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计算公式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公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公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公式大全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包括物质的量(mol)、气体物质的量(mol)和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对于溶液的计算公式,基本公式包括溶液密度(g/mL)、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需要注意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包括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和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包括基本公式和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可以通过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m来进行。

在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时,可以通过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m来进行。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包括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以及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

对于混合气体的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需要注意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体积(或摩尔)分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三个重要推论包括恒温、恒容时、恒温、恒压时和恒温、恒容时,其中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最后,对于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来检验硫酸根离子。

2、可以通过混合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溶液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反应方程式为: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3、碳酸钠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必修⼀化学⽅程式⼤全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熟记⼀些⽅程式。

下⾯是店铺⽹络整理的⾼⼀化学必修⼀化学⽅程式⼤全以供⼤家学习。

⾼⼀化学必修⼀化学⽅程式⼤全(⼀) ⾮⾦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Xe(过量) === XeF2 2F2(过量) + Xe === XeF4 nF2 + 2M === 2MFn (表⽰⼤部分⾦属) 2F2 + 2H2O === 4HF + O2 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F2 + Cl2(等体积) === 2ClF 3F2 (过量) + Cl2 === 2ClF3 7F2(过量) + I2 === 2IF7 Cl2 + H2 === 2HCl 3Cl2 + 2P === 2PCl3 Cl2 + PCl3 === PCl5 Cl2 + 2Na === 2NaCl 3Cl2 + 2Fe === 2FeCl3 Cl2 + 2FeCl2 === 2FeCl3 Cl2 + Cu === CuCl2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5Cl2 + I2 + 6H2O === 2HIO3 + 10HCl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Cl2 + SO2 + 2H2O === H2SO4 + 2HCl Cl2 + H2O2 === 2HCl + O2 2O2 + 3Fe === Fe3O4 O2 + K === KO2 S + H2 === H2S 2S + C === CS2 S + Fe === FeS S + 2Cu === Cu2S 3S + 2Al === Al2S3 S + Zn === ZnS N2 + 3H2 === 2NH3 N2 + 3Mg === Mg3N2 N2 + 3Ca === Ca3N2 N2 + 3Ba === Ba3N2 N2 + 6Na === 2Na3N N2 + 6K === 2K3NN2 + 6Rb === 2Rb3N P2 + 6H2 === 4PH3 P + 3Na === Na3P 2P + 3Zn === Zn3P2 还原性 S + O2 === SO2 S + O2 === SO2 S + 6HNO3(浓) === H2SO4 + 6NO2 + 2H2O 3S + 4HNO3(稀) === 3SO2 + 4NO + 2H2O N2 + O2 === 2NO 4P + 5O2 === P4O10(常写成P2O5) 2P + 3X2 === 2PX3 (X表⽰F2,Cl2,Br2) PX3 + X2 === PX5 P4 + 20HNO3(浓) === 4H3PO4 + 20NO2 + 4H2O C + 2F2 === CF4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成⽔煤⽓)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粉) + O2 === SiO2 Si + C === SiC(⾦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化学必修⼀化学⽅程式⼤全(⼆) ⾦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化学必修⼀化学⽅程式⼤全(三) ⾮⾦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2O(⽤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泛应⽤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于⼯业制备⼩苏打,苏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在高一化学学习阶段,我们需要学一些化学公式。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一)低价态的还原性:4Fe(OH)2 + O2 + 2H2O === 4Fe(OH)3与酸性物质的作用:2NaOH + SO2(少量) === Na2SO3 + H2ONaOH + SO2(足量) === NaHSO32NaOH + SiO2 === NaSiO3 + H2O2NaOH + Al2O3 === 2NaAlO2 + H2O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NaOH + HCl === NaCl + H2ONaOH + H2S(足量) === NaHS + H2O2NaOH + H2S(少量) === Na2S + 2H2O3NaOH + AlCl3 === Al(OH)3 + 3NaCl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NaOH + NH4Cl === NaCl + NH3 + H2OMg(OH)2 + 2NH4Cl === MgCl2 + 2NH3.H2OAl(OH)3 + NH4Cl 不溶解不稳定性:Mg(OH)2 === MgO + H2O2Al(OH)3 === Al2O3 + 3H2O2Fe(OH)3 === Fe2O3 + 3H2OCu(OH)2 === CuO + H2O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二)1、氧化性:2FeCl3 + Fe === 3FeCl2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2FeCl3 + Zn === 2FeCl2 + ZnCl2FeCl3 + Ag === FeCl2 + AgCFe2(SO4)3 + 2Ag === FeSO4 + Ag2SO4(较难反应)Fe(NO3)3 + Ag 不反应2FeCl3 + H2S === 2FeCl2 + 2HCl + S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FeCl2 + Mg === Fe + MgCl22、还原性:2FeCl2 + Cl2 === 2FeCl33Na2S + 8HNO3(稀) === 6NaNO3 + 2NO + 3S + 4H2O3Na2SO3 + 2HNO3(稀) === 3Na2SO4 + 2NO + H2O2Na2SO3 + O2 === 2Na2SO4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MgCl2 + 2NH3.H2O === Mg(OH)2 + NH4Cl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lFeCl3 + 3NH3.H2O === Fe(OH)3 + 3NH4Cl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3PO4 + HCl === Na2HPO4 + NaClNa2HPO4 + HCl === NaH2PO4 + NaClNaH2PO4 + HCl === H3PO4 + NaCl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3Na2CO3 + 2AlCl3 + 3H2O === 2Al(OH)3 + 3CO2 + 6NaCl 3Na2CO3 + 2FeCl3 + 3H2O === 2Fe(OH)3 + 3CO2 + 6NaCl 3NaHCO3 + AlCl3 === Al(OH)3 + 3CO23NaHCO3 + FeCl3 === Fe(OH)3 + 3CO23Na2S + Al2(SO4)3 + 6H2O === 2Al(OH)3 + 3H2S3NaAlO2 + AlCl3 + 6H2O === 4Al(OH)35、不稳定性: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 + SO2 + H2O NH4Cl === NH3 + HClNH4HCO3 === NH3 + H2O + CO22KNO3 === 2KNO2 + O22Cu(NO3)3 === 2CuO + 4NO2 + O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KClO3 === 2KCl + 3O2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Ca(HCO3)2 === CaCO3 + H2O + CO2CaCO3 === CaO + CO2MgCO3 === MgO + CO2。

高一化学计算公式必修一--新版

高一化学计算公式必修一--新版

高一化学计算公式必修一知识点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2)物质的量(mol)(3)气体物质的量(mol)(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②溶质的质量分数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物质的量浓度(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浓)=c(稀)·V(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基本公式:①②(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则(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在高一化学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公式,这些公式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将在这里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摩尔浓度公式。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mol/L。

摩尔浓度公式可以表示为:c = n/V。

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从而更好地掌握溶液的性质和行为。

2. 摩尔质量公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通常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g/mol。

摩尔质量公式可以表示为:M = m/n。

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质量,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3. 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重要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PV = nRT。

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压力、体积、摩尔数或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4. 化学平衡常数公式。

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通常可以表示为:Kc = [C]^c[D]^d/[A]^a[B]^b。

其中,Kc表示化学平衡常数,[C]、[D]、[A]、[B]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c、d、a、b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规律。

5.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常可以表示为:nA + mB → pC + qD。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公式大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公式大全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公式大全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学科。

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大全,帮助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1. 原子结构- 原子质量数公式:原子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质子数公式:质子数 = 原子质量数 - 中子数- 中子数公式:中子数 = 原子质量数 - 质子数- 电子数公式:电子数 = 质子数(在中性原子中)2. 摩尔和物质的转化-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 = 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 摩尔数公式:摩尔数 = 物质的质量 / 摩尔质量- 物质的质量公式:物质的质量 = 摩尔数 ×摩尔质量3. 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化学式计算:正离子的电价 ×正离子数 = 负离子的电价 ×负离子数- 共价化合物化学式计算:元素的电价 ×原子数 = 总电价4. 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公式: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摩尔守恒公式:反应前总摩尔数 = 反应后总摩尔数- 气体化学计算和理想气体定律:PV = nRT- P为气体的压强- V为气体的体积- n为气体的摩尔数- R为气体常数- T为气体的温度(开尔文)5.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n1 × C1 × V1 = n2 × C2 × V2- n1为酸的摩尔数- C1为酸的浓度- V1为酸的体积- n2为碱的摩尔数- C2为碱的浓度- V2为碱的体积6.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计量计算:N1 × V1 = N2 × V2- N1为氧化剂的摩尔数- V1为氧化剂的体积- N2为还原剂的摩尔数- V2为还原剂的体积以上是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公式的大全。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所有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所有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所有公式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知识点和公式,这些公式是化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下面是高一化学必修一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相应的公式:1. 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 m 表示。

物质的量是物质基本组成单位的多少,用 n 表示。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含有的物质的量所对应的质量,用 M 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n = m / M其中,n 为物质的量,m 为质量,M 为摩尔质量。

2.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指的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所占的体积。

摩尔体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V = V0 / n其中,V 为摩尔体积,V0 为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n 为物质的量。

3.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计算质量分数的公式如下:质量分数 = 某种物质的质量 / 混合物的总质量4. 定比例定律定比例定律是指当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时,它们之间的质量比保持不变。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质量比 = 质量1 / 质量2 = 整数比例5.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质量反应物 = 质量生成物6. 浓度和溶液的配制浓度表示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浓度(质量分数)= 质量溶质 / 质量溶液浓度(摩尔浓度)= 物质的量溶质 / 溶液体积7. 摩尔浓度与物质的量摩尔浓度表示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溶质 / 溶液的体积或质量8. 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常用的气体状态方程有以下几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 为气体的压强,V 为气体的体积,n 为物质的量,R 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及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及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及方程式n=N/N A N A: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n:物质的量,单位:molN:粒子数n=m/M m:质量,单位:gM:摩尔质量,单位:g/mol(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n=V/Vm (只适用于气体)V:气体体积Vm: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22.4L/mol同温同压下:V1/V2=n1/n2=N1/N2n=cV(用于溶液)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溶液稀释:c浓V浓=c稀V稀2Na+2H2O==2NaOH+H2↑(现象:浮熔游响红)4Na+O2==2Na2O 2Na+O2 == Na2O2(淡黄色)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4HCl==4NaCl+2H2O+O2↑NaHCO3+NaOH==Na2CO3+2H2O2NaHCO3+Ca(OH)2(少量)=CaCO3↓+Na2CO3+2H2O2HCO3-+Ca2++2O H-== CaCO3↓+CO32-+2H2O 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HCO3-+Ca2++O H-=CaCO3↓+H2O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NaOH==2NaAlO2+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 H-==AlO2-+2H2OAl3+与O H-反应:Al3++3O H-==Al(OH)3↓Al3++4O H-==AlO2-+2H2O实验室制取Al(OH)3: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Al(OH)3↓+3NH4+Al(OH)3的不稳定性:Al(OH)3==Al2O3+2H2OKAl(SO4)2与Ba(OH)2的反应:①Al3+恰好完全反应:2KAl(SO4)2+3Ba(OH)2=======K2SO4+BaSO4↓+2Al(OH)3↓2Al3++3SO42-+3Ba2++6O H-==3BaSO4↓+2Al(OH)3↓②SO42-恰好完全反应:KAl(SO4)2+2Ba(OH)2===2BaSO4↓+K AlO2+2H2OAl3++2SO42-+2Ba2++4O H-==2BaSO4↓+AlO2-+2H2O2NaAlO2的电离方程式:NaAlO2==Na++AlO2-~~~~~~~~~~~~~~~~~~~~~~~~~~~~~~~~~~~~~~~~~~~~~~FeO+2HCl==FeCl2+H2O(FeO+2H+=Fe2++H2O)Fe2O3+6HCl==2FeCl3+3H2O((Fe2O3+6H+=2Fe3++3H2O)Fe3O4+8HCl=2FeCl3+FeCl2+4H2O(Fe3O4+8H+=2Fe3++Fe2++4 H2O)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变为灰绿色变为红褐色)Fe+2FeCl3==3FeCl2(Fe+2Fe3+==3Fe2+)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2Fe+3Cl2==2FeCl3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Cl2+H2O==HClO+HCl 2HClO==2HCl+O2↑Cl2+2NaOH==NaClO+NaCl+H2O(Cl2+2O H-=C l-+Cl O-+H2O) 漂白粉的制取: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Cl2的实验室制法:Mn O2+4HCl(浓)==MnCl2+Cl2↑+2H2O SO2的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SO2的氧化性:SO2+2H2S==3S+2H2OSO2与碱反应:SO2(少量)+2NaOH==Na2SO3+H2OSO2(过量)+NaOH==NaHSO3SO2(少量)+2NH3.H2O==(NH4)2SO3+H2O3NO2+H2O==2HNO3+NONH3+HCl==NH4Cl(产生大量白烟)NH3的实验室制法:NH4Cl+Ca(OH)2==CaCl2+2NH3↑+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C+2H2SO4(浓)==CO2↑+SO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4H++2NO3-==Cu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Cu+8H++2NO3-==3Cu2+ +2NO↑+4H2O)Fe(不足)+4HNO3(稀)==Fe(NO3)3(黄色)+NO↑+2H2O3Fe(过量)+8HNO3(稀)==3Fe(NO3)2(浅绿色)+2NO↑+4H2O 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SiO2+2C==Si+COSiO2+Na2CO3==Na2SiO3+CO2SiO2+HF==SiF4↑+H2ONa2SiO3+2HCl==H2SiO3↓+2NaCl(硅酸的制法)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大全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2)物质的量(mol)(3)气体物质的量(mol)(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②溶质的质量分数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物质的量浓度(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浓)=c(稀)·V(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基本公式:①②(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混)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Mr,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高一化学必修一,掌握基本的化学公式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公式总结:1. 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相对分子质量(M)- 物质的量(n)= 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2. 摩尔质量(M)- 摩尔质量(M)= 相对分子质量× 1g/mol3. 摩尔体积(V)- 摩尔体积(V)=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量(n)4. 气体摩尔体积(Vm)- 在标准状况下(0℃,1atm),Vm = 22.4L/mol5. 物质的量浓度(C)-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6. 质量分数(w)- 质量分数(w)=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总质量)× 100%7. 物质的量分数(ω)- 物质的量分数(ω)=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中所有溶质的总摩尔数)× 100%8. 化学反应速率(v)- 化学反应速率(v)= 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 / 时间9. 化学平衡常数(K)- K = [生成物]^n / [反应物]^m(其中n和m是平衡方程式中的系数)10.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即n(酸) = n(碱)1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变化量等于转移的电子数12.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表示了溶液中离子的化学反应13. 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必须满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14. 能量守恒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15.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这些公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基础,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解决化学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份公式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化学。

高一化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化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化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化学公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掌握这些公式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一化学公式,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公式
1.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 氧化数变化= 得失电子数
3.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二、气体相关公式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2.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3. 查尔斯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三、溶液相关公式
1.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2. 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100g
3. 摩尔浓度= (溶质摩尔数/ 溶液体积)mol/L
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相关公式
1. 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变化/ 时间)× 系数
2. 化学平衡常数Kc = 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
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
3. 反应进度= 反应物摩尔数变化/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
五、电化学相关公式
1. 法拉第电解定律:电量= 电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法拉第常数
2. 电池电动势= 正极电势- 负极电势
3. 电池内阻= (电池电动势- 端电压)/ 电流
以上是高一化学常见公式的总结,掌握这些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在高一化学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众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是理解化学知识的关键。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总结一下。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钠及其化合物(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₂=点燃= Na₂O₂(2)钠与水反应:2Na + 2H₂O = 2NaOH + H₂↑(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₂O₂+ 2H₂O = 4NaOH + O₂↑(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₂O₂+ 2CO₂= 2Na₂CO₃+ O₂2、铝及其化合物(1)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₂= 2Al₂O₃(2)铝与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₃+ 3H₂↑(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₂O =2NaAlO₂+ 3H₂↑(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₂O₃+ 6HCl = 2AlCl₃+ 3H₂O+ H₂O(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₃+ 3HCl = AlCl₃+ 3H₂O (7)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₃+ NaOH =NaAlO₂+ 2H₂O3、铁及其化合物(1)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2)铁与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₂+ H₂↑(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 + 2HCl = FeCl₂+ H₂O(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₂O₃+ 6HCl = 2FeCl₃+ 3H₂O (6)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Fe₃O₄+ 8HCl = FeCl₂+2FeCl₃+ 4H₂O(7)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4Fe(OH)₂+ O₂+ 2H₂O =4Fe(OH)₃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硅及其化合物(1)硅与氧气反应:Si + O₂=高温= SiO₂(2)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₂+ 4HF = SiF₄↑ + 2H₂O+ H₂O(4)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₂SiO₃+ 2HCl = 2NaCl +H₂SiO₃↓2、氯及其化合物(1)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₂=点燃= 2NaCl(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₂=点燃= 2FeCl₃(3)氯气与氢气反应:H₂+ Cl₂=点燃= 2HCl(4)氯气与水反应:Cl₂+ H₂O = HCl + HClO(5)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₂↑(6)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₂+ 2NaOH = NaCl + NaClO + H₂O3、硫及其化合物(1)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₂=点燃= SO₂(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₂+ H₂O ⇌ H₂SO₃(3)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₂+ O₂⇌ 2SO₃(4)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₃+ H₂O = H₂SO₄(5)铜与浓硫酸反应:Cu + 2H₂SO₄(浓) =△= CuSO₄+SO₂↑ + 2H₂O(6)碳与浓硫酸反应:C + 2H₂SO₄(浓) =△= CO₂↑ + 2SO₂↑ + 2H₂O4、氮及其化合物(1)氮气与氧气反应:N₂+ O₂=放电= 2NO(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₂= 2NO₂(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₂+ H₂O = 2HNO₃+ NO(4)氨气与水反应:NH₃+ H₂O ⇌ NH₃·H₂O(5)氨气与盐酸反应:NH₃+ HCl = NH₄Cl(6)氯化铵受热分解:NH₄Cl =△= NH₃↑ +HCl↑(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₄HCO₃=△= NH₃↑ + CO₂↑ +H₂O(8)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₄NO₃+ NaOH =△= NH₃↑ + NaNO₃+ H₂O(9)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NO₃(浓) = Cu(NO₃)₂+ 2NO₂↑ + 2H₂O(10)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NO₃(稀) = 3Cu(NO₃)₂+2NO↑ + 4H₂O这些化学方程式在高一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并理解其反应原理,通过多做练习来熟练掌握,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必修一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必修一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必修1常用计算公式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 ) 即n=M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即n=A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即n=m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 ) 即ρ =aq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即C B=aq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1000(mL)(g/mol)1(L)(mol/L)⨯⨯⨯⨯=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②物质的量浓度即C B =BM ρω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V (浓)=c (稀)·V (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公式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必修的化学知识点和相应的公式。

这些公式在解决问题和计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的公式。

1. 质量百分比公式:质量百分比(%mass)是指溶液或混合物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或混合物总质量之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ass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或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这个公式主要应用于溶液和混合物中的溶质质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质量百分比,可以了解溶液或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例。

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mol/L)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 = n/V其中,C是摩尔浓度,n是溶质的摩尔数,V是溶液的体积。

摩尔浓度常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和浓度。

通过计算摩尔浓度,可以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水平。

3.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质量(g/mol)是指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 = m/Mr其中,M是摩尔质量,m是样品的质量,Mr是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摩尔质量常用于计算物质的质量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通过计算摩尔质量,可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摩尔数量。

4. 电量计算公式:电量(C)是指电流与时间的乘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 = I × t其中,Q是电量,I是电流,t是时间。

电量常用于计算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储存。

通过计算电量,可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时间关系。

这些公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在实际的化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解决与这些概念相关的实际问题。

除了这些公式,还有一些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公式、酸碱反应公式等在高一化学必修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公式和方程式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而解决与反应相关的计算和问题。

必修一化学公式及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化学公式及方程式总结

一、计算公式:(n :物质的量;N :粒子个数;N A :阿伏伽德罗常数;m :质量;M摩尔质量;V :体积;Vm :摩尔体积;C :物质的量浓度;T :温度;P :压强;ρ:密度;ω%:质量分数)1、物质的量:n=NA N N=n ×N A N A = n N 摩尔质量:M=n m m=n ×M n=Mm 2、摩尔体积:Vm=n V V=n ×Vm n=mV V (其中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 3、物质的量浓度C=V n n=C×V V=C n C 1V 1=C 2V 2(用于稀释) C=1000*ρ *ω%/M 4、配置溶液误差分析依据原理:C=MVm (与m 成正比,与V 成反比) 5、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体的分子数相等(三同推一同,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 6、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求算:(1)、依据相对密度(D ):M1=M2D (D=ρ1:ρ2)(2)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3)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4)M (平均)=n1%×M1+n2%×M2+n3%×M3+……二、方程式:1、第三章金属钠的有关反应反应: 4Na+O 2==2Na 2O (白色固体) 2Na 2O+O 22Na 2O 2 2Na+O 2Na 2O 2(淡黄色固体,有漂白性、供氧剂) Na+Cl 22NaCl2Na+ 2H 2O== 2NaOH+H 2↑Na 2O+2HCl==2NaCl+H 2O Na 2O+2H +=2Na ++H 2ONa 2O+H 2O==2NaOH (现象:浮、熔、游、响、红)Na 2O+H 2O=2Na ++2OH –Na 2O+CO 2==Na 2CO 32Na 2O 2+2H 2O===4NaOH+O 2↑(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Na2O2+2H2O=4Na++4OH–+O2↑2Na2O2+2CO2==2Na2CO3+ 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2NaCl +CaCO3↓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HCl= NaCl+H2O+CO2↑NaHCO3+NaOH= Na2CO3+ H2O 2NaHCO 3 Na2CO3+ H2O+CO2↑金属Al的有关反应:4Al+3O2===2Al2O3(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金属,俗名:刚玉) 3Al+6HCl==2AlCl3+3 H2↑2Al+2NaOH==2NaAlO2+ H2↑(Al是两性金属)Al2O3+6HCl==2AlCl3+ 3H2O (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两性氧化物)Al2O3+2OH―=2AlO2―+H2O Al3++3NH3﹒H2O==Al(OH)3↓+3NH4+(制备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净水、做胃药)Al(OH)3+3HCl= 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 H2O 2Al(OH)3Al2O3+ 3H2O金属Fe的有关反应:2O2+3Fe Fe3O4 (黑色晶体,有磁性,俗名:磁铁矿)2Fe+3O2 ==Fe2O3(红棕色粉末,俗名:铁红)[FeO是黑色粉末]高温4Fe+3H2O(g)=== Fe3O4+3H2↑Fe2++2OH-==Fe(OH)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固体) 4Fe(OH)2+O2+H2O=4 Fe(OH)3Fe3++3OH-= Fe(OH)3↓(产生红褐色沉淀)2Fe(OH)3 Fe2O3+3H2O2、第四章与Si 相关的化学反应(SiO 2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酸性氧化物) Si+2NaOH+H 2O==Na 2SiO 3+2H 2↑单质硅制备:SiO 2+2C==2CO ↑+Si(含杂质的粗硅) Si+2Cl 2== SiCl 4 SiCl4+2H2==4HCl+Si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制备硅酸钠,其水溶液叫水玻璃) SiO 2+CaO = =CaSiO 3SiO 2+2C==Si+2CO ↑(弱氧化性)SiO 2+3C=== SiC+2CO ↑(C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SiO 2+4HF=SiF 4↑+2H 2O(工业制玻璃的反应原理)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制备硅酸,弱酸)H 2SiO 3 SiO 2 + H 2O 2NaOH+H 2SiO 3 == Na 2SiO 3+ 2H2O与卤素有关的化学反应: 实验室制备Cl 2:MnO 2 + 4HCl (浓) == MnCl 2 + Cl 2↑+ 2H 2O 2Fe+ 3Cl 2 2FeCl 3(棕黄色的烟) Fe+ I 2==Fe I 2 2P+ 3 Cl 2 ===2PCl 3(Cl2不足) 2P+ 5 Cl 2 ===2PCl 5(Cl 2过量) Cl 2+H 2O=HCl+HclO(弱酸,具有漂白性) 2HclO====2HCl+O 2↑ 2Ca(OH)2+2Cl 2=Ca(ClO)2 + CaCl 2 +2H 2O (制漂白粉原理) 漂白原理:Ca(ClO)2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高温 高温光照与S有关的反应:S+Fe FeS 2Cu+S Cu2S S + O2SO2CaO+SO2=CaSO3 Ca(OH)2+SO2=CaSO3↓+H2O2NaOH+SO2=Na2SO3 +H2O NaOH+SO2=NaHSO3SO2+2H2S=3S↓+2H2O (氧化性)SO2+Cl2+2H2O=2HCl+H2SO4(混合气体没有漂白性)SO3 + H2O = H2SO42NO + O2 = 2NO23 NO2+H2O =2HNO3 +NO4 NO + 2H2O + 3O2 = 4HNO3。

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在化学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以及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

因此,掌握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摩尔概念相关公式。

在化学中,摩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量。

摩尔的计算公式包括:(1)物质的摩尔数 = 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

(2)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相对分子质量。

2. 溶液浓度相关公式。

溶液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重要参数,常用的溶液浓度计算公式包括:(1)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100%。

(2)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 100%。

(3)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3. 气体定律相关公式。

气体定律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定律,常用的气体定律公式包括:(1)查理定律,V/T = 常数。

(2)波义尔定律,P/V = 常数。

(3)阿伏伽德罗定律,PV = nRT。

4. 化学反应相关公式。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包括:(1)摩尔比公式,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摩尔比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间的关系。

(2)反应热公式,q = mcΔT。

5. 电化学相关公式。

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化学相关的公式包括:(1)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

(2)电化学方程式中电子数与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以上公式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公式涉及到了摩尔概念、溶液浓度、气体定律、化学反应和电化学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实验操作。

因此,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公式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公式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公式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了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其中知识点的公式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化学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上册的知识点公式。

1.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 ×摩尔质量常数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和摩尔质量常数计算得到。

它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之一,也是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的基础。

2. 摩尔体积公式:摩尔体积 = 物质的体积 / 物质的物质量摩尔体积是指在常温常压下,一摩尔物质所占的体积。

它可以通过物质的体积和物质的物质量计算得到。

摩尔体积是物质间相互作用力和空间排列的重要指标,对于气体反应和理想气体定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 = 物质的物质量 / 溶液的体积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常用单位是摩尔/升。

它可以通过物质的物质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得到。

摩尔浓度在溶液的配置和反应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量化描述溶液的浓度程度。

4. 饱和溶液的溶度公式:溶度 =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饱和溶液的溶液质量溶度是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饱和溶液的溶液质量的比值。

它是反映溶液中溶质浓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间的比值来计算。

溶度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力、溶液温度等因素有关。

5. 离子的键能公式:键能 = (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 - 离子熔解能)/ 离子的键数离子的键能是指单位离子间距离下,离子化合物的结晶能量。

它可以通过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和离子的键数计算得到,其中减去离子熔解能。

离子的键能是描述离子键强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定量评估和比较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这些化学知识点公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而且在解决化学问题和实践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高一必修一摩尔质量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摩尔质量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摩尔质量知识点
摩尔质量是一种物质的量的衡量单位,它是指一个物质中原子的质量,单位是克拉(g/mol)。

摩尔质量是由一个物质中原
子的质量组成的,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m/n,其中M表
示摩尔质量,m表示原子质量,n表示原子数。

摩尔质量的计算可以通过质量数的概念来理解,质量数是指一个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Z+N,其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N表示中子数。

因此,摩尔质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A×m,其中m表示原
子质量。

摩尔质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来完成,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元素原子质量排列的表格,它可以提供元素的原子质量和质量数等信息,从而可以计算出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计算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量,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M×n,其中m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摩尔质量,n表示物
质的摩尔数。

摩尔质量的计算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

因此,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化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计算物质的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的化学中主要的公式汇总

高一的化学中主要的公式汇总

高一的化学中主要的公式汇总1.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M)=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物质的量(n)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C)= 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3. 气体摩尔体积公式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4. 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_A)= 6.022 × 10^23 mol^1表示1摩尔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5. 化学反应速率公式反应速率(v)= 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ΔC)/ 时间变化量(Δt)6. 化学平衡常数公式K = 物的浓度乘积 / 反应物的浓度乘积7. 焓变公式ΔH = H(物) H(反应物)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8. 吉布斯自由能公式ΔG = ΔH TΔS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ΔG < 0 表示反应自发进行9.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H+ + OH → H2O表示酸和碱反应水10. 氧化还原反应公式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11. 化学键能公式化学键能(E)= 断裂化学键所需能量表示形成或断裂化学键时所需的能量12. 亨利定律P = kH × C其中P是气体在液体中的分压,kH是亨利定律常数,C是气体在液体中的浓度13. 溶解度积公式Ksp = [A+]^a × [B]^b其中Ksp是溶解度积常数,[A+]和[B]分别是溶解后的离子浓度,a和b是化学方程式中离子的系数14. 活度系数公式γ = a / C其中γ是活度系数,a是活度,C是浓度15. 电离常数公式Ka = [H3O+] × [A] / [HA]Kb = [OH] × [B+] / [BOH]分别表示酸和碱在水中的电离程度16. 电解质电导率公式κ = 1 / ρ其中κ是电导率,ρ是电阻率17. 法拉第常数F = 96,485 C/mol表示1摩尔电子的电荷量18. 电池电动势公式E = E° (RT/nF) ln Q其中E是电池电动势,E°是标准电极电势,R是气体常数,T 是温度,n是电子转移数,F是法拉第常数,Q是反应商19. 酸碱滴定公式n(酸) × V(酸) = n(碱) × V(碱)表示在酸碱滴定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20. 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公式Rate = k[A]^m[B]^n其中Rate是反应速率,k是速率常数,[A]和[B]是反应物的浓度,m和n是反应物的反应级数这些公式涵盖了高一化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________ 物质的质量
(1)物质的量(mol )
山壬&节二二讦
_ 徽粒数(个)
(2)物质的量(mol )
' _
_标准状况下气体刖体积厲)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二宀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x 溶液体积(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_榕義质量②
①溶液密度(g/mL )
匚‘厂口 「
_潛质物质的量(朋0门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童浓JE&nol 儿)* 1®只沼质的摩乐质氢g/述1)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 -1-1
-1
-.-二厂丁■二「一:
M00(mL )x }容頓密度(g/mL )"容质的质星分敌
沼就摩尔质重(g / mal” 1(L )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X 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二稀溶液的质量X 稀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L )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童(0
(溶质质量+溶剂质®)
(g )
■<100%
②物质的量浓度
②浓溶液的体积X 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X 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 V (浓)=c (稀)• V (稀门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 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溶解度
(g )饱和潛襪中溶质的质重(g ) ① 1…二
.亠丁牛早J
沼解度(g ) 饱和滔襪中溶质的贞童〔g )
②1〕「_i 1_厂亠二 丁匚|「匸「壬适丄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 )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m 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 m 的计算: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
忒混)
衣蒸发沼剤(水)的质重虫)
(高温溶温沼解矍) (100斗高激瞬度)(或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
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门(混):
'■r 1■■ (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C,工1 ■:—)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 (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则'-
5.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北的浓度变化量(嗣•
V时间的变化重(s或min)
(2)对于下列反应:
mA + 曲=pC-\- qD
有% / : - |: 'P i: . <' - .■丄
丫(8)卩(㈡代口)
或乜-■'/
6.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对于可逆反应:国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
起始量(mol)a b c d 变化量(mol)x (耗)
J(耗)■■-(增)m(增

◎ —K b———d+込平衡量(mol)
m m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或B)的平衡转化率(%
A (或的甫耗浓度(皿1儿)“]叩叫 A (或B「的起始浓產(nwh&x '
A (或号)消耗的物贞的®ftwl)
A (或B)起始的物质的壘(mol)
气体盘(或B )的消耗体积(汕或U 江体A [或B )「的起始体积】血或LJ
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mol,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或mL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二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1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
成正比。

6 =叫
③恒温、恒容时: E 叫,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川的计算
其中M( A )、M( B )……分别是气体 A 、B-••…的相对分子质量;a% b%••…分 别是气体A 、B ……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 ------------------------
②,
• L =■-:冷■■工三冃.-二-.
7•溶液的pH 值计算公式
(1)
: — —*T
若巩刃+)= iy "E 贝严 =/
若• :.:.•・’’贝卜丄」..■:_. ■/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与1•总是相等的,即:
%宫)=%(右)
(3) 常温(25E )时:
c(i H +')c[OH~)= 1 x 10_M
(4) n 元强酸溶液中’' '^ ; n 元强碱溶液中''
8. 有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计算公式 8.1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混合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总质重m (总)
容器的体积¥
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二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二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二质子数一所带的电荷数
8.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
8.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丨最低负价丨二8 (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 , 正价为+1)。

(2)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二主族序数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9.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坯的相对分子质墾-
(2)商余法:二商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

注意:一个C原子的质量二12个H原子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