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9章_新生儿的临床用药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新生儿临床用药

新生儿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特点
7/16/2020
4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物敏感性增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迟,对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药物反应多较成人敏感。
2.智力发育障碍 长期应用中枢抑制药,可抑制小儿学习和记 忆功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障碍。
7/16/2020
5
3.毒性反应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有些药物易 致神经系统反应。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 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 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2在pH值 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7/16/2020
➢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 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垂体 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状
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7/16/2020
9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 药物可通过影响小儿的食欲、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和代谢等影响小儿的营养;
7/16/2020
12
其他方面
1.灰婴综合征
➢ 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剂量大于100mg/kg/d时易发生, 表现为厌食、呕吐、腹胀,甚至出现循环衰竭, 全身呈灰色,病死率很高。
➢ 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 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应用,有条件时应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范围为10~25mg/L。
➢ 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及惊厥; ➢ 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 ➢ 呋喃妥因可引起前额头痛及多发性神经根炎; ➢ 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颅内压增高、囱门隆起

《新生儿临床用药》课件

《新生儿临床用药》课件

03
新生儿用药安全与监管
新生儿用药安全风险
药物选择不当
新生儿身体机能尚未完全 发育,对药物的代谢和排 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药 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剂量控制不准确
新生儿的用药剂量需要根 据体重、年龄等参数精确 计算,若剂量不当,可能 引发中毒或治疗无效。
联合用药问题
新生儿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时,药物间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 险。
药物相互作用
探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避免潜在的药物间不良反 应。
THANKS
感谢观看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引起 。
详细描述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 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主要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 菌素等)、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和对症治疗等。
新生儿腹泻
加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用药安全 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专业
水平。
家长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用药安全知识 ,提高其安全意识,避免自行购
药和滥用药物。
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广 泛传播新生儿用药安全知识,提
高社会关注度。
04
新生儿临床用药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与临பைடு நூலகம்试验
新药研发
针对新生儿疾病的特点,开展新 药的研发,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 求。
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确 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型给药方式研究
新型给药途径
研究新的给药途径,如经皮给药、口 腔给药等,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方便性。
新型给药技术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估计,且吸收功能的个体差异也较大。
2. 直肠给药 虽简便易行,但多不能达到预期 的吸收效果。
3. 皮肤粘膜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
角质层薄,吸收作用强,某些外敷或滴入眼、 鼻的药物常引起严重反应。
3
-
4.肌肉注射 新生儿肌肉组织少,特别是局部血 流灌注不足(如缺氧、低体温、休克)时,肌 肉注射的药物不可能有效吸收。
2. 按1~4ug/kg.min静滴。 本药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短,10~15分
钟后可重复使用。与阿拉明(每次 0.02~0.2mg/kg)合用更有增强心 肌收缩、增加心排出量和改善循环的
作用。
27
-
三 交感——肾上腺能神经兴奋剂
(一)盐酸多巴胺
1. 小剂量(<3ug/kg.min)扩张肾、脑、肺血 管,增加尿量。
36
-
2. IVIG治疗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IVIG 1~3g/kg,直至中性粒细胞>
1.0×109/L。若IVIG产生减敏现象,可加大 剂量和/或加用甲基强的松(10~30mg/kg)。
37
-
(二)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1.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当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进行治 疗。IVIG 1g/kg.d,连用3天,加或不 加激素。
30
-
新生儿的免疫疗法
一 新生儿感染的免疫疗法 (一)传统的免疫疗法 包括粒细胞输注、交换
输血、新鲜冷冻血浆及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等。但由于其潜在的负作用,故 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今后的趋势是使 用克隆技术制备特异性抗体或把几种抗体 联合起来使用。
31
-
(二)新的免疫调节疗法(细胞因子调节疗法) 1. 细胞因子替代及补充疗法 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系统,诱导

药理学精品教学新生儿及儿童用药-niu

药理学精品教学新生儿及儿童用药-niu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第一节 新生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指离开母体(扎脐 带)到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
从宫内到宫外,首次独立外界生存,需完 成一系列适应性的改变:发育显著加快,体重 增长迅速,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但抵御外界 的侵袭能力较弱,表达能力较差。
• 第二部分 新生儿及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编辑课件
儿科,因患儿不会主诉病史/说不清、说 不准病史,故有“哑科”之称。
编辑课件
背景
1. 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 超过2.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6.6%。
2. 中国人口约13亿,儿童达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 1/3。
3.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数为 12.9533亿,比10年前增加了1.3亿。0~14岁的 儿童为28979万人(2000年11月1 日 )。
编辑课件
(二)婴幼儿用药特点
1.要注意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消化不同 于新生儿,也不同于年长儿和成人;
2.应密切注意有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儿 童的生长发育;
3.警惕某些药物,特别是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 对智力、听力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4.特别要关注某些婴幼儿很难表达或反映出来 的药物早期不良反应;
❖ 地高辛; ❖ 苯巴比妥; ❖ 氨茶碱; ❖ 氯霉素 (杆菌;广谱抗生素)
药品名称
日剂量
血药浓度
用药选择
地高辛 5μg/kg,bid
苯巴比妥 15~20mg/kg 负荷量
3mg/kg 维持量
氨茶碱
5mg/kg负荷量 2~ 3mg/kg维持量
0.5~2.5ng/ml 15~40ng/ml
4~15μg/ml, 有效7~13μg/ml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儿科合理用药教案2013.5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儿科合理用药教案2013.5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
授 课
对 象
系别:10级药学
年级:10级临床药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班级:本单元(章节)
学时数
1
课 程
类 型
大 课(√)
实验课( )
讨论课( )
章节题目
第九章儿科合理用药
教学目的
熟悉新生儿、婴幼儿药动学特点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儿科合理用药原则;了解胎儿期至青春期儿童的各期划分标准,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儿科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教 学 内 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举例/教具
1.新生儿合理用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药动学特点及合理用药。
2.婴幼儿合理用药: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婴幼儿药动学特点及合理用药。
3.儿科合理用药原则:选择药物、确定剂量、选择给药途径及剂型,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10
10
20
多媒体及板书,
提问互动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2.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参考书目:
1)Basic & clinic pharmacology, 11th edition, Bertram G. Katzung, LANGE Basic Science.
2)《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教师:陈纯2013年4月15日

临床药理学第8章 新生儿及儿童合理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8章 新生儿及儿童合理用药
2. 布洛芬:每次5-10mg/kg,该患儿应使用剂量为50100mg/次。或参照说明书上年龄、体重计量表, 用滴管或量杯量取。每天不超过4次。
滴剂:1-1.5ml /次 混悬液:3-5ml/次
26
葡萄糖醛酸结合力差
氯霉素
灰婴综合症
8
新生儿肾清除率低下
经肾排泄的原型药物
清除减慢 → t1/2 ↑
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
磺胺类、地高辛等(表9-1)
1.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 仅为成人25%-40%
2. 肾有效血流量 仅为成人20%-40%
3. 肾小管排泄能力 仅为成人20%-30%
9
第2节 婴幼儿合理用药
21
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药物监测意义: 某些药物安全范围窄,剂量略增加即可发生中毒;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随年龄、体重的增加,药物代谢及药 物反应性呈现较大差异; 即使同年龄患儿,用药个体差异也很大;
药品名称
日剂量
血药浓度
地高辛 苯巴比妥
氨茶碱
5μg/kg,bid 15~20mg/kg 负荷量 3mg/kg 维持量 5mg/kg负荷量 2~ 3mg/kg维持量
14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1. 新生儿期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甚 至导致核黄疸
2.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2岁为 界限。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例如喹诺酮类影响软骨发育,因此儿童禁用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15
确定剂量
1. 按年龄折算 2. 按体重计算 3. 按体表面积计算—— 最为科学
结果:肝代谢速率比新生儿期加快,某些药物甚至 高于成人,使许多经肝代谢的药物t1/2比成人短

《生儿的临床用药》课件

《生儿的临床用药》课件

关注药物安全性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对药物 的反应较为敏感,需特别关注药物的 安全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感染时需合理使用抗生素,避 免产生耐药性。
母乳喂养与药物相互作用
新生儿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 物与母乳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对母 亲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03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用药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及用药
针对病因用药
准确诊断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不必要的药
物使用。
避免重复用药
避免同时使用相同或相似作用的药 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考虑年龄因素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选择适 当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超量或不足 。
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根据体重和年龄计算剂量
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年龄,计算药物 的剂量,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新生儿临床用药概述 •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用药 • 新生儿药物安全性评价 • 新生儿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新生儿临床用药研究进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新生儿临床用药的基本概念和原 则,帮助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了解 新生儿用药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提高 新生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分析当前新生儿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用 药方案来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重要性
01
新生儿是脆弱的人群,其生理特 点和疾病特征与成人存在较大差 异,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 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02
新生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 性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和健康成长,对于提高人口素质 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用药建议

(临床药理学)儿科合理五年制

(临床药理学)儿科合理五年制
食欲下降;
➢ 广谱抗生素等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 抗叶酸药影响小儿身体及智力正常生长发育。
2020/10/4
11
(五)免疫反 应
➢ 新生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 6个月以后逐渐消失。
➢ 此后缓慢地产生各种抗体。
2020/10/4
12
(六)其他方 1.面灰婴综合征
➢ 应用氯霉素; ➢ 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出现,
有效血浓(mg/L) 药物
有效血浓(mg/L)
地高辛
0.7-1.5
茶碱
10-15
苯巴比妥 10-40
水杨酸
150-300
苯妥英钠 10-20
对乙酰氨 10-20
卡马西平 5-10
基酚
丙戊酸
50-100
2020/10/4
44
(六)影响剂量选择的因素
1.经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的药物,有严重肝、 肾疾病的患儿应减少剂量;
2020/10/4
27
3.新生儿败血症
在病原菌未明前,在选用抗生素时,应兼顾 球菌和杆菌。可考虑选用阿米卡星加第三代 头孢菌素,静脉给药。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功能差,处理不当,易发 展为化脓性脑膜炎,其病死率高。
2020/10/4
28
第二节 婴幼儿合理用药
❖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 婴幼儿时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
新生儿-1月龄 1/24
4-7岁
1/4-1/3
1-6月龄
1/24-1/12
7-11岁 1/3-1/2
6月龄-1岁
1/12-1/8
11-14岁 1/2-2/3
1-2岁
1/8-1/6
14-18岁 2/3-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分布是与组织大小,脂肪含量,体液的pH值,药物的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及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
1.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初生时,总体液占体重的80%,细胞内液35%,细胞外液45%,使水溶性药物的公布容积增大。结果是降低血药峰浓度而减弱药物最大效应,又使药物代谢与排泄减慢,延长药物
1.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血流及药物特性。如地高辛肌注吸收差,苯巴比妥口服吸收差,肌注吸收快。新生儿皮下脂肪少,皮下注射不适用。较大的新生儿,可用肌内注射。
2.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儿可靠给药途径,静注高渗药物可引起高渗血症的危险。许多药物具有高渗性,短期大量输入静脉可造成高渗血症,如10%葡萄糖液。为预防医源性高渗血症对新生儿的损伤,在用药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渗透压,尽量避免在短期内重复、大剂量使用多种高渗药物,必要时监测新生儿血渗量。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①按规定速度给药;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并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大多数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乙酰基或硫酸盐等结合成为水溶性而排出。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但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对葡萄糖酸结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影响新生儿药物代谢因素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实现用药个体化。
3、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10分钟
4、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20分钟
5、总结10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定义: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新生儿的特点
1.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第四节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
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但量很少超过摄人量的1%~2%。但不同的药物在乳汁中的含量可以有较大的差别,服用乙醇、异烟肼及甲硝唑等药物后,则乳汁含量高。母亲必须注意服用药物对婴儿的危害性,避免滥用。
1.哺乳期应禁用的药物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溴化物、麦角碱类、锂制剂、胺氧化酶抑制剂、氯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喷丁、甲硝唑、阿苯达唑、噻苯唑、舒林酸、曲酮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抗焦虑药、苯茚二酮以及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药物。如必须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同位素排清后再哺乳。
2.哺乳期应慎用的药物如镇静剂、抗惊厥药、抗心律失常药或抗精神失常药、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药、广谱抗生素及可吸收的导泻剂等。
3.暂停授乳的药物喹诺酮类、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磺马曲坦、甲吲洛尔等。
2.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
3.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
二、常用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
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地高辛,苯巴比妥,氨茶碱,氯霉素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20分钟
强调其重要性并举例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节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一、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一)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疾病状态如腹泻可进一步减少药物的吸收。胃液pH影响药物的吸收率,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可增加药物与胃粘膜接触时间使吸收增多。能吃奶的或经鼻饲给药能耐受的新生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
(二)胃肠道外给药
4.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新生儿血脑屏障易被透过,游离药物可自由通过,有助于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但有些药物如磺胺类等与胆红素争夺白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核黄疸。药物容易穿过向脑组织转运增加的药物有: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
新生儿最好避免使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
三、药物的代谢
讲解新生儿代谢过程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作用的维持时间。
2.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浓度增高,脑组织富含脂质,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新生儿易出现药物中毒及神经系统的反应。
3.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新生儿对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的原因:①血浆蛋白浓度低;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③血PH较低,影响药物和白蛋白结合;④存在竞争物(如胆红素),水杨酸类、磺胺类可竞争血浆蛋白。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不同。
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特点20分钟
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四、药物的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肾小球数量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泄的药物消除来得慢。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节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
一、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
1.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浆中药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而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
临床药理学--第9章_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教案首页
第3次课授课时间2007.3.26教案完成时间:2007.3.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级
200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9章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临床药理学(第3版)徐叔云主编
2.儿科药物治疗学胡亚美主编
3.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王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2、掌握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
3、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4、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特点20分钟
2、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