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此外,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但往往难以将想象转化为文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奇思妙想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奇思妙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教学难点:如何将学生的奇思妙想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共同完成作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收集一些优秀的范文,用于分析和学习。
3.准备作文纸、笔等写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奇妙的事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案例,如奇特的事物、有趣的现象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讨论组内成员的奇思妙想,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一篇关于自己奇思妙想的文章。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具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自己的奇思妙想,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乐于分享自己的成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出具有个性的奇思妙想文章。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奇思妙想。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将奇思妙想写成文章。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示了各种丰富的想象和创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畅想。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要点;2.能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达;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奇思妙想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来;2.如何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老师用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们踏入奇思妙想的世界。
2. 理解文章(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我的奇思妙想》,并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感受。
3. 创作时间(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关于未来的想象,也可以是关于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鼓励学生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 互相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5. 总结(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创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奇思妙想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帮助他们将想法付诸实践。
六、延伸阅读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类似主题的文章或故事,扩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会更加热爱创作和表达,希望能够激发他们更多的奇思妙想,让他们的想象力开花结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奇思妙想的例子,如“如果我是孙悟空”、“我的未来世界”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的文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写作内容丰富、具体。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范例教学:分析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创新性写作。
3.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丰富写作内容。
4.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2.课件:相关奇思妙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纸张:用于学生书写习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过奇思妙想吗?举例分享。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范例,如“如果我是孙悟空”、“我的未来世界”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范例的写作思路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如果你是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习作部分,《我的奇思妙想》。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习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提供了几个奇思妙想的主题,如“未来的交通工具”、“环保小发明”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习作。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写作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进行习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不够开阔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打开思维,从而写出具有创造性的习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习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写出具有创造性的习作。
2.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示范法:教师提供示范习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奇思妙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示范习作和相关素材。
2.学生准备写作纸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你有一个奇思妙想,你会选择分享给大家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意识到奇思妙想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示范习作,让学生初步了解习作的结构和内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示范习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习作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奇思妙想的主题进行习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丰富想象力。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习作。
本篇习作旨在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奇思妙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学生在发挥想象,进行创新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能够通过习作,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阅读同伴的习作,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同伴互助法: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习作指导PPT,学生习作样本。
2.学生准备:书写习作所需的文具,阅读同伴习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自己有哪些奇思妙想。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学生习作样本,让学生阅读,互相启发,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互相阅读、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奇思妙想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发挥想象,表达创新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习作,并准备下一次课堂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板书关键词,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四年级语文-教案-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1.能有条理地描绘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课文,揭示习作主题
1.出示图片,理解奇思妙想就是新奇巧妙的想法。
2.今天我们就要来写一篇习作,题目就是我的奇思妙想。
二、了解习作要求,指导想象方法
1.先来看看习作要求,这节课我们要写什么呢?又该怎么写呢?
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例如会飞的木屋,他与我们生活中的木屋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观察模仿图示,构思习作内容
1.有了奇思妙想之后,那我们该如何把这些小发明写清楚呢?来看看思维导图,你发现什么了?
2.现在请你想想自己要发明的东西,把它的样子和功能填写在这张图表里。3.请你分别从它的样子和功能两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四、梳理共性问题,指导学生习作
1.学习单上有一段文字,请你自由读一读,找一找可以修改的地方。
5.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习作草稿,如果你擅长画画还可以给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2.草稿完成后,还可以根据老师指定的习作标准给自己打打星。
3.总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1)现在你能不能大胆的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能进行功能突破呢?
(2)学生交流
5.这是一只会变大变小的书包,可以自身发生变化。
(1)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能自身发生改变呢?
(2)学生交流
6.老师送你一个发明秘籍:功能组合,功能突破,自身变化,从这三个角度来思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
3.会飞的木屋就是把木屋本身的功能和飞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会飞的木屋了,这就叫功能组合
(1)现在你想到什么东西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奇思妙想》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习作。
这篇习作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写出一个奇妙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可能会遇到思维拓展不开、语言困难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有趣的故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写出一个奇妙的故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写出一个奇妙的故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将奇思妙想转化为有趣的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拓展思维。
2.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奇妙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写作榜样。
3.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讨论,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一个奇妙的故事,用于示范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思考自己的奇思妙想,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奇妙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你们听说过奇妙的故事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奇妙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奇思妙想的力量。
教师边讲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奇妙情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活动分析本次习作是“我的奇思妙想”,是一次想象类作文训练。
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实际生活,去构想出见过或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生活图景,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如果想发明创造,写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突出其特点及功能,要能让人读后有深刻的印象。
此外,要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想象要丰富合理,语句要通顺,题目可自拟。
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创意大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大胆创想,写成想象作文。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奖品。
学生:1.每人搜集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
2.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和不方便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导语: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一组课文后,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更让我们领略到未来世界的新奇和美妙。
是啊!未来世界就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是我们将大显身手的世界,是我们将脑中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的世界。
那就拿出你的笔,写出你的“奇思妙想”吧!设计意图:以科学技术的神奇为突破口,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角色的转换,从读者到作者,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二、读懂提示,明确要求1.自主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此次习作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1)想象要丰富合理。
要想他人所没想到的,想得奇,想得妙。
想象虽要大胆,但需联系生活实际,让人读来觉得合情合理。
(2)内容要具体。
把想象的内容有条理地写清楚,如果想发明创造,可先把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如果写科幻故事,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3)分清详略。
现实生活中的可略写,想象的内容要详写。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我的奇思妙想》故事内容,把握主要情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表达个性与自信;–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倡团队合作,共同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的奇思妙想》故事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发散思维,展示学生的奇思妙想,启发学生想象力。
2.难点–引导学生从文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个性化的奇思妙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或问题启发,激发学生对奇思妙想的探讨和展示欲望。
2.阅读故事(15分钟)–学生自读《我的奇思妙想》故事,理解主要情节。
3.理解文章(15分钟)–以小组形式讨论,归纳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4.语言学习(15分钟)–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并尝试造句进行实践。
5.写作练习(20分钟)–引导学生写作,探索自己的奇思妙想并尝试以文章方式表达。
6.展示分享(15分钟)–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7.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总结奇思妙想的表达方法和思考方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或图片展示相关素材;•《我的奇思妙想》故事文本;•黑板、彩色粉笔等写作用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书面作业、口头表达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定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对创新性和想象力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但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仍有待提高。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启发、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难点:如何将奇思妙想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启发法: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3.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准备作文纸、铅笔等写作工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例如,展示一幅画,让学生想象画中的故事;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想象故事的结局。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作文要求,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选定一个最想表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指导学生如何将奇思妙想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新表达。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材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独特的奇思妙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习作要求,运用恰当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明确习作要求,运用恰当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思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独特的奇思妙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语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2.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奇思妙想,如“如果我有超能力”、“我最想发明的东西”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我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老师简要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3.操练(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启发。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开始写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理解《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章中使用的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2.能够深入思考文章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分析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和隐含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创作习作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展开想象,写一篇自己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表现、以及习作的创作水平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一篇关于自己奇思妙想的文章。
教材通过提供范文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和段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乏想象和创意,同时对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也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创意,并通过具体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学会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创意,并通过具体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意。
2.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范文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相关内容。
2.教学材料:范文、练习题、写作纸张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过奇思妙想?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篇关于奇思妙想的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是如何表达奇思妙想的,并注意范文中使用的词汇和句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关于奇思妙想的话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运用想象和创意,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教学背景分析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对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想法。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奇思妙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2.难点: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谈一下自己的奇思妙想,为写作做准备。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借鉴对方的创意,激发更多灵感。
3.写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饰词语。
第二课时1.互相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换习作,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2.集体展示: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进行集体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3.完善习作:根据集体反馈意见,让学生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最终的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主动分享。
3.综合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评价中要注重肯定和引导,引导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设计习作时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启发,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以上即是本文档围绕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习作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次习作题目为《我的奇思妙想》,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2.能够通过构思、写作、修改等过程,完成一篇简短的习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话题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奇思妙想的兴趣,为习作铺设基础。
第二步:指导写作(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习作的要求和主题,提醒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不必拘泥于现实。
2.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构思,确定自己要表达的奇思妙想,并展开写作。
第三步:修改润色(10分钟)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修改对方的作文,以提高写作质量。
教师也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互相学习。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次习作活动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来评价教学效果,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胆尝试,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尝试新的想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的内容,感受其中的奇思妙想。
2.能够通过本文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的内容,展开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创意。
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2.板书:《我的奇思妙想》。
3.学生准备好的笔、纸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分享一些奇思妙想的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奇思妙想的兴趣。
2.展示课文:教师朗读《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奇思妙想。
3.讨论交流:与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写作实践:让学生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并通过写作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故事、插画、或是其他形式。
5.展示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互相欣赏和交流。
五、课堂延伸1.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奇思妙想的乐趣。
2.写作分享:组织写作分享会,让学生相互赏析作品,提高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为切入点,通过展示课文中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奇思妙想的表达形式多样,有的通过文字,有的通过图画,有的通过小故事,引导学生跨越常规思维,充分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奇思妙想不够确切,需要继续引导和展开。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学习到了更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并体会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关注并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让他们在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一个重要的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这个主题,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掌握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热爱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相关教材内容;2.准备思维导图或讲义,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3.准备范文或教案篇章,为学生展示优秀的写作范例;4.准备讨论问题和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主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导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奇思妙想是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一些奇思妙想的想法;2.播放相关短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3.引入本节课的写作主题,并简要介绍主题背景和要求。
第二节:学习教材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2.教师讲解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或展示自己的理解,促进思维碰撞。
第三节:写作训练1.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个人写作活动;2.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完整性;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进行思考和交流。
第四节:展示与分享1.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2.学生互评,分享奇思妙想的过程和心得;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写作。
五、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理解奇思妙想的含义和写作要素;2.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是否理解深刻;3.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是否得到提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一篇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独特思考的作文。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想象具体化,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奇思妙想?2.讲解作文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挥自己的想象。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是本单元的习作部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葡萄沟》和《乡下人家》。
这些课文描绘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乡村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本习作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文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思路不清晰,不知道从何下笔;2. 词汇贫乏,表达能力有限;3. 写作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鼓励创新,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启发、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培养写作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文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习作主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3.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为学生提供写作模板,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
4.评价法: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习作指导PPT、写作模板、评价标准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已学的课文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习作主题《我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是“我的奇思妙想”,是一次想象类作文训练。
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实际生活,去构想出见过或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生活图景,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如果想发明创造,写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突出其特点及功能,要能让人读后有深刻的印象。
此外,要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想象要丰富合理,语句要通顺,题目可自拟。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创意大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中
的一些事物进行
大胆创想,写成想
象作文。
教
学
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奖品。
学生:1.每人搜集一些奇思妙
想的小故事、小发明。
2.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和
不方便的现象。
课
时
安
排
1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一组课文后,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更让我们领略到未来世界的新奇和美妙。
是啊!未来世界就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是我们将大显身手的世界,是我们将脑中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的世界。
那就拿出你的笔,写出你的“奇思妙想”吧!
设计意图:以科学技术的神奇为突破口,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角色的转换,从读者到作者,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二、读懂提示,明确要求
1.自主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此次习作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1)想象要丰富合理。
要想他人所没想到的,想得奇,想得妙。
想象虽要大胆,但需联系生活实际,让人读来觉得合情合理。
(2)内容要具体。
把想象的内容有条理地写清楚,如果想发明创造,可先把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如果写科幻故事,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3)分清详略。
现实生活中的可略写,想象的内容要详写。
写发明的东西,可从外形、结构、功能等方面着手,重点写功能,功能要奇特、新颖。
(4)语句要通顺。
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通顺流畅。
(5)自拟题目。
要给习作拟一个好的题目,以吸引读者。
(6)认真修改。
写完后认真地读一读,改一改。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作之前明确要求与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能吸引读者。
三、大胆想象,交流素材
1.出示问题,启发思考。
你想写的内容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它的新、奇、妙体现在哪里?
2.相互交流,拓展材料。
生1:我想写的是一种会飞的木屋,人们住在里面可以环游世界,还可以遨游太空。
它里面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拥有自动除尘功能,让人们从打扫卫生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
生2:我想写的是一种神奇的鞋,这种鞋最大的神奇之处是人们穿上它还能在水上走,像在陆地上一样,穿上这种鞋,在水上走、跑、跳都行。
这样,人们真的可以做到逢山过山,逢水涉水了。
生3:我想发明一种会变大变小的书包。
出行时,若携带的东西多了,它就会自动变大,能把所有的东西分类地装进去;要是东西不多,它就会自动变小,拿在手里即可。
这样,家里不会因为太多的包而占据过多的地方。
小结: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展开想象,说出了自己将要写的想象作文的主要思路。
下面就让我们顺着自己的思路,把这篇想象作文写出来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激发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点燃创作的火花,捕捉灵感,顺利进入写作环节。
四、打开思路,潜心创作
1.指导写作思路。
(1)写发明类文章,可以开篇点明自己要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接着可以简要写写发明的原因,然后重点写写发明的东西以及用途等。
(2)写科幻故事要在科学基础上展开想象,大胆设想明天可能出现的发明创造,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3)还可以把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自己描述。
(参照下面示例)
2.展示例文,从例文中进一步领会习作的写法。
3.完成构思,动笔成文。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思路,范文引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由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一蹴而就,高效地完成本次习作。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评改。
评议重点:(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2)是否突出了重点;(3)是否写清了要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用错的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句段赏析
①创设情境,交代了
发明“多功能笔”的原因。
②介绍这支笔的外
观和特殊的可伸缩特点。
③笔能变换颜色,帮
助我们调节心情,真神
奇!
④这一主要功能与
作者的需求一致。
⑤略写其他功能,详
略得当。
⑥写出了自己对这
支笔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总评:本文条理清楚,作者思路清晰,敢于大胆想象。
这支笔外观美,实用价值大,它能调节使用者的心情,还能纠正错字,集多种笔的功能于一身……作者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所以尽管是想象作文,但可读性强。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总结本次习作情况,引导学生交流心得。
小结:这节课,有的同学介绍了自己想发明的一个物品,我们懂得了要把它的材料、
外形和功能写清楚,还懂得了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描绘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希望大家在课下能手脑并用,多多实践,争取做一个小小发明家吧!
本次习作重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他们能成功完成习作。
力图在教学过程中把习作训练与生活链接,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从而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自己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美妙感受。
教师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的空间,这样就成功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在交流中,丰富了学生的习作材料,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为学生动笔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利用例文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写法,学生的构思也逐渐清晰起来,这样动笔行文就变得轻松起来。
而在写作后注重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自我评价、修改的能力。
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读自己的习作,意识到自己的习作的不足,产生修改的愿望,明确改进的方向,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本次习作的题材较广,但有部分学生不能写具体,如果能抓住其中某一个内容细致指导,一定能让学生写得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