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15)

合集下载

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分析

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分析

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国治理的长赦机制分析庞震王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6)【摘要】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到2020年底绝对贫困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反贫困的道路并非走向终点,而是迎来新的转向,减贫工作随之进入一个“相对贫困治理”的新时期。

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其次分析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构建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期对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精准扶贫;贫困治理【中图分类号J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21)05-0013-06doi:10.3969/j.issn.1003-0166.2021.05.0030引言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贫困问题,反贫困研究是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减少和消除贫困成为长期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我国贫困治理指明了方向。

2020年后反贫困的道路并非走向终点,而是迎来新的转向,反贫困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转向缓解相对贫困为主,从解决收入贫困转向解决多维贫困,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转向实现共同富裕。

与由物质财富匮乏导致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是一个复合、相对、多维的概念,具有长期性、维度广、致贫风险高等特征。

相对贫困治理存在哪些难点?如何实现返贫阻断?探索2020年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及决策支持。

李梦阳名诗中“徐子”非徐祯卿考

李梦阳名诗中“徐子”非徐祯卿考

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将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中国样板”。

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页$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③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④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519$作者简介:郭建宁,1954年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涛〕李梦阳名诗中“徐子”非徐祯卿考杜欢李梦阳名诗《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文人之盛,兼寓祝望焉耳》概论文学史,亦有“我师崛起杨与李”这样涉及文学前辈李东阳%杨一清的诗句,且述及“前七子”中的何景明、边贡,而历来学者又都认为“徐子”指徐祯卿,故该诗被认为是“前七子”时代的重要作品。

然笔者考察发现,“徐子”其实是指徐缙。

李梦阳《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载“甲戌(正德九年)……是年李子官复罢,道潯阳就左氏,J江入汉,至于襄阳,将居矣”(《空同先生集》卷四三),知其正德九年罢官后暂居襄阳$是年徐缙使湖南,《明实录》载正德九年五月二十五日“遣……翰林院编修徐缙……充副使,持节册封崇府崇靖王世子厚耀为崇王……”(《武宗实录》卷一一二)$其时与徐同在京师的何景明作《醉歌赠子容(徐缙)使湖南便道归省兼讯献吉》(《何氏集》卷一五),称“李生近买阳羡田,又欲鼓Q襄阳船。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

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一达标”是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即为达标,也就是说该贫困户具备了脱贫的前提条件。

“两不愁、三保障”与基本解决生存温饱问题相比,是一个内涵更丰富、层次要求更高的扶贫工作目标。

首先,它要求巩固温饱成果,使扶贫对象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从基本解决到稳定解决。

最近30年,国家3次制定扶贫标准:第一次是1986年的206元,第二次是2001年的865元,第三次是2011年的2300元。

国家每年根据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调整换算成的现价即为当年扶贫标准。

比如,2016年国家扶贫标准线为2952元,贵州省扶贫标准线为3146元。

其次,它不仅仅关注扶贫对象吃饭、穿衣、居住等基本物质生活消费,而且还关注其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这就要求我们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既要看收入,又不能唯收入,要运用好“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去综合衡量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全力解决贵州省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整体贫困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勾画了全国扶贫开发愿景,首次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脱贫标准。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一达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正式作为贵州省检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标准,既有定量的收入指标,又有定性的基本生活指标,简单明了,全面完整,便于掌握。

扶贫名词解释

扶贫名词解释

扶贫名词解释1、“两不愁、三保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2、“一高于、一接近:”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3、“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5、贫困户退出“五有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有低保兜底,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6、贫困村退出“三通七有”:即通硬化路、通通讯网络、通动力电,有基层党组织阵地、有集体收入,有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有文化活动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有卫生室、有惠民超市。

7、贫困乡镇“五有”:有中心小学、有标准卫生院、有计生服务站、有便民服务中心、有综治中心。

8、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程序:贫困人口脱贫必须经过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核查;贫困村退出必须经过申请验收、核实公示、公告备案。

9、自治区“七个一批”:土地清理再分配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带动脱贫一批、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实施生态补偿带动脱贫一批、通过转为护边员脱贫一批。

10、三个加大力度: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从国际视角看全面小康后我国的相对贫困标准

从国际视角看全面小康后我国的相对贫困标准

128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2022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 2022V ol. 16, No. 2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

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1]20“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12“十四五”从国际视角看全面小康后我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杨正位1 马海龙2 孟灵修1(1.商务部 政策研究室,北京 100731;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研究室,北京 100091)摘 要:世界及各国贫困标准都是动态调整的,世界银行已调整了4次,我国已调整了3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反贫工作重心将从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可采用3.2美元—5.5美元的相对贫困标准,这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中高收入国家一般贫困线的国际标准。

基尼系数也应及早纳入我国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并争取到21世纪中叶降至0.38左右,以促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我国还可加强国际减贫合作,与联合国机构共同测算并发布世界基尼系数,争取使后者从现在的0.7降至二三十年后的0.6左右,以此作为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

关键词:相对贫困标准;反贫困;基尼系数;世界基尼系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期,我国减贫工作面临战略转型,一个重点任务是界定和治理相对贫困。

本文拟从国内外贫困标准比较的视角,对我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建议。

一、世界各国贫困标准不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标准互为补充国际贫困标准既有世界银行的建议标准,也有各国的自定标准,而且是动态调整、不断提高的。

【决胜】(压轴题)中考政治专题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含解析)-精

【决胜】(压轴题)中考政治专题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含解析)-精

崇尚公平维护正义一、单项选择题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小品《扶不扶》关注社会热点,受到广泛好评。

小品中的当事人郝建不怕误会毅然扶起不慎摔倒的老人。

郝建的做法()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是真善美的行为③自找麻烦,不宜提倡④是尊老扶弱的表现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郝建的做法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属于正义行为,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不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利于社会和谐,正确的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2.【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1985年,28岁的武汉青年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28年后,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饱受委屈的他,至今无怨无悔。

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是①没有回报的付出不可取②要用理智和善心面对生活中的不公③只要有耐心就会实现绝对公平④个案无法否定见义勇为的普遍价值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智面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

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我国在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使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此举有利于A.发展高等教育,片区群众人人接受高等教育B.发展职业教育,片区群众人人实现充分就业C.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D.消灭地区发展的差距,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我国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使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表明我国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所以答案选C。

AB说法本题文中没有体现。

D说法不符合题意,不能消灭地区发展的差距。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

告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达到3.23倍2011-12-08 16:22:38 来源: 法制晚报(北京) 有662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5)1980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从1980年的2.5倍上升到2010年的3.23倍,只有少数几年反复,绝大多数年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今天上午,记者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发布会上了解到上述信息。

蓝皮书指出,1980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只有少数年份是有所反复的,如1980-1983年是城乡收入差距急剧缩小的几年,1994-1997年是收入差距小幅缩小的阶段,其他绝大多数年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比如1984-1994年和1997-2009年,基本上呈现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的趋势。

尤其是从2002年以来,收入差距上升到3倍以上。

蓝皮书指出,这一差距达到了国际公认的结构失衡的程度。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在1.5倍左右,发展中国家略高一些,为2倍左右,该倍数为基本平衡的程度。

超过3倍以上,则收入差距过大,结构失衡。

据了解,中央正是在2002年的十六大上第一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

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并一直提出以“城乡统筹”的精神为建设农业农村的总方略或总要求,但事实是这7年间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居高不下,而且总体上仍呈现逐年拉大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差距较小,而西部地区差距较大。

另外,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有关,“我国城镇人口不到50%,社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都投给了城镇,占87%,尤其是把资金投向大都市。

”魏后凯说。

相关新闻超过一半农民希望国家征地蓝皮书中对全国160个乡镇184个村庄的1913户农户的调查指出,绝大多数农民对城市生活充满了向往,而且越是大城市对于农民越有吸引力,只有极少数农民愿意自己的下一代仍生活在农村。

中国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

中国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

中国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据新华社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昨天在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时期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胡锦涛强调,当前中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讲话中强调,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

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

■解读更接近国际贫困标准线更多低收入者享受扶持提高扶贫标准,最直接的影响是让更多低收入群体享受到政策的扶持,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原副所长杜晓山表示,提高扶贫标准,有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其次,体现了中央对贫困问题的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央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人民改善生活的扶持力度。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纲要(2011-2015)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纲要(2011-2015)

十二五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州委六届十三次全会释放发展新信号本站首发时间:2010-12-12 21:55信息来源:未知文章作者:admin 总点击:140次在六届州委十三次全会上,“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受到全体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六届州委十三次全会上,“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受到全体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凝聚了省级相关部门对凉山发展的倾情支持、大力帮助,倾注了凉山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美好夙愿,是凉山在跨越发展新起点上迎来的又一重大战略性历史机遇,是凉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省委、省政府为凉山发展量身定做‘一个意见、两个规划’,是对民族地区的厚爱,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开发开放、推进跨越式发展,谱写‘跑步奔小康’新篇章,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在讨论《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加快推进凉山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时,与会人员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

“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发展新的里程碑“一个意见、两个规划”:覆盖全域凉山、惠及各族群众的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坚持从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关切凉山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问题,综合考量凉山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发展潜力及制约瓶颈,量身定制了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

在政策架构方面,始终体现突出民生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性文件(“一个意见”),又有微观层面的操作性方案(“两个规划”),衔接紧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前言 (1)一、基本形势 (2)(一)取得的成绩 (2)(二)面临的挑战 (3)(三)有利条件 (3)二、总体思路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区概况 (6)(一)30000个贫困村概况 (6)(二)西藏200个贫困乡镇概况 (9)四、目标任务 (10)(一)发展目标 (10)(二)建设任务 (11)(三)建设标准 (16)(四)建设周期 (16)五、保障措施 (16)(一)加强组织领导 (16)(二)加大投入力度 (17)(三)创新工作机制 (18)(四)强化管理监督 (19)(五)做好考核评估 (20)附图 (21)前言整村推进是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加强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指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实施范围在中西部地区,重点是《纲要》明确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指行政村),同时兼顾连片特困地区之外的部分贫困村,包括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30000个贫困村和西藏自治区的200个贫困乡镇(辖1642个村居委会)。

由于西藏自治区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实施,本规划在规划区概况、目标任务部分单列出了西藏整乡推进的有关内容。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基本形势(一)取得的成绩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关于扶贫工作要重心下沉、进村入户的要求,针对当时农村贫困状况“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在深入总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后期开展贫困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将整村推进作为2001年到2010年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

百年红色精神谱系之十一 脱贫攻坚精神

百年红色精神谱系之十一 脱贫攻坚精神

│2021│202111一、脱贫攻坚精神的锻铸进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让人民消除贫困、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坚定行动,由此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至2021年,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恢弘展现了人类减贫道路上的大国担当,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回眸历史,由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所进行的、锻铸了脱贫攻坚精神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历经三大各具风采的历史发展时期,辉耀华夏,震惊世界。

(一)1921年至1977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抗敌救亡,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消灭剥削制度,建立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基本建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劳苦人民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生活作为革命目标。

早在《共产党》月刊发表的《告中国的农民》一文中,就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提出了解决农民贫困问题。

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推进,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国家实现繁荣富强开辟了前进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群众缺衣少粮的困难局面,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民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后,相继开展了系列性、大规模社会主义基本建设,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等。

当时,扶贫乃国家行为,主要途径是生产上贷款、生活上救济、口粮上“返销”,并通过对鳏寡孤独老幼残等特困群体建立“五保”(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制度、实施改善区域整体贫困、颁布相关救助制度和优惠政策等扶贫方式,逐步减少贫困人数,建立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使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作者:刘小倩赵美怡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历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性调整,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全球贫困地区的借鉴和学习。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描述及优劣势分析,为目前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历程评价一、农村经济改革下的扶贫(1978-1985年)在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同时把对外开放最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时期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上交之后剩余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加之国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了收购农产品的种类,使农民根据当地的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些举措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这一时期总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减贫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加之这一时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引起的贫困。

这期间按中国国家贫困标准估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对应的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

但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区域性不平等的现象,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

对此国家采取了一些专项举措和政策,如以工代赈、“三西”农业建设、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等,至此区域性的扶贫开发开始,扶贫工作被提上国家发展日程。

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率先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城市方面,以及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三保障是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1年第8期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尚小强辛金钦丁露露[提要]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斗争中,中国共卞人带顷中同人氏農=4彰鼓了“上下冋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这一伟大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反贫困思想为理论源泉,形成于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价值”脱贫攻坚精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广泛力量。

我们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精神[作者简介]尚小强,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辛金钦,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党近党建;丁露露,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基金项目]冃家項H“改5T让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贫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I9XDJ011);新疆社科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思想在新疆的实践研究”(19BI)J001)贫困与反贫困是历史性的难题,摆脱贫困始终是一个执政党孜孜以求的施政目标。

2020年11月230,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2020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皿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难题,长期存在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进军。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2011年12月时事政治(12月国内/国际时事)2011年12月1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

2011年12月1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行业企业间差距、城乡间差距、地区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四方面工资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2011年12月1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重庆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不要刻意区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以免给他们造成过多的心理负担;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

2011年1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证实,反垄断局已收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求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正按照反垄断法审理。

2011年12月2日至3日,拉美和加勒比全部33个独立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告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正式成立。

2011年12月4日,伊朗军方表示,伊军击落了一架RQ170无人侦察机,而该无人机“仅有轻微损伤”。

此后,美国军方一直否认伊朗“击落”该机的可能性,并对飞机型号闪烁其词,但对技术外泄却明确表示非常担忧。

2011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

规划提出,到2015年,药品生产100%符合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全文),全面介绍了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对外贸易活力进一步增强等情况。

2011年12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募集款物41.98亿元,投入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款物以及人道主义救助款物,占90%以上。

国务院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国务院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制定实施《纲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残疾人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一月三日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十年间,通过各种方式累计扶持农村残疾人2015.7万人次,1318万名残疾人摆脱贫困,54.6万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改善了居住条件,868万名贫困残疾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减贫事业推进和民生改善,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解决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湖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与解析

湖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与解析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判断2分)?[A]错误?[B]正确2.金融扶贫的基本政策框架是构建一个涵盖()以及证券、基金等现代金融工具在内的扶贫金融体系。

(多选2分)?[A]税收?[B]存款?[C]财政?[D]保险3.脱贫是生存问题,致富是发展问题。

(判断2分)?[A]正确?[B]错误4.我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下列不属于“三权”的是()。

(单选2分)?[A]所有权?[B]承包权?[C]经营权?[D]使用权5.乡村振兴就是要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保障。

(判断2分)?[A]错误?[B]正确6.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前三甲不包括()。

(单选2分)?[A]四川?[B]陕西?[C]浙江?[D]云南7.当前,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有19000个。

(判断2分)?[A]正确?[B]错误8.特色小镇是()、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单选2分)?[A]文化交流区?[B]本土开发区?[C]外商投资区?[D]旅游景区9.自主建房的,由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指导。

(单选2分)?[A]创业?[B]政策?[C]技术?[D]文化10.深度贫困地区的“三重”特征是指()。

(多选2分)?[A]整体脱贫任务重?[B]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C]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D]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1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有()三个关键词。

(多选2分)?[A]农业生物多样性?[B]不可复制性?[C]文化多样性?[D]可持续发展12.经济学家想通过市场降价减少生产,而穷人只会生产某种商品,降价反而会让他们为保收入生产更多产品。

(判断2分)?[A]正确?[B]错误13.从旅游特色小镇的类型分析,()最多。

(单选2分)?[A]景区衬托型?[B]产业依托型?[C]城郊型?[D]文化依托型14.易地扶贫搬迁要按照()等最紧迫的户优先、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次之的办法,综合评估,区分轻重缓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

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一、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五)工作方针。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六)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级负责。

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

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中央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社会帮扶,共同致富。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

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共享减贫经验和资源。

继续办好扶贫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开放式扶贫新途径。

二、目标任务(七)总体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八)主要任务——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

到2015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人均基本口粮田。

到2020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特色优势产业。

到2015年,力争实现1户1项增收项目。

到2020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饮水安全。

到2015年,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生产生活用电。

到2015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大幅度减少西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无电人口数量。

到2020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交通。

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西藏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危房改造。

到2015年,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00万户。

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

到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有较大提高;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

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

——医疗卫生。

到2015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门诊统筹全覆盖基本实现;逐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

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

——公共文化。

到2015年,基本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已通电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力争实现每个县拥有1家数字电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数字电影;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到2020年,健全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

以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社会保障。

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人口和计划生育。

到2015年,力争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

到2020年,重点县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林业和生态。

到2015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1.5个百分点。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3.5个百分点。

三、对象范围(九)扶贫对象。

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

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

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扶贫标准。

(十)连片特困地区。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

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所属连片特困地区负总责,在国家指导下,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自行确定若干连片特困地区,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

(十一)重点县和贫困村。

要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

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办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

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四、专项扶贫(十二)易地扶贫搬迁。

坚持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

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搬迁,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

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十三)整村推进。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分期分批实施。

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

加强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

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十四)以工代赈。

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有效改善贫困地区耕地(草场)质量,稳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加强乡村(组)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十五)产业扶贫。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