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布兵盆地河流阶地新发现的史前石器遗址_王頠

合集下载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

遗址,承载千年历史作者:南窗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49期在中国考古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考古学家都把寻找史前文化的重心放在了中原地区,但一次偶然的发现,直接打破了学术界的这种成見。

1959年5月,在泰安市郊大汶口镇的京沪铁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挖出了大量陶器碎片,很明显,这是挖到文物了。

得知消息后,考古工作者立即奔赴现场。

在对出土文物作了初步鉴定后,专家们判断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当年6月,考古队进驻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正式开始了发掘工作。

在5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墓葬群、房址、窑址等多处遗址,出土了2000多件随葬品。

经过三次大规模发掘后,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一个独具内涵的文化类型,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山东省以外的河南省东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及辽东半岛地区发现了与大汶口文化类型相同的遗址。

大汶口文化分布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深,令考古学家震惊不已。

说起大汶口文化,就不得不提另外两大文化类型——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20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两大文化类型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两大源头。

而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则纠正了这种片面的看法。

作为中国史前文明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龙山文化找到了源头,把山东地区的史前文化一下提前了2000年。

大汶口文化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使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了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大汶口遗址是齐鲁大地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为更好地保护遗址,利用考古发掘的成果服务社会,让更多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上日程。

作为中国首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之一,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规划建设了大汶口遗址核心展示区、大汶口文化博物馆、滨河观光大道、大汶口文化历史风情再现区,并辐射至大汶河、山西会馆、上泉古泉群等周边文化遗产。

广西地区汉代窑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广西地区汉代窑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广西地区汉代窑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广西地区已发掘出众多的汉代窑址。

其汉代窑业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西汉早中期多受本土原有技术影响,发展较为缓慢,到了西汉后期,窑业多受外来技术影响,窑业技术迎来较大发展。

本文从广西地区目前发现的汉代窑址考古资料出发,总结出了陶窑的基本形制及其产品主要特征,最后探讨广西汉代窑业技术源流。

关键词:广西地区;汉代;窑址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 02—024—(04)Discovery and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 Kiln Sites in Guangxi0 引言 在广西地区的大量汉墓中发掘清理出了数量巨大的陶瓷器随葬品,广西汉墓主要分布今北海市、贵港市、梧州市、桂林市、贺州市一带[1],广西汉墓数量已达数千座,如此数量巨大的汉墓群,其陶瓷器随葬品数量更是巨大的,这些陶瓷器无法仅仅依靠外来供应,大部分应当还是本地所产。

由此看来,广西地区在汉代时窑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

通过对广西地区汉代窑业遗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大致了解广西地区汉代窑业的生产状况及特征,另一方面也可找寻出两汉时期南北地区在窑业技术交流上的历史证据。

1 广西地区汉代窑址的发现情况 近年来,广西地区汉代窑址发现数量不断增多,但因年代过于久远,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窑址大多残破不堪,难以复原。

广西地区的汉代窑址具体有:桂林市的灵川县马山窑址[2]、兴安县架枧田窑址[3]、梧州市的富民坊窑址[5]、苍梧县大坡窑址[6]、藤县古龙窑址[7]、贵港市桂平大塘城汉代窑址[8]、庆丰镇高田村窑址[9]、来宾市的象州县运江窑址[10]、北海市福城镇上下窑窑址、平阳镇匙羹岭窑址、合浦县廉州镇老哥渡窑址、山口镇罗美窑址等[8]。

广西地区汉代窑业遗存区域分布特征为:窑址集中分布于桂北地区和桂东地区,在桂中地区有少量分布,在桂南地区发现的汉代窑址主要集中在北海市,目前发现了北海市平阳镇的匙羹岭窑址、福城镇上下窑窑址、合浦县廉州镇老哥渡窑址、山口镇罗美窑址等4处窑址,但发掘资料均未见披露。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西县域高中2024—2025学年度秋季学期阶段评估高二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桂林甑皮岩遗址,作为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遗址,距今约一万年。

该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活方式,为研究该时期的人类生活提供了A.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B.可佐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C.展现出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D.反映广西先民高超的手工技艺2.在考古学领域,龙山文化代表了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以陶寺遗址(属于龙山文化)为中心的14个遗址中,陶寺聚落占据了无可比拟的核心地位,成为该聚落群的中心。

中心聚落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的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许多这样的聚落都建有城墙。

中心聚落的形成反映了A.等级秩序分明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C.建筑技术发展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3.下图反映了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

该图可用于说明A.争霸战争愈演愈烈B.政治伦理关系严密而有序C.社会转型特征明显D.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消除4.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至5000年,与中原新石器晚期至西周相当,展现青铜器、文字符号和礼仪建筑文明。

出土的青铜立人像、面具、神树等具地方特色,未见于殷人统治区及其他地区,推测为蜀地产物。

据此可以推测①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②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点③三星堆文明已经迈入国家门槛④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言:“苛政猛于虎”;墨子愤怒地指责“今王公大人”导致“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则说:“上无道揆,下无法守”。

元谋人年代之争:中国最早的直立人

元谋人年代之争:中国最早的直立人

元谋人年代之争:中国最早的直立人元谋盆地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金沙江南岸,是一个南北向延伸的断陷盆地,盆地内的新生代地层,特别是下更新统(元谋组)地层很发育,地层出露较好,地层内保存有种类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因此,很早以前就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

1903年,日本学者横山又次郎在书中记有“熊之一种产于云南元谋之洞穴中”,这是元谋最早的化石记录。

1926年~1960年间,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先后到元谋盆地进行考察和研究,并初步确立了元谋组(地层)为我国华南地区早更新统的标准层位。

为配合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建设和成昆铁路的勘探设计,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了由赵国光、钱方等人组成的西南地区新构造研究组,元谋盆地被列入了重点考察区域。

1965年5月1日钱方在元谋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上那蚌村附近调查时,在村西北约800米左右一个褐色粘上构成的小山丘下部发现了动物化石,在进一步的清理挖掘中又发现了一些碎骨和牙齿化石,其中有两枚浅灰白色、石化很深的门齿化石引起了钱方的注意,通过仔细的观察,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原始人类或猿类的一对门齿,这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人类研究史上崭新的一页。

1972年2月22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了发现元谋人的消息。

197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发表了研究报告,对元谋人牙齿进行了描述和鉴定,认为这两枚门齿为同一个体的上中门齿,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同类门齿基本接近,但也有明显差别,将其定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Homo(Sinanthropus)erectusyuanmouensis,suv spnov.Hu] ,简称元谋直立人。

元谋人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相关研究单位的众多地质学家、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多次到元谋盆地进行考察和发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元谋组地层的总厚度为695.4米,共分为四段28层,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于第四段(第25层~28层)25层。

左江花山岩画铜鼓考

左江花山岩画铜鼓考

左江花山岩画铜鼓考作者:万辅彬樊道智陈凤梅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02期【摘要】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依然有未解的千年之谜。

经对左江花山岩画中铜鼓的族属、类型、传承发展、文化功能等进行多角度考证,确认左江花山岩画所绘铜鼓为骆越人所有,其类型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东山型早期铜鼓;岩画中的铜鼓不仅是部族首领权力的象征,还是通天礼神、汇聚人心、指挥军阵、人神共娱的重要礼器、响器及乐器;东汉马援缴骆越铜鼓后,左江流域骆越后裔仍有用鼓、尚鼓的习俗,这是对左江花山岩画铜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与此同时,骆越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亦为铜鼓在这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铜鼓图像;族属;继承与发展;功能【作者】万辅彬,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道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史硕士研究生;陈凤梅,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史硕士研究生。

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2-0147-0112003年启动的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历时13年,终于在2016年7月15日传来捷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包括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的38个岩画点以及与其共同构成文化景观的山崖、河流、台地等环境要素。

[1]学界此前对左江花山岩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绘制年代问题、作画动因、族属问题、内容和功能、传说、艺术及审美特征、开发与保护等方面。

覃圣敏、覃彩銮、卢敏飞等人的《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已发现的左江流域各崖壁画地点的情况,并对崖壁画的年代、族属、内容、性质、艺术风格、作画技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王克荣、邱钟仑、陈远璋编著的《广西左江岩画》[3]除了对岩画的发现、历史研究和岩画本身作了详细的叙述外,亦对岩画的性质、内容、分期、年代、族属和艺术风格等问题做了探讨。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与思考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与思考

【博物馆学】Museology陆艳慧(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3)摘 要:2017年5月—2018年3月,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策划推出的“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先后在桂林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展出。

展览展出了广西从史前到各个历史时期考古重要发现的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此次展览规模大、时间长、亮点突出、意义重大,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文章通过对“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的介绍,分析本次展览的特点,探讨举办考古成果展的意义。

并就此次展览进行反思,探索如何更好地组织实施考古成果展,“让文物活起来”,使公众共享考古成果,实践公众考古理念,激发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考古出土文物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八桂溯源;考古成果展;公众考古;“让文物活起来”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考古,但他们往往出于“猎奇”和“探秘”的心理,对考古工作的贡献和考古研究成果仍然不甚了解。

同时,随着近年来盗墓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盛行,导致部分公众将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与“挖宝”“盗墓”混为一谈,实现考古大众化仍然任重道远。

为了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进行考古工作的正面宣传,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将考古成果与社会公众共享,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精心筹划了“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2017年5月—2018年3月先后在桂林博物馆和玉林市博物馆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文将对此次展览进行回顾,并就此次展览提出个人一些思考。

1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是在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精心筹划的临时展览,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的所藏文物为基础,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套)。

2017年5月18日至9月在桂林博物馆展出,之后由于展览效果良好,2017年9月底至2018年3月在玉林市博物馆巡展。

瓯骆遗粹(志)

瓯骆遗粹(志)

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大家好!欢迎参观“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在岭南地区居住着许多越人,由于支系繁多,因此被称为“百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部族,瓯骆是对他们的简称。

汉代之后,瓯、骆的名称逐渐在文献史籍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乌浒”、“俚”、“僚”等不同的族称。

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逐步形成了今天广西境内的12个世居民族。

“瓯骆”文化是广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展览将通过两百多件瓯骆先民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为您解读瓯骆文化的神秘与辉煌。

第一部分,远古神奇。

主要介绍的是瓯骆人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创造的历史文化。

广西早就8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我们是从何得知的呢?证实这一点的就是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石头。

这是百色手斧,手斧,又称为两面器,是一种两面打制的重型工具,主要用于屠宰大型动物和挖掘植物根茎等。

经国内外的专家研究测定,百色手斧距今已有80万年的历史!打制石器除了手斧外,还有砍砸器、刮削器等。

这是百色那赖遗址模型。

到了一万多年前,古人类的足迹遍布广西各地。

广西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迹有350多处,农业、陶器和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特征。

(农业)瓯骆地区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尤其适于农业的发展。

在广西的不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文化的遗迹遗物。

比如,在资源县晓锦遗址发现的碳化稻,充分证明了距今5000年前,瓯骆先民已逐渐掌握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事实。

经检验,晓锦遗址出土的稻米为粳米品种,是目前广西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粳米标本,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器)随着定居生活对容器的迫切需要,人类发明了陶器。

广西先民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古人类之一,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就发现了距今1万2千多年的陶片。

新石器时代制作陶器的方法有两种:早期和中期大多采用手制,晚期多采用轮制。

绳纹是当时陶器的主要装饰。

广西东兴市社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西东兴市社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西东兴市社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图一 社山遗址位置示意图图二 社山遗址航拍图(东北→西南)次之,少量夹砂和夹砂夹蚌末陶。

陶片胎较薄,纹饰有粗绳纹、中绳纹和细绳纹,出现刻划纹,可辨器型有罐、钵、圈足器。

石制品以石片为主。

出土骨锥、动物遗骸。

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该层下发现一方形石块,表面有敲击后形成的麻点状凹坑。

图三 TK北壁剖面图(一)石器139件,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天然砾石石器三种。

以打制石器为主,共126件,约占91%;磨制石器4件,约占3%;天然砾石石器9件,约占6%。

石料有砂岩、页岩、泥岩、硅质岩和角砾岩。

1.打制石器共126件。

器型以石片为主,约占石器总量的69%,其他有尖状器、砍砸器、砍斫器、刮削器、蠔蛎啄、矛形器、斧锛类半成品等。

原料以砂岩和硅质岩为主,打制方法较简单,绝大多数为单面打制,仅发现极少量双向打制的石器。

器身保留大部分砾石面。

尖状器 6件。

标本TK采∶3,硅质岩。

平面呈三角形。

器身除一面保留有部分原始砾石面外,其他都经过打制,保留较多片疤,尖端是由一面向另一面多次打击而成。

长9.4、宽7.5、厚2.3厘米,重531.6克(图四∶3)。

标本TK①∶4,粉砂岩。

平面呈扁三棱形。

尖端为自然砾石交互打击而成,两侧边打制两处凹槽,用于持握,尖端可见明显的使用痕迹。

长12.6、宽8、厚2.6厘米,重896.3克(图四∶4)。

标本TK⑥∶2,硅质岩。

平面略呈三角形。

器身系多次打制而成,留有较多片疤,尖端是由一面向另一面多次打击而成。

长10.6、宽6.3、厚3.4厘米,重435.6克(图四∶6)。

007矛形器 1件。

TK⑤∶3,红色砂岩。

平面呈锥形。

器身经多次打制而成,留有打制的片疤痕迹。

长10.9、宽4、厚3.4厘米,重550.2克(图五∶2)。

斧锛类半成品 1件。

TK⑤∶9,青灰色泥岩。

平面呈梯形,刃部和顶端残。

器身一面为自然砾石面,一面经过多次琢制,留有较多琢制片疤。

[汇编]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历史次发掘出土的陶器

[汇编]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历史次发掘出土的陶器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的陶器甑皮岩遗址是华南地区一处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自1973年6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过几次发掘,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迹、遗物。

1973年6-9月的第一次发掘已有正式公布的发掘报告,后几次的发掘都未形成发掘报告。

最近在桂林市文化局和文管办的支持下,我馆组织人力,并邀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张镇洪教授前来指导,对历次发掘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材料,从而对甑皮岩遗址的内涵、价值等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一、遗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郊的独山南麓。

独山北距桂林市中心9千米,东距桂阳公路200米,山的相对高度约89米,面积约0.045平方千米。

是一座石灰岩孤峰,它的北面不远处有一座稍高大一些的相人山,南面不远处也有一座稍高大一些的大风山,三山从北向南一线排列,但互不相接,它们的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平原,一直延伸到7000米外的漓江边,西面与连绵的石灰岩群山之间有一条宽约1000米的狭长地带。

通过对甑皮岩遗址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自全新世初期以来这里曾分布着茂盛的亚热带森林,栖息着众多的飞禽走兽,其中包括犀、象、虎、野牛等现已灭绝或本地绝迹的动物。

现在的独山附近虽没有河流,但从甑皮岩遗址中堆积有大量的螺蚌壳和发现水獭化石判断看,过去这里应有一些常年积水的林间小型湖泊。

独山山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约22 。

山体的西面和西南面是陡坎状边壁,在坎壁的基部发育有4个小型溶洞,甑皮岩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洞口朝向西南,上下高8米,左右宽12米,进深15米,洞的顶板和底板均为厚度不大的细中晶白云岩,可起到相对隔水层的作用,使洞穴得以沿层面发育。

洞顶随岩层的倾斜方向变矮,并在东南部与洞底相接,不过在接合处的两侧各发育有一个口子,从而使甑皮岩与后面的一条地下河的长约70米的出露口相通。

洞底的下面是地下河的一部分,洞底距地下河的水面平常约为1米,但在夏季涨水时地下河的水能从缺口漫上。

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与考古

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与考古

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与考古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是近年来在广西地区发现的一处重要考古遗址。

这个古墓位于柳州市柳江区砂壁洞村,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墓葬群,被认为是研究广西地区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介绍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与考古过程,并探讨其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一、古墓的发现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15年。

当时,一位农民在砂壁洞村的一片农田中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古代文字。

这引起了当地居民和考古学家的注意,他们开始对这片农田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勘探。

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探,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处古墓群,其中包括了多座墓葬和陪葬品。

这些墓葬的形式各异,有的是土坑墓,有的是石室墓,有的是砖石结构的墓穴。

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其中一些陶器上还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二、考古过程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考古工作于2016年正式展开。

考古学家们首先对古墓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勘探,确定了古墓的规模和布局。

随后,他们开始对古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清理。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和陪葬品。

这些墓葬的形式和结构各异,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葬俗和风格。

陪葬品的种类繁多,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等,其中一些陶器上还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考古学家们还对古墓进行了年代的判定和文化层序的分析。

通过对墓葬和陪葬品的形式、风格和材料的研究,他们确定了古墓的年代和文化背景。

据推测,这些古墓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

三、对研究的意义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和考古工作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古墓的发现填补了广西地区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空白。

在此之前,广西地区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研究相对较少,人们对于这个地区的古代社会和文化了解有限。

而广西柳州砂壁洞古墓的发现为研究广西地区的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资料。

游戏竞赛小百科中-第11章

游戏竞赛小百科中-第11章

第11章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叫做”僚人入蜀“。

请问他们是从哪里去的?贵州最早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羽毛在泰山上的中天门路旁的五大夫松是哪个皇帝登泰山是封的?秦始皇我国的恐龙博物馆在:四川自贡地球北回归线上的唯一的自然风景保护区”鼎湖山“在:云南昆明中国的尼姑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南北朝弱冠指的是:二十岁佛教传入中国中原的第一座佛庙是:白马寺太平洋平均深度:四千米长江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1930年至1933年,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几次”围剿“?4火湖位于哪个洲?拉丁美洲最早的圆规是什么样子的?绳套两端各一木棍四川盆地又称:红色盆地被称为”智慧之都“的是那一座古代名城?亚历山大泰坦尼克号出航后第几天撞上了冰山?5非洲英雄马赫迪是哪个国家的?苏丹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在我国的:内蒙现在美国国旗星条旗上有多少颗星: 50颗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建都:开封庐山是一座:正确答案:断层山春秋》是根据哪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鲁国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夏桀即位后骄奢淫逸,日夜与谁饮酒作乐,挥霍无度?妹喜英国”Beatles“乐队哪一年在沙利文首场演出之后风靡整个美国? 196438个油篓子和一个少女的雕像是哪个城市的标志?正确答案:伊拉克巴格达哪个火山的爆发毁灭了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城?维苏威火山.”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在谁的手下做事?李建成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正确答案:刺配秦日纲在太平军中担任的是:燕王属于可再生的清洁的常规能源是:水能现在已知的最高的山在:火星上南宋时期最出名的*臣是:秦桧黑洞是最神秘的宇宙之迷。

实际上,黑洞是:是宇宙中一种特殊天体下列关于潜水的说法中,有一个自由水面,与大气相接触扑克牌中的”方块“象征着什麽?财富汉朝建立后的第一个淮南王是:英布罗布林卡在拉萨语中是什么意思?宝贝园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正确答案:南通博物馆下列名称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大伏董小宛几岁死的? 27岁亚非会议召开于哪一年? 1955”红巾军“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的末期?元朝地球内部的地核温度高于?4000摄氏度中国的铁轨宽多少米?1.435米非洲英雄马赫迪是哪个国家的?苏丹”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谁的誓言?鲁迅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鲳鱼主要产自哪些江河或海域?东海北大西洋暖流从成因上来说,属:风海流下列名称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大伏下列抑心茉茨茏愿氖牵?加拿大庐山是一座:断层山”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谁的誓言?鲁迅琐罗亚斯德教起源于什么地方?中东”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不属于”汉初三杰“的是:陈平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的是:亚洲太阳中心说是谁提出的?哥白尼英国”Beatles“乐队哪一年在沙利文首场演出之后风靡整个美国? 1964历史上,为什么统治者将岳阳划在湖南?便于监督和牵制最先发现了白色光组成的是:牛顿我国的二滩、五强溪水电站分别位于:西南和中南我国蓝宝石的主要产地在哪里:山东南极洲中无长年冰雪覆盖面积占整个洲的:7%在理想大陆上,无论沿哪一条经线前进,几乎都要有秩序地经历多种自然带,这是反映了:纬度地带性乐山大佛在:四川省我国着名的赵州桥建于哪个朝代?明石达开担任的是:翼王以下哪一项,不是明治维新的内容:实行按户征兵商汤至太甲统治时期出现大好局面,得益于哪位政坛元老的辅佐?伊尹刘邦在秦朝曾经做过:亭长马可?波罗在叙述中国时言过其实,因此人们叫他:百万先生石灰岩地区中有许多满布着钟乳石、石笋的岩洞,这些岩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的溶蚀作用英国历史上哪位是第一个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时代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大陆西岸南北到两个萨尔纳带之间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有”无烟城市“之称的是:雷克雅末克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哪个省?山西省不属于三玄的是:《礼记》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于:伦敦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新疆陕西省的渭河谷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兴凯湖是哪两个国家共有:中俄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哪个省?山西省蒙语称内陆湖为:海子我国铁路的铁轨有多宽?1.43M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几卷? 5下列四组地点中,按经度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的是:南京、天津、北京千佛坛是哪个国家的?印度尼西亚斯拉夫人信仰的是:天主教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他,用百色手斧打破“莫维斯”理论

他,用百色手斧打破“莫维斯”理论

他,用百色手斧打破“莫维斯”理论作者:李国君邓卉杨春华覃枝来源:《人事天地》2015年第01期人物简介:王頠,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层学及古生物学(含古人类学)专业,2005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研究馆员职称。

多年来一直在广西从事古人类学及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任广西自然博物馆馆长、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古人类与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理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

他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6项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参加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专著3部,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与国际国内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王頠及研究团队参加的“百色盆地旧石器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资助项目),其合作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证实产自百色盆地的旧石器,是东亚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最具西方传统和技术风格的石器工业,从而摘掉压在亚洲人头上长达半个世纪的“早期亚洲人愚昧落后”的帽子;他对广西柳江人洞穴的地层及其时代研究,将柳江人年代提早5万年;他在田东布兵盆地洞穴发现的大批早期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将广西古人类活动的时间大大向前推移,在国际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

多年来,王頠先后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包括“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文物系统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及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自治区优秀专家”“自治区特聘专家”“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十佳杰出青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从长江边的小城,到邕江畔的绿城;从立志探究地球奥秘的鄂西少年,到挑战国际权威的中国考古学家——王頠,用25年时光打磨梦想、打磨前行的每一个脚步,让岁月熠熠生辉。

广西考古文集.第五辑PPT模板

广西考古文集.第五辑PPT模板

广西柳州鹿谷岭遗址2010~2011 年度发掘简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 研究所柳州市文物考古队柳州市博 物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广西驮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 古调查报告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 究所西林县文物管理所田林县文物 管理所
贺州凤凰岭古墓群考古发掘报告广 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贺州市博 物馆
2020
感谢聆听
广西考古文集.第五辑
演讲人
202x-11-11
目录
01. 一、报告 02. 二、论文
01
part one
一、报告
一、பைடு நூலகம்告
百色大梅遗址a区发掘报告广西文 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田东檀河遗址发掘简报广西文物保 护与考古研究所田东县博物馆
广西田林县风洞遗址c地点发掘简 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右江 民族博物馆田林县博物馆
一、报告
兴安县界首骨伤医院东汉墓发掘简报兴安县博物馆 广西梧州近年发现的三座古墓葬梧州市博物馆蒙山县文物管理所 广西灵川县迪塘村清代古墓简报莫志东 广西钦州乌雷炮台清理简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钦州市博物馆 天等清代赵焜墓的发现和处理蒋廷瑜
02
part one
二、论文
二、论文
华南与东南亚早期 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陈洪波吴双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 馆馆藏马座陶灯辨
识谢广维
桂林石堡寨文化研 究贺战武
A
C
试论桂林商周时期
文化李珍
从出土简牍看秦苍 梧郡建置的相关问
题陈丁山
E
全站仪在田野考古 测绘中的实际应用 及相关思考陈丁山
B
D
F
二、论文
略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有关问 题赖兰芳
越南早期的占族、沙莹和汉文化: 1993年邮州山查乔遗址发掘伊 恩·格格弗山形真理子威廉姆索思 沃思撰富霞译

罗泊湾汉墓发掘手记

罗泊湾汉墓发掘手记

G U A N G X I A P P R E C I A T E DH E R I T A G E 遗产美丽广西116罗泊湾汉墓发掘手记文\蒋廷瑜 供图\王梦祥 蒋廷瑜1976年6月下旬,贵县(今贵港市)化肥厂在大坡岭前扩建机修厂,民工挖取土方时,无意中挖到一些鎏金的铜车马器。

这些车马器虽已锈残,但其表面鎏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少人以为是金子。

贵县人都知道,大坡岭附近是一个很大的古代墓葬群,古墓里埋有值钱的东西,于是有人顺着取土的沟槽,朝土堆中心挖去,不几天挖出一条四五米深的隧道。

消息层层传递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队当即派出邱钟仑同志前往贵县,考察后建议作抢救性的发掘。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何乃汉、韦仁义等同志也被派往贵县。

贵县附近是一片侵蚀平原,赤红壤水稻土适于农耕,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富庶的地区。

先秦时期,这里是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部族的聚居地;秦统一岭南后,这里属桂林郡,是郡治布山县的所在地;秦亡之后,赵佗割据岭南,建南越国,这里仍属桂林郡布山县;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南越,改桂林郡为郁林郡,布山县又是郁林郡的郡治。

自此以后,直至隋代大业初年,布山作为郡治,前后达七八百年之久。

罗泊湾的层层面纱罗泊湾一号墓挖掘现场117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在贵县发掘古墓本来是很寻常的事,自五十年代以来,老百姓看惯了,习以为常,并不特别在意。

这次却不同往常,县领导特别重视,专门成立了发掘领导小组,调集了原玉林地区所属各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贵县县直各单位的职工,贵县所属各中学和工农师范学校的历史教师及一批青年农民,组成一个有30多人的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

其声势之浩大,是前所未有的。

罗泊湾一号墓的发掘,很快成为贵县县城和附近农村家喻户晓,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

汉墓的封土堆一般为覆斗形,经过两千年的侵蚀,留在我们眼前的大坡岭已经变成馒头形了。

从平地算起,到顶点,高约7米,泄下的封土底径约60米。

这个封土堆原来是堆土夯筑而成的,在它的西面有一个长约200米,宽约100米的大水塘,相传就是当年取土筑墓挖出来的。

广西扶绥县发现文物古迹群

广西扶绥县发现文物古迹群

广西扶绥县发现文物古迹群高化川;方力弓【期刊名称】《化石》【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4页(P52-55)【作者】高化川;方力弓【作者单位】广西扶绥县新宁镇临江路(广西扶绥县第一中学);广西扶绥县新宁镇临江路(广西扶绥县第一中学)【正文语种】中文今年初,扶绥县著名旅游胜地金鸡岩景区,相继发现明清年间岩洞摩崖石刻和文物遗址,其分布形态与先期发现的石刻壁画、古物遗址布局构成一带文物古迹群,对研究我国南疆左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科学的价值。

2011年元旦、春节假日期间,文物考古、旅游开发热心者、县老龄委办公室干部施加强,依照文史脉络,凭借信息灵感,邀约同事朋友黄体新、李绍宁等,深入笔架山丘陵地区进行考察,在金鸡村村长李学叁向导下,穿越群峰、跋山涉岗、攀岩钻洞,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半个多月探寻,相继发现“天门岩”、“别一洞天”、“判笔峰”、“藏宝图”和“龙凤岗石碑”等摩崖石刻文物古迹。

近日,笔者有幸随同发现者亲临其景,逐一查考,见证了一幅幅题刻古迹和一处处古物遗址。

可以说,这是扶绥文物史上又一重要发现。

“天门岩”,又称“刘公岩”,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狮子岩”,地处金鸡岩西北边狮岩山腰间处,岩洞南北通透。

洞内西面近一平方米见方的岩壁上,右侧镌刻着“天门岩”三个大字,繁体楷书,气势巍然,落款为“悌堂刘宅俊题”;左侧则刻有“刘公岩”三个大字。

两题刻之间铭刻着新宁州城守邕江人李祜曾题文碑记,整体如神龛式布局。

当天,还发现了与之关联密切的“狮子潭”、“老甫淀”等景观。

据业内人士查考,该石刻系清朝道光年间,署任新宁州知州、进士刘宅俊[字恺生,号悌堂,安徽桐城陈州(今枞阳)人]游览此景时所题。

明代末年,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载明:“新宁州州北四里,隔江为狮岩山;州西二里,隔江为笔架山”。

同时,徐霞客对狮子岩作了这样的描述:“北峰洞列三门,门虽外分,皆崆峒内扩,北骈两崖,南崖壁悬两叠,叠具有洞,复高中下通”。

柳江现代智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及年代

柳江现代智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及年代

柳江现代智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及年代王頠;沈冠军;周春林;王谦;赵建新【期刊名称】《第四纪研究》【年(卷),期】2004(024)003【摘要】产现代智人化石的"柳江人洞"遗址现存8m多厚堆积层可分为4个单元,即上部钙板-粘土层;中上部切入下伏地层的楔状角砾堆积体;中部钙质胶结的含化石和角砾粉砂质粘土层;下部河流相砂层.覆盖楔状角砾堆积和含角砾粉砂质粘土层的第2钙板层年代大约为70kaB.P..中部地层的上部有两个被楔状角砾堆积切断的钙板残层,年代分别约为150kaB.P. 和220kaB.P.,表明在大约150kaB.P.之后该地点曾发生冲刷-再沉积事件.据前人报告,"柳江人"化石出土于楔状角砾堆积,其年代大约为150-70kaB.P..另外,不能排除人类化石埋藏于中部地层的可能性,如是,其年代应早于150kaB.P..无论上述两种可能性何者成立,"柳江人"化石的年代都不会晚于约70kaB.P..这大大早于以前的估计,并使"柳江人"成为迄今已知东亚南部最早的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化石智人.与"柳江人"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原先归属晚更新世,现应调整为晚更新世早期至中更新世晚期.【总页数】6页(P272-277)【作者】王頠;沈冠军;周春林;王谦;赵建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广西自然博物馆,南宁,530012;南京师范大学海岸与第四纪研究所,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海岸与第四纪研究所,南京,210097;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Sciences, Texas A & MUniversity, Dallas TX 75246, USA;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2;P534【相关文献】1.周口店遗址新发现古人类化石在形态上属现代智人,化石的时代约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期 [J], 马晓岚2.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 [J], 王晓鸣;H(a)kan WAHLQUIST;董维霖;张春福;王杨;颉光普;李强;邱铸鼎;曾志杰;Gary T.TAKEUCHI;王伴月;傅铭楷;Asta ROSENSTR(O)M-FORTELIUS3.步林在甘肃党河流域塔奔布鲁克地区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 [J], 王晓鸣;王伴月;邱占祥4.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来自南方化石地点的年代学证据 [J], 沈冠军5.柳江化石智人的身高 [J], 吴新智;张振标;张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3期2014年8月 人 类 学 学 报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V ol.33, No.3August, 2014收稿日期:2014-05-05;定稿日期:2014-06-04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KZCX2-YW-BR-2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5130201和XDA05120704)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20130091130006)的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王頠(1966-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学及古人类学研究。

E-mail :wangwei12841@广西布兵盆地河流阶地新发现的史前石器遗址王 頠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 530022摘 要:本文是2000年以来广西布兵盆地第四纪石器遗址的调查报告。

布兵盆地是一个小型的断陷溶蚀盆地,发育南方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洞穴众多并保存大量堆积物。

盆地内发育2条小河,自西南向东北穿过盆地汇入右江,阶地广泛分布在盆地内部,可以确认的有4级阶地。

旧石器在布兵盆地的第二至第四级河流阶地堆积物中均有发现,时代涵盖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多个阶段,一级阶地的后缘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布兵盆地的石器属于中国南方的砾石工业,石器文化包含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两面打制技术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的加工技术。

这些遗址的进一步综合研究,将对了解华南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石器;砾石工业;台地遗址;河流阶地;布兵盆地中图法分类号: K87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193(2014)03-0270-15布兵盆地位于百色盆地东南部,属于百色盆地的小型附属溶蚀盆地。

盆地狭长,长约15 km ,平均宽1 km 。

盆地西北部位于田阳县境内,东南部属于田东县。

因位于东南部的布兵镇(现属田东县祥周镇管辖)而得名。

布兵盆地的西南边缘为古生代灰岩,盆地中间发育众多石灰岩孤峰和峰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洞穴非常发育。

盆地内部为河流相堆积物,发育4级河流阶地。

布兵盆地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博物馆在布兵盆地内的定模洞进行调查时,在洞内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研究者根据洞穴内堆积物相互关系分析和出土动物化石来判断,人类牙齿化石的时代大致为更新世晚期[1]。

1999以来,笔者在布兵盆地多个不同时期的洞穴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

先后发现了早更新世的吹风洞和么会洞、中更新世的感仙洞和雾云洞、晚更新世的陆那洞和中山洞、全新世的中山岩厦和村空洞等,发掘出土大量不同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巨猿化石和人类化石等。

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地质地貌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2-14]。

布兵盆地的旧石器最早发现于1999年。

笔者的研究小组在洞穴发掘期间,对布兵盆・ 271 ・3期王 頠:广西布兵盆地河流阶地新发现的史前石器遗址地进行地貌调查时,首次在布兵盆地北面的敢下遗址发现一些散落地面的石制品。

由于当时的研究重点是在洞穴堆积,我们并没有对这个旧石器遗址给予重视。

直至2008年,研究小组才真正开展对布兵盆地内旧石器地点的系统调查,先后发现一批位于不同阶地的旧石器遗址,包括敢下、新立北坡、新立、感怀、开口洞外、凹岭坡、百利、定模等。

2009~2010年,我们对定模遗址进行了试掘,揭露面积23 m2,发现石制品超过1000件,动物化石和磨光石器若干,以及1件树皮布石拍。

2012年~2013年,我们在布兵盆地田阳境内的新立村亭闹屯第三级阶地的凹岭坡遗址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发掘出土一些石制品,并在地面和自然出露的剖面上采集了一批石制品。

2013年,对新村附近第三级阶地的感怀遗址进行试掘,也在地层中发掘出土一批石制品。

现将我们近年来在布兵盆地河流阶地上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及其石制品的概况,简要报道如下。

1 布兵盆地的第四纪地貌布兵盆地属于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小型溶蚀盆地,沿着断裂发育,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盆地西南缘为晚古生代石灰岩,东北缘为古近纪砂岩和少量古生代石灰岩形成的地垒,与百色盆地分开。

盆地内发育2条河流,西北的叫亭闹河,东南的叫响水河。

均从南缘石灰岩山区的地下河流出地表,向东北方向流经盆地,切开东北缘的地垒,汇入右江。

盆地狭长但较开阔,发育4级河流阶地以及9层洞穴。

布兵盆地第四纪地质发育过程与百色盆地有密切联系,两盆地之间的地垒地貌、喀斯特溶洞和盆地河流地貌为该区最具特色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现象(图1)。

1.1 河流阶地布兵盆地发育4级河流阶地。

一级阶地分布最为广泛,主要分布在盆地内2条河流的沿岸,在东南部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二级阶地的分布范围较三级阶地的小,三级阶地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北部靠近分水岭的一侧;四级阶地零星分布在分水岭靠近布兵盆地的一侧,绝大部分已经被侵蚀,仅少部分残留。

由于布兵盆地面积不大,阶地序列较百色盆地更为清楚。

一级阶地宽广,分布在亭闹河和响水河流域的两岸,以前为大片的水稻田,但近年来多种植甘蔗和蔬菜等农作物。

阶地面平坦,高出河面2~3 m。

堆积物为黄褐色砂质粘土,厚度2~3 m不等,未见底部砾石层。

其时代估计为全新世。

二级阶地为高出一级阶地3~4 m的台地,阶地表面平缓但略有起伏。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百利和模范村一带,以及西北部的新立村和亭闹村一带。

堆积物呈浅褐色和红色砂质粘土,夹石灰岩角砾。

在位于一级阶地后缘和二级阶地的前缘的定模遗址,有少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打制石器以及少量磨制石器发现。

定模遗址堆积物中炭屑的AMS年代测定为(4734±76)~(7898±34) BP[14]。

三级阶地分布非常广泛,仅次于一级阶地。

堆积物较厚,5~15 m不等,表面起伏不平。

阶地上部为红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河流砾石层。

在盆地里观察到的只是红黄色的堆积物,・ 272 ・33卷人 类 学 学 报图1 布兵盆地第四纪地质图及石器地点分布图Fig.1 Quaternary geology and lithic site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Bubing Basin盆地北缘呈劣地地形,下部砾石层几乎没有出露。

但当地群众在这一级阶地打井时挖出底部砾石层,厚度不详。

该级阶地上部地层中含较多的旧石器,如新立、感怀、凹岭坡和开口遗址等均分布在这一级阶地之上。

对这一级阶地时代的初步推测,主要是参考布兵盆地西北部的狮子洞内堆积物的年代。

首先,狮子洞内的堆积与通常所见的洞穴堆积不同,由上部砂质粘土与下部砾石层构成,类似第三级河流阶地的二元结构;其次,狮子洞内堆积物的高度与其周围临近的第三级阶地海拔高度相当,从地貌学上显示洞穴堆积和阶地沉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狮子洞内夹生于砂质粘土层次生碳酸盐岩样的高精度质谱铀系年代为366±19 ka,贴附于洞壁突岩的石幔的年代为517±42 ka。

据此推测盆地第三级阶地的年代可能在366~517 ka间[15](图2)。

第四级阶地零星分布在模范村西北盆地的北缘。

阶地的砾石层出露较多,但上部的网纹红土仅局部保留,如新立北坡遗址和敢下遗址等。

在残留的网纹红土中,能发现玻璃陨石和手镐等石制品,且石制品的类型与百色盆地的并无二致。

依次判断,该阶地的时代应该与百色盆地的第四级阶地的相同,在早更新世末之中更新世初,距今约800±3 ka[16]。

・ 273 ・3期王 頠:广西布兵盆地河流阶地新发现的史前石器遗址1.2 地垒百色盆地和布兵盆地之间隆起的地垒并非简单的基岩山梁,而是两侧均发育第四纪河流阶地基座。

山梁顶面比较平坦,一般高度在190 m 左右,个别山峰达到237 m 。

地垒的地貌结构以模范村北2 km 的塘庙岭最为典型(图3)。

地垒由古生代灰岩、三叠纪砂页岩和古近纪砂泥岩组成。

塘庙岭最高处为195.8 m ,在布兵盆地一侧山坡高160 m 处见河流砾石层,厚约2 m 。

主要为磨圆的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一般砾径5 cm 左右,砾石层之上覆盖网纹红土或坡积物。

沿山梁追索,有几个点均可见到该砾石层,有的剖面附近可见到旧石器和玻璃陨石,与百色盆地中第四级阶地特征相同。

地垒向百色盆地一侧山坡上,在180 m 左右的高度上开始出现阶地状地形,其上覆盖砾石层,最厚处可达10 m 左右。

砾石直径大多在10~15 cm ,为磨圆的石英岩和石英砂岩,说明为古右江长距离搬运的产物。

沿山坡向百色盆地方向,分别在高170 m 、149.8 m 和137 m 处发现该砾石层,并保留阶地地貌,有些部位在砾石层表面找到旧石器及玻璃陨石。

所有这几个不同高度的阶地,沉积物和砾石层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它们是同一级阶地被错断的结果。

该阶地即百色盆地调查中确定的第四级阶地,它以一个明显的陡坎与百色盆地第一级阶地相连。

盆地间地垒两侧发现第四级阶地说明该阶地发育时,地垒可能只是一个岛状小丘,主要河道流经百色盆地一侧,布兵盆地一侧为一条小的河流支流。

其地貌结构说明布兵盆地是随百色盆地的活动而活动,亦步亦趋,只是幅度和规模较小而已。

图2 布兵盆地第四纪地貌Fig.2 Quaternary geomorphology of the Bubing Basin人 类 学 学 报 ・ 274 ・33卷2 布兵盆地的旷野遗址布兵盆地的旷野遗址包括新村北坡遗址、敢下遗址、新立遗址、感怀遗址、凹岭坡遗址、开口遗址、百利遗址、瀑布遗址、定模遗址等。

布兵盆地旷野遗址发现的的石器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均由河流砾石加工而成。

早期的旧石器大多采用尺寸较大的砾石作为原料,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硅质岩为主;晚期的打制石器和新石器大多由尺寸较小的砂岩和石英岩砾石加工。

2.1 第四级阶地的旧石器遗址2.1.1 新村北坡遗址该遗址位于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北面(23°38′49.9″N ,106°56′23.4″),海拔184 m 。

遗址处于布兵盆地与百色盆地分水岭的南坡,上部保留较多的网纹红土,夹杂少量古近纪砂岩碎块,显示一定程度的坡积特征。

堆积物被严重侵蚀,土梁和深沟相间。

2004年,我们在该地点红土堆积物顶部之下约3 m 的位置,发现四件石制品和一件玻璃陨石,包括2件手镐和2件砍砸器,玻璃陨石表面新鲜没有磨耗,没有长距离搬运的迹象。

该地点保存的堆积物属于早期阶地的山坡残留,海拔位置显著高于布兵盆地内的其它阶地,是布兵盆地内保存第四纪堆积物最高的地点之一,堆积物的风化程度也明显较其他较低阶地的深,并有玻璃陨石出现。

另外,该遗址的石制品的尺寸明显偏大,有的石制品上还清晰地保留网格状的红土印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