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 对于答案比较固定的

合集下载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教育文档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教育文档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1.对开放性试题的种种解释到底什么是开放性试题?研究者给出了许多解释:(1)有的从思维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

(2)有的从作答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在答案的回答方向上具有多元化特点,甚至无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的一种无严格界定方向的题目。

(3)有的从作答和思维两个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惟一的一种试题形式。

其实质是鼓励考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

(4)有的从设问和作答两个方面。

如: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这类题,我们称之为“开放题”。

(5)有的从立意、作答、能力、评分四个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是指材料问题的立意是多元化的,一般提供全新的问题情境,具有方向性和不封闭性,无标准答案,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操作性很强,考查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答卷评价着眼于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场观点是否正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一定的学科术语。

(6)有的从“多元”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又称为“扇形题”、“发散题”、“创新能力评价题”等,它是允许、倡导并鼓励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测试题型。

开放性试题不仅仅允许答案是多元的,而且各个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命题的立意、试题的取材、设题的方式、答题的思路、试卷的评判诸多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这类多元化的试题,在条件、结论、方法、途径、过程等方面常常没有必然的限制;但这样考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答题者整合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Word文档]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Word文档]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关键字: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开放性,开放,试题,解答,答题,方法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开放性试题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题型。

相对与传统试题而言,开放性试题大体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

那么,应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呢?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如果这一步搞错了,就会造成答非所问。

如对漫画类试题,则应透过外在表现形式,把握其真正的内涵,紧扣题意来表达。

这大致可分为3步:1)看漫画说本意,即观察题中画面表达的有关内容;2)透过画面,挖掘其深层的含义,思考其蕴藏的道理;3)分析画面反映的政治观点、原理,并注意在分析说明时紧扣教材知识点。

如果漫画反映的是不足,应找出相应的措施、策略;如果漫画反映的是成就,应分析成就取得的意义。

例观察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反映了什么问题?2)该问题的突出表现有哪些?3)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实施了何种战略?应怎样实施这一战略?漫画以《最后的水源》为题,反映了我国社会正面临的日趋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接着第二问和第三问紧扣这一主题,要求考生进一步分析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综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政治试题,用漫画的形式反映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社会现实问题以外,还反映了社会治安、打击制假售假等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要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解答开放性试题并不是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而是应从设问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向课文知识逐渐靠拢,找出其解答问题的知识落脚点,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发散思维组织答案。

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试题命制和试卷分析

试题命制和试卷分析
2008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军团夺得军团夺得5151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其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其中举重体操跳水和乒乓球等成为中国中举重体操跳水和乒乓球等成为中国夺金的四大项目但刘翔因伤退出夺金的四大项目但刘翔因伤退出110110米米栏的比赛很令人遗憾
试题命制和试卷分析
a
8
(1)难度的计算:
P= R/N
(2)试题难度的确定
依赖于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
➢对于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0.5左右)
(常模参照)
➢对于评价学业水平的考试(0.7-0.8)
(标准参照)
a
9
(3)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
试题本身的难易(综合程度、条件隐蔽性、转化水
平、应用工具水平等);
评分标准的松严;
形式又没有确定条件形式的开放性问题为
条件和结论开放题。特征:缺确定的结论
和条件。
a
24
例:
快乐购物:
8元
5元
6元
小曼有98元。小军有65元。问:
(1)小军用他的钱都买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
(2)小曼用她的钱买钢笔,最多买多少支?
(3)现你有33元,你想买以上的哪一种商品?先 在图中圈出来,并算出最多可以买几件?还剩多 少钱?
命题要求:
要使试题涉及的是重要的内容,不要去考琐碎 的东西;
所提的问题完整,含义清楚; 答案应是明确无误的; 语言应贴切、准确; 填空题不能留过多的空白,留空处应是关键的
词、词组所在之处; 填空题的空白最好不要留在句首。
a
20
2、填空题:
例1: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 军团夺得51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 其中举重、体操、跳水和乒乓球等成为中 国夺金的四大项目,但刘翔因伤退出110 米栏的比赛很令人遗憾。

开放性 试题的解题策略

开放性 试题的解题策略

1初中数学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及解题策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近几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和各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优美、个性独特的开放题。

开放题打破传统模式,构思新颖,使人耳目一新。

数学开放题被认为是当前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加大数学开放题在中考命题中的力度,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体现,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极好材料。

一、数学开放题的概述1、关于数学开放题的几种论述:(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我们称为开放题;(2)开放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题;(3)有多处正确答案的问题是开放题。

这类问题给予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问题的机会,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各种方式结合,去发现新的思想方法;(4)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的问题,称之为开放题;(5)问题不必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多余,称之为开放题。

2、数学开放题的基本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条件开放型这类问题一般是由给定的结论,反思,探索应具备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并不唯一 例1、如图1,AB=DB ,∠1=∠2,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 △ABC ≌△DBE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2)结论开放型这类题目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探索响应的对象是否存在。

它有结论存在和结论不存在两种情况。

其基本解题方法是:假设存在,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从而对是否存在做出准确的判断。

例2、(2012.铜仁)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抛物线y=ax 2+bx+c 经过A 、B 、C(1,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 ,使△ABO 与△ADP 相似,求出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ADE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开放性试题特点和教学策略

开放性试题特点和教学策略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教学策略随着课改和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的比例逐渐增加。

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散性的倾向分类,通常给出一个现实的背景或模拟现实的问题,将知识溶于现实情节中,进行问题设置,一般具有答案不确定性、条件不唯一、解题方法多样化、知识生活化等特点。

有利于更为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探究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的方式,因而成为当前课改和中考命题改革所关注的热点。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1)情景的模拟性。

开放性试题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注重与社会生产、最新科技信息的联系。

它与传统题的不同之处是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开放性试题往往将所考查的知识置于一个学生所未见过的陌生情境中,试题情境或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因而开放性的情境具有仿真的模拟性。

如: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情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易转化为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氧化能力比o2 强得多。

若将o2通过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

超声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co、co2、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a)o2和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中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的现象。

(c)写出o3发生器中o2转变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d)应采用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______________。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三、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1.从生产生活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地理开放 性试题的素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 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类型的开放性试题能较好地 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命制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试 题命制人员关注生产和生活,并且能够将生产生活中的素 材转化为地理问题。
一、地理开放性试题的概念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 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 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 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 取代的优点。这种题型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地理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中可以大力加以提倡。
3.问题背景的实践性 美国地理学家普雷斯顿· 詹姆斯在讲到地理科学发展 的前途时曾说:“要使地理研究为年轻一代所吸引,一个 强有力的方法就是在于清楚地表明它对于解决重要问题时 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抽象的概念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 不掌握这一点,就会使地理工作陷入无轻重的境地。”地 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也是高考 内容改革的核心。考查能力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考 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 能力。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价值,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 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4.评价的灵活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试题 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 理就可以给分。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 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地理学架起了沟通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的问题与很多学科都有关,从 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到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 学和其他学科,地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地理学科的 综合性、地域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命制开放性试题来考查 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 有关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也将越来越被重视的。

开放型试题AHP评分逆序问题研究

开放型试题AHP评分逆序问题研究

开放型试题AHP评分逆序问题研究冯艳宾;马洪超【摘要】随着测试理念由知识—结构向能力—应用为纲的转变,开放型试题被大量地引入到语言测试、人才评估等领域中去。

层次分析法(AHP)将主观判断进行量化分析,有效地克服了主观评分的主观性,降低了由于简单加权带来的误差。

但采用AHP评分,测评结果会出现逆序现象。

本研究针对AHP评分中出现的逆序现象,采用了“指数加权积”的合成规则,实现了测评结果的保序性。

% With the testing ide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knowledge-structure to capability-application, Open item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to the field such as language testing, personnel ability evaluation, etc.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applied to the open items in evaluation,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subjectivity in subjective scoring and errors in accounting by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But the inverted-order of evaluation result is likely to appear.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roblem, weighted exponential product method is used to achieve the rank of order preserving in the evaluation.【期刊名称】《中国考试》【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开放型试题;AHP(层次分析法);逆序【作者】冯艳宾;马洪超【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51 引言开放型试题具有条件开放性、过程开放性、结论开放性等特征,它注重探究性和生成性的考查,能更好地考查出被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到语言测试和人才评估等领域中。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作者简介:李建民,男,1984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现任教于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校地理教研组长,在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地理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现在的以能力立意,开放性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近几年高考新的价值取向,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类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迁移知识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题目类型。

本文就开放性试题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教学策略2012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新课标卷中开放性试题数量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

比如地理第37题(3)问、42题(2)问、43题(2)问、44题(2)问等。

从考试情况看,开放性试题学生得分率较低,成为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

那么,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有什么特点?考生该怎么回答?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怎么样才能拿高分或者全分?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开放性试题得分率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开放性试题的概念与特点所谓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

传统的试题通常表现出问题情境理想化、问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过程程序化等特征,而开放性试题是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是近两年地理高考新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类型近年来,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类型有三种:1、条件开放性试题,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此类试题给出问题结论,让解题者分析探寻得出该结论应具备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往往不是唯一的。

2、结论开放性试题,如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7题,此类试题给定了问题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结论,或者要求对条件进行优化组合,或者要求对相应结论是否存在进行推断,还可能要求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往往符合条件的结论呈现多样性。

开放性题目答题技巧

开放性题目答题技巧

问题展示
•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 •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说说探究结果。(90页15题 历,说说探究结果。(90页15题) 。(90 • 3、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此时女儿的心理活动 请你发挥合理想象 写出此时女儿的心理活动 发挥合理想象, 40字左右)。(同类题型 88页21题 89页16题 字左右)。(同类题型: (40字左右)。(同类题型:88页21题,89页16题) • 4、在某段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在某段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 5、对于文中的“父亲”谈谈你的看法。 对于文中的“父亲”谈谈你的看法。 • 6、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89页15题) 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89页15题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89 • ……
(五)语境析词类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含义( 为了屁股,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含义(1)为了屁股, 书香得以承传。(2 如此一种读书之风, 得以承传。( 书香得以承传。(2)如此一种读书之风,中 国人能够回到传统的书香社会吗? 书香社会吗 国人能够回到传统的书香社会吗?
这一类题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 词语的含义,做这一类题时,一般不能按照字典、 词语的含义,做这一类题时,一般不能按照字典、 词典上的固定答案来回答,而应紧紧围绕该“词语” 词典上的固定答案来回答,而应紧紧围绕该“词语” 所处的语言环境, 所处的语言环境,结合原文中的相关词句做出具体 的分析。 联系上下定义项,原句当中有文章, 的分析。“联系上下定义项,原句当中有文章,左 看右看仔细看,定会发现准答案。”就是告诉我们, 看右看仔细看,定会发现准答案。 就是告诉我们, 这一类题的答案一定在原文当中, 这一类题的答案一定在原文当中,只要联系上下文 仔细推敲,就一定能够准确地找出来。 仔细推敲,就一定能够准确地找出来。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与答题方法作者:崔锦子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16期开放性试题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题型。

相对与传统试题而言,开放性试题大体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

那么,应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呢?要仔细审题,弄准题意和要求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如果这一步搞错了,就会造成答非所问。

如对漫画类试题,则应透过外在表现形式,把握其真正的内涵,紧扣题意来表达。

这大致可分为3步:1)看漫画说本意,即观察题中画面表达的有关内容;2)透过画面,挖掘其深层的含义,思考其蕴藏的道理;3)分析画面反映的政治观点、原理,并注意在分析说明时紧扣教材知识点。

如果漫画反映的是不足,应找出相应的措施、策略;如果漫画反映的是成就,应分析成就取得的意义。

例观察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反映了什么问题?2)该问题的突出表现有哪些?3)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实施了何种战略?应怎样实施这一战略?漫画以《最后的水源》为题,反映了我国社会正面临的日趋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接着第二问和第三问紧扣这一主题,要求考生进一步分析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综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政治试题,用漫画的形式反映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社会现实问题以外,还反映了社会治安、打击制假售假等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要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解答开放性试题并不是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而是应从设问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向课文知识逐渐靠拢,找出其解答问题的知识落脚点,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发散思维组织答案。

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国开网院】-期末机考-2189公共关系学-0008答案

【国开网院】-期末机考-2189公共关系学-0008答案

【国开网院】-期末机考-2189公共关系学-0008答案【国家开放大学】-期末机考[注:请认真核对题目]219公共关系学-000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第1题,()可以说是公共关系最基本的职能。

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意味着具有很好的社会誉,可以取得广大公众的任和支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形资产”。

[A.]优化环境[B.]提高素质[C.]塑造形象[D.]协调关系[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C第2题,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

[A.]收集息[B.]发布新闻[C.]协商对话[D.]办事公开[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C第3题,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或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

[A.]组织广告[B.]响应广告[C.]公益广告[D.]祝贺广告[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C第4题,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两个陌生人要想谈得来,必须找到()。

[A.]开放区[B.]共同经验区[C.]注意尊重对方[D.]共同兴趣区[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B第5题,公共关系部作为组织的职能部门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机构性质上看,公关部的首项特点应该是()。

[A.]协同性[B.]专业性[C.]自主性[D.]服务性[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B第6题,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公众关系[B.]人际关系[C.]人群关系[D.]社区关系[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A第7题,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状态。

[A.]最佳[B.]较为安全、稳定[C.]不良[D.]恶劣[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选择]正确答案:B第题,人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广告、标志、名牌、标准字、标准色,就能联想到企业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良的产品质量,属于企业CS战略的()。

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_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1]

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_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1]

¹正如质性研究方法并不排斥一定的量化方法一样,这里所说的质性评价方法也并非纯粹的等级评定方法,而是等级评定与百分制评定的有机结合,至于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哪一种评定方法则应由考试的性质与规模来决定。

质性评价中的/质性0特征主要体现在该评定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质0的探究而非/量0的考查上。

º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维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收稿日期]2004-06-07#课程与教学论坛#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¹高凌飚º,吴维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关键词] 开放性试题;评分方法;SO LO;PT A;等级描述法;要素分析法[摘要] 开放性试题以探究性、生成性为基本特征在各种考试题型中独树一帜。

在新课程学生评价的理论研究与评价实践中,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开放性试题的不确定性与评分标准的主观性,又使得它的运用受到局限。

本文将介绍两种在国外和境外有着深入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的、可运用于开放性考试的质性评分方法,即以SOL O 分类法为代表的/等级描述型评定方法0和以PT A 量表为代表的/要素分析型评定方法0,并对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编制过程、评定程序、适用题型等问题做以浅近探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08(2004)08-0001-06 [中图分类号]G6221475一般说来,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试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封闭性试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

开放性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新课程的学业成绩评价中应大力加以提倡。

但是以往的开放性试题在评分上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性,这一问题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就难以进入学业成绩评价、特别是高利害和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之中。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近几年,特别是新课改以来,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现在的以能力立意,开放性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往那样靠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课本知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考的要求。

所谓的开放式考试就是让学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答案,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甚至用加分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例题1(2001 年综合卷):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0%,而其能源消耗却占世界总能耗的80%。

在2001 年11 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 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烟尘减排义务,会议最终未达成任何协议。

你认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出出路何在?答案一:(1)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汽车生产量和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在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3 分)(2)建交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

(3 分)答案二:(1)使用新的环保节能型能源代替汽油和煤炭,从而解决汽车的尾气和烟尘排放问题。

(3 分)(2)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分)说明:考生从答案一或答案二的角度回答问题均可;若考生答题同时涉及答案一和答案二的内容,可加2分,但该考生非选择题最高分不得超过60分。

从上题中可以看出,开放性试题,其案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学生用开放、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但这并不说明高考开放性试题没有答案,即使再开放的试题,其答案也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也必须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

技巧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的解答。

高考开放性试题,并非无原则的开放,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有针对性的答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还要准确的把握题目所给出的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往往包含答题的要点。

例题、(2004江苏卷)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

论开放性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开放性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育-与考试g02~l年第1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开放性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陆林摘要:在核心素养引领的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开放性试题具有问题情境开放、命题形式多样化、答案多元化等特点,相比于传统封闭性试题更能有效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与培育。

在语文学科中,为使开放性试题在纸笔测验中有效发挥测评语文核心素养的优势,通过分析开发性试题特点,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本质以及考评诉求的解读,指出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开放性试题的应有表现。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考试命题;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在核心素养引领的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评价也要随之变革,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考查和培育的功能。

在使用纸笔测验时,开放性试题形式灵活,答案多元化,允许并倡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相比于封闭性试题更能有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和培育。

在语文学科中,要想使开放性试题发挥测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势,首先要命制能引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表现的开放性测评任务;由于开放性试题具有问题情境开放性和答案多元化等特点,因此,如何准确实现对语文开放性试题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拟从语文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和评价两个维度开展研究工作,以期在纸笔测验环节有效促进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和培育。

一、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所谓的开放性试题是指区别于有标准答案的封闭性试题,命题不再配套标准答案,答案不唯一、可以“一题多解”的一类试题。

m开放性试题形式多样,阅读、写作、知识应用、问题探究等都能渗透进去,总体概括而言,开放性试题有以下几大特点:(-)注重能力多元,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加强能力考查是我国考试改革的一大方向。

以能力测试为目标的考试评价,在考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否获得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多元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包括记忆能力、信息提取加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其中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关键。

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答题思路

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答题思路

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答题思路开放性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答题思路1.近⼏年来的主要题型(开放性、等级赋分法)(1)观点评述类题(2)读图⽐较说明类题(3)内容修改(认识)说明类题2.主要答题思路与技巧明确开放性试题(41题)的考查⽅向:主要考查学⽣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调动、运⽤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

(1)观点评述类题答题思路:三步⾛第⼀步:阅读材料,明确评论对象;提炼观点,表明态度(1)如果材料中只有⼀种观点,⼀般观点在材料的开头或者结尾处。

(2)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观点,注意转折性的词语,如“但是”、“也有⼈认为”等,这后⾯往往就是另⼀个观点了。

如果第⼀种观点不明确,也可以通过后⾯的观点推导前⼀个观点。

表明态度:我认为材料的观点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我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若材料中有两种观点:我同意(赞成)第⼀种(或者第⼆种)观点,然后将我赞成(或同意)的观点具体表述出来。

第⼆步:⽤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1)⾸先要看材料中所举的例⼦,可以结合材料中的例⼦进⾏扩充,举出具体的史实进⾏论证(2)要注意多⾓度论证。

避免论证⾓度的单⼀。

评分标准是按点给分所以不要只关注⼀点,对于历史现象的观点可以结合政治、经济、思想、⽂化教育、社会习俗等⽅⾯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也可结合国内、国际等史实来论证。

(3)注意史论结合。

在论述的时候⼀定要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来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第三步:得出结论。

注意最终的论述落脚点仍然要回到你的观点上来。

具体表述为:通过以上史实,可以看出(我认为)…………(2)读图⽐较说明类题试题特点:设问⼀般是“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化等多种信息,⽐较两、三幅图(不同时期的或同⼀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提取两项有关图⽚历史变迁的信息(或其他限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考查的能⼒实际上还是提取、解读信息,说明论证能⼒。

答题思路:(1)仔细分析设问,注意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变迁还是相同点,设问中有没有限定政治、经济⾓度等。

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开放性试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与选择题相比,它要求考生自行思考、分析和回答问题。

在应对开放性试题时,合理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解答问题,增加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技巧,帮助读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认真审题在回答开放性试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答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我们才能给出恰当的答案。

在审题时,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圈出来,明确自己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同时,还要注意题目是否有任何限制或指导,例如限定字数、要求列举实例等。

二、构思答案在审题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构思答案。

构思阶段是答题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构思答案时,我们可以列出关键点,或者根据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思维导图,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构建全面的答案。

三、清晰组织答案在回答开放性试题时,清晰的答案结构能够使阅卷老师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在撰写答案之前,先进行答案的规划和组织。

答案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问题的分析、优缺点的比较、实例的引用等。

还可以使用段落来区分不同的思路或论证点,增加答案的可读性。

四、准确回答问题在组织答案的同时,我们要确保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答题时,可以参考审题阶段圈出的关键词或短语,确保自己的回答紧扣题目要求。

此外,还要注意答案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明了,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词语,使阅卷老师能够明确了解我们的立场和观点。

五、遵守作答要求在开放性试题中,作答要求通常会涉及到字数限制、时间要求等。

我们需要遵守这些要求,以免在计分上受到扣分。

对于字数限制,我们可以在构思答案时预留适当的篇幅给不同的论述点,确保每个点的内容充实但不冗长。

对于时间要求,我们可以在答题前预估每个问题需要花费的时间,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保证每个问题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回答。

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
for i←0 to n-1 do
for x←1 to n do
begin
y←(i+n-x) mod n;
if y=0 then k←n;
a[i,x]←y;
end;{for}
for i←0 to n-1 do
begin
输出第i+1天的比赛提示;
forx←1 to n doif x<A[i,x] then输出x队与A[i,x]队交锋;
y=((n-1)+i-x)mod(n-1)
上述模数方程得出的y值与第i+1天参赛的y队序号比较,不仅多一个0,缺少n-1和n两个数,而且还可能出现x队相同的序号。为了使得模数方程得出的y值与y队的序号对应,我们不妨假设:
若y=0,则设定y=n-1;
若x=y,则设定y=n或者x=n,使得对垒阵局为n:x或者x:n。
例如x0=4,y0=24
由于 =6=2*3,因此
(4,24)(24,4)
(8,12)(12,8)8=4*2 12=4*3
满足条件的(p、q)有4对。又如x0=4,y0=420
由于 =105=3*5*7,因此
(4,420)(420,4)
(12,140)(140,12)12=4*3 140=4*5*7
(20,84)(84,20)20=4*5 84=4*3*7
【例题9.1】比赛安排
有n(n为偶数)个球队要进行友谊赛,要求每一队必须和所有其它队交锋一次。在安排赛事时为了照顾参赛队的休息,一天赛事中同一球队不允许进行两场比赛。问要在最短天数内安排完比赛,该如何设计程序。
输入:
n
输出:
最短天数k
以下k行为每天交锋的两队序号
题解
我们每天设 场次,让每个队出场一次,显然,为了使每个队与其余队交锋一次,比赛天数定为n-1。这样的安排即不违反规则,又能在最短时间内安排完比赛。例如n=4时,每天有 =2场,共进行n-1=3天比赛:

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

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

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作者:周梅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8期摘要:开放性试题对于考查学生思维的多向度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拓展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的能力评价方面更为全面和具体,因而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怎样进行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教学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学生在开放性试题方面的答题特点;开放性试题的现实意义;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历史考试开放性试题教学研究备考策略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多有开放性试题出现,这也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这样的题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较高,往往是学生失分较多之处。

那么一线教师该如何应对开放性试题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怎样进行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教学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开放性试题对考查学生思维的多向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回答开放性问题的时候,要求考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多种方法并用。

对特定的试题而言,有的可以从积极方面评价、消极方面评价,也可以两者结合进行评价。

开放性试题在答案设置方面体现了多元化,从近年来试题答案上看,答案多元不唯一是高考历史试题一直不变的追求,当然这也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志。

设置了多元答案,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考生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所答内容也不必与答案完全一致,给了考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学生在开放性试题方面的答题特点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标准之下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由于开放性试题可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拓展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的能力评价方面更为全面和具体。

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让考生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发表各自的见解。

开放性试题的这一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试题“众口一词”“千人一面”的僵化模式,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性试题对于答案比较固定的“开放性试题”,如“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合理消费”,下面没有被列出来;对于答题思路比较固定的试题,请注意答题技巧:既把话说得简洁,又不丢掉得分点;对于其他开放性试题,可以挑选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只要内容符合题意,没有反动内容,怎么说随你便。

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1.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落实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①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具体行为见第2题,从第2题挑选一两个就够了;④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中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具体行为(“低碳”生活方式):【通用】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塑料袋(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不用含磷洗衣粉、垃圾回收再利用、“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脚水冲厕所,答题时必须结合具体行为)、随手关灯【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资源】随手关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3.常见电器的节能方法:【电视、电脑】不使用时完全切断电源,不让它们待机;降低亮度(降低电视音量);不长时间使用。

【饮水机】水烧开后立即关闭电源。

【空调】没有人时不打开空调;夏天制冷温度不低于26℃;冬天制热温度不高于22℃。

4.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③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⑤珍惜每片绿,留与子孙荫。

⑥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⑦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⑧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⑨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

⑩渴望绿色,渴望家园。

(类似设计广告语的题,“XXXX,人人有责”、“XXXX,从我做起”是一定能够得分的答案)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家(政府)应该怎样做?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计划生育的国策;②大力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③健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企业的监督管理;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

(地方政府可以开展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企业应该怎样做?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②(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认识,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争取两岸统一?①努力学习,为祖国完成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②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支持、宣传“一国两制”的方针。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势力的言行。

④推动两岸政治文化交流,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多与台湾中学生交流。

⑤坚决维护归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科教兴国青少年要想成为祖国所需人才,应该怎么做?①努力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把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结合,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

③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要如何弘扬民族精神?①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⑤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①在学习上,树立远大理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②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铺张,不浪费,严于律己;③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11.列举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格言、神话和历史故事。

【格言】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

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③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⑤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历史故事】铁杵磨成针、凿壁偷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等五、构建和谐社会12.我国社会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①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与经济增长、环境资源产生矛盾。

②城乡差距大,分配不公。

③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

④公民道德素质不高。

⑤贪污腐败严重。

⑥社会治安问题多。

⑦生产安全问题大。

⑧看病难、贵,买不起房子。

我国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努力?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③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六、共同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①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等)。

②解决“三农”问题。

③下岗再就业工程。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⑤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⒈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⒉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⒎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出发点、内容、核心内容。

依据 &出发点: 根据我过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⒐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才能为解决其它一切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

⒑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以及意义?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⒒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⒓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⑪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⑫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

⑬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

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意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⒗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⒘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⒙我国为实现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⒚★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原则、基本方针。

立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基本方针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⒛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⑪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⑫在开放的世界中,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⑬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1.什么是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22.怎样坚持对外开放?①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