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浅析大汶河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
![浅析大汶河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eb21251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4d.png)
浅析大汶河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摘要:大汶河经过多年治理,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防洪减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自2018年以来,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扎实稳步地先后实施了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二期)、灾后薄弱环节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汶口坝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等12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大汶河,河道治理,生态效益一、工程建设情况一是实施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
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是2018年10月省政府批复的《山东省重点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中9条骨干河道防洪治理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57165.08万元。
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9段,总长35.116公里;加固堤防10.69公里;险工护砌8处,总长7.305公里;新修硬化防汛路5处,总长34.478公里;新建、改建生产桥8座。
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工程建设分二期实施。
目前一期项目已基本完工,二期项目市直段、宁阳段、东平段已完工,泰山区段、岱岳区段、高新区段、徂汶景区段处于尾工阶段。
二是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大汶河流域列入灾后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有10个,分别是岱岳区瀛汶河岔河河段防洪治理工程、新泰市柴汶河果都段(蒋家石沟—杨家官庄)治理工程、新泰市羊流河下游果都段(瑞谷庄—果都村)综合治理工程、新泰市柴汶河楼德段治理工程、肥城市汇河(康王河)衡鱼至国华段治理工程、肥城市汇河(康王河)中鲁至金槐段治理工程、肥城市漕浊河北庄至三岔口段治理工程、宁阳县洸府河泗店段防洪治理工程、东平县湖东排水河李庄至洪福寺段治理工程、东平县跃进河武村至南李庄段治理工程,初设批复总投资16956.4万元,治理河长59.864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险工护砌、穿堤建筑物加固、防汛道路等。
目前,已有8项工程已完工,2项工程处于尾工阶段。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cccfa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38.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一种集水资源保护、控制源污染、农村垃圾与生活垃圾治理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问题及其措施。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问题;措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以小流域为单位,强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措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基本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意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在新形势下,面对水资源问题,结合水土流失特点,打破以往传统观念,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系统论、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特性等,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以“三道防线”为主线,紧紧围绕水少、水脏主题,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治理与开发结合,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的新理念,从而达到控制侵蚀、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问题1、水资源污染对小流域环境造成的破坏。
水资源污染是小流域重要问题,除城市污水,还有工业、农业和建筑等,对小流域环境有重大影响。
由于化肥施用不当,水资源中氮磷含量超标,造成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生活垃圾和生物废物,若随意堆放会污染水源,渗入土壤,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在雨雪环境中,大量废弃物随水流进入河流,严重污染水体。
2、人为因素对小流域环境造成的破坏。
在小流域治理中,人为因素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加大力度提高其有效性;为确保治理有效性和质量,需对小流域进行充分治理。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治理工程建设盲目开展;从而损害了环境治理有效性,还会对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并使其恶化。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还可能导致小流域生物链的破坏,造成真正的效应,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影响生态平衡;同时,也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对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重大影响。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cba5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d.png)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许多城市的河道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当前,许多城市的河道水环境状况堪忧。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污染等不断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严重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黑臭现象频发。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也大大降低。
(二)问题1. 污染源复杂:城市河道污染源多样,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
2. 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 治理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治理难度较大。
三、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污染。
(二)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是改善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包括清淤疏浚、岸线整治、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等。
同时,可以在河道中建设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等,提高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
包括水生植物种植、水生动物养殖、微生物修复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实施源头控制、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成功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清理河道垃圾和淤泥;建设人工湿地和植被缓冲带;种植水生植物和养殖水生动物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该城市河道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质明显提高,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
河道治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
![河道治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f13d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8.png)
河道治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许多河流面临着污染、河道淤积、水草减少等问题,需要进行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既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分析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生态环境方面的分析1、改善水质河道治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淤积物的堆积,改善河道水质。
水质的改善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净化水质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需求。
2、保护生物多样性随着工业、农业以及城市建设的扩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已成为当前的严峻问题。
河道治理能够恢复或保持相应生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当地的旅游、科研、生态教育等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促进景观保护河道治理可以保障河道周边的景观面貌,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
优美的河道能够吸引大量游客,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河道治理可以清理淤泥以恢复库容,解决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问题。
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部分城市还将河道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增加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2、增加就业岗位河道治理工程需要大量的工人,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加上河道治理工程对于护岸、制止洪水以及船舶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工程建设及维护的品质也必将相应提高。
3、增加税收河道治理不仅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给当地政府带来税收的增长。
治理后的河道景观也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四、结论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河道治理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治理,可以清理淤泥、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政府税收等。
这些效益有助于保障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效益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132d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f.png)
2020.1060表模板以及相应数据校验等功能,实现表格数据录入、修改、表格输出(类似年度部门财务决算报表编制)。
保证工程竣工决算信息质量,满足竣工决算审计要求,为项目分析、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发挥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四、研究目标或预期成果当前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开展治淮直属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课题,有利于实现账簿设置、合同管理、价款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有效联系,以进一步提高建设成本过程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通过开发建设一个先进、科学、有效的治淮直属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软件,建立工程竣工财务决算业务管理平台,全过程支持工程财务决算业务管理,包括工作组织、报表设计、编制审核、汇总报送、分析利用、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等。
所开发的竣工财务决算信息系统,可以提供资金来源与运用、交付资产、待摊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转出投资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全面、真实反映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情况,满足治淮直属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要求,满足主管部门竣工财务审查和竣工审计的要求。
软件开发预留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能力,可以在进行查询时,定义运算指标、定义数值预警范围、定义相应的统计图类型,以及常用的高级格式化设置(如千分位)等。
用户可以将自己生成的、比较满意的查询结果保存起来,可以浏览、增加和删除查询模板和查询模板组。
研发治淮直属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软件,能够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竣工决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为今后治淮直属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作者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 233001 淮委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 233001)(专栏编辑:周 权)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效益分析杨 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是新时期发展的主要趋势。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河道生态治理分析
![河道生态治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33a1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7.png)
河道生态治理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河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河道生态治理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河道生态治理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地区的河道水质逐渐变差,生态环境退化。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城市,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对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一些非法采砂、乱倾倒垃圾、违法养殖等行为也加剧了河道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二、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1、治理成本高。
河道生态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而这些资源缺乏是制约治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许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制约措施,导致了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规排污等行为对治理工作的冲击。
3、社会认识缺乏。
许多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容易产生违法行为和对河道污染问题的漠视。
三、河道生态治理的应对措施1、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河道生态治理的扶持力度,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治理中来。
政策的完善将为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推动。
2、加强河道管理。
加强河道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河道生态环境的管理经营,建立健全的河道生态保护和恢复机制。
3、推进技术进步。
通过技术进步,如生态修复技术、海绵城市建设、循环水利用等手段,有效提高河道生态治理的成效,降低治理成本,实现治理和保护的统一。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生态治理将越来越具有重要性。
只有通过面对现实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全面推进和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年河道治理工程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河道治理工程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d3a1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2024年河道治理工程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河道治理工程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地区水域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河道治理工程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政策支持等方面。
1. 市场需求河道治理工程的市场需求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1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带来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河道治理工程能够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居民的广泛关注和需求。
1.2 农村水源改造需求农村地区存在许多水环境问题,如农村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不高效等。
河道治理工程可以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农民的用水需求。
1.3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河道治理工程可以恢复和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受到环保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和需求。
2. 竞争情况河道治理工程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参与者增多随着河道治理工程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进入该市场,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日益加剧。
2.2 技术和服务水平差异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
2.3 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订单,价格竞争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河道治理工程市场起到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河道治理工程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水环境保护政策、水资源管理政策等,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2 财政资金的投入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来支持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项目资金和补贴,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压力。
3.3 政府采购的推动政府采购是河道治理工程市场的重要需求方之一,政府采购的推动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dd82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9.png)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
长期以来,南京市内的金川河却一直面临着治理难题,一些河段水质差、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此,南京市政府对金川河进行了深入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金川河的治理对策和成效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金川河的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治理对策措施1. 完善治理方案:南京市政府针对金川河的治理问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治理方案。
方案包括对金川河河段的划分和治理标准的制定,明确了治理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
2. 治理污染点:针对金川河水质差、水体污染等问题,南京市政府对河道周边的污染点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治,消除了许多污染源。
3. 河道整治:对金川河的河道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工作,包括对河道的清淤、植被的恢复等,提高了河道的通畅度和生态环境。
4. 完善监测系统:南京市政府对金川河的水质和环境进行了全面监测,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和环境的变化。
5. 宣传教育:南京市政府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和水质改善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到金川河治理工作中来。
二、成效分析1. 水质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金川河的水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水体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2. 生态恢复:金川河河道的整治和植被的恢复,促进了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增加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3. 治理效果显著:通过南京市政府的治理努力,金川河的治理效果显著,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4. 社会影响深远:金川河的治理不仅改善了河道的水质和环境,还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的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市政府对金川河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川河的水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也要看到,金川河的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环保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治理成本较高等。
河道治理中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河道治理中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9d396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e.png)
河道治理中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河道治理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河道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纽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如何评估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道治理的定义河道治理是通过构建或修复河道与水流的工程措施,以达到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水质、保护水资源和避免水灾等目的。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三、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意义河道治理旨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则是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对政府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支撑,也为公众提供治理成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社会经济效益评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便综合评估河道治理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指标:1. 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包括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多样性增加等;2. 城市形象提升程度:包括河道景观改善、增加市民休闲娱乐空间等;3. 经济效益提升程度:包括河道周边商业活动的发展、旅游业的增长等;4. 市民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包括水资源供应可靠性提升、洪涝灾害防治等。
五、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针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其中,定量方法包括经济学评估、环境学评估、生态学评估等,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来量化治理措施带来的效益提升;定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通过主观获取公众对治理成果的感知和评价。
六、案例分析:某市河道治理项目以某市某河流治理项目为案例,该项目旨在治理河道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衰退的问题。
经过治理,该河道的水质得到大幅改善,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有害物质浓度下降;水生态多样性也得到恢复和增加,针对多种鱼类、鸟类等的保护措施落地,生态系统平衡逐渐恢复。
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a50cb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b.png)
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河道和水生态系统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一、背景介绍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是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效益评估1. 生态旅游促进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将赋予河流更多的环境优势,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水生态环境。
这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并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将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机会,并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收入。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生态服务增值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将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洪水调控、水质净化等。
这些服务可以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提供保障,降低治理成本,并减轻水资源的紧张程度。
同时,恢复的水生态系统还可以作为气候调节器,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些生态服务的提供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态修复效果河道保护与水生态系统恢复的成功可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质量。
修复后的水生态系统将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水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三、经济效益评估1. 增加经济产出河道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水利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行业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将带动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改善社会的经济状况。
同时,水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b6c3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9.png)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分析一、项目概述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旨在改善和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投资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二、项目投资分析(一)项目投资内容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评估与规划: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规划。
2. 水质治理设施建设:包括河流污染源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3. 生态景观建设: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道岸线绿化、湿地保护等。
4. 河流岸线整治:整治河岸的硬化和绿化工作,提高河道周边环境质量。
5. 河流水量调节设施建设:建设水闸、堤坝等设施,保证河流的水量稳定性。
(二)项目投资规模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规模根据不同的河道特点和修复目标而定,一般涉及较大的资金投入。
具体投资规模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三)项目投资回报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回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效益:通过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 水资源保护效益:河道生态修复旨在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源,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 经济效益: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可提高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4. 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效益评估方法(一)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对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估,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比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水质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旅游收入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项目的效益情况。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的收集,对项目实施前后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从水质监测站、生态环境监测站、旅游收入等方面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四、投资与效益分析在进行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投资成本:对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
河道水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分析
![河道水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ffa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f.png)
河道水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河道水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是必然选择。
然而,治理所需的经济成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河道水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关系和影响因素。
一、治理经济成本分析河道水污染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生态环境以及修复受损河流等。
针对不同的治理手段和工程,其经济成本也存在差异。
首先,减少污染物排放需要加强工业和农业等各行业的污染防控措施。
这涉及到企业和农民的投资成本,例如购买和安装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改良农业生产方式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增加执法力度和机构建设,以确保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投入。
其次,改善水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
比如,对受损湿地进行恢复,保护和增加湿地资源;修复河道,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
此类工程涉及土地征用、物资投入以及工程建设等成本。
最后,河道水污染治理还需要进行治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这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的来说,河道水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和农民的污染防控设备投资、政府的监管和管理投入以及生态修复和治理效果评估等方面。
二、治理效益分析河道水污染治理带来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河道水污染治理可以改善水质,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
随着水污染治理的不断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其次,水质改善会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良好的水质有利于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种群的繁衍与生长,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对生态旅游、渔业以及沿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是积极的影响。
此外,河道水污染治理还有助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增加人民居住、工作和生活的舒适性。
河岸边的景观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63d2fd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9.png)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遭遇了破坏和污染,河道流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工作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其目的是通过对城市河道水文、水动力、水质等方面的改善,恢复和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对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同时也是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代表。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被过度开发,疏浚河床、淤泥清理,使原本自然的河流环境变得痕迹斑斑,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这种环境破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城市形象和公共形象的不良影响。
针对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恢复和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净化水质,提升环境质量,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生态恢复生态恢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绿化、植被覆盖、湿地保护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防止自然环境的土壤侵蚀和水流速度的过快,增加生物多样性,本位化河道的环境。
2.污水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处理问题是整个城市河道治理中最为关键和紧迫的问题,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提高水质。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
3.景观改造景观改造主要是通过对河道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优美、舒适的生态景观环境,利用水景、植物等来增加城市河道地相性,更好地满足个人休闲娱乐,丰富城市文化氛围。
4.环保意识培养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是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长期任务。
市民需要清楚知道,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让市民充分认识到河道的环保和修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政府对城市河道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使整个城市河道治理达到更好的效果。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效益的体现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的效益。
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能够提高水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的环境吸引力,优化城市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社会效益的显著优势。
河道治理情况简短汇报
![河道治理情况简短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ca4cb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8.png)
标题:河道治理情况简短汇报一、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简要介绍本次河道治理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水质逐渐恶化,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景观功能也大打折扣。
为了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提升河道景观功能,我们启动了本次河道治理项目。
二、治理措施1. 截污纳污:我们对河道周边的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治,清理了淤泥和垃圾,有效减少了污染物进入河道。
2. 水质改善:我们引进了生态净化技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对河水进行自然净化,提高水质。
3. 河道清淤:我们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处理,增加了河床的稳定性,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4. 景观提升:我们在河道两岸种植了绿化植被,设置了亲水设施,提升了河道景观效果。
三、治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河床稳定,河岸植被茂盛。
水生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河道周边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改善:通过水质改善技术的实施,目前河道水质已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 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水生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河岸植被茂盛,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景观提升:通过绿化植被的种植和亲水设施的设置,河道周边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4. 经济效益:河道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本次河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恢复了水生态系统,提升了河道景观功能。
通过截污纳污、水质改善、河道清淤和景观提升等措施的实施,河道周边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
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河道治理工作,确保河道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28fe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e.png)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二、项目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许多河道面临着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问题。
因此,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1. 生态恢复:通过改善河道水质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提升水体的水质;2. 生态保护:保护和恢复河道中的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提升河道的生物多样性;3. 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
四、项目方案1. 河道整治: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淤泥,修整河床,增加河滩和河岸的绿化;2. 水质治理: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比如人工湿地、湿地植被等,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3. 生物修复:引入适宜的生物群落,如水生植物、鱼类等,恢复和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4. 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管理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合理利用。
五、可行性分析1. 法律依据: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和支持,如《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2. 技术可行性: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3. 经济可行性: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4. 社会效益: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将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六、风险和挑战1. 技术风险:河道生态修复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需要充分整合和应用,技术难度较大;2. 资金压力:河道生态修复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投入,对财政压力较大,需寻求多元化的资金筹措途径;3. 社会影响:部分生态修复项目可能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前期的社会调研和风险评估。
南雄市下洞水流域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
![南雄市下洞水流域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60a6dcff00bed5b8f31d84.png)
南雄市下洞水流域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摘要:南雄市下洞水两岸现状基本不设防,从上游至下游整条河的行洪河道或被淤泥淤积抬高,或被竹林丛生占据河道,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
下游河段地势平缓,河床弯曲,主要受浈江干流洪水顶托倒灌,使两岸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同时河道两岸竹林灌木茂盛,更使下洞水排洪不畅,两岸地势较低范围均受洪水淹没。
流域内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大量泥沙入河,易诱发流域内局部区域山地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使流域的土地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降低,干旱、洪水、地质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加上流域河道管理力度不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直接入河,使河道两岸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
通过对下洞水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大大改善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免遭洪水侵袭,工程的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下洞水综合治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和水质,对保障当地供水安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可以使流域全面实现“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的目标。
关键词: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一、基本情况南雄市下洞水属浈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珠玑镇上嵩,流经中洞、下洞、叟里元、洋湖、珠玑、古田、午田、拱桥、哈乐、观新、黎口桥,在水口桥村南与浈水交汇,全长 34km,流域内集雨面积 80.8km2下洞水流域内现主要有 3 宗水库,总集水面积 7.04km2,总库容 300.9万m3。
流域内主要的小型排灌站约有 25 宗;拦河陂头数十座,其中塘村陂以上 6330m的河段就分布了 11座,均为农业灌溉引水陂。
下洞水流域大部分面积为紫红色砂页岩,侵蚀类型基本上均为面蚀,其侵蚀强度大、面积较广。
据调查下洞水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0.011km2,其中因自然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为 3.556km2,人为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 6.455km2。
浅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及评价策略
![浅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及评价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462fdad561252d381eb6e57.png)
浅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及评价策略摘要:在经济发展新时代,国家对民生项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水利工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项目。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传统方式是通过对水流控制来实现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同时实现人们对于供水、防洪和水力发电的需求。
但是对水流的控制,多是改变了河道生态系统,或者将水流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出来,当水流脱离了原来的生态系统,其自我净化能力就大大的降低,即整体的生态系统循环则会减弱,使得整体生态系统失衡。
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大量增长,造成水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工业发展还会带来一定的水污染,这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的重大环境问题。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策略引言近年来,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本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排水泄洪需求,有部分地区由于城市快速发展造成对部分监管不到位,使得部分河道的污染变得十分严重,造成大量河道出现严重的堵塞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变得迫在眉睫。
开展河道治理工程不仅仅可以为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环境,河道的疏通、水质的有效改善将会给城市各个方面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城市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河道治理工程具体措施1.1实施河道疏浚,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河道疏浚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最大的技术要点就在于对于疏浚的测量工程,在河道疏浚工程测量施工中就包含了对于施工控制系统的建立、疏浚河道中心线的确定、在施工过程中水上和水下的地形判断和断面测量工程计算。
在测量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测量现有的河床断面并与设计后的河床断面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开挖量进行开挖,最后再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摊和安排。
对于河道的水深测量是河道复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量的情况,在实际进行河道疏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水位进行匹配,为了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我们应该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同时使用一种测量的办法。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653c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c.png)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了严重破坏。
城市化进程中,河道面临着各种问题,如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堆积淤积、乱倒垃圾、乱搭建房屋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也直接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对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至关重要。
一、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河道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水质污染,城市化进程中排放的大量污水、废水和垃圾,导致了河道水质的恶化,使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大幅增加,严重危害了水生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是水体富营养化,城市化进程中排放的大量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大量积累,促进了水生植物过度生长,形成了藻类水华,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
再者是堆积淤积,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工地排放的泥沙和垃圾,使河道淤积、变窄、甚至干涸,这不仅影响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也增加了城市的水患风险。
乱倒垃圾、乱搭建房屋等不文明行为,也直接威胁到了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是保护水资源。
城市河道的水资源是城市的生命之源,而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其次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再者是提高城市形象。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名片,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能够促进河道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关键技术措施。
首先是水质治理技术。
对于城市河道水质的污染问题,需要引入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手段,加速降解和清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其次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
对于城市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要引入水生植物挡泥滩、人工旋流沉沙池、增氧降藻剂等技术手段,控制水中富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水华的形成。
2024年河道治理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河道治理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ba75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a.png)
2024年河道治理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河道治理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河道治理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分析河道治理市场的需求,探讨其潜在机会和挑战。
市场概述河道治理市场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和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以及提升河道的水质和水资源利用能力的一种市场。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增加,河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河道治理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市场需求分析1. 政策需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河道治理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如《河道管理条例》、《河湖长制实施方案》等,以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河道治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需求。
2.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河道治理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人们对清洁的河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期望,推动了河道治理市场的需求。
同时,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偏好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3. 城市化的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河道治理市场的增长。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逐渐向城市集聚,河道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了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为河道治理市场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4.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河道治理市场与其他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河道改造、修复工程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为河道治理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需求。
市场挑战分析1. 技术挑战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涉及到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
技术难题是河道治理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2. 资金压力河道治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购置、人力资源、工程建设等方面。
这为河道治理市场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如何解决这一挑战,有效地筹集到资金,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 协同管理难度河道治理事关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高松杨杰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5期
摘要:通过对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及人生活的环境,促进周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南桥新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河道南桥生态治理经济效益
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上海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缘,濒江临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近年来,上海市平原河道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水争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质污染,生态恶化;三是护岸硬化,生态退化。
因此河道生态治理是加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国内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态治理的定义、功能的描述,或是过分关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本身,而往往忽视了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5]研究。
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区域概况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6]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为75万人。
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
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其水系规划主要水系格局为“三纵横一网十二湖”。
金汇港、南竹港、南横泾“三纵”和浦南运河“一横”四条干河贯穿新城城区;“一网”为规划支河呈现纵横交织的自然河网生态布局;“十二湖”是南桥新城的生态核心和城市景观区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之鱼”水系对提升新城景观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故河道的生态治理垫定了南桥新城以“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等级和综合实力。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目标及程序
2.1 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1)植物合理配置原则:通过合理的水生、湿生及旱生植物配置能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
2)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原则: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在满足河流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河流的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
3)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保证水体循环流通,进而改善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河道生态治理目标
河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认识,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目标往往最终或最深入的是恢复河流的本质[7]。
河道的生态治理是位于河道防洪排涝整治、河道用水等一系列目标协调之上,同时兼顾河道自身所持有的自然特点及人文价值等目标。
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根据城市功能区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用水、亲水、戏水、观水、人水相融的江南“海派新水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
2.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的主要程序
南桥新城区域现状河道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早期缺乏水系统一规划以及建设时间的差异导致河道生态治理参差不齐,局部功能性驳岸也遭到破坏,部分新建区的河道生态较为完善。
借助南桥新城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通过对新城水系统一规划,明确水系生态治理标准,结合新城区域开发建设,对新城水系分期分段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打造江南“海派新水乡”。
结合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1)资料收集。
对南桥新城周边水系的生境与环境进行调查,收集河道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生物群落、河道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及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等基础资料,为河道的生态治理设计奠定基础。
2)现状分析。
通过对新城水系现状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梳理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的根源,针对性的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和对策。
如随着新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地增加,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严重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河道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部分河段水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藻繁殖,绿水、秀水已不复存在等问题,应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污水处理办法。
3)目标制定。
结合新城区域功能分区,制定治理目标。
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是以防洪排涝为基础,以人水和谐为原则,合理确定人与河道的占地面积、人与生物用水量的划分,保护和改善河道的结构和形态,改善和保护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使该区域有代表性的生物或群落回归河流和岸带。
结合南桥新城城市建设的不同功能分区与周边用地性质(商业、工业、农业、居住),对不同区域的河道或河段制定了不同的生态治理标准。
新城水系按分级分区分段进行生态治理规划,按综合分级、同级分区、一区多段分别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标准,明确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内容和任务。
4)规划设计。
河道平面规划和断面设计是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由于平原河网水位变幅较小、流速低,故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采用了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结构形式及生态型的工程材料或是能够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基础材料,河道断面设计主要有梯形断面、矩形(直立式)断面和复式断面,生态护岸主要采用草皮护坡、干砌石、生态石笼、生态混凝土(砌块)等。
5)长效管养。
对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制定改进措施,为后期的河道规划设计积累宝贵经验。
制定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长效管养机制,确保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河道生态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系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具有多方面的难以定量计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实施后,周边环境景观大大改善,工程的防汛、排涝等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发挥,较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桥新城水系是浦东片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桥新城周边水系工程实施后可以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和防汛能力,减少因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确保周边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使居民能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南桥新城水系整治后,进一步完善防汛、排涝、水资源调度体系。
同时,为营造亲水型水环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创造了基础条件,具有一定的潜在效益。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同时也改善了空气通道,对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南桥新城的土地价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了新城的经济发展,为提高区域等级和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季永兴,刘水芹,张勇. 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1,8(4):25-28.
[2] 崔树彬,汪义杰,张云,陈军. 珠江三角洲河涌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指导[M]. 201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汪洋,周明耀,赵瑞龙,徐方. 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3(1):88-92.
[4] 牛德东,牛政.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19(6):87-88.
[5] 彭静,张祥伟,日本河道环境治理经济效益评价[J]. 国外水利, 2004.11:63-66.
[6] 南桥新城网站[Z]. 2013-02-24.
[7] 何兴军,李琦,宋令勇.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综述[J]. 地下水, 2011,33(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