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数学教学实例中谈数学实验的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 初中数学设计意图套话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设计意图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平台。
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的设计意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
3.强调数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教案内容知识点:平方根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学会计算平方根的方法。
3.能够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平方根的兴趣。
例如:小明要在花园中建设一个池塘,他需要知道花园的面积。
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定一个正方形花园的边长是5米,那么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Step 2:引入平方根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几何解释,引导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
解释说,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的正数根。
以前面所提到的正方形花园为例,学生可以发现,边长的平方等于花园的面积。
Step 3:平方根的性质介绍平方根的性质,包括非负数的平方根为正数,平方根可以用符号√表示,平方根可以有无限多个近似值等。
Step 4:计算平方根的方法介绍两种计算平方根的方法:列竖式开方法和使用计算器。
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的步骤和技巧。
Step 5:练习和拓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平方根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面积、长度等。
拓展练习:1.如果一个正方形花园的面积为100平方米,那么边长是多少?2.一座正方形室内游泳池的面积是225平方米,求它的边长。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实验教学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的意义、方法和实施过程。
首先,实验教学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不可忽视。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实验教学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实验。
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绘制各种图形,并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索几何定理。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模型或工具进行实验。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表或计算器来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下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变化规律。
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实验,通过模拟和可视化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实施实验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步骤。
实验环境应安全舒适,实验步骤应简单明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
再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学生应有机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来总结规律和发现问题。
最后,教师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然而,实验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实验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师需要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
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设计的意图,并针对不同年级和主题提供相应的设计方案。
1. 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初中代数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利用方程求解未知数。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数学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示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促使他们形成全面的认知结构。
举个例子,在高中几何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定理的准确性,深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原理。
3.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教学设计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反应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数学教学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化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数学教学设计将进一步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机会。
从初中数学教学实例中谈数学实验的设计意图
从初中数学教学实例中谈数学实验的设计意图数学实验,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数学教学形式。
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
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现实的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它强调“从做实验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下面将结合我在××市中学数学教研活动中的公开课《从实验中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关于数学实验设计我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对于实验教学的设计,应考虑以下五点:一、实验设计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数学实验中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自主是实验教学的根本,实验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
实验一、数字的特异功能?1、实验导入:师:昨天,老师发现了一张表格中的数字它具有能知道同学们想什么的特异功能。
当同学们按照实验规则进行时,会发现什么呢?⑴、请您随意思考一个两位数。
(比如54)。
⑵、把这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十位上的数字,再减去它的个位上的数字,得出一个结果。
比如54-5-4=结果45⑶、在表中找到这个数。
并请注意观察这个数右面的图案。
(盯着看)⑷、您所看到的图案将会显示在表格的上方小纸片下。
数字的特异功能?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〇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请学生任意报一个两位数,试一试!学生发现由他们自己选定的两位数,按照实验规则得到的图案为什么和答案是一样的呢?表格怎么会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呢?它真的有特异功能吗?这时学生会很惊讶!学生的好奇心就驱使他们积极地动脑去探究其规律,好奇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数学问题现象背后的本质,体验发现的乐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引言:实验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总结一些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性原则: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合作,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活动性原则:实验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4. 实用性原则:实验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学以致用。
三、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2. 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实验内容和步骤。
3. 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必要的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 组织实施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他们进行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
6. 展示实验成果: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展示实验成果,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学习。
四、实验教学方法和策略1. 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索,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在实验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法:将实验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引言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
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提高效率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的意图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案设计要点。
教案设计意图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1.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教案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和数学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案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教案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达到知识点运用自如的水平。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通过设计适合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5.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通过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案设计要点在初中数学教案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案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2.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5.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
6.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案设计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7. 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通过设计适合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初二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
初二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在初二数学学习中,数学实验设计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工具。
通过数学实验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二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并且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进行数学实验设计。
一、数学实验设计的意义数学实验设计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境,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过程。
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 培养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设计,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升数学学习效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提升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数学实验设计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的整体框架和步骤,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3. 收集数据: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4.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方法等进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
5. 结果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同时,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进行讨论。
6. 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思考并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
三、数学实验设计的实例下面以初二数学学习中的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为例,展示如何进行数学实验设计。
实验目标:研究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实验方案:准备一段细绳、卷尺和若干不同直径的圆。
1. 将细绳固定在圆上,并利用卷尺测量细绳的长度,作为圆的周长。
解析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
解析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初一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解析初一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探讨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实验教学设计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验教学设计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实验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实验、推理等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对于他们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实验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亲自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和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加强知识内化,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实验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1.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目的可以是帮助学生理解某个数学概念或规律,内容可以是进行物体测量、几何形状构造等。
2.制定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制定实验步骤。
步骤要清晰具体,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要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任务和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可以分配一个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4.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5.总结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实验教学设计的应用,下面以初一数学中的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为例进行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着重介绍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实验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因此,在设计实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点: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应紧密结合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点,选取与之相关的实验内容。
2. 体现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实验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途径之一。
在设计实验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实验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二、实验教学实施的方法实验教学的实施需要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解释,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操作复杂或需要特殊设备的实验。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合作探究法: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进行实验探究。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观察员、记录员、提问者等。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问题导向法:教师在实验前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4. 动手设计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探究问题,并在实践中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实验案例。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实验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教学设计的原则1. 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适合的实验内容。
2. 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实验分解为几个步骤,并设计出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
3. 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提前排查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 结合实际情境: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5.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数据,提高他们的思辨和探究能力。
三、实验案例:角的相等性实验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观察并探究在平行线相交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情况下,角的相等性的性质。
2. 实验材料:纸、铅笔、直尺。
3. 实验步骤:a. 画一条直线AB。
b. 在AB上任意取一点C,并将其与A、B点相连,得到直线段AC和BC。
c. 在直线段AC上任意取一点D,并通过D点做一条与直线BC 相交的直线,得到直线DE。
d. 观察角ADE与角CDE的大小,并记录下结果。
e. 移动点C的位置,再次观察角ADE与角CDE的大小,并记录下结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学生可以观察到无论点C的位置如何变化,角ADE与角CDE的大小始终相等。
初中教案设计意图数学模板(共6篇)
初中教案设计意图数学模板(共6篇)第1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2.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3.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4.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5.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
6.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7.辅以相应的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高雅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
8.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9.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
10.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
11.把直观形象的模型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几何体由直观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12.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
13.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合作交流学习:14.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6.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的必要性,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17.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
18.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19.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20.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初三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导言: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到实际应用。
本文将探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些有效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一、实验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意义实验教学设计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实验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同时,实验教学设计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活”力和应用场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实验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在进行初三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 贴近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确保实验教学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目标相一致。
2. 清晰明确的实验步骤:实验教学设计应具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以确保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和掌握,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3. 灵活多样的实验形式: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真实实验、网络实验等不同形式的实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验条件。
4. 强调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实验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充分利用资源和环境:实验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环境,例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等,提供丰富的实验条件和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在进行初三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实施:1. 确定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初三数学教学的实验内容,确立明确的实验目标和学习要求。
2. 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内容和目标,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验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验设计近年来,教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实验的意义、设计要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实验的意义教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实践,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实验的设计要点1. 目标明确在设计教学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标。
实验目的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
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是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实验目标可以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2. 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安排应该合理有序,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
同时,还要注意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培养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 巩固与拓展在设计实验时,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巩固与拓展的实验内容。
巩固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拓展实验可以将一些扩展内容纳入实验设计中,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保障教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首要保障。
在实验前,应该向学生讲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材。
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切勿随意摸弄和乱动实验用品,以免造成伤害。
2. 学生参与度教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设计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操作、观察、实践,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数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实验成为了一项挑战。
本文将从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标数学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数学研究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实验目标的确定要与当前教学目标相结合。
例如,如果教学的内容是统计学中的频数和频率,那么实验目标可以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并能够分析统计问题。
因此,在开始设计实验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实验目标,确保实验能够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选取能够体现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实际问题。
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几何、代数、函数等内容相关的实验。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角度下的物体的阴影长度,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数据,验证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性质。
实验内容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巩固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三、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要尽量简洁明了,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操作。
实验步骤应该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等环节。
在实验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并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实验器材和测量工具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相关数据。
在实验结果分析阶段,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数据,并帮助学生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验步骤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体验实验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
四、实验评价实验评价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一、引言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份有效的数学教案对于师生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设计并实施一堂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数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以下内容:1.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白板等书写工具;4.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并简要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知识讲解与讨论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清晰地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并结合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互动中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小组活动。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4. 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规律。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合适的作业,巩固并检验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可以包括练习题、拓展题或其他形式的任务。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汇报和答疑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小组活动的合作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改进。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一、引言在初中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的意图,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图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和思考,形成并运用数学概念、道德和方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教案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推理,形成正确判断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将具体的事物抽象为符号、概念或数学模型,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对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意图数学学科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
在教案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问题分析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部分,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要点,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2. 培养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3. 培养问题解决过程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过程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思路、协作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导言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以及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而教案设计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的重要指导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教授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本文将探讨如何编写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意图的核心,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在编写教案设计意图时,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表达要学生能够做什么,例如能够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哪些数学方法等。
2.可衡量性: 教学目标应该能够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测量。
例如,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
3.合理可行: 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教学方法和教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编写教案设计意图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满足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法、讲述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例如,在解释数学概念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教具: 教具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合理选择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使用幻灯片、图表等多媒体教具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教学活动和任务是教案设计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理解教学内容。
初三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
初三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三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数学实验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初三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数学实验设计,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实验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数学实验设计的意义数学实验设计是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实验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1.设置合理的实验目标在进行数学实验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应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同时,实验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在进行数学实验设计时,应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既要与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又要符合学习的难度和进度要求。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定理,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合理设计实验步骤数学实验设计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步骤,使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应简洁明了,要注重细节的描述,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
同时,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数学问题。
4.准备必要的实验工具和材料在进行数学实验设计时,要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实验工具和材料。
实验工具和材料应符合实验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
同时,还要注意实验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5.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完成实验后,学生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通过绘制图表、列出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和数学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素材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意图素材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设计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的意图素材,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富有教学意图的教案。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利用故事情境引入数学知识:通过给出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等式时,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小明买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等式解决问题。
•运用游戏和竞赛元素: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和竞赛相结合,设计一些趣味性强、挑战性足的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例如,设计一个计算速度比赛,鼓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数学计算题。
•利用实例和应用问题:通过展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打折、比较体重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实践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观察和推理来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提供合适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一个求最大面积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
•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总结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他们发现因式分解的规律并总结归纳。
四、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运用情境设计练习:在进行知识巩固和练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例如,在练习四则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与购物、旅行等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初中数学教学实例中谈数学实验的设计意图数学实验,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数学教学形式。
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
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现实的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它强调“从做实验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下面将结合我在××市中学数学教研活动中的公开课《从实验中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关于数学实验设计我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对于实验教学的设计,应考虑以下五点:一、实验设计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数学实验中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自主是实验教学的根本,实验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
实验一、数字的特异功能?1、实验导入:师:昨天,老师发现了一张表格中的数字它具有能知道同学们想什么的特异功能。
当同学们按照实验规则进行时,会发现什么呢?⑴、请您随意思考一个两位数。
(比如54)。
⑵、把这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十位上的数字,再减去它的个位上的数字,得出一个结果。
比如54-5-4=结果45⑶、在表中找到这个数。
并请注意观察这个数右面的图案。
(盯着看)⑷、您所看到的图案将会显示在表格的上方小纸片下。
数字的特异功能?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〇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请学生任意报一个两位数,试一试!学生发现由他们自己选定的两位数,按照实验规则得到的图案为什么和答案是一样的呢?表格怎么会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呢?它真的有特异功能吗?这时学生会很惊讶!学生的好奇心就驱使他们积极地动脑去探究其规律,好奇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数学问题现象背后的本质,体验发现的乐趣。
师:太神奇了!你们是不是都想试一试,好,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研究,发给每个实验小组四张表格。
师:下面我们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小小实验组来做实验(一)。
每个实验小组都有四张表格和四张实验报告单。
《从实验中发现……》实验(一)实验报告单实验规则1、任意取一个两位数。
2、把这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十位上的数字,再减去它的个位上的数字,得出一个结果。
比如79-7-9=633、在表格表中找到这个数。
4、请注意观察这个数右面的图案。
实验步骤1、你选择的两位数是。
2、按实验规则2,你的计算结果是。
3、找到你的计算结果的右面的图案,给它做一个记号,请揭开谜底吧!实验结果1、你找到的图案与谜底的图案是否一样?。
你是不是很好奇,那就请再试一试!这次是一样的吗?。
2、(1)请你和同组的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实验结果,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
(2)从实验中,我们发现(3)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吗?师:在实验前我得事先说明实验的要求:⑴大家按照实验报告单(表1)上的步骤来进行实验。
⑵实验过程中,按报告单的程序记录下你的实验过程。
⑶实验结束后,向大家汇报你所发现的。
教师布置完实验的要求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始实验。
随着每个实验小组实验的进行,学生发现无论他们选取哪个两位数,其结果右面的图案总是与那张神秘的纸片后面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
这时,学生就会自主地观察表格,试图发现其图案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同时,探索结论的欲望悄然注入学生的心田,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好奇、好胜心理,为教师设计实验学习带来了契机。
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归纳总结,而应让学生代表上讲台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展示实验报告,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隐含于其中的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
3、学生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1)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按照实验规则,其计算的结果都是9的倍数。
(2)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吗?设十位上的数字为a,个位上的数字为b则用代数式表示为ab-a-b实验结果2:实验结果(1)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按照实验规则,其计算的结果都是9的倍数。
(2)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吗?设十位上的数字为,个位上的数字为则用代数式表示为10a+b-a-b=9a 对这两个结论教师先不做判断,首先组织学生讨论:这两种表示方法是否都正确,为什么?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剖析错误,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实验纠正学生在用代数式表示两位数的错误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另外,学生会忽视a、b两个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什么90这个数右面的图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讨论出1≤a≤9,0≤b≤10,a、b都是整数。
4、学生自主得出:无论我们选择哪个两位数,其结果都是9的倍数。
学生掌握了其规律以后,就会豁然开朗。
电脑程序的设计者正是利用了这个规律,才能设计出原来看上去很神秘的表格。
在每一张表里,凡是9的倍数,设计者都采取相同的图案,而其他图案实际上都在干扰我们的思维,然后他把相同的图案贴在谜底上,他的设计就大功告成!5、要求学生自行设定一个规则来设计另一个表格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表格后面隐藏着的数学规律,使学生对于教材中两位数的表示方法有一个正试试看:我的设计这个程序具有能知道你想什么的特殊能力.试试它.我订的规则是:然后我在下面的表格中是这样设计的: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我这样设计是因为:确的认识,用代数式表示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深化到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思想阅读者,训练学生的创新思想。
二、实验设计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验教学应强调其内容应紧贴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
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可探究的主题内容,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生活。
比如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的博弈游戏:实验二、怎样做才会赢?1、实验分组:四个学生组成一小小实验组。
2、实验材料的准备:(1)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19颗围棋棋子。
(2)每个实验小组成员一人一张实验报告单(表2)。
(3)教师事先准备19颗可吸附在黑板上的棋子,以备学生在认真实验后,利用其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赛之用。
表2《从实验中发现……》实验(二)实验报告单实验工具19颗棋子实验规则每个实验小组分为甲乙双方。
双方轮流在19颗棋子中拿走若干个棋子,每次最多拿走4颗,至少拿走1颗,能最后拿完围棋的一方为胜方。
实验结果从实验中,你能发现:1、若让你先拿,你有把握稳赢吗?说说你的方案。
2、若让对方先拿,你也有把握稳赢吗?说说你的方案。
3、结论:你要想稳赢,你必须使你拿走棋子后剩下的棋子颗数是的倍数。
3、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评判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哪个结论是错误的。
可以让不同实验小组的学生上讲台进行擂台赛。
这样,就给数学实验形式赋予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反映。
课堂反映:学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得出结论后,学生异常兴奋。
在其后举行的比赛中,课堂气氛更是达到高潮。
4、在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得出其规律后,教师可以把这个实验再深入:⑴把19个棋子改为18个,其结论该如何改变?⑵把每次最多拿走4颗改为每次最多拿走5颗,其结论该如何改变?⑶双方轮流在m个棋子中拿走若干个棋子,每次最多拿走n颗,至少拿走1颗,能最后拿完围棋的一方为胜方。
其结论该如何改变⑷请你设计一个新的规则,当你后手拿走棋子,你一定有把握赢!(要求棋子总数不超过50颗,最多拿走2-9颗,至少1颗。
)⑸双方轮流在m个棋子中拿走若干个棋子,每次最多拿走n颗,至少拿走1颗,能最后拿完围棋的一方为负方。
其结论该如何改变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可以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学会掌握这个世界的本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博弈比赛中可以发现数学的规律,在设计电脑程序时要用到数学规律,还有许多数学的规律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如果我们能象今天一样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一定可以掌握其内在的规律。
三、应适当地设计一些结论开放的实验不给学生的实验活动圈定框框,设定唯一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开动脑筋、自主创造的过程中提出假想论断,分析假想,进而论证假想,得出自己的结论。
针对初二学生刚刚学过《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我就设计了如下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开放的。
实验三、你是怎样分割三角形的?实验材料的准备:每个实验小组成员一人一张实验报告单(表3)。
表3《从实验中发现……》实验(三)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把一个正五边形分割成5对全等三角形。
实验结果请你设计出方案:a你可以得到:be≌≌cd≌≌≌你真棒!从实验中,你能发现还可以设计其他的方案吗?aabebecdcdf设计意图:(1)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精神。
(2)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我们紧紧抓住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以及af是cd边上的中垂线这个特征,都可以把正五边形分割成5对全等三角形,而且只要在af上取任意一点都可以把实验做成功了!所以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开放的。
(3)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指出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实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实验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活动的活动形式有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寻求更新、更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灵活、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开辩论会等多种形式,逐步揭开问题的本质,接近问题解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