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北灯戏的发展与保护
川北灯戏的民间特色及开发价值
式的传承.又是对民间观灯赏戏习俗和事,其中不少出自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反映的多是老百姓熟悉或关注的事物和
万方数据
<拜师》《包袱》等等,都是以撷取普通人家平凡生活的点滴,而表达劳动人民的喜它以“喜乐神”的形象,长期为广大民 怒哀乐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川北灯戏中也有描写封建统治阶层人物的,如众所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 《周元献鸡》中的正德皇帝,《包公照镜子》中的包人.《阚隍会》中的知县,但仍 是以平民的心态,凡人的眼光来看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其中不乏普通百姓朴素的 二、川北灯戏的开发价值 作为JIl:It地域文化的产物,川北灯
艺术之一,在川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偶、皮影、猴戏、杂耍以及民歌、小调、曲艺等民间艺术而形成的,具有多元合 史,元宵节观灯赏戏是当地民间的古老一、兼收并蓄的特点。在这一特点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方面来自民间的原因,对其 习俗,对此,清代不少地方志都有记产生了重要影响。 载。如乾隆年间的《苍溪县志》载: 其一是灯戏与庆坛的结合。庆坛是川北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庆坛时 “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嘉庆年间的唱灯戏也是当地的古老习俗之一,俗称“灯坛两开”。庆坛时的灯戏又称“耍庆 《定远县志》(今武胜县)载:“乡民嘉坛”,由主持法事的端公表演,目的是让人们在驱邪祈福的仪式之后.获得身心的 陵江畔,演春灯,庆元夕”,《南充县愉悦,因此重在趣味性和娱乐性,且其中有很大成分的即兴表演。这种将宗教活动
绵阳城郊汉墓出土的乐俑、舞俑、说唱俑和汉平阳府君阙上的双人 砷舞和羽人戏马浮雕,即已证明汉代歌舞、百戏盛行。唐宋以后,灯会、灯调、杂 剜流行。元代诗人吕诚有《越王楼观灯》诗旬:“午夜水轮烂不收,叉看春色满绵 州。沉香火底整山柱,舞幕星前羯鼓楼”。(见《束鹤事集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 绵州春节灯会的热闹场景:在灿烂的月色星光之下,不仅有《沉香救母》灯组展 示,还有绿色幕布装饰的彩按和羯妓伴奏的灯调演唱。明人张谊《宦游纪闻)栽:
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川北戏剧的活化石作者:赵玲徐素洁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5期【摘要】南部傩戏至今已经有300余年的古老历史,主要以双峰乡胖土地村杜家班傩戏为主,广泛流传分布于大坪、大桥、升钟一带。
傩戏又被称为端公戏、傩堂戏,是一种在民间祭祀仪式上吸收各地民间曲调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中国历史、原始戏剧以及民间宗教的综合结合体,它以独特的唱腔、多样化的音乐曲牌以及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特点深深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追捧与喜爱。
同时,傩戏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嘉陵奇葩——川北戏剧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意蕴。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民俗风情及地域经济有着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南部傩戏;杜家班傩戏;双峰傩戏【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一、傩戏的来源傩戏是由最初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后到商朝成为一种固定的驱鬼逐疫仪式中发展而来的。
傩戏也称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的一种舞蹈。
也是傩祭中的一种舞蹈。
它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和原始,音乐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因此川北人把它称作“师公脸壳戏”“跳傩傩”“合作腔”。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地出现了比如“傩堂戏”等其他的稱呼。
不过相比传统的傩戏,代表川北傩戏水准的南部县杜家班傩戏的表演风格独特,其艺术价值具有一定的高度,傩戏数千年流传下来,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根据《周礼·夏官》记载,傩祭时“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大丧,先驱,及墓,人扩以龙击四隅,驱方良。
”这段历史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祭傩的情景,后随着一定的发展加入了特定的故事情节变成为了如今的傩戏。
无论是傩祭、傩舞还是傩戏,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戴着假面具。
自唐宋时期,假面歌舞盛行,南宋有“川杂剧”,以“神头鬼面”为特征。
傩舞中的“神面”丰富多彩,傩舞者头带面具,手持盾牌,上穿黄褂,下穿红裤,脚套草鞋或麻鞋,手持擀面杖、洗锅刷等,跳叉行丁。
传承文化保护国宝——四川传统戏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
传承文化保护国宝——四川传统戏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作者:王相力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9期王相力近年来,文化氛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面对退化与消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社会政府以及国民联合起来,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截止到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载了中国29项世界非物质遗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演变,承载着历史的积淀,正在呈现出传统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传统戏剧地方瑰宝作为四川传统戏剧的“ 当家花旦”——川剧,体现着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的融合、发展。
川剧剧目中的经典比比皆是,剧本具有较高的价值,文化底蕴深厚,表演真实、贴近生活。
经典的川剧绝活在川剧传承者们的演绎下,独放光彩。
部分特技如变脸、开慧眼、吐火、托举、滚灯、钻火圈、手影戏、藏刀等,都颇受观众喜爱。
泸州河川剧素以高腔闻名,在宫调、帮腔、高腔曲牌中都独树一帜,区别于其他流派。
更出现了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孙勇波、崔光莉等一批积极探索泸州河川剧艺术价值的实践者。
四川灯戏,同样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川北灯戏、峨眉堂灯戏、夹江麻柳堂灯戏、岳池灯戏、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等戏剧类型组成。
它经历了民间艺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丰富和完善,结合了他们的智慧与辛劳。
作品通俗易懂,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四川皮影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它被称为“最复杂的皮影”。
艺术家们精雕细琢,配合自提自唱,呈现给人们更加诙谐的视觉效果。
此外,无论是体积较大、可以和人偶同台演出的川北大木偶戏还是小巧伶俐、便于携带的手掌木偶戏,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的一部分。
木偶的设计、制作,舞美的布置,以及操纵木偶的演员,三者要融为一体。
掌握这门技艺的艺术家们,需要集文学、戏曲、绘画、雕刻、剪纸等多种综合的艺术门类于一身。
射箭提阳戏是傩戏的一种,由木偶、面具、人混合出演,极具地方色彩,呈现原始古朴的戏剧形式,传承着中国文化的渊源历史。
川北灯戏艺术的发展初探
川北灯戏艺术的发展初探作者:童莉曾晓安来源:《大观》2016年第02期灯戏原是四川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流行的一种比较简单质朴的歌舞小戏,因大多在夜晚场坝演出要挑灯照明而得名。
它源于傩戏和巴渝戏。
川北灯戏在民间的叫法多种多样,通常都称“农民戏”、“坝坝戏”,又因其诙谐风趣,引人发笑,还称它为“喜乐神”、“欢喜调”。
在经济不发达的旧时代,农村请客,常有客多铺少的情况,主人家便请灯戏班演唱通宵,客人围在院子里看灯戏表演度过一夜,故又叫作“大铺盖”。
灯戏流行于明清年代,其明快、幽默、夸张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川北灯戏源远流长,比较特别,在川剧艺术中独树一帜,其唱腔曲牌较多而富于变化,优美动听,其表演诙谐而富于技巧,引人发笑,所以倍受人们喜爱,得以代代传承。
一、川北灯戏的艺术形式(一)川北灯戏的表演形式灯戏是以说唱民间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取悦、教化世人为主要目的的灯戏艺术,在明清时期便出现了活动于民间的灯戏团体灯班。
灯班一般由近10人组成,乐队四人左右,演员大约有四五个人。
传统的灯戏剧目大部分都是反映了百姓的民间生活、表现出了乡土风情的喜剧和闹剧。
灯戏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以及庆坛中的唱腔艺术和锣鼓手法。
声腔分为正腔(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和杂调(各类民歌、小曲、时调)。
表演的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
灯戏艺术经过汉唐灯会的酝酿,在宋元时期逐渐成型,在明代时期已经出现规模,盛行于清代,一般被大家称之为“灯”或者“花灯”。
经过川剧艺人的丰富创新,不断提高,灯戏艺术在清代末期已经成为了川剧五种声腔之一。
演出时,舞台上高高悬挂起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在舞台四角放置有画着花、鸟、飞禽走兽、人物的各种各样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羊灯、蚌壳灯等等,既是舞台中的道具,也是剧中的角色。
演员演戏叫做“扮灯”,观众们看演出叫做“看灯”。
浅谈古蔺花灯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古蔺花灯的发展与传承【摘要】古蔺花灯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古代民间传统节日活动。
制作工艺精湛,传统形式多样,现代表现多样化,包括彩灯、灯谜等形式。
在保护传承方面,需要重视技艺传承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护传统。
古蔺花灯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有重要经济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也面临着传统传承困难的挑战,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让古蔺花灯在未来发展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关键词】古蔺花灯、发展、传承、制作工艺、传统形式、现代表现、保护、传统传承、文化价值、前景、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古蔺花灯的起源古蔺花灯起源于古代,起初是作为人们用来照明的工具。
据传说,在古蔺一带有一个叫做蔺花的地方,当地人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芦苇和芦花资源,制作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灯。
这些花灯逐渐成为了当地人们庆祝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的必备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蔺花灯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蔺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而至今仍然在当地传承和流传。
古蔺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物品,更是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的象征。
在当地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上,人们都会点亮花灯,以示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古蔺花灯的起源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蔺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
1.2 古蔺花灯的意义古蔺花灯还承载着当地乡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人们传唱着各种古老的歌谣,讲述着神话传说和家国情怀,使得每一盏花灯都蕴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古蔺花灯不仅代表着古老的手工艺传统,更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2. 正文2.1 古蔺花灯的制作工艺古蔺花灯的制作工艺源自古代手工艺人的传统技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
制作古蔺花灯需要准备好材料,主要包括竹篾、红纸、五彩绸缎等。
在选择材料的基础上,手工艺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竹篾剪裁成特定的形状,然后用红纸和五彩绸缎进行包裹,形成花灯的外观。
川北灯戏的传承保护
702020年•第10期川北灯戏的传承保护◊内江市戏剧创作研究室安灵川北灯戏,是流行在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至今延绵不绝。
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闽中、南部、仪陇等地。
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
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我们也应当加大对川北灯戏的传承和保护。
这种传承保护应该是活态的,从横向看,包括剧、艺、人的传承保护,体现历史的传承;从纵向看,包括空间上的广泛传播、宣传推广。
川北灯戏,堪称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广为群众喜闻乐见。
2006年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它既是我省地方剧种具有代表性的_种戏剧形式,又是一种丰厚的文化资源。
为此,我们应责无旁贷地着力把它铸造成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川北灯戏主要发祥地的南充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和"身份证”。
同时,更要以实际行动保护、发展川北灯戏,使其发扬光大,更好地向人民大众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服务。
一'剧目的传承保护川北灯戏土生土长,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多系风土人情、民间世态。
传统剧目众多,皆以短小精悍见长,俚曲口语成趣。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地区曾组织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了一批民间灯戏。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南輕KX挖掘、整理出一大批灯戏小戏,参加全省调演获得好评,有《闹隍会》《幺妹嫁给谁》《包公照镜子》《灵牌谜》等代表舗目。
]987年磁得3A 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
21世纪初,剧目《拜师》又获全国群星奖金奖,被邀为党的十六大献礼演出。
川北灯戏在剧目的搜集、整理、蠟及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川北灯戏现在常演的保留剧目,例如《闹隍会》《郑板桥买红》《嫁妈》《灵牌谜》等,大多数是20多年前创作或眸、整理的,现在的新创剧目很少。
因此,要传承保护川北灯戏,不仅要恢复、整理好川北灯戏的传统剧目,还应该创作出一批适应新时代的新剧目、好剧目。
“非遗”视野下川北灯戏的美学研究
16刘红伶:“非遗”视野下川北灯戏的美学研究“非遗”视野下川北灯戏的美学研究刘红伶(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YJS201741。
【摘 要】川北灯戏是流传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古老汉族歌舞小戏,它以南充地区为中心,辐射至遂宁、达县、剑阁专区等市县,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授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灯戏从造型、台词、唱腔到伴奏无不体现着表演者对生活与美的独特感受,这些欢乐多彩的作品在丰富民间老百姓生活的同时,也为民间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川北灯戏;美学研究;本土文化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16-03一、淳朴的世俗美在川北灯戏中,大多剧目都以体现农民的生活琐事为主,剧中的用语更是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大量的方言、土语、俗语让川北灯戏赋有亲切感。
川北灯戏作为当地老百姓的主要娱乐形式,以它浓厚的乡土气息扎根于川北地区,成为了当时社会中下层阶级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现实表达。
(一)题材内容的日常化。
川北灯戏属于民间戏曲范畴,传统的剧本大多由当地农民自己创作,而穿衣吃饭、生儿育女等家常小事是他们接触最广也是最关心的话题,由此而创作出的剧本具有一股质朴的乡土气息,多为反映劳动者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趣、人生疾苦、悲欢离合,多以家庭生活为单位去展开。
而这种家常味十足的表演最能与观众心意相通,亲切又真实,让人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世俗化的审美感受。
川北灯戏的剧本题材除了有劳动人民的生活琐事外,还有少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即使是帝王将相、神魔鬼怪,也早已经过农民艺人的家常化处理,去掉了灵光仙气,都有七情六欲,都要穿衣吃饭,呈现出与老百姓无二的世俗特征。
川北灯戏中的这些家长里短的剧情,乍看无足轻重,实则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例如,在传统灯戏《巧还租》中,描写了农民毛玉亭和李明夫妇巧设妙计,借招待地主王老八敬酒灌醉后,趁机撕毁了账薄上所记欠租款,使得地主不但无凭收租,反而失了自己的衣服。
川北灯戏艺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川北灯戏艺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王化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川北嘉陵江、涪江、渠河流域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戏曲艺术种类多.巴渝舞、傩戏早见于先秦,角抵戏汉代已有,灯戏、木偶、皮影、杂技、猴戏的幼苗在唐
宋时就破土而出。
明末清初川剧兴起,晚清班、社纷组,名角迭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戏曲艺术如沐春风,川北灯戏也繁荣发展。
川北灯戏是川北艺术的一朵奇花,在南充地区形成最早,后遍及嘉陵江中、上游两岸。
川北灯戏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构成形态比较完整,形成时间不晚于明末清初。
因川北具有多元文化特点与崇尚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王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
【相关文献】
1.川北灯戏的艺术特色与当代传承 [J], 成容
2.灯官审灯(川北灯戏) [J], 解铃
3.川北苍溪灯戏之艺术风格透视及现状分析 [J], 王晓霞;赵梓惠;
4.川北苍溪灯戏之艺术风格透视及现状分析 [J], 王晓霞;赵梓恵
5.浅谈川北灯戏的表演艺术 [J], 王应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北灯戏的源流演变与发展走向
川北灯戏的源流演变与发展走向●—叫JEI■曩雕●■E■■皿●杜建华SCD观云听泉一、灯戏的属性与川北灯戏话子)‘芦花记)<湘子渡妻)‘蓝桥汲水)灯戏,或称灯调,是千百年来在民间歌舞、俗曲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类型。
全国<回门)<回窑)<访贤)<槐荫记>……在陕许多省份如江西的采茶戏、安徽的花鼓灯、湖南、湖北的花鼓戏、云南、贵州的花灯等,都南、湖南、胡北、江西、贵州等地的弦子属同一类型的地方小戏。
在声腔形式和表演形态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本质属性方面有调、花鼓戏、‘采茶戏等中,也都是常演剧较多的一致性。
关于灯戏类地方小戏的性质归属、概念界定,我曾查找过一些著述、辞典,目,且曲调基本相同o∞始终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说法,但也有一些比较接近的解释。
从戏曲剧种构成的必要条件来考察,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没有灯戏辞条,但有四Jl|灯戏、责押花灯戏等辞条,地灯戏的音乐形态较为单一,行当发展不完湖南花鼓戏辞条解释为:“戏曲剧种。
湖南各地地方小花鼓戏、灯戏的总称。
”①同书中关于善,以演出小戏、喜剧为主,很少有影响的“对子戏与三小戏”辞条解释为:“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一对脚色演唱的戏叫对子戏,大幕戏。
难登大雅之堂。
同时。
由于它们长也叫二小戏。
由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脚色演唱的戏叫三小戏。
……如各种花鼓戏、花灯戏、期流行于不同区域,称谓各异,资料的收采茶戏、滩簧戏、落子戏等。
因此,它们又常作小型剧种的代称。
”o集、整理、交流程度有限,故而研究工作难在戏曲音乐家余从先生的<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一书中,是把灯戏放在民间小戏部分加以深入。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的灯调小戏曾以论述的,他说:“民间小戏的剧种。
孕育、产生于民间艺术,也即起自民间歌舞与民间传经一度得以繁荣发展,如一些省、市的花鼓说。
历代。
民问艺术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为逢年过节时的社火活动。
或称‘花会’、‘灯会,、戏、花灯戏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闹秧歌,等,地区不一,叫法不同。
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花灯戏传承的一些重要意义:
1. 文化传承:花灯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使后代能够了解和体验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2. 艺术价值:花灯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音乐、舞蹈和唱腔而闻名。
它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
传承花灯戏可以保护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3. 社区认同:花灯戏通常与特定的地区或社群紧密相连,它是当地居民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纽带。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灯戏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确保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传承和发展。
5. 教育与文化交流:花灯戏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学习和表演花灯戏,人们可以培养艺术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花灯戏也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总之,花灯戏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社区认同、艺术发展、教育和文化交流。
通过传承花灯戏,我们能够让这一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光芒,为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
川北灯戏
• 3、内容
• 传统灯戏剧本都是劳动人民口 头即兴创作出来的,常常是看 到或是听说了某一件事,认为 可以编戏,便几个人凑在一起, 戏就出来了。常常是今天编明 天演,白天编晚上演,因此, 灯戏剧本大都情节单一,人物 也多为一丑一旦,对对戏多, 而且大多是笑戏、闹戏(喜 剧),正戏、苦戏(悲剧)少, 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浓烈的喜 剧色彩。 • 川北灯戏演出形式生动活泼, 内容多歌颂正义,鞭挞丑恶, 寓教化于嬉乐之中。正是由于 其诙谐、幽默,以喜剧为主, 被群众称为“川北山乡的喜乐 神”。
eg.《幺妹嫁给谁》里: 钱干娘:(唱)这菜籽开花遍地黄,蜂儿采蜜硬是忙,我孤老婆子都闷得慌, 难为你十七八岁大姑娘。一个人的日子多苦况,我来陪你摆家常。 麻干娘:扯把子! 幺 妹:那又坐到慢慢说嘛! 钱干娘:(唱)这花绣得好漂亮,硬是像你幺姑娘。 麻干娘:舔钩子! 钱干娘:诶,可惜啊—— 幺 妹:哪点可惜? 钱干娘:(唱)一朵鲜花难独放,花开并蒂才长久! 麻干娘:卖关子! 《送灶神》——“县太爷给我们打了一张‘白条子’。” “咋个连一个字都没有?” “这是‘白条子’嘛。” 《打判官》——“砍脑壳的贪官”, 而贪官解释自己为何一半人脸一半鬼脸: “我这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长木凳
二、川北灯戏的艺术特色
• 1、 跳、笑、闹的喜剧风格
从表演上看,川北灯戏最充满喜庆色彩 的是它的跳,可以说,无跳不成灯,跳 的手势、身段、步伐很有讲究,种类繁 多。男女演员们在舞台上脚不停的走着, 手不停地摆着,有的甚至从头跳到底, 整个热闹喜庆的气氛很感染人。
丑
笑
跩
2、 内容家常化
从剧本内容来看,川北灯戏一般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而大多是劳动人民熟悉的凡人小事, 如:穿衣吃饭,生儿育女,具有强烈的家常色彩,即使是 帝王将相,但在川北灯戏的处理中,也是放在家常化的环 境中。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川北灯戏
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川北灯戏作者: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6年第09期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起源于明末,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称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
川北灯戏用劳动人民的道德标准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川北灯戏于明代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与其他地区的灯戏一样,它也经历了由提灯、挂灯、玩灯、舞灯到灯戏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观众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
观众把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
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责编:李卉嫔)(图/SCP/玫影)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
川北灯戏表演的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
它吸取了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别是戏中的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不令观众捧腹。
川北民俗“四朵金花”
作者: 熊梅
作者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版物刊名: 巴蜀史志
页码: 57-5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川北大木偶 川北皮影 川北灯戏 川北剪纸
摘要: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和川北剪纸是川北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川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四朵金花”。
它们孕育于川北山乡的文化土壤.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特征,反映了植根在川北地区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风物民俗、人情世故和审美情趣。
保护和传承“四朵金花”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课题之一。
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以川北灯戏为例
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与保护 --- 以川北灯戏为例摘要:分析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案例。
以探究分析案例为基础,通过设计实际任务驱动,提炼民间艺术资源文化并将其融入设计,创非遗新体验。
通过对川北灯戏文化的元素提炼加以研究,融合实训探究流程,辅以数媒之力量,探索创新路径,推动非遗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在当今时代的影响力,总结民间艺术资源元素的发掘与保护。
关键词:川北灯戏;民间艺术;特色;传播1.1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1.1.1研究背景随着数字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读图时代全面到来,数字媒体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影视和印刷品等传达手段更加丰富。
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多样化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打破传统平面设计的界限,整合多种沟通和呈现方式民间艺术资源是人类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族与国际性的融合,是国内外优秀设计的表现特色。
非遗是文化的积淀与体现,其价值是不可限量的,若能善加利用、挖掘和创新提炼其意其形,必定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神髓与其内涵在于现代设计融合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和开拓。
1.1.2研究现状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改善,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设计必须不断更新。
川北灯戏属于本土剧目,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表现和宣传元素,具有对巴蜀文化的高度认可和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变化,始终要面对时代潮流的影响和观众的重新选择,其发展与遗传仍然需要在推广方式上不断创新。
2.1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探索非遗文化的跨媒介表现与理论研究。
在交互视觉设计高速发展的当今,研究川北灯戏传统文化传播的环境、方式、服务等存在的问题,探究川北灯戏的传统表现工艺与非遗文化的交互设计传播之间的协调发展、拓展设计等,将其应用于交互设计研究领域、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播之中,利用数字媒体手段,促进交互设计的研究领域、扩宽文化的推广模式与传播方式。
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一、彝族花灯歌舞的起源花灯起源于汉代,在唐宋时期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唐朝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社会升平,经济富庶,于是花灯大放异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花灯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元朝时期,云南被列为一个省份纳入中央王朝管辖范围,云南正式成为中央王朝的管辖之地。
明、清以来,屯垦戌边将士与土著民族的不断结合,使得中原文化渐渐渗入蛮荒之地。
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和中央王朝权力的不断深入,红河州蒙自县社会经济从土司奴隶制迅速转入封建地主制。
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又造就了一批批土著民族的知识分子,由此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全面文化交流。
红河彝族花灯就是渊源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的。
红河彝族花灯发祥于蒙自县雨过铺镇永宁村,据传明朝年间有一汉族公爷在蒙自干坝子(蒙自江水地、雨过铺、十里铺的统称)一代教跳古灯,于是汉族花灯进入了蒙自彝族聚居的村寨。
永宁彝族的尼苏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演唱花灯的活动,并逐渐成为蒙自彝族花灯的重要流传地区。
随着汉、彝文化的交融,永宁产生了一批通晓汉文化的知识分子。
清朝末年,以秀才杨鸿仪为代表的一批彝族知识分子介入了花灯的演唱活动,对在彝族民间已经广为流传的花灯艺术进行整理,把彝族民间音乐曲调、民间舞蹈表现形式融入其中,通过移植、改编、创作等方式,形成了一批深受彝族群众喜爱的、极具彝族文化个性的彝族花灯剧目。
这是永宁彝族花灯的起源,也是今天的红河彝族花灯的起源。
二、彝族花灯歌舞的发展清末民初是永宁彝族花灯鼎盛时期,每年皆举办为期四十五天的灯会活动。
从这个时期开始,红河州蒙自县永宁彝族花灯声誉鹊起、闻名遐迩。
非遗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
242李 乐,曾 芳,李 慧:非遗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一、非遗文化的内涵概述非遗文化是指祖先前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思考智慧以及情感态度表达,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文化。
从根本而言,非物质物化遗产是各民族特色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口头表达、美术书法等方面,这六个方面无一不是体现着浓厚的以文化人的礼乐思想,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非遗文化的特征(一)公共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识别标志,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与价值理念。
非遗文化是拓宽我国民族文化深度与广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特征,公共是社会大众所认可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漫步在大街小巷,还是穿梭在高楼大厦中,我们总能看见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的受众广泛,且不动声色地渗透在现实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因此,在现代文化的创作中,所有艺术家都能从中汲取精神文明,进行文化创新。
例如,在某些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从非遗文化中的中国功夫的提取,进行组合、创新,使世界人民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与精神魅力。
(二)公益性。
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数取决于时代发展背景,体现人类基本一致的观念与精神追求。
由于非遗文化的种类丰富,文化认同度较高,对社会效应的影响较大,是一种无偿的文化产业,因此使其在一定程度有较为鲜明的公益性特征。
在当代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能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的文化价值,形成具有时代推动意义的文化瑰宝,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我们传统文化的文采,形成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社会效应。
例如,在我国川北灯戏的保护与发扬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使其在国际舞台的表演中大放光彩,不仅激发了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还能够推动川北灯戏的研究与发展,形成具有热爱“非遗”、保护“非遗”的社会效应,以此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川北灯戏的发展与保护
摘要:民间文学艺术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华,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川北灯戏从可考的清乾隆发展至今,已有2 0 0多年,其诙谐风趣的表演和颇具特色的胖筒筒音乐至今仍深受四川北部、东部及重庆等地广大百姓的喜爱。
今天,在川北地区、川东地区的嘉陵江沿岸川北灯戏仍广为流传,成为地方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川北灯戏作为地方民间文学艺术,是否应该得到全面的保护。
关键词:川北灯戏地方戏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
所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某一民族的群众在其生息繁衍过程中创造的、反映该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作品。
其作品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始终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这就使得一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是经过几代人的演泽创作而丰富起来的,因而作往往是某一群体的身份不明的人。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这特点使得对它的保护要比一般作品更为因难、复杂。
当然川北灯戏作为这个地方戏,它的保护也不是那么容易。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她正面临着现代娱乐的挑战,在有着强大的观众群与强烈的时代气息的现代曲艺的挑战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当今曲艺界思考与探索的话题之一。
一、川北灯戏的起源
川北灯戏源于傩戏,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民众于笑谑嬉乐之中。
几经沧桑,川北灯戏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津津乐道的地方曲艺。
川北灯戏起源于明末嘉靖年间,但可考至乾隆年间,与当时的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
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每当农村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
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
川北灯戏可谓历史悠久。
二、川北灯戏的发展历程
川北灯戏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南充市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是根植川北一代的民间歌舞小戏。
它继承巴渝舞的遗风,源于傩戏,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昆、高、胡、弹腔以及大量的民间表演艺术及杂役艺术,形成了明快、幽默、夸张的独特风格,深受川北人民的喜爱。
川北灯戏与其他的戏种不同,它除了通俗易懂,在农民中流传以外,它的表演更是不拘一格,多数不在正式的场合中表演,通常在院坝、阶沿进行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
而且表演的内容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等。
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
悲剧少。
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
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风土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
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其声腔分为正调和杂调,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时至今日,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
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北灯戏也经历了潮起潮落的兴衰历程。
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开始,战事频繁,灾害不断,灯戏锐减。
少数灯班艺人流亡江湖、卖艺求食,更多的艺人则是丢掉灯戏另求生计,川北灯戏日渐衰落,到新中国成立时,川北灯戏濒临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川北灯戏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充专区不少乡镇成立了业余灯戏组织,南充专区还成水立了灯戏团,向着灯戏艺术化、专业化方向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为恢复发展灯戏剧种,南充专区文教局抽调人员到阆中、苍溪、仪陇等地对民间灯戏的沿革、流行区域、剧本唱腔、表演地点、技艺、服装、道具、艺术特点等资料和实物进行调查收集。
原南充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组织了28名师生分组深入各县文化部门调查,搜集剧本116个、老艺人口述的腹本戏210余出,还搜集了音乐资料与表演身法技艺资料,并整理成册归档。
此外,还组织了文化干部、川剧团音乐人到灯戏艺人多的县区搜集灯戏常用的曲牌37支,邀请美术家胥鸿钊设计了一套现代灯戏的服装道
具样式,培训了一批灯戏青年演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川北灯戏犹如枯木逢春,“农忙种地,农闲演戏”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当时南充有业余剧团400个,其中灯戏剧团有40多个,活跃于川北山乡,为灯戏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
然而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川北灯戏的保护与发展,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焕发青春,从院坝阶沿走向大雅之堂。
从此,川北灯戏真正成为巴蜀奇葩,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1983年,南充地区举行业余商演,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演员,经过大力栽培,成为一支可以独当一面的团队。
1984年南充地区文化局组团参加四川省灯戏剧会演,所演灯戏《灵版迷》、《闹隍会》、《郑板桥买缸》、《三张借条》等6个灯戏,在蓉城舞台崭露头角,以其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赏,被誉为嘉陵江畔璀璨的奇葩。
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川北灯戏》一书,在全国发行,是我市挖掘、整理、研究川北灯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1987年10月,应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的邀请,南充地区以岳池县川剧团为班底组团赴成都演出灯戏《幺妹儿嫁给谁》、《献鸡》、《包公照镜子》、《搭车》、《办移交》,使来自全国的戏剧家们如痴如醉,彻夜难眠,交口称赞:“精湛的灯戏表演,高尚的艺术享受。
”这次演出再次誉满蓉城,轰动全国戏剧界。
中国戏剧院院长胡沙更是对川北灯戏赞不绝口。
1988年5月,该团赴京进行为期七天的演出,《中国日报》发表
《灯戏使舞台放出异彩》的文章,再次在全国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
事后,市川剧团先后赴上海、山东、天津等地演出灯戏《嫁妈》、《桥》、《滚灯》等均获得奖励。
1997年由阆中市政府和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现代灯戏小品《甜水井》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小品比赛铜奖,2001年由市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川北小灯戏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小戏比赛金奖。
这是四川省小戏类获得国家级政府奖金奖零的突破。
三、川北灯戏的保护
川北灯戏作为巴蜀重要的民间艺术作品,我们理应加以保护,这样才可以让巴蜀地区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而南充、成都、重庆等地已开始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资源整合,为更好地保护川北灯戏做出大力贡献。
也正是基于各界对四川及重庆地区对川北灯戏的旅游、文化和经济价值的肯定,我认为要真正保护和发展川北灯戏艺术,应首先打破传统的地方戏功能观念,用新的视觉审视川北灯戏的社会功能,不为旧的雅俗观念所迷惑,进而敢于保护优秀的川北灯戏。
同时,还必须打破地域限制,开拓发展川北灯戏的生存空间,使川北灯戏成为巴蜀大地更加迷人的风景线。
然而要更好地保护川北灯戏,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川北灯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也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群。
我们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到观众的方言碍障,因为他们对地方方言不胜了解,那样势必造成观众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阻碍川北灯戏进入其他地区。
但是解决这一问题也有难
度,但我认为还是采用注释比较好。
虽然普通话大家都会说,但是用普通话来表演就会让川北灯戏失去原有的韵味,所以,我认为用注释既可让听戏人有一明明白白的了解,又不失地方特色。
2、让川北灯戏走出巴蜀,步入更多人的生活。
川北灯戏一般都在自己的方言区内流传,即一般在固定的城市剧场和乡村“草台”上演出。
但是随着外国戏剧、电影、电视的冲击,加之普通话和英语的普及,川北灯戏活动的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
如果川北灯戏仍据守自己的方言区,仍躺在传统的剧场和“草台”上演出,其演出和场所会越来越狭小,限制也会越来越大。
显然,不进则退,川北灯戏活动地域的扩张将意味着川北灯戏在人们的直观双向交流中会获得生存、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新空间。
另外还有就是网络有着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优点,我们可以将优秀剧目制作成MP3、RM等音乐格式放在网络中任人下载,免费收听;也可以将演出实况制作成MTV放在网络上任人下载、免费观看从而吸引大批量的地方曲艺爱好者,川北灯戏也可藉此走向世界。
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非洲的边远山区,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欣赏到川北灯戏、欣赏到更多的地方曲艺,这本身即是对地方曲艺的最好保护。
综上所述,川北灯戏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珍贵却不精美,这就需要我们后人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川北灯戏蜚声海内外,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让它既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为它赋予新的思想内涵,体现出时代特征,使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
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而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即是最好的保护。
我们期待着川北的艺术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川北地方曲艺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