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三大价值_价格理论体系的比较
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
或价格直接基础”的特殊形式 “ 生产价格” 的精确计算 问题 ;而马克思 的劳动价值理
论则研究 了价值 与价格 的本 质 ,揭示了价
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古典经济学 的 价值理论研究 了第二个层次——价值 的实 体 问题 ,而新古典经济学 的均衡价格理论 则只是研究 了价值价格理论 的第 四个层次 市场价格理论 。这种六层次价值价格理论 的将古典 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 劳动价值 论 、新古典均衡价值论 和斯 拉法价值 理论
价值 理论 最为深刻 ,是关于交换价值源泉 与本质 的理论 ” 而斯拉法的价格理论 则居 ,
斯 法 值 论 拉 价 理 与马 思价 克 值理论比 较
■ 孟 奎 ’博 士 刘 永军 博 士 ( 、辽 宁省委 党校 经济学教研 部 沈 阳 1 10 0 2 10 4 、北京财 贸职 业学院金融 系 北京 10 1 ) 0 00
的最表层 , 由理性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 “ 确定成交价格 ” 通过这种价值或价格 理论 。
的分层分析 , 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斯
拉法 的价值理论 与新古典 的价值 理论做 了 分析 ,并统一 了分析的框架。 白暴力 ( 0 1) 为价值 的范畴 包括 21 认
三方面 内容 , 价值价格理论有六个层次 , 而
至认为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价值
价值理论体 系进行 比较 。分 别研 究了在简
单再 生产 条件 下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马克 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的比较。 本文在研 究马克思价值 理论与斯拉法价值
理论 区 别 的 同 时 ,更 加 侧 重 对 马 克 思 劳 动
相 关 文 献 综 述
济学界一 直在相 互争论 的三大价值理 论体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经济0905 王文哲摘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所代表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代表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了多年的理论拉锯战。
不可否认的是两种理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字:劳动价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一、马克思价值理论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这是因为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根据劳动的二重性论述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阐明了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奠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这一点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
马克思说,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1)、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这一理论有下列三个内容:1、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
其理论表示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线性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可以用物理量来衡量。
该理论认为三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价值2、追求利润最大化: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
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销售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求解利润最大化,对利润函数求导,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边际生产力。
由此得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价值。
3、厂商总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
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价值理论比较研究姓名:钱雪方学号:20124008010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摘要价值理论是一种与静态资源配置、产权关系、经济发展等研究都有关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除了劳动价值理论以外,西方经济学界还存在多种其他价值理论,它们是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因此对价值理论也有不同的理解。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合理性,以便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价值理论价格理论经济学一、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中价值理论的发展史以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为分界线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一个由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理论向多种因素,特别是非劳动因素创造价值的多元价值理论过渡的阶段;后一个阶段是一个价格理论替代价值理论的过程。
价格理论之所以替代了价值理论,不仅与价值理论的阶级性、辩护性以及西方经济学统一价值理论体系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价值范畴本身的抽象性以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价值理论的历史命运以及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两大经济学体系的巨大差异。
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之后,价值理论朝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向前发展:一个方向是马克思在吸收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彻底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另一个方向是后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价值理论中非劳动因素决定价值的观点,形成了一系列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截然不同的价值理论,并最终用价格理论取代了价值理论[1]。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吸收前人所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丰富的宝库。
他系统地分析了价值的实体、本质、构成和价值规律,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
价值与价格知识点总结
价值与价格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中,价值与价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而价值则是商品和服务所包含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商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
一、价值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价值是指商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它是反映商品和服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量度。
价值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劳动价值在经济学中,劳动价值是商品和服务价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这就意味着,劳动价值是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2.稀缺性稀缺性是指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是有限的。
大部分资源都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是无限的,这就导致资源的稀缺性。
由于资源稀缺,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3.效用效用是指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而这也是商品和服务价值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其价格,而反过来说,价格也是价值的一种体现。
二、价格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价格是指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价格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它受到供求关系、成本、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价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上升。
2.成本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多个方面。
3.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政府的价格控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都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供求关系、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价值的关系
价值的关系摘要: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几种价值理论。
提出了劳动纯度决定量价值的观点.用数推导出价值的两种关系.提出两种价值:一种是整个价值;一种是部分价值.提出了两种关系:相等关系;不相等关系。
谈论了量价值的取值范围。
用资产的借、贷分析了价值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价值关系的15种情况。
关键词:劳动纯度;量价值;相等关系;不相等关系;一.价值理论1.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当今世界存在两种价值观点:一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一是以西方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效用或边际效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劳动量决定的。
效用价值论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观点。
效用价值论认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才叫价值。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即是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商品的效用。
本人坚持劳动价值论,即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经济学中三种价值理论:一是以马克思为主的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二是以马歇尔倡导的均衡价格论。
三是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
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劳动价值论体系。
均衡价格论是效用价值论的代表。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
无论那种理论体系,价值用什么来度量,即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只有一种是货币。
各个囯家有各个国家的货币。
二.量价值1.本人坚持劳动价值论,即劳动量决定价值。
本人提出了两种价值:一种是整个价值;一种是部分价值。
狭义:价值——整个价值。
广义:价值——整个价值和部分价值。
例如:价值3000元是整个价值,3000元中的一部分2000元是部分价值。
我们有一个假设劳动的纯度是百分之百,那么价值就确定一个整个价值。
如果劳动纯度不是百分之百,那么价值就确定多个价值。
显然不可能是多个价值。
说明价值的纯度也是百分之百。
无论是整个价值或者部分价值都是用量来决定它的大小,即一定量的劳动,用货币表示即一定量的货币。
称为量价值。
劳动纯度决定量价值是一个一个的数。
2.价值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相等关系;一种是不相等关系。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及其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及其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比较》摘要: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与突破,也是马克思破解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现象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与突破,也是马克思破解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现象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在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中,社会需要量和市场需求量对于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前者既影响着商品市场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偏离程度,也影响着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程度,而后者只影响市场价格对市场价值的偏离[关键词]马克思;市场价值;市场价格[摘要]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与突破,也是马克思破解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现象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破解两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之谜。
[中图分类号] F014.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2826(2008)10-0070-08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是其价值理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理论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是,马克思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在抽象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资本主义的竞争机制,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经济体系中的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具体形成机制和机理进行了阐释,使抽象的劳动价值理论发展为具体的劳动价值理论。
长期以来,劳动价值理论之所以被误读或误解,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人们忽视了介于价值概念与价格现象之间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范畴和理论。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与突破,也是马克思破解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现象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
对现行商品价值理论的一点认识
对现行商品价值理论的一点认识摘要文中对现行商品价值理论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商品是已经交换的劳动产品”,或“商品是已经交换的产品”;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而不是为了交换劳动;商品交换的过程是商品交换双方为了节约劳动而博弈的过程;商品交换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双方博弈的结果;货币的实质是劳动,是对社会平均劳动的计量;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能够为全社会节约劳动;商品的价值对交换的商品双方来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商品的价值就是交换得到的商品,交换的商品互为对方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
关键词:商品、商品交换、商品价值一、现行商品价值理论目前,在经济学上主要有三种理论来解释商品的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劳动产品才有价值可言;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人类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的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中心,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但“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效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对立面上,人们也曾广泛认为,只要有用的就有“价值”。
根据经验观察也不难发现,无论某产品内含多么大的劳动量,或耗费了多么高的成本,如果“没有用”,以至无人问津,就卖不出去。
相反,即使不含任何劳动量,不费成本的自然资源或任何其它东西,如果“很有用”,也可以卖上一个价钱甚至是好价钱。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与价格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市场运作和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价格形成和演变的理论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根据供给定律和需求定律,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形成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本、市场结构以及政府政策等。
成本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管理成本等。
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差异,将导致产品价格的差异。
市场结构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供需均衡时的价格会相对较低;而在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限制供给以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最后,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广泛存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以满足公共利益或调节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可以限制物价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价格补贴可以鼓励企业提供公共产品,降低市场价格。
二、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大,则称为需求弹性较高;而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小,则称为需求弹性较低。
需求弹性的高低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较大的需求变化,从而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紊乱;而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较为稳定。
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较高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供给变化较大;供给弹性较低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不敏感,供给变化较小。
价值与价格理论
价值与价格理论价值与价格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价值与价格理论的基本概念、价值决定因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等内容。
一、价值与价格的定义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重要性或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由其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所决定,而需求的程度则取决于人们对商品的好评程度。
价格是指商品或服务在交换过程中所采取的货币表征形式。
价格是通过供需关系在市场上形成的,它是买卖双方在具体交易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具有可比性。
二、价值决定因素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
即使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需的劳动量减少了,其价值仍然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量成正比。
2.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主要由杰瑞米·边沁提出。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该商品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人们愿意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支付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即为商品的价值。
3.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应过剩时,商品的价格会下降;而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
供求关系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平衡,使商品的价格逐渐趋于合理。
三、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价值是以商品本身的特性为基础来衡量的,而价格则是市场交换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共识。
其次,价值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和效用满足程度;而价格是具有一定波动性的,它受到市场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后,价值是决定价格的基础,但实际交易中的价格并不一定等于商品的价值。
市场上的价格既包含了价值的因素,也包含了其他因素,如供需关系、市场竞争等。
四、价值与价格理论的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定价策略制定。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商品的价值决定因素,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价值与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价值与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在经济学领域,价值与价格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形成机制,为人们解释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交换关系以及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现象。
然而,不同学派对于价值和价格之间关系的解释存在差异,因此就催生了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对于价值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值源于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
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认为产品的价格受到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影响。
然而,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并不全面。
亚历山大·瓦尔拉斯和卡尔·门格尔等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强调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价值是主观的,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更多是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除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还有一些其他的价值理论。
例如,古巴内尔和瑞典学者班约尔克夫提出了制约价值理论,认为价格是通过市场供需双方的博弈来决定的。
博弈论在解释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考虑的是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行为策略。
无论是哪种价值理论,它们对于实际经济活动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企业的定价策略,市场调节机制的设计,甚至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
在企业层面,根据劳动价值论,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成本来制定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根据边际效用理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来调整价格,以获得市场份额的增加。
在宏观调控方面,价值理论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影响价格水平,进而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重要宏观指标产生影响。
此外,价值理论还可以用于国际贸易中的价值链分析和资源配置等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概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对于价格理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发展是阶级矛盾和生产关系演变的结果。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以边际效用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着重解释经济现象和决策行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生产关系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在商品经济中,价格是通过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劳动价值论对于价格理论的重要性,认为价格的形成是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比之下,新古典经济学则更加注重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是通过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是在个体之间的交换行为中形成的。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更加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决策对价格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价格理论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不同的经济观点和分析方法。
在接下来的将会进一步探讨两种理论在价格理论上的差异和具体观点。
1.2 价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格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格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的量度。
价格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生产关系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研究价格理论,揭示了商品生产和交换背后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
在马克思的价值论中,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主流理论相悖,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价格形成机制的独特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不仅仅关注价格的数量,更注重价格背后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比较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比较【作者】张峻山【内容提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与斯拉法继承了李嘉图价值理论中的不同侧面,沿着不同的路线,运用不同方法建立了各自的价值理论。
它们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是不同于流行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以边际和供求为基本特征的价值理论。
但是马克思是沿着使劳动价值论更加严谨、科学的方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分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并说明了李嘉图所不能解释的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与劳动创造价值的矛盾。
斯拉法则是从社会生产自我更新的条件出发,提出了合成商品的概念,将各种商品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合成商品作为商品不变的价值尺度,并把它还原为劳动。
这反映了价值由劳动形成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分析对当前改革与经济实践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拉法与马克思价值尺度合成商品分配关系斯拉法是新剑桥学派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编辑整理出版了《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并在继承李嘉图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使李嘉图困扰的不变的价值尺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价值理论,找出了李嘉图认为不可能存在的不变的价值尺度。
斯拉法的理论体系批判了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为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斯拉法理论体系的提出,西方经济学界也用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作为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依据,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出版了《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认为没有劳动价值论同样可以得出马克思的各种结论。
因此,研究斯拉法的价值理论无论是对于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对于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和斯拉法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斯拉法与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同是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古典经济学中的有关思想,因此,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
李嘉图生活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在他生活的时代,产业革命已经发生,产业资本在为自己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与残余封建势力的矛盾正在日益尖锐化。
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
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对于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理论的含义和作用。
需求理论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量通常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这种关系被称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
需求的弹性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我们称之为“高弹性需求”,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我们称之为“低弹性需求”。
供给理论是指供应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应量通常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价格上升会导致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会导致供应量减少。
这种关系被称为“价格与供应量成正比”。
供给的弹性是衡量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如果供给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我们称之为“高弹性供给”,如果供给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我们称之为“低弹性供给”。
最后是弹性理论,它是指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理论的目的是揭示需求和供给如何随着价格和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价格理论利用需求、供给和弹性理论来解释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当需求量和供应量之间的平衡点发生变化时,价格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动。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就会上升;如果供给增加,需求不变,价格就会下降。
同时,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决定了价格的变动程度。
如果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很高,价格变动的幅度就会较大;如果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很低,价格变动的幅度就会较小。
总之,需求、供给和弹性理论是解释价格形成和变动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对于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它们在价格理论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和差异。
下面将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进行比较。
一、价值观点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价值体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的决定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也就是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
二、利润观点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得利润。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格可以分为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生产价格是包括了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利润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的,是企业的生产活动的回报。
三、均衡观点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差别、不平等和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决定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均衡。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机制,市场价格能够反映供求关系,通过市场竞争能够实现效率和均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价格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存在着差别和不平等。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注重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决定作用,认为市场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机制,可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最优分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它们的价格理论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这两种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因此,商品的价格应该与它的劳动价值相等。
商品的价格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差异,是由剩余价值的存在所致。
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必须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因此它们会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
这种竞争会促进社会总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降低了商品的劳动价值,商品的价格也就随之下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格受到生产条件的影响。
生产条件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流通,以及产品的生产与流通。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格是与生产资料、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价值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
它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市场供求关系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易决定的。
当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商品的价格会上涨;反之,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成本不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而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价格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而不是与生产成本和生产条件有关。
三、比较分析四、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虽有很大不同,但都是为了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价格的因素是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市场竞争等因素。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与生产成本和生产条件无关。
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供求关系的作用,都认为市场机制是调节价格的重要方式。
[讲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关键词:价格价值辨析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
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辨析价格和价值关系之前,先来解决概念问题,价格(Price)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
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
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
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
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
价格本质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价值理论
地位和作用
由于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就是价值作用,任何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以一定的利益追求或 价值追求为基本驱动力,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理论存在某种联系,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 理论为假设前提。由此可见,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价值问题是任何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 问题。
三大体系述要
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 领域,包含价值理论的萌芽。
此后,价值理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彻底的劳动价值论。
另一方向完全相反,是一种表层次的非本质的研究即均衡价格理论,代表人物马尔萨斯、萨伊、马歇尔。形 成了这样的格局——世界存在三大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体和斯拉法价 格理论体系。
价值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
人类主体之间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其它社会 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所派生出来的,并在本质上都是为利益关系服务的。
来自不同方面的研究的声音
所谓“认识误区”
所谓“理论危机”
恩格斯论价值
整个社会科学中存在争议最多的理论莫过于价值理论,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像价值理论那样,存在着如此繁多 的、莫衷一是的、各自为政的观点。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绝不能归咎于价值现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而 只能归咎于在整个价值理论体系的内部存在着某些严重的危机,问题在于能否正确认识和圆满解决这些危机。传 统价值理论的危机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2)同一社会学科的价值理论中,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与冲突,有着众多的学术派别。
【2017年整理】、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再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作者:范存会我国当前存在两大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欠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界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但是俄国和中国等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这一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执政理论指导的政治经济理论,和其他西方经济学派区别开来,我国才有了以上的区别。
西方经济学引入我国。
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最早被引入的是计量经济学,因为计量经济学有更多的数学和统计学成分,意识形态方面引起的冲突少,并且看起来更科学。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已经有许多讨论,但是从根本上看,对于价值从而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不同理解是争论的根源。
消费者为了获得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于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于创造商品价值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了价值规律,揭示资本主义难以调和的根本矛盾,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
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倾向于对于商品交换的供求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化的完善,通过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检验、修正和发展,得出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由于后者更多的集中在对于经济实践过程的研究,因此更具有可操作性。
只要是发展市场经济,以前得出的许多理论能够作为我国经济决策的参考。
两种经济理论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是不可调和的,但是二者作为经济理论,又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概念高级汉语词典中对于价值是这样定义的“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这个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
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商品定义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