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第9讲 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通告》
![第9讲 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通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1e7c22aaea998fcc220ec7.png)
第八讲通告一、适用范围《办法》:“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告属于泛行兼类公文,不过,从内容上看,有的偏重下行,有的偏重平行。
二、特点1、广泛性。
使用单位广泛、内容广泛、受文者广泛。
2、业务性。
通告发布的内容是“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具有较强的业务性。
有不少通告就是直接由职能部门或者业务单位发布的,如公安局的封路通告、国土局的征地通告、供电局的停电通告、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调整移动电话入网费的通告等。
3、约束性。
通告的事项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它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具有约束力,特别是法规性(行止性)通告,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类通告在公布法规的同时,还规定了惩处的办法,如果违反了通告中的有关规定,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公开性。
通告的内容都是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可以文件形式制发,也可广播、刊登、张贴,可以不作为红头文件印发,没有什么秘密可保,谁看都可以,在阅读上具有公开性。
三、分类与写法(一)周知性通告公布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周知的一般事项。
[例1]××市政管理局通告兹因修理自来水管道,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路至××路段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特此通告×年×月×日[例2]××市卫生局公安局通告从7月1日起,我市的救护系统并入公安局报警中心,今后“120”医疗救护系统与公安局的“110”系统联网。
特此通告二○○六年六月八日[例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购买假药先行赔付的通告为维护消费者用药权益,我局承诺对购买假药(含医疗器械)者先行赔付。
现通告如下:—、凡在我市辖区内合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买到假药、劣药者,可持有效票据到我局投诉,经查证属实的,我局将按购药价值予以赔付。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200题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2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f0aa10af45b307e87197cf.png)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200题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决定题1、通告没有行政强制力。
(×)2、两个以上单位发通知,标题部分一般能够省略发文单位。
(×)3、告晓性通告不是任何机关都能够发布。
(×)4、学校处分违纪学生可用公告。
(×)5、转发下级机关与同级机关的,应用“批转”。
(×)6、××市税务局通告。
(√)7、商店告知顾客事项可用通告。
(√)8、××集团总公司通告。
(√)9、通告的标题中若已写发文机关,并在标题下标注了日期,则可不再写落款。
(√)10、一般来说,禁管性通告多由政府机关发布。
(√)11、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通知的标题中一般不含书名号。
(√)12、发布批转性通知的正文由批语部分和批转件部分组成。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1、下列属于平行文文种的是()A、命令(令)B、请示c、通告D、函2、的成文日期指的是:()A、撰稿者完成稿件时光B、印刷厂印刷的时光c、主管领导签批的时光D、公布发出的时光3、中附件的作用是()A、讲清理由B、补充、解释、说明正件c、公布重要资料D、对的正件作必须润色加工4、的规范性标题指的是()A、三要素标题B、只写文种名称的标题c、两要素标题D、新式标题5、简报的三部分结构是指()A、报头、主送机关、正文B、文头、标题、正文c、报头、报文、日期D、报头、报文、报尾6、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A、要做到胸中有数B、做好调查研究c、虚心踏实的工作态度D、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7、规划是长远计划,它规定的时限是()A、三年以上B、六年以上c、八年以上D、十年以上8、现和的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时光是()A、1982年B、1985年c、1987年D、1990年9、中的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
复函的开头写法是()A、先引述来函B、写明复函的原因c、讲清复函的目的D、写明研究商议的结果10、的作者指的是()A、撰稿人B、受之机关领导人c、本机关领导签发人D、下属部门的领导人答:1、D2、c3、B4、A5、D6、B7、B8、c9、A10、c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三):多选题1。
财经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4c8c5177232f60ddcca120.png)
《财经应用文复习提纲》简答题一、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1、发布范围和性质不同。
公告:一般是向国内外发布,事项更为重大通告:多发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具有普遍意义2、写法不同公告:发文机关级别较高,行文注重严谨、庄重、文雅,多用一段式通告:发文机关通常是具有一定权限和一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即一般机关均可),行文注重条理清楚、明白易懂,多用条文式3、作用不同公告:周知性通告:周知性、强制执行性4、使用形式不同公告:媒体传播为主通告:形式多样,多采用张贴公布,并多署发文机关,还可以签署发文机关主要负责人二、 报告和请示的异同同:都是上行文异:1、目的不同报告是不要求批复的而请示是一定要求批复的2、时间不同报告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请示必须事前3、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正文可以自然结尾,请示的正文最后必须要有“以上请求,妥否,请批复”等字样4、写作结构不同报告的正文内容可以有很多,请示只能甚是一文一事5、主送机关数量不同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以有很多,而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三、 批复与复函的异同同:都是给对方以答复异:1、行文方向批复是下行文,复函是平行文2、批复的受文机关必须要执行,复函的受文机关办或不办自行决定3、内容不同批复: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复函:一般事务性问题4、语气不同批复:庄重严肃复函;重在礼貌5、结尾用语批复:特此批复;此复复函:特此复函四、 财经应用文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1、主旨的表现形式不同2、语言的运用方式不同3、传递方式不同4、与政治的关系不同五、 主旨与材料的关系主旨统率材料,材料为主旨服务,通过占有、分析材料形成主旨1、材料与主旨在内容上是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材料大,主旨小,使主旨难以统率材料2、材料的取舍、详略,都应为表现主旨服务,要选取最精粹、最典型的材料3、主旨的最终形成,要通过占有和分析大量材料来完成,包括客观事实、各种现象、上级文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六、 总结与计划的区别、联系区别:计划是拟订一定时期的具体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措施。
2.3公报、公告、通告(教学课件)-《应用文写作》
![2.3公报、公告、通告(教学课件)-《应用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ce79f2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第三节 公报、公告、通告
• 联合公报首先交代发布公报的背景情况,紧接着用“会议强调”“会 议指出”“会议认为”等做提领语句,就有关内容事项做出明确、具 体的阐述,用语上讲究准确精练、恰当得体。
• (3)尾部。会议以报和事项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在正文 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签署的年、月、日,并写明签署 地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报、公告、通告
• 第二是事项部分,写发通告事项的内容。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 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 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 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地 说明发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 (2)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实践来看,公报的发布往往既不同于一般 的例行公文,也不同于用于张贴的布告,而多是通过新闻渠道刊登和 播发。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以新闻形式发布,称为《新闻公报》;以 报道重要会议情况形式发布党和国家机关重要决定或重大决策的,称 为《会议公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国家、社会团体的代表将 会谈达成的协议通过正式文件公之于世,则称为《联合公报》。正因 如此,公报在发布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报、公告、通告
• (三)公告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注意事项 • 1.标题 • 公告的标题有四种不同的构成形式。 • (1)公文标题的常规形式,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
《外交部关于我在美人员情况公告》。 • (2)省略主要内容的写法,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
的规定和要求。这类通告中的规定和要求大多是围绕着保证某个问题 的解决或某一事项或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 • (三)公告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注意事项 • 通告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通告不写受文者,这与 它的性质有关。通告是公布性、周知性的文体,要求登报或张贴让众 所周知,故不写受文者。
《应用文写作》模拟考试题[一]
![《应用文写作》模拟考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5cc209b64693daef5ef73dab.png)
《应用文写作》模拟试题(一)一、写作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对公文主题的要求要做到正确、新颖、鲜明、集中。
2、对公务文书的语言要求应做到:准确、简要、庄重、规范。
3、公文的发文字号,简称文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4、签发公文一般要用钢笔或毛笔,不能用圆珠笔或彩色笔。
5、公文的密级一般分为机密、绝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6、公文的规范性标题又称三项式标题(又叫三要素标题),应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即主题)、和文种名称三个要素。
7、函按主动和被动划分为两种,即去(来)函函和复(答)函函。
8、合同书的标的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价款或报酬(又称酬金)指的是取得标的方向对方提提供的代价。
9、会议纪要有两种,一种叫办公会议纪要,一种叫重要专题会议纪要。
10、公告和通告在使用范围上不一样,公告的范围要广(或大),通告的范围要窄(或小)。
二、单项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的符号写在括号内)。
1、公文的成文日期指的是:(C)A、撰稿者完成稿件时间B、印刷厂印刷的时间C、主管领导签批的时间D、公文公布发出的时间2、下列公文属于平行文文种的是(D)A、命令(令)B、请示C、通告D、函3、公文中附件的作用是(B)A、讲清理由B、补充、解释、说明正件C、公布重要内容D、对公文的正件作一定润色加工4、公文的规范性标题指的是(A)A、三要素标题B、只写文种名称的标题C、两要素标题D、新式标题5、简报的三部分结构是指(D)A、报头、主送机关、正文B、文头、标题、正文C、报头、报文、日期D、报头、报文、报尾6、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B)A、要做到胸中有数B、做好调查研究C、虚心踏实的工作态度D、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7、规划是长远计划,它规定的时限是(B)A、三年以上B、六年以上C、八年以上D、十年以上8、现和的行政公文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时间是(C)A、1982年B、1985年C、1987年D、1990年9、公文中的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
通告与公告
![通告与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4941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e.png)
通告与公告一、通告与公告的定义与区别通告和公告都是用于向公众传达信息的文件,但它们在内容和用途上有一定的区别。
通告主要是针对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如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用于传达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活动安排等信息。
而公告则是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发布,内容涉及政策法规、公共事件、重要活动等。
简单来说,通告更注重内部管理,公告更注重对外宣传。
二、通告的特点与用途1.特点:通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内容较为具体,语言简练,条理清晰。
2.用途:通告主要用于以下场景:(1)传达重要文件和精神;(2)通报重大事故、事件;(3)发布内部管理制度、规定;(4)通知重要活动、会议;(5)其他需要告知内部人员的事项。
三、公告的特点与用途1.特点:公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公开性和传播性,内容较为严肃,语言规范,结构完整。
2.用途:公告主要用于以下场景:(1)发布政策法规;(2)公告公共事项;(3)通报重要事件;(4)宣布重要活动;(5)回应社会关切等问题。
四、如何撰写通告与公告1.标题: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如“关于举办职工大会的通知”、“某项政策法规的公告”。
2.发文单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发文日期:标注明确的发文日期,以便于公众了解文件的时效性。
4.内容:(1)通告:明确目的、范围和要求,详细说明事项,如活动安排、规章制度等;(2)公告:简要介绍背景、目的和内容,强调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政策法规的发布、事件的通报等。
5.结尾:注明联系方式、反馈要求等,以便于公众咨询和反馈。
五、注意事项1.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提高可读性。
2.结构清晰:使用段落、标题等方式,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内容。
3.合法合规: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不涉及敏感信息和隐私。
4.及时发布:根据需要,确保信息在适当的时间发布,以达到预期效果。
应用文写作公文篇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公文篇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b76f2c9bb4cf7ec4afed056.png)
答:(1)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及时地得到指导。
(2)向下级和相关机关单位传达会议精神、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以便下级机关单位执行会议安排、落实会议精神或议定事项。
13、会议纪要有何特点?
答:(1)内容的纪实性;
(2)表述的纪要性;
(3)作用的指导性。
14、会议纪要与会议决议有何区别?
9、公报与公告有何区别?
答:(1)承担的任务不同。尽管公报和公告都可以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但公报的内容比公告要具体得多,党的机关使用公报时兼具了行政公文中的公告与通告两方面的职能,公报涉及的既有重大事项,又有具体事项。
(2)使用功能不同。公告可以用来宣布法定事项,如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等,但公报不能。
答:决定性公报、事件性公报、统计公报。
11、公报与简报有何区别?
答:(1)使用对象不同。公报是党文,行政机关偶尔用,企事业单位不用;简报不是法定公文,任何单位均可用。
(2)约束力不同。公报是法定公文,有法定约束力;简报不是,只具参考、沟通作用。
(3)承担的任务不同。公报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决定或事项;简报属于内部交流性事务文书,不公开发送。
(3)约束力不同。一般说来,公告的约束力比公报强,公告公布的是重大事项和法定事项,而且都是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而公报具有新闻性,只是将国内外人士所关注的事件广而告之即可。
(4)使用对象不同。公告属于行政公文,党的机关不使用;公报属于党的公文,主要是党的机关使用,行政机关等有时也使用。
10、公报一般分几类?
答:(1)从目的、作用看,会议纪要宣传、报导会议精神,贯彻执行会议决定,印发后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会议“公报”和会议“决议”的性质,作为公文具有公文的法定效力和一定的约束力;而会议记录当场记载会议情况,反映会议的本来面貌,通过会议记录可以了解会议的原始状况。会议记录具有凭证依据作用,可保存备查。
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上)
![应用写作教程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上)](https://img.taocdn.com/s3/m/7191ff0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第五节 通 告
通告是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行 使职权、开展公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向 所辖境内或者某一专门范围内所有人(包 括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外国人等)公布 重要事项,或者规定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 采用的公布性文种。
一、通告的适用范围
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 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是公布应当遵守的事 项。二是公布应知事项。
二、公文格式
公文有自己特定的格式。它主要是指 公文的结构,即公文的组织构造(体式、 内容、格式)。公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相 对确定性,国家对公文的基本构成提出了 规范性的要求。
1.文头 3.主送单位 5.签署、日期 7.附件及其他标志 9.主题词 11.签发人
2.公文的标题 4.正文 6.印章或签署 8.注释 10.抄送机关 12.印发说明
四、通告与命令、通知的区别
第一,通告一般不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而是直接面向内容 所涉及的全体人员;而命令和通知都是按管理系统逐级下达 的。
第二,通告的告知对象大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如机关、 团体等)。
第三,通告组织实施文件内容的是发文机关及文中所指定的 单位;而命令、通知里的内容是由受文单位来组织实施的。
二、通告的特点
第一,通告的根据具有政策性和法令性。 第二,通告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 第三,通告的效力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第四,通告的使用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
三、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通告与公告相比,一是通告的受文范围 不如公告广泛;二是通告的规定性强,有要 求遵守执行的强制内容;三是通告的作者的 地位不如公告那样严格限定;四是通告的内 容比公告的内容要详细、周密,条文明确、 具体;五是通告所宣布的事项不如公告的重 要程度高;六是通告公布的形式更加多样。
应用文写作--行政公文概述
![应用文写作--行政公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be1fc365ce05087732133e.png)
2、×县人民政府因树苗不足而发生经费困难,向上级请求增拨经费。 3、上级主管部门接到×县人民政府请示后,做出答复。
第二章 行政公文
Official documents
(四)通告(Announcement)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思考练习
你能说出“公告”和 “通告”这两个文种 有什么异同吗?
二者的 区别:
1、使用的范围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而通告
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 2、发布的方式不同。
公告多数要在《人民日报》上 刊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 而通告可在地方新闻媒体刊登, 还可以公开张贴。
种实用性又叫现实执行效用。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 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都必须以行政公文 为基本的工具。
工
具
党组织所制定的方针、路线,要靠 公文传达、贯彻;各级政府的政策
性
、法令,要靠公文宣传、实施。
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 的种种方法、措施,也要靠公文 进行布置、安排。
行政公文必须由法定的
□印发机关
2009年x月x日印
上行文
共印X份
眉首,也 叫文件头
文件主体
版记,也 叫文件尾
上行文 首页
注意发 文字号 位置
发文机关 标识,俗 称“红头 ”
上报公文须 标识签发人
份号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下 行 文 首 正文 页
秘密等级
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红色反线
主送机关
标题
应用文写作(精选5篇)
![应用文写作(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54c0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5.png)
应用文写作(精选5篇)应用文写作篇一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既可下行,也可平行,普发。
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结尾构成。
标题有三种1完整式,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收缴非法爆炸物品的通告2两项式有发文机关和文种构成,如南京市公安局通告,或事由和文种,如关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告。
正文包括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结语(意义或希望)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下行文,可平行。
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部门。
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批转式标题举例: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南京市园林局关于创建全国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招生…——教学,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发,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重在报道,让下级机关了解信息,一般不需要执行。
下行文,可平行。
分为表彰性、批评性、情况通报。
表彰性通报:被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时间、地点、缘由、经过、结果或影响);实际的经验和意义;表彰决定;希望和号召。
批评性通报:主要错误事实(时间、地点、有关单位或人员、过程、后果);平息错误性质;处理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
情况通报:主要情况(what,how,效果影响);提出意见和要求。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
部署性决定:前言(决定依据、原因等)、决定事项(思想方针、任务措施)、决定要素。
表彰性决定:先进事迹(时间、地点、经过)、表彰决定、号召希望。
(国务院——国发,教思政,沪府发……)惩戒性决定:错误事实与性质、危害影响、原因;处分依据、处分决定;希望要求。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别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91adb85fe4733687e21aaca.png)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别1.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第一,内容不同。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多与政治方面有关;通告的内容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多是业务工作方面。
第二,发布范围不同。
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通告的范围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使用权限不同。
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宣布某些重大事项时才用,新华社、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
而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3.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告与通知的区别:第一,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的受文对象比较明确,是有关的下级单位。
通告的受文对象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不完全是发文机关的下属单位。
第二,通告是泛行文,面向广大社会组织和公众,没有特定的主送机关;通知则是下行文,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的下级单位。
4.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是下行文,有特定主送机关。
通知与通报的区别:第一,时间差异:通知的事项还没有发生,通报的事项已经发生第二,内容差异:通知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和办法,要求遵照执行或限期执行;而通报则着眼于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
5.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主要资料:1.2000年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2.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全市森林消防工作的通告3. 朱悦雄:《新应用文写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廖正:“公告_通告_通知适用范围之探讨_对公文写作教科书有关说法的商榷”,《秘书》,2004年第2期。
应用写作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
![应用写作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1037bcef76c66137ef0619a1.png)
应用写作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 分,共20分)一、个人主体是相对于群体主体而言的,指为解决私人事务而进行应用文写作的主体。
个人主体又分为第一类主体和第二类主体。
二、上行文,即公函的传递是由下到上,这是下级机关报送给上级机关的公函,如请示、报告等。
3、批复,是上级机关回答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利用的公函。
4、民事诉状,也叫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人,在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依据事实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裁判所提出的书面请求。
五、调查报告是按照必然的目的,对客观事务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也称为“调查”或“考察报告”,是机关工作和其它社会工作中常常利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30分)一、应用文写作主体要具有哪些修养?㈠辞章文体修养㈡专业知识修养㈢理论修养二、报告与请示有哪些不同?㈠行文的目的不同: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下情上达,是一种呈报性公函,请示的主要目的是请上级批准、指示或回答,是呈请性公函;㈡行文的时刻不同:报告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形,能够事前、事中、事后行文,请示是请上级批准、指示或回答,必需事前行文;㈢收文处置不同:上级收到报告,只须了解情形以作决策参考,不需要回答,收到请示,则要认真研究,尽快给予回答。
3、起诉状的正文部份主要写哪些内容?答:起诉状由首部、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结尾和附项五部份组成。
㈠首部:(1)文书名称,即题目。
(2)当事人的大体情形。
㈡请求事项:这部份写明原告人到法院起诉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㈢事实和理由。
㈣结尾结尾要写明“此致×××人民法院。
”“此致”占一行,“×××人民法院”另起一行。
最后由具状人在右下角签名盖章,注明年月日。
㈤附项:(1)诉状及副本份数;(2)物证件数;(3)书证件数;三、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一、关于转发省分行川工行办发[1999]92号文件的通知。
应用文文种辨析
![应用文文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8bf5ec9b89680203d82518.png)
一、公告、通告通告是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公布需要有关单位和人员遵守或者周知的具体事项的公文。
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二者都属于告知性公文。
区别:1、从宣告事项的重要程度看,公告重于通告2、从宣告事项的应知范围看,公告大于通告3、从宣告事项的发文机关看,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高,而通告则上至中央、下到基层,无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可以使用。
二、通报、通知通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知照性公文。
“适用于表彰行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使用范围最广泛频率最市场的告知性公文,它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以及机关内部广泛使用的文种。
它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相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报和能知都是具有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作用的告知性公文。
区别:1、从内容上看,通知的内容是发布、转发和批转文件、安排部署工作的;而通报的内容则是具体的正反典型事例或客观实际情况。
2、从要求上看,通知是要求办理、执行的;通报则是要求了解情况和精神的。
3、从制作时间看,通知是在事前发文;而通报是事后发文。
即事前通知,事后通报。
4、表现方法不同,通知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么做,叙述具体,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三、报告、请示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是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经常使用的陈述性上行文。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公文格式相近,都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应用范围都很广。
区别:1、行文目的、作用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批准、指示,需要上级批复,重在呈请。
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不需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应用文写作基础--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基础--公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dd5bcba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9.png)
第
二
第一节
单
『公文概述』
元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 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公文,主要是指党政 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 工具。
应用文写作基础 第二单元
公文
YINGYONGWEN XIEZUO JICHU
指导老师:
单元导读
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党政机关颁布法规、部署工作、传递信息、 沟通情况、商洽工作的载体,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体现了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职权。熟 练撰写公文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4〕 19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 年份须用六角括号“〔〕”标注。下行文常在发文机关代字后加“发”字。公文函一般在代字后加 “函”字。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代字。
五、公文的格式
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具体内容部分。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两格写起。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地交代发文的依据、起因、目的。常常用“为了”“为使”“根 据”“按照”“由于”“鉴于”等词语开头。 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部分。叙事要突出重点,说理要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核心。 在结构上多用总分式,分条列项,做到条理清楚。 结尾常使用固定的习惯用语。根据公文的内容和行文关系,一般对受文机关提出具体要求 和希望。
五、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是指公文的组成要素在公文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形式。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 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应用文写作公告与通告区别
![应用文写作公告与通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5957bc5ce2f0066f53322b1.png)
《应用文写作》公告与通告区别(四) 公告与通告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它所宣布的事项都是有关重大的、国内外关注的事项, 内容庄重严肃, 体现着国家及其权力机关的威严。
正因为如此, 对公告的发文机关要求极为严格。
它一般限于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领导机关, 某些法定机关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被授权的部门如海关、新华社、人民银行等。
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公告,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能制发公告。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适用的范围、内容以及使用的主体极其广泛。
大到国家政策法令, 小到群众生活中某些需要周知遵守的具体事项, 无论是政治、文化生活领域, 还是交通、金融、税收、水电、城市建设、乡村规划等经济领域, 各行各业都可使用。
5办法6 规定公告、通告同属知照性公布性公文。
虽然它们的性质接近, 但区别也是极为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1. 发文单位不同。
公告的发文机关具有特定性; 通告则是任何机关单位都可以制发。
2. 适用范围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通告则适用于向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宣布需要周知或者遵守的事项。
3. 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不以一般公文的行文方式下发, 而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一般不用于张贴; 通告则根据实际需要, 在以公文形式下发的同时, 可以由新闻媒体发布, 还可以公开张贴。
4. 作用不同。
公告发布的是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宣布的多属事务性内容, 因而公告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比通告要大.2 公告与通告公告和通告都是告晓性公文, 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公开性。
公告和通告都是公开发布的, 都具有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目的性。
二是知照性。
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发布公告和通告的目的,有的是要让公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的则不仅要让公众知道一些事情,还要求有关人员遵守与此有关的某些规定。
应用文写作模拟题二
![应用文写作模拟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dee2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7.png)
应用文写作模拟题二1、老李认为,凡是向比本单位级别高的单位行文,就应当使用“请示”或“报告”。
()2、报告可以同时上报几个上级机关。
()3、有一份批复的开头写道:“贵局×劳发[2002]32号请示收悉。
”()4、某集团公司拟行文到某大学了解本公司员工的进修情况,应该使用函行文。
()5、“会议纪要”的纪是“记录”的意思。
()6、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写明用何种货币支付价款或报酬。
()7、批转和转发公文皆可使用通知。
()8、《xx镇人民政府关于拨款建设良种蔬菜基地的请示》主送给了县委、县政府。
()9、公告一般不采用文件形式发布,而是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发布。
()10、任免通知均需写明经何组织研究决定、任免谁及任免职务、任期和待遇,这样才便于执行。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1、签发人是指核准并签发文稿的机关负责人姓名,应当在公文上标注签发人的是()A、上行文B、下行文C、平行文D、所有公文2、判定文件主送机关的依据是()A、机关级别层次的高低B、是否对文件承担主办或答复的责任C、对文件所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大小D、与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3、广告文案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随文和()A、广告信息B、广告媒体C、广告主D、广告语4、下面对总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写作某个单位的全面总结时,要兼顾全面,平均用力。
B、总结的内容完全忠实于当事人自身的实践活动。
C、写作总结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D、总结的内容要真实,不能虚构事实。
5、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会议纪要可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如“我们认为”“我们希望”之类。
B、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或其他会议资料综合整理而成的。
C、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可写在标题之下或正文之后。
D、会议纪要可不写主送机关,只需抄送与会机关和其他需知晓会议情况的机关。
6、公文标题中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示与通告的区别
![公示与通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49545e50c22590102029db9.png)
公示与通告的区别【篇一:通告与公告的区别】《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公告和通告的区别:第一,内容属性不同。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兼有消息性和知照性的特点;与公告相比,通告的内容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具有鲜明的执行性、知照性。
第二,告启的范围不同。
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告启面广;通告的告启面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使用权限不同。
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宣布某些重大事项时才用,新华社、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
而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二、公告与通告的一般写法:(一)公告的写法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是不能使用公告这一文种的。
因此,对于公告的写法这里只做简要的介绍。
首先,公告的标题通常是发文机关加文种。
有的只写“公告”两字,落款写发文机关的名称,加盖公章。
其次,公告的正文由公告的事由和公告事项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不写结束语,全文要直陈意向,文字凝炼,不加议论。
(二)通告的一般写法1.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三种形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发文机关+文种;(3)只标明文种名称,落款写发文机关全称,加盖公章。
2.正文。
通告正文的语气一般应比较平缓,语句平实,有时需要带上恳切要求协助或办理的语态。
在结构上,通常可以分为三部分:开头。
说明发布通告的原因和目的。
这部分提出的根据要充分,目的要明确,为下文提出“应该遵守和执行的事项”奠定基础。
中间。
写通告的具体事项。
如果通告事项涉及到的要求、措施较多,应该分项予以说明。
分项说明宜采取递减法,由主及次,由大到小,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迅速、正确地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通告的具体事项是要面向公众,要求公众周知和执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写作》公告与通告区别
(四) 公告与通告
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它所宣布的事项都是有关重大的、国内外关注的事项, 内容庄重严肃, 体现着国家及其权力机关的威严。
正因为如此, 对公告的发文机关要求极为严格。
它一般限于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领导机关, 某些法定机关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被授权的部门如海关、新华社、人民银行等。
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公告,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能制发公告。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适用的范围、内容以及使用的主体极其广泛。
大到国家政策法令, 小到群众生活中某些需要周知遵守的具体事项, 无论是政治、文化生活领域, 还是交通、金融、税收、水电、城市建设、乡村规划等经济领域, 各行各业都可使用。
5办法6 规定公告、通告同属知照性公布性公文。
虽然它们的性质接近, 但区别也是极为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
1. 发文单位不同。
公告的发文机关具有特定性; 通告则是任何机关单位都可以制发。
2. 适用范围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通告则适用于向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宣布需要周知或者遵守的事项。
3. 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不以一般公文的行文方式下发, 而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一般不用于张贴; 通告则根据实际需要, 在以公文形式下发的同时, 可以由新闻媒体发布, 还可以公开张贴。
4. 作用不同。
公告发布的是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宣布的多属事务性
内容, 因而公告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比通告要大.
2 公告与通告
公告和通告都是告晓性公文, 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公开性。
公告和通告都是公开发布的, 都具有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目的性。
二是知照性。
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发布公告和通告的目的,有的是要让公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的则不仅要让公众知道一些事情,还要求有关人员遵守与此有关的某些规定。
目前, 公告和通告这两个文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
在报纸杂志中,在公共场所的招贴栏上, 常常可以看到某某企业开业的《鸣谢公告》,补交电话费的《公告》,等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作法都是不规范、不妥当的,使得这样两种具有法定效力的文种失去了其对公众应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下面笔者举几个例子来说明:(1)要告知市民在春节期间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2)建设银行华丰支行迁用新址;(3)全国人大公布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4)某重大工程建设向国内外招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通告的适用范围是向社会向有关方面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这里的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 也就是发文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宣布的事项是需要这个范围内的公众周知或者遵守的,不涉及事项的大小或重要程度, 只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即可。
而公告则是向国内处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范围大, 影响到国内外, 至少是全国范围,宣布的事情是重要的甚至是法定的。
至此,我想以上四例该选用哪个应该已经非常明确了,即1和2该选用“通告”,而3和4则为“公告”。
在目前的公文写作实践中, 文种使用最混乱的莫过于“公告”和“通告”。
比如《即将达到国家规定强制报废年限的机动车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告》, 它
所公布的是有关方面———报废机动车所有人———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应当使用“通告”。
此为该用“通告”却错用了“公告”。
公文写作实践中还常见该用“公告”却错用“通告”的现象。
混用“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原因,是公文撰写者或审核签发者不了解“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关于“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学界论述颇多, 争议亦多, 一些看法尚待商榷。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关于两者的适用范围以及确定文种的原则( 即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 笔者认为“,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 行文目的。
“公告”以普遍告知为目的, 但受众并不被强制要求遵守或执行, 甚至并不被强制要求周知, 如国家领导人出访对于普通民众而言, 知道与否并不重要。
“通告”以告知且须有关方面遵守或执行为目的, 所告知的事项要求有关方面周知甚至遵守或执行, 以便规范其社会行为。
可见“, 公告”体现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以及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知情权, 而“通告”体现的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的权力。
2.告启范围“。
公告”适用于面向国内或国外宣告事项“, 通告”仅限于在发文机关所管辖区域内告知事项。
前者的告知范围广, 后者则相对狭小。
3.告知事项的特性“。
公告”所告知的事项一般以消息性为主“, 通告”所告知的事项一般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不少论者认为, 就所告知事项的重要性而言“, 公告”比“通告”重要。
但笔者认为, 告知事项是否重要还跟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比如, 普通民众可能会认为本辖区今晚停水停电( 告知此类事项可用“通告”) 比国家主席出访或某人逝世( 告知此类事项要用“公告”)更重要。
因此, 以所告知事项的重要与否为标准来选择文种并不合适。
4. 发文机关的级别。
“公告”的发文机关一般具有限定性, 级别常常较高, 一般基层行政单位无权制发“公告”。
“通告”的发文机关则上可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下可至基层行政单位。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