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运动与摩擦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优秀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 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重要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但是在理解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的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明确摩擦力的概念。
5.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运动与摩擦力1.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运动: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小学科学上册4.5《运动与摩擦力》课件(共21张PPT)
• 使接触面更光滑;
• 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
猜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原因
• 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或粗糙有关。 • 可能与物体的轻或重有关。 • 也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 也可能与运动的快慢有关。 • ……
推测: 物体表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要改变的条件: 光滑的桌面和粗糙的桌面 不改变的条件: 物体的重量,拉行的速度
实验二: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步骤: 1、把小车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 匀速运动,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时的拉力F;
木板
2、在小车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
木板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不改变的条件 摩擦的方式 接触面光滑程度
要改变的条件 (物体重量)
盒子+(1)个钩码 盒子+(4)个钩码 盒子+(8)个钩码
结论: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 面粗糙,摩擦力大。
步骤: 1、把小车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
木板
2、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小车,用弹簧 测力计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
毛巾
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不改变的条件 摩擦的方式 物体的重量
增大摩擦的方法
• 1、路面太滑!
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减少摩擦的方法
加
气
润
垫
滑
船
油
减 小 压 力
• 一、 摩擦力
• 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三、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5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 运动与摩擦力》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运动和力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滑轮组、小车、毛巾、砂纸等。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将一块小车放在滑轮组上,让学生推动小车,感受推动时的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推动小车会感到困难?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毛巾、砂纸等),将小车放在滑轮组上,观察推动小车时的困难程度。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困难。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摩擦力?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在滑轮组上涂抹润滑油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020年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 5 运动与摩擦力 》教案
2020年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5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以及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上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滑轮组、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粗纸、细线等。
2.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组实验,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摩擦力。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和实验视频,回顾和巩固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优质教学设计】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4.5、运动与摩擦力》word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一、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
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这些力都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摩擦力,并且简单的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学生在前几节课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从重力,弹力,然后进入本课的摩擦力学习。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也是为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打下基础。
另外力这一单元本身跟初中物理中的力学有着很深的联系,是为之打基础的课程,摩擦力也是其中之一。
二、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于力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摩擦力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生基本都知道,只是没有系统的去整理过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再深入的研究过它的一些特性。
因此,本节课的还是要以学生自己的认知基础为突破点,再引导他们系统整理自己的生活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继续深入的研究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掌握测定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五、学法、教法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4)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运动与摩擦力一、概述《运动与摩擦力》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运动与摩擦力》是一节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感受物体运动与摩擦;(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1)、科学知识: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产生摩擦力,并且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大小有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参与探究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激发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能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技的力量,用科学服务于生活。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置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拉力、反冲力、弹力等力,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这些原有的知识为本环节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加之此前学会了测量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较抽象的摩擦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策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结合现代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和本质特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实验法,启发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这节课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归纳法等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
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与摩擦力》,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力,它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压力以及润滑情况等。
4.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走路、开车等。
本章节内容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并认识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学生能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影响因素。
3. 科学探究:学生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4. 科学态度:学生能够对摩擦力现象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培养科学态度。
5. 科学应用:学生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培养科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力,它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学生需要理解摩擦力的定义,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并能够区分它们。
(3)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压力以及润滑情况等。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4)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走路、开车等。
学生需要认识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2. 教学难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5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动画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动画片中的摩擦力现象,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探究摩擦力的概念: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
3.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力大小,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4.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提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接触面间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9)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
3、测量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到白板上填写实验数据。)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为后面的实验解决难点。
活动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提供的材料来做实验证明吗?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提问:视频上的人为什么滑到?我们走在校园中为什么没滑到?
板书:5、运动与摩擦力
2、白板出示跑鞋鞋底、轮胎纹路图,拖拽提问:看了这两幅图,鞋底、轮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学生读定义)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重量会对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大。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引导: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怎么改变?不能改变什么条件?怎么保持不变?
4、学生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汇总。
5、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第五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之间的关系
4-5 运动与摩擦力3
思考: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推想……
物体的 重量 影响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
物体接触 面的大小
滑动与滚 动……
探 究 ,每 设小 计组 方选 案择 并一 填个 写因 记素 录进 单行
小组讨论
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摩擦力的 大小 (牛顿)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系线的纸盒、钩码、砂纸
要改变的条件
光滑(桌面)
粗糙(砂纸)
①物体重量 ②拉动的速度等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实验记录单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的大小 接触面光滑程度) ( (牛顿) 光滑(桌面) 粗糙(砂纸) ①物体重量 ②拉动的速度等
我们的发现: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小 ;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大 。
实验二: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要改变的条件 ( 物体重量 )
纸盒+( )个钩码 纸盒+( )个钩码
不改变的条件
①接触面状况 ②拉动的速度等
摩擦力的大小 (牛顿)
我们的发现: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大 ; 小 。
实验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
实验器材: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的 大小 (牛顿)
我们的发现: 物体的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大小 无关 ;
我们的发现: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找找的摩擦力:
思考:
这个连续动作中出现了哪些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力: 1、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2、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
实验器材: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5《运动与摩擦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pptx
.需要多大的力,才能使物体移动呢?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呢?怎么测量?
设计意图: 以真实历史情景引入,思考为什么只有人用力拉以后,才有可能把重物往前运输。充分展现学生的前概念,驱 动下一步实验的进行。 (二)测量摩擦力,再次认识摩擦力 1.这里有一块带砂纸的平板,可以模拟什么?(预设:古代的路面。古代不平整的路面。);木块和钩码,可 以模拟什么?(预设:重物);垫圈可以模拟什么?(预设:拉力) .接下去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这个实验怎么做吧。 在粗糙平面上搬运重物第( )小组 实验要求:一边一个一个地加垫圈,一边观察“重物”是否前移。垫圈个数 第1次第2次第3次中间值 结论: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用了( )个垫圈才让“重物” 往前移动。 研讨 (1)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用了几个垫圈才让“重物”往前移? (2)实验过程中,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说得出的情况(预设):垫圈很少时,重物是不动的,但是后来增加垫圈以后,重物就开始动了。追问: 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不出的情况,问:刚开始我们放几个垫圈的时候,重物运动了吗?(预设:没动)直到我们放到23个时 才(预设:动),这说
明什么呢?
(预设:需要一定的力,才能使物体运动起来。)
(3)为什么要一定的力,才能移动重物呢?(预设:物体太重。追问:为什么物体太重,就需要一定的力,才 能使物体运动起来呢?预设:垫圈的力要大于物体的重量才能拉动物体运动;摩擦力。追问:为什么受到摩擦力, 就需要一定的力;预设:垫圈的拉力要抵消掉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物体才能运动起来。或者两者都有。万变不离其 宗,想方设法暴露学生的解释。)板书:物体太重、摩擦力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物体太重 摩擦力
(4)你觉得到底是那个原因导致了需要一定的力,才能移动重物呢?想清楚了,就可以把你的学号磁铁贴在对 应的原因下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1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
本课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较多。
对摩擦力,他们感性知识比较丰富。
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指导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合作研究,能够用控制变量法完成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弹簧测力计、小汽车、木板、小木板、钩码若干、毛巾。
对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弹簧测力计、小汽车、木板、小木板、毛巾、钩码若干。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 课件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师生齐唱。
师:蜗牛爬到葡萄树上会受到树干的摩擦 (出示蜗牛爬葡萄树图片)。
汽车行驶会受到路面摩擦,飞机飞上蓝天会受到大气的摩擦。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运动与摩擦总是相伴相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14)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前三课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学习测量力的大小之后,帮助学生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
认识摩擦力和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后,学生将会在后面了解到滑动与滚动,以及这两者所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了解到摩擦力的利害,鞋、交通工具中改变摩擦力的精心设计,利用所学知识,学生将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去设计制作一辆小赛车。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知道什么是摩擦,可是对摩擦力并不了解,也并不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摩擦力的存在,如,用手拿起物品,走路,都要有摩擦力才行。
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摩擦力,最好能通过简单的小活动让学生明白,运动物体要收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关于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大多能联想到越光滑的地方摩擦力越小,但不知道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体会、小游戏等活动,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知道摩擦力的定义,明确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通过小组探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量越轻,摩擦力越小,物体重量越重,摩擦力越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了解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摩擦力的存在,进行有关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对比实验”和“弹簧测力计使用”掌握情况。
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钩码、。
分组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50g的钩码几个、毛巾、记录纸一张。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与摩擦力》。
一、说教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构起“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认识了反冲力和弹力,还通过弹簧测力计认识到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本节课要研究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聚焦板块通过呈现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引出研究物体在运动中产生并受到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搬运重物来体验,并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不同运动方式下摩擦力大小的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哪种运动方式最省力,并利用所学科学科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拓展板块,通过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力的原理,以及气垫船模型和磁悬浮陀螺的制作,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对摩擦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了,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是熟悉的,但是,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思考,这也成为本课学习的起点。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态度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5.运动与摩擦力【教材简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构起“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认识了反冲力和弹力,还通过弹簧测力计认识到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本节课要研究摩擦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聚焦板块,通过呈现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引出研究物体在运动中产生并受到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搬运重物来体验,并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不同运动方式下摩擦力大小的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哪种运动方式最省力,并利用所学的科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拓展板块,通过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力的原理,以及气垫船模型和磁悬浮陀螺的制作,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
【学情分析】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对摩擦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了,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是熟悉的,但是,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思考,这也成为本课学习的起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态度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试着测量几个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面积大 小? 物体是滑动还是滚动? 物体的轻重?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光滑与粗糙)
根据生活经验推测;
设计对比实验 (控制各个条件); (除了改变接触面光滑程度 外,多做几次;改变的条件区分度要 大些才好,也就是光滑粗糙程度的差别 大一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 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推测; 自主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控制各个条件:要改变 的条件是运动物体的重 量,而其他条件都不变。 注意事项:物体轻重的差别大一点。
紧 急 刹 车 的 痕 迹
产生摩擦的条件:
必须要有两个物体; 互相接触; 接触面有相对运动。
什么叫摩擦力?
由于摩擦物体运动时常会受到阻碍, 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摩 擦力对运动有阻碍作用。
把一个物体放在平板上,慢慢倾斜平 板 ……
手掌按在桌面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
……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刚 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 它受到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