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中的认知与知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麻醉中的认知与知晓

作者:何加宁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9期

众所周知,人体在接受麻醉后,有可能會出现术后早期功能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精神紊乱、情绪焦虑、人格改变、记忆丢失等,进而对接受麻醉者的技巧、行为、社交能力造成影响。这就直接说明,麻醉的确有可能会对人体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那么,在“全麻”的状态下,人的意识、思维是否已经完全消失?在身体麻醉的条件下,大脑是否还有认知活动?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中认知、知晓的问题也受到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下文就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以及分析。

一、为什么在全身麻醉后还会出现“认知活动”

据统计,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进行心脏手术,出现“术中认知”的概率为6%,各种不同的手术平均为2%。那么,是如何证明在“全身麻醉”情况下,病人仍旧出现了“认知活动”?在临床上,通常通过“明确记忆”评价的方式来判别病人是否在术中过程中出现了认知活动。病人若是反映,在全身麻醉施术的过程中,听到相关的语言或者有着相关记忆,并经过麻醉主管医师证明后,就可判定其出现了“麻醉认知”。目前在心理学界,已经能够通过在麻醉中、后,反复让病人听重复词汇、相关词汇,然后在术后进行测试,以规避人体外显记忆、内隐记忆的错乱。“听觉”是人体在麻醉条件下最后消失的直觉,所以“听觉”也是判断术中事件最主要的判别因子,在听觉刺激条件下诱发的AEP目前是研究麻醉认知最主要的参考因子。

人体脑干BAEP诱发听觉,但是目前医疗界使用的多数麻醉药都无法实现对BAEP的有效抑制,所以在麻醉条件下,有可能会存在听觉信息传递至脑干及以上部位的情况。国内外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诸多分析,让志愿者在麻醉条件下,听相关刺激词汇,然后做心理学测试,的确证明了该种现象的存在。在麻醉条件下,人的意识在逐步消逝之后,但是人体脑干N1波、ERP外源性成分并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麻醉条件下,听觉信息仍旧有可能会进入大脑皮层。神经电生理研究、脑成像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结合FMRI、PET技术,可实现对人体大脑各个区域脑部血流的精确测量,进而实现更加精准的解剖定位以及功能定位。研究发现,学习功能、记忆功能是人体神经细胞联系结构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国内外将其认定为长时程增强,而长时程增强也是目前有关记忆的重要研究机制,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极其有可能从机理层面上,理清麻醉条件下人体的记忆变化以及学习变化,以解决在全麻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术中知晓的问题。

二、麻醉知晓的不良后果

麻醉知晓在术后有可能会出现“创伤应急紊乱症”,尤其是经过大创口手术的患者,“创伤应急紊乱症”的临床表现相对严重,主要体现为不安、重复噩梦甚至是濒死感。目前针对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