的制造业企业(手表、军刀、缆车、雪海制造),还有阿尔卑斯山、达沃斯、铁力士山、库尔、阿莎罗,参观个人农场,各个洲、各联邦的商务部、经济部、策划部、研发部、体育部、营销部、创新发展部.瑞士各洲、联邦、地方行政区接待很细致周到,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年轻人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这次在瑞士学习的21天,是一次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期间的考察学习让我意犹未尽、受益匪浅,瑞士旅游的发展堪称世界一流,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彰显的淋漓尽致,给予我们许多启示.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初到瑞士有感我们“XXX冰雪19期培训班”第一站来到了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管理学院.整洁的校园,独特的教学,精心的安排,精彩的授课,给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感受。
课堂上,我们了解到:瑞士面积41290平方公里,800万人口(25%是外国人),主要语言:德、法、意、罗曼实语;瑞士人具有讲究秩序、注重整洁、工作认真、强调细节、保持距离、为人低调、热爱运动、注重环保、致力创新的人文精神。
瑞士注重对传统的传承和保护,也注重思维和科技的创新,使瑞士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化共存的旅游国度.瑞士拥有最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也是最古老的思想游和教育旅游的发源地,更是最早的英国皇室贵族旅游教育的发源地,注重度假游和教育旅游,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
度假是欧洲人的习惯,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的趋势。
值得学习和注意的是,完善的医疗体系和优良的设施建设是发展旅游尤其是度假旅游和教育旅游的基础条件,拥有了过硬的基础条件,才能发展好旅游这个上层建筑。
瑞士的美真的是笔墨难以描述。
成群的牛羊悠然地漫步在绿草如茵的山麓,冰川消融形成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岸边伫立着鲜花装点的各式小木屋,袅袅炊烟从小木屋的烟囱缓缓飘出,一切是那样的宁静祥和,令人神往。
瑞士旅游营销模式
![瑞士旅游营销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d9ad5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c.png)
瑞士旅游营销模式瑞士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世界一流的滑雪胜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质量的服务而闻名。
瑞士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营销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下是瑞士旅游营销的主要模式。
1.标志性景点和品牌建设:瑞士以其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游客。
瑞士阵容鼎盛的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军刀、奶酪和巧克力等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品牌形象。
瑞士政府通过不断强调这些标志性景点和品牌,提高了人们对瑞士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
2.旅游推广活动:瑞士旅游局以“瑞士至上”的口号作为其旅游推广的核心主题。
他们在国际旅游展览会、各地旅游展会和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并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如抽奖、旅游攻略推广等。
通过这些推广活动,瑞士旅游局不仅增加了人们对瑞士旅游的了解,还激发了人们前往瑞士旅游的兴趣。
3.旅游产业合作:瑞士政府与旅游业者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瑞士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制定了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旅游业者则积极参与市场营销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推出各种旅游产品和套餐,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瑞士旅游营销采用了现代化的数字营销手段和社交媒体平台。
他们利用引擎优化、在线广告和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将瑞士旅游的各个方面展示给国际游客。
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精美的图片、视频和各种资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关注和参与。
5.可持续旅游发展:瑞士旅游业致力于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碳排放、促进当地文化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式,吸引游客,并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瑞士旅游业者通过提供环保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游客。
总之,瑞士的旅游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了国家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品牌建设、旅游推广活动、旅游产业合作、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种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
贵州旅游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探析——以瑞士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为例
![贵州旅游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探析——以瑞士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0bd1d7a58da0116c174934.png)
与 公路连接 ,而且 还辅 以铁 路 , 游 始 发不差分毫 , 在每个站 台上都有 博 物馆 ,如 世 界上 最大 规模 的钟 客 可 以很 方便 的进 出 。每个 滑雪 详 细 的 列 车 到达 和 驶 出 时 刻表 。 表 博物馆 , 陈列 了 4 0 0 0 多件 展 品; 场都集餐饮 、 住宿、 器材 租 借 、 购 列 车 的 每 节 车 厢 装 扮 得 很 有 特 自然历 史博 物馆展 放 了 3 5 0 0件哺 物 和 休 闲 为一体 ,有 些 滑雪 场还 色 , 有 的像 乡村酒 馆 , 有 的 车厢 则 乳动 物 标本 ;奥 林 匹克博 物馆 则 配套有 高 山温泉 , 让游 客滑雪 后可 富有浓 厚的怀 旧气 息 , 让游 客每次 通过 各 种各 样 的资 料及 展 品 向游 享受 露 天温 泉 。为 保证 滑 雪者 的 都有不 同的感觉 。
识” ,致使 贵州旅游 业处于较尴 尬 来 的外 国游客 超过 3 0 0 0万人 。每 一 李 妍 江苏食 品药 品职业技术学 院 的境地 。2 0 1 2 年, 国发 2号文件 提 年 1月份 在瑞 士 东部 山区小镇 达 出把贵 州建成世 界知名 、 国内一流 沃斯 举行 的世 界 经济 论坛 ,有 来
纣 髓 j j } 磊 —
—
文化 、 屯堡文 化 、 土 司文 化和 酒 文 服务等方 面, 都带给我们很 多的经
化 源 远 流 长 。但 与 同属 西 部 地 区 验和启示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5 5 5 9 . 2 0 1 3 . 1 0 . 0 2 3
多个 滑雪 场 , 冬季 有滑 雪 、 雪地 高 由铁 路 、 邮政 巴士 、 游船 、 观 光 缆 民族风俗 、丰富 多彩 的传统节 目、 尔夫、 雪 地汽 车 、 狗 拉 雪橇 等各 种 车 组成 的瑞 士 公共 交通 系 统覆 盖 特 色鲜 明 的传 统文 化吸 引 了大 量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2888e43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9.png)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课第⼀框家住平原——稻作⽂化的印记 P58-60(图册 42 页)(湄公河平原的⾃然环境、⽓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产⽣活特点)1、世界上⼤多数⼈⼝居住在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都由河流冲击⽽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较⼩。
2、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挝、柬埔寨等国家,主要作物是⽔稻。
3、⽔稻种植需要的⾃然条件:(1)地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2)⽓候:热带季风⽓候,全年⾼温多⾬,温度适宜,⾬量充沛(3)⽔⽂:⽔⽹密布,灌溉⽅便(4)⼟壤:深厚⽽肥沃(5)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4、湄公河平原的⽣产⽅式(农业特⾊或⽔稻⽣产的特点):精耕细作,⼈⼯劳作5、⽔稻⽣产给⼈们的⽣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化留下了哪些印记?)(1)⽔稻⽣产影响⼈⼝分布:⽔稻⽣产需要⼤量⼈⼒,因此⼈⼝稠密(2)⽔稻⽣产影响⼈们⽣活:物质⽣活:饮⾷——主⾷为⽶饭,因为这⾥粮⾷作物以⽔稻为主居住——⾼脚屋,⼜称⼲栏式建筑,因为这⾥⽓候潮湿交通——⽔上交通发达,因为这⾥⽔⽹密布精神⽣活:⼈们崇尚“⾕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春耕礼(祭祀⾕神、稻母,祈求风调⾬顺,⽜是主要的劳动帮⼿,因此对⽜特别有感情)、“御耕节”等是当地⼈们的传统节⽇,因为⽔稻⽣产是⼈们的主要⽣产活动,⼈们期望农业获得好收成。
第⼀课第⼆框家住平原——⽤机械种庄稼 P61-63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的中部⼤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
2、地理位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脉和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脉之间。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北向南贯穿平原东部。
3、农作物:该地是美国⽟⽶、⼤⾖和⼩麦的主产区。
4、美国⼤平原的⾃然环境:(1)地形:平原⼴阔,地形平坦(2)⽓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陆性⽓候为主,冬冷夏热,降⽔较少(3)⽔⽂: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灌溉较⽅便(4)⼟壤:⼟壤肥沃5、美国是世界上最⼤的农产品出⼝国,因此它的农业是⼀种商品性农业。
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
![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b2c3d5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f.png)
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阿尔卑斯山位于瑞士境内,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顶级的滑雪胜地。
然而,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瑞士在保护阿尔卑斯山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持这种平衡。
首先,瑞士对阿尔卑斯山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
作为一个世界上最繁忙的旅游区之一,阿尔卑斯山的植被、动物和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瑞士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他们实施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限制了旅游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规模。
他们还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禁止破坏环境的活动。
此外,瑞士还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法规,禁止污染和破坏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确保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
然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止旅游开发。
相反,瑞士在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中找到了一种平衡点。
他们非常注重可持续旅游的原则,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健康。
一方面,瑞士鼓励游客参与环保活动,并提供了多种可持续旅游的选择。
例如,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阿尔卑斯山,而不是开私人车辆。
瑞士也鼓励游客选择环保旅游产品,如环保住宿和当地制造的商品。
这些举措既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瑞士也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阿尔卑斯山地区富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遗产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瑞士通过设立文化保护区和修复古建筑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文化。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他们注重传统的文化体验,例如举办民俗节日和文化展览。
这样一来,旅游业既可以发展,又不会对阿尔卑斯山的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瑞士的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
他们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野生动物保护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改善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态条件。
国外旅游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外旅游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6f086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2.png)
国外旅游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1、旅游交通十分发达欧洲的法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旅游强国水运、陆运以及便利的机场设施,都为本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通保障。
2、许多国家重视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西班牙、希腊和埃及均把发展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来考虑。
埃及政府认为旅游业比军工产业还重要。
为此,埃及专设了全国旅游委员会。
由于国家的重视,旅游业为三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3、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条件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对旅游景点的开发都十分重视,每年国家都要支付大量资金用来保护、修复许多景观遗产,皇宫、古堡、雕塑、广场,这些景点尽管历经几百上千年,但大都保护的相当完好。
4、重视旅游宣传促销,营销方式多样化法国旅游的政府性营销。
政府与旅游企业通力合作,重视联盟与网络的构建,重视对多种旅游产品的营销。
德国的旅游销售市场是一个批发和零售体系十分规范的典型,旅游代理商仍然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西班牙强调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
设有专门机构西班牙旅游促进会、在国外设有31个办事处,西班牙重视网络技术在宣传促销中的应用,促销投入很大。
5、重点打造特色产品,创品牌效应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主打东南亚宗教之旅;西班牙重点发展海滨旅游,主打阳光、海水、沙滩的旅游产品;德国会展业发达,主打会展旅游;荷兰以旧城、运河、郁金香享誉世界,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旅游。
这些国家根据本国优势,都建立起属于自己国家的旅游特色品牌。
6、旅游产品多样化,提倡文化旅游日本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强国,凭着自身本国资源,日本不断推出温泉游、樱花之旅、冰雪游、购物游、工业博物馆观光游等不同形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带动日本旅游业的发展;英国大力开发王室文化与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多样且带有文化味,对于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7、实施旅游质量计划,看重产品质量。
希腊成为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得益于成功的产品质量管理8、对旅游管理人才,就业人员的培养西班牙对旅游就业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视,对其有基础培训,中级管理培训,和高级管理培训。
国际旅游岛建设之瑞士经验
![国际旅游岛建设之瑞士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332f9d6551810a6f524867c.png)
国际旅游岛建设之瑞士经验2009年6月12日至7月1日,主题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的中瑞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海南子项目第一期行动学习班的26名学员,带着不同子课题研究任务赴瑞士进行了深度学习考察。
他们所撰写的《赴瑞士学习考察报告》,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瑞士印象:童话般的旅游世界瑞士的旅游有哪些鲜明的特点?瑞士的旅游发展经验,对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海南有哪些借鉴之处?海南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考察团成员,倾听了他们的感想和体会。
“一个童话般的旅游世界”,中瑞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海南子项目第一期行动学习班的学员,在说起对瑞士的印象时,不约而同地这样描述。
在瑞士学习考察中,瑞士的风光给行动班学员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瑞士的旅游发展带给他们许多的惊奇和震撼。
“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留连忘返,意犹未尽。
”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局局长杜丽银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精品使人震撼初识瑞士,一项项旅游精品就令考察团感到震撼。
只有700多万人的瑞士,缔造了无数的精品。
省旅游委综合协调处副处长王如龙说,瑞士在旅游项目的建设上显示出独特的创意和魄力。
瑞士建造了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和欧洲最早的登山火车;建造了世界首架360度旋转大容量高空缆车;建造了夺得世界建筑金奖的卢塞恩文化艺术中心,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大厅之一。
瑞士还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钟表博物馆,欧洲最现代化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欧洲最大规模的交通博物馆以及欧洲最独特的露天博物馆。
这些精品项目从一开始就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极大地提升了瑞士旅游的品质。
省委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处副处长穆克瑞指出,瑞士的“少女峰”、“瑞士冰洞”、“达沃斯”是享誉全球的旅游品牌。
除了旅游景点世界闻名,瑞士的旅游小商品也是驰名世界。
“瑞士手表覆盖全球,瑞士巧克力走遍世界,瑞士的军刀市场也是全世界的,哪怕一件小小的啄木鸟牌音乐盒也被瑞士人做成了全世界著名的艺术精品。
”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局政策法规与产业协调科科长郑聪辉谈到,冬季滑雪运动是瑞士传统的运动项目,瑞士在这方面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也达到了极致。
瑞士旅游发展经验
![瑞士旅游发展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b14968571fe910ef12df881.png)
瑞士归来话旅游——浅谈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杨小英瑞士是旅游发展的先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瑞士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以上,超过了瑞士的钟表业和银行业。
2004年,瑞士旅游总收入为248亿瑞士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
瑞士旅游业的发达,首先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
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每年到瑞士旅游的过夜客人达6000多万人次,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启示之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又是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按照此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
坚持有序利用、持续发展。
为此,旅游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开发,避免盲动。
要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比例和完善程度、旅游者接触大自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承受力;二是必须赋予规划的权威性,避免随意。
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规划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避免盲目。
要加大旅游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增强旅游管理者的规划意识和理念,让严格按规划办事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比如,瑞士日内瓦湖边建筑的式样,屋顶的倾斜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地的居民要想多开一扇窗户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山区不许盖超过四层高的楼房,并且也不许多盖楼房。
启示之二:保护环境、有序利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有序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瑞士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培养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组织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进行定量环保研究,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
瑞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
![瑞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aa3cf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8.png)
瑞士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但却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全球知名的文化创新。
这个国家坐落于高山之间,它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瑞士因其在银行、医药、制表、钟表和奢侈品等领域的闻名而备受瞩目。
这篇文章将介绍瑞士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该国在文化创新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一、瑞士经济的发展瑞士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二战以来,瑞士的经济不断蓬勃发展,这部分归功于该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和高度创新。
瑞士的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和化学制造都是非常成功的行业。
瑞士也以其金融业而闻名。
苏黎世和日内瓦这两个城市都是全球顶级的金融中心,世界银行和许多其他国际机构都设有瑞士的分支机构。
瑞士的银行业是非常规范的,这也使得它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瑞士医药业也很成功,许多国际知名的制药公司,如诺华、罗氏和诺和诺德等,都在该国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些公司在早期就看到了瑞士优越的研究环境,以及其百年的医学传统。
另外,瑞士的旅游业也是非常成功的产业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欣赏它的壮丽山峦、迷人的湖泊、美丽的小镇和村庄。
此外,瑞士也因其美食、舞蹈、音乐和传统文化而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瑞士的经济逐渐转向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环保和创新技术等。
政府还在努力吸引外国投资,并提供了一些税收和财务优惠,以帮助新兴公司和企业在瑞士获得成功。
二、瑞士文化创新的努力瑞士不仅在经济上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该国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瑞士拥有世界级博物馆、音乐节、演出厅和美术馆,这些都是全球文化领域内的代表。
在音乐创作领域,瑞士有着世界优秀的传统。
知名的瑞士古典音乐家有德沃夏克和海顿等。
此外,著名的瑞士民族音乐家也非常多,如汉斯·Hanneh、Momans、Triolbis、Gotthard、Waynegrand和Yello等。
瑞士还是一些制表品、奢侈品和珠宝的创造者。
瑞士与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瑞士与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差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eab91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7.png)
瑞士与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差异是什么?瑞士和中国是两个特殊的国家,虽然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但旅游业却是各有千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
那么,瑞士和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差异是什么呢?一、旅游资源瑞士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如阿尔卑斯山、瑞士湖泊、冰川和森林等,以及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日内瓦、苏黎世和伯尔尼等。
而中国则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如长城、故宫、兵马俑、黄山、九寨沟等,这些资源独具魅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二、旅游产品瑞士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滑雪、登山、自驾游、堡垒游、观光旅游、邮轮旅游等为主,这些旅游形式越来越成为了瑞士旅游品牌的代名词。
而中国的旅游产品则以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形式丰富多样,旅游产品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例如,近年来随着“羽毛球外交”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瑞士青少年选择到中国交流,这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模式,对于中瑞两国的交流和互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旅游服务瑞士的旅游服务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高安全为突出特点。
从旅游交通、住宿条件到餐饮、购物以及各类旅游项目等服务得到广泛认可。
而中国的旅游服务业则有着相对不足之处,例如交通不便、语言障碍以及旅游景点的标识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四、旅游氛围瑞士的旅游氛围主要体现在“优质、高端、奢华”的特点上。
游客在享受瑞士美妙的风景、丰富的文化之余,更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优质服务,让每一个游客都感觉宾至如归。
而中国的旅游氛围则是比较热闹、轻松和自由的,有很多的节日和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和活动也成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种资源。
总之,瑞士和中国虽然在旅游业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各自也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而且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两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瑞士和中国的旅游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析瑞士旅游市场
![浅析瑞士旅游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71940091915f804d2a16c115.png)
浅析瑞士旅游市场2000-07-21中国驻苏黎世旅游办事处1998年,瑞士市场总的情况是:出境旅游人次小有增长,但旅游支出增幅远远高出人次增幅;入境旅游基本平稳,过夜天数有微弱增长,但外汇收入有小幅下降;国内旅游收支增势较猛;旅华市场继续下滑,但降幅缩小。
一、出境旅游情况1998年,瑞士公民出境旅游达12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 7%,按其700万人口计算, 人均出国旅游1 . 76次,具有出国旅游行为能力的公民人均出国3. 5次。
在出国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仍主要集中在欧洲本土。
在欧洲国家旅游的瑞士人为1082万人次,占出境总旅游人次的88%,比上年增长4%;去美洲的80万人次,占出境总旅游人数的6.5%;去亚洲的为44. 3万人次,减少17. 7%;去非洲的35. 2万人次,减少21%。
从1998年瑞士公民出国旅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及接待瑞士旅游者人数(万人)情况看,埃及、爱尔兰和香港1997年分别排在第10位、第19位和第20位,但1998年均被挤出了前20名。
具体情况如下:世界专家认为,瑞士作为一个传统成熟的出国旅游市场,由于相对持观望的旅游消费意识,出国旅游客源短时间无论对哪个目的地都不会有大的波动。
二、旅游收入与支出1998年,瑞士的旅游收支基本情况是:入境旅游收入微降,国内旅游收入大增;出境旅游支出小增,国内旅游支出猛升。
出入境旅游(外汇)收支顺差为9亿瑞郎。
(一)旅游收入1998年,瑞士的旅游总收入为217亿瑞士法郎,比上年增长了5. 3%,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9%。
1.入境收入为114亿瑞郎,比97年减少1. 5%,过夜旅游者的支出占70%,达80. 1 亿瑞郎,其中住宿占47%,餐饮占25%,其他开支占28%。
一日游和过境人员的支出为21 亿瑞郎,减少5.4%;在邮电、通讯、边境和免税品等方面的开支为4. 13亿瑞郎,减少4.7%。
旅游者医疗、住院和到瑞士就诊疗养的支出为8. 38亿瑞郎。
瑞士主要产业发展现状
![瑞士主要产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45080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4.png)
瑞士主要产业发展现状
瑞士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的国家。
以下是瑞士主要产业发展现状的概述:
1. 金融服务业:瑞士以其稳定的金融体系而闻名,苏黎世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银行、保险和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业是瑞士的核心产业。
2. 制药和生物技术:瑞士是全球制药业的重要中心,许多国际知名制药公司在瑞士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
此外,该国也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 机械制造业:瑞士机械制造业包括钟表制造、精密仪器和机械设备制造等。
瑞士钟表制造一直以来都享有盛誉,被视为精密工艺和卓越品质的代表。
4. 精密仪器:瑞士以制造高质量的精密仪器而闻名,如显微镜、光学仪器和地质仪器等。
该国的精密仪器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5. 食品和饮料加工:瑞士以其巧克力、奶制品和糖果等食品制造业而闻名,这些产品被认为是高品质和高标准的代表。
6. 旅游业:瑞士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优质的旅游设施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游业为国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产业发展受益于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创新的科研和发展领域以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瑞士一直以来都注重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培育,这也是其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瑞士的地理特点与旅游业
![瑞士的地理特点与旅游业](https://img.taocdn.com/s3/m/c28fc4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2.png)
瑞士的地理特点与旅游业瑞士,位于中欧的西部,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所环绕。
这个小国家却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优质的旅游设施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介绍瑞士的地理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如何促进瑞士的旅游业发展。
一、地理特点1. 山脉瑞士以其雄伟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而闻名。
该国有超过70%的土地被山地覆盖,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峰,如马特洪恩峰和少女峰。
这些壮观的山脉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机会,如登山、徒步旅行和滑雪等。
此外,阿尔卑斯山脉还为瑞士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水电发电国家之一。
2. 湖泊瑞士拥有多个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内瓦湖、苏黎世湖和康斯坦茨湖。
这些湖泊不仅风景迷人,还为游客提供了众多水上活动的机会,如划船、浮潜和游泳等。
湖光山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
3. 冰川瑞士是欧洲最大的冰川国家之一,拥有多个令人惊叹的冰川。
最著名的冰川之一是阿雷尔冰川,它位于上瓦尔登州,是游客们争相参观的景点之一。
这些冰川不仅是自然奇观,还为瑞士的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
二、旅游业的发展瑞士的地理特点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几个突出的例子:1. 滑雪胜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被誉为世界滑雪的天堂。
它的陡峭斜坡、优质的雪质和现代化的滑雪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滑雪爱好者。
雪地运动是瑞士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旅游名城瑞士有许多迷人的城市,如苏黎世、伯尔尼、洛桑和日内瓦等。
这些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教堂、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
3. 文化遗产瑞士保护良好的文化遗产亦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瑞士的巴塞尔老城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部分。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4.户外旅游活动瑞士的山脉、湖泊和冰川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旅游活动,例如徒步旅行、登山、攀岩和山地自行车等。
人文地理下册3-2-2 山地之国(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
![人文地理下册3-2-2 山地之国(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91f7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2.png)
3.2.2 山地之国(同步分层作业)1.瑞士山区最重要的旅游季节是( )A.夏季B.秋季C.春季D.冬季【答案】D【解析】瑞士山区最著名的旅游项目是阿尔卑斯山滑雪,因此其最重要的旅游季节是冬季。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
2.旅游业给瑞士带来了财富,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对______厚爱有加( )A.旅游设施B.冰川快车C.生态环境D.河流湖泊【答案】C【解析】瑞士人很早就意识到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所以严格立法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供濒危动物生存,说明瑞士人对生态环境厚爱有加,故C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相关知识。
3.瑞士之所以选择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其自然因素有( )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②瑞士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③拥有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④矿产资源奇缺,自然景观秀丽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士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有阿尔卑斯山,不宜发展农业,适宜发展旅游业、金融业,故①正确;瑞士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不是自然原因,故②错误;拥有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不是发展旅游业、金融业的因素,故③错误;矿产资源奇缺,自然景观秀丽,不宜发展工业,适宜发展旅游业、金融业,故④正确;综上分析①④正确,故选B。
4.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当地人被称为“大山之子”的是 (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瑞士【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
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
所以被称为“大山之子“的人是瑞士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下列有关瑞士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丰厚,四季皆可旅游B.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多C.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D.位于落基山脉,是山地之国【答案】A【解析】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厚,四季皆可旅游,A符合题意;瑞士耕地面积不多,B排除;瑞士矿产资源不丰富,C排除;瑞士不是位于落基山脉,D排除。
瑞士旅游业的发展启示
![瑞士旅游业的发展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d3fd942c850ad02de8041a2.png)
瑞士旅游业的发展启示瑞士是一个位于西欧中部的内陆山地国家,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70万。
2008年瑞士GDP总量为3177 亿美元,人均GDP达到4万多美元。
近10年来,瑞士旅游业在良好的政策引导和全球营销活动的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瑞士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已经成为瑞士继出口型工业、金融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二是旅游业是瑞士第四大出口创汇产业。
2007年外国游客在瑞士旅游消费1 50亿美元,瑞士人在海外旅游消费126亿美元,顺差达24亿美元。
三是旅游业为瑞士人提供了40多万个就业机会,相当于瑞士就业人口的1 0%,每10个瑞士人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
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经验瑞士旅游业开发秉承“自然本色”的理念,基础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产业竞争力排世界前列。
其发展的特点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政府推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瑞士政府为旅游业量身订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科学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旅游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
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设立专门性基金,旅游业企业在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时,可以要求国家给予项目投资额50%的贷款。
在旅游营销方面,瑞士政府每年安排持续增长的预算资金用于旅游业营销活动,每年安排给瑞士联邦旅游局的营销资金就高达6 000多万美元。
瑞士全境实施购物退税的鼓励政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还包括对参加瑞士旅游系统的旅馆减税,给予旅游项目在土地使用上优惠等。
此外,瑞士联邦政府还通过有限度放开博彩业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二)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营销策略促进了瑞士旅游市场快速拓展。
瑞士旅游业实行政府扶持,协会管理,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
主管部门只对旅游业进行宏观性管理,大量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协会、促进组织及研究机构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性工作,其中瑞士联邦旅游局作用显著。
瑞士发展旅游业启示
![瑞士发展旅游业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9f8b9dfc1c708a1284a44a2.png)
瑞士发展旅游业启示:做旅游客人究竟需要什么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瑞士旅游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瑞士每年的游客均达65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逾1300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近130亿瑞士法郎,位居世界旅游大国前十位,旅游竞争力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到瑞士观光几乎是各国游客的共同愿望。
瑞士是令人向往已久的花园式国家,阿尔卑斯山多座令人心动的雪峰、1484个蔚蓝的湖泊,还有瀑布与溪谷、葡萄园与村屋、中世纪的小城建筑、枚不胜数的独特景点及长久中立国地位所酿造的和平安详与悠然恬静的环境,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向被誉为“世界公园”。
首先,瑞士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瑞士用尽了其湖光山色的优势,旅游产品遍及水上水下、山上山下、地面空中,还设计了许多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旅游项目,全年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旅游者。
沿湖风光游和阿尔卑斯山多个峰顶的冰雪游全年火爆。
以铁力士山冰雪游为例,他们设计了世界第一个360度旋转缆车,可以直接把游客送上峰顶;游客可在山顶欣赏壮观的冰雪全景,也可以再乘冰川飞渡吊椅直达冰川公园。
抵达冰川公园的游客,既可乘坐轮胎滑雪器在专用滑雪道上滑雪,也可尝试平衡滑雪车、冲雪摩托车和急速雪橇尽情地享受冰雪乐趣,还可跟着导游去冰川探险或冰川徒步游,获得一份难得的裂缝探险与穿越冰川的体验。
在1800米高度还设有山地自行车、直立自行车与魔鬼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在山路上骑自行车或徒步运动,沿途欣赏高山湖泊与高山花卉。
瑞士的冰雪游安全、有趣、刺激,全年不停,无论在什么季节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冰雪爱好者,仅此一项就收入不菲。
我国也有很多河流、湖泊、海滨与山峰,就旅游项目来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第二,瑞士把环保融入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瑞士有完善的环保法规。
我们在洛桑、苏黎世等多个城市都没有看见公共汽车,只有有轨或无轨电车在市内穿梭。
瑞士—瑞士,值得中国深思的国度
![瑞士—瑞士,值得中国深思的国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7a65ea81c758f5f61f67aa.png)
无独有偶。9月12日,我们租了一辆汽车去日内瓦访问,下车半小时后,同行的刘女士大惊失色:她装有护照、钱包的背包落在了车上。正当大家手忙脚乱、四处求助时,司机拿着背包,满头大汗走了进来。后来我们了解到司机在回程的路上发现了背包,连忙调转车头匆匆赶回,而此时他已走了好几里路。商店成交后按新价格退还多收的货款、出租车司机十里送失物的事情,在世界有些地方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瑞士却发生了,这反映了瑞士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瑞士是美丽的,但更美丽、镌刻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是掩盖在美丽外表下的纯洁心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里定为世界文化都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200多个国际组织定居于此,与瑞士人的诚实守信、高度文明恐怕不无联系吧?
奇山异水孕育的瑞士
瑞士位于中欧南部,东邻奥地利、列支敦士登,西连法国,南接意大利,北界德国,4.1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726万人口。这里多山,群山环绕
,山山相连。南部、东南部是阿尔卑斯山,中部是伯尔尼山和格拉鲁斯山,西部是侏罗山。这里多水,河流纵横,湖泊棋布。莱茵河、阿勒河、罗纳河流经全境,莱芒湖、博登湖、苏黎世湖分布其中。这里多绿,绿草如茵,满目苍翠。山顶透绿,山腰翠绿,路旁遍绿,水边有绿。极目远望,看不到一片裸土,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这里的山形态各异:山色苍茫。山势奇峻,气象万千;这里的湖云烟氤氲:湖水碧蓝,清澈如镜,宛如玉盘;这里的绿生机盎然:绿草丛生,相互依偎,随着地形、地貌的起伏而蜿蜒展开。这就是瑞士,一座山如画的图画,走进瑞士,如同置身静谥和谐的世外桃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张黎明瑞士被称为欧洲屋脊,作为瑞士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瑞士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旅游年收入位居世界前10名。
2005年9月2日至22日,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刘毅副部长为团长,中瑞合作管理项目四川子项目“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一行26人,完成了课题组在瑞士方境内的考察与学习。
本次学习前后持续21天,先后接受了《生态旅游》、《文化与自然-矛盾与协调》、《旅游在阿尔卑斯山德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估指南针》、《可持续性评估与实施》、《旅游产业中的培训与开发》、《铁犁山缆车如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如何运作专业的旅游办事处》、《旅游业的变革管理》、《少女峰的市场营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遗产的理念与概念》、《工业污染与环境政策》、《环境工业转型的过程》、《减少饭店对环境的影响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旅游可持续发展》、《巴伐利亚州森林公园承载力以及环境管理问题》、《巴伐利亚城堡与湖泊管理――管理结构与营销》、《国家公园的规划示范》、《目的地富有活力的开发策略》、《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等讲座。
并现场考察了瑞士斯坦因村、小石头镇等城镇旅游和格林瓦德村、桑蒂斯山、少女峰等地山地旅游的发展与管理情况。
通过学习、考察,对瑞士旅游有了较深的了解,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础瑞士的中部、南部和东南部属于阿尔卑斯山脉,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0%,平均达到海拔3000-4000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为了有效地发展旅游,瑞士各级政府视优美、生态的自然环境为旅游业的重要基础,按照瑞士卢赛恩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铁力士山财务经理Giann C.theler先生的说法,“游客只有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才会感到舒适”。
所以,瑞士对于旅游环境管理非常严格。
一、是法律和决策机制健全。
从联邦政府到省政府,各级都制定了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规定,任何公共事务和重大项目的决策,不仅要遵守联邦法律规定,更要遵守本省的法律规定,同时还要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
而在决策过程中,联邦政府主要提出宏观意见,其具体决定则主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自行决策。
任何旅游项目的实施,不仅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要征得相关利益群体的表决通过。
二、是联邦和省级政府注重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瑞士大多数牧草地属于当地社区居民所有,农民喜欢用牛粪做肥料,由此易于造成对水源和河流的污染。
为了鼓励当地居民保持生态的原生性和自然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每年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推动土地的非农化,同时减少居民给草地施肥,以达到草场自然生长的目的;而在污水处理方面,但凡人口聚集的山村,当地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并达到规定标准,才能对外排放。
在铁力士山,政府为了减少大量私家车可能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相当于项目建设资金80%的政府补贴,完善旅游目的地铁路系统,增加运力。
三、是对建筑设施管理严格。
瑞士国内,或许因其国土面积少、环境脆弱的原因,所有建筑物的体量、建筑风格与式样、屋顶倾斜度、色彩都有特别的要求。
即使是当地社区居民多开一扇窗户的事情,也被视为与环境关联的重要活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
而在山区,高层建筑则不受到鼓励。
旅游地区的接待设施数量受到严格控制,充分考虑了游客容量需求和公共设施的承载力。
四、是严格控制对地貌的损害。
在高海拔山地,为了避免破坏当地地貌,观景设施往往采用嵌入式、地下式和封闭式的构造,例如瑞士伯尔尼省的“少女峰”,是世界较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海拔高达3500米,山体中上部除裸岩和冰川和积雪外,几乎没有植被。
这里的旅游设施大多数在地下,尤其是交通体系,全部采用了长距离隧道、地下火车站、地下升降机等设施构造,充分保证了游客不从地表进入该区域;而在一些滑雪圣地,除了一些专门的雪上运动外,游客活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如封闭的缆车或者观景室内。
五、是有效管理“三废”。
“少女峰”距离格林瓦德村大约1.5小时的火车车程(40-50公里)。
为了减少旅游污染,保护好“少女峰”洁净的自然生态,“少女峰”的饮用水通过管道引自格林瓦德村,而污水则又用管道输送回到格林瓦德村处理,其它废弃物也通过缆车外输的方式进行处理。
所以虽然每年到“少女峰”的游客达到50万人次以上,但是在“少女峰”地区却没有任何环境污染的迹象;而在另一处旅游目的地――桑蒂斯山,我们看到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排放水,达到了无菌、洁净可饮用的水平;在许多山地景区,则主要通过马车或电瓶车代步,严格禁止机动车进入,以充分减少废气排放;此外,瑞士各级政府和有关机构、团体还鼓励游客采用环保而有利于健康的徒步和自行车旅行。
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瑞士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根据介绍,瑞士的森林覆盖率大约在29%-32%,但是根据我们观察和判断,尽管森林覆盖率并不高,但在森林与森林之间连接着绵延不断的大量草坪,所以就植被覆盖率而言可能达到了90%以上。
所到之处,自然环境表现出植被繁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特点,虽然动物种类并不丰富,但是人们能够轻易地在野外的湖边甚至很多城市内的河上观赏到游戈觅食的各种鸟类,而城市也往往和自然融为一体。
总之,正是因为瑞士各级政府看到了生态环境对于旅游的基础性和功能性的作用和价值,才充分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也正是因为瑞士优质、舒畅的自然环境,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骛地到瑞士访问观光。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被称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的开展,四川生态环境已经明显地改善,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四川生态旅游的战略思路,严格按照保护第一、规划优先抓好全省和各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立项、规划、建设过程管理以及旅游区的综合管理。
二、多样化、个性化与品牌化产品是生态旅游活跃发展的核心瑞士全国各地开发出了异常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遍及水上、水下、地面、地下和空中,历史与现代,文化与自然相映和谐。
第一,以“雪”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多姿多彩。
瑞士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圣地,“瑞士滑雪”成为国际游客追求优质生活的经典品牌项目。
而在瑞士本土,雪上运动似乎是瑞士的全民运动,如同巴西足球融于了巴西人的日常生活一样。
考察中,瑞士合作伙伴告诉我们,瑞士的任何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滑雪场,滑雪运动在瑞士的普及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从欧洲和全球来看,全瑞士有200多个滑雪场为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著名。
雪上项目也极其丰富,每逢冬季,滑雪场可以提供滑雪、雪地滑板、雪地高尔夫、雪地汽车和狗拉雪橇等各种冰雪运动。
同时,各个滑雪场还为游客提供各种滑雪用具供租赁使用。
第二,以水为题材的旅游产品丰富。
瑞士虽然没有海,但却是一个多湖之国,全国有记载的湖泊达到1400多个。
无论在苏黎世湖、还是在圣加伦湖,无论是日内瓦湖还是博登湖,凡是有湖泊的地方就能见到各种大小不等、类型多样的游船和水上运动。
从观察到的情况看,瑞士的水上旅游活动包括湖上泛舟、帆板、潜水等等。
而在斯坦因村,乘船观赏莱茵瀑布则是许多游客体验水的另一途径。
据介绍,中东地区的游客对水有特殊的情感,为体验水的乐趣而到瑞士等欧洲国家的中东客人不在少数。
而依水而建的各种度假休闲设施是瑞士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喜好的产品之一。
第三,“地下”旅游产品奇特非凡。
在伯尔尼的“少女峰”旅游目的地,采用在山体内建设山体火车道、火车站以及开辟山体封闭式橱窗、山体内升降机的方式,使游客既可以安全舒适地通过山体内的的穿越,感受时空的变化,又可以透过橱窗观察身在峭壁之内俯撖壁立山体下的冰川、峭壁和远处的雪山、森林和湖泊。
冰川是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公认的非常脆弱的一种介质,保护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在冰川上搞开发。
但是,瑞士人开发冰川那种“不在其上而在其内”的独特方式不得不令人叫绝。
他们在冰川内部戳建隧道,让游客可以轻松地体会从黝黑的岩石隧道到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变换中,那种温度和景观瞬息变化的快感;冰洞内还开辟了酒吧,使游客身临其间,亲自感受“冰凉与火热”的“冰酒”神韵;冰洞一角,还特意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冰壶运动场,让游客在这里感受冰壶运动的乐趣,虽然场地不大,但是却能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第四,高空与峰顶观光项目趣味无穷。
除了在高空中开辟的滑翔机、热气球等旅游活动项目外,借助缆车进行空中或者陆地观光有与众不同的效果。
例如,在桑蒂斯山,乘缆车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山下村庄、城市远景,还可以体会随着海拔变化出现的植被和景观的变化;即便在雨天,也能体会到别样的感受,尽管山下细雨迷漫,雨雾缭绕,而进入半山腰之后,云开雾散,阳光灿烂,云海山峦,使游客瞬间经历山上、山下两重天的景观变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山顶“全景观光”特点鲜明,在桑蒂斯山与少女峰等旅游区,都建立了全景观光旅游设施和体系,使游客能够感受一览众山小、千里冰封的极至景观。
第五,徒步、轮滑、山地自行车旅游运动项目普及。
据资料介绍,瑞士全国共有大约65000公里长的路径,是专门为登山爱好者设立的。
这些道路中,既有适合初级者的平坦大道,也有攀越白雪覆盖的山顶的路线。
而且,还通过显著的黄色标识牌注明了登山的难度和所需的时间,而部分登山路径又紧靠公共汽车站、缆车或者登山火车站;就山地自行车而言,在瑞士已有的大约230个火车站,提供了4000多辆自行车供游客租借,无论租赁和归还的手续都非常简单,归还的具体地点只要是火车站统统可以办理归还手续,而且在全国还建立有总长超过3000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设立了统一的红色标牌来说明线路的目的地、方向以及路线代码等,这些自行车路线难易程度不同,有沿河沿湖、道路平坦、适合一家老小集体骑行的家庭路线,也有难度较大的适合年轻人的山地自行车甚至越野自行车路线。
在瑞士短暂的停留中,我们有幸亲眼见到许多自行车骑游者和在桑蒂斯山举行的一场国际性的马拉松活动,深刻体会到这些徒步和自行车运动给当地旅游带来的好处。
第六,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纷呈。
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瑞士非常重视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发掘。
我们访问的许多城市,都有独特的手法来展示它们的历史文化。
例如通过各种主题的博物馆展示其享誉世界的工业历史,被称为欧洲最大规模的交通博物馆为游客展示了世界所有交通工具包括船、火车、飞机、汽车、缆车等的发展历史;而圣加伦纺织博物馆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瑞士纺织业在世界的地位和产生的影响;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圣加伦教堂图书馆,历史年代久远,馆藏丰富独特,其中有一本记述中世纪音乐的书,是用250张兽皮为材料、手工书写而成,书多达1000页,重22公斤,于1567年书写完成,可见其独特性所在。
该教堂与图书馆已经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