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基因多态性
酒精代谢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酒依赖风险及酒精主观反应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1年4月第30卷第4期Chin J Behav M e d Brain Sci,April 2021,Vol. 30,N〇.4•315••临床研究•酒精代谢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酒依赖风险及酒精主观反应的关系罗晓1赵志强2张红3徐斌1李秀弟3胡红星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医学中心,乌鲁木齐830054;2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酒科,乌鲁木齐830000;3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830017通信作者:胡红星,Email:huhongxing71@ 163. com【摘要】目的探讨酒精代谢酶及药效酶基因ALDH2(rs671)、ADH lB(rs1229984)、ADH1C(rs141973904)、0PRM1(rsl799971)、PDYN(rsl997794)位点多态性与个体的酒精主观反应、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且符合DSM-IV诊断的酒依赖患者(酒依赖组』=100)。
酒依赖组与正常健康被试(对照组,n=1〇〇)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签署知情同意书,抽取静脉血5 m l提取DNA,酒依赖组完成酒精挑战试验,于饮酒前、饮酒后30、60、丨20、丨80m in分别完成双相酒精反应问卷(biphasic alcohol effect scale,BAES)、药物效应问卷(drug effect questionaire,DEQ)。
利用效用程序计算遗传连锁分析的Hardy-Weinberg平衡。
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 fi值,使用重复测量卡方检验法分析个体酒精主观反应的变化趋势。
结果rs671等位基因位点A与酒依赖的风险相关(X2=23. 97,P<0. 01,0/?=7. 11,95%C/=2. 93~ 17.30) ,rsl22998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生以显性遗传模型“T/T-C/T”为最佳拟合模型(P<0.01,0/J=0. 16,95%C/=0.08~0_32),是酒依赖的保护性因素。
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1--2多态性与酒精性疾病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1/*2多态性与酒精性疾病作者:裘丽珍, 钟文涛, 龚兴国, QIU Lizhen, ZHONG Wentao, GONG Xingguo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杭州市,310058刊名: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年,卷(期):2007,4(2)被引用次数:10次参考文献(39条)1.VASILIOU V;NEBERT D W Analysis and update of the huma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 gene family 2005(02)2.YIN S J Alcohol dehydrogenase:enzymology and metabolism 1994(z2)3.GEMMA S;VICHI S;TESTAI E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and alcohol effects: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spects 2006(01)4.YOSHIDA A;HSU L C;YASUNAMI M Genetics of human alcohol-metabolizing enzymes[外文期刊] 19915.CHEUNG C;DAVIES N G;HOOG J O Species variations in cutaneous alcohol dehydrogenases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s may impact on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s of alcohols and aldehydes[外文期刊] 2003(2-3)6.IKAWA M C;IMPRATIN C;WANG G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sozymes from usual and atypical human livers 1983(10)7.WANG R S;NAKAJIMA T;KAWAMOTO T Effects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etic polymorphisms on metabolism of structurally different aldehydes in human liver[外文期刊] 2002(01)8.ZINTZARAS E;STEFANIDIS I;SANTOS M Do alcoholmetaboliz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s increase the risk of alcoholism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外文期刊] 2006(02)9.罗怀容;张亚平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研究进展及其与饮酒行为的关系[期刊论文]-遗传 2004(02)10.LUO H R;ISRAEL Y;TU G C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 in a chinese population:gender,age,culture,and genotypes of ALDH2[外文期刊] 2005(5-6)11.LUO H R;TUG C;ZHANG Y P Detection of usual and atypic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leles by mismatch amplification mutation assay[外文期刊] 2001(12)12.LUU S U;WANG M F;LIN D L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metabolism in chinese with different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otypes[外文期刊] 1995(03)13.TAKESHITA T;MORIMOTO K;MAO X Q Phenotypic differences in low Km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 Japanese workers[外文期刊] 1993(8848)14.ASSANANGKORNCHAI S;NOI-PHA K;SAUNDERSS J B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genotypes,alcohol flushing symptoms and drinking patterns in Thai men[外文期刊] 2003(01)15.VIDAL F;LORENZO A;AUGUET T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DH2,ADH3,CYP4502E1 Dra-Ⅰ and Pst-Ⅰ,and ALDH2 in spanish men:lack of association with alcoholism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外文期刊]2004(05)16.PETERSON R J;GOLDMAN D;LONG J C Effect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subdivision on ALDH2 linkage disequilibrium[外文期刊] 1999(09)17.WAN Y J;POLAND R E;LIN K M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CYP2E1,ADH2,and ALDH2 in Mexican-Americans[外文期刊] 1998(01)18.WALL T L;CARR LG;EHLERS C L Protective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alcohol dehydrogenase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in native American mission Indians[外文期刊] 2003(01)19.NOVORADOVSKY A G;KIDD J;KIDD K Apparent monomorphism of ALDH2 in seven American Indian populations 1995(02)20.NOVORADOVSKY A G;TSAI S J;GOLDFARB L 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polymorphism in Asian and American Indian populations:detection of new ALDH2 alleles[外文期刊] 1995(05)21.LUO X;KRANZLER H R;ZUO L Diplotype tre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ADH gene cluster and the ALDH2 gene:multipl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外文期刊] 2006(06)22.QUERTEMONT E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ethanol metabolism:acetaldehyde contribution to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外文期刊] 2004(06)23.QUERTEMONT E;TAMBOUR S;TIRELLI E The role of acetaldehyde in the neurobehavioral effects of ethanol: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nimal studies[外文期刊] 2005(04)24.LEE H C;LEE H S;JUNG S H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ethanol-metabolizing enzymes and susceptibility to alcoholic cirrhosis in a Korean male population 2001(06)25.LI TK Pharmacogenetics of responses to alcohol and genes that influence alcohol drinking 2000(01)26.LUCZAK S E;SHEA S H;HSUEH A C ALDH2 * 2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likelihood of alcohol-induced blackouts in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2006(03)27.CHAO Y C;YOUNG T H;TANG H S Alcoholism and alcoholic organ damage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ymes in Chinese patients[外文期刊] 1997(01)28.丁建华;吴建中;高长明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习惯与肝癌的易感性[期刊论文]-肿瘤 2004(4)29.YOKOYAMA A;KATO H;YOKOYAMA T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otypes in Japanese females[外文期刊] 2006(03)30.JELSKI W;CHROSTEK L;SZMITKOWSKI M The activity of class Ⅰ,Ⅱ,Ⅲ and Ⅳ alcohol dehydrogenase isoenzymes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 breast cancer[外文期刊] 2006(02)31.GO V L;GUKOVSKAYA A;PANDOL SJ Alcohol and pancreatic cancer 2005(03)32.ISHIKAWA H;YAMANOTO H;TIAN Y Effects of ALDH2 gene polymorphisms and alcohol-drinking behavior on micronuclei frequency in non-smokers[外文期刊] 2003(1-2)33.SAKAMOTO T;HARA M;HIGAKI Y Influence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ene polymorphisms of ADH2 and ALDH2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外文期刊] 2006(06)34.LEWIS S J;SMITH G D Alcohol,ALDH2,and esophageal cancer:a meta-analysis which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外文期刊] 2005(08)35.YOKOYAMA A;OMORI T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alcohol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s and risk for esophageal and head and neck Cancers[外文期刊] 2003(03)36.YOKOYAMA A;OMORI T;YOKOYAMA T Risk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in cancer-free alcoholic Japanese men,an endoscopic follow-up study[外文期刊] 2006(11)37.YOKOYAMA A;MURAMATSU T;OMORI T Alcohol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oropharyngolaryngeal,esophageal and stomach cancers in Japanese alcoholics[外文期刊] 2001(03)38.YOKOYAMA A;MURAMATSU T;OHMORI T Multiple primary esophageal and concurrent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cancer and the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otype of Japanese alcoholics[外文期刊] 1996(10) 39.MUTO M;NAKANE M;HITOMI Y Association betwee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 phenomenon of field canc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外文期刊] 2002(10)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XUE Li.CHEN Yu-guo.XU Feng.ZHANG He.JIANG Chun-xiao.张运.XUE Li.CHEN Yu-guo.XU Feng.ZHANG He. JIANG Chun-xiao.ZHANG Yun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8)2.张鹤.陈玉国.徐峰.薛丽.江春晓.张运.ZHANG He.CHEN Yu-guo.XU Feng.XUE Li.JIANG Chun-xiao.ZHANG Yun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与硝酸甘油疗效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内科杂志2007,46(8)3.江春晓.陈玉国.张运.徐峰.张鹤.薛丽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4)4.李志祥.谢桂岚ALDH2基因第12外显子(G/A)多态性在北京汉族人群的检测[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5.张鹤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硝酸甘油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学位论文]20086.丁建华.吴建中.高长明.李苏平.周建农.曹海霞.苏平.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习惯与肝癌的易感性[期刊论文]-肿瘤2004,24(4)7.张竹梅.刘茶珍.边建超.汤伯明.江峰.王其军.王启敏.朱鑫.沈福民洛阳市汉族群体ADH2和ALDH2的基因多态性研究[期刊论文]-遗传2002,24(5)8.罗怀容.张亚平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研究进展及其与饮酒行为的关系[期刊论文]-遗传2004,26(2)9.周文婷.李景鹏.崔羽.王晓燕.ZHOU Wen-ting.LI Jing-peng.CUI Yu.WANG Xiao-yan乙醇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关系[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10.赵吉.孙爱军.邹云增.王颖.张晨辉.黄薇.马会利.卢鑫.刘芳.葛均波.ZHAO Ji.SUN Ai-jun.ZOU Yun-zeng. WANG Ying.ZHANG Chen-hi.HUANG Wei.MA Hui-li.LU Xin.LIU Fang.GE Jun-bo ALDH2基因多态性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有效性关联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0(2)引证文献(10条)1.姜齐宏.陈艳.肖政盐酸纳美芬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41例[期刊论文]-医药导报 2013(7)2.夏祥敏20例双硫仑样反应诊治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2)3.李海峰.孙明莉.于亚欣.刘宝华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6)4.彭超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36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8)5.刘非凡.唐瑛.陈忠庆.唐忠智.王忠强.李军荛.李小平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4)6.贾振宇双硫仑样反应86例急诊救治体会[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11)7.王丽影.李增霞.张英.汤其群.查锡良八年制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8.周正元.李建清.孙国祥.徐敏皋.徐晓燕ADH2、ALDH2 基因多态性及饮酒和胃癌关联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预防医学 2010(4)9.李莉.李成涛.赵书民.张素华.向平乙醇、乙醛慢代谢与酒后驾车肇事[期刊论文]-中国司法鉴定 2010(1)10.张成禄.于新发.谢健敏.王前.郑磊.曾方银.张鹏鼻咽癌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G1510A突变及酶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2)引用本文格式:裘丽珍.钟文涛.龚兴国.QIU Lizhen.ZHONG Wentao.GONG Xingguo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1/*2多态性与酒精性疾病[期刊论文]-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7(2)。
ALDH基因多态性检测
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项目简介:ALDH (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 人类乙醛脱氢酶,是一种四联体蛋白,催化乙醛和其他脂肪族醛氧化。
目前已发现ALDH 有19 种同工酶,主要有ALDH1~4 四种,其中ALDH2最为重要。
在肝和胃中具有很高的表达量,是乙醇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ALDH2基因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由于ALDH2 基因存在G1510A 多态性,导致氨基酸序列第487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所替换( Glu487 Lys),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野生型称为G等位基因(ALDH2*1),催化能力失活的变异型称为 A 等位基因(ALDH2*2)。
在亚洲的黄种人群中, ALDH2*2是频率最高且最重要的突变型。
临床用药医生应考虑的因素:ALDH2基因突变致乙醛脱氢酶活性下降引起的临床表现:1、ALDH2与硝酸甘油治疗: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经典药物,研究发现硝酸甘油的舒血管作用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所介导。
但临床上部分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迅速有效地缓解心绞痛,使心肌严重缺血加重。
近来发现, ALDH2与硝酸甘油转化为NO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ALDH2*1基因型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ALDH2*2患者,且前者迅速起效率也明显高于后者。
2、ALDH2与酒精性疾病:乙醛脱氢酶(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和乙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在人体内共同组成了人乙醇脱氢酶系, 负责催化人体的乙醇分解代谢。
ALDH2在肝和胃中具有很高的表达量,是乙醇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研究发现,突变型基因ALDH2*2的存在能导致ALDH2活力的严重缺失,并与过度饮酒导致的酒精依赖、酒精性中毒、酒精性肝病、消化道癌症等疾病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过度的饮酒行为,不仅使ALDH2*2 携带者对酒精产生依赖,还可能引起肝癌等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汉族人群酒精性肝病ALDH2和CYP2E1基因多态性研究
p lmo p im n lo o i ie ie s n oy r hs a d ac h l l r d s a e i Ha e pe c v n p o l
LENG - n。 te Ai mi e l
( eat e to at e t ooy X ag a H si lC nr o t U hesy D p r n f G sr n rl , iny opt , e t S uh n  ̄ i ) m o e g a l a rt
【 bt c】Obet eT xl e t eao si b ten e ec o mop i f A D 2 a d C P E ad a o oc i r A sat j ci :o epo h r t nh e e gnt pl rhs o L H n Y 2 1 n l hl le r v r e li p w i y m c i v
【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 乙醛脱氢酶; 细胞色素 P52 1基因多态性 40E ; 【 中国豳书分类法分类号】55 R 7 【 文献标识码 l A 【 收稿日期】 0 — 1 2 7 1-4 0 1
Re e r h o h ea in hp b t e DH2 a d CYP E1 e e s a c n t e r lt s i e we n AL o n 28 0 0 5 — 6 6 20 )9 10 — 3
基因多态性、饮酒种类与乙醇代谢的相关性
.论著•基因多态性、饮酒种类与乙醇代谢的相关性叶懿,陈帆,卢翔,吴昊,卢颀,施蕾袁颜有仪,杨林袁廖林川(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的探索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以及饮酒种类对乙醇代谢的影响,为司法鉴定实践中涉及乙醇代谢结果解释或对血乙醇含量回推的案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筛选出81名志愿者,通过多重SNaPshot分型方法获得和ALDH2的基因型。
饮酒剂量为1.0g/kg,在饮酒前以及饮酒后30 min、45 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和8 h静脉采血1 mL,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计算血乙醇达峰时间(7_)、乙醇峰值质量浓度(CmJ、乙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乙醇)、AUC乙醛和乙醇消除斜率(渊茁)。
为排除ADH1C基因多态性的干扰,选择携带基因型的个体,根据ADH1B和ALDH2的基因型分组,对各组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对3种饮酒种类(白酒、红酒和啤酒)组间 的各参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结果不同ADH1B和ALDH2基因型组间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基因型组间AUC乙醇、、茁和AUC乙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个体饮相同剂量不同种类酒时,各组间 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乙醇代谢受相关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大,基本不受饮酒种类的影响。
关键词院法医毒理学;乙醇;代谢;基因多态性;饮酒种类;乙醛蓄积中图分类号:DF795.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l004-5619.2018.02.007文章编号院1004-5619(2018)02-0142-05Correlation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Alcoholic Beverage Type and Ethanol MetabolismY E Yi, C H E N Fan, L U X iang, W U Hao, L U Qi, S H I Lei, Y A N Y o u-y i, Y A N G Lin, LIA O L in-c h u a n (W e st C hina School o f Basic M edical Sciences and Forensic M 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C hina)A 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 D H1B and A L D H2gene polymorphism and type of alcoholic beverage on ethanol metabolism,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cases involv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ethanol metabolism or back calculation of blood ethanol concentration in forensic practice. Methods A total of 81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The genotypes of A D H1B, A D H1C and A L D H2were obtained by a multiplex SNaPshot genotyping method. Each subject was administered with 1.0g/kg of alcohol. About 1m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alcohol consumption at 30min, 45min, 1 h, 1.5h, 2h, 3h, 4h, 5h, 6h, 7h and 8h,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in blood were determined by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The peak times of blood ethanol concentration (Tm a x), the peak mass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Cm a x),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ethanol (AUCe t h a n o l), AUCa c e ta l d e h y d e and ethanol elimination rates (茁)were calculate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A D H1C,the A D H1C*1/*1carriers were grouped based on the genotype of A D H1B and A LD H2.The dataof each group were evaluated by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airwise comparison tests were performed by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ethod. The gene interactions were evaluated by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Each parameter of three kinds of alcoholic beverage ( w hite wine, red wine and beer) among groups was analysed by variance analysis with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 of ^臓and C m a x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different A DH1B and A LDH2 genotyp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s of AUCetw, ^and AUC—h y c t e among some groups carrying different A D H1B and A L D H2genotyp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se parameters when one individual taking same dose of different alcoholic beverage type. Conclusion The ethanol metabol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ed gene polymorphism, which is barely affected by alcoholic beverage type.Keywords:forensic toxicology; ethanol; metabolism; gene polymorphism; type of alcoholic beverages;acetaldehyde accumulation在法医学实践中,许多案(事)件都需要测定活体或尸体血液中的乙醇含量。
ALDH2基因多态性
•王焱等在发现,ALDH2基因野生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中ALDH2活性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程负相
关,提示血浆ALDH2活性水平越低,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功能越差。 •王振军等研究结果显示:ALDH2缺失型会通过增加体内的氧化应激加重高血压,成为高血压的危险因
素。
ALDH2与糖尿病的关系
• 过量的饮酒和高脂饮食是当前不良习惯的主要特征,极易造成摄入量超标,使得人患肥胖、糖尿病等 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增高。 • Murata等发现ALDH2基因多态性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 Hao等通过对821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1380例符合条件的健康对照组进行 分析,发现ALDH2*2/*1基因型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 • 毛跟年等发现:人类神经tau统、调控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并在神经 系统的形成和轴突的通讯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乙醛可能使tau分 子错折叠而产生超磷酸化,导致tau蛋白分子的聚集,形成配对螺旋样纤维, 从而诱发老年痴呆在病理学上的一种基本病变。
目录
• ALDH2简介 • 指导健康饮酒 • 合理服用硝酸甘油 • 重大疾病的提示
ALDH2简介
• ALDH2全长43438bp,共有13个外显子。在外显子12处发 生点突变,使正常的等位基因ALDH2*1/*1(G/G)变为 ALDH2*2/*1(G/A)或ALDH2*2/*2(A/A),从而使 ALDH2酶的活性降低或者失活。 • ALDH2各基因型的酶活性及中国人群频率分布如下表;
• 结论: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健康饮酒、硝 酸甘油合理用药、提示重大疾病的高危频向等方面具有 重要临床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
食管癌
胃癌
肠癌
ALDH2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酒精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关系
精 性肝病 (lo 0i l e ies, D) ac h l i r sae AL 是 的 乙 醛 对 肝 脏 损 伤 作 用 更 大 。乙 醛 可 与 多 种 蛋 白 c v d
1口
由长 期大 量 饮酒 所 致 的 慢性 肝 脏疾 病 ,
a c h lm e a o i n y l o o t b lc e z me , s wh c n l d l o o e y r g n s , l h e d h d O e a e a d c t c r me i h i c u e a c h ld h d O e a e a de yd e y r g n s n y o h o
e z me ・ ny s
Ke r s Alo o i ie ie s ;Ge ep y r him; c h ld h d o e a e Al e y ede y r g n s ; y wo d : c h l lv rd s a e c n olmo p s Alo o e y r g n s ; d h d h d o e a e
Li e Die u v r sa e s
Z NG i in s eQu , HA We— a g, u L — n WANG nQi Q We .
1S h o f h r c, h n o gUnv ri , ia h n d n 5 0 2 2Qin F sa s i l f l tdt c o l ama y S a d n ies y Jn n S a g o g2 0 1 ; a oh nHopt i i e op t a Af a o
S a d n i e st , i a h n o g 2 0 4 h n o g Un v r i Jn n S a d n 5 01 y
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酒精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酒精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邱礼佳!,林贞葵!,陈慧怡!,李金花!,林梦琴!,梁少明!,刘伟"综述,郑桓!校审(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00;2.6圳友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5)摘要:酒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个体对酒精的敏感程度与其体内酒精代谢酶的活性有关即遗传基因有关*人体内乙醛脱氢酶2(ALDH2)的活性与人体饮酒后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之间存在关联*本文综述了乙醛脱氢酶2基因性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乙醛脱氢酶2(ALDH2)"疾病中图分类号:R446.1,R4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29(2020)04-0611-04DOI:10.3969/j.issn.1674-1129.2020.04.002酒在中国人的宴席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难解难分&适量的饮酒有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传承我国优良的酒文化&但现代人因学习压力或工作压力较大,不少人存在长期过度的酗酒或酒精依赖行,酒精有系的疾病发病率较叫等倒利用糖缺失性转铁蛋(CDT)、CDT/转铁蛋白(TRF)比助酒精性的8但人在2因性酒精的些疾病的发生。
人体饮酒,乙醇通过口腔、食道、胃肠道吸收,90%的过的吸收,过的代谢进入人体*卵的10%的乙醇则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体代谢或其它方式排出身体[3]o1。
1ALDH21.1ALDH2的结构和存在部位人体内最常见的乙醛脱氢酶包括四种同工酶,即ALDH1-ALDH4,分不体上的因所编码。
ALDH2编码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12q24.2),■有的因性叫ALDH2是一体,由基金项目: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学生科技活动基金项目,编号2019XS04、2019XS05;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2018561作者简介:邱礼佳,男,199.年生。
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关系
肝脏2020年1月第25卷第1期改变,如新生血管的形态变化、侧支循环的血供和动静脉分流等肿瘤特征性动态改变图像。
郭涛等[7]研究表明,晚期肝癌的CTA图像表现为,新生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早期可见结节状或者巨块状的血管或肿瘤病灶显影,新生血管形态拉直僵硬,肿瘤病灶围绕供血动脉生长,甚至会出现动静脉分流的现象,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准确率为95.31%;本研究中CTA组的病灶检出率达94.59%,敏感度达95.13%,与该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李万湖等[8]认为,CTA重建技术还可出现碘化油沉积或者现象残缺现象,可结合MSCT的显影特征,来鉴别存活病灶和新发病灶,以及病灶血管及进展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将MSCT与CTA检查相结合,能提高肝癌术后复发的新发病检出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是观察肝癌术后肿瘤变化和评价疗效最特异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对HCC手术或TACE治疗术后患者,采用MSCT联合CTA组检查,提高了观察肿瘤血管和染色水平,能及时有效发现新发病灶,提高存活病灶和新发病灶的鉴别诊断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为评估疗效、病情监测和进一步诊疗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1] 徐振州,陆大军,张向阳,等.MR和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肝脏,2017,22:626 628.[2] 麦神忠,彭樱花,郑华英,等.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82 84.[3] 黄丽娜,倪衡建,姜建威,等.256层CT全肝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512 516.[4] 潘利,郑大伟.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国医学装备,2018,15:45 48.[5] 苏泳诗,于新发.小肝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实用肿瘤杂志,2019,34:175 179.[6] 张红伟,刘勇.CT增强动脉晚期扫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的诊断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36 38.[7] 郭涛,干丽华.CT血管造影在肝癌患者血供特点及血流灌注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医学,2018,46:1279 1282.[8] 李万湖,董帅,胡旭东,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和肝外供血动脉评估价值.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755 758.(收稿日期:2019 07 20)(本文编辑:钱燕)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关系李平生 崔恒官 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普外科(李平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普外科(崔恒官)通信作者:崔恒官 【摘要】 目的 探讨马铃糖蛋白样磷脂酶蛋白3(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
乙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饮酒行为及所致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乙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饮酒行为及所致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曾芳芳,刘盛元,王滨有【摘要】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通过由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参与的氧化途径在肝脏内完成的。
乙醇脱氢酶基因变异可导致因饮酒在不同种族和个体间酒精代谢发生改变,这是因饮酒导致各种相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对ADH基因的序列结构、分类及其相关的重要的功能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ADH的多态性在研究方法、研究群体分布范围等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主要讨论了ADH不同多态位点的地理分布,与饮酒行为的关系及其导致的各种相关疾病如肝脏、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乳腺癌。
【关键词】 醇脱氢酶;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饮酒【中图分类号】R345.41;R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13(2008)022*******Pr og r ess in the study of alcoho l dehydr o gena se polymor phism and dr inking beha vior a s w ell a s a lcohol2 r ela ted disea s es ZEN G Fang2fa ng,L IU Sheng2yuan,WAN G Bin2you. Depa rtment o f E pidemiolo2 gy,Ha rbin Medical U niversity,Ha rbin 150081,China【A bstract】 In human body,metabolism of alcohol is mainly t hrough t he oxidative pathway mediated by alcoh ol dehydrogenase in t he liver.Alcohol dehydroge nase polymorp hisms exhibit great inter2individual a nd inter2ethnic variability in activ ity,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 ons resulting in alcohol2re2 lated problems.Recently,the researchers on the polymorphism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not only in the gene itself but als o in its f reque ncies and alcoh ol2related d iseas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Thispaper main2 ly discusse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DH polymorp hisms,a nd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nking behav ior a nd alcoh ol2related diseases,such a s he patic,pancreatic diseases,cardiovascular d isease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and breast ca ncer.【K ey w or ds】 Alcohol dehydrogenase;Polymorphism,restriction f ragme nt length;Alcohol drinking(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08,12(2):1642167) 酒精诱导的毒性效应在大量种族和个体间的差异是由一系列影响乙醇代谢动力学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酒精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 项目简介
酒精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项目简介一个人的酒量85%是先天决定,而不是后天训练的,机体摄入的酒精90%以上在肝脏内主要靠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进行代谢。
对酒精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可以发现ADH1B和ALDH2基因的多态性,评估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高低,从而评价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
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1、检测基因型为ADH1B*2/*2(有活性),ALDH2*1/*1(有活性),那么酒精在体内就可迅速变成乙酸而代谢排出,也就是真正的“酒篓子”。
2、检测基因型为ADH1B*1/*1(无活性)或ADH1B*1/*2(活性降低),ALDH2*2/*2(无活性)或ALDH2*1/*2(活性降低),那么乙醇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易伤肝,经常会突然烂醉如泥。
3、检测基因型为ADH1B*2/*2(有活性);ALDH2*2/*2(无活性)或ALDH2*1/*2(活性降低),此类人群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乙醛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扩张,心排血量增加,面部潮红,而乙醛只能依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代谢为乙酸。
基因型与酒精耐受性关系1、基因型为ADH1B*1/*1: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慢,容易导致酗酒。
2、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主要受ALDH2基因型的影响:基因型为ALDH2*1/*1:对酒精耐受性高基因型为ALDH2*1/*2:对酒精有一定的耐受性基因型为ALDH2*2/*2:对酒精敏感,没有耐受性标本采集要求1、EDTA抗凝全血3-5ml,2~8℃保存,当天送检。
2、送样时,请写清楚送检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科室等基本信息。
3、注意事项:该项目血液标本不得使用肝素抗凝,避免标本凝固。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
解酒制品研究进展
解酒制品研究进展摘要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对解酒的研究成为一项必然的工作。
目前人们所熟悉的是天然植物以及西医解酒,对生物酶解酒比较陌生。
本文将对以上三种解酒研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天然植物;生物酶;解酒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92-0208-02过量的酒精对人的身体有很多伤害,然而喝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中国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习俗,在很多场合下饮酒也是在所难免,解酒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
解酒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胃肠道,肝脏等各器官以及防止酒精中毒。
解酒的关键就是促进乙醇的分解,加速乙醇的代谢,增强代谢酶的功能。
例如可以药物直接作用于肝代谢酶系,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减轻其对组织和细胞的损害。
1 天然植物解酒研究中医史册上记载了不少天然植物都有解酒之功效。
通过现在医学的研究对其解酒原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研究较多有葛花、葛根、绿茶等。
1.1 葛花解酒研究Yamazaki等研究了从葛花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异黄酮苷,发现它可以抑制大鼠ALT、AST的升高,并能降低酒精中毒引起的小鼠死亡率,在给药剂量为100mg/kg和200mg/kg是效果很显著。
Han YO等认为kakkalide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是因为它于肠道菌群租用生成代谢产物Irisolidone。
Jang[3]等通过实验证明葛花能对抗酒精引起的细胞凋亡,并能抑制酒精诱导的caspase-3 mRNA的表达升高,说明葛花能够降低酒精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中岛嘉次郎研究发现800 mg/kg高剂量葛花能明显抑制伴随pH升高的酸排泄量,具有胃粘膜保护作用和消化管激活作用。
1.2 葛根解酒研究在《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葛根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Xie CI 等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黄豆苷与酒精同时给大鼠灌胃或先与酒精灌胃均能使血液酒精含量峰值降低,并且黄豆苷口服不影响酒精代谢,说明葛根能降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人类乙醇脱氢酶基因型鉴定实验报告
人类乙醇脱氢酶基因型鉴定实验报告人类乙醇脱氢酶基因型鉴定实验报告酒精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抑制剂,它会让人产生感觉的放松和愉悦,并且也会增加人们对危险和冒险的倾向。
然而,在接触酒精时,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会存在差异,这是因为乙醇代谢速率的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个体对酒精的敏感性和酒精耐受能力。
因此,研究乙醇代谢的相关基因变异可以为精准的药物治疗和预防酒精滥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人类乙醇脱氢酶(ADH)的基因型,探索ADH基因多态性对酒精代谢能力的影响,并为相关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50名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
通过采集被试者的口腔黏膜细胞,提取DNA,然后进行基因型分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ADH1B*1、ADH1B*2、ADH1B*3、ADH1C*1、ADH1C*2、ADH4*1和ADH4*2这7个ADH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型与乙醇代谢速率的相关性。
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DH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被试者中存在差异。
其中,ADH1B*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最高,为36%,其次是ADH1C*1和ADH1C*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和22%。
而ADH1B*1、ADH1B*3、ADH4*1和ADH4*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较低,分别为6%、6%、2%和2%。
进一步分析发现,ADH1B*2位点的基因型与乙醇代谢速率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具体来说,该基因型的个体乙醇代谢速率较快,一般较为耐酒,容易产生饮酒后仍然保持理智和冷静的感觉。
而ADH1C*1和ADH1C*2位点的基因型与乙醇代谢速率关联性较小,可能会导致人体对酒精的摄入量有较大的差异。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酒精代谢的遗传变异对人们饮酒行为的影响。
ADH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布和相应基因型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个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甚至在同等条件下出现酒精含量差异较大的现象。
基因酒精解读原理
基因酒精解读是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中与酒精代谢相关的基因序列,预测一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酒精耐受性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型:人类的基因型决定了其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
例如,ADH1B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人体无法有效代谢酒精,从而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2.多态性: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些基因存在多态性,即同一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会对酒精代谢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CYP2E1基因的多态性与酒精代谢和酒精中毒风险有关。
3.表达调控: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等。
这些调控机制也会影响一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
基于这些原理,基因酒精解读可以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基因型和基因表达调控信息,预测其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并为个体化饮酒行为提供参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和风险,从而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酒行为。
酒精依赖与多巴胺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W e t h lRS, S d ri g S , Al M , e 1 S a/W A VE 一 1 sp a o el H n t N o ta. c r
,
a
wik t s ot— ad ih y d me p oe n,a s mb e a a t — a s cae l rc s n r o rti se l s n e i n so it d
以改 变 的通 道 活 性 ” 。 参 考 文 献
1 J n frJ, c e AKAP Me it d S g a r n d ci n An u e i Mih l M. e d a e i n lT a s u t . o n Re v
P a ma o xc l 2 0 , 2 : 3 — 2 7 h r c lTo i o , 0 2 4 2 5 5
7
可 能 在 临 床 上 会 有疗 效 。这 对 于 治 疗 ~种 或 多 种 心 脏 疾 病 町 一
能有重要意义 , 且使得在治疗心肌病 及心力衰竭 时 , 并 B受 体 阻断 剂 的 应 用 更 为 广 泛 。 Y to蛋 白 除 _扮 演 “ 手 架 ” 角 色 , P A 和 P I oa i 『 脚 的 把 K P 募 集 到 通 道 , 装 I S信 号 传 导 复 合 物 , 控 其 磷 酸 化 状 态 之 组 K 涮 外 , 可 以在 通 道 磷 酸 化 后 起 作 , 还 是 调 节 离 子通 道 的 一 还 } 它 { j 个 作 用 因子 。 在 K N l K N l Y t o 分 子复 合 物 中 , o C Q / C E / oi 大 a Y—
Fei il ,Ca d n ,Ga b ,e 1 Y t o p o en, a l a d fr l el A c o r o eL r iC ta . o i rt i a i n o g
功能基因多态性与遗传相关性分析事例总结
功能基因多态性与遗传相关性分析事例总结功能基因多态性(functional gene polymorphism)是指基因在群体中存在多个等位基因,这些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会引起功能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其他生理和生化过程。
因此,研究功能基因多态性对于深入解析遗传相关性和预测药物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例来总结功能基因多态性与遗传相关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肿瘤易感性与功能基因多态性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而功能基因多态性作为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易感性相关研究中。
例如,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功能基因多态性的比较,发现某些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相关。
进一步的遗传相关性分析可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联,并帮助预测个体的肿瘤易感性。
二、药物代谢与功能基因多态性药物代谢在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功能基因多态性在药物代谢途径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例如,对于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这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通过研究个体的功能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其对该药物的代谢速率及临床反应性。
这可以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遗传特征调整剂量、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指导。
三、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早期诊断功能基因多态性研究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心脏病方面,研究者发现某些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患者的功能基因多态性,可以迅速筛查是否存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从而实现早期诊断。
这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个体遗传相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可以通过与特定功能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来调节基因表达和功能。
举一个例子,酒精代谢酶基因ADH和ALDH的功能基因多态性已被发现与酒精相关疾病如酒精依赖、酒精中毒之间存在关联。
酒精代谢基因
酒精代谢基因酒精代谢基因是指与酒精代谢相关的基因,它们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酒精代谢基因的变异与个体对酒精的敏感性、耐受性以及对酒精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酒精代谢基因的功能和变异对个体对酒精的反应和酒精相关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酒精代谢基因可以影响个体对酒精的敏感性。
在人体内,酒精主要通过酒精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代谢。
ADH家族中的基因ADH1B和ADH1C以及ALDH家族中的基因ALDH2是酒精代谢中的关键基因。
研究表明,ADH1B*2等突变使得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增加,从而导致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降低,出现面部潮红等反应。
而ALDH2*2等突变则会导致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降低,使乙醛在体内积累,引发乙醛代谢不良相关疾病,如亚硝酸盐中毒和酒精性肝炎等。
酒精代谢基因的变异还与酒精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相关。
乙醇在体内代谢为乙酸,进而被乳酸脱氢酶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来。
乳酸脱氢酶基因LDH是乙酸代谢中的关键基因之一。
研究发现,LDH 基因的多态性与酒精代谢能力和酒精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有关。
某些变异型LDH基因会导致乙酸在体内的积累,进而影响乙醇的代谢和酒精中毒的发生。
酒精代谢基因的变异还与酒精相关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酒精相关疾病主要包括酒精依赖、酒精肝炎和酒精性脂肪肝等。
研究表明,酒精代谢基因的变异与个体对酒精的喜好和耐受性有关。
一些基因变异会导致酒精对个体的奖赏效应增强,从而增加酒精依赖的风险。
而另一些基因变异则会使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降低,增加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酒精代谢基因在个体对酒精的敏感性、耐受性以及对酒精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研究酒精代谢基因的功能和变异,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酒精的反应和酒精相关疾病的发展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酒精代谢基因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喝酒的基因原理
喝酒的基因原理喝酒的基因原理涉及到多种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代谢相关基因、酶基因、脑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等。
以下是关于喝酒基因原理的详细解释:1. 代谢相关基因人体内酒精的代谢主要通过两个酶来完成,分别是酒精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
ADH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而ALDH则将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
酒精代谢的速度可能会因遗传多态性而产生差异。
例如,ADH基因有多个等位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ADH1B和ADH1C。
人体具有较高活性的等位基因会导致酒精醇生成速度更快,从而加速酒精的代谢。
与此相反,较低活性的等位基因则会使得酒精代谢的速度较慢,因此在同样的饮酒剂量下,这类基因型的人会更容易产生酒精中毒等不良反应。
ALDH基因也有多个等位基因,其中常见的是ALDH2基因的*1和*2等位基因。
ALDH2*2等位基因的人在酒精代谢中的ALDH活性降低,导致乙醛的积累。
这种情况会引起乙醛致敏症,表现为面部潮红、心悸、头痛等酒精不良反应。
2. 酶基因除了ADH和ALDH外,还有其他多种酶与酒精代谢相关。
例如,甲醇醛酶(Formaldehyde Dehydrogenase,FDH)等酶参与酒精代谢途径的下一步,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个体的酶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差异,从而影响酒精代谢的速度和产物的生成。
3. 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喝酒会刺激大脑中的多种神经递质系统,如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多巴胺(Dopamine)、内啡肽(Endorphins)等。
这些神经递质与愉悦、奖赏以及控制酒精摄取欲望等行为有关。
因此,相关的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可能与个体的喝酒行为有关。
例如,多巴胺受体基因(DRD2和DRD4)被认为与奖赏感受和寻求新的刺激有关。
DRD2基因的变体与喝酒行为的关系已有研究报道。
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
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项目简介:ALDH ( 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 ) 人类乙醛脱氢酶,是一种四联体蛋白,催化乙醛和其他脂肪族醛氧化。
目前已发现ALDH 有19 种同工酶,主要有ALDH1~4 四种,其中ALDH2最为重要。
在肝和胃中具有很高的表达量,是乙醇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ALDH2基因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由于ALDH2 基因存在G1510A 多态性,导致氨基酸序列第487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所替换( Glu487 Lys),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野生型称为G等位基因(ALDH2*1),催化能力失活的变异型称为 A 等位基因(ALDH2*2)。
在亚洲的黄种人群中, ALDH2*2是频率最高且最重要的突变型。
临床用药医生应考虑的因素:ALDH2基因突变致乙醛脱氢酶活性下降引起的临床表现:1、ALDH2与硝酸甘油治疗: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经典药物,研究发现硝酸甘油的舒血管作用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所介导。
但临床上部分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迅速有效地缓解心绞痛,使心肌严重缺血加重。
近来发现, ALDH2与硝酸甘油转化为NO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ALDH2*1基因型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ALDH2*2患者,且前者迅速起效率也明显高于后者。
2、ALDH2与酒精性疾病:乙醛脱氢酶(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和乙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在人体内共同组成了人乙醇脱氢酶系, 负责催化人体的乙醇分解代谢。
ALDH2在肝和胃中具有很高的表达量,是乙醇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酶之一。
研究发现,突变型基因ALDH2*2的存在能导致ALDH2活力的严重缺失,并与过度饮酒导致的酒精依赖、酒精性中毒、酒精性肝病、消化道癌症等疾病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过度的饮酒行为,不仅使ALDH2*2 携带者对酒精产生依赖,还可能引起肝癌等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H1B——解毒基因
Alcohol dehydrogenase 1B is an enzyme that in humans is encoded by the ADH1B gene.[4]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is a member of the alcohol dehydrogenase family. Members of this enzyme family metabolize a wide variety of substrates, including ethanol, retinol, other aliphatic alcohols, hydroxysteroid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exhibits high activity for ethanol oxidation and plays a major role in ethanol catabolism.
喝酒容易上脸的人身体内有高效的ADH1B ,能迅速将酒精转化成乙 醛,却缺乏ALDH2功能,导致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而迟迟不能代谢。 此时大量累积的乙醛会导致人体内毛细血管破裂,外在表现就是喝酒 脸红。
那些喝酒容易“上脸”的人,对喝酒不会感到有快感,他们也就不会 主动去喝酒,也会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并继续扩大。这些人在现代占大 多数。而那些不含乙醇脱氢酶变体却嗜酒的人,则会被慢慢淘汰掉。
ALDH2——“无害化”处理基因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s the second enzyme of the major oxidative pathway of alcohol metabolism. approximately 50% of East Asians have the cytosolic isozyme but not the mitochondrial isozyme.
酒精基因多态性与酒 精性肝损伤
主要内容
概述 酒精代谢与相关基因 酒精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损伤 基因检测报告书讨论 结论
概述
长期嗜酒人群中有20%-30%出现严重的肝损害,而且酒精的消耗量 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并不显著相关。提示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存在遗 传个体的差异。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重要场所,摄入体内的乙醇90%以上在肝脏中代谢。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混乱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 重要原因。
ADH和CYP2E1是乙醇代谢的主要酶,二者均有基因多态性,不同基 因个体表达的酶活性不同,因而影响机体对乙醇的易感性。
ALDH2(1510G>A)为乙醛脱氢酶2,代谢酶 1、AA、AG基因型者,与GG型比,较易脸部潮红和醉酒。 2、AA、AG基因型者,即使喝少量酒,与饮100克酒精的GG基因正常者
比,他们的肝脏损伤更为严重。 3、AA、AG基因型者,由于不能代谢烟草的乙醛,发生食道癌(上呼吸
消化道UAT癌)的风险,较GG型者高,故AA、AG型者,应戒烟。
对酒精的“脸红”反应也可作为这一基因突变的简单指示标志。
酒精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损伤
乙醇体内代谢
乙醇摄入体内后,主要经肝脏: 1.ADH(细胞质中的乙醇脱氢酶) 2.CYP2E1(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中的细胞色素P4502E1) 3.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过氧化物酶 3个酶被氧化而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
硝酸甘油与ALDH2基因
通过“ALDH2基因检测”技术,平时有饮酒习惯者,可检测分析自身 的酒精分解代谢能力,科学准确的判定“酒量”,从而提防过量饮酒, 降低酒精性中毒以及致癌的几率。
ALDH2是硝酸甘油的有效代谢物NO形成的关键,ALDH2的硝酸脂酶 活性会降低10倍以上,使硝酸甘油无法产生NO,难以发挥药效。在 亚洲人群中,30%-50%的个体都携带有ALDH2突变基因,突变者中 42.4%,正常剂量硝酸甘油起效慢,应换药或联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研究发现,人类如果缺失了与乙醇脱氢酶基因关系密切的乙醛脱氢酶 基因,那么喝酒是一定没有快感的。而在东亚人群中,在中国人中, 这一基因功能缺失的人占了人口总数的50%以上。
而缺少这一基因功能的人的最显著标志,就是一喝酒就脸红。 乙醛积聚,还导致食道癌的发生风险增高。
ADH1B与ALDH2
这两个基因同时突变的人,也就是乙醇脱氢酶基因功能增强而乙醛脱 氢酶基因功能减弱,尤其是缺失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的人,喝酒的时 候一定没有快感。因为不能把酒精进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使中间产 物乙醛积聚,人体会有中毒的感觉。
是东亚人特有的“解酒基因”。存在于大约70%的汉族人体内,它有 助于加快乙醇分解速度约13倍,同时能够分解与乙醇结构类似的存在 于酒精中的毒素。表现出对乙醇氧化活性高,起着乙醇分解代谢的主 要作用。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ADH1B include alcohol dependence and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与该基因相关疾病为酒精依赖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体内代谢
乙醇
乙醇脱氢酶 解酒酶1: 决定酒量的主要酶
酒精
CH3CH2OH
乙醛 CH3COH
乙醛脱氢酶 解酒酶2: 决定是否酒精中毒 得肝癌的主要酶
乙酸 醋酸
CH3COOH
酒精
主要作用是对神经功能的干扰
酗酒的症状1:
胡说八道,钻桌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昏迷 以短期症状为主
乙醛,毒,致癌
化学反应活性强, 对细胞有多方面的毒性
酗酒的症状2:
红脸,全身红,头疼,呕吐等
长期症状:
食道癌,胃癌,肝癌
乙酸 食醋主要成分。 少量无症状。
酒精相关基因
ADH1B*2(A>G)为乙醇脱氢酶1 1、中国人AA基因者为57.8%,这种人饮少量酒即容易头痛、不舒服;
AG基因者为37.8%,这种人能多喝一些酒; GG基因型者为4.4%,这种人嗜酒如命,喝多了也不醉。 2、对于GG基因型者来说,由于喝酒过多,发生饮酒相关的食管癌的风 险比其他人高4.09倍。 3、ADH2B GG型伴ALDH2 AA型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146 倍,应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