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增__长_ (选填“缩短”或“ 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 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 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 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 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选填“偏大”或“ 偏小”).
3、电影《闪闪的红,前后两句中的
参照物分别是 ( B )
A.河岸 河岸
B.河岸 竹排
C.竹排 竹排
D.竹排 河岸
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 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 动情况是 ( D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
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
间成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m/s.若s2 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快 (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 变速 运动 (选填“匀速”或 “变速”).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
8、整个宇宙都是由_运__动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 对 静止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 或静止是相_对__的___ 的,物理学中物把体__位置__的_ 变化 _叫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新知巩固
【例2】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 )
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
新知巩固
【备】 314μm = 314×10-6 m = 314×10-6×102 cm = 3.14×10-4 cm
新知学习
长度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放置
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 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和正确记录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
完整的数字应包含准确值和估读
值(最后一位数字,即分度值的
下一位)。因此,读数时我们要
课堂小结
单位:m、km、cm等 长度的测量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一步:正常走路时前脚跟与 后脚尖间的距离(成年人的 一步长约0.8 m)。
测一测
请你估测一下你的课桌的高度。
新知巩固
【例1】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B___(填“A”或“B”)。物 体的长度为___2_.4_5_(_或__2_._4_4_或__2_.4_6_)____cm。
新知巩固
抢答
【例2】分别指出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物体的长度。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新知巩固
【备】 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厚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长,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乙____, 不正确的操作的错误原因是: _刻__度__尺__上__的__刻__度__线__没__有__紧__靠__被__测__物__体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39页)

板书设计
照 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 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
学生活动
1 两名同学同向同速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 , 其他同学是___。 2 两名同学同向向右不同速运动。 以前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后面的同学是— 以后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前面的同学是—
那为什么我们还说建筑物,树木是静止的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 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 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注意 观察,思考下面问题:Fra bibliotek学生实验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
国庆阅兵场景欣析
相对天安门城楼,检阅方队在 向前运动 ;
相对检阅方队,天安门城楼在 向后运动
相对其它检阅方队,其中的任一方队都是 相对 静止 的;
;
请同学们举例
运动的汽车上有个小球,当小球向上抛出后,小 球会落在哪个地方?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汽车风洞实验
新型汽车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 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 驶的情形
你能想出办法吗?
生死时速
让另一辆汽车与这辆车沿相同的方向行驶, 当两辆车并排行驶速度相同时,乘客就可以 安全撤离到另一辆汽车上。即让两车保持相 对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10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讲解
二、长度的测量
1.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 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刻度尺
三角尺
皮尺
游标卡尺
新课讲解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做到“三看”(如图):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①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刻线量起。
新课讲解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 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 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和测 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 择。
度。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新课讲解
(2)辅助工具法,也叫替代法:利用辅助工具(直角三角板等) 创造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例如测硬币、乒乓球的直径。 (``x3x)k 化曲为直:用线或细绳沿曲线绕上上周,作好两端的记号, 然轻轻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线或细绳的长度,即为所测曲的长度。 (4)化直为曲:把曲线等分成若干段,把每一小段认为是直线测 出其长度,则曲线的总长一每段长度×段数。每小段段越短,近 似程度越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 及其发展过程。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 度。
新课导入
十进制: 1 m =10 dm =100 cm =1 000 mm 千进制:1 km=103 m=106 mm=109 μm=1012 nm
新课讲解
4.国际单位制
我国过去采用“尺”;欧洲、美洲国家采用“英尺”。 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脐身世界前列,1.76×109 nm可能是( A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下个数据
的单位应该是米(B )
A.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新课讲解
3.特殊的测量
(1)累积法,也叫集小成大法:把n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
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 的数量,累积法在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中经常被应用,在
长度测量中,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 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
观察一下下面的两个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橙色的线哪段长?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了。
新课讲解
一、长度的单位
1. 基本单位:米(符号:m) 2.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µm)纳米 (nm)
新课讲解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新课讲解
(2)使用时做到“五会”:
①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 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 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 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 高,长度较大,选用刻度尺是1 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新课讲解
4.学会估测
估测过去常被忽略,现在课程标准中已经把估测上升到技 能水平要求。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要有 一些初步了解.以增加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长度单位中m、 dm、cm、mm依次是十进制的关系,mm、μm、nm之间是千进制 的关系。自己的身高、臂长(腋窝到中指尖)、中指的长度、 指甲宽度,你走两步的距离,课桌的高度、一层楼的高度、初 二物理课本的厚度等等。
课堂小结
正确使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尺
长度的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的单位
课堂小结
归纳
长度的 测的量
长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 其他单位 单位换算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三看 使用中:五会
特殊的测量
累积法 辅助工具法 转化法
当堂小练
1.“纳米”是一种长单位,1 nm=10-9 m,纳米技术是以0.1~100 nm这
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
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D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金属片的前端与5.50 cm对齐, 末端与8.30 cm对齐,则金属片的长度为8.30 cm-5.50 cm=2.80 cm。
当堂小练
3. 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1__.9__0_c_m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1__m___m__。
4.要测出一幢12层住宅楼的高度,请你提出三种方法: k
(1)在楼顶用皮尺垂下测量; (2)用绳子从楼顶垂下,再测出绳长; (3)测出一层楼的高度再乘以12; (4)用标杆配合测楼的影长可得楼高; (5)用高度计测量。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课讲解
④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 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 计值)。如25.38 cm,25.3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 物体的长度在25.3~25.4 cm之间而更接近25.4 cm。 ⑤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 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 意义的。
新课讲解
②会“放”。如图,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的贴近被测长度, 零刻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 前的数字。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 10
新课讲解
③会“看”。如图,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