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计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包括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如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地势阶梯的划分。
2、教学难点理解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我国著名的地形景观图片,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地形分别是什么,从而引出地形地势的概念,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地形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讲解地形的概念,即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介绍主要的地形类型,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并结合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加以区分。
(2)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
例如,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3)地势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地势的概念,即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结合中国地势剖面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4)地势阶梯的划分详细介绍我国地势阶梯的划分,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第二阶梯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在 1000 2000 米之间;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
(5)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例如,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初中地形地势的教案
初中地形地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形地势的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地形地势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形地势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地形地势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形地势的概念:地形、地势的定义,地形地势的差异。
2. 地形地势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 地形地势的特点: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地形地势的实际应用:地形地势在交通、城市建设、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地形地势的定义,讲解地形地势的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地形地势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分析地形地势在交通、城市建设、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地势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形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实践活动法: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分析地形地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地形地势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形地势概念、分类和特点的掌握。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地形地势知识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地形地势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地球表面地形地势图片。
2. 地形地势分类和特点的PPT。
3. 地形地势知识相关案例。
4. 观察地形地势的实践活动材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概念和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地理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2. 掌握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2. 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难点:1. 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 地形地势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地图阅读: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准备我国地形地势图、气候分布图、河流分布图等;2. 案例材料:收集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案例;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地势图,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我国地形地势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后,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案例:“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越高,气温越低;3. 展示案例:“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4.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地势越高,水流越急。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2.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形地势对我国交通有哪些影响?”;3. 学生回答后,总结地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
二、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案例:“地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地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地势崎岖,交通不便;3. 展示案例:“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山区地势崎岖,不利于农业生产。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势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影响?2. 展示一幅地形地势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对地形地势的兴趣。
3. 提出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将了解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深入探讨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观点诠释1. 地形地势的定义: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高下升沉的情况。
2. 主要特点:包括海拔高度、地势升沉、地形类型等方面。
三、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海拔高度:地球表面的高下不平,海拔高度决定了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差别。
2. 地势升沉:地形的升沉水平影响了水资源的分布、土壤肥力等因素。
3. 地形类型: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形类型各具特点,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
四、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 水资源分布:地形地势决定了河流湖泊的分布,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2. 植被覆盖:地形地势对植被的分布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
3. 农业生产:地形地势不同,适宜的农作物种植也不同,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4. 城市建设:地形地势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山地、平原等地形类型都会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
五、小结与拓展1. 总结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和对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拓展学生思维: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城市规划师,你会如何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进行城市规划?3. 安置作业: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地形地势特点和影响的小结。
六、课后反馈1. 学生通过作业展示,检查学生对地形地势的掌握情况。
2. 进行教室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地形地势来改善环境和增进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地形地势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地形地势讲解教案
初中地理地形地势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2. 地形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3. 地形地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如: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等。
2. 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3. 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梯田、水电站等。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地势对你们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有何影响?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出示案例:某地区地形地势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地形地势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我国地形地势分布图,标注主要山脉、地形区。
2. 思考:地形地势对你们所在地区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理解了地形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了对地形地势作用的理解。
在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学生绘制地形地势分布图,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理解。
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引导: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高程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形地势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势分布。
进修内容一: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1. 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2. 地势的定义: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高程分布,主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等不同的地势类型。
3. 地形地势的分类:根据地形地势的形态和高程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不同类型。
进修内容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山地:地势高、地形陡峭、地貌多样化,常常是水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气候的屏障。
2. 丘陵:地势较低、地形较缓,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3. 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形辽阔,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4. 盆地:地势低洼、地形关闭,易积聚水资源,但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5. 台地:地势高、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进修内容三: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地形地势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如山地适合发展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2. 地形地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平原地势适合建设大城市,而山地和丘陵地势则适合发展旅游业。
3. 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地势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水平,如山地、丘陵地势会增加交通运输的难度。
小结反馈: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并深入了解了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地形地势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资源,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地形地势特征教案
初中地形地势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基本特征。
2. 运用中国地形图等资料,说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等基本特征,增强读图析图能力。
3. 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4. 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学生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2. 运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基本特征。
3. 运用中国地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资料,能概括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形图等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概括出我国地势、地形的总体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地势、地形对经济、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准备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教学资料。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关于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你们能看出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吗?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地形地势特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特征。
2. 通过案例材料,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 讲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观念。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地形地势特征,分析本地区在经济、交通、生活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地形地势特征。
2. 教师强调地势、地形对经济、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地形与地势》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或游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提高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教学难点突破:
-设计阶梯式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地形图的识别和分析技巧。
3.分析地形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4.讲解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其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工具识别和分析地形。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地形类型,分析其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地形与地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和保护地理环境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地理知识,简单介绍地形和地势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地形与地势的相关知识:
1.介绍地形与地势的定义,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详细讲解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特点,并通过实物模型、地形剖面图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各种地形的特点。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地形类型的特点,并准备进行汇报。
3.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地理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
2. 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2. 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3. 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教学难点:1. 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2.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地形地势有哪些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以及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4.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如: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我国气候的形成?如何影响河流的流向和交通的建设?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后作业2. 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练习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地理观察、思维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六、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2. 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特点3. 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4. 地形地势对我国河流的影响5. 地形地势对我国交通的影响七、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地形地势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地理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分类。
2.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形地势分类的理解。
2. 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而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地形地势的概念教师通过PPT展示地形地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含义。
(2)地形地势的分类教师讲解地形地势的分类,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并通过图片展示各类地形地势的特点。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师详细讲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包括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等。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4. 总结提升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分类。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描述所处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地形地势概念、分类和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不同地形地势区域的代表性案例,如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地形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地形地势初中地理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地势的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地形地势图的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地形分类及其特点教师展示各种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
接着,详细讲解每种地形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山地地势高峻,坡度大等。
2. 地势的概念及其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地势的概念,即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接着,讲解我国地势的特点,如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等。
第二课时:1. 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生物多样性丰富等。
2. 地形地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如利用山地发展旅游业,修建水库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地球表面形态有哪些基本类型?1. 教师展示各种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种地形的特点。
3. 教师讲解每种地形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山地地势高峻,坡度大等。
三、地势的概念及其特点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地势的概念,即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2. 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地势图,总结地势的特点。
3. 教师讲解我国地势的特点,如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等。
第二课时:四、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教师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地形地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2. 学生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形地势的重要性。
初中地形与地势教案
初中地形与地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2. 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能够运用地形和地势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地形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地形和地势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提问: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什么地形?地势高低如何?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形是指地表的形状和起伏,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趋势。
二、地形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介绍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地形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片或实物模型,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
3.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形?请举例说明。
三、地势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介绍地势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地势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地势图片或实物模型,了解不同地势的特征。
3. 教师提问:地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四、地形与地势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在一片山区建设一座城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和地势?2.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地形和地势的特点,提出建设城市的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下自己所熟悉的地形和地势,并说明其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和地势的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地形和地势的概念,避免混淆。
此外,还可以通过户外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初一地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
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中国自然风光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等)●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请同学们按照山脉的走向分,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的名称?【总结】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秦岭南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那么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又镶嵌着其他的地形单元,有哪些呢?教师可举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以及丘陵与山脉之间的关系。
初中地理陆地地形特点教案
初中地理陆地地形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陆地地形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分布;(3)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地形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各种地形的分布规律;(2)运用实例说明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陆地地形的概念及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 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分布:(1)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分布广泛,如华北平原、亚马逊平原等。
(2)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峭,如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3)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4)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如日本丘陵、法国丘陵等。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如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形影响气候: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平原海拔较低,气候温和。
(2)地形影响水文:山地坡度陡峻,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
(3)地形影响交通:山地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平原交通发达,建设成本低。
(4)地形影响农业:高原、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盆地适宜发展种植业。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各种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形;(2)学生分享自己对各种地形的了解和感受。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各种地形的定义、特点及分布;(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教师通过实例说明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亚马逊平原因地形造成的气候特点等。
3. 地图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分布图,分析各种地形的分布规律;(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地形的分布特点;(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读图练习:(1)教师发放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描述地形特点;(2)学生独立完成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汇报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第二单元2.2《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第二单元2.2《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是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第二单元2.2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地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地形地势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地势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地形地势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地形地势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地形地势的多样性,增强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地形地势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地势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地形地势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地形地势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地形地势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图片、实例、图表等丰富的教学PPT,直观展示地形地势的特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形地势实例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地的地形地势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地形地势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地形地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试讲初中地理地形地势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地形地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2)掌握地球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了解地势的特点,能够描述世界四大高原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形模型和地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运用地形地势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及分类。
2. 世界四大高原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形和地势的区别。
2. 世界四大高原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地形模型。
2. 地形图。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形状。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地球的地形地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地势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形和地势有什么区别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如平原、高原、山地等;而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坡度。
3. 教师讲解: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4. 学生通过观察地形模型和地形图,加深对地形类型的理解。
三、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的四大高原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世界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亚马逊高原、南极高原和蒙古高原。
它们的特点是海拔较高,地形较为平坦,气候独特。
3.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最高;亚马逊高原面积最大;南极高原气候最寒冷;蒙古高原地势较为平坦。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地形地势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等都有影响。
【教育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学习专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
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中国自然风光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等)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请同学们按照山脉的走向分,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的名称?【总结】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秦岭南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那么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又镶嵌着其他的地形单元,有哪些呢?教师可举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以及丘陵与山脉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
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2—4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请同学们按照山脉的走向分,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的名称?【总结】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秦岭南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那么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又镶嵌着其他的地形单元,有哪些呢?教师可举准噶尔盆地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以及丘陵与山脉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
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4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请同学们按照山脉的走向分,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中指出主要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的名称?【总结】东西走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秦岭南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脉是地形的骨架,那么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又镶嵌着其他的地形单元,有哪些呢?教师可举准噶尔盆地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以及丘陵与山脉之间的关系。
活动: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总结并提问:可见,我国山脉众多,又有四大高原、盆地,还有三大平原及丘陵,这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一、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过渡:我们不仅有多样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即使在同一地形中,它们也是有不同的模样。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来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哪些地形单元?并且结合课本P51资料。
出示图片青藏高原:最高,青稞酒、糌粑;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梯田;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请学生说出对应图片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每一种地形内部,景观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也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
因此,我们平时才会说我们地形复杂多样。
教师总结,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平原、三大盆地、主要的山脉和丘陵。
过渡:我国拥有山脉、丘陵、平原、盆地、高原这几种地形,其面积差是很大的,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种地形?最小的又是哪种?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指导学生读圆饼图。
先读图形标题,再读注记。
学生:回答教师:中国地形种类很多,但是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
平原所占的面积较小,山地所占的面积最大。
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3。
可见,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那么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举个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到夏季,湖岭的旅游业就特别发达,很多外地的人们纷纷驾车来湖岭的金巾溪和烊山溪漂流,让湖岭着实热闹了一把。
那么你知道漂流它需要怎样的地形吗?生:山地、一边高,一边低。
师:在地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地势,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由于地势高低的差异,使得河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即水流动,筏可以随着水流动。
而平原地区是缺乏这个条件的,因此,湖岭的夏季漂流生意特别红火。
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势的有关知识,我们结合中国地势的有关特点来分析,好,我们仔细来观察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出示地形图。
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从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我国地势有何变化?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出示:《中国地形图》,请开展教学活动: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说出三级阶梯分界线、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生:回答。
师:我们国家地形多样,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级阶梯的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同时还包括了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XX米之间,是盆地和高原的天下;第三级阶梯的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分布着海拔较低的平原和丘陵。
二、我国的地形复杂过渡: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已经学习到不同的地形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那么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从河流、水能、降水、人口等方面讲。
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来朗读两首词。
出示诗词:虞美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提问:从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古人描述我国江河都是东流东去的,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我国江河东流的原因?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教大,水能资源丰富。
出示黄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讲解地形特点有较大的集水面积;河流有较大的落差;有峡谷,形成良好的坝址。
出示水循环示意图海水经过太阳的照射,蒸发形成水汽,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汽有海洋上空输送到内陆,假设陆地海拔太高,如把青藏高原放置在东南沿海,那么就会阻碍水汽的输送,也就就无法形成降水。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这样的地形地势对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影响?示中国人口密度图。
总结: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和不同的地形对我国的河流、水能、降水、人口等四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孕育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渡: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中国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内蒙古高原畜牧业比较发达,成为牧人的天堂,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种植业比较发达,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也就是树立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意识。
那么,我们结合湖岭山区的实际情况,来说说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对家乡的山区进行开发建设?请你出谋划策!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我们的家乡湖岭地形以山区为主,出示材料:材料一:瑞安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是天然的林业基地,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
材料二:湖岭镇地处瑞安西部山区,是湖岭片区中心镇,东接潮基乡,南接鹿木乡,西邻永安乡,北接芳庄总人口2.35万。
三、活动:出谋划策湖岭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与山区地形联系密切。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献计献策,谈谈如何发展本地的经济?假设你是农民,你打算种植哪些农作物?假设你是商人,你计划从外地进购哪些商品以弥补本地区不足?你计划向外地推销本地的哪些产品?假设你是政府工作人员,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使湖岭的经济发展的更快?……总结: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
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
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我们湖岭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课堂总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复杂多样的地形,了解到我们地形的三个特征,,地形复杂多样;第二,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三,山区面积广大。
而且不同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我们要因地制宜,从本地情况出发,发展本地的经济。
课堂练习哪幅图比较接近我国地势的实际选择A,因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XX年10月2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四川盆地属于我国地势的选择BA.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最低处将下列地名与其美称连接起来。
四川盆地世界屋脊正确答案为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祖国宝岛台湾岛——祖国宝岛台湾岛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读“沿我国中纬地区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请简要说说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江河和降水的影响: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板书设计:地形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区面积广大作业布置:作业本29页第1、5、6题,30页16题,32页18题图册第60页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