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情

一、地理位置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

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

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

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合肥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甚多。市区公园环城走,碧水

绕城流,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和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二、行政区划

合肥市辖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和巢湖市以及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土地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5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6%。其中,城镇人口达486万人,乡村人口266万人,城镇化率达64.6%。

三、历史沿革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四、气候概况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五、市树、市花

市树:广玉兰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市人大九届八次会议定为“市树”。

市花:桂花、石榴花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市人大九届八次会议定桂花、石榴为“市花”。

六、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奋斗目标,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多项指标实现突破

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双双突破4000亿元,工业产值超过6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300亿元,财政收入接近700亿元,人民币存款接近7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164.3亿元,占全省的24.2%;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全省5.8和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省会城市前列,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303.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631.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55.1:39.2调整为5.5:55.3:39.2。

二、工业转型步伐有力,企业利润增长较快

全年工业化率达到43.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4.3%,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12月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7户,全年完成总产值6600.14亿元,实现增加值1653.54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全省7.4和1.2个百分点。其中,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3853.98亿元,实现增加值951.6亿元,增长15.9%,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58.13亿元,继家电产业后成为全市第二个千亿产业。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98.7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24.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23.3%,快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533.7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3.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290.82亿元,占规上工业的17.6%,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增长15%,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

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81.71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67.52亿元,增长13.8%,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0.8和4.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0.6%,较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

全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65.46亿元,增长22.9%,比上年增幅高4.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9.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89.77亿元,增长24.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02.25亿元,增长1.9倍;居民服务业完成投资增长1.3倍。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2和1.3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4%,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化率达66.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四、投资总量高位突破,竣工项目奠定后劲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1.10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工业投资1551.40亿元,增长23.5%;房地产投资913.80亿元,增长3.8%,增幅较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提高5.9和5.5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项目4831个,同比增加6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